标题:
海涛法师:弥勒法门的代表就是慈悲、微笑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1-20 16:44
标题:
海涛法师:弥勒法门的代表就是慈悲、微笑
来【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一个单纯的微笑或是举手之劳,会带来多大的效应。记住!永远不要吝啬你的微笑,要常笑脸相迎,因为微笑是爱的开始】。好,像弥勒法门的代表就是慈悲、微笑,这就是符合佛教的体性。爱、慈悲,所以要表达出来。所以我想,各位要开始练习了。佛法再好,但是我们如果做得不好,也不行。有时候,很喜欢跟老和尚,老和尚这一点做得很好,因为老 和 尚了,他就没有什么面不面子的问题,没有坚持什么事情,他的想法就是看到年轻人学佛很高兴。所以各位,一千个微笑,抵不过一个瞋恨,记住!你现在没办法做到统统微笑,至少不要恨、不要骂人、不要生气、不要做一个会生气的人。做妈妈喜欢生气,儿女就是用生气来解决问题的。所以你要记住,这一辈子你被打,是因为你用打在解决问题。你会被打,但你是用微笑解决问题,以后你做错,别人也用微笑来解决你的问题,这个就是一个业报。你要改变你的命运,你要先改变你的思想、行为。所以,别人做错了,笑一笑,不要指责埋怨对方,你笑不是笑他做错,是要给他没有压力,"没关系,再来,再努力。
"如果你要谴责对方,也是一种方法,你认为说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才用,如果这个方法不能用,你就干脆不要用。所以我想,真诚的微笑,单纯的微笑,现代人是什么时候才笑?这个女人好美的笑,一样是笑,那叫傻笑,献殷勤;这个男生我好喜欢,多跟他端饭,端饭,献殷勤,那个不单纯的,那个有动机的。所以各位现在要学习,对往生牌位多笑一点,对那些猪、牛多笑一点,你要献殷勤去跟牠们献,要跟牠们念佛、诵经,可以。所以我想,要不吝啬自己的微笑,不吝啬自己的慈悲,开始练习。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菩萨跟我认识很久了。他有一次到我们一个中心,要去请几本书,结果他后来就找我了,他知道我电话,知道我电话的很少的。你看他多重要,还知道我电话。但是他居然打电话去中心要,他想说不用找我,那个中心的义工说:"你不会自己来拿吗?你问那么多,我不知道,你自己来看。"他只好电话挂掉。
后来他忍了很久,有一次碰到我:"师父,你们义工好凶。"我说:"抱歉,抱歉!""你没教化吗?""有啊,我教很久了,有的就是教不来,还很爱当义工又很凶。"所以各位,你是很凶的人不要当义工,不要接电话,好不好?有的连发东西也很凶,很自以为是,他就是在家里没人管,来这里管人的,"不要,走开、、、牌位不要动、、、好可怕!"因为他是来管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那就没资格。我们希望多办一些义工训练,好不好?我们湛愿法师说要发心,微笑、柔软,要义工训练,能笑脸迎人才来当义工,讲话柔软才来接电话,写字漂亮又不乱做帐,再来做会计,你不要缺钱还来当会计,所以要训练。有品质的人,才能够做有品质的事业,所以,微笑是爱,是慈悲的开始。
第五,来【佛菩萨的塑像总是慈爱的,令人看的有一股温暖从心而生,我们应该向佛菩萨学习'慈眼视众生',对众生展露我们的慈爱面容,慈爱的眼神,慈爱的微笑,慈爱的问候】。好,所以每一尊佛菩萨,都这样示现庄严、慈悲、清净,看到佛菩萨就像看到自己的父母一样亲切,所以我想,一个学佛的人,应该朝这个理想去努力。慈眼视众生,你看观音菩萨的眼睛,所展露慈爱的面容,慈爱的眼神,慈爱的微笑,慈爱的问候,都来自一颗慈爱的心。所以我很喜欢看到妈妈抱着小孩子,小孩子哭也要亲他几下,妈妈就是这样,对不对?但是有时候她看到老公,自己去睡,老公喝酒、打麻将、不理你,'我怀孕,坐月子也不理我',然后这个,你再转回来逗孩子的时候,小孩子就生病了。因为你给他的那个东西已经有毒了,加入毒了,你不能骂了老公,然后喂奶,你如果骂老公,千万不要喂奶,小孩子会当场就感冒,晚上就脸发黑,因为有毒,所以那个时候,你要单纯地微笑---可怜的男人!这样就算了。
所以今天你做不好,老公在外面做坏事,是因为老婆在家里做不好,你让家里没温暖,没快乐,所以,他只好去外面风花雪月,因为他没有快乐,这样了解吗?如果你把家里弄得很温暖、快乐又没压力,让你老公觉得:回家多好,我家咖啡比你们那个咖啡好喝,我家女人比俱乐部女人还美,为什么还去外面?但是有些女孩子她不懂这些,一结婚以后就要求老公,要几点回来,要陪他吃饭,要做什么什么,唠叨的不行,这样老公就可怜!孩子生了,不然要怎么办,对不对?他回家就是一种压力,他只好在外面喝喝酒,跟别人谈谈心,甚至转移去赌博,或做什么,就恶性循环,然后家里的老婆又不知道,然后又骂他,然后就完蛋了。所以各位,你要改变别人,从改变自己开始。你自己改变,千万不要变母老虎,对不对?
所以最近新闻还有个叫什么'虎妻'那个新闻,梅鐸,是吧!跟他那个虎妻离婚了。这一位华人太太结婚十四年,有够厉害,啪、、、打人对不对?所以我想,男人、女人都一样,应该要改变自己。你不要破功了,对不对?打坐修行,每天拜佛,然后别人惹到你你就发飙,骂人、瞪人,那你就前功尽弃了---火烧功德林,所以各位,碰到境界还表达慈悲,代表你是修行人。所以,我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生命是苦的,慈悲永远存在。哪一天刀子要砍你头了,你还是要保持悲心谢幕,谢谢了!完成人生这一段,下辈子继续来。所以,从前就有人跟我讲过:海涛法师,你过去世曾经被断了几次头。我说我相信,我绝对相信。你要弘扬佛法,要准备被断头的。
虽然断头的时候会痛,但心里不能痛,很平静。就像你放火烧的时候,身体会痛,但是你心里要平静。你会生气,是因为你心里不平静,所以各位,你要修空性你才会平静,要修寂静、无生法忍,你才能够乘愿再来,还要不断地受苦,因为这个人间,你要做好事就会被人家障碍或是更糟,多少出家人被杀掉,弘扬佛法的人被暗杀、被侮辱、被放火烧,正常的。因为这个世间,你要做善事,人家会误会你。我们生在台湾没这个问题,你到欧洲去看,宗教战争,杀宗教徒的大有人在,不对的宗教就要杀,用各种凌虐的方法,所以,他们为宗教而死的这些教徒,都被供在教堂里面。
第六,来【让所有亲近你的人,都感受到慈爱之心,他们可以在你的脸上,眼神和笑容中,看见所谓的慈悲】。非常好,希望大家真实去做。当然,这里面有一点忌讳,就是说如果对方有爱染心,你就不能这么做,佛教讲有贪心的人不能修慈悲观。对有贪心、欲望的人,你修慈悲观会流露为se 情。如果说今天对方这个男生,他对你有欲望,你看到他你就要默默的看地上,"阿弥陀佛、、、"然后走开,你要是对他有一个温暖的微笑,他这下不是高兴死了,他会更执着你,所以这个时候,你要避开眼神,避开,要避开,但是内心里面还是:愿你离苦,这样可以。当然,如果哪一天你没有男女相了,譬如说变成老和尚,那就没这个问题了,对不对?变成老太婆了哪有这个问题?但是在会尴尬的年龄就不行,尴尬年龄,男女之间还有一点那种触电的感受,千万要避开一点,因为要保护对方,保护自己。但是在这个特例以外,其他的你都应该这么做。如果哪一天对方没有这种欲望的想法,你当然可以展现慈悲,温暖的微笑,但是如果有这种特殊的就不行,特别在同性之间,可以多这么做。
同性之间,因为你们没有那个(欲望爱染的)问题,但是日常生活就要培养好,所以至少人家感受到,你是一个不会伤害众生的、慈悲的;千万不要做一个说,平常这个人很好,你要是对他不好,他会反目的、会伤害你的,这个人就不适合修行。要修行就是不能做毒蛇,要把毒牙拔掉,要做一只乖乖摇尾巴的流浪狗,千万不要做狼狗一样,狼狗有时候连主人都要咬。所以各位,你要从自己决心做起,我要做一个慈悲的人,你就会得到一个慈悲的微笑,周遭的人也会对你非常感恩、亲切。因为你就在影响世界,做世界莲花,你走到哪里就是一朵花,谁不喜欢花?所以,让周遭的人感受到你的慈悲。
第七,来【乐于助人的人内心是喜乐的,虽然佛法讲三轮体空,但是当我们看到自己微薄的付出,却可以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那仍然会让我们的内心涌出喜乐之心。所以,我们去帮助别人布施,事实上是让自己得到快乐的】。布施就是开发那种天人的快乐,知道吗?天人就是因为布施而生天的。所以,越布施,越帮助别人,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所以,佛陀要我们常行布施,布施到一个空性的状态,那是最好的。所以各位,去放生、布施,要感谢接受我们布施的对象,虽然佛教讲三轮体空,不能执着有一个你在接受我布施,也不能执着我在布施,也不能执着说我布施很多钱,这叫三轮体空。虽然讲空性,但是你去做的时候,你会感受到,真的那一种快乐超过于世间欲望享受的快乐。你一个月赚五万块的快乐,还不如布施五百块的快乐。当你把赚到的钱拿出一部分去布施的时候,你内心非常地快乐,所以各位,你应该按照佛经,佛经这么说的,拿出四分之一来布施,譬如:你一个月赚五万块,你拿四分之一来布施。其他宗教有个好处,像他们统一教有些就是,每一个信徒每一个月都要布施他所收入的十分之一,所以,他们的教会非常有钱。但是佛教不喜欢这样教条主义,佛教喜欢自由捐献,对不对?自由捐献才有布施的心态,所以我想,各位,你去做布施的时候,你就可以感受到那种快乐。
第八,来【所有的快乐,无论大小,都是从善行而生。所有的痛苦,无论大小,都是从恶行而生。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布施蚂蚁、捡个纸屑,人家水龙头没关,你把它关好,别人门没关好,把它关好。走过别人家里,窗户脏了,帮它擦两下,善行随时都在。除了这个善行有善心,愿:周围的人都快乐,愿:大家都离苦,天上的鸟、地上的人、水里面的鱼,唵 嘛呢 呗美 吽,你要随时保持一个善心。所以噶玛巴写了四个字,叫心善为乐,至少各位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让家庭、社会、单位都觉得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你就是一个真正快乐的人。特别如果你喜欢做善事,不要烦恼做不好,尽力就好。今天我要做善事,结果钱不够,结果哪里烦恼,这不行。因为我们根本就是要追求快乐,怎么会烦恼呢?这烦恼大概是我们哪里的思想、思考、行为有问题,赶快反省、检讨,我们不能把放生成为我们的痛苦,我们不能这么做,我们要做什么善行,都是尽力而为,从开始做到最后做完,都是在快乐的心态中,当然你要调整,佛教讲的空性最好了,佛教讲的包容、慈悲是最好的。
我们念到十二把它念完,就可以用午斋了,来【同理,无论是行善或造恶,纵然只是一个小动作,也会带来巨大的后果,因此,只有你自己可以使你的心变得更美丽,反之亦然。】
第十,【当我们每个人都改变态度,世界就能转变。这个改变会从一个人的身上传到另一个人的身上。】
十一,【利益他人自然就会利益你自己,而利益他人具体的行动,就是对众生行善。】
十二,【若要帮助穷苦之人,就必须和他们分享自己所拥有的。若要消除贫穷,就要布施穷人】。对不对?对。要消除自己的贫穷,要布施贫穷,要解决别人的痛苦,就要跟对方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事实上你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很简单!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改变世界。
我们大家都行善,世界都改变了。今天你快乐了,别人也会跟着快乐,所以你微笑了,别人也会跟着你微笑,所以这个世间,种瓜得瓜,一个小小的种子,会产生大大的树,善跟恶会产生很大的果报,也能够改变家庭、改变命运、改变世界。所以,特别我们学佛了真好!所做善业: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善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们还懂得佛教的回向的道理,把这个小小的善,变成永恒的善、遍一切处的善业,这个叫回向,这个功德更大了,我想,这个也是真心,但是各位,如果你有能力,你就一下捐九百万,都让他们过关了对不对?让他们不用贷款,但是如果没能力,没关系,出一千块也可以,对不对?参加他们餐会,或是你根本不想去,你只想出钱都可以,还是你每个月要做什么,还是你想要买土地盖护生园也可以,或是你要建别墅也可以。
但是我想,目的,这样讲就是希望帮助华严启能中心过一个难关,让他们这个问题能够解决,他们就可以专心帮助别人,教养这些不方便的人士,所以各位瞭解了,好好吃饭,好好想计划,要出多少,或是你要分期付款,我要出十万,一个月一万,这样有没有功德?有,然后就赶快解决问题,主任邀请各位去参加素食餐会,你也可以去参加。所以等一下用完斋以后,他们主任就在这边,然后各位如果要布施,就来布施好不好?如果你要收据,收据在这边开吗?还是在那边?这边。你要开收据的,他们也有。里面的菩萨带着收据,马上开给你,好不好?你马上把收据拿到往生牌位那边:爸爸,回向给你;阿公,让你超度,好不好?来,我们供养餐食一下,来:供养一切佛,供养一切法,供养一切僧,供养一切护法,布施所有众生。来(变食咒):南无萨缚怛他誐哆 缚噜枳帝 唵 三跋啰 三跋啰吽
(甘露水真言)南无苏噜婆耶 怛他誐哆耶 怛姪他 唵 苏噜苏噜 钵啰苏噜钵啰苏噜 娑婆诃
(普供养真言)唵 誐誐曩 三婆缚 伐日啰斛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1-20 16:46
经常听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身边,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似乎表示,学佛越久,离佛越远是肯定的事实。其实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解,认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等于完成了究竟圆满的佛果,也就是说,只要心回意转,马上就可以花开见佛,或者立即成佛。而一旦信佛并开始学佛之后,才知道成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事实上,学佛之道可分为两种:一种叫做难行道,从初发菩萨心,到修行自利利他、难忍能忍的菩萨道,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才能完成佛道。另一种称为易行道,要学念阿弥陀佛圣号,凭借佛的本愿力,先求往生西方净土,经过长时间的薰闻,证得圣位的菩萨之后,再以自己的愿力,回到世俗的凡夫群中,广度有缘的众生,积聚智慧与福德资粮,直至功行圆满,方能成佛。所以学佛越久,知道佛法越深,才了解从凡夫到成佛的路程是相当遥远的。
因此,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指在逐渐地成就佛之功德的开始,亦即指完成了自己能够成佛,也必将成佛的第一步。认同众生与佛本来一体,无二无别,只是在迷为众生,悟即为佛,并不是说,当我们承认自己有成佛的可能之时,就已同时完成了佛的福德和智慧。
也有一种情况是,学佛之初勇猛精进,觉得佛果指日可期,而且他们也的确能够重重突破,似乎烦恼迅速消除,智慧速疾增长;但是日久之后,仍然觉得烦恼未除,反而感受到障碍重重,业障、魔障、病障层出不穷。如此一来,可能有两种结果:知道了学佛成佛不是一朝一日或一生一世的事,乃是多生多劫不断修行的事,所以不再急于成佛,而能改采脚踏实地、逐步前进的心态,甚至抱持不问收获,但自耕耘的态度,努力修学。另一种则是对于佛法失去信心,认为开悟成佛之说,只是一种观念或理想,解脱烦恼,转凡成圣,乃系不可能的事,所以放弃修行,或者改信其他宗教,以期获得另一种方式的归宿。
综合以上诸种情况,可得一个结论:“学佛越久,离佛越远”的问题,是基于“断烦恼、证菩提”的观念而起。如能体会到无求、无得,方证无上的佛道,但以佛法用之于现实人间的日常生活,即能解除许多矛盾的心结或情结。若不急求断烦恼证菩提,烦恼自然已在减少,那样的话,不仅不会感到学佛越久离佛越远,而且会使你突然发现,佛就在你的眼前。只要自心与佛的慈悲与智慧相应,自心即是佛的全体大用。因此,《宗镜录》的作者永明延寿禅师主张:“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若将佛的慈悲与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而不急求了生死证涅槃,岂会产生“学佛越久离佛越远”的误解
?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