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二)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6-7 12:43
标题: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二)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第二集)
2003/5/22 澳洲净宗学院
诸位同学,请看「系念法事」的题目。题目总共有十个字,《中峰系念法事三时全集》。我用的这个本子是华藏图书馆的本子,民国七十九年续印,印的这个本子。这个页数,我都是用的这个本子,有些本子跟这些页数不相同,不过大概都能找得到就是。
「中峰」是元朝明本禅师的法号,前面已经跟诸位介绍过了。这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德,有修有证、有德有学。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他老人家一生的事蹟,确实令人感到五体投地。这一位宗门的大德编着这一本系念法事,意义非常之深。告诉我们,佛法到最後一着还是要求生净土,这里面他的开示讲得非常清楚!净土法门的殊胜由此可见。又何况《华严》,这是中国历代的高僧大德公认的,是佛门第一经,圆满法lun,末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宗门最後求往生,诸位只要看《禅门日诵》就明白了。这种修行方法显示出最高的智慧。
这一本《系念法事三时全集》冥阳两利。如果把它当作经忏佛事来做,有口无心,那就错了,我们应当把它当作课诵来做。系念,罗什大师翻《佛说阿弥陀经》,他是用意译的,所以经文里面有「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过去我也曾经听到人说过,一心不乱,我们凡夫做不到,因此对这个法门生起了疑惑,不敢承当。但是《弥陀经》还有玄奘大师的译本,玄奘大师是直译,依照梵文直译下来的。梵文里面有十方佛,罗什大师的只有六方,晓得罗什大师省略。一心不乱,在玄奘大师的本子里头是「一心系念」,如果说一心系念,这个凡夫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水平太高了。
我们要问,罗什大师有没有把意思翻错?给诸位说没有。凡是往生的人一定要念到一心系念,临命终时弥陀来接引你,接引你的时候一定先放光。阿弥陀佛放光,佛光注照,佛光一照你的功夫就升等,从一心系念就到一心不乱,所以罗什大师也没有翻错。大师确确实实把这桩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念」中国这个文字是属於会意,你看上面是「今」下面是「心」,这个意思就是现在心里头有佛!心里头要有,这才叫念。不是过去有,不是未来有,「今」,现在有,这才叫念。系念,那是念念不舍。
「三时」,法事里面有第一时、第二时、第三时。在古时候的印度,把一昼夜分做昼三时、夜三时。由此可知,这个意思要是引申,就是昼夜不懈。「法」是方法,「事」是专求往生净土。现在一般来修这个法事,用的是狭义的三时。在中国,中国是把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为十二个时辰,一时就是现在的两小时。如果是帮助别人,如同本子里面所讲的亡灵,广狭两种都可以做,完全看时节因缘。
「法」,中峰国师为我们制订的这个法本,依照这个法本来修求往生的法事,求往生这桩事情。这个本子三时是完整的称之为全集。诸位看这个「集」,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会集本,这个法事是中峰国师会集的。你看里面内容有赞诵、有香赞、有赞佛偈。所以它有赞佛;它有诵经,有《弥陀经》;它有念咒,有往生咒;它有礼拜,有忏悔,有回向。修法很圆满,跟天亲菩萨《往生论》里面的义趣相同。《往生论》天亲菩萨是五念法门,他这个地方也是五念法门。净土修行是好方法,这里面有开示。这个本子我们提倡有好几年了,大家都非常熟悉,仪规的部分我们完全省略。三时里面有重复的,重复的我们讲一遍就够了,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第一段这是香赞,大师在此地为我们集结的是「戒定真香」,用这个赞。他为什麽不用「炉香赞」?炉香赞是最普遍的。为什麽用戒定真香?大师一生教人着重德行,他老人家住世距离我们现在七百多年了,七百多年前他就深深感到世风日下,佛门弟子(他是指出家弟子)真修的人已经少了。我们今天早晨在他的简短介绍里面,诸位听到了。所以参禅不得利益,他讲参禅为何不灵?为什麽不如古人?有原因的,你要把原因找到。所以在香赞里面,我们想到他用戒定真香不是随便取的,他有很深的意思。
忏悔法贯穿全部佛法的修行,无论是宗门教下、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哪一个行门不是忏悔法!忏悔要有诚意,要有行动,不是口说说,口说说没有用处。那到底要怎麽忏悔法?得依教奉行,你能把佛菩萨教导我们的,认真努力都做到,这真忏悔!我们常常在说,同学们大家在一起勉励,务必要把自己的妄想习气、分别执着放下,彻底放下,不能有丝毫夹杂,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这是生死事大!无量劫来我们在六道轮回,这个问题不能解决,自己要觉悟、要明了。
好不容易,真是佛门里头常说「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一生能够遇到佛法,遇到佛法就是遇到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了生死出三界。机会遇到了不能轻易放过,一定要抓得紧紧的,在这一生当中一定要成就,不要再搞轮回了。随顺烦恼习气就是搞轮回,还依旧搞六道轮回,这是国师看到非常感叹,这是修行功夫不得力的重要因素。他老人家在一生教学当中,常常提醒「生死事大」,要把这桩事情当作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来办,我们才有救。所以一开头选「戒定真香」。
你看这个名字,什麽叫真香?戒跟定是真香,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就在我们这个年代,早年,不远!半个世纪以前的事情。我们没有见到,但是有许多人见到,我们听他亲自给我们讲,虚云老和尚修戒、修定,真修。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一年剃一次头,所以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照片,他的头发都很长。你看他头发短的,那是一年,刚刚一年剃一次,一年洗一次澡。他的衣领油垢很厚,都黑了,但是真香,一点都不难闻;这是戒定真香,身上放香气。
另外还有一位金山活佛,民国二十几年他都在。很可惜那个时候我们年岁太小,不知道。金山活佛一生都不洗澡,身上就穿那麽一件衣服,衣服从来没有洗过;一生也没有洗过衣服,也没有洗过澡,身上有香气,这是戒定真香。
我们燃起这一炷香,就要想到戒,就要想到定。「香」是表法的,佛弟子无论是在家出家,供佛一定要燃香、要点灯、要供水,这是供养佛菩萨供具里头最简单的三种,其他的省略没有关系,这几乎是不能省的。香表什麽?香就是表戒定,看到香、闻到香就要想到戒定。诸佛菩萨是修戒、修定成就的!今天他也是这样教导我们。
「灯」代表智慧光明,代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智慧不是自受用的,是他受用的!智慧从哪里来的?智慧从戒定来的,因戒生定,因定开慧。
「水」是表心性。所有一切供具没有都不要紧,因为现在一般人的生活进入了工业时代,居住的房子(特别是都市)多半居住在公寓。一栋大楼几十户人家,大的有几百户人家,房子的建筑愈来愈矮了。为什麽?为了节约能源。冬天有暖气,夏天有冷气,所以房子比较低,房间也比较小,为了节约能源。这麽矮的房子,我们的手举起来就到天花板了,所以家庭里面要是供佛,大概都供小尊的佛像,当然不适合烧香。
烧香、油灯、蜡烛都不适合,为什麽?它有油烟,油烟就会染污,房间太小。不像寺院殿堂很大,空气流通,房子高,那个没有问题。所以现在在公寓房子里头不太合适,公寓房子最好是供水,水非常重要,水代表清净平等。我们的心像水一样乾净、像水一样平等,表这个意思。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要保持清净平等觉,心只要清净平等自然就有智慧,觉就是智慧。
供具是表法的,水不是给佛菩萨喝的,要懂这个意思。供杯最好是用透明的,表法的意思就非常明显,杯子外面看到杯子里面的水,乾净。不能供茶,茶有颜色,就不乾净,要供水。所以懂得表法的意思,常常看到这杯水,就想到我的心要清净、要平等。从供水里面,要把表法的意思引申开,无论在什麽地方只要看到水,你口渴的时候喝一杯水,见到水就想到「清净平等觉」。佛法教学,用这些方法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既庄严又美观,里面的意思非常丰富。
【戒定真香。】
这是在燃香的时候。
【焚起冲天上。】
这香燃起来,香烟是往上升。『冲天上』,这是希求感应,诸佛菩萨、天神都在我们上面。下面有没有?有。下面是下方世界,所以这个地方的「天上」,我们要懂得,并不代表的是上方,它也是表法的意思。就像《华严经》里面善财五十三参,善知识都是在南方,哪有这个道理!南,我们住在北半球,北半球南方属火。南方是什麽?是赤道,是热带。北方是寒带,北方是水,南方是火。火象徵光明,所以它那个南方不是方位,是代表光明。凡是善知识居住的地方都叫南方,方向都叫南方。凡是善知识居住的城市都叫福城。为什麽?有善知识。有善知识这个地方人有福,所以叫福城,表法的意思。
因此这个地方的「天上」,不代表上方,不代表方位里面的上方,不代表这个。这是表我们最尊敬的上方,我们最尊敬的上方,表这个意思。这个上方是诸佛菩萨所在之处。诸佛菩萨东南西北上方下方,我们在《弥陀经》上念到的,统统都是,用「天上」来表我们的敬意。「焚起冲天上」,祈求感应。
【弟子虔诚。】
依照「系念法事」修行的人,我们对佛菩萨称『弟子』,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善知识。师、弟子之道就在『虔诚』。印光大师讲得很好,「一分诚敬则一分感应,十分诚敬你就有十分感应」。李老师当年传给我,我们用什麽样的心态来学习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我们跟古人比差远了,不要跟古代,就是中峰国师,我们怎麽能比得上人家?人家也是十五岁,不但是有志於学,他有志於道,比学还高一层。世出世间法,你看到传记里面所讲的,昼夜精勤!真的是经典里面所讲的勇猛精进,日夜不休息。儒释道三家典籍他都涉及,根底多麽的深厚。
二十四岁他就开悟了,这个开悟虽不是彻悟,我们一般讲小悟、大悟,怎麽知道是大悟?世出世间的典籍他都能够融会贯通,真正开悟。高峰妙禅师给他印证,他是二十七岁,二十五岁出家。我们没有办法跟人比!自己要知道惭愧,要知道奋发。中峰国师为我们指出,修行不得力毛病出在哪里?他说得很好,但是里头最重要的是「不知道生死事大」,这是许多因素里头最重要的,把这桩事情忽略了!所以没有古人那种真诚心在学道。这就是印光大师讲的你没有诚意,你怎麽能有成就?没有诚意;不知道生死事大;再其次,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不肯放下,这是大障碍!
我常常劝勉同学,我们每个人,特别是现代人,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我讲这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你要不是真的放下,中峰国师说得好,不但要真放下,要放得乾乾净净,一丝毫都不能留,他老人家的标准在此地;只要有一丝毫,你就很难有成就。彻底放下,我们这个菩提道上才能有一些进步,这些障道的根本你不拔除,永远摒弃在佛门之外,你没进门!
我们自己真的要常常想想,天天反省,为什麽放不下?要是照中峰禅师这个说法,我们换句话说,就是贪生怕死。贪生,大师的意思讲,你生不了;怕死,死你不能避免。真正肯放下,生死就了了,然後慢慢再求通达佛法。所以这「虔诚」两个字非常非常重要,你要有诚意。这个时候你点在香炉里头,香燃在香炉里头。
【爇在金炉放。】
【顷刻。】
是很快。
【氤氲。】
是形容香烟弥漫。香烧起来之後,这檀香,一般都是讲檀香,香烟弥漫。
【即遍满十方。】
前面我讲的「焚起冲天上」,「天上」是『遍满十方』,所以天上是我们最尊敬的,「方」,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天上是表这个。下面这是举一个公案:
【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
耶输陀罗,释迦牟尼佛的妃子。为什麽取这个?戒定。释迦牟尼佛决定要出家,他的父王跟他讲,你要给我留一个後代,你才能出家。你一出家之後,我们这个家族不就断掉了吗?释迦牟尼佛当时指着他的妃子耶输陀罗说:她已经怀孕了。耶输陀罗听了这个话吓一跳,她真的就怀孕了,六年,罗睺罗出生。所以当时很多人怀疑罗睺罗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耶输陀罗哪有在丈夫离开六年之後,她怎麽生个小孩了?所以毁谤、批评,种种谣言,非常难堪。
耶输陀罗就发誓,抱着这个小孩,如果这个小孩真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是他的儿子,我们母子俩个跳到火坑里面,应该不会烧死。她就这样做,果然在大火里面母子两个安然无事,於是大家就相信了,一切谣言也止息了。戒定真香!所以『耶输免难消灾障』。国王,他的父王也相信了;这个家族,这个王族,外面的臣民,全国看到这个情形,大家都没有话说。这是罗睺罗尊者出世的一段故事。这是戒定的感应。後面这是三称: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是梵语,是皈命、皈依的意思。『香云盖』是比喻香烟在空中结成宝盖。『菩萨』觉有情,『摩诃萨』是大菩萨。「香云」,香云表戒定,戒定觉悟一切有情众生,取这个意思。「香云盖」是不是菩萨?香云盖就是菩萨,只要真正能觉悟众生,众生因他而开悟,他就是菩萨。菩萨没有形相,没有一定的形相,如来也没有一定的形相;化身在有情众生,化身在无情众生,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是这一首香赞的大意。现在时间到了。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第二集)
诸位同学,请看下面的四句偈:
【觉海虚空起。娑婆业浪流。若人登彼岸。极乐有归舟。】
这个四句偈内容非常丰富。前面两句是说明宇宙生命的起源,这是迷了以後的现象。後面两句是教给我们回头是岸的方法。我们怎麽样迷失了自性?『觉海虚空起』!「觉海」本来没有虚空,觉海就是性海,经论里面常讲的心性,心性就是觉海。所以这一点诸位一定要明了,自性本觉!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他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就是自性,自性就是本觉。它本来就觉,从来也不迷惑。我们今天讲迷失自性,这是随凡夫的话来讲的,其实自性是真性,真性怎麽会迷?迷了哪里能叫真?
这桩事情中峰大师在《系念法事》里面开示讲得很明白。开示的话虽然不多,讲得很清楚,就在迷悟。迷悟也不是真的,这愈说愈玄了。「虚空」,先有虚空,然後再有世界。有世界之後,再有众生。说有先後,实际上,生起,就是唯心所现,现起太快太快!
现代的科学家也这样说法,愈说跟佛法愈像,「一时顿现」,没有先後次第。其实先後次第,你没有办法讲先後次第,它的速度是用亿万分之一秒来讲,你怎麽能够发现它有先後次第?所以大乘经上常讲一时顿现。佛在楞严会上说这桩事情,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当处是什麽?就在现前,没有远近;没有远近就是没空间,没有先後就没有时间。时间空间都是凡夫的情执,不是事实!事实到底是什麽?就是迷悟,这个地方讲觉,就是觉迷。迷是迷什麽?真的,佛经上讲的形容是很有味道的,一念不觉;一念不觉就是迷,那个一念的时间太短了。
佛在《仁王经》上讲,《仁王经》很多同学都念过。过去我们在台湾,台湾几乎每年都要做仁王法会,为国家祈福。佛在《仁王经》上讲一弹指六十刹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刹那有九百生灭,那就是念。一个生灭叫一念。我们一秒钟,弹得快,一秒钟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刚刚好两个十万八千,也就是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一秒钟。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你怎麽能觉察得出来?一念不觉,那个一念是一秒钟的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这个我在讲经的时候跟诸位说过,这是如来方便说,不是真实说。就是这个方便说,你已经没有办法觉察到他的速度多快了。真实说比这个还要快,比这个速度还快。
我们就不说别的,现在知道速度最快的是光速、电磁波,电磁波跟光差不多,一秒钟三十万公里。光的速度走一公里是三十万分之一秒。一秒钟的三十万分之一,光走一公里。那我们要问光走一公尺,光走一公分,光走一公厘,亿万分之一秒,在这个状况之下,光就不动了。
於是我们体会到佛经上所说的「清净寂灭相」,八地以上所证得的境界。你想想那个定功是多深!在他那个大定里面,光没有了,光不动了,这是觉海。可是一动,一动好了,麻烦来了,空间远近,时间先後,就从这个地方生起来,这就叫世界;世是讲时间,界是讲空间,时空就发生了。但是你必须要晓得这是幻相,《金刚经》上讲得很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你就真的看明白,真的看清楚,把事实真相看出来了。
我们今天看的是幻相,是虚幻的一种相续相。把虚幻相续相以为是真实,在这个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着,好,这『娑婆业浪流』了。「业浪流」是什麽?六道轮回!看看我们现在所住的这个环境,「娑婆世界」,三途六道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变现出来的境界。幻相跟作梦一样,可是你这个梦是恶梦,这个恶梦又不醒,继续在做,很苦!天天在做恶梦,念念在做恶梦,无量劫来都醒不过来,愈迷愈深,愈陷愈苦。
古时候的人,真的,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善根比我们深厚多了。为什麽?妄想没有现在人这麽多,好教!佛菩萨应化到这个世间来容易教,来一次,真的不少人回头。现在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来的多不多?很多很多。众生好不好度?不好度。他不能回头!确确实实他不了解事实真相,他认为他所想的、他所看的都是绝对正确的。佛所讲的是迷信,哪有这种道理,哪有这些事情!他说佛迷信,他说佛不合现实。
恭惟你几句话:你们是理想主义、不切实际。这个话说得好听的。真难!真不容易!回头,没错,佛是讲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诸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佛说的。但是现代人的根性,除了净土之外,不可能有成就。别说修行证果,就是明了事实真相,你去研究经教明了事实真相,还是没用处,境界转不过来!
这是老实话,也就是中峰国师所讲的,你无始劫来的妄想烦恼习气,你放不下!这句话是实话,你要能放得下,那没问题,哪个法门你都能成就;你放不下,就不能成就。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没有带业成就的,只有消业成就。你看大小乘经论里头常说的,见思烦恼消了,证阿罗汉果;尘沙烦恼消了,证菩萨的果位;无明烦恼也消了,你就成佛,没有带业的。今天你去消消看,我常讲,不要说见思烦恼,见思烦恼里头的见烦恼,这个相是最粗的了,佛讲三界八十八品。你要是有能力把它消掉,证须陀洹果,小乘初果。你试试看!所以,在末法时期,难了!
释迦牟尼佛灭度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时期,他们严持戒律,用持戒的方法能证小乘四果四向。佛灭度之後一千年,进入像法时期,持戒不能证果了,人的根性大不如从前。佛教化众生要改变方法,修定。像法时期禅定成就,像法一千年。一千年之後,众生的根性跟像法时期比,又差一大截;换句话说,修定不能成就,修定不开悟,这是晚近倓虚大师常说的。《影尘回忆录》是他的自传,我看过。我跟倓老没有缘分,没有见过面。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讲经,就住他的道场,九龙界限街中华佛教图书馆是他老人家创办的。这个图书馆里头他有个小房间,我那个时候讲经就住他老人家的房间。我在这个图书馆讲过不少次的经,算是很有缘分。
他老人家曾经说过,末法时期参禅开悟的一个也没见过,不但没见过,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话老和尚常说。参禅得禅定的他见过,听说的就更多了;参禅得禅定,没开悟。但是这个话我们要听清楚,得禅定没有开悟,他出不了六道轮回,他将来死了到哪里去?得禅定的人,生天!看他定功浅深,定功浅的没有离开欲界。我们知道欲界第三层夜摩以上,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这四层天都要修禅定。禅定功夫浅深不等,你生在哪一层天?但是这个禅定,说老实话都没有成就。真正禅定成就,不生欲界,生色界。四禅八定,生色界、无色界,出不了六道轮回。
禅定一定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超越轮回了。倓老说(他往生的时候九十多岁)他一生当中一个都没有看到。你说这个事情多难!所以末法成就的只有净土。佛说的,佛在《大集经》里面讲的「末法时期,净土成就」。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带业往生;但是带业,古大德说得很多,带业习种子,不带习气,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就是说带旧业,不带新业。这个事情麻烦了,我们天天在造业,所以你念佛往生没有把握。什麽人有把握?不造业的人有把握。不造业的人他的业习种子没有断,那怎样不造业?
中峰国师在这个法事题目上给我们说出来,「系念」,一心系念阿弥陀佛。我的念头里头从早到晚、昼夜不断,只有一个念头「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这个念头之外,其他什麽念头都没有。这也不是个容易事情!成佛哪有那麽容易?这是最容易的了。八万四千法门要是跟这个相比,这个太容易了。这个方法就是说,不管是什麽念头,你要知道统统叫妄念。无论什麽念头,念头起来了之後,立刻就归到阿弥陀佛去,这是古人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是迷,什麽念头都是迷,都是妄想。
你要转得快,不能让你的妄念相续,念头才起来,第一个念头才起来,第二个念头「阿弥陀佛」;你只要一发现,你的念头马上转到阿弥陀佛。系念,像绳子一样把它系住,就系在阿弥陀佛那里。你要真正能做到这一点,那恭喜你,你这一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
你们想想看倓虚法师常常讲的故事,他的老师谛闲法师,锅漏匠那个徒弟不就是一心系念吗?老和尚教他这个方法,他真干!老和尚教的方法不难,难在持之有恒,真干。就那麽样的简单: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念。真正做到了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念累了没有关系,好好休息去,精神养足了,起来接着就念。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什麽都不想了。他念了三年多,人家站着走,谛闲法师赞叹、佩服,真成功了。赞叹他:天下丛林道场的方丈住持,比不上你,讲经说教的这些DA法师也比不上你。什麽成功的?「系念法事」,他落实,他做到了。
所以後面这两句『若人登彼岸,极乐有归舟』。末法时期只有这个办法,这是佛教导我们的,除这个办法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所以印光大师出现在世间,教我们修行人了生死出三界。他老人家教导的,教我们住小庙。同学共修的不要超过二十个人,有个小小的念佛堂就行了。念佛堂里头不需要任何陈设庄严,不需要。只要供一尊佛像阿弥陀佛,或者供西方三圣就可以了,乾乾净净,清清爽爽。为什麽?一心系念。看到佛菩萨太多了,分心。所有一切诸佛如来统统以阿弥陀佛做代表,一切菩萨摩诃萨用观世音、大势至做代表,全部都念到了,十方三世一个不漏。心是定的,不散乱,精神意志集中,时间一点不浪费。
「彼岸」是觉岸,觉、迷,我们今天在迷的岸这边,诸佛菩萨在觉岸,我们今天要想破迷开悟,要想返迷归觉,极乐世界有办法。「舟」是运载的工具,「归舟」,归是回头,极乐世界有归舟。归舟就是指这个法事,你依照这个法事,等於说是你有归舟依靠。稳稳当当你坐上这个船,你就返妄归真,返迷归觉,你就又回到觉海。「极乐有归舟」!
所以,这个四句偈只有二十个字,意义深广无尽。只有返妄归真,破迷开觉是真的,这叫佛法,这是真正的佛法。把这个三时系念的宗旨,四句偈全部说出来了。我们为什麽要依这个法事来修行?这说出来了,一生不退成佛的方法。我们再看下面有一段文,这段文可以说是一个祈祷文,超度的祈祷文。开头是四句:
【法王利物。悲智洪深。普遍十方。冥阳靡隔。】
『法王』是如来,在此地是指阿弥陀佛、毘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为什麽说三佛?毘卢遮那佛法身佛,阿弥陀佛报身佛,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法、报、应三身,一而三,三而一,全是自性佛。
『利物』,「物」是九法界众生。他不说利人,如果利人,只说人道,不包括其他的,所以他说物。物跟众生是一个意思,范围都非常广泛。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所以众生包括,我们现在讲包括动物、包括植物、包括矿物,包括所有一切自然现象,为什麽?它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这个地方为什麽不说法王利众生?因为它每句是四个字,用物就行了。诸佛如来利益一切众生,物就是一切众生,包括了情与无情。
『悲智洪深』,诸佛如来用什麽利益众生?大悲大智。「洪」是大,「悲智」,我们常讲深广无际,洪是广、深,像大海一样,佛是用这个。有智没有悲心,没有慈悲心,不能利益众生;有慈悲心没有智慧也不能利益众生。「悲智」是性德,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德能。众生迷失了自性,就是把你的洪深的智慧迷了,慈悲心迷了。迷了慈悲心变成自私自利,迷了自性的智慧,我们世间人讲愚痴、糊涂;愚痴糊涂是迷了自性般若,自私自利是迷了自性慈悲。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帮助我们破迷开悟,悟什麽?悟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悟自性本具的大慈大悲,我们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
『普遍十方,冥阳靡隔』,「冥阳靡隔」,靡隔就是没有障碍。「十方」,是十法界。十法界这是从全体来说的,冥阳是从我们现前处境上来讲,我们今天在阳界,我们今天想帮助的这些众生是在三恶道。我们的家亲眷属、朋友过世了,我们冥阳有隔。但是佛菩萨,冥阳他没有障碍。「靡」是不,不隔。
这个法事举行一定要有发起人,或者是我们自己主动发起。像我们现在的学院,我们学院是每个星期修一次,这是学院主动发起的。在一般都是有人启请。所以这文里头有:
【今蒙斋主。】
『斋主』是发起人,他发起一定有事,一定是为了一桩事情,他就有特别回向。但特别回向,诸位一定要知道,《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修法的人修这个法是自利,这个功德七分之六是修法的人自己得,这些亡灵他能得到的是七分之一。这个七分之一是怎麽回事情?我们要晓得。要不是为他超度这个原因,我们这一班人不修这个法事。我们修这个法事真正得利益,这个利益是因他而来的,他得这一分利益。如果我们修这个法事,在修学的人真的觉悟了,真的明了生死事大,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重要。他果然在这上面觉悟了:我一定要下决心,这一生非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那麽被超度的这个亡人,他得的利益就很大。
我们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我们得多少利益,他在我们这个利益里头,只能够得到七分之一。我们得的多,他就得的多,我们得的少,他就得的少。如果我们做这个法事有口无心,敷衍塞责,什麽都得不到,那他也什麽都得不到,要懂这个道理。古时候也有超度的这些法事,这是现在最普遍,大家晓得的《梁皇忏》,《梁皇忏》是梁武帝。梁武帝请宝志公超度他的妃子,他的妃子堕在恶道。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化身来的,修这个法事,他的妃子离开恶道,生忉利天。
比这个更早的,我们在「安世高传记」里面看到的。这是很早很早,後汉的时候,佛法传到中国来没多久,安世高超度他的同学,[共+阝]亭湖的龙王。那是用什麽超度?龙王把一些信徒对牠的供养全部捐献出来,安世高在现在的南昌给牠建一个佛庙,用牠的钱来建一个佛庙,这个佛庙做弘法利生的事业。这个功德让牠立刻脱离了畜生身,生忉利天,真快、真有效。所以那龙王是斋主,《梁皇宝忏》梁武帝是斋主,为超度他的亲属、他的朋友。
【特请山僧登座。】
特地礼请,『山僧』是谦虚、谦称。
【依凭教法。】
根据、依据凭藉中峰大师编的这个方法。
【作三时系念佛事。】
这『三时系念佛事』,这个法本是中峰禅师给我们编辑的。
【乃尔亡灵。遭此胜缘。】
你们这些亡灵。来超度纵然是指定一个人,但是旁听的很多,没有不得利益的。现在时间到了,这一段我们下一堂课从这个地方,从『乃尔亡灵』这个地方再讲起。今天就讲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