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慧律法师: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8-7 14:42     标题: 慧律法师: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对于把祖先集中起来,写牌位送到某个地方去超度,站在慎终追远、站在儒家孝敬的角度,也不算是坏事。我们中国人讲求孝道,这个算是有点孝心,也不方便说是不对,或者说是批评,这样说不过去。

  而佛教的根本精神不在这个地方,法会的超度,重点在度活人。十方三世一切佛所讲的经典,是为活人讲的。超度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超越烦恼,度尽烦恼,度尽无明。所有的经典就是要度活人的贪、嗔、痴,把活人的烦恼度到清凉地;把活人的吝啬度到...懂得布施;把活人的嗔恨心度到慈悲;把活人散乱的心度到禅定;把活人的愚痴度到有智慧的地方……

  什么叫做众生?集众多的烦恼而生叫做众生。度众生,度众生,是度你心灵上的众生,度烦恼的心变成清凉的心;度犯戒的心变成持戒清净的心;度愚痴的心变成智慧的心……是度你内心里面的众生,不是度那些死亡的人。

  不过,现在很多的法会都有写上亡灵的名字,在座诸位,佛教要让人家说:世、出世间法都受用。因此,佛教的法会度活人是真的,度死人、度亡灵是附加价值(附带的佛教的一种威德力),佛教的重点是度活人,可是佛教的威德力是无限的,包括亡灵、亡者我们也让他受用,所以人家对佛教就越来越有信心。

  但是,如果我们搞错方向了,百分之九十九都放在度亡灵,而我们内在里面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都没有度,每天都往这个地方跑,这叫舍本逐末,根本(解脱)没有抓到。

  佛法的设立是为了活人的解脱、自在;为了转烦恼成菩提;为了转凡成圣。佛法不是每天为死人而忙碌,是为活人现在的解脱打算;为未来的法身慧命打算。对于亡者,我们尽心尽力的给他回向,可是,针对我们现在活着的人,佛教才能产生意义。

  如果释迦牟尼佛的佛法是为死人而设立的,那么,释迦牟尼佛讲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就失去意义了。释迦牟尼佛讲给五比丘听,请问:五比丘是活人还是死人?是活人;请问:佛在世的时候,讲给一千两百五十个阿罗汉听,这一千两百五十个阿罗汉是活人还是死人?是活人;请问:佛陀为在家居士设八关斋戒,这八关斋戒是为活人设的还是为死人设的?是为活人设的。

  所以,佛法是为活人而设的,度众生,是度你内在里面集烦恼而生的那个众生,不是每天在度亡灵。亡灵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死者为大,死者为先。我们对亡灵也是要尊敬,也是要给他做功德回向,但是,不能忘了你现在这颗心是烦恼、是无明;是分别、是执着,重要的是度这颗心,重点在这里。佛教如果没有抓到重点,就会取其枝末变成我们的重点,叫做本末倒置,颠倒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8-7 14:42

中观密护净土,很关键的一点是交代了净土和烦恼之间的关系。不仅说心实有净土就实有,环境实有净土就实有,还谈到了最关键的节骨眼上,就是烦恼到真如之间的距离,浊世到净土之间的距离。

  如果想了解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开悟,什么时候能够见到阿弥陀佛,那就以现前环境的实有程度为依据。它如果很实有,净土就难以现前,如果是如幻如化,净土刹那之间就现前。所以五浊恶世到净土之间的距离,就是我们的烦恼到真如之间的距离。如果知道烦恼到真如之间的距离已经不远了,必定会有可以验证的,即能够看到现前的浊乱世间到净土之间的距离。这又是至关重要的关系。

  我们已经了解心实有,外境实有,净土就是实有的,已经确定了相对待的存在和相对待的空性。在存在的、实有的状态下,还需要算一算浊世到净土之间的距离和时间,烦恼到真如之间的距离和时间。烦恼到真如的距离=浊世到净土的距离,这是一个等式。烦恼离真如越近,五浊恶世就离净土越近。

  这个等式能帮我们确定什么?能确定如果要到净土去,烦恼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烦恼的作用是障碍我们到达真如本性。烦恼不能放下,我们就离空性甚远;对浊世的执着不能放下,就离净土甚远。如果懂得放下烦恼,那么离真如本性就会更近。当离心的本性更近时,五浊恶世离净土自然就更近了。

  所以净土的修行至少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发愿念佛和求生净土,第二种模式是放下贪嗔痴,放下烦恼,靠近真如本性。这两种模式在同步进行着。

  从这个意义上说,禅门事实上也是最好的净土法门。因为禅门的修行就是来放下烦恼、靠近真如本性的。因为当烦恼放下,靠近真如本性的时候,五浊恶世自然就靠近净土了。

  《维摩诘经》云: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如果是心清净,国土就清净,心清净到什么程度,净土就呈现到什么程度。所以,很多人攻击净土宗不如法,但事实上宗派之间无法割裂,你没有办法说这是断烦恼的修行宗派,那是念佛求净土的宗派。事实上都是一个宗派,因为烦恼心到真如本性之间的距离就是五浊恶世到净土之间的距离。

  这是至关重要的联系,假如把这种联系切断,单纯地从五浊恶世去求生净土,而忽略烦恼的问题,甚至纵容烦恼,那就使得心到真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五浊恶世到净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净土就越来越渺茫。

  浊世到净土的距离跟烦恼到真如本性之间的距离,看起来或许是两件事,或者说修行起来是两个宗派,但事实上对于我们的心来说,它们是同一回事。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8-23 18:43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8-8-14 09:08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