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地藏经玄义(第二十六集)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6-3 13:03
标题:
地藏经玄义(第二十六集)
地藏经玄义
(第二十六集)
1998/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请掀开经本,《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第二十页,第四行。我们接着说明「心寂三昧」跟「一行三昧」。「三昧」是佛教的术语,意思叫正受,从梵文字面上翻作正受,也就是正常的享受。换句话说,凡夫的享受是不正常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六道凡夫的享受有五大类:苦、乐、忧、喜、舍。苦、乐是身的享受,忧、喜是心的享受,这是身心的受用;舍受,就是身不感觉得有苦乐,心也没有忧喜,这个时候的享受就叫舍受。这五种受里面,当然是以舍受为最好。为什麽凡夫叫舍,不叫三昧?因为凡夫在这个境界的时间很短促;换句话说,舍受不能够永远保持。如果舍受永远保持,那就是正受,就叫做三昧。由此可知,世间人修定,定是舍受,定中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所以佛经里面讲这个乐叫禅悦,禅定当中的喜悦,这是正常的。四禅八定都是属於舍受,不称它为正受,是因为它有时间限制。纵然第八定功夫很深,定的时间能够相续到八万大劫,时间可以说是相当长。佛在经上讲,一个大劫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一次的「成住坏空」,世界成住坏空这叫一个大劫,八万大劫就是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诸位想想,他这个定功多深,在定中境界这麽长。
八万大劫如果要跟无量劫来相比,时间太短了。无量无边阿僧只劫,你八万大劫算什麽?可是八万大劫对我们来讲,这个时间不可思议,是天文数字。但是从无尽时空里面来说,它很短暂,所以它还是属於舍受,不能算是正受,正受得到之後永远不会失掉。什麽人才真正得到正受?在佛法里面讲小乘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他的正受不会失掉了,这是真正的圣人,他是小圣不是大圣。由此可知,「心寂三昧」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漏尽通」。六道里面的这些圣者,像色界天人、无色界天人,他们只有五通,没有漏尽通。什麽叫漏尽通?「漏」是烦恼的代名词,烦恼尽了,见思烦恼断尽了,这个时候就入心寂三昧。换句话说,人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你的心就不寂,「寂」是清净的意思,你的心就不清净。心清净了,你的受才叫正受。由此可知,学佛不能不断烦恼,这个要知道。如何把我们的凡情、烦恼淘汰尽,这是我们修行第一个重要的课程。
四弘誓愿,第一教我们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句话用现代的话怎麽说?就是我们要发心为无量无边的众生服务,「度」就是服务的意思,牺牲贡献,服务一切众生。可是你想为众生服务,要有服务的能力,你没有能力拿什麽服务?所以你要有德行,你要有学问,你要有才艺,你才能为一切众生造福。你什麽都没有,心里想为众生服务,能力做不到。所以要成就自己先要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德行先断烦恼,成就自己心寂三昧、一行三昧,你到这个境界,你才有能力为众生服务,你才有能力帮助一切众生。佛法里面教导我们,我们用什麽方式来帮助众生是最究竟的、最圆满的,是得最殊胜的利益?佛跟我们讲是「教学」。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他是义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工作者,用这种身分、这种方法来帮助一切众生。这种方式一定要有真实智慧,没有真实智慧做不到。
真实智慧从哪里来?从心寂三昧而来的,从一行三昧而来的。一行三昧比心寂三昧还要深,所以先修心寂三昧。心寂三昧是三三昧,「无觉无观」的成就,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是三禅到四果罗汉的境界,我们要不从这个地方修学怎麽行?怎麽个修法?《无量寿经》上佛告诉我们一句话,「洗心易行」。我们要把自己的心好好的清洗清洗,心里面太脏、太污浊了。无量劫来我们心里面天天在薰习,薰习是非人我、贪瞋痴慢,被无量无边的恶业薰习,妄想分别执着,要把这个东西清除洗掉。佛在经上教给我们「洗心」,心里面这些肮脏东西洗掉了,你心就清净、就寂了。你不肯做这个功夫,心寂三昧怎麽会达到?心不清净哪来的智慧?清净心能生智慧,清净心是智慧的根源,《般若经》上讲「般若无知」,无知就是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我们要想帮助一切众生,诸佛菩萨普度众生,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他自己不破迷开悟,怎麽能够帮助别人破迷开悟?他自己没有成就真实智慧,如何能够帮助别人成就真实智慧?所以洗心易行多重要!
「行」是行为,过去我们的行为都是自私自利,都干一些利己损人,这个行为是错误的,这个行为是罪恶。尤其是毁谤三宝,障碍正法,那个罪过就更大了。《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一开端佛讲了一个公案,我们要记住。佛说,在那个时代有两个出家的比丘,讲经说法利益众生,听众很多,法缘很盛,就引起一些人嫉妒、障碍,造谣生事来破坏法师,使这一些听众对法师丧失信心,干这桩事情的人堕阿鼻地狱。佛在经上讲,佛说堕地狱的时间,若从我们人间来算,以人间年月来计算是一千八百万年。而堕落在地狱里面的人他的感受,在地狱里面受的苦,感受的是无量劫。人间的时间好像短,地狱的时间就很长了,这是我们现在人讲的时差。地狱里头生活是度日如年,我们人间一天,他在里面就好像过了一年一样。地狱出来变畜生、变饿鬼,再转世到人间,贫穷下贱,六根不全,受种种苦难。诸位想到造业的时候很容易,时间很短,可是将来受果报,这个苦楚不可思议。人为什麽要造这种业?为什麽要生嫉妒心?
佛在经上讲得好,你要是一念善心交感,你就造了无量无边功德。什麽是善心?没有嫉妒,称扬、赞叹,不但不障碍,而且劝导大家对这个法师有信心,接受法师的教诲。法师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有道德、有修持,只要他讲得不错就行了,听众得利益就好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天台大师讲:「有解无行」,这是说什麽?这个法师很难得,他真正懂得佛法的道理,没有讲错,他自己没有做到,他能讲、能教别人,自己没有做到,是「国之师也」。这个人是什麽人?国师,他有能力做别人的老师,我们对他要尊敬。如果说「有解有行」,解行相应,是「国之宝也」,那就更值得人尊敬。天台大师这种教诲,我们要是明白接受了,依教奉行,我们这一生就积功累德,成就就不可思议。
我们往往是随顺自己错误的见解,自己的分别执着,把许许多多佛法的机缘破坏了。我们自己破坏,自己受灾受难,这没有话说;而把许许多多众生修学佛法的机会断掉了,这个罪业就重了。佛家讲,断人的生命罪小,断人的慧命罪就重。为什麽?生命得到不难,可是遇到佛法的机会太难。得人身,《地藏经》讲:「人死了之後,如果他这一生修五戒十善,四十九天他又回来了,又得人身了。」说明得人身的机会多,但是闻到佛法的机会就太少太少。你们想想,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两千年,一万两千年之後佛法就没有了,灭了,下一个机会再遇到佛法,要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後,弥勒菩萨出现才有佛法。有佛法的时间是一万两千年,没有佛法的时间是五十六亿多万年,你把人这一次闻法的机会给断掉了,你的罪过多重!阿鼻地狱永劫不得翻身。
人为什麽要造这种罪业?造这种罪业的人,现在我们看得太多了。法师讲经说法,障碍他,不叫他去听经;发心听经,也要藉其他的方法把他拦住,带他到欢乐场中去消遣,闻法的机会断掉了,尤其是正法。这个时代,世尊在《楞严经》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说法,你把他的缘断掉,还没有什麽大罪过,如果是希有正法,你把他的缘断掉,你的罪过就重了,这是我们自己要反省、要检点、要改过自新。我们的心极不清净,完全是为了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争名夺利,在道场上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障碍,我们有没有觉悟到,知不知道要从这个地方回头?所以这是世出世间没有比这个罪业更大的,五逆罪里面这是破和合僧。
诸位要晓得,五逆罪这五种是重罪,是堕阿鼻地狱的罪。这五种愈是往後面,罪愈重,前面第一、第二是杀父亲、杀母亲,堕阿鼻地狱,第三是杀阿罗汉,第四是出佛身血,第五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就是破坏僧团,破坏弘法利生的机缘,这个罪过在五逆罪里最重,比杀阿罗汉、比出佛身血的罪还要重。什麽人造?都是学佛的人造的。出家人、在家人互相嫉妒、互相障碍,造这种极罪大恶,自己完全不知道,到地狱果报现前的时候,後悔来不及了。所以佛在经上教给我们「洗心易行」,一定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断掉。我劝真正发心修学的同修,从哪里下手?一定要从有意思想控制一切人事物,这个念头就是错误,从这里下手。把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头断掉,把占有一切人事物的念头、行为彻底断掉,从这里下手。如果你还有念头控制人事物,有念头占有人事物,你就完了,这个念头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人生在世很短暂,几十年一刹那就过去了,千万不要误会来日方长。来日方长是迷惑人说的,真正聪明觉悟的人,他知道来日苦短,这是真正觉悟了。
一九七七年,圣怀法师、谢道莲居士请我到香港来讲经,那个时候距离香港回归还有二十多年,日子很长,想想看那一天不就像昨天一样?圣怀法师老了,我也老了,圣怀法师跟我年龄差不多,谢道莲居士已经走了,过世了。所以一定要觉悟,来日苦短,不是方长,为什麽不多做一点好事,多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情?聪明人舍己为人,能够舍弃自己的利益,舍弃自己的地位,舍弃自己的权力,成就别人的好事。好事当中,无过於弘法利生,无过於培养继起的弘法人才。早年我们在台湾,建立一个小小的「华藏图书馆」,韩馆长对於培养弘法人才非常热心。那个时候我们相当困难,道场很小,有几个年轻法师在我们那里共修,韩馆长非常欢喜,跟我商量,我们办佛学院来培养人才。到以後从外面来了一个法师,说香港这边办佛学院,劝他们到香港来求学,这些法师们心动了,也没有告诉韩馆长,等到韩馆长宣布我们决心办佛学院,他告诉馆长不必了,我们过两天就走了。馆长问他到哪里去?到香港去。这一盆凉水浇了之後,馆长对於培养弘法人才的念头,从此之後就断掉了。你们想想这个罪过多大?这个罪过出家人造的。
到她晚年的时候,李木源居士找我在新加坡办培训班,馆长非常勉强的答应,而且跟我讲只办一次,她对於年轻人修学没有信心。这一次办完了之後,接着办第二届,馆长也勉强同意,告诉我:「好,就办两届,以後不要再办了。」我说好。第二届办完之後,学生出了一个特刊,这个刊物送给馆长看,馆长看了之後非常感动,没有想到有这麽好的效果,才告诉我这个班应当长期办下去。馆长是个有智慧的人,不是完全感情用事,看看这些年轻学生真肯学,学得有心得,她就受感动,可见得她不是一种情执,不是顽固,通情达理。她往生的时候,两次见到阿弥陀佛,一次见到莲池海会,走得那麽安详。入殓的时候,一个星期全身柔软,瑞相希有。她有智慧,心地慈悲善良,真正护持佛法,我们对她的恩德是永远感念。不是一个没有智慧,感情用事,只晓得争权夺利,障碍佛法,破坏法缘,造作无量无边罪业,那不能相比。一个是佛菩萨再来的,一个是恶魔、罗刹来障碍佛法的,怎麽会相同?所以我们要不断贪瞋痴,不把是非人我除掉,不真正从控制一切人事物这个意念上下手,我们在佛法上修学就很难获得成就。所以心寂三昧多麽重要!
实在讲,我们能不能入心寂三昧?很难。你要入心寂三昧,你就证阿罗汉果,你就超越六道轮回。所以我们晓得,这一桩事自己做不到,做不到也必须要伏烦恼。心寂三昧是断烦恼,断不掉要伏,要控制住自己的妄想习气,控制住自己的烦恼,不让它发作,断恶修善,不要说救众生,先救自己,恶业造多了必堕地狱。这些事实真相,说实在话,现在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都难以相信。他敢作恶,不怕受果报,他不相信因果报应,所以他敢做;如果相信有因果报应,他就不敢做了。因果报应的理跟事讲得太少了,这是我们这个时代远远比不上古代。古代因果报应说得多,在家里父母说、长辈说,在学校老师说,在社会大众都说,所以大家都有这个概念,起心动念,造作行持,自己都会有约束,纵然造恶,恶也不离谱,还都能讲得过去,不是大恶。我们在《感应篇》里面读到,有许许多多造作罪恶的人,年岁大了他会忏悔,他会回头。年轻的时候,他无知不相信,年长的时候觉悟了,回头了,努力修善。
修善要从心地,绝对不让自己心里面有一个恶的念头,你从这里做就好。心里头有恶念,你这个心是恶的,你受恶的薰修,这变成恶心。你要真正想回头,真正想修,祖师大德教给我们的方法,决定不念人恶。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跟我们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一句话说得好,说得重要!世间所有一切人的过失,我们心里头一概没有,就是绝不记他的过失。你的心就没有恶了,没有过了,心里面所存的都是世间的善。一切人的善我记住,一切人的过失,我绝不把它放在心上,这叫洗心,洗心是这个洗法。记别人的过错,我们的心是个恶心,是个不善的心;不善的心起作用,就是不善的行为,就造不善的业,聪明人不干这个事情。所以世间一切人以恶意对我,我都把他忘得乾乾净净,绝不在意。毁谤我的、侮辱我的、陷害我的,甚至杀害我的,都不要把他放在心上,使我们的心纯善无过。一切众生对我们有恩德,对我们有好处,决定不忘记,永远活在知恩报恩,沉浸感恩的境界当中,你就是纯善。
纯善无恶,天地鬼神都尊敬你,你这一生决定遇不到凶灾。中国人所谓「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什麽道理?心之所感,你是个纯善之心,你心里头没有恶。如果心里存恶念,你所遇的境界恰恰相反,明明是好的、吉利的,你就碰到祸害,逢吉得凶,逢福得祸,《感应篇》里面所讲的,你这一生事事不如意。所以吉凶祸福都在一念之间,为什麽不在心理上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们学佛有没有成果,就在看你心地转变的幅度。你要是做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你得到的结果是圆满的,你做九十度的转变,你得到的结果是一半,可见得佛法的修学都在自己,不在外境。外面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与自己修持不相干,都在自己的存心,都在自己的用心,一定要用纯善之心,用纯粹利益众生的心,不可以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就造无量无边罪业,三途苦报你就永远不能脱离。这是我们讲到心寂三昧。
从心寂三昧再向上提升就是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经论上讲得很多。什麽叫「一行三昧」?用个最浅显的话来说,「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是一行三昧。心定於一个法门,定在一部经上、一个法门,修成三昧,就叫一行三昧。在佛法里面,无论是哪个宗派、无论是哪个法门都重视,只有一门深入你才能成就三昧。你的成就一定是先得心寂三昧,然後从心寂三昧提升入一行三昧。心寂三昧是小成就,一行三昧是大成就。在经典里面解释这个名词,一行三昧是「唯专一行,修习正定」。它有事有理,理一行三昧就是「定心观真如一理」,《华严经》就是,《法华经》也是,这是理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经》说:「法界一相,系缘法界」,就是一行三昧。华严家他们修行的方法是法界观,你们看看贤首宗的教义,华严法界观就是明了法界是一相。我们最近也在讲《华严经》,说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体。什麽一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这样入观就是法界观,这就是一行三昧,理上的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成就了,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没有差别。
昨天晚上,我们在此地道场做了一个简单介绍,说明华严的境界,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所以你才见佛。「入一行三昧已,见佛无数」,无量无边诸佛,你都见到了。无量无边诸佛在哪里?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是真佛,决定不是假佛,是你自己迷了,你见不到。迷的什麽?你有妄想分别执着,你见不到佛,离开妄想分别执着你见到佛了。佛是什麽?佛是真如本性,虚空法界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相分,能变的是佛,所变的怎麽不是佛?当然是佛。我们自己迷失了自性,换句话说是个糊涂佛。但是在明白人眼睛当中看起来,知道你是暂时糊涂,就好像一个人喝醉酒了,发酒疯,不能就否定他不是人,他还是人,还是个好人,他酒疯过了之後就正常,他不是疯子。佛菩萨看我们众生,是暂时迷惑颠倒,很快就恢复正常,所以他把我们当作真佛看待。我们遇到真佛,把他当作醉汉看待,也把他当作糊涂人看待。佛眼睛看众生是佛,众生眼睛看佛菩萨也是众生、也是凡夫。这不就说明了境随心转,境缘没有好丑,好丑在於心。你的心善,看世界所有一切众生都善,没有一个不善;你的心恶,看佛菩萨都是恶人,天下没有一个好人,所以都在一念之间,看你怎麽转法。
《大乘起信论》也说一行三昧,你要是依一行三昧,你就晓得「法界一相」,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相,这一个相就是实相、真相。你就看出来,「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这叫一行三昧,所以一行三昧的根本是真如自性。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说:「若於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直成净土」,这叫做一行三昧。「一行三昧」也叫做「一相三昧」,禅宗里头非常重视。一切时、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什麽叫直心?直心是一念不生,宗门讲:「不思善,不思恶」;直心就是清净心,就是《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如果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你这个身体走着也好,坐着也好,站着也好,躺在床上也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个时候就是一行三昧;心里头动个念头就错了,一行三昧就失掉了。在这个时候,你的身心跟虚空法界融合成一体,这是真正的净土,法性土现前了。诸位要晓得,法性土跟法相土是在一起的,我们凡夫落在法相,不知道法性;入一行三昧的人,知道法相就是法性,性相不二,这是从理上说。
如果从事上说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就是念佛三昧;换句话说,我们一心念佛就是事上的一行三昧、事上的一相三昧。由此可知,念佛法门的殊胜,念佛法门是直接修一行三昧。我们为什麽得不到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就是《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我们念佛为什麽不能得一心不乱?是我们心不清净,我们没有真正做「洗心易行」的功夫,没有遵照《无量寿经》的理论方法来修行。修行就是易行,改变我们错误的行为。从哪里改变起?我刚才所讲,一定要从我们自己的心里面,放弃一切恶的记忆,把一切恶的记忆念头舍弃得乾乾净净,用善念取而代之。记一切众生的善,不要记一切众生的过恶,永远生活在诚敬、感恩的境界之中,你说这个人生活多麽充实,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没有罪恶。知道别人以恶意对我,不是他的本意,是他的误会,这话是真的,不是故意做此想,都是事实真相。他对我们认识不清楚、不了解,听信别人的谣言,或者是看错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心行都是善的,可能我们的手段方式是不善的,他不了解。不善的手段可以达到善的目的,他没有看到後面的目的,只看到眼前我们的造作,产生了误会,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往往有之。
我们决定不能够记仇、记恨、记人家的过失,这种心是非常不善的心,一定要记别人的好处。别人照顾我们一天,供养我们一餐饭,这个恩德都不能忘。大家知道韩信,他所以能够建功立业,最大的长处是不忘恩。自己在穷困挨饿的时候,漂母给他一碗饭吃,他一生不忘记,自己成功之後,还找这个人报恩,这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滴水之恩,终身不忘,再大的过失,再大的侮辱陷害,一笑了之,绝不在意,这是我们修行证果的本钱。你要没有这个基础,没有这个本钱,你怎麽样苦修,你也不会证果。所以希望大家要注意这些事,不在这些事上下功夫,我们念佛怎麽能成就念佛三昧?所以许多念佛同修告诉我,功夫不得力,不得力的原因不知道在哪里。甚至於在念佛堂领众修行的法师功夫也不得力,为什麽不得力?下了堂之後还有是非人我,言谈之间还记得过去哪个人对不起我,还有这些念头在,他功夫怎麽能得力?不可能。讲经说法的法师,对於过去恩恩怨怨没有忘记,他就不开智慧,他讲经永远不会有进步。讲经没有进步,就说明他修行的功夫没有进步,这一定道理。你真有修养,你才能讲得出真东西,讲得出真味道来。
《文殊般若经》有一段话:「若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舍诸乱意这一句话要紧,乱意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恩怨,要把这些不善念头舍尽。还得「不取相貌」,不取相貌怎麽说?不着相。然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这个事情我们同修当中有,有人告诉我,他在念佛的时候见到很多很多佛,但是他不是常常见。那是什麽回事情?一念相应,很短的时间,这一念他心里头确实万缘放下,心地清净。虽然这个时间很短,是一刹那之间,一刹那之间就有感应,他就见到无量无边诸佛,或者听到无量无边诸佛念佛的声音。这是证明,证明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没有这个感应,换句话说,我们从来没有一念清净过,所以你得不到感应。得不到感应,也不必求感应,有求感应那个念头是妄念,障碍感应,不要求,自然的,心地清净自然这个境界会现前。现前也不要欢喜,一生欢喜心又错了,你又起心动念,马上就堕落了、就回头了。这是我们要了解,修行当中的境界。我们再看下面文:
【入一行三昧已,见佛无数,发深广心,住坚信位。】
底下这两句话重要,『发深广心,住坚信位。』我们有同修一念相应的时候见佛无数,但是底下这两句没有,所以他还是凡夫。如果见佛之後,下面这两句他有,他立刻就入菩萨位,他就超凡入圣。「发深广心」是什麽心?深广心是菩提心,真正觉悟的心,坚定自己的信心,这个信心永远不退、永远不失。净土宗里面信、愿、行,你的信心建立了;信心建立之後,愿心就生起来,愿生净土,愿度众生;有愿必有行,你念佛不会间断,你会随时随处劝导一切众生念佛。劝人念佛是化他,自己念佛不间断是自度。你一定会像谛闲法师教导锅漏匠那个方法,你会很喜欢,你会很羡慕,你会很认真努力去做,有空就念佛,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念,决定不放松。这世间所有一切缘统统放下了,不再放在心上,随缘度日,决定得生,前途一片光明。佛家说「一片金色光明」,无比殊胜的光明。
【於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决定信解。】
『奢摩他』、『毗婆舍那』是梵语。「奢摩他」翻成中文是「止」的意思,「毗婆舍那」是「观」,这两个名词合起来是止观。止观这两种修行的方法,『决定信解』,这个说法大家还是不太好懂,我们再换个名词,还是这个意思。「奢摩他」是放下,「毗婆舍那」是看破,这大家就好懂。看破是观,放下是止。观是观见,就是明白、了解,不迷了。止是彻底放下,放下什麽?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是非人我,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瞋痴慢,自性里面没有的东西统统要放下就对了,自性里面有的就完全现前了。自性里面有的是什麽?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是自性本具的,自然就现前。所以这两个名词,我们用看破、放下,大家概念就清楚多了。对於这个「决定信解」。你相信一切诸佛如来,他们过去从初发心修行证果,达到如来的果位,用什麽方法?就是这两种方法。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更深一层的看破,看破、放下相辅相成。
我学佛,实在讲是很幸运,没有走冤枉路。我二十六岁,方先生介绍佛法给我,一个月之後我认识了章嘉大师。第一天跟他老人家见面,就向他老人家请教,有什麽方法能帮助我很快的入佛门?大师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是第一天得到的。他这个讲法,我能够懂得、能够理解,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他教我「布施」,我有了一个入手之处。布施是真正放下,难舍能舍。你舍,智慧才现前。智慧为什麽被蒙蔽不能现前?是因为你样样放不下,障碍你自性般若智慧。你能够放下,你智慧的障碍就没有了。放下,智慧就现前,智慧不开的原因就是放不下。
看破、放下从哪里下手?从放下下手,这是他老人家教给我的。我依教奉行,我真正做到了,实在讲,不是很高的功夫,中国古人讲:「与人无争,於世无求」,这八个字我做到了。所以我的心比别人清净,我的情绪比别人要自在,清净、自在是从这个地方得到的。我感恩章嘉大师,这是章嘉大师传授给我的,我一生得这个受用。以後学佛,愈学愈知道这两句话的真实,到现在才完全明了,一切诸佛如来从初发心,无量劫修成究竟圆满的佛果,就是这两个方法。章嘉大师有智慧,他不用奢摩他、毗婆舍那,要这样讲法我就不懂了,我就没有入手之处。他把这两句话讲成「看得破、放得下」,奢摩他是放得下,毗婆舍那是看得破,我就好懂了。
布施,不但是财要布施,身外之物要布施,最重要的把贪瞋痴布施掉,把是非人我布施掉,把自私自利布施掉,把权力欲望布施掉,还得把所有一切嗜好也布施掉,这个重要。人如果不离爱欲、不离嗜好,就永远不能离开三途六道,三途六道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所以爱欲要布施掉,嗜好要布施掉,生活一切随缘。我们今天生活,还要记住释迦牟尼佛托钵的精神,我们今天接受供养就是托钵,人家供养什麽,我们就吃什麽,不要有分别,不要有执着,没有好坏之分,在这样恒顺众生当中修随喜功德。功德是什麽?把我们的嗜好舍掉了。我们今天只取需要,不取爱好。饮食是所需要的,要滋养身体;决不去爱好,我想吃什麽东西,想要什麽东西,那是你的爱好。所以嗜好不取,只取需要,这就对了。而且只取应量,应量是我需要多少量,譬如吃饭,我只需要一碗,我就吃一碗,不会看到今天菜不错,今天可以吃三碗、四碗,那贪心就起来了;菜好也吃这麽多,不好也吃这麽多,应量。这样过一生,真的是快乐自在无比。
我自己一生没有道场,道场都是别人的。我自己也没有信徒,天天跟我的这些出家人,韩馆长度的,不是我度的。哪个人要到图书馆出家,要得她同意,我同意不行,我没有权。你们出家人名字都是馆长起的,所以是跟韩馆长出了家,不是跟我。你们叫我「师父」是挂名的,有名无实。韩馆长往生之後,我再不会给人剃度了。我从出家那一天起就羡慕印光法师,印光法师一生不作住持,不建道场,不收出家徒弟。他收学生,不收出家徒弟,不作传戒师。我也希望我这一生当中,能够学得像印光法师,在末法当中,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自己能得自在!
最近北京那边的同修,也有不少长者,欢迎我到北京去落户,我是念念在怀,希望落叶归根,我已经老了,难得北京许多长者欢迎我。如果我到北京去落户,我只盖小茅篷,我不要找建筑师。我找谁?找乡下老百姓,找三、五个人给我搭个茅篷,我这样落户自在。我建筑一个道场,争的人、抢的人就多,这是造罪业。我盖小茅篷,送人人都不要,这才相安无事,清净无为,我欢喜过这种日子。我乐意帮助别人,我可以帮助别人建道场,我自己不要道场,我自己一生作客不作主。主人欢喜我,我在多住几天,多做几次讲演;主人不欢喜,我们欢欢喜喜赶快走路。绝不与人做冤家,绝不与人结冤仇,这是做人的基本态度,世出世间圣人教导我们的。
我们果然能够认知、能够明了,能够依教奉行,这一生享清福,来生的福报真的是不可思议!人生很短,为什麽不修来生而贪着今生?贪着今生是错误的。能修来生,这个人眼光就远大,才真正有前途,真正有幸福。我在北京,听黄念祖老居士的学生告诉我,黄老居士跟他们聊天,谈起净空法师,他说:「净空法师这一生要不往生,来生的福报不得了。」他来给我说,我笑笑,我说我还是要求往生,我不要来生福报。为什麽?我们看到自古以来,多少帝王享大福报,可是享福的时候没有不造业的,福报享完了还堕落,所以决定往生是正确的。舍弃人天大福报,决定求生净土,这才是智慧的选择。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