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老子说:道法自然并非顺其自然,你还准备拿“自然”当借口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22-11-23 10:29     标题: 老子说:道法自然并非顺其自然,你还准备拿“自然”当借口吗?

老子说:


道法自然并非顺其自然,你还准备拿“自然”当借口吗?

道教


一提到无私无欲、不争不贪、节欲俭朴,有些人就认为老子学说是个倒退学说,认为老子的主张是消极避世的,这个不对!老子明明确确地讲要“为而不争”!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老子之道主张淳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和暴力。



道的属性:无私无欲、无为自然


老子讲的道体现的是状态和属性有机统一,是混而为一。那么,大道有没有属性呢?有属性。道的属性就是无私无欲、无为自然。

我们说的“九九归一”,就是老子教导我们的要返朴归真,要归到“无极态”,要归到“婴儿态”,要归到“朴”的状态。

所以老子的学说是回归学说,凡是回归学说和回归操作,无不主张奉献人生的,老子提出归真返朴,归真复命,回复本来的属性,也就是道德属性,用佛教的话讲,就是达到涅槃寂静、妙明常住的状态。



如何返朴归真


如何回归?如何复命?如何明德?如何常住妙明?无不涉及人生的奉献精神。

老子要人们“修德符道”。以人生的社会活动来看,要达到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属性,奉献人生,便是根本的“修德”内容。如果奉献人生的修习你能达到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程度,那你就真的修德符道了,你就得道了。

在老子的学说中,宇宙的演化也好,社会的发展也好,人生的演变也好,都是从道而来。“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是从道在人类社会的演化变迁状况来讲的,“失礼而后法”看来这也是人性变迁的规律了。


我们已经走到物极必反的境界、境地和状态了,现在必须要回归。在这个回归的历史时刻,老子的学说,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老子几千年前就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回归智慧。

“功成名遂“、“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身退,天之道”、“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老子强调不争,不争就是不为己争,要无私无欲。只有无私无欲,才能不争,人们的争夺都是自我意识支配下,以“满足自我”的一种摄取心态与行为。

天道的运行是自然无为的,没有自我意识,更没有自我意识支配下的争夺心理和行为,故“天道不争”。

天道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不争,是基于因缘关系的极性变化机制,这种因缘是凑合则生,离散则灭,一环套一环,互为因果,互为前提,迭相更生,后浪推前浪,体现在万事万物的运行上,则为井然有序,依程序自然展现,就是“善胜”。


“善胜”就是没有情识的必然,但对有情识的人来讲,只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体现“天之道”的“善胜”。

对“善胜”来讲,根本不存在功名利禄的自私情欲,也不存在声名显赫和身居要位的“表现欲”。所以只有奉献的自然心态才符合天道,也只有无私无为的缘生缘灭机制,才不受制于自我意识的“自生”。

“自生”的根本特征是为我所有,而天之道却体现着道的无私无欲,没有主客内外。可见无私奉献的人生观是天道本有属性在人性上体现,也是我们原所具有和本身具备的天性。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那么天道的规律是什么呢?天道自然运行的规律是如何运行?又是如何来平衡的呢?老子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损不足以奉有余”。

以盲目索取的手段来达到自我的私欲和贪心,天之道的自然规律不是这样,“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要雪中送炭,而人不体现天道的无私奉献精神,唯利是图,无利不做,故“奉有余而补不足”。“上下交征利”唯利所驱,根本谈不上文明进步。

老子阐述天道、圣道,其目的就是为了给我们指明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是要建立人类奉献人生的观念。老子反复强调这个奉献的人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不为己有,不为己贪,但要积极生、为、长。为他人、为大家、为社会、为自然界大胆作为,这才是大智大德。以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精神境界而作为时,才是深邃的智慧,这个德是指属性,“玄德”则是道的属性,奉献人生就一定要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才可达到高境界本有的属性。

什么属性呢?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奉献属性,圣人有这个属性,所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为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可见,奉献人生是自利利他的智慧操作。人人奉献则人人收益,家家奉献则家家和顺,国国奉献则天下太平,何愁世界不安乐。



老子提倡奉献人生观


一提到无私无欲、不争不贪、节欲俭朴,有些人就认为老子学说是个倒退学说,认为老子的主张是消极避世的,这个不对!老子明明确确地讲要“为而不争”!怎么为呢?

你为别人多奉献,你为大家多作为,你为社会多付出少索取,这是你智慧开显的象征,绝不是消极愚昧的表现。没有智慧的人往往显露出自私自利的“聪明”。老子提倡的是奉献人生观,而不是愚昧无知的无可奈何和矫揉造作的故意作为。

奉献人生是智者高尚追求的必经之道,是大志之人净化心灵与智慧之必需,也是我们自性本体的自然属性。所以,圣人最高层次的人格,就是奉献人生,就是无私奉献。

所有的大道哲理和宗教不可缺少的魅力,也就是提倡奉献人生。圣人们都把人生建立在奉献上,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为大家,为社会、为人类、为一切众生奉献而不索取。正因为这样,才成为一个圣者,才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符道者,才能天长地久。

怎样才能天长地久呢?怎样才能经久不衰呢?怎样才能万世流芳呢?就是圣人体现的天道不自然,不为自己,为他人。

老子正是体现了道隐无名、清净无为的奉献精神,他没有名利之图,他大智若愚,没有所谓的惊人之举,默默一生,正是体现他无欲无私、无为自然精神的一个典范。



《道德经》与奉献人生观


“夫唯不争,故无尤”,他以他的大智慧告诉人们,要建立奉献人生观,只有不争,才能有奉献精神,只有奉献,才有价值和意义,才能有“无尤”的幸福人生。“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就是修德符道的人。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人,才叫圣人。符道之人,思维言行,一切的一切,都是体现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道的属性,这样的圣人就没有“心”,没有什么“心”?就是没有常心,没有常人的背道之心、违道之心。

常人的心就是贪欲妄想之心、私心杂念之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就是给“百姓”奉献,也就是圣人的人生价值就在于为一切众生服务,为一切众生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德能。

圣人以大悲心随顺众生,以利乐有情为人生内容,以救度一切众生为人生的价值,这就是圣人不同于百姓“常心”的地方。百姓之心并非都是奉献之心。一般公民的心往往是把你的东西给我,我就高兴,把我的给你就不高兴。

但老子就以“百姓之心为心”,你需要,那我就奉献给你,而且无所图报,无任何目的。如果人人都能够奉献给别人的时候,那人类社会还会竞争吗?争夺什么?哪里还有战争残杀呢?没有争、贪、夺、抢的自私心态和行为,那时我们就“无尤”了。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我们要明白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人都奉献,人人都建立奉献人生观的时候,大家都是受益者,你给他奉献,那他给谁奉献?他不是给你奉献吗?

你只奉献不索取,那别人也不会与你争,人人奉献天下哪有纷争?真正无私奉献的人那你跟他,你跟他争什么?无法争,因为虚空中钉不住钉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比喻奉献人生达到自然流露的一种高境界。能像水一样利万物的奉献精神,才能说是真正的“无私奉献”。

所以,伟大的圣人实践自己的奉献人生观,也希望人人都建立奉献人生观,于是就告诫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要贪欲妄想太大,不要私心杂念过重,不要将你的这个“贪欲”放纵和膨胀,否则就建立不起奉献的人生观。


因为贪欲这个东西,你要放纵和膨胀,它就把你的层次和境界越降越低。人的贪欲往往落脚在各种享受上,而这种享受,最终都落实在物质的争夺上,为我所用,为我所有。就势必要争贪夺抢,那怎么建立奉献的人生观呢?

要建立奉献的人生观,就要具备老子讲的“少私寡欲”。“少私寡欲”之人,必然私心杂念和贪欲妄想菲薄,垢轻德厚,烦恼障碍不了自心,于是就奠定了人生的基础。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无有何患?”我们有什么忧愁呢?就是有我这个身、有“自私”、有“贪心”。有了物质这个身体,就要受物质世界根本规律的制约。

因为我们“有身”,就为身的生存产生贪欲之心。这种贪欲之心,集中表现在物欲上。一定的物质条件是生存的基础,但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不遏制人膨胀的物欲,人与人的争夺就必定不可避免,最终人人都在争夺中痛苦地生存,这种生存毫无价值和意义,所以这种有身为我的自私贪欲,只能给我们带来“大患”。

老子提倡“无身”、“无我”的奉献人生观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光明大道。现在人不了解老子的大智慧,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为目不为腹”,放纵“有身”的本能,膨胀贪欲的妄想,致使我们的负担愈来愈严重。

贪五欲之乐,在愚昧中饮鸩止渴,所以老子大声疾呼:“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我们人类社会因为没有重视老子奉献人生大智慧的认识,使我们人类社会陷入了“文明的困境”。心态不平衡,生态不平衡,人与自然高度脱离。

本来和我们融为一体的大自然,由于我们贪五欲之乐,由于我们追求所谓的物质文明,使我们人类的道德沦丧、行为失常,这就是老子讲的“心发狂”和“行妨”。所以,老子给人类指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最高生存智慧。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要建立彻底的无私奉献精神,必须从大道上得到认识突破,不从大道理上明悉,也就是常说的“看不破”当然“放不下”,“没身不殆”的人生,必然是体现在“容”、“公”、“全”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只有无私奉献精神才能“死而不亡”和“没身不殆”。

“抱怨以德”这是老子的名言,它包含着奉献是无条件的,不分亲疏远近的,不分恩仇好恶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只有老子这样的大圣人才能有这样的智慧的见解。

“闻过则喜”、“抱怨以德”,名言“有人捶詈,同于赞扬”,都是认识了深层次规律的超凡智慧之举,是圣人超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老子奉献精神的最高境界。因为老子讲,社会是由“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演变程序而退化的。

天地的不仁是指天地没有失道,没有失德,就没有退化到“仁”的状态,所以说“天地不仁”。什么时候讲仁呢?“大道废,有仁义”,大道丢失了才讲仁义,讲仁义时,是没有道和德了,失去了道和德之后才讲仁义。天地没有失道,也没有失德,它需要讲什么仁义呢?



“奉献人生观”的终极体现


提倡的奉献,包括给自然界“奉献”,我们要实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要回归自然,要把万物与人同视。

老子的奉献精神就是叫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者,愿人得乐。得什么乐呢?并不是物质的享受之乐,而是道德智慧的一种高境界之乐,认识深层次的哲理,具备高层次的智慧,这就是一种真正的“乐”,要叫人得到这种“乐”,有这种“乐”的时候,你才能“无尤”才能“常与善人”,没有这种乐,怎么能“善人”呢?

那就不能“善人”,也不能“善物”,老子讲的“俭”,有节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淡泊的意思,恬淡虚无的意思。就是你不要有贪心,不要有私心,要无私无欲、自然无为,这是一种俭朴、淡泊的奉献人生之体现。

老子讲“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就是奉献精神。要有大作为,这个作为是为他人、为大家、为社会奉献,各尽所能,把你的所长,所能全奉献出来。

“不争”就是没有个人目的和企图,不为自己攫取金钱和名利,不为自己抬高地位,而是为大家奉献,就叫奉献的人生。“利而不害”就是一切起心动念,言谈举止,无非是有利于他人、有利于自然界,绝不给主客内外造成有害的后果。


更深层次的“利而不害”,那是体现着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天道属性和规律属性。凡是能利益一切的有情无情的无为之“作为”,道祖称为“应无住所而生其心”。

只有这种“生其心”和“作为”才能不给环境留下任何不可逆的痕迹——唯道是从,道祖称为“圣智现量”、“无作妙德”、“自在成就”。只有达到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无上境界之圣人,他的人生才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才会“无作妙德”。“自在成就”、“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奉献人生观”的终极体现。






                                                                                                




图片附件: 75.jpg (2022-11-23 10:29, 166.6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8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6086



图片附件: 76.png (2022-11-23 10:29, 314.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2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6087



图片附件: 77.png (2022-11-23 10:29, 400.6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4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6088



图片附件: 78.png (2022-11-23 10:29, 599.5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1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6089



图片附件: 79.jpg (2022-11-23 10:29, 113.3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0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6090



图片附件: 80.png (2022-11-23 10:29, 681.7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1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6091



图片附件: 81.png (2022-11-23 10:29, 470.7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1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6092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