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所有病症皆因“堵”,用好这三种力,排三邪,通淤堵,无病一身轻!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22-8-18 21:32     标题: 所有病症皆因“堵”,用好这三种力,排三邪,通淤堵,无病一身轻!

所有病症皆因“堵”


用好这三种力,排三邪,通淤堵,无病一身轻!

道教


在中医里面,所有的病症一定程度上都是“不通”,不通则淤,淤则堵,一般表现为三邪(风、寒、湿)。

《灵枢·本藏》中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若经络出现淤堵,气血不能正常运行,那身体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及时予以疏通、调节以保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都遇到过下水道或水龙头阻塞的问题。当局部出现阻塞时,管腔变窄,可流动的水量空间变小,垃圾也不能及时排除,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同理,经络作为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重要通路,外络肢节,内联脏腑,把人体的内脏官窍、四肢百骸等连接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经络的正常运行来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使之保持在一个平衡协调的状态。


风、寒、湿三邪堵在哪,病就在哪


风、寒、湿三邪堵在人体哪个部位,病就在哪。而疏通它的关键,就在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其中经脉又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之分。十二经脉为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它们首尾衔接。古语云: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十二经脉又称为正经。

而我们生活中常听多见的督脉、任脉等则属于奇经八脉。人体易受风、寒、湿邪的侵袭,邪客脉中,影响气血的运行,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那生活中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1

风邪易袭阳脉之海,引起头痛


风邪为阳邪,具有轻扬、发散、向上的特性。四季常在,其性善动,常兼它邪,合而发病,从而影响我们的健康。

风邪易袭阳位,如人体头面,肌表等属阳的部分。而督脉为「阳脉之海」,可调节全身阳经的气血,循行于人体背部正中,故易为风邪所扰,引起头劲疼痛。此外,风邪还能引起隐疹(荨麻疹)、突发口眼㖞斜、关节游走性疼痛等证。


2

寒邪易伤人体阳气,引发疼痛


寒邪具有寒冷、收引、凝滞等特点。常见于冬季寒冷时节,但若逢气温骤降、久处空调房或夏季贪凉、过食生冷等情况,亦是寒邪的致病原因。

病犯寒邪,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致使气血凝结,经脉阻滞。若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不前,则不通则痛,所以疼痛是寒邪侵袭人体致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因寒邪所克部位不同,故而出现多种疼痛症状。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头痛,颈痛,脘腹冷痛,女性常见的宫寒痛经以及关节屈伸不利等。


3

湿邪易阻滞气机,头困身重


湿邪具有重浊、黏滞等特点。常见于夏季,因此时雨水较多,气温较高,蒸腾发散,使环境潮湿,又逢夏季气候炎热,毛孔腠理开泄,故人体易感。湿邪为阴邪,易伤阳气,阻滞气机。

《温热论·外感温热篇》中说:「湿胜则阳微。」而人体五脏中,脾脏主水液运化,喜燥恶湿。故湿邪常易困脾,损伤脾阳,致使脾脏运化无权,从而出现水湿内停,留滞脏腑经络,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

湿邪之为病,常见头身困重、舌苔厚滑黏腻有齿痕、四肢关节疼痛酸楚、脘腹胀满、大便粘腻溏泄、带下量多、水肿等临床症状。


借力疏通淤堵,通畅气血


1

对风邪:防风避风、借天之力


风邪善行数变,常兼它病。因此生活中应防风避风,尤其夏季出汗后,应避免在凉亭、弄堂等处乘凉吹风,同时生活中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

夏季阳光充足,适当的日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补足体内阳气以抵御外邪。头为诸阳之会,其中百会穴位于我们的头顶,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交点即是。



百会穴:主治头痛、眩晕、中风、昏迷等症。而督脉位于背部正中,为阳脉之海。所以晒太阳时应多晒头部、背部及手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体质。

晒太阳一般以20-30分钟左右为宜,注意一定不要在温度最高、紫外线最强时晒太阳。



风池穴:风池穴位于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它是足少阳胆经、阳维之会,是风邪易蓄积之所,故为治风之要穴。无论是外感风邪,还是肝风内动,均可艾灸该穴位。



2

对寒邪:以热温之,借艾之力


《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灸之则透诸经。”

《医学入门》中也提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艾灸之好。

中医倡导春夏养阳,夏季皮毛腠理开泄,全身的经络气血较为充沛且浮于浅表,此时艾灸,药物更易经穴位深达体内,以扶阳赶走寒气。

艾灸可以以温促通,以通促补。中医倡导春夏养阳,夏季皮毛腠理开泄,全身的经络气血较为充沛且浮于浅表,此时艾灸穴位深达体内,以扶阳赶走寒气。

饮食上应避免多食生冷油腻之物。尤其夏季气候炎热,我们更要管住嘴,不能贪凉,恣食生冷,避免寒从中生。

平时也可以多泡泡脚,《黄帝内经》中曾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人体穴位最密集处,就是双足,且足底有对应脏腑的多个反射区,因此足浴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从而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睡眠及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3

对湿邪:顾护脾胃,借食之力


饮食上,少食肥甘厚味。平时可多食健脾祛湿类食物,如山药、茯苓、薏米、赤小豆等。

俗语说:“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可见人们对足三里穴的认可。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距离胫骨前缘一横指处,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

明代《针灸大成·治病要穴》中曾提及:“主中风中湿,诸虚耳聋,上牙疼,痹风,水肿,心腹鼓胀,噎嗝哮喘,寒湿脚气。”作为保健第一要穴,足三里穴自古就为人们所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艾灸外,按摩也起到同样保健作用,且简单好操作。

近期雨水较多,加上气候炎热蒸腾,使环境潮湿。我们应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避免冒雨涉水等。若需要长期户外工作,应在雨天做好防潮防护。






                                                                                                




图片附件: 38.png (2022-8-18 21:32, 447.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7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4717



图片附件: 39.jpg (2022-8-18 21:32, 42.1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3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4718



图片附件: 40.jpg (2022-8-18 21:32, 37.8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3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4719



图片附件: 41.png (2022-8-18 21:32, 85.3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4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4720



图片附件: 42.png (2022-8-18 21:32, 53.5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1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4721



图片附件: 43.jpg (2022-8-18 21:32, 41.1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7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4722



图片附件: 44.jpg (2022-8-18 21:32, 78.7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7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4723



图片附件: 45.jpg (2022-8-18 21:32, 20.3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1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4724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