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怎样看待出家?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3-14 15:55     标题: 怎样看待出家?


迷失在未来 / 誊录

看到加拿大报纸刊出香港某报转载台北某报的新闻报导,兹抄录如下:(引号内是港报新闻原文)


“据台北报纸报导:最近有为数不少的大学毕业女生,离开校门未投入社会工作,反而落发为尼,由于这些女大学生行踪不明,引起家人关切。家长在四处查访后,意外地发现:部分寺庙的尼姑中,有相当多人是过去大专院校毕业离家的女子,位于嘉义县一处相当隐密的山上寺庙,据查有六十多名尼姑,大部分是年轻人,而其中三分之二是大专毕业生。

  报纸分析大学毕业生削发为尼的原因是:

  一、社会发展引起的价值观念的变化。

  二、宗教的学术化,促使青年去探讨。

  三、社会变化产生的新问题、新困惑,促使青年人对人生意义的新寻求。

  四、爱情、婚姻的挫折,而寻求宗教的慰藉与解脱等等。

  报纸报导,由于家长们都不愿意此事曝光,因此,究竟有多少女大学生去当尼姑,现下还无法查出较正确的数字,但这一现象已引起校方和学生家长的重视。”

  读了上面抄录的新闻报导,引起很多感想:

  一、写这篇新闻的人,不可能是佛教徒,大概亦不懂佛教,不明佛理。

  二、该文的语气,仍然隐含对佛教出家人尤其是比丘尼的不了解及歧视,出发点仍然是世俗的对佛教出家人的鄙视,该文不称比丘尼或法师而成“尼姑”,这是含有歧视的字眼。

  三、世俗的错误观念,认为出家是“遁世”、“逃避社会责任”、“逃避现实”、“寻求宗教慰藉”、“不投入社会工作”。

  四、世俗错误的观念认为:知识份子不应出家为僧为尼,年轻人不应出家,都应为个人事业及为名利而奋斗,都应结婚生男育女,只有投入社会的各种职业,才是唯一对社会有贡献。


五、世俗认为青年人出家,必定是因为受不住爱情或婚姻的打击挫折;世俗认为凡是出家为僧的为尼的,都必是失恋的青年,都是消极悲观的不长进没出息的人。

六、世俗认为青年人因为找不到职业工作,没有出路,才去出家为僧为尼,目的是混饭吃。

 纵观该文所提四点分析,第一至第三条,说得还算正确,第四条就不符合大多数出家比丘尼的情形,可能就是基于世俗对佛教出家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偏见。

不能否认,在历史上确有遁世的人,或是失意的人,以削发为僧为尼,作为逃避现实,也有些混衣食之徒,假借佛门缁衣为生,凡此种种人等,破坏了全体出家人的形象!世人以偏概全,不察真伪,不分正邪,以世俗的功利价值观念,加上学究腐儒的迂见推波助澜,群起歧视佛教出家人。唯物马列主义妄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烟”,直接间接地都影响了对一切宗教的迫害,视出家人为“寄生毒草”,恶意斗争清算各宗教的修行人,这更是记忆犹新的近代历史了。

  “一粒老鼠屎,弄臭一锅汤!”过去历史上虽有少数不守戒不行佛心的出家人,像花和尚鲁智深,这位水浒传笔下虚构的酒肉和尚,旧小说胡诌的“妖僧”、“淫僧”……都是文人对佛教恶意诋毁唯恐不及的杜撰。在真实的佛教僧人内,毕竟是绝无仅有的;不幸地,世俗误信了这些谩言,还有迷信观念在作祟,甚至流行为种种对僧尼的恶毒诬蔑,例如什么生意开门见到“和尚”“尼姑”则不吉,得啐吐口水,还得咒骂:“死和尚,臭尼姑!”这种恶毒的迷信心理,至今也还是未能泯除的。

  朱子家训不准僧尼入门,以一代大儒尚如此歧视佛教出家人,影响之深远,可想而知,也是往昔少数不良的僧尼破坏僧相的后果!

就是现代社会,世俗也仍以功利思想为主,对于佛教的大乘入世济度是不了解的。世俗仍然不知道佛教出家人出家修行,是为了入世,是为了济度众生,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无我的服务,是为了以健康的慈悲平等思想去教化净化社会,出家人所负的积极社会教育责任,是很重大的!出家,是积极的献身与社会道德教育与社会福利工作,并不是逃避现实,入山闭关等等都是先自修作为济世的准备,并非隐避!大专毕业生认清了目标,所以才出家,绝非消极或逃避!能下决心出家献身佛教,毋宁说是有勇气,有抱负的青年!是牺牲小我,和放弃自我功利与婚姻,准备无条件服务社会。

  国内越来越多大专学年投入佛教,足见知识青年已经有很多人觉醒了,跳出了功利与欲望的陷阱!这些女青年与男青年使新的一代佛教出家人成为新的高级知识阵容,对于社会与国家的未来贡献,是无可限量的!可以期待得到更加良善康乐的一个社会!化尽人间的戾气!消除世俗的恶业,净化人间!社会需要知识青年出家来推动道德教育与慈善服务!

  家有知识份子发宏愿出家弘法济世,正是值得庆贺的喜讯,学校与家长为什么还要以之为忧虑呢?知识青年出家,正像投笔从戎报国一样,是牺牲小我的志行啊!

  固然,并不是每一个青年人都应该出家为僧为尼,社会需要多元化的工作者,本文并非主张人人都出家。假如决心不够坚定,又不肯牺牲小我,仍然心存功利,那就还是不出家才好。

  古代对于出家是甄选很严格的,玄奘大师等高僧,当年都须经过朝廷考试甄选合格,才获准出家的,并非人人都可以作比丘或比丘尼的!现代知识份子已经过大专教育的甄选,这些英才参加佛教出家行列,是值得庆贺的事,但愿都能坚苦卓绝以弘法及度众生为己任!抬起头来!出家青年们,莫畏惧世俗歧视!

  近一年来,收到很不少大专学生来信,其中有些青年女生问应不应出家,又有些女生问:出家的因缘如何?有些说难做决定,有些说父母反对,有些问应在何时何地出家,皈依何人应修何宗派?来信多到无法应付。

  这许多问题,都应该由个人自己去思考以作决定的。出家是很庄严的大事,别人不能代着答覆,所以我就是回信,也只能这样回答:“出家是大事,需要由你自己冷静考虑清楚,自己考验心志,自己分析动机与意愿,是不是吃得苦?是不是真为了学佛法自度度人?是否决心献身弘法利众?是否确实可以放弃一切世俗的功利、七情六欲、婚姻、爱情、家庭、事业、物质享受、虚荣……等等?是否真有最大坚决意志?是否能牺牲自己一切的自尊心自我,去以最谦卑最诚恳,百折不挠,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精神,实践苦行与佛心慈悲布施及服务社会?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你才可以出家,倘若仍有犹豫,倘若仍有世俗眷恋,倘若仍有“我”心,倘若是为遁世,假如是消极,假如只图住到山上寺里清净,假如是为了情场失意,灰心、沮丧、创伤、愤恨等等而去出家,那就不如不出家!“

天主教对于出家做修士或修女,至今仍有很严苛的甄试,并不接受那些一时冲动的出家者,通常都要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冷静思考,过去似乎是三年”学僧“或”学尼“阶段,现在听说缩短到一年,“学僧”或“学尼”并不等如真正的受戒僧尼,在修业期间,经过严格的修学与长期冷静思考之后,如果受不了苦,如果放不下世俗情欲功利,仍有自由可以随时退出。

  佛教有些道场对于出家也有相似的严格要求,并不是任何人一时冲动,说出家就立予剃度的。有些居士,带发修行于寺庵多年之后,经过长期考验及考虑,师门考察清楚,才准予剃度;不过,也有少数佛教道场,一见面就立予剃度,连羯磨师都不设,连自誓都没有。不能说凡是一时冲动出家的就是道心不坚,但是,出于匆促,总嫌太不够庄严慎重,未经过熟虑的,不少人出家不久就还俗,未经考虑清楚,未弄清楚出家目的,是很难做出家人弘法度众的大事。

  出家是很庄严隆重的大事,需要冷静,需要决心与勇气,需要慎重考虑,出家不是为了逃避,更不是为了做自了汉,也不是为了享受清风明月!既为理想出家,就当为这份神圣的使命而感到光荣。昂首前进吧!出家的知识青年们!

  网注:多年来,冯冯回应“出家”议题,一再重申以下观点:

  “学佛须否出家”面面观 1997年

  拿我自己来说,我是个信佛学佛的人,但我绝不会抛弃我的年迈慈母不予供养照料而跑去出家,我自己觉得我做个在家的学佛人已经很满足,我没有什么弘法利众的大志,也谈不到是孝,佛陀也曾讲过“父母恩重难报经”,并没教人抛弃母亲去出家。至于教人“辞亲割爱”才可出家,我怕是后世弟子的观念,我认为很不合理,很不人道,试想一想,我若出家去了,谁来照料我母亲?我出家去了,让我母亲日夜哭泣思念我?让她无衣无食,无依无靠?倘若我能弘法利众,这样也未免对母亲太残酷了吧?我为什么时候要把我的出家理想建在母亲的痛苦上面?连对自己的母亲都无情,还讲什么修行呢?讲什么对众生慈悲?

  学佛必须出家吗? 2001年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