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禅宗怎么看待神通或人体“特异功能”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8-11-7 20:04
标题:
中国禅宗怎么看待神通或人体“特异功能”
科学的角度看,“特异功能”不过是骗术,肯定不存在。
从宗教的角度看,“特异功能”是什么呢?佛教中本土化程度极高、对中国历史与民众影响深远的禅宗是如何看待人体特异功能的?
作为一种前现代的宗教流派,禅宗承认“特异功能”的存在,并称之为“神通”。这样的称呼虽然约定俗成,但并不规范。五代时期的禅师延寿(同时也是净土宗高僧)所编的《宗镜录》,曾按高低层次列出了五种“通”:道通、神通、依通、报通、妖通。除了最高层次的道通外,其他四种“通”都包含了某些“特异功能”,只不过在层次上有高低之别。
“狐狸老变,木石精化”属于妖通,以此推理,就算“空盆取蛇”是真的,在禅宗看来也不过是妖通。这些“大师”并非“神人”,而是“妖人”。报通、依通、神通,依次下来,不过是“特异功能”更加强大。而禅宗大乘境界的道通,不讲“特异功能”,追求的是一种高妙的心灵体验:“无心应物、缘化万有。”
其实禅宗对于“特异功能”十分警惕,甚至是排斥的。在禅宗看来,“特异功能”往往是修行所得到的副产品,档次较低,与佛性无关。执着于“特异功能”有碍发现自心的佛性,阻挡般若境界的臻至;在大众面前炫耀和宣传“特异功能”,则会“惑众”,是莫大的罪过。我们可以通过禅宗典籍《五灯会元》所记述的一些公案,更直观地理解禅宗对“特异功能”的态度。
唐代著名的黄檗希运禅师,在禅宗史上影响巨大,其弟子临济义玄开创临济宗,为禅宗五家之一。《五灯会元》中描写了他遭遇一位具有“特异功能”人士的事情:黄檗希运早年还未得道时,曾游历天台山,遇到过一个气宇非凡的僧人,彼此相谈,十分投机。二人同行,路遇山涧,水涨难行。那个僧人想要携希运禅师一同渡水,希运禅师表示:各渡各的。渡水如度人,这里隐含着自度之意。这时候,那僧人露了一手“特异功能”:褰衣蹑波,若履平地。一拎衣服,踩着水波渡过去,简直是武侠小说里的“踏雪无痕水上漂”。僧人渡过去了,便招呼希运禅师来渡。当时希运禅师仅仅是个普通后辈僧人——若按照一般神话或小说的桥段,遇高人怎可交臂失之?男主角应该无限景仰、赶紧拜师学两招才对。可故事的发展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五灯会元》接下来的叙述,蕴含了禅宗的微言大义。希运禅师呵斥了那位显露“特异功能”的僧人,而且十分毒舌:你这自了汉,早知道你这样,就该砍你的腿!
“自了汉”一般指只能度自己、不能普度众生的小乘修行者,在大乘佛教看来这样的人段位很低,希运禅师对这些神异毫不稀奇。这里隐含的意思是,“特异功能”这些东西与普度众生无关。不仅如此,“特异功能”对修行本身也是有妨碍的。沉醉于“特异功能”的甜头之中,会阻碍修行者追求更高的心灵境界。“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禅宗一直喜欢用“指月”的比喻,“月”代表“明心见性”以及终极境界,佛法不过是指向月亮的那根手指。从这个角度讲,佛法本身亦不应执着,何况那些和终极境界八竿子打不着、完全是副产品的“特异功能”!如果说,忘记“明心见性”、执着于佛法是舍本逐末,那么执着于“特异功能”就是舍本逐“渣”了。对“特异功能”的执著心,从义理上讲应像黄檗希运口中的“砍腿”一样砍断。
禅宗发展到后来,十分强调日常生活境界在修行中的位置,即众所周知的“砍柴担水,无非妙道”“平常心是道”。最高妙超越的境界,也就是最日常、最平凡的世界。那么,追求“特异功能”就不仅仅是阻碍修行了,而是与修行背道而驰。黄檗希运这则公案的最后,却是神话故事常见的套路,次要人物对主人公表示折服——显神通的僧人对黄檗希运说道:“你是大乘根器,我所不及!”说完消失不见。
黄檗希运这则公案中的僧人只是在同行面前露了一手,属于行业内问题;另一则公案则涉及到在大众面前显露“特异功能”的问题。
五台山的隐峰禅师,俗家姓邓,人称邓隐峰。他曾师事石头希迁和马祖道一两位宗师级人物,按辈分还是黄檗希运的师叔。他在马祖处开悟,成为一代高僧。据《五灯会元》中的记述,他生性诙谐幽默、潇洒不羁,也具有一身修行所带来的副产品——神通。有一次他路过淮西,遇到官军与藩镇割据的叛军交战,胜负不分。出于慈悲心,隐峰禅师决定用“特异功能”平息战事。他把锡杖扔向空中,自己则飞身而过,众士兵目瞪口呆。不知是隐峰禅师提前用“特异功能”潜入了士兵们的梦中,还是篡改了他们的记忆,士兵们竟感觉眼前的情形与此前梦中的情景一模一样。大家惊讶无比,只顾行注目礼了,顿时无心打仗,一场兵祸消于无形。
按照传统神话的套路,故事至此应该皆大欢喜,可《五灯会元》叙事到此,却笔锋一转,出现了大逆转,这个逆转揭示了禅宗对显露“特异功能”的态度。隐峰禅师使用了神通,他担心这种“特异功能”的使用会“惑众”,于是回到五台山,在金刚窟前圆寂了。隐峰禅师即将圆寂时,诙谐幽默的一面又显露出来。他决定再用一次“特异功能”——倒立而逝,他的遗体一直倒立在地上,犹如生根一般,众人怎么抬也抬不动。他的妹妹也是出家人,恰好也在,走上前来说道,你活着的时候不守规矩,死了怎么也荧惑众人?说罢一推,隐峰禅师的遗体才倒下。
在大众面前使用“特异功能”,在禅宗认知里是一项很严重的罪过。用其话语来讲,这会“惑众”。“惑众”可以理解为扰乱世俗秩序,打破宗教与世俗之间的微妙平衡。这里还有一层含义是,禅宗希望民众从“明心见性”、追求智慧的规范角度去理解、体验佛教,而不是基于追求“特异功能”的目的。而禅师在大众面前显露“特异功能”,就会扰乱民众的“正信”之心,让大家接近佛教的目的变得不纯。隐峰禅师使用“特异功能”出于慈悲之心,尚且不能逃脱“惑众”之嫌,可见禅宗对这一问题的严厉态度。
现代性的发展造成了知识与信仰的分离,科学与宗教各成系统、互不统属。每当我们用科学的标准来批判那些所谓的“特异功能大师”时,他们会拿出一套科学边界之外的宗教标准来辩解。然而,禅宗的态度证明了,在传统宗教内部一样可以找到批评“特异功能大师”的理论依据。对他们的批评,既可以基于自然科学,也可以基于宗教学。骗术就是骗术,既非科学,和宗教也毫不相干。
王阳明,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心学一代宗师,中国哲学史上位居第一队列的圣贤级大牛。
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清末改革,救亡图存,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这些在风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到了近代,蒋介石更是痴迷阳明心学,不仅自己研读,还让自己的儿子研读,更是把台湾的草山命名为“阳明山”。而毛泽东自青年开始,就视王阳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一生践行,获益匪浅。
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后来王阳明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01
王阳明有神通,这并不是一个秘密。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31岁时,为养病回到浙江余姚老家,开辟阳明书院草堂,静坐修习道家导引术,一月后竟然得了天眼通。当时有四个朋友来访,人还很远王阳明就派童子去迎接,让朋友大为惊异。后来问起能够预知的理由,王阳明笑答:“只是心清。”后来很多人来找王阳明请教吉凶祸福,王阳明也大多能说中,大家都以为他这是得道了,王阳明却说:“此簸弄精神,非正觉也。”之后便放弃了摆弄这些神异。
王阳明也遇到过很多神通之人、经历过很多神通之事。比如他十七岁结婚当天,出走至道观铁柱宫,遇到一个近百岁的老道士无为道人,王阳明的导引术就是跟这老道学的。后来告别时,老道对他说二十年后两人还会在海上相见。二十年后王阳明37岁,因得罪权宦刘瑾被贬贵州龙场驿,在去往龙场的路上摆脱刺客追杀后,逃至山中的一个野庙中,再次遇见了无为道人。虽然重逢处不是海上,王阳明在得到老道指引后,写出的却正是他那首最脍炙人口的《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这些神通虽然令人惊奇,对我的触动却不算很大,因为在佛教和道教中并不少见,也只是个人能力方面的。让我深受震动的,是王阳明的另一种惊人神通。
正德五年(1510年),王阳明任吉安府庐陵县知县,县内发生大火,烧毁一千多户人家,王阳明对天祈祷,而后风向改变,镇住了大火。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阳明平定漳州匪寇,驻军于福建汀州府上杭,恰遇当地百姓饱受旱灾之苦,于是王阳明为民祈雨,大雨连降三日。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当时王阳明手上无兵,打算先走水路去吉安府制定战略部署,不巧正是强劲逆风,王阳明心急如焚,于是在船头焚香对天祈祷,逆风很快变成了顺风。
如果只是一次灵验,或许还可以用巧合解释。一而再再而三的灵验,恐怕就不能完全以巧合解释了。何况历史上类似的灵验事件,还有很多。这种神通之所以更加让我震动,是因为在个人之外,更是涉及了对天地之力的把握和运用,体现在王阳明这种曾出入佛道数十年而又大入世的人身上就更值得注意。再结合王阳明的其他神通,就更加让人相信这其中有着神秘的道理,这背后有着莫测的力量。
当我们考察所有类型的神通和神秘灵验事件,也都能感受到这神秘道理和莫测力量的存在,无论是佛教的他心通、宿命通等各类神通,还是占卜、风水、八字等各种术数。那么这道理和力量,究竟是什么?
02
先说那神秘的道理。
早在弘治十六年(1503年),王阳明就曾应浙江绍兴府太守之邀,为在旱灾中苦苦挣扎的当地百姓写下祈雨祭文。他当时在给太守的邀请回复信件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这句话呼应着《中庸》中的另一句话:“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至诚如神。”前知就是先知。
“至诚”二字,正是机关所在。
何为诚?对这个字,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比如人们常说的做人要有诚心,做事要有诚意、讲诚信,自己要诚实,对人要真诚等等。古人所说的诚,也是这个含义,只是我们这个诚还浮在表层,古圣的诚则直透深层。诚的内涵,其实至为深邃。
造成这深浅的原因,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清”二字。古时的诱惑干扰少,人也普遍更质朴,更别说还有很多人在实打实地做修养工夫。再反观今日的人心浮躁和欲望滚滚,终日奔波追逐而不肯停息,“清”是什么意思,就用不着解释了。这大概就是古时奇人异士众多,而今时几乎绝迹的原因。总之,心清才能心诚,心有多清就有多诚。心有多诚就有多大的力量,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清之后,《周易》云:“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地。”心因至为沉静而相通天道,进而通于天地变化。这背后是一种高度的感应力,对于诚,心清如同本体,感应则是起用的法则。最浅显的例子,就是你对一个人有多少真诚,对方是能感应到的,作不了假,有真诚才有感应,有多少真诚就有多少感应。人都是如此,何况对天地,有感天动地的诚心,才有感应天地的能力。
这种感应天地的层次,类似于今天前沿科学所说的高维。三维时空只是高维时空的降维展开,因为这种展开才有空间和时间,时空只不过是一种假相。这就像一张二维的纸展开在三维里,从一个角到它的对角既有距离,跨越也需要时间,沿对角卷曲折起,这距离和时间便不存在了。高维,正是低维的折叠卷曲,维度越高则越接近究竟真实,维度越低便越如虚如幻。《金刚经》视一切相为虚妄,最高的悟境之所以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道理就在这里。
在这样的层次,有了这样的感应,像王阳明那样的预知,以及至亲之人的心灵感应之类,就是再自然平常不过的了,因为十世古今已归于当下,无边刹境都凝在心头。反过来看便是,你没有那些神通和能力,就是因为你的诚不够。神通能力的大小,是完全与诚的程度成正比的,比如占卜准不准,首先要看你有多心诚。
所以太多人把诚看得太简单了。我多次说过一句话,一切所谓的德,本质上都是道。诚,也是如此。
03
再说那莫测的力量。
王阳明祈天那样的能力,又是怎么回事?要知道,这种能力跟绝大多数神通有着根本的不同。多数神通只是顺应于天道,即使是看似主动的占卜和风水,也只是以天道为指引,脱不去一种被动性。王阳明的祈天则是改变了天道原有的运行轨迹,其中有着很强的主动性动机。
要明白这个问题,就要引出两个概念:“暗能量”与“诚力”。
物理学中就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说法,不仅在宇宙中的比重远远大于看得见的物质,作用和主宰性也要远远更大,只是很难观测,目前只是存在于为了解释宇宙加速膨胀和失落物质问题的科学猜想中。这个猜想是可信的,因为如此才合乎阴阳之道。
物理如此,心理也是如此,我们的潜意识就是我们的暗能量所在之处,其作用和主宰性同样远远大于显意识,这谁都有体会。所以西方潜意识心理学大师荣格,才对易经占卜原理和作为密宗传统修持能量中心的曼荼罗高度痴迷。有个词叫“暗潮汹涌”,世间的一切事情,底下也都是暗能量在涌动,最终也受这暗能量的支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意。
暗物质也是物质,暗能量也是能量,并没什么神秘,只是难度量、不可测而已。这就好像海,海平面或许是明媚平静的,可以一眼望去;海面下则越往深处越是无尽的黑暗和秘藏,深邃莫测。我们每个人和我们的生存,也是这样明暗的两层,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都只是在最上面那层扑腾。
至诚所沟通的能量层次,正是暗能量这一层。人在这一层拥有的能力,就是诚力。这诚力静,就是多数神通那样的顺应之用。这诚力动,则就是王阳明祈天那样的改造之用。至诚之时,人的暗能量与天地宇宙的暗能量相通一体,自然就既可以静处其中,也可以动于其内。所谓动,就是主动和调动,主动的是你之至诚,调动的是天地之力。有几分诚,便得几分诚力。
这动的一面,就是佛教所说的“愿力”。佛家高度重视发心和发愿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修行的前提和基础,立为菩提之根、如来之种,甚至说这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得佛菩萨接引而往生净土,道理就在这里。鬼神有没有,我们暂且不说,但无论如何,他们也是这种高阶和深层能量的象征。西方的吸引力法则,说人的心念如何会招致相应的事物和境遇,本质上也是愿力的体现,因为这心念就是有所向而行的。
王阳明以至诚祈天的灵验,就是来自这里,是以愿力调动天地间的暗能量,来使事情向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就算我们对祈天这种事情存疑,也要承认这种暗能量层次的诚力调动,是真实不虚的。
04
那么应该怎么做?
诚是如此重要,要做到却是极不容易的。诚的基础是心清,众生则往往心浊。诚的反面是虚伪,众生却皆在欺人和自欺。修诚,等同于修心和修道。
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王阳明都将“诚意”作为《大学》的主旨和为学的头脑,直到提出“致良知”。这却不是一种舍弃和替换,而只是一种发展和深化。当王阳明最终将目光锁定致良知的时候,其实是说良知是诚意的本体,致良知就是抵达诚意的路。诚意需要心清,致良知则需要省察克治心中的私意,殊途而同归。
王阳明说致良知是简易直截的,只需跟随良知的判断。诚意同样是简易直截的,是否诚于本心,是否诚意待人接物,只是你愿不愿意的事。
如果肯,就是通往至诚、拥有诚力的起点。
王阳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坚定、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一生。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不能理解其本意,惊讶者有之,非难和指责者层出不穷。
王阳明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阳明已经是平定藩王之乱的大功臣,却依然遭受其他官员的攻击。当年进士考试由礼部负责出题,策问题中涉及心学,出题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责王阳明,可见王阳明的处境之艰难。
尽管如此,王阳明在压抑自我、反省己过之后,坚信自己的学说正确、明澈——“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做得‘狂者’。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这让我们看到,心学的一大真谛,内心力量的源泉所在,正在于遵循自己的良知、做真实的自己。这不是我行我素、恣意妄为,而是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是一种骨气和硬气。这其中,既有当下人心危机的根源,也有对治的药方,心病还须心药医。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的心包含宇宙的一切信息: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人心无所不包,原本就是像天那样深不可测。只是这样高远和深邃的心,却常常被私欲所填充,所以失去了本来的高远、深邃,不能够无所不包,不能够海纳万物。
万事万物万理,都包藏在人的心里。圣人内心光明,能够映照万物。普通人的心,因为私欲和妄念的遮蔽,昏暗、浑浊,失却了那份光明。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8-11-7 20:11
饶益有情戒
——遇到这11种情况不做,就是犯戒
一、总义
很多学大乘佛法的人,会去学《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所有大乘关于菩提心的论典当中,最殊胜、最有价值而且最完整的一部论典。学完以后,基本上关于菩提心的修法、菩萨戒等相关知识都懂得了。在《普贤上师言教》等许多大乘论典当中,也介绍了菩提心的修法。但如果没有实修菩提心,则即使把《入行论》等论典从头到尾全部背下来,菩提心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起的作用还是微乎其微。
菩提心有两种: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还没有真正的行动,只是有一种心愿: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我一定要成佛,叫愿菩提心;有了愿菩提心以后,就可以称为菩萨了。
因为每个人慈悲心的力度都不一样,所以愿菩提心也有三种不同的层次:
第一,最殊胜的发心,是牧童似的菩提心
牧童一般会让牛羊走在前面,自己则跟在牛羊后面。此种发心的人大悲心非常强烈,根本不关心自己成不成佛,一心一意想让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成佛。发誓当所有众生成佛以后,自己才成佛。虽然自己留在后面不成佛,也不一定有缘度化轮回众生,但在强烈的大悲心生起以后,会生起这种殊胜的心愿——众生没有成佛之前,自己不成佛。
当然,这种心愿其实并不会实现。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也发心:只要轮回当中有一个众生存在,我就不成佛,而要竭力去度化未成佛的众生。但释迦牟尼佛却提前成佛了,并利益了更多的众生。因为殊胜大悲心的力度很强,所以会让他快速成佛。这是自然规律,就算他不想成佛也没有办法,因为成佛的因缘已经成熟了。
第二,船夫似的菩提心
开船的船夫,最后会与乘客一起到达彼岸。同样,有些人会发愿:我既不愿意走到众生前面,也不留到众生后面,我要与所有众生一起成佛。
这个愿望也不可能实现,因为轮回当中的众生无边无际,无论怎样去度,永远都有未度的众生存在。佛菩萨每一瞬间都在度化无量众生,仍然无法度完所有众生。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迎难而上,发誓度尽天边无际的众生,即使能力有限,也尽力而为,能度多少度多少,总有众生被我们度化,这也证明了菩萨心愿的不可思议、广大无比。
第三,国王似的菩提心
就像国王是自己先拥有王权之后,再利用手中的权势去帮助、护持民众一样,这种菩萨是发愿自己先成佛,然后再去度化所有众生,这个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这三种不同的菩提心,都不是发心度一部分众生,也不是发心能度多少就度多少,而是度尽所有众生。这样的决心和勇气,来自于大悲心。
无论是在家人、出家人、富人、穷人、有地位的人、没有地位的人,只要具备其中任何一种菩提心,从此就可以称为菩萨。我们不能认为,菩萨是神仙,或是念经念得多与受戒纤尘不染的人,只要有了上述菩提心,就是菩萨。
我们一定要争取即生证悟,实在不能即生证悟,至少也要修成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样就有了非常好的基础。如果当了一辈子的佛教徒,却连出离心与菩提心都没有,那这一生就算是白活了。
菩萨戒与居士戒和出家戒等小乘佛教的别解脱戒不一样。小乘戒受持的时间,是尽形寿——从守戒之日到今生死亡之间,而不是生生世世。一旦死亡,戒体就自动消失;菩萨戒则是从受戒之日乃至成佛之间,即使死亡,菩萨戒也不会消失。依靠菩萨戒的引发力,下辈子就有可能会投生到有大乘佛法的地方,并找到具德的大乘善知识。即使没有找到善知识或大乘佛法,菩萨戒也会发挥作用,让具戒者自然而然就具备大悲心与菩提心。
关于这一点,过去也有很多公案。有些学小乘佛教的修行人,虽然他所处的环境,是小乘佛教的环境;传法的上师,是宣讲小乘佛教的上师;接触的道友,也是修持小乘佛教的。但这种人却具有与生俱来的慈悲心与菩提心。如果我们即生好好修持菩提心,以后的生生世世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过去的上师们说过:我们虽然在这一生当中没有修出真实无伪的标准菩提心,只有造作的相似菩提心。即便如此,我们下一世也能度化像整个世界的人这么多的众生,这就是菩提心的力量。
菩提心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所以藏地有些大乘上师,会在一生当中宣讲几百次《入行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菩提心是万能的。从消除罪障的角度来说,在菩提心生起的一瞬间,我们从无始以来所造的五无间罪等罄竹难书的罪业,都有可能连根拔除。就算没有彻底消灭罪业,也不会让我们堕地狱太久,蒙受不可堪忍的痛苦;从积累资粮的角度来说,只要菩提心一生起,就能积攒无量的资粮。正如《入中论》所说:“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如果没有菩提心,世上不会有任何一尊佛。只有发了菩提心,才能最终成佛。即使是八地菩萨,如果没有菩提心,就会永远安住于禅定状态而出不来,这样也不能成佛。因为八地菩萨断除了所有的我执,他的禅定境界非常寂静,没有任何障碍,他一进入禅定状态,如果没有菩提心,八地菩萨的修行就会从此间断,再不能往上发展。即便是成佛以后,假使佛没有菩提心,则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也会间断,就像阿罗汉一样,证悟了空性,断除了贪嗔痴我慢,却不会度众生,所以菩提心与菩萨戒非常重要。
戒律要保持清净,也只能依靠菩提心。阿底峡尊者的一位弟子曾问阿底峡尊者:该怎样清净戒律?阿底峡回答说:有菩提心就能清净戒律。我们都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修学大乘佛法,一定要修学菩提心;真正修起了菩提心以后,就应该受菩萨戒,而且不能犯菩萨戒。
菩萨戒有三种: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摄律仪戒中,包含了居士五戒,出家人的沙弥(尼)戒、比丘(尼)戒,以及按照龙树菩萨仪轨所讲的十八条或二十条根本戒,或无著菩萨所讲的四条根本戒(详见《慧灯之光》之《菩萨戒》)。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与世间法,以发心来判断。有菩提心的人去受别解脱戒,则别解脱戒也会成为菩萨戒。如果没有菩提心,只有出离心,则其受的别解脱戒就是小乘的戒;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只是为了享受人天福报而去受戒,则只能称为人天佛法。
二、正义
此处要介绍的,是饶益有情戒,也即利益众生的戒。
饶益有情戒有十一条,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有能力去做这十一条,却故意不去做,就会犯戒,只是罪过没有违反十八条或二十条根本戒那么严重,但也会犯一个细微的戒。
(一)帮助众生
有两种需要帮助的对象:
第一,需要帮助工作的。凡是比较有意义的事情,菩萨就应该去帮助。有意义与没有意义的界限是:间接或直接对众生有害,或者是对众生没有利益的事情,都叫做无利、没有意义;间接或直接对众生有利的事情,都叫做有意义。
第二,需要帮助救苦的。帮助病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等,比如看到众生生病了,就去买药给对方吃,或带对方去看病,去医院当义工照顾病人;看到动物生病了,如果有能力,就把动物送到兽医院治病等等。在这些方面,有些ji 督教徒做得非常好。
虽然一个普通人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若能以伟大的菩提心作为基础,点点滴滴做一些事情,也能成为大乘利众之沧海一粟。
但是,帮助众生不能以闻思修作为代价。如果放弃闻思修,去帮助众生做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在帮助众生,是在做一件好事,但是实际上却放弃了更重要的利生之事,从长远来看,这是得不偿失,对众生没有太大帮助。其实,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的闻思修,就是利益众生。
但是,除了闻思修行的时间以外,如果还有时间去帮助他众,却因为懒惰而不去帮助他人,就会犯戒。
人类从有史以来到现在,任何一种文化与思想体系当中,都没有产生和出现过菩提心这样博大精深的伟大思想。在大乘佛法里,行为的伟大与否,好坏之别,是以利益众生为分水岭,对众生越有利,就越伟大。
(二)教化众生
教化众生,也即教给众生各种方法。具体有两种:1,是教授出世间的方法。比如闻思的方法、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方法、修禅定和证悟空性的方法等等;2,是世间的生活和工作方面的方法。比如说,假如有人在做一些对众生没有什么伤害的生意时,经常出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狼狈不堪,如果我们很清楚他的问题出在哪里,也有能力帮助,就要给他出主意,并设法帮助他。如果把别人的困难不当一回事,不愿施以援手,就会犯戒。因为这种行为已经与我们当初发的菩提心有一点冲突了。
(三)报恩
世间人也会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凡是对自己有恩的众生,都应该报恩。报恩有两种:一种是对不求回报的对境报恩;一种是对希望得到回报的对象报恩。在菩提心基础上的报恩,与世俗伦理道德中讲的报恩有所不同:世间的报恩,多数是带有礼尚往来,我敬你一尺、你回我一丈的想法,或认为某人对自己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不需要自己报恩等想法;菩提心所摄持的报恩,是不求回报的,而且无论对方是否要求回报,都一视同仁、知恩报恩。
本来众生都曾经是自己的母亲,对自己恩重如山,所以我们理应对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哪怕众生的微小恩德,也要尽力报答。若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对我们菩提心的成长会很有帮助。
(四)救灾
zai 难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的zai 难。在发生地震、水灾、干旱等各种灾害时,大乘佛教徒应该带头去救灾。作为佛教徒,在大灾大难来临的时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情理所在。能去灾区直接救援就决不推辞,即使不能去现场,也可以通过捐款等各种方式来帮助受灾众生。大乘佛法一直都在强调利益众生,如果仅说不做,那就是虚伪。5.12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就有很多开出租车的佛教徒带头动员其他出租司机去为灾民免费提供服务等等,这就是大乘精神的具体体现。
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佛教徒也应该重视自己的修行,具有一定能力的时候,再去度化众生、帮助众生,则利益众生的力度更大、效果更好,也是很有效的途径。
打一个比方,假如东门着火了,井水在西门,自己又在城中心。若要救火,就必须先赶往西门去打水。如果慌不择路,两手空空地去往东门,虽然似乎是在赶往火灾现场救急,但实际上根本起不到作用。而看似南辕北辙的前往西门,才真正是明智之举。帮助众生,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条件与工具。
(五)消除精神痛苦
精神痛苦指失去亲人、失去财产、失恋、失业等引起的焦虑、抑郁症等各种精神病,现代人非常需要这方面的帮助。在这个问题上,佛教将来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大乘佛教徒在遇到精神病患者的时候,应该去帮助他们。
一些佛教徒告诉我:汶川地震的时候,他们在与心理医生联手,前往灾区做心理咨询期间,佛教徒白天工作,晚上回到驻地,便忙里偷闲地念经、修菩提心,一直都做得很顺利。但时间稍长以后,同行的有些心理学家却连自己的心理都出问题了。因为假如没有修行,经常接触痛苦不堪、心理不健全的人,自己不但容易受到严重影响,在遣除他人的精神负担方面,也收效甚微。最能解决问题的,是训练有素的佛教徒。一方面因为菩提心有很大的加持力,另外,在大乘佛法里,也有很多真正能解决心理疾苦的方法。这样就能有效地帮助对方缓解各种精神上的痛苦。所以,佛教徒,尤其是学大乘佛法的人,应该带头去消弭众生的心理重负。
(六)扶贫
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尽量去帮助那些穷困潦倒、一贫如洗的人。这也是六波罗密多当中的布施度。金钱的价值,是解决贫穷的痛苦。而舍不得用,舍不得给的金钱,等于不存在。有机会帮助穷人。是很荣幸的。
假如知道对方是职业乞丐,也知道给他的钱是用来赌博等等,为了对方断除恶习,也可以暂时不给。但如果不能确定对方会用钱来造恶业,就可以给。不管是职业乞丐或真正的乞丐,给对方一块钱或几块钱,他会高兴的。菩萨需要的,就是让众生高兴,这就够了。
(七)给予依处
如果有人想依止自己,来求学或寻求帮助,而且是诚心的,就应该允许对方依靠、依止,但不能有任何自私心。依止以后,一定要给他创造学习和修行的条件,也要想法为对方解决生活问题。如果不能做到,则不让对方依止也可以。
(八)随顺众生
如果有人为了表示好感,而诚心诚意地送给自己一点吃的、喝的等小心意,或因为喜欢和自己在一起,而邀约自己,在没有什么不便或不会对对方不利的情况下,就应该随顺对方,接受对方的好意,经常与对方保持来往,吃吃饭、聊聊天。并通过这种方法,让对方行菩萨道、走解脱路。
大乘佛教徒在随顺众生的过程中,若发现因自己的言行举止而给对方造成痛苦或不开心时候,应如此观察:以此痛苦或不开心能否令此人改邪归正或断恶行善,如果不能,就应随顺众生,而不能使其痛苦;若能令其改邪归正或断恶行善,就不能随顺众生,因为这样才能最终利益对方。如果发现,自己随顺众生的行为,虽然能让对方暂时幸福开心,但最终却于其有害的话,也不能随顺。以此类推,就能知道随顺与不随顺的尺度。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就不懂得随顺,因为自己吃素,就要求全家都必须吃素,所以经常在家里闹出矛盾,搞得全家都不愉快。其实,我们也可以随顺家人,吃三净肉或肉边菜,然后逐渐地引导对方取舍因果。但不能为了随顺家人,就去杀鸡、杀鱼、吃海鲜,这是原则性的问题,所以不能让步。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诸如性质恶劣的杀、盗、淫、妄、酒等行为,会对众生构成极大伤害,就不能毫无原则地随顺。除了这类事情以外,还是尽力随缘。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随顺众生是不对的。
佛教要与时俱进,佛教徒也应该融入社会主流,把修行与工作,学佛与家庭的关系调整协调好,不要搞得冲突四起,这样佛教才能有发展空间。我们不能因为学佛,就与社会格格不入,这样就没人敢学佛了。虽然从菩提心当中产生的一些行为会显得与众不同,但在没有必要的时候,我们的外表应该跟大家一样。
(九)赞叹入正道者的功德
看到别人有信心、布施、戒定慧和闻思修等功德的时候,要赞叹和鼓励,以令对方高兴、精进。当然,如果赞叹会导致对方产生傲慢等不良情绪,就可以不赞叹。
凡夫的性格或习气,就是喜欢讲自己的功德,而不喜欢讲别人的功德。即使明明看到了,都避而不谈。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提倡,要学会赞叹、宣扬别人的功德,隐藏、淡化自己的功德。
(十)挽救入邪道者
在众生造恶业的时候,应该想办法挽救对方,令对方转变。在保证自己没有自私和嗔恨心的情况下,以慈悲心可以根据犯罪的轻重适当地予以批评或惩罚,但前提是为了对方好,哪怕仅有一点自私,所谓的批评与惩罚就会成为罪业,所以不允许。
如果见到别人造恶,却不愿得罪人,充当好好先生,让对方继续干坏事,就是放弃众生,如果这样,就会犯戒。
(十一)用神通度化众生
一般情况下,佛陀不允许宣讲、示现神通,但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用神通度众生。假如对方看到自己示现神通之后,会对自己言听计从,继而断恶从善,若没有利益众生的其他理由,就应该示现神通去度化对方。假使有神通而不示现,就会犯戒。当然,如果没有神通,则不示现也不会犯戒。
《百业经》当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有些很野蛮的国王、军官,在杀害一些阿罗汉的时候,无论怎样劝告,都拒不听从、一意孤行时,阿罗汉一示现神通,他们当即跪下来磕头求饶、悉心忏悔,并从此成为虔诚的佛教徒。这就是示现神通的好处。
以上十一条戒,为饶益有情戒。除了其中最后一条以外,其他十条我们普通人也都可以做到。发了菩提心以后,利益众生就是我们的工作,不需要媒体的宣传,他人的夸赞,将来的回报,就像吃饭一样稀松平常。有菩提心作为基础,我们做的任何利益众生的事情,才能真正利益众生。我们的人生才真正是伟大、光荣、有意义的。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