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什么无尽意菩萨已经福慧具足了,还要供养观世音菩萨?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4-25 23:51
标题:
为什么无尽意菩萨已经福慧具足了,还要供养观世音菩萨?
《普门品》云:“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这句经文佛陀直接提醒无尽意菩萨说:汝等应该供养观世音菩萨!各位注意这是随后发生那么一段推三阻四的原因,佛陀提醒无尽意菩萨应该供养,这时说的是“汝等”,那就不是专门指无尽意菩萨一个了,而是与会听法的所有大众,都应该发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可是这个时候没人接话(如《地藏经》佛陀赞叹地藏菩萨就很难,常常有大菩萨打断,就是因为听到了马上做)。就算佛陀把这句段说完,大众也没领会佛陀的意图,于是无尽意菩萨站出来了,他来做供养。他第一次供养观音菩萨没受,虽然他暗里说了“这不是财的供养,而是法施供养!”但是观音菩萨依然没受。
为什么是法施?就是因为无尽意菩萨在代表一切大众供养观世音菩萨,这时对观音菩萨而言,是无尽意菩萨在供养;但对无尽意菩萨而言,是在做法施。施舍谁啊?是对与会大众的施舍。也就是说这位无尽意菩萨在做一个表演,给我们演了一场供养观世音菩萨的戏,如果我们理解无尽意菩萨的经历,就知道这大菩萨了不得啊,他都要对观世音菩萨做供养,何况你我?于是我们在这个表演里升起稀有心、难得心、难逢心:
对此菩萨能如此供养观世音菩萨难得稀有;
对此菩萨能听闻佛陀教诲马上以身表法,其善根智慧难得稀有;
对此菩萨为一切大众起身,以慈悲心涵养大众而行法施难得稀有。
这一起身供养,完全表达出一个真正佛弟子的行持标准。佛说你们应该供养观世音菩萨,我们听完了任何念头都没起;而无尽意菩萨做了!想一想这个差距?这就是大菩萨和凡夫的差距,凡夫就是这样,表演都落幕了,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而大菩萨听到佛陀这样说了,就算不理解,我也马上如说奉行。亦如《地藏经》开篇文殊菩萨说:世尊啊,我因为久远劫来广泛的修行善根,证得了无碍的辩才智慧,所以我听闻到佛陀如此宣讲,我马上就应该相信;但是那些小乘人啊,其他众生啊,他们是没办法相信的。所以我请求佛陀为我们开示,这是为什么呢?
《地藏经》里的文殊菩萨,和《普门品》里的无尽意菩萨都做出了一个相同的举动——闻佛所言,既当信受!这就是久修善根的证明了,所以当我们听闻经法,不生欢喜,听不出来门道,在那一顿妄想纷纷,佛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不能算是一个真正佛弟子的行持。
奈何我们根性鲁钝,没有大菩萨那样的智慧善根,所以佛菩萨才慈悲我们,给我们演戏。给我们演完了,还要加上旁白,加上对话,加上总结,可就这样,我们还是看不明白。这个根性各位就自己品,不需要找人看你根性好不好,经文拿来一对照就知道了。
亦如《佛说阿弥陀经》佛陀三次直白又直白的说:是故你应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发了吗?我们真的跟着发了吗?如果跟得上佛陀讲经的节奏,一部《阿弥陀经》念完最少发了三次往生愿;可是我们真的读完一遍就发了往生愿吗?往往真的没有。我是读了很多遍都快要背下来了,后来在发现原来佛陀这样说了三次,可见自己的根性真的也不怎么样。
供养出现的目的在《佛说内藏百宝经》里有所提及,并非是因为佛陀色身饥饿口渴需要饮食;也并非是佛菩萨冷了、热了、累了、病了,需要衣服、卧具、医药,而是因为要给众生一个培植福德的机缘条件,所以顺应方俗如此而示现。
施舍和供养是相对的关系,比如某人的状态很好,他分享东西给不如他的人,这个分享就可以叫做布施;如果相反,这个分享就可以叫做供养。只是供养略多一义,就是资助道业。我们供养出家僧人,不仅是因为他是出家人,更是希望支持他修行,令他不为生计忧愁,能专心办道。所以这个供养里就因此多了一层维护三宝的意思了。我们也听过那样的一句话: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僧人接受了大众的供养以此在支持自己的修行,如果这样大的支撑都没有修出结果来,那就欠债了,辜负了大众支持他修行的希望,以后就要做牛做马的偿还了。也正因为如此,《地藏经》里提到“毁坏寺院常住的财物”这是极大的罪过。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