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仁清法师:佛教经典是唯一标准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1-17 17:35
标题:
仁清法师:佛教经典是唯一标准
在临淄我给大家作开示的时候,有一个信众站起来就说:“师父我只有两个问题”。我说:“你说”。他说:“《楞严咒》能不能出声念”?我说:“第二个问题呢”?“第二个问题是:《楞严咒》能不能在早上三点、五点这个时段以外的时间读?”“噢!你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我说:“你为什么诵《楞严咒》?”“我非常喜欢它”,“你怎样喜欢的它?”“因为我看过《楞严经》,读诵《楞严经》心生欢喜啊!最后我知道《楞严咒》的这个功德是如此之大,我们离不开它,真正的修行人离开《楞严咒》也不好办,所以说我跟它有缘。产生了欢喜心,我就诵《楞严咒》了”。当时他这样说:“师父!毫不客气地说我诵《楞严咒》已经多年了,现在我跟你谈着话,《楞严咒》在我的心里没有断啊。”有相当功夫了吧?说明他跟《楞严咒》是有缘的,是具备这种根性的人。
那时候我说“《楞严经》上有没有不出声读诵《楞严咒》的这个开示?”他说“没有”。“《楞严经》上有没有说你必须在三点到五点才能念?”“也没有”。“这不就得了。如果《楞严咒》不能出声念或者只能在早上三点到五点念,释迦牟尼佛在经上第一句话就会说:我下面宣讲的咒语只能是三点到五点念,只能是默默的念,如果他在后面再去注解就麻烦了,因为你念完了,哇哇哇念到最后了,佛说:我这个咒只能不出声念,只能是默念。你就说了:“坏了佛啊你为什么不先说明呢?我已经出声了!”是不是这个意思?”我就这样问他,“明白了”,他得到答案了。所以说我们怎么去对治这个魔知魔见、邪知邪见,就是用佛教的经书,以佛教的经典为唯一的标准,是这个意思。
佛在经典上讲的,我们在某些程度上在某些方面可以做不到,但是我们决不能给佛改经,比方说三皈五戒,五戒第五条,佛说不能饮酒,假如我要是喝酒的话,那是我在饮酒,我在犯戒,假如说你来问我:“师父三皈五戒第五戒是什么”?假如我说:“末法时期可以喝点了,生活提高了嘛,xo也有,人头马也有,路易十六也有,那都是酒啊,好的,高档的,你可以喝一点了”。那样就改了佛戒了是不是?你把佛的这个戒保留下来,谁持得住谁得功德。谁能做到谁证果,就是这个含义。我做不到我不成就,你把这个标准放到这里。有人做到有人成就,你把标准改了,没有正确的标准了,谁都不可能做到了,没有正知见了,没有一个标准。这个非常严重,实际上我们现在有很多修行人,不是以佛的圣言量去抉择问题,往往是我认为怎么样?我认为是怎么样?这是第二条。
佛法僧三宝,佛依法而证悟成佛,僧因住持正法而为人天师范,故三宝以法为中心,以法为尊贵。
法,梵语「达磨」,意译为「轨则」。法的定义很多,广义而言,泛指宇宙万有,亦即世间的森罗万象,大到高山海洋,小到微尘砂粒,乃至我人的精神、思想、观念、见解等,都称为「法」。所以,一朵花、一颗树,一桌一椅、一人一事,乃至一个念头等,都称之为「法」。本课所讲的是三宝中的法宝──「佛法」。
「佛法」是佛陀所体证,所宣说的真理,但非佛陀所创造,《大智度论》说:「从缘生之法,无本性,无自性故,即是毕竟空。是毕竟空,从本以来,非佛作,亦非余人作。」《杂阿含经》卷十二也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因为「法住法界」,因此真理的「法」无所不遍,无所不在;佛陀以「正法」为身,所以「法身」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以世间人的观点来看,三藏①十二部经教才是佛法,然而人人皆有佛性,因此每个人的自心本性无不具足一切清净「法性」,故说学佛应该反求自心,切莫心外求法。
法的意义,一般通指「任持自性」与「轨生物解」二义:
一、任持自性:指「法」能保任执持自体性相而不变不失,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木有花草树木的自体性相,一切万法都各自具有「任持自性」的特点,不会混淆不清。
二、轨生物解:指「法」皆有一定的规则,能够使我们对事物生起了解、认识。就轨生物解的意义来说,「法」乃指认识的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真理、善行等。
此外,《自在王菩萨经》卷上说:「法者,即是法性义;法性者,是不生性义;不生者,是毕竟不起不作义;义者,是不可说义。何以故?以语说法,法不在语中。是故以语示义,有所示说,皆非语非说。有所分别,有所说者,即非佛法。无分别,无所说,即是佛法。是故言无说是佛法。」
法的内容虽然无量无边,然总括来说,不出有为与无为、善与不善、色与心、有漏与无漏、染与净、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心相应与心不相应、小乘与大乘的分别。就法的分类而言,最常用来赅括诸法者,有俱舍宗的五位七十五法以及唯识宗的五位百法。
根据经典记载,「佛法」为佛陀及佛弟子、天人、仙人、化人等五人所说。佛陀说法,旨在帮助众生找回真如佛性;若将真如喻为明月,则佛法即为标月之指。因此,学佛要能「因指见月」,千万不能执著「指头」,若执著于「标月之指」,反遮蔽心眼而见不到「月亮」,故《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陀所宣说的佛法,例如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空性等,都是佛教的真理。所谓真理,必须具备普遍如是、必然如是、本来如是、永恒如是等四个条件,譬如「有生必然有死」,古今中外,含识有情,人人莫不如此,此即合乎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的真义。
「佛法」,是佛陀所觉悟的真理;「佛教」,则指佛陀的教导、开示。佛教讲的一切道理,称为佛学,或称佛教学。佛学包含三藏十二部经典与八万四千种修行方法,是一门伟大、丰富、深奥的学问。广义的佛学,含摄教、理、行、果等四法。教法与理法是理论的,行法与果法是实践的,二者不偏不倚。
《心地观经》说:「法宝能破一切生死之牢狱,犹如金刚,能坏万物;法宝能照痴闇众生,犹如日光,普照世界;法宝能与众生喜乐,犹如天乐,乐诸天人;法宝能使众生渡彼岸,犹如坚牢大船;法宝能破世魔,证无上菩提,犹如金刚甲冑;法宝能割断生死,脱离系缚,犹如智慧利剑;法宝能运载众生出火宅,犹如宝车;法宝能照破三途之黑暗,犹如明灯;法宝善诱众生达宝所,犹如险路之导师;是名法宝不思议之恩。」
佛法是宇宙人生恒常不变的真理,依之而行,可以绝思虑,去缠缚,得自在;可以使众生离苦得乐,转迷为悟,超凡入圣;可以成等正觉,到达涅槃彼岸。是故佛陀说:「我初成道,观谁可敬可赞,无过于法,法能成立一切凡圣也。」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又说:“万丈高楼从地起,菩提涅盘戒为基”。“佛灭度後,以戒为师。”佛教徒的本份,可以用两个字来代表,那就是“持戒”。
一般人对持戒总会有些顾虑或忌讳,认为要皈依佛教实在是一件难事。甚至有人认为受戒不是自找麻烦吗?好好的一个人为什麽要受束缚?这事不能做,那事不能做?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戒”的意义。受戒是学最好的行为,就是要我们做好事,不要做坏事;也就是佛教所讲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更是佛教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一个人信佛,持戒、守戒後,不仅可以修身。守戒就是觉悟的菩萨,不守戒就是迷惑的凡夫;守戒就能得解脱,还可入佛位呢!所谓“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五戒,为佛教最基本之戒条,凡是佛教徒都应该遵守,是终身受持的。
要想证得菩提,持戒就是基础。戒是多麽重要!三世一切诸佛,皆以五戒为根本。五戒是诸佛的根本,是基础,五戒能守好,可保持人身,不堕落三涂,那你成佛的根基已经有了。甚麽是五戒呢?
(一)不杀生
戒佛教以慈悲为主,慈悲就是有恻隐之心,不忍杀害众生,佛陀的慈悲是位无微不致的。我们学佛应该与佛陀一样有同等的慈悲心。佛教中有六道轮回之说,今生为人,来生可能为畜;前生的父母亲朋,也许今生沦落在畜生道中为羊......如果我们杀生,可能所杀的都是我们前生中的父母、师长、亲朋,那岂不是一件残酷的事吗?所以佛教中的不杀戒,目的就是为了拥护、提倡我们的爱心,长养我们的慈念,因此我们对於一切众生,都应以柔和爱心来爱护之。
(二)不偷盗戒
偷盗不单是指明的抢、暗的偷而言,并且还包括了索取不义之财在内。欺骗、蒙混他人而收受任何利益。众生为了生活赚钱,也应该从事各种正当的事业,甚至要利益众生。有些人为了自己利益,生活丰满,昧了良心,走私贩毒,瞒骗税项等等勾当,导人误入岐途,破坏别人的家庭,这些都是违反不偷盗戒的。佛陀教我们要弃掉贪念,少欲知足,因为知足就会常乐,自然就不会犯偷盗的行为了。
(三)不邪淫戒
佛陀教导的弟子中,有四众之分。什麽是四众弟子呢?就是出家二众,和在家二众。出家二众就是指比丘、比丘尼而言,他们完全脱离家庭,舍弃欲念,看破世间名利,荣华富贵,达到了六根清净的境界,所以佛陀所说的不邪淫戒,是对在家二众而言。所谓“邪淫”,是指不正常的男女关系。譬如男人
金屋藏娇,女人红杏出墙等。真正的佛教徒是很容易遵守此戒的。“邪淫”只是戒不正常的男女结合,并不是戒除正常夫妻的生活。有些人甚至误解信佛的人,就是因为持戒保持了理智,但却失去了情感,这是大错特错的。真正持戒的人,是最冷静而具有理智的人,也是具足情感最丰富的人,就像是佛教中的“菩萨”,就是“觉有情”的意思。“觉”就是“理智”,“有情”就是感情,他对众生感情是超越一切的,牺牲自己成全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这是多麽伟大、超俗的感情啊!所以学佛者如果能够彻底了解“戒”的意义的话,丝毫也不会影响家庭的幸福。
(四)不妄语戒
也就是守口业。既然是佛教徒,我们就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一个人言谈,关系一生的信誉,不得不慎防重口业。口业又分四种:不妄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所谓不妄言:也就是不说谎,一个人立足於社会上最重要的是要能取信於人,所以本著守信、诚实,言出必行,守责尽职,就可以树立自己高尚的情操。“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是大妄语。不恶口:就是不骂人,不诅咒人,不毁谤人。我们要知道:佛说骂人家的人,就好像是仰面唾天,痰不至彼,还坠於己一样!所以身为佛弟子,不但不能恶口,更要培养慈言爱语,温言软语呢!不两舌:就是不随便批评他人,不搬弄是非,不谈论人家长短。
因为一个人如果种下了两舌的恶因......就会害人而又害己。不绮语戒:就是不说矫情装饰的言词,不要为了迎合人家的喜好,涉及闺阁男女含有淫意的话。目前社会上就有许多这种人,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说得天花乱坠,到头来只是伤身败德,害了自己,苦了他人,毫无利益!
(五)不饮酒戒
酒会乱性,使人迷失理性,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中毒入脑,那麽他的一生就永远不得清醒了。饮酒後,迷失理性,反而引致造更多的罪业。五戒中杀、盗、淫、妄四种为根本戒。至於不饮酒为遮戒,是因为喝了酒,三杯一下肚,不醉不罢休,前四种根本戒就容易犯,为了四种戒持得清净,不容易毁,必须不喝酒头脑清醒,才不敢犯戒,所以酒也列为五戒之一。
五戒,实乃人伦之本。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吻合。佛教所说的五戒,与儒家所说的五伦大致相同。不杀生即仁;不偷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即智;为一切大众所应遵守。其他的八关斋戒、沙弥十戒、比丘等戒都由此五戒而引生的。
持戒的真义
一、戒的意义,从消极上来说是防止作恶,积极方面是作善,止持并行,“恶”要停止,“善”要奉持。戒的最高含义,应该行善而不行,亦是犯戒。这就是戒的精神──应当要做的善行,你不做就是犯戒。
二、戒对治一切烦恼。不作烦恼因,便断烦恼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戒要重视出发点。如见到别人美好的东西,心想据为己有,虽然未有偷盗的行为,但已生起盗念,虽未有犯戒之行为,而已有犯念。反之,为救三位善人而杀一恶人,破戒之情尚可原谅。
因此,“戒”之一字的定义,不是叫你单方面的戒恶──诸恶莫作;更重要的是你无论一切大小善事都去做,凡利益众生──众善奉行。造恶是身、口、意在造,修善也是身、口、意在修。为了利益人,也为了利益自己,要帮助别人,服务别人,你自然就有福报。菩萨修行是向众生中求,所以我们学道要多结人缘。佛陀常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甚麽方法才能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呢?就是依戒。如何“众善奉行”?就是勤修戒、定、慧;如何“诸恶莫作”?就是不作杀、盗、淫等恶业。如何降伏杀、盗、淫等恶业?那就要修戒、定、慧。要想戒、定、慧圆满,杀、盗、淫等恶业要断得清清净净;不清净就没有戒,没有戒,那里有定、有慧?你想有福慧,那就好好持戒,有了戒,就有定,有定就有慧。
我们发心,受持五戒,要“上求佛道”,求佛陀加被我们;要“下化众生”,与众生结缘,念念不忙众生,能与众生结缘,我们修行才没有障碍才得到帮助。
这样说来,利人就是利己,成就佛道还是要在众生身上求。像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何止上求圆满?下化究竟了?那为甚麽还要倒驾慈航呢?这就是菩萨的悲心无尽,悲愿无穷。因为还有无量无边的苦恼众生,悲心所使还要化度众生。
我们要圆成佛道,第一要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怎样利益众生?每一个众生有困难,都是我们的责任。要效法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视一切众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自己的困难。去帮助他,解救他,舍己为人的精神。救人者常自救,与人乐者常自乐!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3-15 13:57
常常有人问我学佛应于何宗何派,有些发问是纯出好奇,另一些则基于党同伐异,或者是分别心,对付后面种种问题,我就说是“冬瓜盅”。
其实我无宗派,自称“冬瓜盅”, 也并非恶作剧的谐谑,或多或少有些贴切,因为冬瓜盅内有各种杂料,云耳,金针菜,香菇,发菜,吃荤的还有火腿,鸡肉,莲子,腰果,虾米什么都带一点,名为冬瓜盅,实为大杂烩,不能单以火腿或鸡肉来衡量,也不能说冬瓜盅是冬菰味,火腿味或金针菜。智识的接纳与含容,是综合性质的,说冬瓜盅,也毫无不敬佛法之 意。只是一种谦喻,自比为笨冬瓜,却又什么作料都接受一点,也不纯不精,庶几也不离佛法无所不容之原意。
本来,原始佛教也并无分宗派,都是听佛陀的开示,四念处八正道、五戒、十二因缘。佛陀说法四十九年,经论浩瀚,后世弟子有谁能概全其意?各人各修其中一端,或一经、或一论、或只守戒,渐成宗派,也难免流于门户之见,已把佛法范围缩小,殊非佛陀原意,现代人学佛,不宜先存门户之见,分宗分派,党同伐异,自赞贬他,自诩是唯一正法,贬评别宗 不是真传,各派自成山头主义,自尊自大,目无余子,互相毁谤攻讦,把佛教变成政治社会与商业世系,这都不是原始佛教的原意,徒招腐化败亡。别看它们巨庙连云纷起,巨像庄严,那只是表面的场面,只是佛教商业化的派头与噱头,戒律早已流于形式,佛法慈悲精神也成为空洞口号,这是现代人佛教的不幸,学佛人苦光徒 包装去选择宗派,等于跟着商业广告去购买奢华物品。看到各宗派山头主义的互相倾轧,也使人莫知所徒,家家卖花都赞自家花香,别家不新鲜,学佛人到底应选学那一家宗派才好?
各宗派的修行方法,大致上仍是师法佛陀原始教法,只是各宗修法重点各异,次序不同。有些宗派以修诵真言为主,有些宗派以持戒为主,有些宗派以经论为重,有些宗派以苦行为主,有些宗派以慈善工作为先,有些宗派以隐逸山林为要,有些宗派以练武强身为主,有些宗派以静坐瞑想为重,有些宗派注重仪轨形式,有些宗派不重形式,有些宗派讲考文字精义,有些宗派不着文字不立文字......琳琅种种,看似不同,其实各皆只是原始佛教的一鳞一爪, 只是佛法的一端,并非全部,也未能尽抒佛陀教法原意,须知佛陀说法,无所不包,无所不含,并不能以任何一宗一派自夸正宗就可以代表佛法全部。各宗各派当然也各有擅胜,各有优点,但也不免流于偏,精于某些方面却疏于另一些范围。
武林的宗派可能有独创,武当山与 少林寺的武技绝无需同,崆峒派的飞剑独步天下,祈连山的骑术武技自成一家,长白山的气功另有奥妙,各派争雄,势同水火,但是佛教的宗派各皆同源,出于佛陀教法,只因佛法太浩瀚!学佛难以全学,只好择其一端入手渐进,而不是从一而终,更无规定不得另投明师,武林人另投宗派是犯禁的斯师灭祖大罪,佛教却没有此 种禁条。佛教鼓励学人游方修学多习,遍拜名山,周访各宗,以增饶佛学见识,增扩胸襟,佛教宗派,原无彼此倾轧,也无山头主义,到了现代才因社会商业化而形成互相排斥,“佛争一炷香”,此语并非来自佛教。而是外面人的口气。
学佛应往何宗何派?这须看各人自己的兴趣、性向、方便,也无 优劣先后之分,正信正道的任何宗派,是以原始佛陀之教为根源与目标的,都可以学。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