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切莫以修行功德,增加傲慢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9-7 12:36     标题: 切莫以修行功德,增加傲慢



  真的修道人,要隐藏自己的功德善事。古人讲阴德,就是不让人知道的功德。做善事,做功德,不是为了得到赞叹,得到恭敬,得到世间的好处,只是一心顺应天命去做善事,这叫做阴德。人有善事,天下人都来赞叹,这样是不好的。善事就转化为别人的夸耀了。所以要隐藏起来,做个普通人。

  善事要隐藏,那修道人的功德,也要隐藏。不仅功德要隐藏,而内心中,千万不能因此而起傲慢。六祖坛经中,法达见到六祖,礼拜时头不着地,六祖是开悟的圣者,一看就知道他心中有东西搁着放不下。一问才知道,法达禅师念了三千部法华经。要知道法华经中说,天上天下无如法华经,法华经是经中之王,一部法华经有六万多字,一天念一部,三千部也要八九年。而念法华经的人,佛在经中说,就是如来所使,诸佛护持赞叹的。法达禅师见到六祖,才会头不着地。六祖说,心中有傲慢,放不下,就是没有悟道,没有体悟法华经。

  从文中看,法达也是大修行者,只是内心念头没有转过来。修道人切勿傲慢,不要觉得,我做了许多善事,我念了许多经,你看大家都在造恶业,我却能持戒清净,戒杀放生念经,我的功德应该盖过一般人的功德。不要有这个心,这个心就是障道。越修越把功德来增加自己的我执,感觉自己是个善人,是个修行人,这就是一种障碍。

  人无法进步,皆因为自己傲慢起来。感觉像个修行人,像个会念经的人。看不起世俗人,这个很障碍。这样子只能得到福报,而无法成就功德。许多人有事情来问我,听我的开示,有时候我也飘然起来,举得自己好像境界高一些。要知道,这个飘起来,就是障碍。首先,觉得自己境界高,就是看不起他人,看不起他人,我们怎能发现别人的功德呢。别人的功德都无法发现,这就是业障。

  修道人看不到他人的缺点,而是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发现他们的功德,发现他人的功德,才能庄严自己。都发现别人的缺点,那内心中只有阴暗。对于世间的人,吃肉的,破戒的,种种不孝父母的,不信三宝的,都要起悲悯心,而不是发觉他们业障很重。

  众生都是一念迷失,有的人,现得相就是邪知邪见相,不信三宝,酒肉穿肠过,但有一天他们觉悟了,竟能安心出家,严持戒律。可见人不可以貌相。月学佛,就要越发现对方的功德。越是没有功德善根的人,好比屠夫妓女等,都能发现他们的功德,这就是修道人要用的功夫了。

  能发现众生的功德,就是内心有佛国。看到一个人的功德,就是收一次阳气。只发现众生有业障,就是内心有地狱,收一次阴气。

  福报用不好,就是zai 难

  许多人怕业障现前,我是怕福报现前。福报一现前,用的不好,就会消失。那业障一现前,就会赶紧了掉。这个比较好。人有福报时,很难不去享受一番。所以佛教讲的,不要放逸。

  福报现前,不一定是好事。以前有个人,占了风水宝地,果然发财了,靠高利贷就可以过得非常好。你说是好事吗?这相当于提前把自己福报透支了。有的人喜欢找风水,找算命八字,这个不好。占了风水地,发的财来自哪里,都是自己命中福报化成的。好比一个水管,你不用小聪明(算八字,风水,只要私心,都是小聪明,天道所忌讳的)时,水会慢慢流,就会流久一些,那一定要把水管增大,水流很快,财富进来很多,你很欢喜。但要知道,水池很容易就干啦。

  福报用不好,就是zai 难的化身。我们虽说要求福报,但从来不敢让大家去花福报,浪费福报。 有的人家里很有钱,小孩子从小就吃好的,用好的,一个月用几万元,看小孩好比宝,想把他培养成栋梁之才。结果呢,花的是父母的钱,损的是小孩的福报。福报从小就用完了,长大后赚钱都很困难。

  再有的人,很喜欢庆祝。尤其是对孩子,不要给他太多的庆祝,生日是母难日,母亲生产犹如过鬼门关,这时应该吃素做功德,才是生日的意义。那父母也不要给孩子过生日。梦参老和尚100岁了,弟子给他过生日,他开示就说自己不孝顺,提到生日是母亲的苦难日。一百岁的老人,讲出真诚的话。

  庆祝过头了,欢乐的能量也是有限的,以后悲伤就会来。古人讲的,做寿都是不好的,做一次寿,造一次杀业,就会减少八年的寿命。虚云老和尚一辈子不做寿,他活到120岁,平平淡淡的就活了这么久。别人要给他做寿,他一律不肯。黄帝内经讲,人正常寿命是120岁,其他的都算是夭折,就是寿命打折。活到六十岁就死了,寿命打了五折。现在的德林老和尚,已经103岁了,也是很平淡的。人要平淡才能持久,福报现前了,仍然要平淡。

  许多人拼命赚钱,这个想法是有偏差的,正确的是拼命培福报。都把福报转为了钱,甚至小聪明赚钱,就会花掉,享受了,福报也享完。有个老人,原来是当小学老师的,后来退休了,退休后自己种田,儿女都买了房子,他还是住在老房子里。他没有享受,但他身体就很健康。七八十岁了,能上山砍柴。要知道,老来身体健康才是大福报。

  人就是不应该追求享受,尤其是外在六根的享受。人享受眼根,看电视电影,眼睛就容易近视。享受舌根,吃各种美味,口味就败坏了。听各种音乐享受,耳朵就不好。古人说出家人,穿的是百衲衣,吃的是清和味,但心中要有珍宝,有道。

  人心中没有道,没有信仰,是很可怜的。人的内心要有觉醒和追求。法华经说,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以佛的品质来庄严自己。人越向外追求外在的享受,内心就越容易迷失。

 1.邪见坎:外道与不懂佛法的人,对佛和三宝产生邪见之心。

  2.疑心坎:凡夫对佛和三宝产生怀疑之心。

  3.痴心坎:刚进入佛门的人,对于佛和三宝产生外在执着而追求的痴迷之心,脱离日常生活本职工作。

  4.妒心坎:只懂得佛法皮毛的人,进入自己相爱的宗派,嫉妒别的教派。诽谤他教的嫉妒之心。

  5.慢心坎:就是傲慢,有些把学佛者及法师对修炼佛道一无所知,把佛教当成文化,学到佛教知识而产生傲慢之心。

  6.贪心坎:活佛及住持人等,对寺院的地位产生贪心,对权力产生贪心,对金钱及供养产生贪心,对名誉产生贪欲之心。谁具备这六个坎,谁也成就不了佛,连解脱都很难说。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9-7 12:38     标题: 发愿可以激发我们内在的潜能!

  弟子对《普贤行愿品》中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懵懵懂懂,请师父讲解。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能力,但希望未来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如果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这样从容、自在、不可思议,就需要对此渴望,渴求,发愿。《普贤行愿品》中的十二种力量都是佛菩萨具有的生命潜质,生命力量。虽然现在我们的生命看起来好像没有力量,其实我们是具有的,只是它暂时是潜伏着的。只要我们发愿,这些潜质就会浮现出来,我们修的福和善,就会在这些层面上聚焦显现。所以这几句偈子是在发愿,我们就这样去发愿就好。

  速疾周遍神通力

  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我很快圆满一切神通的愿力,用普门示现这种行愿,遍入一切大乘教海中的力量。我有智慧和行深般若的力量, 普修一切功德的力量, 我有大威德,大慈悲愿力,普覆一切众生这种力量。

  遍净庄严胜福力

  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诸威力

  普能积集菩提力

  周遍而清净所修的这种胜福力,胜福就是特别超胜,这种福不是普通人所有的,这是超出三界的福,也是佛菩萨所修的福德。

  佛的身体叫福慧二严身,菩萨的身体,也是福慧二严身,用福和慧来庄严他的身。 这种福和慧都是在无量劫中所修种种善根,做种种善事,才能有这种胜福来庄严,福德是殊胜的,智慧也是殊胜的,什么智慧是殊胜的?这种智慧是无所执著,也就是无所依。

  这种解脱智慧,是真正明了的智慧, 如有所执著,那是小智小慧,是属于世智辩聪。定慧要双辅并行,没有定力,不能生慧力;没有慧力,则显不出定力。有大智慧才有定力。定力是如何产生呢?是由戒力而来,不持戒便没有定力,没有定力便没有慧力,也就没有戒力。有智慧的人才能持戒。

  所说的定慧方便,方便法是无有定法,也就是观机逗教,因人说法,所谓“因人施教,应病予药”。并且有威德神通的力量。所有的一切都是积集而成的,也是由小而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菩提也是一点一点修成的,不是一天成功的。释迦牟尼佛在三大阿僧只劫修福修慧,也就是积聚菩提。百劫种相好,也就是积聚菩提。怎样叫积聚菩提呢?如你们学佛法,由去年一开始,就是学菩提,学菩提也就是积菩提,积菩提也就是集菩提,集中一起,你一开始学菩提到现在,你的菩提一天比一天多了,你懂的佛法也一天比一天多了。你一开始学佛法时,我讲什么,你都听不懂,过一个时候,就懂一点,这叫积集菩提。再听久一 点,你都明白我所讲的,为什么你都明白了?因为你积集菩提了,明白佛法了。

  清净一切善业力

  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

  圆满普贤诸行力

  我们人做善事,为何不能成佛?因为善恶夹杂,做点善事,又夹杂一点恶事;做点恶事, 又夹杂一点善事。做任何善事,若有自私心、有企图、有所希望,欲得到好的果报,那么在你所作的善业中就不清 净,即善业中夹杂恶业了,所以我们做一件事情,希望人再帮助自己,这就是自私心。

  真正帮助人是 “施恩不求报,予人不追悔”,对任何人有好处,勿求报酬。假若他有回报心,那是他自己的事,而你有这种希望,就是贪心、攀缘。

  有人问:“那是不是我偷偷地去做善事呢?” 那也不必,你不必想要人知道,也不必想不要人知道,若你一定要偷偷的不让人知道,那也是好名,好不叫人知道的名,所以行道就在这里,你要行所无事,做出来好像没有做过一样。

  摧灭一切烦恼的力量,摧伏消灭你的烦恼,烦恼无尽,因为它没有穷尽,所以它最难,四宏愿里说:“烦恼无尽誓愿断”,誓愿断就是摧灭,摧灭也是断,断一切的烦恼,断到那里去?从那一个地方断呢?怎样断法?又如何灭呢?不生就灭了, 有生就有灭,有灭就有生,不生不灭就没有烦恼,这就是摧伏一切烦恼。贪嗔痴就是烦恼的根本,没有贪心、嗔心、痴心,就是摧灭一切烦恼力。你可以发愿,发一个 “烦恼誓愿不断”的愿,那不断留著作什么?你要断了烦恼,菩提也断了,“烦恼即菩提”,那就是要 “变”,怎么“变” 呢?所谓 “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所以烦恼要化,要紧的地方在这里。所以烦恼要变,不要断,一断就把菩提断了,那如何化呢?当然有方法,现在科学这么进步,化学这么昌明,所以烦恼,以前是断,现在用化。烦恼是冰,菩提是水,你要把冰打碎,放到一边,这是断了,可是菩提也没有了。你若用阳光把冰照化了,冰就成水,水就是菩提,所以说“烦恼即菩提”,也是这个道理。烦恼化了,变成水,变成本有的佛性,那就是菩提,那就是觉道,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你若用一大块冰往入身上打,会打人打得头破血流,立刻与阎罗王见面。如果你把一块冰化成水,你用水往人身上泼,纵使用几千万磅的力量,也打不死。由此证明,若你用菩提心教化众生,众生会欢喜;若用烦恼教化众生,众生宁可死,也不接受你的教化。一样的东西,冰变成水而已,所以我们要化烦恼。所以烦恼是从菩提而来,但要变成水,故说“冰是水,水是冰 ”,因为这个,所以“烦恼即菩提”,你会用就是菩提,不会用就是烦恼,会用时是妙不可言,不会用是粗不可言。

  “降伏一切诸魔力”,降伏是使他不来扰乱修道,而且能变成护法。有种种降伏:有以自己神通来降伏一切诸魔;有以自己的道力来降伏诸魔;有以自己德行来降伏诸魔;有以自己的定力来降伏诸魔;有以自己的慧力来降伏诸魔;有以自己的戒力来降伏诸魔,所以降伏诸魔,有许多种。

  诸魔也不是一种,唯有自心魔不容易降伏,自心魔时时刻刻都在你的心里,令你不守规矩,所以最难降伏的就是自心魔,如果持戒力坚固,有真正的戒力,一切魔王也没有魔王的法术可以摇动你这种戒的力量,如果你有定力,也可以降伏一切魔。所谓“泰山崩前而不惊”,泰山在你面前崩塌,而不生恐惧心。

  魔有种种的魔,降伏魔的方法,也要有种种方法,如有智慧的力量,也可以降伏诸魔,用智慧宝剑,斩除一切魔王。被魔所摇动的人都是愚痴而没有智慧的人。魔是魔罗,翻译为“杀者”,专门破坏修道人的道业。降伏诸魔:有的用咒力降伏诸魔,持咒圆满可以降伏诸魔;诵经纯熟也可降伏诸魔;拜经拜得有感应,也可以降伏诸魔。“圆满普贤诸行力”:普贤菩萨的行力最大,他修行的行力第一。他住在中国四州峨嵋山,是四大名山之一。有些修道人到四川去礼拜峨嵋山,常常看到有一种金光。山很高,有一百多里,上山不易,可是仍有很多人不怕千辛万苦,登山涉水去礼拜普贤菩萨。为什么?因为普贤菩萨曾发愿:有人去朝拜峨嵋山,他都帮助这些人成就道业,所以有很多修道人去礼拜普贤菩萨。

  圆满普贤菩萨一切诸行力,普贤菩萨的行力是不容易圆满,如前边所发的十种大愿王,每一愿都要修到圆满,修到虚空没有了,众生没有了,众生的业没有了,众生的烦恼也没有了,他的愿力还是无穷尽。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