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仁清法师: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8-12-7 11:52     标题: 仁清法师: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

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


仁清法师:



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法子和善男子善女人还不一样。在经典当中,到了法子的时候,就是已经是圣者了,他是证空了吗,圣者了吗。你看有一些经典说,文殊菩萨或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大法王子,观世音菩萨大法王子,和平常我们看到的说善男子善女人那是不一样的,优婆塞优婆夷那是一般的凡夫,一到了法子一般是圣者。

  圣者,刚才讲了是证空的人,“于第一义,心不惊动”,已经证空了,他是相应。“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虽然不从形式上天天抱着大乘经典在这读诵,但是你的智慧已经是对这个诸法的空性有所证悟,像六祖慧能大师,如果六祖慧能大师他示现念佛求往生的话,他就是进入这个地方,上品上生或中生,因为他对空性有所证悟。六祖慧能大师是不识字的,就是《坛经》上说,六祖慧能大师是不识字的,他也不必要天天抱着那个大乘经典在那读诵,所以这种人即使从事相上没有天天读诵大乘经典,但是要求是真实地证悟。

  “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第一义有证有悟,“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就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来了,可是后面跟着来的有一些是化佛过来的,行者现前的境界是什么呢?“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就是我们说的双手合十,赞叹诸佛,临走的这个人还是赞叹诸佛。因为我们从娑婆世界的凡夫临终一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圣众一齐来接的时候,那种激动、那种感恩和那种殊胜的境界肯定是双手合十,赞叹诸佛的功德。

  “如一念顷”,一念,还是一刹那的意思。刚才是一弹指,这里是一念。这个弹指表示的是刹那,表示极短的时间,在佛教经典当中是最短的时间。这个一念是什么呢,一念相当于六十刹那。这个念到底是怎么念,比如我们凡夫打个妄念好几天都回不来,数钱,把银行的钱都数了,活着都没数完,所以说凡夫的一念那就长了。这个一念它有个表法,就是一般我们说的一念,在佛教经典上解释的是六十刹那,一弹指相当于六十刹那,就是要比上品上生的长一点。

  “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即开”,住宿的宿,念su,到了那儿多长时间花开呢?“经宿即开”,是这一品的。“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因前宿习”就是我们平常念佛的那种习性,串习又起来了,它显现了。“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我们念佛思维和听闻经法的那种宿习,那个种子现在又开显了,在那儿。在花上一开,他马上又听到讲经说法,这是宿习的开显。这个时候,这个众生就走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经于七日,得不退转。修的大乘法,经七日以后就证那个不动地。

  “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修什么法?修诸三昧。然后“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经于七日,修三昧法,经一小劫,证不退地,无生法忍,刚才讲的无生法忍,可以说八地,经一小劫证八地。刚才那个一听妙音就证八地了吧,上品上生,上品中生经一小劫证八地,差别很大。

 在这里再展开一点。证空的时候,如果我们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亲证空性的那一刹那,那是初地菩萨,不要说二地一直到十地了,这个都不要说了。大乘菩萨道,你发过菩提心的人,无论你修什么法,最终无论通过什么法门,耳根也好,鼻根也好,眼根也好,还是心也好,怎么也好,只要你发过菩提心,无论修什么法,一证空性,马上就是初地,空性就是第一义谛,这是亲证空性,这是见道。


  这个初地也叫见道位,前面还有两个道:一个是资粮道,一个是加行道,见道后面还有个修道,还有无学道。五道十地: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证空性之前,加行道分四段,把加行道的四段分解开,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出现这个词这个“忍”字,那就知道了什么叫无生忍、无法忍、什么叫第一义谛。

  加行道又分四段:第一段是暖,第二段是顶,第三段是忍,第四段是世第一法。暖、顶、忍和世第一法这都是加行道的。在加行道里,世第一法是世间,因为一到了见道就证空了,一证空就能是出世间了,到了世第一法的时候,就是在这个位置,就是在这个加行道的最后,世间最高的法,没有比它再高的了,所以到世第一法的这个位,就是世间最高的法。一旦越过这个位,马上就见道,初地,就是出世间的。在世间第一法前面有个忍,到这个忍的时候,是用概念心证空性,概念心证空性就是对空性从理论上彻底地明白了、彻底地相应了、成熟了。

  到初地证空的时候,是亲证空性,你的心和空无二无别了。在这里这个亲证空性,你的心和空还有距离感,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解释。因为这一段讲起来非常难、也非常微细,我们知道就行了。在忍的时候已经证空,这个证空,是思维分别概念心证空,空和心还有距离感。在这个时候,见道位的时候,就是超过世第一法马上见道。见道位的时候,这个心和空性无二无别了,叫亲证空性。这个大家知道就行了。

  “于第一义,心不惊动”,相当于证空了,所以我们现在大家念着佛,如果你现在已经证空了,你还能活到三百岁。你想一下三百年以后你走的时候,你肯定是上品,懂这意思吧?所以说你在这里所付出的、所证悟的,到了那里不是没有用,那怎么能没有用呢?你在这里建了一个寺,有人杀了一群牛,如果都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里。果呢?不是在一个家里,更不是在一个品位上。“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世界,行此行者”,这种人临遇命终的时候,是上品的中生。

信众:师父,信了佛为什么还会得病?

  仁清法师:你不要说信了佛还会得病,就是修了佛也会得病,为什么呢?佛法是告诉我们怎么认识疾病,信佛的可以得病死,不信佛的也可以得病死,但是死了以后不一样。信佛的可以得病,不信佛的也可以得病,从病症上可以一样,但是心里承受能力和对病的感知能力完全不一样。

  佛教圈里有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当你理不清的时候,直接没法进行,没法真正的提高,没法真正的下功夫。比方有的人说“佛法是消极厌世的”。有多少人说过这个?很多人都这样说吧!而且很多出家人都这样说,佛法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消极和积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当把佛法认识成消极的时候,已经彻底把佛法败坏了,给他一个不健康的负面的概念。

  佛法是非常积极的,佛法怎么积极的呢?当你明白道理的时候,你这个佛法的修证,需要持戒,持戒是降服自我的毛病习气,降服自我是多么的大丈夫,多么勇敢的一种行为啊!降服别人你是英雄,降服自我你是真正的修行人。当你持戒的时候在降服自我,当你修行的时候必须要精进,有的人总是说“佛法是消极的,某人去山洞了”。他去山洞了坐那里不是睡觉去了,他在坐禅或者是闭关,或者是静修,是在突破,突破一种什么东西呢?突破一种无始劫来的颠倒妄念,多么的积极呀!从凡夫,从轮回一直到了脱,一直到成佛,怎么还消极呢?当认为佛法是消极的时候,很多人他就不会主动实践佛法,去修行佛法。佛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相当的积极呀!佛法的菩提心是什么意思?我要成佛,我不单自己要成佛,我要让一切众生都成佛!哪个国王敢这样?!哪个将军敢这样?!所以佛法是非常积极的!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