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认识佛教系例---认识释迦牟尼佛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9-11 04:14     标题: 认识佛教系例---认识释迦牟尼佛

认识佛教系例


认识释迦牟尼佛



资源出处: 文: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 旁注:互联网 图:未知






摩耶夫人途中经过大花园,叫蓝毗尼园。那天天气特别晴朗,园子裡面百花争妍,绿草如茵,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夫人漫步在花园中,看见一颗高大的无忧树,枝繁叶茂,犹如伞盖一样柔柔软软地垂下。夫人看得高兴,举起右手摸了摸枝条,太子就从右胁诞生了,披著一身金光。

释迦牟尼佛降生於公元前六二三年,他的父亲名叫净饭,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非常英明仁慈,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国的公主,為人十分贤慧。她四十五岁的时候,怀孕太子,已满足了十个月,便在归寧途中,距离国都约五英里的蓝毗尼园,诞生了太子。传说太子能周行七步,脚踏之处,现出七朵莲花;且举目四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自语:「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当时天上飘落香花,还有九龙吐水為太子沐浴。



阿私陀為太子佔相




父母晚年得子,喜出望外。当太子回宫后,全国举行欢庆,有阿私陀修士来访,说太子相貌庄严,预言将来可做统一全世界的「转轮圣王」,或博学的「一切智者- --佛陀」。父王对他寄予非常殷切的希望,所以特请著名的婆罗门教徒,替他取个名字,叫做「悉达多」,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的意思。



举世无双的宫殿




净饭王為太子建造一座举世无双,奇妙无比的宫殿,命名為“四时宫殿”;进入宫殿,四季如春,楼上阁下弦歌不绝,宫女歌妓侍立左右,不知人间还有春去秋来的凄凉,不知人生还有悲欢离合的悲绪.

幼年及少年时代

  悉达多太子诞生七天,母亲就去世了。姨母摩訶波闍波提,為净饭王继后,抚养太子。她把太子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疼爱,使太子仍旧在幸福舒适中生活长大。

  七岁时,太子开始读书。净饭王聘请名师教他学习梵文,由浅入深的研读五明和四吠陀。聪明的太子,闻一知十,没几年﹝十二岁时﹞便博通了一切学问。后来又学兵法和武术,也都很快就精练了。在一次王家子弟的比武会中,他表演了优越的体力角斗,和超人的射箭武艺:诸王子中最好的,只能一箭射穿三鼓,太子却能一箭连穿七鼓。

  十六岁时,父亲就令他结婚,娶的是邻国公主耶输陀罗。后来生下一个名叫罗罗的儿子。当罗罗出生时,太子嘆气道:「罗罗有般奴。」意思是镣銬锁住了父亲的颈项。

  净饭王很爱太子,希望他继承王位,所以特别為他筑了「寒」、「暑」、「温」三时宫殿,挑选许多宫人美女服侍他,让他过著快乐的生活,但是悉达多太子对这世 间的富贵、快乐,却不感到兴趣。

悉达多太子,是个王子,但他看见当时印度四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十分不满意。

  他常想著:「首陀罗為什麼做奴隶?难道他们不是人吗?有甚麼办法,使他们过著自由平等的生活?」

  有一次,悉达多太子随著父王,到田野去游玩。看见农夫在耕田,上身没有穿衣服,在猛烈的阳光下晒著,全身是泥浆,大汗直流,气喘不息。耕牛颈上勒著绳子,皮破血流,还要受农夫的鞭打。犁过的泥土,翻出许多小虫,鸟雀飞来争著啄食。太子生起慈悲的同情心,觉得為了求生存,贫民是多麼痛苦!而生命的互相争斗残杀,更是一幕大悲剧!他便在大树下静静的想著:「应该怎样去救济他们,让大家过著合理的生活?」太子想得出神,几乎忘记了回宫。

  后来他出游四城,遇见老人、病人、死人的痛苦情形,又看到出家修士的快乐神情,因此左右思维,知道任何人都逃避不了老病死的痛苦,且一切眾生為了求自己的生存,更做出种种罪恶,甚至不惜互相残杀,造成种种悲剧,结果还是向著老、病、死亡的路上走,这悲惨的生命界,这矛盾不合理的人生,应如何去解脱痛苦呢?

  这些问题,使太子不能安住於王宫,享受尊荣与富乐,终於在二十九岁那年的一个月圆光辉夜裡,下了最大的决心,拋弃了王位、财富,和父母妻子,只带著侍从车匿,骑著犍陡白马,偷偷的离开了王宫,越过了阿那玛河,到深山旷野去追求痛苦的解脱与人生的真理。





悉达多太子出家以后,在阿那玛河畔,自己剃掉头髮,披起袈裟,叫车匿带了冠服白马回宫,车匿哭泣,白马悲鸣,捨不得离开太子。

  净饭王看见车匿回来了,却看不见太子同来,悲痛万分,立刻派遣大臣去追他回来。但是太子出家的意志,非常坚决,对来追的大臣说:「我如果不觉悟真理(成佛),誓不回宫。」国王无法,只得选了亲族中的五个青年,去跟随太子修行。

  太子向旷野前行,进入跋伽仙苦行林,看见那些苦行者,為求生天,而修种种苦行,觉得不是正道,立即要离开。苦行者见他的道志异常,告诉他到恆河南面的苦行林,去寻找名师,定可达到愿望。於是他向南而行,越过恆河南岸,到了摩竭陀国,就在王舍城中乞食。

  之后,走向班达峇巖去。频婆沙罗王知道了,特到班达峇巖去访问太子,要请他进宫去,供养一切饮食,并要让给他王位,和赠送给他半个国土和财物,劝他还俗。太子因修道意志坚定,不愿接受,频婆沙罗王非常敬佩,对太子说:「你如果成佛,不要忘记度我。」太子说:「大王,我一定能如你的心愿。」於是他向王告辞,朝著苦行林的路径,再去寻找名师了。

  太子同五侍从向追求真理的征途前进,访问了当时著名的宗教师阿罗逻迦兰,和鬱陀迦罗摩弗;可是他们的学说都不圆满,不能满足太子的希望,便离开他们,向他处寻访。

  太子在尼连禪河近处的宇奴唯拉村(URUVELA)修苦行,过了六年极其刻苦的生活,日食麻麦,身体消瘦,四肢无力。后来自知过分的刻苦,并不能获得真理,便放弃了苦行,接受牧牛女苏耶妲(SUJATA)乳糜的供养,恢復了身体的健康。随从的五个人,以為他失了道,就不再跟从他了。於是太子到尼连禪河去洗澡,把六年来的污秽洗掉,并下定决心要追求最圆满的真理。





太子带领五个随从,来到尼连禪河的加者山苦行林中,為了寻求解脱,他静坐思维,身不著衣,不避风雨,每日仅食一麦或一麻,坚持不懈达六年之久,身体已极度消瘦,但仍没有找到真正解脱的方法。

  释迦太子自己一个人,渡过尼连禪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时有哥草童子,先在一棵菩提树下,用草铺了一个座位,太子即在所铺草座上面静坐。他发出坚强的誓愿:「我不成正觉,誓不起此座。」佛经称此座為金刚座。



白猿献花果




  太子来到伽耶山苦行林中,开始过其艰苦日子。他在树下跏趺而坐,不分昼夜,不避风雨,不卧不起,一心修习禪定。有时山谷中的白猿摘取花果来供养。但他内心丝豪没有懈怠的念头。鸟儿飞来了,在他头上做巢抱卵,撒尿拉屎,他不嗔怒,也不加驱赶,心性泰然。



牧羊女供养牛奶




  悉达多结束苦行后,先到尼连禪河洗去了他身上六年的积垢,随后接受了河边牧羊女供养的牛奶,恢復了体力。随从他的五个人见他这样做,都以為他放弃了信心和努力,便离开了他,前往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去修苦行。

节录自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三
〔本缘部〕
尔时太子。心自念言。我今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修於苦行。垂满六年。不得解脱。故知非道。不如昔在阎浮树下。所思惟法。离欲寂静。是最真正。今我若復以此羸身。而取道者。彼诸外道。当言自饿是般涅槃因。我今虽復节节有那罗延力。亦不以此而取道果。我当受食然后成道。






 过了第七日深夜,传说当这时候,太子在禪定中现出魔境扰乱,即魔王波旬,派遣魔女来诱huo他,发动魔兵魔将来威吓他;太子意志坚定,始终不被他所动摇,结果魔王被降伏了。这传说,是说明了太子内心中克服情欲与威势的心理过程。

  降魔后,把精神全力集中起来,运用最高的智慧,去思考大地眾生的问题。终於在三十五岁那年﹝公元前五八八年﹞夜半,看见明星出现,豁然觉悟一切真理,完成了无上正觉。从此世人就尊称他為佛陀,圣号就是释迦牟尼佛。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讚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讚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為甚难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眾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為诸眾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节录自 佛说阿弥陀经

  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是什麼?最重要的是缘起的理法,宇宙人生是从缘起而有的,万法是由因缘和合共依存。例如我们的驱体是由父母生育為缘,而生命是自己带来的业力為因,我们是自己过去所做的无明烦恼业力,所以招感这个身体果报,有了果报身体的生,那麼老、病、死,就不能避免,所以要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只有修道断除根本烦恼的「无明」。

  当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是说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无明烦恼障蔽了佛性。故佛陀的成道,是了悟缘起,断除无明,慧光焕发,佛性显现,内心清净,然起了真理光芒,照耀人间。




 

佛陀成道后,就开始说法济度眾生的工作。



  最初,到鹿野苑教化憍陈如等五人,他们听佛说四諦法得道后,就成為五比丘。这是教史上最早的僧伽。





又有波罗奈国,俱梨迦长者的儿子耶舍,和五十个同伴,一齐来跟佛出家。俱梨迦长者及夫人也来皈依佛陀,成為最早的优婆塞和优婆夷。

  接著,佛陀独自到迦耶山上,度化三迦叶兄弟,三迦叶是拜火教的领袖,大哥名优楼频螺,有五百徒眾,二弟名伽耶迦叶,有二百五十徒眾,三弟名那提迦叶,也有二百五十徒眾,合共一千个徒眾集体来出家,大大提高了佛陀的声望。

  佛陀带了三迦叶兄弟,和徒眾千人,到摩竭陀国去,频婆沙罗王恭敬迎接,虔诚皈依,并且建筑了竹林精舍,献给佛陀与比丘们,这是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也是佛陀在古印度南方说法的根据地。

  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王舍城内的著名异教徒,舍利弗和目犍连,也因崇拜佛陀所说的缘起真理,联合他的徒眾二百人,跟佛出家。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成為佛陀转法LUN 的助手。

  不久,有摩竭陀国大富长者的儿子摩訶迦叶,来皈依佛陀,成為头陀第一,后来佛陀涅槃,他就承受了佛陀的遗钵。

  须达多长者皈依佛陀,并在憍萨罗国舍卫城建筑祇园精舍,献给佛陀说法道场,这寺院的规模比竹林精舍更為宏大。是佛陀在北方说法的根据地。憍萨罗的国王波斯匿和皇后末利夫人,也都来皈依佛陀,成為忠诚护法的佛教徒。





佛陀成道后的第六年,回祖国探望年老的父亲。姨母波闍波提,和阿难陀等几个堂弟及罗罗,也信佛,后来都出了家。当净饭王高龄九十三岁那一年,已是病重垂危,佛陀特再回国為父王临终说法,送终扶棺,布施财物,表示孝敬。

《观佛三昧经》佛告父王:「一切眾生,生死中念佛之心,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此乃世尊大慈至孝,劝父之言,唯劝念佛。可见种种行门,非不殊胜,但非凡眾之所能修。唯有繫心念佛法门,最是应机。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转恶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显示无餘。



佛陀回国省亲,讲经说法,王室宗亲纷纷披剃出家。就连净饭王的爱孙罗喉罗也随佛陀出家做了“小沙弥”。过了两年,佛陀的姨母带著耶轮陀罗及五百宫女要求随佛陀出家,佛陀慈悲让她们出家為比丘尼,并且特制《八敬法》戒律,要求比丘尼眾遵守。


国王皈依佛陀



  皓月当空,大地银辉。佛陀在“竹林精舍”向一千二百五十诸比丘,宣说其深微妙法。而后,率眾弟子暂离“竹林精舍”,走向北方的“祗园精舍”,沿途不断对民眾施以教化 。乔萨弥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王闻佛说法,深受啟迪,当即皈依佛陀。

  佛陀是大眾的安慰者与救护者,他把一切人,都当作自己的父母儿女一样爱护,替生病的比丘洗涤脓血,替瞎眼比丘穿针缝补。释迦族和拘利族争水,他不辞劳苦,特地远道去替他们调解。毗舍离疫症流行,佛陀不怕传染,特别进城去安慰病人,教化病人,并且指导他们,国家应有民主的政治方法。

  佛陀以慈悲无畏的态度,深入民间,去传播中道的真理,凡是同他接触过的,听他说法过的,无不深受感化,而衷心地信仰。

  佛陀的信徒,从国王、后妃、大臣,以至贫民、乞丐、奴隶,应有尽有,遍佈社会的每一阶层,这是他提倡慈悲平等,济度眾生的伟大表现。



娑罗树下涅槃



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席不暇煖地奔走,足跡踏遍了恆河两岸。到了八十岁那年,从摩竭陀国到毗舍离,在毗舍离的大林精舍,作最后一次的教诲。这时,佛陀身体染了疾病,已自知将在三个月内涅槃。又渐渐向前走,经过每一村落,便利用休息时间,向村民说法。在波婆村接受金工(金属铁匠)名纯陀的最后供养。病势加重,於是復步行到拘尸那拉城外的娑罗双树林,佛陀就选择在娑罗双树间之处,作他入灭的地方。

  佛陀在阿难陀铺好的僧伽梨(大衣)上,右胁卧下时,已经疲倦不堪。当时一位外道名叫须跋陀罗(SUBHADRA)的来求见时,佛陀又抖擞精神向他说法,成為最后度化的弟子。随侍佛陀的阿难陀等见佛病势沉重,十分难过,佛对阿难陀等说:「别难过,信任自己,紧握真理明灯,在真理中求解脱。」阿难陀三次请佛住世,佛陀回答:「万法自性仍归於灭,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体怎能永存呢?我这段生命,必须循著自然法性而归於寂灭。」阿难陀和阿那律、罗罗等听了,不禁流泪!於是眾弟子公推阿难陀请问佛陀四个问题:

1. 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為师,佛陀涅槃后,我们依谁為师?
2. 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后,我们依甚麼安住?
3. 佛陀住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后,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
4. 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

  佛陀说:「我答覆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记著:

1. 我涅槃后,应依戒律為师。
2. 我涅槃后,应依四念处安住。
3. 我涅槃后,恶性比丘,应「默摈」(不与之往来谈话)置之。
4. 我涅槃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的句子。」

  阿难陀和眾弟子在佛陀身旁默默流泪,佛陀像慈母般的安慰他们说:「你们不用悲伤,我一生所说的教法已经很多,只要你们依照著去实行,就是我的法身永远在人间了!」又说:「一切眾生均有佛性,皆当作佛;断善根的阐提也可成佛。」就在这年(公元前五四三年)的五月月圆夜半,从容安静的涅槃了。

  拘尸那拉国国王和佛陀眾弟子们,用最隆重的礼节,為佛陀举行了火葬。佛的舍利由八国国王请去建塔供奉。这种舍利塔,一直到现在,还留在人间。而佛陀一生慈悲救世的精神,永远為人们仰慕与崇拜。

最圆满的真理



  佛陀将他所觉悟的道理,说了出来,指示我们怎样做人,与怎样由做人而成佛的方法,这就叫做「佛法」。

  佛陀成道以后,到涅槃以前,一直宣说佛法。从鹿野苑对五比丘的最初说法,到拘尸那拉对须跋陀罗的最后说法,从三十五岁到八十岁,整整的说了四十五年的佛法。

  佛陀说的这些教法,在他涅槃的那年(即佛涅槃后的九十天)由五百大阿罗汉,公推摩訶迦叶為首席,在王舍城外,灵鷲山七叶巖集会编辑起来;先由持戒优波离诵出律藏,次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经藏。经过大眾的印可,完成了第一次的结集。

  后来,又经过几次的集会整理,并且翻译成各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国去。我国翻译的佛经,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总名大藏经,在世界文化上,是极有价值的文献。

  佛法的内容,说明了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轨则。佛法之目的,在教我们怎样去止恶行善,转迷為悟,离苦得乐,捨己利人。佛法实是世界上最圆满的真理,是人生所最需要的学问。人人能去研修佛法。






图片附件: 1.jpg (2008-9-11 04:14, 37.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5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80



图片附件: 2.jpg (2008-9-11 04:14, 28.7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6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81



图片附件: 3.jpg (2008-9-11 04:14, 6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4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82



图片附件: 4.jpg (2008-9-11 04:14, 57.5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9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83



图片附件: 5.jpg (2008-9-11 04:14, 70.3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5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84



图片附件: 6.jpg (2008-9-11 04:14, 55.9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95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85



图片附件: 7.jpg (2008-9-11 04:14, 35.9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7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86



图片附件: 8.jpg (2008-9-11 04:14, 56.8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00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87



图片附件: 9.jpg (2008-9-11 04:14, 42.8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94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88



图片附件: 10.jpg (2008-9-11 04:14, 26.4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43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89



图片附件: 12.jpg (2008-9-11 04:14, 52.5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93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90



图片附件: 13.jpg (2008-9-11 04:14, 44.1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7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91



图片附件: 14.jpg (2008-9-11 04:14, 44.9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8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92



图片附件: 15.jpg (2008-9-11 04:14, 27.2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8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93



图片附件: 16.jpg (2008-9-11 04:14, 55.1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9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3694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