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什么是法供养?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4-20 21:49     标题: 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什么是法供养?



  微妙法1,摘录《维摩诘经》

  即时月盖王子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云何名为法之供养?’

  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经,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清净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至不退转,成就六度,善分别义,顺菩提法,众经之上。入大慈悲,离众魔事及诸邪见,顺因缘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空、无相、无作、无起。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法 lun,诸天、龙神、乾闼婆等所共叹誉。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摄诸贤圣一切智慧。说众菩萨所行之道,依于诸法实相之义。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能救一切毁禁众生。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诸佛贤圣所共称叹。背生死苦,示涅槃乐,十方三世诸佛所说。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又于诸法如说修行,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决定无我,无有众生,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离诸我所。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不复起相,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摘录于普贤行愿品

  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

  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为什么法供养的功德比财供养大?

  摘自《金光明最胜王经》

  由其法施。有五胜利。云何为五。

  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

  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

  三者。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

  四者。法施无穷财施有尽。

  五者。法施能断无明。财施唯伏贪爱。

 

  为什么法供养的功德比财供养大? 作者:济群法师

  行菩萨道也属于法供养。法施的功德很大,这个问题《金刚经》中讲得非常清楚。《金刚经》里说:用许多的七宝去布施,但比起读诵《金刚经》,或者能够给别人解说《金刚经》的功德,那简直差得太远、太远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财布施跟法布施相比,财布施的作用太有限。别人有困难,经济上需要帮助,我给他一百块、一千块、一万块,总有用完的时候,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呢,我给他财物未必就是好事。有时候他没有钱还很幸福,钱多了反而不幸福。社会上有许多夫妻,没钱的时候感情很好,日子过得很开心。随着家里的收入增多,家庭开始不和谐了:什么外遇啊,花天酒地啊,结果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钱多了,反而闹得不可开交。所以有钱不一定能够幸福,钱仅仅是幸福中的一个成份,不是全部,它不是人生的一切。

  所以,佛法说财布施供养不及法布施供养功德大。法布施,就像我教你一种谋生的方式,比起直接给你钱的好处要大得多。因为,谋生的手艺学到后,只要勤苦奈劳,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如果我能给你一种幸福之道,把佛法传授给你,使你远离忧愁、烦恼和痛苦,使你生活得幸福美好,生活得充实、愉快、安乐。可见,使人终生受用不尽,使人觉得幸福的,并不是钱,而是佛法。

  学佛的人,要有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出生菩提心。我们所修的一切功德,不可以有一刹那离开自己的发心,这样菩提心就可以一天天地增长起来,直到成就无上菩提,圆满佛果。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为什么法供养的功德比财供养的功德大呢?原因是“以诸如来尊重法故”。因为一切的佛,都是尊重佛法的,那么,我们更要尊重法。法,在佛法里的地位是最高的,佛是由法而出生的。因为有了法,佛体验到了法,证到了法,所以才成佛。佛从哪里来的?佛从依法修行中来。如果我们行菩萨道,能够依法修行,依法度众生,这种供养才是真正供养如来。反过来说,你光是用好东西去供佛,这种供养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供养,真正的供养是法而不是物。那么,以后是不是不用给佛上供了?也不是,供还是要上的。前面刚说过,上供可以培植福德,同时也可以克服我们的悭贪、吝啬、小气,上供也是修行的一个方面。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段内容跟前面一样,不管是修财供养也好,修法供养也好,真正的供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长时间的,尽未来际的。

  (转载)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4-20 21:54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可受持此般若波罗蜜修多罗。”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白佛言:“世尊,云何受持?”

  佛告阿难言:“受持此修多罗有十种法,何等为十?一者、书写,二者、供养,三者、流传,四者、谛听,五者、自读,六者、忆持,七者、广说,八者、口诵,九者、思惟,十者、修行。阿难,此十种法能受持此修多罗。

  “阿难,譬如大地,一切树林华药皆依而生,一切善法皆依般若波罗蜜生。阿难,譬如转轮圣王,若在世间七宝常现;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此修多罗若在世间,则三宝种常不断绝。”

  ......

  尔时,世尊告尸弃梵天言:“梵天,佛有三事最为无上。何等为三?一者、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二者、护持正法,三者、如闻修行。

  “梵天,如此三法最为无上。若复有人能修行者,此人名为供养如来,佛若在世一劫若减一劫,说彼功德不能究尽。

  “梵天,若护持如来一四句偈,是人功德尚不可量,况复般若波罗蜜三世佛母!何以故?梵天,诸佛如来皆从般若波罗蜜生,以法供养即是供养诸佛如来,不以赀财而为供养。法供养者,诸供养中最为第一。

  ——摘自《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转载)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一卷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文殊师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为摄正法。乃至微少一小瓶水。净心施与信大乘者。至一菩萨所得善根业因果报。得阿僧祇转轮圣王国土富乐。何况施与精勤读诵大乘经典菩萨之人。此福胜彼过阿僧祇。尔时世尊说此经已。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彼诸菩萨。诸大声闻。诸天及人并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世尊说欢喜奉行。

  入定不定印经一卷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妙吉祥。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一深信大乘菩萨。为求正法故乃至施一水瓶。由此福业当得无量转轮圣王胜妙果报。何况施与受持读诵深生信解菩萨摩诃萨。尔时世尊说此经已。妙吉祥童子。及诸菩萨摩诃萨。诸声闻众。天龙药叉健闼婆阿苏罗揭路荼人非人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原来自己就是【大福田】,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不仅自己得利益,还可以让别人种下无量福德,太好了!!

  经常教育小孩给读诵大乘经典的父母供养乃至一杯水,小孩就种下了无量的福报!

  参加法会的时候,很多也是读诵大乘经典的,里面大菩萨可不少,如果能给他们供养乃至一杯水,福德很大!

  【布施波罗蜜】即是六度之首,所以布施的福德太大了。

  (转载)
什么是正信佛弟子的标准?

  以下是部分师兄对此问题的回答。

  答1: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不能以吃不吃素来掂量。

  答2: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印祖的32字箴言,是一个正信佛子的标准。

  答3: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贪嗔痴慢,以戒为师。

  答4:向内观心。

  答5:念佛持咒,不求世间福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尽量提高品位,缩短修行时间,早日回娑婆世界度众生。

  答6: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恶语,正思维,渐离贪、嗔、痴,老老实实念佛持咒,求无上道。

  答7:正信佛弟子,首先对佛教有正确认识,所谓正知正见。其次,践行“信愿行”,修“戒定慧”,远离十恶业,勤修十善。一门深入,或深入经藏,亲近三宝。无学偶挠半天头想出来的。既然提到正信,则不能人云亦云,要以经典为师,靠自己的智慧去识别。

  答8:以“信愿行”为前提,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标,依教奉行、老实念佛为手段,树立正知正见。

  答9:老实念佛,不想别的,直接相信有佛就念佛了。

  答10:依教奉行,诸戒不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答11: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随缘世间,深信因果,一心念佛,求生极乐,发菩提心。

  答12:正信的佛弟子应该是深信佛、法、僧三宝,有正知正见,不迷信,深知学佛的目的和根本,将佛法融于世间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们下面要讲的正信标准很高,希望大家用来考量自己,千万不要去考量其他任何人。今天我们依据玄奘法师的《大般若经》的内容来解释正信佛子的标准。

  大家都知道,般若部在五时八教中属于第四时,层次是很高的,如果我们暂时不能理解也不要紧,不妨暂时不要深究。

  何谓正信?

  有5条标准

  知诸法不生不灭,本性寂静,念过《心经》的大约对这段话都不陌生,但是内容不一定理解。这个内容太深,我们换个浅显的说法吧:

  第1条标准,对于修行净土的佛弟子来说,我们不妨降低为:希望求生极乐世界。

  为什么这么说呢?

  要想在娑婆世界凭我们自己的力量修行,认识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恐怕很难,我们走个捷径,求生极乐,去极乐世界继续学习,一定能学成。这是正信佛弟子的第一条标准。

  标准1:希望求生极乐世界

  标准2:常能亲近正行之人

  正行之人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善知识。注意,要看行动,不能只看说辞。有人说得天花乱坠,实际行动可能南辕北辙,这样的人需要大家自己识别并远离。

  标准3:不应作法终不造作

  简单来说就是诸恶莫作,严持戒律。当然,普通人也无法一蹴而就,应该循序渐进,逐渐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以往僧众受比丘戒,要学习三年才有机会。

  标准4:心离散乱听受正法,不见彼说、不见我听

  这条也是比较难的。分3个方面来讲:

  1.机缘成熟的时候,应该主动学习正法,存正驱邪。

  至于如何判别是否正法,比较复杂,今天不讲。

  2.学习正法的时候,要定心,避免散心。

  当然,刚开始学是很艰难的,散心不可避免,怎么办呢?通过持咒增加定力,慢慢的就能定心学习更长时间了。

  3.不见彼说,不见我听,这一点也太难,我们先略过。以后去极乐世界再学。

  标准5:勤修正行疾得神通,有所堪能化有情类,而终不见我有神通,能化有情,彼受我化

  这个标准值得大家仔细看看。

  分4个方面来讲:

  1.勤修正行,例如我们按照今天说的7个诀窍,勤修大悲咒,求生极乐世界。

  2.疾得神通,如果我们如法诵持,精进修行,神通很快会不求自得。

  3.有所堪能化有情类,观机逗教,随缘度众。

  4.而终不见我有神通,能化有情,彼受我化。

  度人的同时,从来不鼓吹自己有神通能度人、不赞叹说自己度了多少人。

  标准1:希望求生极乐世界。

  标准2:常能亲近正行之人。

  标准3:不应作法终不造作。

  标准4:心离散乱听受正法。

  标准5:勤修正行,疾得神通,观机逗教,随缘度众,不居功。

  以上是正信的5个标准,有难有易,难的可以先放下,先从容易的入手。

  原文:何者正信?谓知诸法不生不灭,本性寂静,常能亲近正行之人,不应作法终不造作,心离散乱听受正法,不见彼说、不见我听,勤修正行疾得神通,有所堪能化有情类,而终不见我有神通,能化有情,彼受我化。

  出自:《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五百七十一卷

  问:不见彼说、不见我听——-是否如《金刚经》里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共同处,心无所住。

  答: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