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明如居士:修心十六字诀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8-10 12:50
标题:
明如居士:修心十六字诀
尧舜禹是上古时期的三位圣人。据传,尧晚年在将王位禅让给舜的时候,也同时传授给舜一个修心要诀:“允执厥中”。“允”就是认真、专心专意的意思;“执”就是守护、观察的意思;“厥”是虚词,可以翻译为“自己的”;“中”是指心念和心念生起的地方,这是因为相对于一个人来说,心是世界的“中心”,另外,心念生起的地方——心轮是身体的“中心”。所以,“允执厥中”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认真地、专心专意地守护自己的心、观察自己心念生起的地方。”
舜终身认真地奉行了尧的教导,在其晚年将王位禅让给禹的时候,同时也传给禹一个修心要诀,这个要诀是在尧所传的“允执厥中”前添加了十二字而成,也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的意思是:因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所以我们要“惟精惟一”地“允执厥中”,翻译成现在的白话文意思是:人的心如果不加控制,任其随便生起,则是极其危险的;而心的本性——道,则是极其微妙、深奥的;所以,一方面要精细、审慎地观察自己的心念,并控制好心念的生起,以避免心步入危险的境地,一方面要一念不生地观察心念生起的地方,探究心的本性和源头,以求体悟微妙、深奥的“道”。
实际上,舜传给禹的这“修心十六字诀”被后来的儒家和道家奉为修心圭臬,而儒家和道家的兴盛又为佛法在汉土的传播和昌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佛法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得闻,正是由于儒家和道家所奠定的良好修心基础,所以当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的时候,大批具有深厚修心慧根的人士迅速地认识到了佛法的珍贵,他们发现佛法所阐述的修心道理比儒家、道家更加深、广、明、细,对宇宙万法的根源阐述得更加彻底、究竟,并可以使众生达到了生脱死的境地。所以,他们很快就接纳、契入了佛法,并使得佛法在汉土迅速地生根发芽,并枝繁叶茂。
事实上,尧所传的“允执厥中”这四字诀,用佛法的术语来说就是“观心”——也即观察心念和心念生起的地方。而舜所添加的十二个字,则补充说明了“观心”的两个层次以及这两个层次的原因、目的和原则:
首先,“观察心念”是观心的初级阶段,因为“人心惟危”,恶心会将我们引入痛苦的境地,所以需要通过观察心念了知心念的善恶,避免恶心的生起。观察心念的原则是“惟精”,也即精细、审慎,对善念恶念明察秋毫。
其次,“观察心念生起的地方”实际上就是观察心的源头,是观心的高级阶段,其目的是“悟道”——也即了悟心的源头或本性是空性、光明的“道”。因为“道心惟微”,也即心的本性或源头微妙、难测,所以观察心的本性或源头的原则是“惟一”,也即一念不生、一心不乱。
时至今日,虽然科学技术远比古代发达,现代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也远比古人丰富,可是痛苦却远远超过古人。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在追逐外境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心,不知自己的本质是心,虽然时时刻刻在用着自心,可是却不知道自心的存在,而是只知道外境事物的存在。在起心动念的过程中,全然不知认识事物的主体是自己的心、苦乐的主体也是自己的心。“活着、忙碌着、追逐着,却不知是怎么回事!”是当今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写照!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将注意力从外境转移到自心,并认识自心和外境的关系,实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人心惟危”——一个人要想快乐地度过一生,首先要对这个道理有充分的认识,然后精细、审慎地观察取舍心念。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心念不加以观察和控制,任凭各种心念自由地生起、发展和膨胀,则随时都会步入痛苦的深渊。例如,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任凭愤怒的心念生起,则这些愤怒的心念当下就会使我们自己堕入痛苦的漩涡,这些愤怒心念所引发的言语和行为,甚至可以毁掉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又如,如果一个人对某个异性生起了贪心,如果对这种心念及时加以扑灭,则将不会酿成zai 难,如果肆意放纵贪心,任凭其一次次生起,则将会使自己夜不能眠,乃至丧失理智,做出寡廉鲜耻的事情,甚至会酿成zai 难性的悲剧。又如,如果一个人对别人的功德或长处生起了嫉妒,如果对这种嫉妒心不加以控制,则将会导致自己的痛苦,嫉妒心所导致的疯狂举动甚至会导致无可挽回的zai 难性后果。又如,如果我们生起了傲慢心,则将始终不会见到别人的长处,只会见到别人的短处,与人相处时,就会处处突出自我,使别人感受种种不快;一个人如果任凭傲慢心不断滋长,则不可能有任何进步,也必将树立诸多怨敌,摧毁自己的诸多福祉。
“道心惟微”——心的源头,或者说心的本性,是“道”;“道”极其微妙、深奥。佛教显宗说心的源头如虚空一般,密宗则说心的源头是无生无灭的大光明。为了证悟心的本性,我们必须一心不乱地观察心的来处、住处和去处,最后感受心的“无生、无住、无去”,体验“心如虚空”的境界;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上师所传授的窍诀,进一步证悟心的光明。只有圆满证悟了心的本性——空性和光明,我们才能真正彻见诸法的源头,并了生脱死、到达涅槃的彼岸。
古人云:“人人皆可为尧舜!”诚然,只要我们按照尧舜所倡导的十六字修心诀,首先认识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并“惟精惟一”地“允执厥中”——座下出定时,精细、审慎地观察、取舍善恶心念;座上入定时,认真、专一地观察心的源头,则必将成为和尧舜一样的圣人!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8-11 12:05
修正自心,使之不断趋于慈悲并证悟空性,这是所有学佛的人唯一需要精勤所做的事情。当一颗心真正具备了圆满的慈悲并彻底地证悟了空性,这颗心就叫做“佛”。
为了使自心能够不断地向着慈悲和空性的方向前进,我们首先必须有牵引自心向着既定方向前进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不断在心里真诚地发愿,也即经常在心里认真地对自己说:“我要如何如何……”。
比如,要使自心变得善良,就需要经常认真地对自己说:“我要善良!我要戒除一切不善的思想、行为和言语!”经常这样不断地在心里真诚地发愿,身口意就会变得越来越善良。反之,要使自心变得自私,就经常不断在心里认真地嘀咕:“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个人经常这样在心里发愿,就会越来越自私。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不断发愿、不断在心里下决心几乎是改变自心或者实现一个目标的唯一方法。所以,作为一个修心者,对这个修心要诀不可不知!
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发现,不断真诚地对自己说:“我要如何如何……”——这种方法是心在作决断,在下决心,在作自我暗示,不断重复可以起到不断巩固所下决心的作用,并能排除混乱无用的思想和念头,激发与决心相应的行为,是一个人改变性格或者实现任何一个目标的最有效的办法。
要使自心达到某个状态,或者在行为上完成某件事,首要的前提就是在心里认真地说:“我要如何如何……”。缺少了这个发愿前提,人类的任何事情都无法承办。比如,我们要来到这里放生,首先需要真心实意地想:“我今天要去放生”,心里没有这个想法,我们今天怎么也不会来到这里放生。一件事情,只有首先在心里想到并发愿去做,我们才能做到。从来没想过要去做某事件,这件事永远也不可能自动成为现实。
如果,你要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就要不断在心里认真地对自己说:“从今之后,我要快乐!我决定,不再为一些无所谓的小事悲悲戚戚,也不再为自身的得失荣辱忧愁、悲伤;从今以后,我要做一个无条件快乐的人,在心里培养快乐的秉性。”通过这样反复认真地、一遍又一遍地真诚发愿,你就会发现自心慢慢地变得快乐了起来。
如果,你要想成为一个勤勉的人,你就要在心里不断认真地重复:“从今以后,我要勤勉!戒绝一切懒惰和懈怠,绝不贪图感观上的享受!我要认真勤勉地工作、操持家务、完成朋友委托的事情,努力行持一切善业!”
如果,你要想成为宽容的人,你就认真地在心里经常对自己说:“我要包容一切!不再为一些小事喋喋不休、斤斤计较!”到一定时候,你自然就会渐渐包容别人,包容一些你以前几乎不能包容的事情。
佛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当我们精勤地利用不断发愿的修心要诀,就能使得心向既定的方向前进,并在行为上完成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发愿——这个殊胜的修心方法,只要我们善加利用,就可以在我们内心培养起人世间的一切美德,将一切恶习从我们的内心扫除。
在大圆满“五加行”的修法里,之所以规定要念诵十万遍皈依词和发菩提心词,其目的就是让心通过十万遍“认真地对自己说”,不断自我暗示、自我改造、自我激发、自我巩固,把心改造到“皈依”和“发起菩提心”的状态。此外,金刚萨垛、供养曼扎、上师瑜伽这些修法,都是利用了不断发愿的原理,使我们的心尽快得以改变,接近佛的觉悟状态。
作为一个大乘佛子,在世俗显现的层面上,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使得自心不断趋于慈悲,发愿救度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使他们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所以,每天我们都要认真地念诵“发心词”,真诚地发愿彻底舍弃自我,将一切众生当成自己的父母看待,对他们在轮回中遭遇的种种痛苦生起强烈的悲心。
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心作佛,心就是佛;心作菩萨,心就是菩萨;心作僻支佛,心就是僻支佛;心作阿罗汉,心就是阿罗汉;心作善,心就是天人;心嫉妒,心就是阿修罗;心或善或恶,心就是人;心愚痴,心就是畜生;心悭吝,心就是饿鬼;心嗔怒,心就是地狱众生。十法界的圣人和众生,都是心不断发愿、顽强造作而成!
发愿就是心在立志,发愿就是心在取舍,发愿就是心在造作,发愿就是心在选择,发愿就是心在避免无意义的活动,发愿就是心在激励自己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前进!
一个人的心中只有具备了正确而崇高的志向——为众生的解脱而奋斗一生,这样的生命才会闪闪发光、熠熠生辉。没有志向的人生,就是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无聊、空虚和散漫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即使活上一大劫,也没有丝毫意义。
在这大多数人已渐渐遗忘“佛法就是心法”的时代,在这各种似是而非、远离修心实质的说法反而受到重视的时代,在这众生完全把自心淹没于外境、并将自心的苦乐交付于外境的时代,让我们运用佛陀传授的这个殊胜修心要诀——发愿,认真地、坚决地改造自心、修正自心,使之不断趋于慈悲和觉悟,最终成就圆满佛果!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