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要能忍一切不如意、一切痛苦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24-7-12 11:34     标题: 要能忍一切不如意、一切痛苦

要能忍一切不如意、一切痛苦

南怀瑾先生


首先我们来了解佛学忍辱的意思,看到一个“辱”字,我们会想到受人侮辱叫做辱,譬如别人骂你啦,打你啦,各种不如意的刺激,算是辱,这是从文字上的了解。在佛法上讲,一切不如意就是辱,受一切痛苦就是辱。譬如我们老了病了,老病就是辱,老病招来自己许多烦恼,也带给别人许多烦恼。不要说我们人是如此,你只要看看动物,拿蚂蚁来说,你仔细观察,年轻的蚂蚁经过老化蚂蚁的旁边,都走得远一点,这样的辱,这样的难堪忍。

所以,这个有缺陷的娑婆世界非常难堪忍,没有一样事情是圆满的,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众生堪忍,受得了;所以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是堪忍的世界。也因为如此,这个娑婆世界上的众生,才最能够成佛,因为生在天堂没有痛苦,没有刺激,天天在享福,众生也不想修道,用不著嘛!生在地狱里,受苦受难都来不及,没有时间搞这一套。只有生在娑婆世界,有苦有乐,有善有恶,各有一半,所以能够刺激你发生解脱的智慧,是成佛的捷路。

忍辱并不是完全讲侮辱,大家不要搞错了,一切的痛苦能够忍的都是辱。譬如我们这个世界上做生意的,创事业的,乃至发财的,你问他这个日子好不好过,他一定说不好过。受不受得了呢?有什么办法呢?反正能够忍得住就这样忍下去;所以说娑婆世界的众生堪忍,能够忍受......

我们要想学佛,要想修行成就,“忍”是最难做到的,就像打坐修定,为什么定不住啊?两个腿痛,你就忍不住了,这个忍就是忍辱里的一忍啊!当然硬忍是很难,但是你明明知道此身两腿两手,四大皆空,那个时候你就是空不了,忍不过去。所以这六度的一关忍辱度,你就过不了,过不了的话,这一切皆是空谈。你说我们会念《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木鱼敲起来非常好听……哈啾!糟糕,我感冒了,怎么办?看哪个医生好?因为怕死掉,众生相就来了,寿者相就来了,这一下就忍不过去了。

所以忍辱的道理,放在《金刚经》的中心,大家要特别特别注意!佛把自己本身修持的经验告诉我们,做个榜样。所以佛说,真正智慧彻底悟道的人,才晓得忍辱波罗密本身没有个忍。如果有坚忍的念和感受在那里,就已经不是波罗密,就已经没有到彼岸,也没有成就。

说到工夫的成就,就要提到南北朝时候禅宗的二祖,他尽管是接了达摩的衣钵,最后还是受报;多生多世欠的命债,最后还是要还。佛法的基础是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另有一个祖师在被杀头的时候,写了一个偈子:


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

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他很慷慨地把头伸出来,砍吧!此外像印度禅宗的祖师师子尊者,也是还债,头砍下来没有血,脖子里冲出来像牛奶一样,数尺高。这证明经过修持,色身已经转化,再进一步白血化掉,他身体变成空的,杀头也杀不了啦!

在色身还没有变空以前,受报被杀了,像杀头、受伤害,不流血只流白乳的情况,并没有痛的感觉,所以那个不算忍辱。忍辱的时候有痛的感觉,有非常痛苦的感受,而心念把痛苦拿掉,转化成慈悲,这才是忍辱波罗蜜。到达没有痛的感觉,那是工夫境界,不能说是忍辱波罗蜜的功德。尽管工夫到达这一步很不容易,但是这个工夫不稀奇,等于我们上了麻醉药,开刀不会痛,那不能说你本事好不痛啊!如果没有上麻醉药,极痛而能不痛,那是你真正的智慧成就,你当场就可以把五蕴里的受蕴与想蕴,都拿开而解脱了。学佛也是要学解脱,这个道理我们必须要加以说明。

所以菩萨道的忍辱是有形象的,痛苦是痛苦,烦恼是烦恼;能够把烦恼、痛苦观空而转化了,就是道德的行为,是心理上的心性,这才是菩萨的功德。因此我们学佛的人注意,别人态度不好,或一句话不中听,马上起计较心,乃至起嗔恨心,你所有的工夫、修道,都垮掉了。青年同学们注意,不要听了讲忍辱,就万事不做,自以为那是忍辱;要入世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才是修菩萨道的基本精神。菩萨是积极的,不管自我。只做利他的事,而入世利他是非常痛苦的,也是非常烦恼的。要处处牺牲自我,必须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才是真正大乘道的忍辱精神。

譬如说,佛为什么让人家割他的身体?他是为了证明给世人,修证佛法确有其事,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晓得。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他再告诉须菩提,回想过去五百生以前,专修忍辱。他说那一生的修行,专做忍辱功夫,的确达到了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不着相。所以他强调一句话,怎么样学佛?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就是学佛的精神,换句话说,不要被一切现象骗了,或迷惑了。有个庙子,有个房子,有件衣服,有个地方,这些都是相;此心不要被佛堂、房子、财产,或名誉所迷惑了。所以前面曾说,要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大乘菩萨走大乘的路,应该离一切相,发起求大彻大悟菩提之心。


——南怀瑾先生《金刚经说什么》



                                                                                                



图片附件: 1.jpg (2024-7-12 11:34, 63.7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4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8173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