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大乘無量壽經 (一五三)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9-19 09:03     标题: 大乘無量壽經 (一五三)

佛说


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一五三卷)


2003/10/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讲堂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四十五面第五行,我们还是从这一品开头念起:

    【其佛国土。每於食时。自然德风徐起。吹诸罗网。及众宝树。出微妙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

  这是一段,昨天我们已经做简略的介绍。回去我看看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他引用的经论很多,引用得非常好,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学习。西方世界的风是我们没有法子能够想像得到的,所以经上称为『自然德风』。这一句实在讲很难讲,很难注,它这个注解不容易,很难注!难注难讲,当然也很难听懂,就是很不容易体会到。黄老居士他引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在魏译本里面,这是康僧铠的本子,他这个本子里头所说的「得风」,这个得是得失的得,我们这个经本是道德的德。但是这个意思能通,得到的得跟道德的德古时候通用,这个没有问题。

  但是吴译本里面,这个本子里头有这麽几句话说,他说「亦非世间之风,亦非天上之风」;换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的风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天上人间都不相同。都不相同,我们就没法子理解了,没见过,也没有接触过。说这个风从「八方上下」,很缓慢的吹过来。经上说,他说这是「众风中精,自然合会化生」。风,实在讲在我们这个世间,就把它分作很多很多种类,这我们不必细说了。人间的风种类很多,有狂风、有暴风,那风不好,这台风,这风灾;春风、和风这就好了。所以他说是一切风的会合变化出来的这麽一个境界。

  他说这个风「不寒不热」,永远是「和调中适」,清凉无比。我们这个世间的风,说实在的话,大多数都是对於人身体不利的,所以我们常常讲疾病,这感受风寒,这人就会生病。西方极乐世界的风,绝对不会叫人生毛病,所以这个风称为德风。黄老居士他引用《楞严经》上一段话,这个引用得非常之好,《楞严经》上讲「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就是说明这个风是自性德能,自性本具的真风。风是什麽意思?在佛法里面讲,风是动的意思。所以我们大家都知道,佛经里面讲物质、讲色法,色法就是物质,物质是四大,它的本质是四大。这个四大里面,就地、水、火、风这个四大,这是讲物质,物质一定具备这四个特性,现在科学给我们证明了。

  世界无量无边,万物是没有方法说得尽的,佛对於这些现象了解得非常透彻,他说,大,这讲世界,这个世界是今天我们所讲的星系,天文学里面讲的星系,佛家讲的世界;小,讲微尘。大的世界以及世界里面所有一切万物从哪里来的?都是从微尘组合出来的。微尘是物质的基本,《金刚经》上讲「一合相」,那个一就是讲的微尘,这是基本的物质,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它组合的,都是它组成的,所以叫一合相。这个一就是物质的根,物质的本源。

  这个很小很小的物质,我们肉眼没有法子看见,佛在经上说,阿罗汉的天眼能够看到微尘。但是还有比微尘更小的,那个小微尘,阿罗汉的天眼都见不到。这我们在经上看到,阿罗汉能看到微尘,比微尘更小的叫「色聚极微」,这个阿罗汉看不到了;还有更小的,「极微之微」,那当然阿罗汉甚至於权教菩萨都看不到。真正彻底能看到的,在大乘教里面,佛说八地菩萨,八地菩萨才能真正看到事实真相。

  这样小的物质,它具备四种性质,就是它确实是物质,物质从哪里来的?物质是从能量变现出来的,能量那就是心,所以色心不二。《心经》上我们天天念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那个空就是心、就是能量,所以色法是能量集聚这样一个现象。这个物质它也能够回归成能量。现在科学懂得这个道理,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发明的,把物质转变成能量,但是现在科学家不懂得怎样把能量转变成物质,他不懂。

  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经说法,这是讲到物理学,所以太空物理、量子力学在佛经上都有,讲得比他还透彻,比他还高明。这样小的微尘它有四个特性,就是它确实是物质,用地来代表,地代表物质,地是代表物质的,所以「地大」。第二个性质,它带着温度,所以称「火大」,它有温度,这个温度都是自性的性德。除温度之外它还有湿度,湿度就是「水大」。第四个特性,它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它是动的,动就叫「风大」。我说这些话的时候,让诸位体现自性里面的德风,我们可以从大乘经上这些道理能够体会到一点,那是自性本具的。

  这个确确实实跟我们现在这个风不相干的,这个风确实很温和,很调适,调理舒适,在什麽地方?就在我们身体上,我们身体上每个细胞,每一个原子、电子它都是的,它都在那里动,它不是停止的。宇宙之间没有不动的物质,没有,只要是物质肯定它就有动,那个动就是此地讲的德风,它是从自性里面,所以《楞严经》讲得好,「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那真的是一点都不错。我们要从这些地方去体会,这就是属於今天这个世间人所讲的科学。所以称为风中之精,这个风中的精华,一切的动态是从这个地方变化出来的,无量无边种类的风,统统从这里变化出来的,这是基本的。

  《观经》里面说「八种清风,从光明出」。八方清风从光明出,光明是智慧,智是不动的,动依不动而生的。所以什麽时候我们能够契入动静不二,在大乘教里面就称之为见道,你见道了。见道而後才能够修道,修道而後才能够证道。现在我们道都没有见到,怎麽个修法?大乘教里头这些话,都不是对凡夫说的,不但凡夫没有这个能力,就是二乘,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也没这个能力。这话对谁说的?对法身菩萨说的,也就是圆教初住以上,为什麽?他们见道了。所以他们才真正是见道、修道、证道,一个阶层一个阶层往上提升,从初住到妙觉,四十二个阶级。

  所以圣人跟我们说,人生在这个世间要懂得这个事实真相,那就是不断在学习,天天在学习,希望我们的净(清净)、善增长,不要恶增长,恶增长就不好。如果是染污、恶增长,那将来的前途就是三途恶道。如果我们是清净、善行增长,那我们将来这个路子愈走愈殊胜,向上提升。在一般的讲法,人道提升到天道,天有二十八层,一层一层往上去。菩萨阶级有五十一个位次,也要一个位次、一个位次去修。由此可知,学习永远没有中断,学习永远不能停止。古人讲的话都是非常有道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一定要努力。

  讲精进,六波罗蜜里头讲精进,儒家也是讲「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那就是精进,学业、道业才能成就。人能够过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每天过得很快乐,心开意解,天天向上提升,你说这多快乐。一旦说中止,不能向上提升一定往下坠落,必然的现象。你要说为什麽?有道理,它不是没有道理的,那就是我们无量劫来,前世今生,我们造作的恶业太多了。恶习气种子无量无边,加上外面不善的环境,环境在诱huo,内里头有不善的种子,在外面这个不善的环境一诱huo,你的烦恼习气就现行,这一现行就堕落。这就是为什麽不进则退,为什麽不能够停住在这个地方,道理在此地,这个诸位很冷静细细思惟观察,你就明白了。所以我们要想不堕落,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努力天天求进步,你就不会堕落了。

  总而言之,西方极乐世界的德风,确确实实是风中之精华,从光明出生的,所以这个经上称之为德风。德风自然『徐起』,徐是不快不慢,我们一般人讲适得其度,是这个意思。实在讲,前面我们也曾经提到,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不属於造作,所以称之为「自然」。古人注疏里面讲「愿力灵籁」,籁是指孔窍,像我们吹笛子,笛子能够吹出非常优美的音声,靠什麽?靠那个孔,竹节里头打的孔,每一个孔就称之为籁,这是人为的。

  人为的是人籁,地?大地,大地也有孔,这个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山谷、山洞它都有风。除这个之外,古人还讲有天籁,天空当中我们没有发现到有孔洞。这些人确实圣贤人,聪明智慧比我们高一等,他说什麽叫天籁?天籁是人心的浮动,与大自然起感应道交。风和日丽,其来有自,不是没有原因来的,人心清净,人心善良,就能感受到风调雨顺。如果我们人的心地不清净、不善良,你就感得天灾人祸。

  我们讲是天然灾害,其实天然灾害是人心招感来的,天然哪里会有灾害!但是现在人他不承认,他认为这个大自然的灾害与我们的思想行为不相干,这大错特错,他不承认。古人虽然这样讲,现在人相信科学,科学第一个条件「拿证据来」,古人又不在此地,他的着述在。如果古人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问拿证据来,他真拿得出证据来,那倒不是假的。现在有一些科学家天天在做科学的实验,确实有了证据,这个大自然一切万物,这植物、矿物懂得人的意思,受人心产生显着的变化。不仅仅是日本这个科学家用水来做实验,不止这一个,在欧美、印度都有科学家做很多年的实验,发现动物懂得人的意思,树木花草,你要是砍伐这一株花、这一棵树,旁边的几棵树它感觉得很痛苦,它很伤心。它的邻居,它看到它被人糟蹋。你晓得这个意思,花开在树上很美,你去采它一枝,旁边那些花都感觉得难过,都替它悲哀。我看过这些报告,这是从科学当中实验得到的结论。

  植物如是,矿物亦如是,但是矿物就很不容易发现。江本胜博士他很用心,他把水放在零下五度,结成冰,冰就有雪花、就有结晶,他来观察这个结晶,看它的变化,要经过这麽一道手续发现。但是我们晓得不经过这个手续,不需要在这个摄氏零下五度,它一样在起作用,这是我们不能发现。明白这些道理,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佛所讲的「一切众生,因心成体」,这个众生就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这一些现象,包括我们今天讲的动物、植物、矿物以及自然现象,都是因心成体。既然因心成体,心就有见闻觉知,心就有德。所以再小的微尘,它是活的,活活泼泼的。

  我们不能讲它,「它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对於生命的解释,对於死活的概念都不正确。在真实法界里头,一真法界里头,这个念头没有,没有死活的念头,也没有生灭。现相当中我们会看到生灭,会看到死活,那是错觉。你真正理解「一切法不生」,一切法既然不生,哪有灭?所以佛经上常讲「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垢不净」,我们在大乘经上常常看到这些词句。几乎我们今天概念当中,所有一切相对的全都消失了,所以相对不是真实的。从相对反过来讲一个绝对,那绝对是不是真实?绝对也不是真实。为什麽?绝对跟相对还是对立的,你几时到对立没有了,真实你就见到了。

  所以佛在经上常常讲,你要想见得真实,真实法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是真实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出。世尊真是以善巧方便,用言说教导我们,言说是个工具、是个方法,用这种工具方法引导我们契入真实,这就对了。如果你要把这些方法都以为是真的,把这个心着重在这个方法,那你就错了。古德的比喻说指月,月亮在哪里?手指着,在那边,那个愚人不知道,就看到这个指头,永远他也找不到月亮!你懂得这个意思,你才晓得《金刚经》上讲的「法尚应拾,何况非法」,佛法到哪一天一下舍掉了,你才真的东西见到了,你才晓得整个佛法,那个《大藏经》那是指头。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种种表演都是个指头,你懂得这个道理,你把它那个当作真的,糟了,佛都会流眼泪,你错解他的意思了。所以愿解如来真实义,这谈何容易。什麽时候我们能够摆脱,真的契入到真实,那个真实是如来亲证的境界,你证得的跟诸佛如来证得的完全相同。所以佛法自始至终就是个舍,章嘉大师当年教我,我也是很难得,第一堂课,章嘉大师就教我「看破放下,放下看破」,佛法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个法门,相辅相成,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再帮助放下,就是这一个方法就成功了。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到最後连佛法也要放下。你什麽时候能够证得无上道,阿弥陀佛也放下了,你就能真正成佛。阿弥陀佛还放不下,你充其量是个菩萨,成不了佛。为什麽?阿弥陀佛障碍了你。可是现在我们是凡夫,非要阿弥陀佛不可,我们要靠他来提升,到一定的程度这一定要放下,你才能够圆满菩提。

  所以这是讲到天籁,人心,人心跟整个宇宙息息相关,念念都相通,这个念就是「一刹那九百生灭」,那个念跟整个宇宙是相通的,本来是通的,现在还是通的,但是怎麽样?你自己以为不通了,所以真的不通了,不通你才会生病,不通你才会受苦;如果果然通了,你的病就没有了,苦也没有了。要知道「真」是不生不灭,「妄」是有生有灭,这个真的,我刚才讲的性德它是通的,这是不生不灭的。妄是什麽?我们自己迷了,以为不通,这个以为不通是有生有灭的。有生有灭,我们要知道离开它,不生不灭的,我们知道要跟它相应,要能够契入。古德讲到这一段,他说这是愿力的灵籁,说西方极乐世界的德风,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力成就的,这就是说明弥陀本愿自性的自然作用,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经文首先说明风『吹诸罗网,及众宝树,出微妙音』,这个风是清风、是微风,不是强烈的暴风,所以「罗网」是珍宝成就的,众树也是珍宝成就的。在这些地方,如果我们想到风铃,中国人很喜欢风铃,现在外国人也很喜欢,风铃一般是用铜做的,现在也有宝石,并不是很名贵的宝石,也是普通的宝石,石头做成的管子,当中挖空做成的管子,音声非常好听。我们看到这些东西,就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微风吹动的罗网、宝树,树叶跟树叶,风吹相击的时候,它就出声音。

  佛经上告诉我们,西方世界一切万物众宝所成,七宝,「七」是代表圆满,不是数字,如果你要是认为七宝就那七种,那就错了,那西方世界比我们这儿差远了。我们这个地方的珍宝不止七种,所以七是代表圆满。他这个「七」数是四方、上下、当中,圆满,这全部都包括了,表这个意思的,所以无量珍宝成就的。无量珍宝我们能够相信,为什麽?性德的显露。究竟圆满性德流露,所以它是自然的,它不是造作的。

  这是「出微妙音」,着重在这个「微」字。我们这个世间,就像古人讲的,不但人间,连天上天人都未曾听到过这种音声。可是学佛的人,有缘的人,学佛有缘的人偶尔会听到,但是这很希有的。有缘而闻到异香的人比较多,我们自己有这个经验,也有一些同学告诉我,他们闻到很特别的香,不是我们人间烧的这些檀香之类的,不是这种香,很奇妙的香,在自己或者是诵经的时候,或者是念佛的时候,或者是经行的时候,偶然闻到。这些大多数,这个香确实不是人间的,天上的。

  我初学佛的时候有很多次这种经验,以後我请教一些老和尚,老和尚告诉我,他说这是一般人在用功的时候,天人从空中经过看到你,合掌赞叹,他身上有香气,这是我们可以相信的。当然也不乏极乐世界的宝香,那就更特殊了,那比天人的香还要殊胜。既然香可以偶尔遇到,这个天乐盈空,当然多半是天人的音乐,我们在用功得力的时候,天人赞叹,所以是散花以天乐供养。我们听到天乐,多半是天上的,它不是人间的,极乐世界的音乐跟宝香,那超过天乐、天上的香就太多太多了,那不能比。从这些地方说,真正有缘的人会遇到。

  我们自己有没有缘?缘是肯定有,什麽时候现前不晓得。怎麽说缘肯定有?西方世界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你怎麽能说没有缘。我们对西方净土的信心是从这个地方生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西方极乐世界跟我的关系非常密切,信心从这生的。什麽时候相应,这个境界就会现前。我们的心,我们的愿,我们的行,这三方面统统相应了,我们相信极乐世界的音乐,极乐世界的光明,极乐世界的宝香,这样感应的事,就像古时候祖师大德们一样,会有。这是增长我们自己修行的信愿,增长我们的道心,这就是平常所讲的感应道交。十方世界众生有感,这个性德自自然然就有应,感应道交,看我们自己修学的功夫。

  这个里面最微妙不过的是它能够『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这真叫微妙。它能说法,它说法的方式是不可思议,是不是像我们现在用言语说法?不一定,总而言之,你见到了,你听到了,你接触到了,会恍然大悟,这就是「演说」。如古人修行,在一生当中小悟无数次,大悟也无数次,彻悟还是无数次。在我们世间的标准,彻悟是讲明心见性,破一品无明,明心见性,彻悟!彻悟之後再一次的彻悟,那就破二品无明,菩萨地位再升一级;第三次的大彻大悟,那他就升到第三个层次了。从圆教来讲,初住、二住、三住,到如来果地,那这个大彻大悟要四十二次。

  可是经论上,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积小悟才会有大悟,积大悟才会有彻悟,这个道理说得好!我们应当要记住。记住是你就得要求自己,天天都要有悟处,小悟,天天要有悟处;不悟就迷了,悟就进步,所以不悟就退步,这叫不进则退,道理就在此地。怎样才能保持着常常觉悟?大概初学佛的人天天有小悟不容易,天天有小悟功夫得力了。大概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有个小悟,算是不错了,可是一定要勇猛精进。总而言之,不外乎心里面有道,你才会有觉悟。

  像我们修净土的人,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佛,心里头真有极乐世界,就像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那是悟处。忆佛,忆是思惟、想像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所以经不能不熟,经要不熟你就没有地方想了,那你就胡思乱想了。常常想经里头这些境界,你才会有悟处,常常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佛。为什麽会没有悟处?没有悟处是因为你的心里头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这个妄想分别执着就是无量劫来的烦恼习气,这个东西把你的悟门堵塞了。

  我们怎样去断烦恼、断习气?不要学小乘,小乘很辛苦,方法很笨拙,一定要把它了断,很不容易。大乘法比小乘法高明多了,大乘法把念头转过来,我不想贪瞋痴慢,我不想自私自利,我专门想佛经上那个依正庄严的微妙不思议的境界,就想这个,不要想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里头每天资讯、报章杂志,都是乱七八糟的,都不要去理会它,根本也不要看它,也不要听它。看经,天天想极乐世界,想诸佛菩萨的净土。这个样子你功夫用长远了,实在讲能够用上半年、一年,你一定常常有悟处。这个常常,至少每个星期有悟处,换句话说,每个星期境界都不一样。到功夫得力的时候,这就是我跟你讲的天天有悟处,活得好幸福,活得好快乐。

  这个悟处是什麽?就跟佛菩萨接近了,一天比一天接近,一天比一天接近,这个法乐、法喜,一般人没有法子体会到的。天天读经,天天体会的不一样,所以经是活的,不是死的,无量义!每天发现一点新的意思,明天看又发现一点新的意思,其味无穷!它不是一个意思,一个意思读了就没味道了,真的是无量义,永远体会不尽的。这才晓得古人讲的话是有个道理,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经书字字句句是如来从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自性没有生灭、自性没有大小、自性无量无尽,达到究竟圆满,那就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所以到那个时候才讲佛佛道同,为什麽?他达到圆满了。等觉菩萨还没有圆满,等觉菩萨跟等觉菩萨相比,还有不同的地方。因为无量无边的义理,他悟入并不是一样,有人悟在这一边,有人悟在那一边,虽然都到等觉了,还是不相同,到如来果地上才完全相同。

  所以这些道理,真用功的人,真用功没有别的,要学着真放下。放下,我也跟诸位同学说得很多,务必要把内心的对立放下,从这里下手。不与一切人对立,不与一切物对立,你能把对立放下之後,这个内心里的矛盾自然就消除了,心才能到一,一心就是真心;二心,二心是念头,你还有念头,起心动念是二心,二心是妄心,那不是真心。

  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在现在一般人来说,至少要三十年的工夫。你们三十年能够到这个境界就比我强,我不如你。我学佛到今年五十二年了,所以不是一桩容易事情。要锲而不舍,要认真努力,要禁得起考验。那就是在这个世间人事的折磨,自然的灾害,修学的辛苦,都是考验,你要关关通过,这个里头才有乐趣,才能真正体会到法喜充满。一关通不过,马上就退转了,甚至於就堕落了。堕落的人多,真正突破的人不多。这就好像这个世间一般体育当中的比赛一样,最後能够突破一切障难,你才能够拿到第一名。

  说法,昨天跟诸位说,「苦、空、无常、无我」,小乘法,六波罗蜜是大乘法。从小乘到大乘就把所有一切佛法统统包括在其中,所以到极乐世界,好!四弘誓愿里面所讲的「法门无量誓愿学」,到那个地方才真正具足。第一个你有足够的时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人人皆是无量寿,有足够的时间。不像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时间太有限了,能够活到一百岁的有几个人?太少了。古人所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能够活到七十岁的不多了。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自己周边,我们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很熟悉的人,年轻的时候在一起,到七十岁的时候看看还有几个,三分之二都不在了。我自己想想我小时候、年轻时候那些同伴,现在大概是十之六七都不在了,想到这些事情,无限的悲感,人生苦短!所以时间比什麽都宝贵,古人常常勉励我们,寸阴应惜,光阴,一寸光阴都应该要珍惜,道理在此地。所以凡是(无论是世法是佛法)能够有杰出成就的人,没有别的,他的时间掌握好,他不浪费光阴,他不会空过一天,他的生活就很充实。

  「苦,空,无常,无我」,黄念祖居士在注解里面有简单的解释,他说这是四谛法里面苦谛的四相,四种相。《俱舍论》里头说「待缘故非常」,这是无常,为什麽是无常?这是讲一切万法,这四句我们的确很难懂,真正懂得的人没几个。那就是一切法都是缘生的,缘不具足它就不能现前,缘聚的时候现行,缘散的时候这个相就消灭了,缘聚缘散,所以是无常。世尊跟我们讲这个世界是一合相,现在天文学家每天晚上在望远镜里面看太空的星星,真是世界无常,几乎天天都看到有这个星灭了、爆炸了、毁灭掉了,天天也有新的星发现了,这是讲世界,世界无常!所以我们要知道。

  这是科学家已经肯定的告诉我们,太阳系会有毁灭的一天。不过不要怕,我们决定遇不到,我们没有那麽长的寿命,一定遇不到。太阳是个火球,它正在那里燃烧,这个光、热力就是它燃烧所发生的,它那个星球里头那些燃料会烧完的,不是烧不尽的,会烧完的,这一定要晓得。太空当中很多星系,看到这个星光色变红,就快要烧完了,正在烧得很旺的时候,光是青色的,到光变成红色的时候,这个星就快要死亡、快要崩溃。所以世界无常。

  前些年,我们常常听到这个世间有zai 难,有很大的zai 难,说美国东西方都会沉到海里去,日本也会沉到海里去。我还在美国买了地图,他们从预言里面绘出来的地图,那个地图看起来很可怕,欧洲大概十分之八都沉到海里去了,海里面也有新的陆地浮出来,这沧海桑田,那是大zai 难!我们会不会遇到?也不太容易。为什麽?预言里面讲,这个世界会变成这个样子,大概是在两千一百年左右。换句话说,我们还要活一百年你才会见到,你要活不到一百年,这个现象你见不到。

  这个大zai 难见不到,小zai 难不能避免。好像今天还有个同学送我一本书《圣经密码》,这本书以前我看过。它这书也很好,也是个预言书,每一段的後面都劝人,如果人心能够回恶向善,这个zai 难可以化解、可以减轻、可以延後,句句话都是活的,都没有说这个死板的,都是活的。换句话说,跟佛法里讲的道理相应,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修学大乘,这句话你要是真正懂得,你就得大自在了,你的前途就一片光明,为什麽?从心想生。最好的思想是什麽?想佛!想佛你就成佛了,想菩萨你就成菩萨了。一切法从心想生,如果想财色名食睡,那地狱就现前了。

  天堂地狱从哪里来的?是你自己想来的,不是从别的地方来的。这些东西,这个十法界依正庄严本来就没有,原本的世界是什麽?是一真法界。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的,华藏世界那是原本的世界。我们很不幸,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一下就堕落,堕落到苦了,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十法界里头,很不幸,又把它变成六道;六道又把它变成三途,你说糟糕不糟糕!统统是心想生。

  所以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妄想太多,无量无边。最重要的妄想是什麽?十法界里头第一个因素,佛说了,地狱是瞋恚。嫉妒、瞋恚,你天天要有这种念头,常常有这个念头,你自己要知道,你将来到哪里去?到地狱去。不是别人,说是什麽阎王、判官,与他不相干的,自己去的,自己变现出来的,自作自受。饿鬼道,贪心。你要注意到,不仅是贪世间法,学佛贪佛法还是要堕饿鬼道。饿鬼道是贪心,不是说你贪的对象换一换,那不管,只要是贪心重的话,就统统到饿鬼道去了。不过你贪佛法,到饿鬼道里头还有一点小福报,这是真的。贪心变饿鬼,你贪的是善法,在鬼道里头也是个善鬼,有一点福报;你贪恶法,那你到鬼里就是饿鬼,那很苦,就这麽个道理。所以佛法不能贪,佛法是教我们断贪瞋痴,哪有在佛法里起贪瞋痴的道理?这个错了,大错特错了。

  我学佛这麽多年,见过有一些法师贪爱佛法,贪什麽?贪佛像,专门喜欢收藏古董的佛像。这个佛像宋朝的、唐朝的、汉朝的,古董琳琅满目,自己一个小佛堂,平常门都锁到,不让人进去的。遇到我很客气,打开几道锁,带我去看看这些佛像。这佛像很多,泥塑的、木雕的,也有金属做的,但是以木雕的为最多,木雕的。这个不好!因为天天都想着这些东西,将来他死了以後到哪里去往生?他舍不得离开这些东西,於是我就发现到了,这个木头佛像里头,老鼠会在里头做窝。所以他那个佛堂里头它有老鼠、有蟑螂、有蚂蚁,我就知道了,他将来死了以後一定到这儿去,为什麽?他舍不得、离不开佛像,离不开他的东西。他自己不觉悟,他要想学佛成就,把这些东西统统都丢掉,他就成就了,他就解脱了。

  喜欢学教的人贪爱经书,经书要找古本,木刻版本,喜欢收藏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收藏时间久了,里头长蛀虫,法师将来死了以後都当蛀虫去了。点点滴滴我们不能不留意,它跟我们关系太密切了。所以《金刚经》上两句话常常要贴在额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些东西我们可以用,充分去利用它,不能够占有,不能够控制。有控制的念头,有占有的念头,你就没有办法保证你不堕恶道,所以确确实实是心想生,一点都不错。这是讲一切法确确实实是无常的,我们要知道事实真相,知道事实真相叫看破。

  「逼迫性故苦」,我们现在常常听到一般人讲压力,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精神的压力、心理的压力,还有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那是业力,这些就是苦的根源。压力从哪里来的?总不外乎前世今生,那个前世是讲无量劫以来,我们跟一切人事物结下的冤业。不知道善待别人,不知道善待一切物,造作这些罪业,生生世世都要受果报。佛在经上说得很好,「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你造什麽样的因,你一定会遭遇到什麽样的果报。所以平常我们轻视别人,一般说瞧不起别人,都有罪过。佛菩萨不如是,佛菩萨对於一切众生都有恭敬心,跟我们不一样,对一切人平等恭敬,对一切众生,连那些小动物,蚊虫蚂蚁,那一种恭敬心跟对诸佛菩萨没有两样,他是平等的。

  平等心是佛。我们要在这一生当中要想走佛的道路,佛的道路是平等心,菩萨道是六度心,缘觉道是因缘心,声闻道是四谛心,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我们用什麽心就走哪一道。如果要走佛道的话,我们要用平等心,我们要把一切众生跟释迦如来、跟弥陀如来要平等看待,是真的平等,不是假的平等,为什麽?都是法性成就的。法性是平等的,法性是清净的,法性是真诚的,法性是慈悲的。诸佛如来对一切众生,他生平等心,他那平等心怎麽生的?没有别的,从法性上生的。换句话说,就是古德常讲的见性不见相,见性大家都平等,见相没有一个是平等的,相不平等,性平等。见性不着相,这个平等心就现前了,平等心是佛心。用这种心,契入佛菩萨境界就不难了。

  我们今天学教学得这麽辛苦,学了这麽多年,天天在学习,没有入进去,一分一毫都没有入进去,什麽原因?心不平等,这跟你讲真话。哪一天你的平等心现前了,所有一切经教展在你面前,全通了,为什麽?你真心现前了,你契入境界了,世出世间法你都贯通了。菩萨的心,念念是利益别人,没有想到自己,因为菩萨知道自他不二,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不二;利益众生就是真正利益自己,利益自己那真正叫害了自己,他懂得这一个事实真相。所以他的思惟,他的言行纯正!这才是真正离苦得乐的不二法门。

  《俱舍论》里头说「违我所见故空」,这句话比较难懂,违是违背,我所见,跟下面一句说「违我见故非我」,一个我见,那是讲能见,这一句里面讲所见。违我见、违能见故不是我,无我,违我所见故空,这个里头关键就在我跟我所。这句话你一定要懂得性德本具常乐我净,自性里头本来具足常乐我净,这四净德是自性本来具足的,不是生灭法,遍法界虚空界。我们六道凡夫迷失了自性,四圣法界里面的声闻、缘觉、菩萨也没有见性,没有见性就是还是迷失自性,他们迷得浅,我们迷得深,都没有见性,见性就不在十法界了。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这两句话就不难懂了。

  违我所见故空,我所见是什麽?《楞严经》上讲的见性见是我见。我们今天用什麽见?我们今天用眼识见,实在讲还不是眼识,是用第六意识见,用第六意识听。这个要学法相,我这个讲法你就很容易理解。我们今天用的是八识五十一心所,用这个东西,所以空!空是你没有见到事实真相。

  末後这一句说「违我见故非我」。无我,你看看四净德里头明明说有常、有乐、有我、有净,常乐我净是真有,常乐我净不生不灭,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我们今天是迷失而已,并不是真的没有了,只是迷。所以一念觉,这个四净德立刻就现前,这一迷了统统都不见了、都没有了。所以在六道、在十法界,佛讲「无常,无我,苦空」,这一觉悟的时候,常乐我净统统现前了,完全显露了。这经上还有个说法,逼恼为苦,我们受许许多多压力逼迫,心里头常常生烦恼,所谓是「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苦。「苦法迁流,名为无常」,这个说法也说得很好。说到空,佛经上讲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就是空。

  我们把前面的意思合起来看,苦,真正懂得苦的人不多,懂得苦的人,他一定会想办法离苦。你为什麽今天还在受苦?明天还愿意受苦?永远都还愿意受苦?你不懂得苦!你要懂得苦,你就会发心:我要离苦。佛法真的是智慧的方法,是智慧的修学,可是我们智慧不开,不解如来真实义,这都是事实。果然解得如来真实义,没有不依教奉行的,你还不能够依教奉行,你没有了解,或者说你了解得不够,你了解得不够透彻。你要真正了解够透彻的话,不必人劝告,你肯定依教奉行,什麽力量也障碍不住。为什麽?那里头有乐,真的是离苦得乐,这个味道你尝到了。

  「波罗蜜」是佛教菩萨重要的课程,菩萨必修的课程,我们现在是名为大乘,我们不是学小乘,名为大乘,其实我们连小乘都不如,我们的大乘有名无实。在中国古时候,那真的是名副其实,真是了不起。不管是哪一个宗、哪一个法门,确确实实都是在修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是菩萨修学的纲领。用什麽方法去修?那就很多了,所谓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方是方法,便是便利,这两个字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最适合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没有一定,我这个方法最好,你未必最好,你最好的方法,他未必最好,所以这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就是最适当的、最殊胜的、最圆满的、最究竟的、最好的方法就叫做便,这方便。修什麽?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进,修禅定,修般若。这样我们才懂得,在中国大小乘十个宗派,宗底下有派,派底下还分支,但是都离不开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里面,在事上来讲最重要的是布施,布施摆在第一,布施是放下,布施是舍,你不能放下,你不能舍,你什麽都得不到。说这个得不到的是什麽?得不到是真东西,是自性的性德。自性的性德,诸位要记住,是戒定慧,戒定慧是我们自性里头本具的德行。般若是自性里头本具的无量智慧,前面这五种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德行。这不是哪个人发明的,哪个人制造出来约束我们,不是,你那麽想法,你完全想错了,是自己的性德。

  因为一切众生贪心最重,所以佛把布施摆在第一。「布施」是什麽?断贪心的,断悭贪。悭是你有舍不得,没有的希望得到,叫悭贪,布施是对付悭贪的。布施波罗蜜什麽时候圆满?悭贪的念头没有了,这个课学完了,这学分学完了;如果还有这个念头在,不行,你毕不了业,你还要继续修。「持戒」是度恶业的,就是说你还有恶作,你还有不善的造作,那你就得要学这个课程。什麽时候你心地到纯净纯善,这个课程修完了、毕业了。忍辱波罗蜜毕业,那就要像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一丝毫瞋恚的念头都没有、都不生,受那麽大的委屈,受那麽大的伤害,一丝毫瞋恚心,瞋恚的念头不生,这个课学圆满了,这毕业了。

  精进波罗蜜,那就像现在人所讲的话,分秒必争,念念都没有懈怠,这精进波罗蜜圆满了。禅定波罗蜜,无论在什麽境界,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如如不动,这禅定波罗蜜圆满了。最後般若波罗蜜现前,般若波罗蜜应用在前面五个里面,你才会得力,你才会增长,这个增长就是进步,你才会圆满。所以六度它是以般若为中心。般若是看破,前五度都是放下,你们想想看,布施教你放下悭贪,持戒教你放下恶业,忍辱教你放下瞋恚,精进教你放下懈怠,禅定教你放下散乱,统是放下。

  章嘉大师那时候教我是很高明的方法,他只教我「看破放下」,为什麽?我刚刚学佛,学佛才几天,对佛法什麽都不懂,他要跟我讲六波罗蜜,就把我讲糊涂了,那要费很多时间来解释。他说个看破放下,到後来一进入大乘,看破放下就是六波罗蜜,才知道真正高明的人他的善巧方便。像这些地方,我们都应当要学习,要真干。「真干」这两个字看起来好像很平常,实际上很不平常,唯有真干的人能契入佛菩萨的境界。所以契入佛菩萨的境界,就是契入自性的境界。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再看下面这一段:


     【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


  这一段意思也非常之深,这是「鼻得妙香」。我们在科判里面,这一小段是鼻得妙香,前面一段是「耳得妙音」,都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受用。这是显示风能够送妙音,又能够送妙香,这风送妙香,『温雅德香』。古人注解里面讲,「温」有和的意思,温和,有善的意思、有良的意思,温良,温和,温善。「雅」,雅是正,我们通常用在音上讲,雅乐。这个音乐,古时候的音乐称为雅乐,这种音乐你听起来心得清净,不会引发你的邪思,不会引发你的欲念,这个音叫雅音,这个乐叫雅乐。

  所以在古时候圣人确实,这我们讲圣人毕竟是圣人,不同凡夫,他自己行得正,自正而後能正人,他能教人。人是社会动物,不能离开群众,大家能在一起和睦相处,从内心里面都能生起真诚心、恭敬心,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你说这个社会多麽美好。这个社会到哪里去找?西方极乐世界是这个社会,华藏世界也是这个社会。为什麽那一边的人会这麽好?领导人好!西方极乐世界的领导人是阿弥陀佛,华藏世界领导人是毘卢遮那如来,也就是他教得好。

  所以古时候古圣先王教化百姓,教人什麽?我们看看古书里面记载的,他教的东西真的很简单、很扼要。你看尧王教舜,舜教禹,在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历史记载,因为尧舜那个时代,大概距离我们现在有四千五百年,中国历史正式有记载的,最早的就是《春秋》,孔子作的,孔子距离我们现在两千五百年,才真正写成文字记载历史。他教什麽?伦理!只是讲三桩事情,第一个人跟人的关系,第二个是人跟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三个是人应当用什麽样的心态处事待人接物。所以圣贤人的教育使人真正懂得做人,懂得与人相处,与自然环境相处,他懂得这个,所以他能够得到和谐。

  伦理,这是尧教舜的,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把人的关系归纳为五大类,「父父子子」,父亲要像一个父亲,儿子要像一个儿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简简单单教这些东西,他们自己本身都做到。所以那个时候是部落的时代,不像现代统一的国家,尧王他的领土恐怕连现在一个县都不到。可能像新加坡这块地,在古时候就有十几个国家,大概一个国家就像现在一个区一样,人口也不多,所以他教得真好。

  他这个部落教得好,他四周围的部落都跟他学,他就变成许多部落里面的中心,以德服人,不是以力。他的德行确确实实感化自己这个部落里头的居民,也感化了四周,这样慢慢的扩大。所以小国寡民好教,现在是真不好教,像中国十几亿人怎麽个教法?因此到国家统一之後,这些帝王总是小心谨慎,怎样能够维护传统的文化,这是他们的责任。如果要是稍稍不小心,在这上有了阙失,社会就动乱,人民就要受苦。

  汉朝,这是中国真正建立大一统,中国国家统一是在汉朝;秦时间太短了,只是有统一的形式,没有政绩可谈。到汉朝这才真正,最重要的这个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思想确定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肯定了孔老夫子的教学。就是做国家领导人,三个字,他的责任三个字:君、亲、师。「君」是领导;「亲」是父母,你是人民的父母,爱民如子;「师」是老师,你要负责教化你的人民。你要养育你的人民是亲,教化人民是师,国家领导人,这三个字是他的天职、他的责任,他能够尽到,好的领导人。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