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乘無量壽經 (一一八)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9-14 18:11
标题:
大乘無量壽經 (一一八)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一八集)
2001/5/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三十面第一行:
【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实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
前面一句上一次跟诸位报告过了,接着这是第四小科「如实严净」。因为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并不是四十八条,而是究竟圆满的大愿。前几天我在香港,有同修提出来说:日本的本愿念佛法门跟我们净土宗所说的四十八愿有什麽差别?其实日本的净宗是从隋唐时候传到日本,传去的时候没有错误;多半都是善导大师的学生,所以在今天我们在日本许多地方都看到善导大师的造像,还有许多寺庙的名称用大师的名号,善导寺。由此可知,日本人,特别是日本的净宗,对於善导大师有一分非常深厚的感情,这是值得我们赞叹的。
本愿法门原本不错,跟《无量寿经》讲的无二无别,只是在四十八愿里面特别强调第十八愿。但是我们晓得,阿弥陀佛所说的四十八愿每一愿决定具足其他四十七愿,这一愿才叫圆满。如果单独一愿,不具足其他的愿,这一愿不能成立。这个道理我们过去讲《无量寿经》讲过多遍,都提出来。这一次四十八愿我们讲得特别的详细,好像有VCD单独流通。
从前日本这些大德们他们懂得,但是近代有一些大德他们误会,以为只依第十八愿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告诉他,肯定不能往生。什麽缘故?《无量寿经》三辈往生里面说得很好,上辈、中辈、下辈,都是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备的条件,「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如果只依第十八愿,他只有一向专念,没有发菩提心,所以我说肯定不能往生。发菩提心在哪一愿?在第十九愿,这我们都念得很熟。实际上讲,其他四十七愿都是属於发菩提心,少一愿你的菩提心就不圆满,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这其中不能误会、不能侥幸;学佛、念佛求生净土,哪有侥幸心能够往生的?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要搞清楚、要搞明白。
这个地方「誓愿成就」,这一句是总结,『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四十八愿,愿愿都包含其他四十七愿,而实际上是包含诸佛菩萨圆满的大愿,因此四十八不局限於四十八,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一个事实真相。圆满成就之後,『如实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这四句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清净庄严在这四句里面都显示出来了。
这四句里头最重要的一句就是「如实安住」。实是真实,也就是实相、真如与法身,「如实安住」:如实安住这个真实之际。佛在这一部经上给我们讲了三个真实,「真实之际」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真实之际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般若经》上常讲的「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是所有大乘经的性体;也就是说,一切诸佛菩萨所说一切大乘经论都是依据诸法实相而说的。「如实」就是如如。我们要问:「诸法实相」是什麽?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说,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这一句话大家听了能理解,但是总是模模糊糊,似懂非懂,这是正确的。什麽原因?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证得诸法实相。如果证得了,你听起来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证得,没有契入佛的境界,听起来似懂非懂就算是不错了,总算是有善根、有福德,你才会有这麽一个印象。如果要略微多介绍一点,说实在话,虚空法界、真如本性是一体,一个相。说一个相,我们凡夫不懂;学过一些经教的人,说「一个性」勉强还可以同意,说「一个相」就很难认可。什麽原因?摆在我们面前森罗万象,确实不一样,怎麽能说一个相?但是说真实话,确确实实是一个相。一个什麽相?虚妄相。《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是什麽相?如梦如幻之相,决定不是真实的,这就是事实真相。你要是认识这个事实真相,这个相就是实相。这些话诸位要细细去听,细心去体会,你就能听懂。所以,这个相是一不是二。「根身」,我们自己身体,「国土」,我们今天讲太空当中无量无边的星球,一切众生所依靠的、所住的,再包括一切众生,也是不二。这些事情我只能够简单在此地点到为止,要细说,二十个钟点也讲不完。
「如实安住」,怎麽个安住法?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如如不动」,这一点我们可以学。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学佛菩萨的如实安住,我们这样才能够契入佛菩萨的境界,一般人讲修行证果;契入境界就是证果,过佛菩萨的生活,你就作佛、作菩萨了,这才是学佛真实的受用。如果不到这个境界,我们学佛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益,佛法真正的受用我们没有享受到。
我们得问:怎麽样才是如如不动?我们在平常讲经的时候也说过许多遍,根尘相接触的时候,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觉。可是这个心要如如不动;换句话说,於境界里面我们去学,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外面境界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事情好像很难,怎麽可能做得到?如果你说难,我不否认,是难;如果你说做不到,我不承认,我觉得可以做得到。有一种东西做到了,现代人天天都离不开的,跟诸位说,镜子做到了。镜子代表六根里头的一根,眼根,释迦牟尼佛讲《楞严经》时候,六根举一个例子,举眼根做例子,「十番显见」,那个经文就很长了。我们想想这一面镜子,它外面照得清清楚楚,它确实没有起心动念,它没有分别执着,它不是不清楚。我们如何把眼睛变成镜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照,《般若心经》里面「照见」。
凡夫麻烦在哪里?第一个见,确确实实是照见,跟一切诸佛如来无二无别;非常可惜,第二个念头就不是照见,第二个念头就落在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所以古大德讲,如果能保住初心,成佛有余。什麽叫初心?第一念。你永远保住第一念,不落第二念,真的你就成佛了。这在大乘教里面叫做「正观」,观照、照住、照见,我们要懂得这个,这是真正见到了,你见到宇宙人生真相;你要用听,用耳听,你就听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才发现所有一切相状,不但性相同,相亦不例外。相是识变的,识叫妄识,它是真心所起的作用,所以没有一个形相不是实相。诸位看看宗门里面的《语录》,你就明白了。宗门那些祖师大德测验初学,那些机锋话你就能听得懂了。你不契入这个境界,他们讲那些话,你听不懂。这样的安住,这是正住,这是真住,住诸佛如来之所住。
我们要问:极乐世界在哪里?当下便是。极乐世界里面「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你在现前就见到了。我们今天见不到极乐世界,见不到清净佛土,是什麽原因?我们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着把清净佛土变化了,变成我们现前这个危脆的秽土,是这麽回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恢复,把这个秽土恢复成净土?净土是永恒的,净土是不变的,秽土是刹那生灭、无常的,净土是真常的,真常跟无常揉合在一起,我们没有办法辨别。我讲这些话可能是深了一些,确实我没有法子把它讲得更浅了,希望诸位纵然不能完全明了,你了解有这麽一个说法,这个说法是诸佛菩萨所讲的真实语、真实的相状。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见不到。有为,在我们凡夫你所见到的这个身叫业报身,所以很苦。如果你有智慧,你有能力安住在无为,我们这个业报身就变成了无为法身。诸位要知道,大经里面常讲法身、报身、应化身,一体三身。从哪里见到?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那是一体三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不会分开的。我们凡夫没有法子觉察到,但是在他的境界里面是圆融的、是无碍的,就像《华严经》上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如果应化身不是报身,那就有碍;应化身不是法身,那也有碍。理事有碍,事事有碍,怎麽可以说是无障碍的法界?我们从这里面去体会,最重要的,怎麽样才能够跟无为法相应。
真正相应之後,不落有为也不落无为。为什麽?《坛经》上说的话很有趣味:有为、无为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诸佛菩萨不落有为不落无为,这叫真正是佛法了。有为跟无为不二,这里面无论是理、无论是事,趣味无穷。我们细细去品尝,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能契入。你契入一分,你就能够得一分法味;契入两分,你就能得两分法味。如何契入?总的来说,要离妄想分别执着。怎麽个离法?就是刚才所说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自自然然就契入了。
我们今天最大的麻烦在哪里?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他非起心、执着不可,这个事情麻烦了,肯定会起心、会动念,会分别执着。所以我们修行修什麽?你应该知道了,就是在境界里面去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就如实安住。清净国土,这个国土清净了,「心净则佛土净」。就是因为我们的心乱了,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乱了,所以把清净国土也给搅乱了,我们见不到佛国土,见不到极乐世界清净的圣众;不是他们不愿意跟我们见面,是我们自己造成障碍。说老实话,他能见到我们,我们见不到他,这是事实真相。所以经上讲,「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我们修学,清净心比什麽都重要!
许多老同修都知道,佛法到最後,真正证到明心见性只有三门。没有见性之前法门多,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到快要见性的时候,只有三门:觉、正、净。在中国大乘宗派很多,选择的法门不相同。禅宗、性宗走的是觉门,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下,像天台、贤首、法相,这些是从正门入,正知正见,《法华经》上讲的「入佛知见」,它从这里入;我们净土宗跟密宗都是从净门入,就是从清净心入。因此,你对於法门辨别是不是我自己的根性,不难!你可以试验试验,在净宗道场念一天佛、念七天佛,你的心是不是回归到清净?纯净做不到,是不是比没有进念佛堂念佛时候要清净一些?从这个地方就能看到自己的功夫,能看出自己的根性。密宗也是修清净心,两个可以做个比较。
我学佛的时候,就曾经做过比较。我的老师是密宗的大德,他没有教我念阿弥陀佛,他教我念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是修清净心的。不仅是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的,所有的咒语无不是修清净心的。我向老师请教:「这个咒是什麽意思?」不是说「这个咒没意思,你念就好了」,固然那也是一个办法,没有意思、没有讲法,让你用这一句咒语,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打掉,这是密宗修行的方法。其实净土宗用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的用意也是把自己妄想分别执着打掉。我们眼见色、耳闻声,才起心动念,赶快「阿弥陀佛」,把那个念头打掉。佛号要这样念才有用处,这样念才有功夫。绝对不是说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你就完全错了。念咒亦复如是。但是对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并不是很好听的名词,如果我们不晓得这个意思,说:「老师教我念,念这个有什麽意思?有什麽好处?」我们就不肯念了,於是老师把这个咒语的大意给我们说明,说明之後,我们对於这一句咒语就非常喜欢。
六字大明咒,我老师是藏传的la ma,章嘉大师,这个藏文的发音是「唵嘛呢叭咪吽」。「唵」这个字是什麽意思?身。什麽身?法身、报身、应化身一体。所以这个字,佛经许许多多咒语就是这一个字,一个字把整个宇宙人生,我们讲虚空法界国土众生,这一个字统统包括了,圆圆满满,它的含义无量无边。「嘛呢」是莲花,显教经典里面也常常读到,这是梵语音译的,嘛呢是莲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身、莲花、保持、意,这是藏语里面的倒装句。用中国话重新排列一下,我们中国人一定是这样说法:保持身意像莲花一样;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所以六字大明咒是这个意思。念这一句咒语,一定要想到我们自己身心清净无染,没有染污。这个意思非常之好,老师传给我,我很喜欢,那时候我也常念。以後跟李炳南老居士,他劝我专修净宗,所以才改念阿弥陀佛。
念「阿弥陀佛」,那个意思也一样。「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都是梵语音译的,跟咒语没有两样,完全是音译的。「南无」是「皈依」的意思、「皈命」的意思、「恭敬」的意思,它含这麽多意思在里头,也有「礼敬」的意思。所以我们见面跟人家合掌,南无是恭敬,最恭敬的礼节。「阿弥陀佛」这是西方教主的德号,实际上是我们真如自性的名号。「阿」翻成中国意思是「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翻作「智」。这个名号的意思,「皈依无量觉」、「皈依无量智」。无量的智觉是什麽?自性本具般若智慧,那才是真正的无量觉、无量智。由此可知,古大德讲「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两句话是讲真话,是从诸佛如来果地上所讲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我们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能不能入这个境界?那要看你的功夫。西方净土有四土三辈九品,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没入这个境界。实报庄严土,给诸位说,你见的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你生的净土是自性的净土,这就跟《往生论》里面所讲的「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完全相应。由此可知,实报土才是真正净土,才是真正的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我们终极的目标是在这个地方。我们怎样去达到?阿弥陀佛跟释迦本师为我们大开方便之门,这就是净宗,能令一切凡夫在一生当中齐生报土,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经上讲,能令九界众生,我们今天特别讲我们六道凡夫,跟声闻、缘觉、诸大菩萨在一生当中同生报土;报土是实报庄严土。行不行?行,只要我们自己肯努力,只要自己能够依照经典里面所讲的道理、方法去修学,这一生确实可以做到,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究竟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怎麽样去修行?我们确确实实有这个愿望,希望在这一生当中也能够往生实报庄严土。理论、方法都在这部经上,如果我们不肯照这个理论、方法修行,这一生就空过了。如果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总算是不错了。《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告诉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要修十二大劫才能入实报土。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真正肯努力的话,这十二大劫就省了。为什麽不向高品位去争取?「下下品往生就可以了」;其他事情要谦虚,这个事情何必谦虚!
如果你真想高品位往生,我们从总的原则纲领上来说,只要你真正做到,我们这些年来总结佛法的教学提出了十句二十个字,你真正做到了,你这十二大劫就省了。「真诚」,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对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只有一个真诚心。真则不假,诚则不虚。千万不要以为「我用真诚心待人,别人虚情假意对我,那我不是吃了大亏吗?」对,眼前这个亏你不肯吃,你吃的亏可大了。就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也是凡圣同居土下辈往生,你要提升自己到上辈、到实报庄严土,十二个大劫!
如果我们能把这个帐算清楚,这个事情搞明白,「我这一生顶多活一百岁,吃一百年的亏,我也值得了」。我诚心诚意待人,决定没有一丝毫虚伪,这叫一心取净土,一心求生极乐世界,为什麽不干?为什麽对一切人还有虚伪,还有不能告人之言,还有隐瞒别人的事?没有必要,我们如果还有这些,还不能放下的话,上辈就没分了。谁障碍我们自己?自己障碍了自己。所以一定要有真诚心。安住真诚,其次要安住清净。
我说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经典里面讲的「发菩提心」。因为讲发菩提心大家不懂,古人讲发菩提心那个注解我们也看不懂,所以我就把这个话变了一变,真诚心就是菩提心里面的直心;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直心」,《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的「至诚心」,我用「真诚」两个字,这是菩提心之体。没有体,哪来的用?所以你要说你的心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没那回事!你没有真诚,下面统统没有。有体才有用,体比什麽都重要!「清净、平等、正觉」这三条六个字,就是菩提心里面古人讲的「深心」;我把深心说成三条,大家好懂。「慈悲」就是「大悲心」、「发愿回向心」,这个好懂。「深心」,古人讲「好德好善」,这个话说得很笼统、很难理解,我跟他说「清净、平等、正觉」,这个就比较清楚多了。我这个说法是根据我们这一部经的经题上来讲,这个经题里头有「清净平等觉」。
清净决定不受污染。诸位要晓得,真诚心不受污染,妄心就受污染。五欲六尘能够染污的是染污妄心,绝对不会染污真心。真心要被污染了,还能叫真心吗?但是那个妄心会妨碍真心、会蒙蔽真心,这是有的,决定不能污染真心。真心被妨碍、被污染,也是暂时的,也不是真的;它妄,虚妄的,哪里会是真实的?所以决定不染污。不但心不染污,身也不染污。诸位知道,身不染污,你的身体就健康了,你怎麽会生病?生病是被病毒污染,你才会生病。病毒从哪里来的?根是贪瞋痴三毒。只要把内心里头贪瞋痴三毒拔掉,你就永远不生病了,医生跟医药跟你就绝交了、断交了。如果你贪瞋痴慢这些毒素不拔掉,那就没法子了,医生、医药跟你结下不解之缘,你活得很痛苦。所以自私自利、贪瞋痴慢少一分、断一分,你的身体就恢复一分健康,纵然你有病,治的时候很容易治;如果断两分,你就恢复两分健康;断三分,你就恢复三分健康。
我们凡夫没有能力顿断,分分断。我给你们同修介绍我的办法,我不是上根利智,我没有办法顿断,我是分分断。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是愈来愈少,一年比一年少,所以我的身体是一年比一年健康,我自己知道,自己清清楚楚。上个月我在深圳录了一套《了凡四训》,录完之後到扬州去玩了两天,践去年的旧约。在扬州遇到一个刘大夫,他给我看,看了之後告诉我,他说:「法师,你的身体比去年好多了。」我知道。他要跟我学,回归自然。放下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七情五欲,回归自然,身体怎麽会不健康?你怎麽会不快乐?烦恼轻,智慧长,就这麽回事情。现在这个分分断,境界愈来愈鲜明,自己很清楚的能够觉察得到。这是我在此地提供诸位同修做参考,我能做得到,你们也能做到。
我在年轻的时候业障跟你们一样重。我在初出家的时候三十几岁,身体也有很浓厚的气味,有人接近我,都远离了,说话有口臭。大概总是三年之後,我大概在三十七、八岁的时候,这个现象就没有了。我自己那个时候没有发觉,是图书馆一位老同修,这个老同修我在没有出家就认识,很爽直,他来告诉我,他说:「法师,你这几年修得不错。」我说:「何以见得?」他说:「你身上的气味、说话的口臭没有了。」业障消除的现象。年年都有进步,所以才能够法喜充满。
「安住」是相当不容易,一定要自己真正发愤努力,改过自新,修善积德,这才能成就。《了凡四训》是一部非常好的书,我一生得力於这个小册子,一生奉行,我对它丝毫怀疑都没有。境界虽然不高,它确确实实是我们修行的基础、修行的根本。如果我们人都做不好,怎麽能够安住佛国土?这个道理要常常想想。我们现前在这一个佛堂、在这一个学会,大家共同在培训班里面修学,我们在这个班上都住不好,跟同学们还有意见,你想想,你怎麽能往生?换句话就是,新加坡这个国土都住不好,都不能安住,你怎麽能住极乐世界?有没有想过这个道理?真正有资格安住极乐世界的是些什麽人?修六和敬的和合僧团,这些人肯定得生。也许有同修要问:我愿意跟他和合,他不能跟我和合,那怎麽办?其实你问这一句话,答案已经在里面了,只要你自己跟大家和睦相处就行了,不必问别人,你肯定得生净土,你的同伴不能往生净土;只要我能跟别人相处,不要问别人怎麽对我。
在境缘当中真正是好修行,真修行人把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全部视为自己的真善知识。顺境、善缘,善缘是好人,你在顺境里头人人都是好人,你在这里头要修不被贪爱所污染,这里头容易起悭贪。恶缘、逆境,你跟一些不善的人相处,正好在里面修忍辱波罗蜜。所以不管什麽境界,不管跟什麽样的众生相处,都是真正修行人的道场。如果你要选择哪里的道场,错误!完全错误!真正修行人没有选择的。选择,你已经有分别、有执着。
诸位细细在这个地方去想想、去思惟、去观察,你会觉悟。选择道场只有一种条件之下,那就是这个地方肯不肯让我住?它肯让我住的,这是有缘,不肯让我住的,我当然要走路,绝不给别人添麻烦,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只有在这个条件之下才谈选择,否则的话,绝对不选择。这个道场不好,环境不好,里面的人对你都不好,但是没有人赶你走;只要他不赶你走,这就是你修行的好道场,你在这里头决定有成就,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稍稍跟人家相处不如意的话就要走,你不是修行人。这里并没有人赶你走,你要是离开的话,是你觉得受不了;你不是修行人,你不肯修忍辱波罗蜜,你不肯修布施波罗蜜,六度一条你都没有。现在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多,我很少见到。所以,这个时代修行成就的人确实凤毛麟角。
我们再想想,为什麽会这个样子?还是古德所说的:没有人跟他说。我们相信大众里面具足善根福德因缘的,决不在少数,非常可惜没有遇到善友、没有遇到善知识教导他,没有善知识提醒他,所以他迷惑,他错了。由此可知,善知识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成就关键的所在。真正遇到善知识,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大多数都能有成就,这是我们在历史上、在我们这一生修学过程当中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近善友是我们初学人第一桩大事,「不舍善知识」。不舍善知识也要懂得,不是每天跟着善知识屁股後面不离开,那就错了。不舍善知识的教诲,这才叫真正不离善知识。善知识的教诲我们天天记在心上,天天依教奉行,这就是真正亲近善知识。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经典上就有一则公案。有两个比丘想去见佛,在路上口渴,遇到有一潭水,这水里头有虫。有一个比丘就喝了,为什麽?不喝的话,恐怕没有办法活下去;喝了这个水,然後去见释迦牟尼佛。另外一个比丘不喝水,结果被渴死。见到佛之後,佛问他从哪里来,路上经过的情形,他说出来了。佛说:「那一个严持戒律的比丘,他早就见我了,你没有见到我。」你们想想这句话的意思。跟在佛的面前不能够依教奉行的人,没有在佛面前;真正依教奉行的人虽然死了,他在善知识身边。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以纵然善知识不在世,我们也能亲近他,如对面前。
我劝导同学亲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哪里?这一部经就是阿弥陀佛。我每天读诵,听阿弥陀佛教诲,我能够理解,我能够依教奉行,就如同在阿弥陀佛身边没有两样,现前一切时、一切处决定得阿弥陀佛护念。得阿弥陀佛护念,跟诸位说,你就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护念。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哪有不保佑你的道理?所以信佛、学佛的人得大利益,这个利益是世出世间任何利益都不能够跟他相比的,为什麽不认真努力来修学?
经文底下一句,「威德广大」。「威」是指敬畏、尊敬他。「德」是什麽?德是爱护、欢喜。又喜欢他又怕他,这叫「威德」。一般学生对老师可以能够感受得到,老师有威德,学生对老师非常敬爱,也很怕他。「广大」,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大」,是从包容来说的。「广」也是大的意思,但是这里头还有更深的意义。我们学佛首先要把心量拓开,要能包容一切,千万不可以「这个我看不顺眼,那个我不满意」,这个不可以,这样的人不能学佛,只能在佛法里面种一点善根,入不了门。我们想想,我们入了门没有?很难说。如果你是小心量,你在佛门之外没入门,这是真的,绝对不是假话。
你看看中国佛教的道场,讲经修行的场所叫道场,它的建筑、它里面所供奉的,形形色色全是教学。建筑,你一到这个道场首先看到的是山门,天王殿,天王殿当中面对着大门供奉的一定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造的像,造布袋和尚的像;这是我们中国祖师大德们做的,布袋和尚坐在当中。他坐在那儿干什麽的?他是告诉你,像他那个样子才能入佛门。他的肚皮很大,能包容,对待一切人笑咪咪的,绝对不会讨厌这个、讨厌那个。你们想想看这个味道,你要不是笑面迎人,对着别人还板着面孔,你没有入佛门。
入佛门的人不管对什麽样的人,一定是笑脸迎人,一定是一切包容,你这才能入佛门。不是入形式的门,是入实质的门。实质的门是什麽?小乘须陀洹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你能够证得初信位的菩萨,证得小乘须陀洹果,你才算是入门。想想:我们有没有入?没入门,看到人还有不高兴。所以学佛学了好多年,还在佛门之外,看看佛的门墙,进不去。衣服是穿上了,可是在门外。这个衣服是门里人穿的,我们今天也穿上他的衣服,确实没有入门。这个衣服穿了惭愧不惭愧?穿了这个衣服是「我想入门」,可是你得入得进去。记住,心量要拓开,要与一切众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清净心、平等心,我们这才能入得了门。
初信菩萨、小乘须陀洹果,他们是什麽样的功夫?见思烦恼里面的见惑断了。「见惑」这个名词初学的同学也不懂,我们换句话说,「错误的见解」;也就是说,你的种种看法错误。错的事情太多太多,佛把它归纳为五大类,第一类叫「身见」,执着把这个身当作我,这是错误的看法。我们在讲经的时候也常常提醒大家,这个身不是我,身要是我,那就坏了,身死了我不就是死了吗?身不是我,身死我不死,我是永远活着的。身不是我,那身是什麽?在佛法里有一个名词叫「我所」,要用现代话来说,「我所有的」。像我穿的这个衣服,这个衣服是我所有的,这不是我。衣服穿旧了,马上脱掉换一件新的。穿破了,立刻就不要了、丢弃了,做一件新衣服穿。衣服有生灭、有生死,我没有生死。同样一个道理,这个身是我所,就跟衣服一样,这个身体使用的时间久了,它有故障,不要它,换一个新的身体。
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愈换愈殊胜、愈换愈好。这一世我们得的是人身,来世我们到欲界天,再一世我们到色界天,一世比一世好,愈换愈好,这个人是聪明人,这个人有智慧。如果愈换愈坏,那就错了。这一生作人,来生去作鬼、去作畜生、去到地狱里去了,这就错了。所以要知道,天身、人身、畜生身、饿鬼身、地狱身都是我所有的,不是我;我是永恒的,我没有生灭。把这个身当作我,这是第一个错误的见解、错误的看法,你要把它改正过来。
第二种错误的看法叫「边见」。边见是什麽意思?执着有两边。实在讲,就是现代西方科学家讲的「相对论」,在佛法里面讲「边见」,错误的见解。凡事对立,大的对面是小,长的对面是短,这叫边见。这个见解错误,为什麽错误?这个见解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产生的,不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里头没有。也许你不承认,怎麽说没有?明明这个大那个小,这个房子大那个房子小,摆在面前,你怎麽能说这是错误的?真的错了,你不会知道;如果你知道你错了的话,改正这个错误,你就证了果位。证了果位之後,这房子有没有大小?没有大小。
《维摩经》上讲的「维摩丈室」,维摩居士住的那个房子不大,方圆一丈,比我们这个讲堂小多了。维摩居士讲经,里面居然有一万人坐在里头。一万人坐在他那个小房子里头不显得拥挤,那是什麽境界?没有大小。所以佛跟我们讲:「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芥子是芥菜籽,把须弥山装在芥菜籽里面,须弥山没有缩小,芥菜籽没有放大。它怎麽装进去的?没有大小,它才能装进去。有大小,大的可以装小的,小的怎麽能装大的?我们今天这个境界为什麽不能现前?就是因为你有分别、你有执着,错在这里。由此可知,须陀洹果、圆教初信位的菩萨他已经入这个境界了,我们讲「不思议境界」,人家己经契入证得了,真的不是假的。
第三种错误的见解叫「戒取见」,这是我们一般讲的「成见」,某人成见很深。第四种「见取见」也是属於成见。这两种属於成见,成见为什麽分两种?一个是因,一个是果;一个是对因上产生的成见,一个对果上产生的成见。最後一种是叫「邪见」,不属於前面五种错误的看法,都归纳在邪见。
我们能把这些错误的看法放弃,真正依照佛经论里面这些道理、方法,修正确的看法,对於宇宙人生有正确的看法,你才入得了门。我们学佛学这麽多年,千万不要贡高我慢,千万不要自己以为了不起,实际上门都没有入,有什麽值得贡高我慢?一定要谦虚。等觉菩萨尚且谦虚,哪有不谦虚的菩萨?找不到。哪有不谦虚的罗汉?也找不到。不肯谦虚的人永远不能入佛门,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心量一定要拓开,一定要包容,要培养自己广大的心量。佛经里面常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我们本来的心量。想一想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他们何以能做到,我们为什麽做不到?遇到一点点事情就要赌气?立刻就要回头、就要想到,「我怎麽会糟到这种程度!」修行就在这些地方下手。
「广」可以说作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的大会。阿弥陀佛每天讲经说法,除了西方世界大众每一个人都在听,还有十方世界的菩萨,他们有神通、有能力,仰慕阿弥陀佛,都去听经。阿弥陀佛那个讲堂是很广大,不可思议,十方世界的人统统都去,他那里容纳也绰绰有余,绝对不会感到拥挤。广相,广大的讲堂,法会殊胜,圣众无量。广大也是显示性德,清净国土,经上讲「超踰十方」。西方世界的清净比一切诸佛刹土更清净,这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为什麽?我们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但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并不纯净,释迦牟尼佛只有实报庄严土清净。极乐世界有四土,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也有四土,凡圣同居土不清净,方便有余土也不够清净。但是西方极乐世界最殊胜的就是同居、方便都清净,跟实报一样清净,这是十方诸佛刹土里面没有的,所以叫「超踰十方」。
而阿弥陀佛名号里头也称之为无量清净佛,或者称无量清净觉,为什麽?西方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是阿弥陀佛自性真心里面所现,「唯心所现」,它只有所现,它没有所变。他方世界的佛国土,唯心所现的,是诸佛的实报土、诸佛的寂光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是诸佛刹土里面的方便土、同居土。像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是像西方极乐世界四土都是法性土。既然四土都是法性土,都是唯心所现,为什麽还要叫四土,还要叫同居、还要叫方便,何以还有这些名词?我们修净土,在这麽多年的学习当中逐渐领悟到,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是带业往生;换句话说,他阿赖耶识里头落谢那些种子没有转得过来,他是带着这个去往生的。对这些人来说,是同居土、是方便土,如果对佛与法身菩萨来说,全是实报土。你们诸位想一想,我这个说得有没有道理?诸佛菩萨他们心目当中全是实报土、全是寂光土,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这里称之为「清净佛土」。
经论上教导我们,《往生论》上说得好,心专念,发愿求生。你真正明白了、真正觉悟了,相信释迦牟尼佛的话。释迦牟尼佛,明天是佛诞节,佛的生日,我们不必执着佛的生日在哪一天,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讲法,印度人有印度人的讲法,南洋有南洋的讲法。我们中国人是讲四月初八,四月初八是农历不是阳历。这个无关紧要,我们一年总是选择一天来纪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所以佛诞节是纪念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节日。这一天是我们众生最欢喜的一日,佛到我们这世间来了,给我们带来了光明,给我们带来了幸福。他的光明就是经典,他给我们带来的幸福,那就是依教修行。依教修行的人没有一个不得福的,所得的必定是究竟圆满的福报。如果你学佛没有得福,肯定是你在理论上或者方法上出了错误;如果理论方法没有错误,你决定得福,这是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心专,一心专念,发愿求生,这样决定得入莲花世界。
话虽然是这麽说,最怕的是一般人断章取义,自己耽误了自己。像本愿念佛,只学第十八愿,其他的都不要了,这是误会,这是断章取义,自己耽误了这一生求生净土的大好机会,非常可惜!我们在介绍这一部经的时候说,第十八愿归结到最後是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的意义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详细的说明就是这一部《大乘无量寿经》,字字句句都是给我们解释四十八愿的,每一句、每一字都不出四十八愿的范围。我们要想再深入理解这一部《无量寿经》,古大德给我们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无量寿经》的注解。《华严经》的注解是什麽?古人讲这一大藏教,我们佛教《大藏经》,全部《大藏经》是《华严经》的注解。学佛同修对於这一桩事情不能不知道!你真正明白之後,人家说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你才会有个概念。否则的话,讲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连概念都没有,「这一句阿弥陀佛有什麽功德?有什麽了不起?」你完全不知道!所以你要把《大藏经》归纳到《华严》,《华严》再归纳到《无量寿》,《无量寿》归纳到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归纳到一句佛号,你才恍然大悟,名号功德真的不可思议!感得「威德广大,清净佛土」。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