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教育势利了,会让道德退化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9-30 13:53     标题: 教育势利了,会让道德退化


我上学时教育界没那么势利

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最近碰到郑也夫先生,他写了很尖锐的一本书《吾国教育病理》,批评中国当前教育。

现在我孩子长大了,家里没有小孩在上学,因此我没有切身的体会。但是我所听到的,父母有小孩上学的,都是纠结得不得了。究竟问题在什么地方?我就回头想我们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情况,我觉得那是一个很自然的情况。

教育应该回归人性,应该引发孩子自然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外国的教育机构就觉得我们特别奇怪,"三好学生",哪有一个学生什么都比别人好?别的学生,这个学生有这个长处,那个学生有那个长处,怎么就有一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什么都比别人好?这是不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

我们那时候当然也有考第一、考第二、总的平均分这样的统计,我们班也有学生特别棒,所有功课年年考第一,全面发展。大多数学生是这科好,或是那科好。经常考前三名的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但是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就那么了不起了,比别人高出很多。

我觉得我们那时候的学习方式是很自然的,当然碰见老师好的那堂课自然就特别喜欢。我当年碰到几个特别好的数学老师,讲的太好了,我们自然而然也被吸引进去,所以我中学六年最好的功课是数学。

这个学校还有一个特点(不仅仅是这一所学校的特点,我觉得过去的学校基本上都这样),没有现在这么势利眼,对谁谁的孩子在哪个学校那么关注,当时区别没有那么大。

我们学校有曹汝霖的孙女、袁世凯的孙女这一类的。徐世昌的侄女还有袁世凯的孙女都跟我同班,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大家只是知道,有人这么说,但也没有人注意,没觉得这是了不起的事。

还有很有钱的大资本家的孩子,也有很贫穷的孩子,衣服还有些补丁。都没有什么区别,在学习面前人人平等,谁功课好就受到大家尊敬。那时候的社会至少在教育界没有那么势利。我特别不喜欢现在社会趋炎附势的态度。那时老师也很敬业,从来没有给老师送礼的,想都没想过这样的事情。

-02-“幼儿园的费用比大学高很奇怪”

还有一个问题,一个小孩的教育费用如此之高,以至于允许生两个孩子了,好多人都不敢生两个孩子,觉得一个孩子已经承受不了了。我的父母辈,,从前一家子生好多小孩是常事,一家有六七个小孩在我的亲戚朋友里是很平常的。一般的工薪阶层,所谓的公教人员,几个小孩也都能上学。

那时候大多数是私立学校要交学费。但公立学校真的不用交费,这个很清楚。比如一个县、一个市都有县立或市立中学、小学,都是完全不交学费的,而且它多半是教育质量最好的。因此贫寒子弟只要凭成绩考进去,就可以上学。

我就觉得纳闷,现在上学的费用怎么那么高?现在人的收入情况,从城市来讲,平均应该比以前高。四十年代,一般工薪阶层的收入相当低了,生活拮据。但小孩上学的问题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吃不消。

等到上大学之后,如燕京大学、沪江大学这种私立学校学费确实比较高。这种学校,一般中产以上的家庭才出得起学费。但是它们也有奖学金,成绩好自然就可以免学费,另外家庭贫寒也可以申请。但是国立大学是绝对不要钱的,比如清华,一个子儿也不交,只需交饭费。现在我确实觉得很纳闷,抚养一个孩子的费用怎么就那么高?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03-“挑学校看升学率是本末倒置”

从前我们挑学校,说一个学校好,一般会说这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好,教员很好,风气很好,学生在里面都好好学习、不瞎闹,管得比较严,是这样看的。很少听到“升学率”个说法,没有说挑学校是挑升学率的,因为好的学校出来的学生考大学自然好一些。而不是本末倒置,说先有升学率然后学校更好一些,而是先有好的教育质量,将来学生出来才容易考上好学校。这整个观念跟现在很不一样。

-04-“学校培养趋炎附势的精神是最大失败”

我觉得也不用讳言,"聚天下之英才而摧毁之",我说的就是清华。考清华确实非常难,考上清华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相当聪明的孩子。我说摧毁在什么地方呢,主要是弄的人非常势利眼,因为当下清华最以出大官自豪,一天到晚讲出了什么大官。

当然它出了一些最高的官。比如说朱镕基是我同年级的同学,跟我们一起毕业。那一年他是我们的学生会主席,我们当时也没觉得特别了不起。我记得几年前清华有一次开什么纪念会,有一个人上去说部长以上有多少是出自清华的。我相信除此之外高科技的企业家、富豪榜上的也一定有很多出自清华。如果一个学校,不管多高智商的学生,他的注意力和引导的方向都是往这个方向走,我觉得就属于精神上的摧毁。

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清华学生都出国了。所以,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变成国立大学,然后又变成留美预备学校。至于它的教育水平怎样,因为是工科大学,我没有资格评价,我相信它有很多高科技可以跟国际接轨,我相信一定有的。但在精神上(从小学到大学,也不光是清华,好多学校都这样),培养的是一种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精神,这是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败。

四十年代末,老师确实非常艰苦,也有老师在课堂上发牢骚,说肚子里面空空如也,连窝头都填不满了。不是单身的话,家里还有妻儿老小要抚养,确实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觉得老师懈怠,不好好教书,或者有钱人家的家长给老师送钱之类的。所以我觉得风气和现在是不一样的。

我感觉孩子从小应该得到关怀和爱。我经常从报纸上看到,那些非法虐待孩子的事儿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有的老师经常对孩子加以讽刺,完全没有感情。因为老师自己的业绩跟学生的成绩联系在一起,如果这个孩子扯了班级成绩后腿,老师就会把成绩不好的孩子看做仇人。这样对孩子影响就太大了,将来长大以后要么也变成这样的人,要么变得非常自卑。

据说现在教师也是很难考的,但他们对学生的态度怎样、有没有善良的本质,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从前上学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也会批评,但他是很负责任、很诚恳的,没有与学生为敌的态度。而且我觉得,现在的制度,将升学率和老师的升职以及所有经济利益相联系是绝对错误的,这种制度本身制造了这些扭曲。

至于说赞助费动辄几十万,这些绝对是教育腐败,根本就不应该被允许。可是现在一切都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掌控之内,这一类的事情为什么就不管。如果这样的话,根本没有教育公平可言了。

-05-“文章被拿来分析‘作者意图’很滑稽”

我在南京“亲近母语”教育座谈会上说,我们那时候上国文课,没有一天到晚总分析作者意图这些内容。老师很欣赏这篇文章,就带着大家一起念,跟我们说这点怎么好怎么好,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起欣赏,也就对这篇文章或者这首诗有了印象,主要是一种熏陶和感染。

现在一篇文章要分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又分这个是记叙文,那个是抒情文,这样好像就很科学。古文向来不这样分,而且文史哲是相通的,念完以后觉得文气特好,然后就记住了,经过融化和熏陶,最后变成一种文化底蕴,而不是实用工具。这是我自己学习中文的过程。

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我有一篇文章,大概前几年,上海有一个教辅机构把我的文章收入教辅教材,然后给我寄过来一份。上面就写“作者意图”是什么等等,我一想我哪有这意图呀。里面还有问答,这一段说明什么、第二段说明什么。我就觉得特别滑稽,我还活着呢,他也不来问问我。过去古人写的文章,就死无对证了,凭后人去分析。

当然这作为某种学术研究可以,但不能作为整齐划一的理解,硬灌输给学生。我觉得特别是文学方面,没有必要非要那么清晰地讲清楚,还要给它做一个判断,这是进步的,那是有时代局限性的,等等。

-06-“民族精神堕落与否教育最关键”

我有过一个说法,可能说出来很犯忌。我认为**之所以垮台,一是因为腐败,二是因为腐败还不彻底,就是说官场是腐败,而整个社会没有腐败,教育、文化、新闻界没有腐败,知识分子没腐败。所以他们还追求正义,觉得受不了这个腐败的政府,所以要想办法反对它。还认为有另外一个希望,就都跑到解放区去了。

因为社会上正义感比较强,但如果这个社会所有人都腐败了,连教育界、文化界、新闻界都腐败了,没有人受不了,那也就大家见怪不怪,也不会有人拍案而起,要改变这个社会。清华大学的孙立平老师有一个说法:现在的危险不在于揭竿而起的动乱,而在于全社会的溃烂。我很认同这个看法。全民族精神的堕落是很可悲,很可怕。而教育是最关键的方面。

现在知识爆炸,小孩聪明得不得了,知道很多事,玩iPad、玩电脑,我玩不过十岁以下的小孩。他们知道的事情也不少,但是整个精神,特别是教育精神,我们教给他们什么?精神支柱是什么?现在的孩子在学校比家庭的富有、父母的地位。所以我觉得现在最可怕的不是知识学多少,而在于现在的嫌贫爱富、非常势利的风气,这是很糟糕的。

-07-“教育不应该有让人种退化的危险”

还有一个感觉,小孩是需要管的,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但管孩子什么方面非常重要。我觉得很多家长管的不是地方,孩子在外面做了很多不道德的事情他不管,就是分数管的很厉害。所以,我觉得基本的教养和基本的文明是最重要的。

杜威的教育思想认为,小孩天生都是好的,只要让他发展他自己的兴趣,他就一定能成才。比如这小孩爱画画,但特别讨厌数学,你就别逼他学数学了,让他好好画画。杜威主张完全让孩子发挥他自己的特长。对于他的观点,后来美国也有人批评,认为这太放任了,小孩自己管不住自己,还是需要管的。有些内容他暂时没兴趣,以后有可能会有兴趣的。

但总的原则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成才的,不要像盆景一样按照大人的口味加以扭曲,你觉得这样比较好看,就一定要把它弯过来。要让孩子自然地茁壮成长,前提是老师和家长都要有正确的态度,适当地浇水、护理。

但现在麻烦就在这儿,我还说过一句话,我觉得现在这种教育会有使人种退化的危险。学生如果这样教出来,其中一部分会变成老师,更大一部分会变成家长。按照这个路子,就越来越下滑了。

为什么在文ge这么乱的时候,有些学校还是相当不错的。像北大附中,我女儿就是文ge后期在北大附中上的。那个时候,他们的老师还是原来培养出来的老师,还有一些是北大教授后来反右把他们刷下来贬到中学去,我觉得那些老师好得不得了,非常敬业,还是原来的教育思想。

可是这一代人早就过去了。现在好像经济好了,老师的待遇也提高了,整个硬件也好了,但是一代一代这样培养下去的话,那就在精神上一代一代退化下去,我的担心就在这儿。

作者:资中筠,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吃不得亏,也爱耍小聪明,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与人相处。而这些“中国式聪明”的代表在庆幸自己如此“聪明”的时候,却不知道,背后沉重的代价已经到来。”

  - 1 -

  我们自以为很聪明,确实也很聪明。但是,我们太聪明了,往往就让别人吃了亏。而别人也不傻,在一定的时候,我们就会为自己的聪明付出代价。

  一位好久不见的朋友刚从美国回来,寒暄之余,闲话之间,难免会讲起他在美国的所见所闻。

  在美国,很多超市会发行有限期的会员卡。而且很多超市规定,第一次开卡都是免费的,但是当到期后续卡,则要交一笔手续费。

  几乎所有美国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续卡,但是这个朋友则发现了另外一个聪明的办法:

  他要求先将第一张卡注销,然后重新开一张卡。

  超市工作人员面对朋友这一充满了智慧的要求,竟然无言以对。就像见了外星人一样,完全懵逼,不知所措。

  最终,无可奈何,工作人员只好自己掏钱垫付手续费,给朋友续了卡。

  朋友讲完这故事,一边拍着大腿,一边笑得前俯后仰:“你说美国人是不是傻逼!”

  无独有偶。一个去澳洲旅行回来的朋友也讲了一段同样有趣而充满智慧的发现。

  澳洲的警察一般服务意识很强,脸上往往写着自带光环的四个大字:“为人们服务”。

  久而久之,一些精明的中国游客发现了一个诀窍:只要你拿着地图,找警察问路,然后呆萌呆萌地看着他们,摆出一副听不懂英语,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警察就会用警车将你送到目的地。

  初尝甜头的游客回来,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将自己的经验写成攻略,无私分享了出来,于是大家纷纷效仿。

  久而久之,澳洲警察看到中国游客,总是胸中有所忌惮。甚至很多澳洲警察开始自费学习简单的中文了。

  - 2 -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自古以来,从来不缺乏这些聪明人。

  他们深谙世事,精明圆滑,在生活中风生水起,游刃有余,人人称羡,个个效仿。

  终于,在民国出了一个极其精明之人,叫李宗吾。

  他总结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的规律,最终写成一篇雄文《厚黑学》。

  将成功的经验总结为两点:脸皮要厚,心要黑。

  厚黑的最高境界是:脸皮至厚而无形,心至黑而无色。

  此等学说一出,各路英雄均觉得是至理名言,有人摇旗鼓掌,有人暗暗称奇。

  至今,无论是各种媒介流出的励志的成功故事,还是教你为人处世的心灵鸡汤,归根结底,最终恐怕都逃不脱这“厚黑”的精神。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大为受用。读完之后,无不觉得“心有戚戚焉”,大呼人就该这么活着。

  以至于原本意思好好的词,我们现在对它的含义都发生了变化。

  比如“老实本分”,毫无疑问曾经是一个褒义词,但是现在要说谁老实本分,恐怕他得翻脸急眼。因为现在的老实本分,大概和“蠢、笨、无能”的意思差不多,意味着在社会上缺乏足够的生存能力。

  诚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以宣扬“自利”为目的聪明智慧,自然是广有市场。

  但是,大家似乎都没有想过:这是多大的利?是多长远的利?

  久而久之,人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们的生存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拿着钱,不敢随便购买东西,因为很多东西可能是假的:

  衣服可能是假的,手机可能是山寨的,文凭可能是在大街边买的,结婚证可能是别有目的的共谋……

  乃至于饿了吃的东西,病了吃的药,这些人命关天的东西也可以是假的。

  最终,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可以是假的,“真爱”一词,就显现出了特别的魅力。

  - 3 -

  曾经网上流传了诸多看似荒诞,却又真实存在的笑话:

  你去某单位办事情,需要证明“你妈是你妈”;你明明就站在面前,你必须开具证明自己还活着;也有人公布要申请一个企业营业执照,从头到尾需要盖上百个章……

  这些事情如此荒诞,却实实在在存在着,为什么?

  因为它有生存的肥沃土壤:我们都太聪明!

  聪明到我们必须步步为营,丝丝入扣地彼此防备着,明明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要你走漫长的流程,盖无数个章,签无数个名,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天衣无缝,一旦出了事,可以完美地来个金蝉脱壳,我们才能够放下心,晚上才能够安眠。

  《红楼梦》中盖棺定论第一号聪明人物王熙凤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其实,这是对很多太过于精明人的准确概括。

  一个老人在大街上摔倒,有人去扶了。老人昧着良心反咬一口,得了不少利益。

  有利可图,就有人争相效仿。

  于是,再有老人在大街上跌倒了,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一个人垂垂老矣,最终孤独地死在大街上,死在万千人的瞩目之下。

  一个由“人”组成的社会,为何会如此凄冷?

  你本来好好排队,等地铁上班,然后总有聪明人在门打开的一瞬间蜂拥而上。

  老老实实排队的你轻则没有了座位,重则没挤上车,迟到了,挨骂了,扣钱了,吃亏了。

  久而久之,你也学聪明了。

  于是乎,高峰期的地铁里总是不缺乏尖叫声、叫骂声,乃至大打出手,你死我活。

  高度文明的今天,为何会如此不堪?

  一切的根源,似乎没有谁错了,唯独错了的就是我们太聪明。

  无论是社会信任成本的上升,还是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怨愤,影响了一天的心情。

  这都是我们为自己聪明所付出的代价。

  - 4 -

  那么,这种“中国式聪明”会如何影响孩子的一生?

  言传多于身教

  坐公交车时,遇到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小男孩儿乘车,没有北京的公交卡,看起来像是趁孩子放暑假来京旅游的。

  买票时,妈妈只买了两个大人的。售票员说孩子看着个头不小,应该超1.3米了,也需要买票。

  妈妈不乐意了,说:“我们家才6岁,谁家孩子这么点就买票啊!”

  谁都知道,买票与否与年龄无关,只取决于孩子的个头。坚持原则的售票员,让妈妈带着孩子去量身高,果真超过了免票规定。

  妈妈极不情愿地花1块钱买了半价票。往后排座位处走动时,妈妈开始小声叨叨:“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上车时弓着点腰,非充大个,这下白花钱了吧,你说你傻不傻啊……”

  孩子一脸蒙圈,他一定不清楚,平日里给自己带来无数夸赞的身高,怎么乘车时就变得“十恶不赦”了呢?

  我多想告诉孩子:长得高不是你的错,错的是你妈那颗占便宜没够的心!

  俞敏洪说: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

  经过日积月累,这位妈妈表面上省了几十或几百块的门票车票钱,却给孩子种下一颗“投机取巧”“不守规矩”的种子;当着全公交车人的面,她不仅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更极可能“培养”了一个爱占便宜的孩子。

  父母的小聪明难成孩子的大格局

  格局,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基本架构,它昭示着一个人的胸襟气度,也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直接反映。

  有大格局的人拥有敞开式的胸怀:别人比自己强,就会去分析为什么强,然后学习,而不是嗤之以鼻:“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运气好罢了!”

  有大格局的人不斤斤计较于眼前的蝇头小利或一时的得失,他们清楚“所有短期看起来很划算的事,都是折本的买卖”,所以将眼光放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

  有大格局的人愿意和别人资源共享,这种利他行为,会帮他拓展越来越宽广的人脉。

  有大格局的人分得清主次,永远清楚自己的内心所需,并做出最正确的取舍。

  那些有大格局的人,总把自己经营的很好,走到哪里,都是发光体。

  去公园散步,经常看到老人带着孩子,肆无忌惮地把免费厕纸拿回家去用;去宜家,免费续杯的饮料,经常看到一家三口合用一个杯子,美其名曰不喝白不喝——省了仨瓜俩枣,却失了一整片森林。

  去饭店吃饭,总有人因为上菜太慢指着服务员破口大骂,他们爽了口舌,表面上占了上风,却失了风度与包容。

  和朋友聚餐,一到埋单就假装接电话或上卫生间的“机灵鬼”,朋友注定越来越少,将自己的人生层次钉在了“斤斤计较,难成大器”的十字架上……

  公共场所,自己家孩子打了别人觉得无所谓,自己家孩子被打不依不饶的家长,总有一天会为这种利己主义付出代价……

  老话说“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

  格局大小,和金钱没有必然联系。一个小地方出来的人,如果引导得当,拥有很强的融入能力及学习能力,遇到适合的土壤,就会飞速成长;而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如果故步自封,一样蜷缩在自我的世界。

  有什么样的人生格局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一些小聪明,毁了下一代的大格局。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9-30 14:04

全体中华儿女携起手来!“大兴学习风、传播正能量、树立民族魂、实现中国梦”。重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父辈的钱让子女轻松,但同时也在慢慢伤害他们。

  我友,一日饮醉,对我说:“你信不信?我的存款,到我孙子那辈都花不完。”

  我答:“我信。不过,老辈子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真的没必要给儿孙留那么多。”

  他笑了,说:“什么是福?我上半辈子穷怕了,不能再让我的儿子、孙子重复我的穷。我就是要让他们守着金山,过像样的日子。”

  他说的是真心话。

  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 但有一分钱,留与子孙花。仿佛我们今天多留一些钱给他们,他们的日子就能增加一些甘甜与色彩。

  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话说得何其透辟又何其超脱。

  子孙如果像我一样卓异,那么,我就没必要留钱给他,贤能却拥有过多钱财,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如果是平庸之辈,那么,我也没必要留钱给他,愚钝却拥有过多钱财,会增加他的过失。

  今天,能真正读懂并践行林则徐这段话的,又有多少人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想想看,拥有了一座金山的人,又怎会甘心每天汗流浃背地去沙中淘金呢?而带着“不值得”的心理去学习、工作的人,所收获的,也必将是一个“不值得”的人生。

  有太多的同胞看不懂那些捐款捐到令人发晕的外国富豪们。

  当听说股神巴菲特要捐出99%的个人财富时,我的一个同事说:“那他的后代还不得气疯了?”

  我想,她一定没听说过那个发生在巴菲特和他小儿子身上的故事:

  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酷爱音乐,在他搬到密尔沃基市前,开口向父亲借钱(这是彼得唯一一次向父亲借钱),却被拒绝了。

  彼得气愤地去银行贷了款。

  他说:“在还贷的过程中,我学到的东西,远比从父亲那里接受无息贷款多得多。现在想来,父亲的观点对极了。”

  你若真爱自己的孩子,就不妨在金钱上对他吝啬一些,别用一把“金匕首”伤害了他。既然你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你就该看重他生命的尊严,把创造的权力还给他。

  让他流汗、流泪、流血,让他在无人撑伞的雨中奋力奔跑,让他拼死追求那个“最好的自己”,让他用自己亲手打造的“金汤匙”喝到人间至美的羹汤。

  爱情、亲情、爱好总能成为撑起老年生活的支点,年纪大了追求的不过是一份生活的宁静安逸。勤勤恳恳工作了这么久,退休了合该是好好休息休息享受生活的年纪。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世界让他们自己去闯,别操太多心,少生病不给儿女添负担就好。现在社会福利也好,拿到手的养老金仿佛是对自己若干年来勤恳工作的见证,拿着养老金养养生好好过日子。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8-11-11 14:29

我们刚刚讲的经历事情,我们在事奉父母,我们的心是不是恭敬,是不是至诚?这个就不能欺骗自己了。我们在对待一切人事物,我们是不是保持在真诚、清净、平等、觉悟、慈悲的心?心能时时保持,那就是在这个事情当中炼自己的心,提升自己的境界。对待人事物,真诚,不应付、不虚伪;清净,不染著、不贪著;平等,恭敬、不傲慢;觉悟,不迷惑;慈悲,设身处地,不自私自利。这个样子去观照自己,就是历事炼心了。我们常常会觉得,为什么我常常会有烦恼。我们之前也跟大家提到了,烦恼的根源是因为有一个“我”。“我想怎么样怎么样”,“他怎么可以这样子对我?”“我比他高”,都是这个“我”才产生烦恼,产生贪瞋痴慢。有一位高僧大德讲到,“烦恼起于爱憎”,这爱憎就是喜欢、不喜欢。这个人我喜欢,烦恼来了,为什么?你喜欢他,他不喜欢你,你烦恼就来了。所以不是他让你烦恼的,是你自己的喜欢产生爱憎让你烦恼的,我们不要把责任都给推出去了。想当年我们年轻的时候,你要是欣赏一个人,觉得他很好,那些优点我们要学习,结果动了一个念头,“我要追求她”,烦恼就来了,为什么?追不到。然后说“都是他让我痛苦的”,这叫愚痴,不明事理。自己的爱憎、贪爱造成烦恼,还把责任推给别人。

  在历史当中,汉朝,东汉宋弘,他非常有德行,又有才干,很得皇帝的喜爱。刚好皇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先生去世了,这个皇帝很想帮自己的姐姐再找一个对象,就问姐姐,套套姐姐的意思,“在文武百官当中,您有没有非常欣赏的?”他姐姐就说,“宋弘气宇非凡,最令人佩服”。汉光武帝就去问宋弘,汉光武帝就讲:“我听说人一有钱就会换太太,现在有一些风气是这个样子。”以前的读书人很有智慧,好像听了人家的话就知道啥意思了,而且这个湖阳公主就在皇帝的帷幕之后等著听消息。结果宋弘就给皇帝讲:“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读书人讲话是从心性当中讲出来的,这个话里面往往都包含人情事理在里面,我们假如懂得去体会,个中的道理就了解了。皇帝的意思是问问他愿不愿意娶他的姐姐,你一下说“我才不要”,感觉上好像有点冲。所以先用第一句提起皇帝的正气,“贫贱之交不可忘”。光武帝一听这句,“应该是这样”。这个时候下一句就不会觉得很唐突,好像很直接拒绝人。下一句,“糟糠之妻不下堂”。我再重复一遍,“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一句提起正气了,第二句委婉的说出来,不要让皇帝觉得很难堪。

  这个湖阳公主在后面听到了,假如你是湖阳公主,当下是什么感受?“怎么可以拒绝我?”你看,“我”让自己哭的。假如湖阳公主没有这个贪著,她应该很高兴,她说,“我真是有眼可识泰山,我终于看对人了”,这样才对。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深刻的去感觉到,我们的烦恼其实都来自于自己的喜欢、不喜欢。对人如此,对事、对物统统是这样。所以人能把喜欢、不喜欢放下,都好,什么人都好,都是来成就我的,心就平了,烦恼就消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