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人要懂得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与情操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6-13 19:07     标题: 人要懂得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与情操



  现代社会的人为名为利,根本不为众生。人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很难,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眼睛总是看着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如果你经常看着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你就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错误和缺点。

  师父曾告诉菩提:“学佛就是要解脱人生的痛苦”。现在很多人信佛多年还说:“为什么我还是这么痛苦啊?”

  请问什么是幸福?很多人以为有了名誉,有了钱财,有了快乐,有了爱情就能够幸福,其实他只是懂得享受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有了名誉不是有很多的烦恼呢?

  菩提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有了爱情你很痛苦,有了钱你会很忧虑,因为金钱和名誉都是一种空洞的理念,那是暂时占有你心灵的一种空洞的理念。我们要懂得,名誉要归于众生,快乐要奉献给别人,那才有意义,钱财要舍,才能真正地得,帮助众生才是真正的幸福,只要心中长存幸福感,你就一定不会痛苦。

  学佛人的痛苦,那是一阵子,而不学佛人的痛苦那是一辈子。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问我在忙什么。我说这段时间,上午忙的给同学上小课座谈;中午该接待接待,主要是学生的这块儿;下午有大课。

  接着那位出家人说:“我看那些古德传记呀、禅宗语录啊等等,那些祖师大德度众生可不像你,一天到晚地说。过去那些大德,一上坐,一首偈,或者一句话,了事儿!”

  我说:“就是,因为我不是这些大德们,只不过是在一起互相给予鼓励,大家互相提携,一起修道罢了。”我接着说:“那你不妨学古德来首偈,看看怎样。”

  那位出家人就说了一首偈:“今朝正月半,有事为君断。切忌两眼睛,被他灯火换。”

  这首偈是北宋年间,清远佛眼禅师的法嗣法忠禅师上堂说的偈。偈的意思,因为禅师是江西那一带的人,那一带正月十五闹花灯,特别地红火。“今朝正月半”:正是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事为君断”,就是有事儿了,那我为你来说说。

  我们常说出家人修行,如果修到“无事僧”,内心里对外面的这些境不再贪著,不被外面的境所转,能够向内里面观,看看那个时候你还有什么事!所以告诫徒众的就是“切忌两眼睛”,一定要注意一双眼睛。

  我们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见到外面的境界,色身香味触法六尘,那中间有识起作用。当眼睛对六尘,被六尘的境界所转,引起分别呀、贪著啊,那你就该忙了。

  “切记两眼睛,被它灯火换”:见了什么境,就执着在什么境上面,忘了自己出家,忘了自己修行,是在做什么。如果正月十五闹花灯,满眼花灯,被花灯所转,那就要检讨自己。

  每个众生,那我们知道佛性是平等,人人皆具,但为什么得不到受用呢?就是眼睛被外面的六尘境界所转,蒙蔽了真心。

  有些学人问法忠禅师:什么是佛?禅师答:莫向外觅。什么是心?莫向外寻。什么是道?莫向外讨。什么是禅?莫向外传。毕竟如何?静处萨婆诃。“萨婆诃”,我们天天在念,它是吉祥、究竟、圆满、寂灭等义。“萨婆诃”就是究竟圆满。

  当我们这颗心不向外寻觅,能学会向内里面来思惟,慢慢我们内在的力量就会增长。内在的力量增长,慢慢就会克服我们身体各个方面的障碍。

  清泰园闭关的那些师父,也没见她们看医生,那天天就是很简单一日两餐。有一些虽然没有了外面的热闹,但是她们很富有,就觉得一天天在走进佛陀。

  那我们在动中修的时候,这更是功夫。静中修固然需要因缘福报,但动中修呢,会修的一切时都在修;不会修呢,可能就被种种的境界所转。

问题一:

  师父您好!请问师父在修行道路中最得力的方法是什么?

  慈光法师答:

  要说最得力的就是一颗担当的心,即发菩提心。愿意行菩萨道。菩萨是忘我利他,这是责任和担当,如果连这点心都发不起来,何谈菩提道上永恒的发心。

  问题二:

  师父您好!我刚刚参加完金台书院此次禅修,非常感恩师父为我们所提供的修学环境,来到归元寺后更为师父的大愿深受感动。

  我本人很想发菩提心,但是在发心过程中反反复复,自身的习气非常重,请师父开示发菩提心怎样坚持下去。

  慈光法师答:

  菩提心即菩萨的心。菩萨心即利他的心。利他的心不是简单的从心里拽出来,而是要践行,不要想只管去做,有些人往往想的比做的多,只有做了才会有做的见地。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8-7-12 21:25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念祈祷文,但是对很多人来说没有起到作用,没有得到相应的功德和利益,这是因为我们的相续不成熟,没有成为法器,如同房间黑暗不是阳光的问题一样。门窗关得死死的,里面装着乱七八糟的东西,根本没有空间,阳光怎么能照进来呢?你把房间里的东西都清理掉,把房间收拾干净,然后把门窗打开,阳光立即就会照进来,房间当下就明亮了。

  你把那些“杂物”清理掉,也就是把业障消掉。信心具足了,就是把窗子打开了,现在我们就是要培养信心。生起信心了,功德、利益、加持就都有了,多自由、多自在啊!这时才是真正的心想事成。

  你今天烦恼了,明天又痛苦了……这不是上师的问题,不是法的问题,也不是道场的问题,更不是道友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的心态没有放下。心态要放下,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作主张。若是心态放下来了,业障自然就消了,信心自然就具足了。我有一句法语:“把自己放在最低处的时候,你就在最高处。”这里说的是心不是行为,一切都在心。

  有的人说:“家人不同意我学佛修行,给我制造障碍……”这不是根本上的原因。有的人说:“我的身体能行吗?我的生命能行吗?”好像快不行了一样,这也是心,自己的心态还没放下。有病就有病!死了就死了!若是真能放下,就没有病了,这是一种方法。

  发菩提心的学处里有自他交换菩提心的修法。比如,今天生病了,不但不害怕,还发心把他人的病苦拿到自己的身上来,由自己来承担。我们现在没有智慧,都这样想:“哎哟,我自己都病得这么重,再把他人的病拿到我的身上,我不是完了吗?”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实际上不是。凡夫都愚痴颠倒:“我生病了,能有人代替多好啊!我生病了,佛菩萨能帮我拿走多好啊!”其实不是这样的。若是生病了,你要这样想:“这是观音菩萨赐给我的悉地,赐给我的福报啊!这是我消业还债的机会!是我磨练自己的机会!这是我圆满成就的机会!”有这样的心,就不一样了。“哎哟,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把我的业障去掉吧!把我的病魔铲掉吧!”有这样的心态也行,但说明你还是凡夫的心态,不是超越的心态。要知道,这是佛菩萨赐予你的福报,你为什么还希望把这个病铲掉、去掉呢?关键是心态。心态放下了,业障也就消了,无论什么病都难不倒你,也障碍不了你,不能让你痛苦,自然就解脱了!

  我讲过,我们不能逃避,也逃避不了,但是我们可以超越。虽然肯定会死,但是可以没有死苦;虽然肯定会生病,但是可以没有病苦。家人障碍你、反对你的时候,若是你的决心不动摇,在这个基础上能再恒顺他们一些,这也是一种方便。决心不能动摇,否则就失败了。在决心不动摇的情况下,偶尔陪陪他们,说点让他们开心的话,不会有事的。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过不去的坎坷,不要总是心慌意乱的:“怎么办啊?完啦!”稳重一些!世间的事好也不长久,坏也不长久,都是无常的,一切都会过去的,就像没发生一样。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