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论伪佛教徒人格分裂及精神错乱之防改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5-17 17:15
标题:
论伪佛教徒人格分裂及精神错乱之防改
论伪佛教徒人格分裂及精神错乱之防改
【转载贤鸭蛋文有删改】
2a50892bc957488f82f5c4c19059412a.jpg
(45.38 KB)
2019-9-26 23:14
和世间人相比,一个佛教徒总是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佛教理论知识与停滞不前的平庸修为之间巨大差距的困境。
兜售佛法的冲动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个佛子的心灵之中。多年以来,在浩瀚的经论中汲取的养份已经在大脑中堆积得快要发酵了,心情好的时候,我很乐意用宣扬佛法的方式来解决日益头大的难题。
普度众生的实践结果通常是这样的:
我父母:你还自称学佛呢!
我同事:你竟然是学佛的?
我妻子:你还算是个讲师呢!
我女儿:呸!
他们大多都不学佛,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用学佛来对我实施精确打击。
在地铁里我紧抓着扶手,另一只手攥着手机争分夺秒地阅读广论。我非常喜爱菩提心这一章节,我甚至发心热爱全体的众生,包括街边早点摊上炸油条的妇女以及东非高原上奔跑的鬣狗,还有你能想到的半人半鬼的各路神仙。按照佛法的理论,都曾是我前世的爹妈,让我们相亲相爱。
燃鹅,背后的一位女士突然用一声断喝破坏了这份美好。
我连忙转身,费了好大劲才从她扭曲的表情和语无伦次的描述中搞清楚,她似乎在指控我利用地铁里的拥挤对她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我一下子蒙了。what?在说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
稍微缓过劲来后,我忙不迭的解释你误会了。事实也很明显,在两手都抓着东西并且身体在背向对方的情况下如何做到骚扰?你倒是给演示下怎么个骚扰法嘛!
她说我用背部蹭她,用背部哦亲!这比较搞笑。地铁里拥挤不堪,车厢又摇来晃去,难不成我宁可冒着被朝阳群众群殴的风险也要隔着厚重的羽绒服跟你完成亲密接触?还要克服静电的干扰?这种风险的巨大投入和有限收益之间的背离完全不符合凯恩斯经济学原理啊。
我明显感觉到,她的气势弱了下去。她的强硬已不是出于义愤而仅仅是为了掩饰这种误会造成的尴尬。她试图用一句你有病来结束这场闹剧,我想我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再不反击等于就坐实了这种指控。我气沉丹田,大喝一声你才有病!然后迅速作义愤填膺状。
这世界安静了。
有什么呀?你是悍妇我莽夫,你撒泼来我爆粗。在五浊恶世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末学虽算不上五毒俱全,但也不至于老实忠厚。我把广论笔记存好,大义凛然地走出车厢,深藏功与名。
妈妈从小教育我做人要光明磊落,你却污蔑我当众骚扰,明显的欺负我不是帅哥。
数分钟内,我迅速褪去了佛子的外衣,收回了泛滥的爱心,不再慈悲为怀。同时,当众失态的挫败感悄然在心底弥漫开来。
生活中有很多境界能将我们迅速打回原形。加塞的汽车、楼上的高跟鞋声、甚至是路人一个轻蔑的眼神。
一个佛教徒,如果他真的敢高调地示人以慈悲和智慧的人设,那么他必将承担陷自身于人格分裂乃至精神错乱境地之风险。
如果他能够审慎地观察内心且还未自我膨胀到对自身缺陷视而不见的程度的话。
近十年的修行带给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充分认识到并且被迫承认:人性中的恶,那种与生俱来的习气与烦恼,远比我想象的强大。
一个伪佛教徒罢了。
有位义工曾经很无奈地对我说,她在寺里承担的时候,打开的是天使模式,下了山还不到24小时,就迅速切换为泼妇模式。
每逢周末或假期,经过数天不食人间烟火的清修后,在山上以信众和义工身份活跃的阿难、目犍连、舍利弗们,随着下山,重新变回各自圈子里的心机婊、油腻男,乃至于提婆达多。浊恶世间的共业迫使大家从云端跌落,消失在二环至六环间各个喧嚣的大街小巷里。
法师有曰:境界是检验修行的唯一标准
何为修行?
一位经商的师兄,在经营中,产品从不弄虚作假,每一笔交易,即使能够在财务上合理避税他也主动进行申报。另一位师兄,为了严守盗戒,从不私用单位的打印机和电话,而且上班时不做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事项,不仅不迟到,即使临近下班的点,在同事都已走光的情况下,也要硬生生坐在那里等待下班钟点的到来。严谨到了奇葩的程度。
如果将佛法的修行比喻成一场与人性之恶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的话,在获得终极胜利之前,有人死于装神弄鬼,有人死于谈玄说妙,有人死于邪师邪说,有人死于自我膨胀。侥幸活下的大部却又死于:不会做人。
修行不是给自己弄一个儒雅的法名然后坐而论道,不仅仅是对经典倒背如流,不仅是一字不落的背下楞严咒,不仅是一天上千个大拜与数万声佛号,而更是一种贤善人格的培养。
如果没有带给他人以善意、诚信、宽容和体贴,搞不好你表现的虔诚,只是别人眼中的宗教狂。
这不是道德洁癖,我很清楚,如果再按过去那种方式搞下去,修行成功的可能就如同试图通过公交站牌上贴的富婆征婚与重金求子来实现财务翻盘的概率一样大。
三步一拜的朝圣很伟大,比这更伟大的是,当有人在路边对此报以嘲弄和轻亵时,仍能从容的一笑而过。
图片附件:
2a50892bc957488f82f5c4c19059412a.jpg
(2019-9-26 23:14, 45.3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6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14580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5-20 12:34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大菩萨、成就者、瑜伽士,那就应该观察自己有没有这些相。跟佛陀因地的行持比较起来,我们对照一下:从小到现在没有害过任何众生,这基本上不可能。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身口意三门是否从来没有害过任何众生?恐怕很多人都没有做到。
真正不退转菩萨的成就相
获得智慧方便双运定解的不退转菩萨的一些不共相:对获得自私自利的解脱境界和智慧不感兴趣,对整个三界的荣华富贵、幸福快乐不希求,经常见到诸佛在众多眷属中宣演佛法的场面或情景。所以,谁有这三种相:不求自利的解脱、不贪世间、在梦中乃至真实的境界里经常见到诸佛说法(大资粮道以上的菩萨能经常前往清净刹土,在诸佛前听受大乘妙法),那就说明他是不退转菩萨。
这样的菩萨在看见或了知村落、山丘等处发生火灾时,通过谛实力的语言马上就能熄灭熊熊燃烧的烈火。若任何一位菩萨拥有这些境界,那就说明他已获得不退转授记。
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讲了五种不退转相[1]:第一个相是以平等心来利益众生,但很多人都做不到,始终会偏向自己的亲朋好友。第二个相是不嫉妒他人获得利养,即他人获得什么样的利养自己根本不会心生不悦。第三个相是不说法师的过失:有些人白天听法,晚上就说过失,这很不好。真的,法师的过失千万不要说,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要说。第四个相是信乐深妙法,即对宣说甚深空性及大乘菩提心方面的法要生起极大信心。第五个相是毁坏名声与得到利养毫无差异,比如别人挖苦说如何如何不好,或者赞叹说美名远扬等,对不退转菩萨来讲这并没有差别。因为他知道别人的赞叹乃至鲜花掌声的欢迎,以及在无数人聚会的场合中诋毁等世间的一切全都如梦如幻,所以会平等对待。
总之,获得不退转的菩萨有许许多多功德遣除众生的病痛和魔鬼的扰乱,以使违缘消除。此时菩萨也不会有执著心,更不会有傲慢心。以此就能了知他们是真正得不退转授记的菩萨。
但凡夫人并不是这样,虽然表面上说利益众生,其实很多心念都在维护自己。如果做一点点事情就开始沾沾自喜,比如:这件事我做得特别不错,我给别人一加持马上就好了,我在某某地方做了很多事情全部很顺利,所以我很了不起。若自相续真的有诸如此类的执著,那就说明他不但不是不退转菩萨反而着魔了。有以下三种魔相。
一、以功德自诩之魔:
有些“修行人”在生活中,依靠自己的能力,或魔王的加持力,或者依靠上师三宝的威力,及其它因缘聚合之力,自在了种种谛实加持。比如说,让别人的疾病马上消失,遣除种种zai 难等。此时如果他心里想:本来这个人很可怜,但通过我的法力马上让他获得了快乐,所以我是获得授记的菩萨,或我应该具有如是功德。或者他想:我现在所作所为皆能利益众生,其它诸佛菩萨在相关经论里肯定给我作了不退转授记。总之,他认为自己是已得授记者,或者说是不退转菩萨。若有这样的执着,那就说明他安住于增上慢的状态,是智慧浅薄或智慧没有成熟的着魔者,并没有真正获得不退转的果位。
对很多道友来讲,懂得这些道理很重要,否则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很有可能自己的行为早已变成魔业。比如别人生病时,自己一加持马上就好了,或别人有其它违缘时,自己一说谛实语或通过法力加持马上就消除了,此时产生“我很了不起”的执着的话,这就是魔业。以前有一位佛友说:“我不懂佛法的时候是那么野蛮,现在懂得佛法是那么快乐。”所以,在没有懂得佛法时,很多道理还是要尽量了解,否则很容易堕入增上慢,此时自己根本不能了知。当然,这也是相续中有增上慢的人不能获得解脱的原因。宋朝法天译师翻译的《妙法圣念处经》【 蕅益大师在《阅藏知津》里说:此经大意与《正法念处经》同。】中说:“一切诸众生,若生增上慢,如被枷锁缚,不得于解脱。”所以不管任何人,千万不要有增上慢。若有增上慢,就已经被锁住了,根本不能得到解脱。
有些佛友因为自己没有闻思,在修行过程中稍微出现一些境界,或者说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共能力,就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了,最终也做了许许多多违法的事情。如果真正懂得佛教的真理,在自己心里产生这些执着时,就会认为自己差得很远。《大智度论》里说:“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心动故非道,不动是法印。”其中,“得出”指获得解脱,“法印”指像四法印中的空性一样,乃诸佛诸祖互相印可,心心相传之法。所以,我们有时候认为自己的修行,乃至上师所讲的全部都没有问题,但在行持的过程中却很放逸,甚至行为都不如法,那就与佛道南辕北辙,或者说已经误入歧途了。在世间当中,智慧浅薄的人经常着魔,但自己根本不能发现,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二、由名而来之魔:
下面讲由名称而招来的魔。
有时候魔王波旬变成佛陀、帝释天、婆罗门、比丘、在家男女等形象,或身着他们的装束来到菩萨面前授记说(因为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也讲了很多有道理的话,所以很容易生起信心):你叫什么名字,你父母叫什么名字,你父母的父母叫什么名字……整个七代之间的名称全部一个一个地说出来。然后还迎合他的意乐说:再过多少年,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况下,你将成佛,那时你的佛号叫什么,你度化众生的数量是多少;你现在的修行境界也很不错:包括具有头陀行的功德、所守持的清净戒律、思维的法义、所修的法等别人知道不知道的很多情况都一一道来,以及未来自己如何获得功德,也讲得清清楚楚;前世受了什么样的戒,造了什么样的业,有如何的智慧、法力等,也一个一个地讲出来。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会产生信心,认为它说的是对的:我马上要成佛了……并生起傲慢。由此可知,这就是智慧浅薄的着魔者。
现在世间有些着魔的人经常讲:你的前世是什么,我的前世是什么。甚至还说在五百年前、一千年前、一亿年前,你在这个地方变成什么,当时我对你如何好,你对我如何如何。在他们编造出许许多多虚幻世界后,有些智慧浅薄的人也觉得确实是这样。在历史上,这样的事非常多,现在也有。
在《大藏经》中,有一部经叫《佛说魔逆经》,这是西晋法护翻译的。里面通过大光天子问、文殊菩萨答,讲了很多魔事。后来文殊菩萨降伏魔王波旬,并通过法力加持,让魔王显现佛陀的形象宣说了很多魔事及其它法要。
还有,《维摩诘所说经》中讲:持世菩萨在寂静地方静坐时,有一次魔幻变成帝释天的模样,带着一万两千个天女前来顶礼。当时持世菩萨认为是真正的帝释天,于是告诉它:享受这样的五欲没有多大意义,应该观修无常等佛理。后来魔说:我带这么多的天女,不是为自己,而是想她们对你做承事。持世菩萨说:对我这个在寂静地方苦修的比丘来讲,并不需要这些女人,因为根本不适合。他话还没有说完,维摩诘就出现了,说:这不是帝释天,是魔王波旬。当时魔王波旬特别害怕,准备离开,但被维摩诘神变力锁住。维摩诘说:你刚才不是要将这些天女全部供养给菩萨吗,现在为什么不供养我?魔王全部作了供养后就离开了。然后维摩诘对一万两千天女传法,她们都获得了不同的果位。
这个故事说,有时候魔王波旬会以帝释天的形象出现。就像这样,现在世间当中,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发财、勾招他人等,也在自己根本不知道别人前世后世的情况下随便乱说:你跟我前世是夫妻关系,或者说是母子关系、父子关系……或者说你跟我有特别的因缘,等等。现在外面很多佛教徒经常这样说,甚至有些出家人也常说神通。在这个时候,没有闻思过的人就很容易上当,比如:“我的上师或某某佛友太慈悲了,我们很有缘,在我还没有说话的时候,他就说我们前世如何如何。”其实这并不是正法。
所以希望出家人和在家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千万不要做这些非法的事情。即使业力深重不能修法,或因前世因缘及今生能力有限不能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也不要利用佛法、破坏佛教,作为佛教徒这太不应该。但有些人,包括在佛教界有一定名气的人,往往以说神通、打妄语等方式来欺骗他人,这是特别不好的现象。对真正的佛教徒来讲,他会严守戒律,也会用清净的佛法来饶益众生。不可能像华智仁波切所说那样:前世所有功德、境界全部忘了,只能记忆前世的关系等似是而非的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行为,否则很容易着魔。特别是没有正知正念、智慧浅薄的人,经常会遇到邪师。佛经里面也说,末法时代邪师纷飞。当然,我更希望广大佛教徒今后都不要这样。
大家也清楚,上师如意宝建立佛学院以来,根本不认定任何活佛。其实法王应该有无漏的智慧和神通,也知道很多众生的前世,但为什么不认定呢?因为这样认定对未来的佛法不利。这一点他早已用智慧眼照见,所以一生中从来没有认定哪个是活佛、哪个不是活佛。正因为如此,现在我们做很多弘扬佛法的事情也非常方便。对随学法王的人来讲,大家一定要注意。特别是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根本没有必要去谈。
但现在有些佛教徒太可笑,本来自己任何道理都不懂,却敢在网络和其它数据上,随便用一些造业的语言说:藏传佛教如何如何不好、汉传佛教如何如何不好……可能他们只会说过失,根本不会弘扬佛法。其实,对真正皈依佛门的人来讲,不应该口头上说为主,因为说再多也不一定起什么作用,而应在实际行动中做一些事情,对当前来讲这很重要。如果每位佛教徒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每天都行持善法,对整个社会乃至人类来讲,一定会有很大的利益。就是我们看不见的很多恶趣众生为主的有情,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得到利益。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每天都在网上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就不一定得到真正的利益。现在很多佛教徒特别无聊,任何善事都不做,天天都造口业,天天都做一些非法的事情,这毫无意义。在学习这么殊胜的般若法门后,自己的相续应该有所调整,每个人都要用智慧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如果没有以佛法来调整身心,完全用外面的物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要获得解脱就很困难。
我每一次到大城市都有不同感觉,即越来越觉得人们在疯狂地追求着物质享受。比如,以前一个人有一辆车,大家都觉得很了不起。但现在一辆车根本不满足,一定要两辆车、三辆车。如果一家人中每个人都有好几辆车,那整个社会的痛苦自然就越来越多。因为地盘这么小,而人的欲望却永无止境。所以,一直让欲望膨胀,根本没有实在的意义。
一般来讲,佛教主张生活不堕两边,因为太穷了也不行、太富了也不行。所以,有吃有穿、生活够用就可以了,即一定要有满足感,这就是佛教的生活方式。如果不知分寸,一直拼命往前赶,短暂人生几十年都耗在这上面,就没有实在的意义。所以希望广大佛教徒都能通过殊胜的般若法门来观察自己的相续,以及整个世界人们的行为。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成功人士,但若没有好好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贪欲,也没有实在的意义。所以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问问别人,看看自己的行为到底是什么样的,在那个时候或许能明白很多道理。
三、以寂静自诩之魔。
可能大家也清楚,寂静分为外寂静和内寂静,即外境远离愦闹、内心远离种种寻思分别念。但很多菩萨或发心者,在得到所谓的寂静后就产生傲慢心,这很不好。所以下面一一分析,哪些寂静应该具足,哪些寂静具足也不一定有真实利益。
有些住于极其幽静的村落、大城市(其实有些大城市,尤其是个别西方国家的大城市非常寂静。前一段时间,华盛顿旁边来了一位佛友,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共同认为:以前法王去西方时,华盛顿有一个道场很寂静,虽然它在城市里面)、深山、山洞、岩石窟、阿兰若【《翻译名义集》云:“阿兰若,或名阿练若,大论翻远离处,萨婆多论翻闲静处。天台云: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或翻无诤,谓所居不与世诤,即离聚落五里处也。肇云:忿竞生乎众聚,无诤出乎空闲。故佛赞住于阿兰若。应师翻空寂。苑师分三类:一达磨阿兰若,即华严之初,谓说诸法本来湛寂,无起作义;二名摩登伽阿兰若,谓冢间处,要去村落一俱卢舍,大牛吼声所不及处;三名檀陀迦阿兰若,谓沙碛(迁历切)之处也。”】、静地、森林、树林等处的菩萨,在心里这样想:我现在在人迹罕至的寂静地闭关静修,时常能安住于自己的空性境界当中,实际上这样的行为是大慈大悲的佛陀在《月灯三昧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等经典中一直赞叹的。(寒山大师、无垢光尊者、华智仁波切等高僧大德对寂静处都有赞叹文,特别是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作了广泛赞叹。)也就是说,他因外寂静在相续中生起了傲慢心。然后就开始自赞毁他:我现在正在远离一切散乱之处闭关实修,也能入于空性的定,而处在某大都市某某寺院的修行人,每天都很散乱,一点修行也没有。也即他看不起非寂静地的修行人,认为他们很散乱,烦恼分别念很重,修行不成功。如果这样诋毁他人,虽然自认为居住在寂静地方,有一定的修行境界,但实际上已经着魔了。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他已产生极大的分别念去执着。
其实,从严格来讲,有时候自认为很清净、很了不起,也不一定修行很好。就像《入中论》的讲义里所讲的一样:自认为戒律清净,是第一破戒。《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中说:“迦叶!有一比丘具足受持别解脱戒,善知禁律于微细罪深生怕怖,恒依学处、说戒清净,身口意业具足无犯、食离邪命。此有其过,所以者何?执自功能,成戒取故。迦叶!此是第一破戒,喻持戒影像。”所以,经常将自己跟别人比较,认为自己的修行境界胜过他人,就是智慧浅薄者。
有些人说:我们是实修道场,实修特别重要,你们闻思,着重学习、研究、探讨,这种做法不殊胜,应该放弃。当然,认为修道极其殊胜,从对自己所行持的佛法或境界有信心的角度来讲是对的,但若以此诋毁他人就不合理。当然,若真正达到无有任何执着的境界,就很了不起。佛陀在《般若二万五千颂》里也说:“修行般若,一切法不执,一切法不住。”如果我们真的到了这样的境界,那持戒也没有、犯戒也没有,修行也没有、散乱也没有,束缚也没有、解脱也没有。就像《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里所说那样:“无犯亦无持,无缚亦无解。”若我们真实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非常好,但对很多人来讲,这也是不容易的。因此,在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之前,对别人的善行还是要尽量随喜。
好几年前,我在汉地时,去过一位比较著名的汉地和尚的阿兰若。他的阿兰若很寂静,门口上写着几个大大的字——阿兰若,旁边有泉水,还有鲜花、树林,真是鸟语花香,极其殊胜。他对我特别好,一直泡功夫茶,在佛法方面我们聊得很开心。但他经常赞叹自己:我住于寂静的地方,时常安住在空性当中;对其他个别居士或道场却持否定态度,经常说他们不太合理。当然,真正有一定境界的修行者,在有密意、有必要时,也会说别人的过失,这也是有功德的。但若因为自己住于寂静地方,就经常赞叹自己、看不起别人,那就不太好。
其实,若因自己能做到的有些修行别人做不到,就看不起别人,甚至经常在讲课等时自赞毁他,那就犯了菩萨戒。如果故意诋毁他人,果报也非常严重。对真正的修行人来讲,平时都要观清净心,这特别重要。若观清净心,只有利益、没有危害。所以,若我们有机会、有因缘住在寺院里天天闻思修行佛法,同时了知许多人修行不精进、懈怠散乱、烦恼深重,最好观想为不可思议的诸佛菩萨的化身,最起码也要生起悲心。确实,很有可能这些众生在我们面前示现,他们真正在行持一些超越的禁行。所以千万不要说他们的过失,也不要诋毁他们。虽然从我们的分别念来看,其行为的确不如法,但也要守住自己的口,不出过患之言,这对自他都有利益。
可是,我们很多人因为修行不好,经常爱说别人的过失。有些虽然在听课时,会产生以后再怎么样也不说人过失的决心,但这种心念只能坚持几天,过一段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完全恢复到原来爱说过患、爱看过失的状态。若能经常翻阅大乘经论,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没有特殊必要,比如没有说别人的过失,别人的烦恼就会越来越增长,一说过失,对他决定有意义,那就不要说别人的过失。如果我们内心当中有这样的誓言、发愿,修行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所以说,修行真正究竟的寂静是内心寂静:比如,有些人始终居住在村落(如同现在的乡村)、城邑(如以前印度的瞻巴嘎、鹿野苑、菩提迦耶等城市)、都市(如现在汉地的北京、天津、上海等大都市),内心时时刻刻具足帮助或利益众生的菩提心,行为上也一直在利益众生,根本没有贪执自己的利益,永远不希求声闻阿罗汉及独觉的自私自利寂灭境界,而精勤于大菩提之道
。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