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益西彭措堪布《警世钟》 [打印本页]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0-21 17:41 标题: 益西彭措堪布《警世钟》
警 世 钟
益西彭措堪布
(一) 三世因果
因 果律,在古代社会,人们把它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实来接受,这一点和当今世界的科学公理相类似。科学中有一层基石,人们认为不证自明的,作为架构其它理论的 基础,称为科学公理。同样,古代的人们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基石,一切作为都将遵循这个亘古不变的规律。
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张遍及器情世间每个角落的天罗地网就是因果律。
近代,因为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移,日益专注于外部世界。当然因果律同样是支撑外部物质世界的基础,一切科学规律、一切自然规律本身即是因果律的具体体现和印证,它说明这个物质世界不是紊乱无章的,不是什么现象都可随便发生,而是受着因果律牢牢支配的。
由 于注意力伸向外界,人们把内心世界的规律渐渐淡忘了,由此深陷在感官世界中不能自拔,所着重的惟有眼前利益。实际上有大量的现世因果律报应的事例在人们自 身和周围和身上发生。但人们为物欲所困,心不堪能,领悟力衰退,视而不见,不会去领会体悟,也不会从中吸取教训。加上社会潮流的影响,人们不假思索就接受 了拔无因果的观点而沿习成风。
否认因果使近世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行为规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行为轨道转移了方向,这是道德沦丧、邪 恶炽盛的标志。人们的物欲在膨胀,恶性在扩张。为了使自己的行为不受约束变得“合理”,所以要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条规律搁置遗忘,人们以为这样即 可以为所欲为,不受因果规律的制约,这本身即是最大的愚痴业障,无疑是掩耳盗铃的行为。实际上因果律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它不会因为人们的遗忘、搁置、反 对,就不起作用;也不会因为人们的无明愚痴,自以为是地认为造恶不得恶报,对因果漠视、嘲讽而失效。
在统领森然万物的因果律面前,现代人变 得好像一群幼稚顽劣的儿童一样,自以为是地任性而为,结果饱受的是不堪言喻的痛苦。事实证明,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吞食漠视因果律肆意造恶带来的苦果。其实, 没有任何一种精神力量、任何一种意志可以将痛苦加在现代人的身心之上,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加剧的内心痛苦,溯其来源即是由各自不相信因果肆意为恶所带来的, 这本身即是自作自受的因果律的体现。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正因为见到因果规律,所以在因地上异常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 渊,唯恐以细微恶业引生巨大过患,而凡夫们因对因果律不予理睬,造恶业在因地上,难以一下子体现出苦果来,所以凡夫往往是鼠目寸光、自我欺骗,以为造因无 果,恣意而为,把因果规律、善恶之报不是说成无稽之谈就是当成十万八千里外的事情而抛之脑后,然而一旦恶业成熟、果报临头,则苦不堪言,到了这个时候才害 怕恐惧,奈何恶业已经成熟,为时晚矣!
世间人最大的恐怖即是对死亡的恐惧,尤其是断灭论者,认为人死如灯灭,死后归于一片漆黑的寂灭,无声 无息、无踪无影,从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进入一个绝对的虚无之境,生命步入断灭,这让人难以接受也会令人恐惧,然而这只是不承认三世因果者自身的假立而已, 生命真的没有前没有后,只有中间一段吗?
现代人不承认三世的因果是前后世不能现量见到,以此便判定没有前世、后世,仅仅承认现量能见的今世。其实我们可以将今天比作现世,昨天比作前世,虽然昨天和明天,在此时此刻的当下不存在,但谁也不能否认昨天、明天的存在。
有人说这个比喻不恰当,虽然现在不见昨天、明天,但昨天、明天的存在人所共知,而前世后世则无人知之,也不能现量见到,所以不存在。
如果以现量不能见的妄执为无有,如果这样推理的话,那是否明天、后天所需的吃穿等物资受用也不用准备了?因为这些同样是未来的事物,此时也不能现量见到。另 外凡夫人的眼识虽然没有现量见到前世后世的自相,但同样也没有见到不存在前后世这一点,那么你们到底是以何种证据来确定其无有呢?你们主张现量见到才行, 可是你们所说的无有前后世也仅仅一种说法而已。
婴儿刚一生下来,就有吮吸乳母的行为,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婴儿为什么一降生下来就有吮吸母乳的行为?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婴儿为什么一生下来就有冷热的觉受?
今生的第一刹那意识可以推知为由前世最后一刹那意识所产生的。正因为婴儿相续中具有往昔(前世)吮吸母乳的习气,所以刚一降生就有吮吸母乳的心念。
今生第一刹那的心识,既然不是依外在的物质力产生,也不是恒常之因或无因产生,而是由与自己同类相应,能执著种种法的前世最后刹那识所生。
如果认为这个自明自知的心识来源是心识以外的肉体,这根本不适宜。心识不依赖外境物质世界或者一个世间主宰神,而是由前际(前世)无穷尽的心识,如前世最后刹那识产生今世的第一刹那识,今生的前前识产生后后识。
凡 夫众生到死亡的最后时刻,相续中仍然具有根本俱生我执之因,依靠其所产生的烦恼和业障仍然存在,并且若不具足能对治我执的无我智慧,如何不转生后世呢?所 以定是转生后世。在今世死亡的最后一刹那,心识相应于我与我所的执著种子,若此执著种子未依无我对治法,由此因就必然产生转生后世的果。若此因存在而如现 代人所认为的人死如灯灭,一切化为乌有,就变成有因无果了,但有因无果的现象在此世界何时何处也不会存在。
以下讲一则公案。
时波斯匿王问释迦世尊:“我先前未曾听佛教诲,听迦旃延与毗罗胝子说此身死后一切都为断绝灭亡。我今遇佛,在这点上仍有疑惑。”
佛问大王: “你的肉身是金刚常住,还是会腐朽变坏?”
王答: “我此肉身终将坏灭。”
佛问: “你身尚未变灭,如何知将必定变坏灭亡?”
王答: “现在我这个无常之身虽未灭亡,但我观察现在是念念迁变,前念生后念灭,念头刚起则不住而灭,如火变成灰渐渐稍殒,不曾停息,所以决定知此身终归灭亡。”
佛认可波斯匿王所答,继续问: “你现在年龄已经衰老,你的容貌与幼时相比有何不同?”
王答: “我童年的皮肤细嫩光泽,至成年时血气方刚,到现在衰年,则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而绽,如今临死不远,如何与壮年相比。”
佛说: “大王,你的容貌不是即刻衰坏吧?”
王答: “世尊,这些实为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来暑往渐渐至于此。”
佛说: “你见变化迁改不停而知身体一定灭亡,你知不知道你身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存在?”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 “我实不知。”
佛说: “我指示你这个不生不灭的本性。大王,你何时见恒河水?”
王答: “我三岁时慈母带我拜耆婆天,经过恒河,那时即知恒河水。”
佛说: “大王如你所说,二十岁时身体衰于十岁,乃至六十岁,日月光阴念念迁变。但无三岁风到恒河,到二十岁时再见恒河,恒河水如何?”
王答: “河水与三岁时所见无异,直到如今年纪六十,也没有变化。”
佛说: “你现在自伤发白而皱,面容比童年多皱纹,但你现在见恒河与童年时见恒河的见有老幼之分吗?
王说: “没有,世尊。”
佛说: “大王,你的面容虽然皱了,但这个能见的本性却未衰老,起皱的是变化,见性不衰老的不是变化,变化的有生灭,不变化的则无生灭,无生灭的能见本性如何会在你的身中与你的身体一同生死?为何引诸外道之言说这个身死之后完全断灭呢?”
王听了佛的教言,才相信此身无后并非断绝,只是舍此身趣彼身,解除了断灭的疑惑,与大众欢喜踊跃得未曾有。
[ 本帖最后由 弥迦使者 于 2008-11-2 22:09 编辑 ]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0-22 13:53 标题: 续 1
(二) 对科学的反思
当 今世界,有一位神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小到家庭的种种用品,大到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处处可见他的身影,这位神就是科学。科学已经成了这个时 代世界的身影,这位神就是科学。科学已经成了这个时代世界的真正“主宰”,人们对他顶礼膜拜,视为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造物主。科学代表着人类的智慧,科学 是这个时代的象征。人们认为科学可以满足自己日益炽盛的欲望,对于科学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人们感到无比欢欣鼓舞。人们心中有一种信念:即 是将人的一切幸福都寄托于科学的发展之上。在现代人的幻想中,科学如同一辆飞速行驶的火车,载着人类驶向幸福的终点站。
然而科学同样存在着 其本身的局限性。西方近代科学是从伽利略时代开始的。它有着三种特性:首先是人们对自然现象提出猜想,然后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建立一套理论,最后要通过 科学实验来检验印证理论。如果理论没有得到实验的检验,那么无论这个理论猜想是多么的有说服力、多么的充满智慧,它也仅仅只能作为一种立论而已,得不到人 们的承认。像科学史上万有引力定律和广义相对论,先是通过牛顿和爱因斯坦提出一整套详细的理论,最后被子天文学上的天体观测所证实,然后被子人们认可肯定 的。因此通过实验来确证理论的方法是科学的精髓,也是科学的一大特性。一个理论正不正确就要看实验验证的结果,这个实验可以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 个时间做都正确无误。
实际上科学实验中的仪器测量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一种拓展。在古代社会,人们的实验比较简单,人们通 过感官直接观察来记录数据。由于科学的深入发展,人的耳目已经不能适用于这些高精度的实验了,通过这些高精度的仪器来测量记录图像和数据,通过高速运行的 电子计算机来作数据处理。
由于一个科学事件必须被实验所证实,这本身就表明科学有其局限性。
比如我们来分析人的生命的产生, 生物学说人的生命是由母亲的卵子和父亲的精子结合成一个受粗卵,最后由这个细胞分裂成人体胚胎而成为人体雏形,在母亲的腹腔中生长而后降生。然而这种说法 只能说明人的物质方面的生长,从简单的一个受精卵发展到复杂的四肢五官,就好比一粒沙子发展成一座山,却无论如何也解释不了婴儿刚一从母胎出来便会啼哭、 便具有七情六欲,而人生伊始就具有的这些心意识,恰恰是人最本质的东西。
又比如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体是由分子、原 子组成的,这些分子、原子和组成木块、石头的分子、原子没有什么不同,有的只是排列堆砌的方式不同而已。由这些分子、原子的堆砌,如何去产生一个见到悦意 之境就欢喜、见到厌烦境就不满的心意识?无论找什么样的理由都难以自圆其说,亦仅是一种立论而已。
上面我们简略地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了科学的局限性,然而科学还有一更大的局限性,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探索外部的物质世界,然而却不能深入观察科学方法本身。
为 什么不能观察科学本身呢?下面我们逐一解释,首先是实验的方法。人们会说实验从开始操作到最后得出数据,都是亲身操作、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不同的人 在其它地方进行重复实验,所得出的结果完全一样,这样严密的实验还会有什么弊端?关键是我们要对实验的所境(实验观察对象)和实验的能境(观测者)作深入 的分析。这种分析的方法在中观理论中称为能立等同所立,即能立不能成立从而所立也就不能成立。以圣者的智慧来看,远离分别心的境界才是胜义的境界,而一切 缘于分别心的境界全是迷乱的世俗境界,前者如同梦醒,后者如同迷梦。而梦醒时,梦中的一切迷乱境界不复存在,若以梦中之境推理醒时之境,则甚为荒唐。同 理,仍处于迷乱分别心状态的观测者来推测远离分别心的宇宙实相,绝无可能。而由其分别心识研究外物现象所得的结论,只能是其分别心的一种妄执而已。
从这里我们看到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现象规律之上,还有一个层面被人们忽略了。这就是空性方面的胜义谛理论,我们日常生活的现象规律在中观理论中称为世俗谛。
在 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我们日常生活中心智的局限性。学过中学物理学的人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又由原子组成,这些分子、原子都在作不停息 的运动。当我们看见悦意的外境时,我们的心念会起波动、产生欢喜,进而有贪恋和欲获取的念头,但是我们就不会去想这个悦意的外境,其实只不过是一大堆分子 组成的,而这个事实都是我们早已明知的,如果这样去观想一下的话,自然会兴味索然,这也说明人们的视听感官很容易被蒙蔽、欺骗。而作为感官延伸的实验仪 器,是以符合感官司功能的要求而设计,人们以之作的观察与所得的结果,同样易被蒙蔽欺骗。
科学所阐述的理论恰恰是世俗谛所讲的道理,它无法 深入到胜义谛的层次。也就是说:仅仅依赖科学的方法,人们无法深入认识到这个世界更一层的奥秘,而这一切只有通过释迦牟尼佛开示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才能得到 了解。《妙法莲花经》中说:诸佛如来之所以出世,是为了给众生开示入佛的知见。佛法的精髓即是中观般若的思想,也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
近代 科学从伽俐略开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采取步步前进的方法,每前进一步,前面的理论就被发现不完备、不精确,从而被修正。同时,科学每迈进一步,新的问题又 大量涌现、层出不穷,人们只能面对前方不可知的海洋望洋兴叹,而且新生的问题比以前的更加艰深复杂,就如人们用来研究微观世界奥秘的粒子加速器一样,越造 越大,能量越来越高,高到了人类的经济无法跟随的地步。依这种方法人们永远只能处于中途之中,而不能得到对这个世界的终极认识。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 知也无涯。”诚哉斯言!
随着科学的日益细化,科学分化越来越严重,即使是同一学科也出现越来越多的分支,甚至出现同一学科的科学工作者相互之间也难以沟通、了解,这势必走向“只见枝叶,不见森林”的尴尬局面。科学学科越来越专门化,科学越来越难以纵览全局,更别说去了知领悟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相。
人 们只对自己研究的一块天地了解,对其他领哉则是茫然无知,从而所获得的只是支离破碎、繁杂琐碎的知识碎片。我们这个世界的物质现象千变万化、层出不穷,欲 通过对物质现象的研究来了解世界的真相,这就好象要斩除一株蔓藤,不知在其根上下刀,偏在枝叶处着手,如是则每斩除一条枝叶,蔓藤便已长出更多的枝叶来。
科学本是无情物,它没有人一样的七情六欲,没有善恶好坏的分别,它是人们使用的工具,一旦人们以贪嗔痴的烦恼来利用科学,便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zai 难。
科 学技术与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嗔恨心相结合,使人们造出了强力的杀伤武器,这与古代的刀剑长矛相比,杀伤力不知大了多少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出现了飞 机和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航空母舰和原子弹、细菌武器,随后在无休止的军备竞赛中又出现了洲际导弹、氢弹等等。武器的破坏性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 栗。在这场持久的竞争对抗中,人类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前苏联这个庞大的超级大国即是在这场军事竞赛中被拖跨以至于分崩离析的。
科学为人们的贪心所利用,为人们制造了大量的赚取财富的机会,从当代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可以看出此点。计算机和信息产业为资本家们赚取巨额利润创造了新的条件,以至于迅速取代了以往的传统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计算机科学的技术对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科学的发展加强了人们对外部物质世界的注意力,而日渐遗忘了内心世界,人类更加物化了。人们征服自然的同时,却忘记了征服自心的烦恼,外部的强大与内心的衰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科 学的发展使得们脆弱的内心更加复杂(和古人相比,可以说是内心完全丧失了天真恬静!),因为物质占有的欲望被一次次地挑大,人们再难以安静下来,好像平静 的湖面不停地抛以巨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心就这样变得支离破碎。科学的兴起,使道德伦理产生了巨大的更异。物欲一经挑起,内心则伴随着产生相应的痛 苦。和知足少欲相反,人看见什么就想要什么。而商人利用人们的弱点,不失时机地刺激人们的欲望,舆论媒介一体呼应,专门制造诱huo,加重人们的无明迷乱。此 处科学扮演了一个加重人们无明的角色,人们在科技创造的五光十色的世界中迷失了方向,天真地幻想科学能将人类带进一个安乐世界。
按道理来 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作效率的提高,人们本应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坐在计算机旁的编程人员有更多更复 杂的程序要编,商务人员为商务洽谈而整日东飞西驰,不管是高度自动化的大型工厂还是私人小作坊,人们的工作更趋繁忙,行动显得更加匆忙,一个个步行如飞, 过去悠闲缓慢的步伐几乎见不到了,人们心头的压力更加重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心中的贪欲也紧跟着升级,已完全忘 失了什么叫做知足常乐,只想借助外部技术的发展使人本身日益炽盛的欲望得到满足,以为这样最终会得到幸福。然而事实上,这种想法如同痴人做梦一般可笑。诚 如《佛子行三十七颂》所说:“一切妙欲如盐水,如何享受贪越增。”依靠外在的刺激,人们的欲望只会越来越增盛,而永无满足之时。于是人成了欲望奴隶,一生 都被欲望所驱遣。人就这样被欲望折磨得不知停歇,甚至失去了反思的理智。可怜的现代人为什么不会想想,这种外强中干的发展对人类有没有必要?这辆疯狂的欲 望列车将把人类带向何方?
由于科学的进步,加速了各种产业的发展,人们大量开采资源,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的破坏。由于急功近利, 只管眼前利益而不顾后代子孙的生存,导致这个世界日渐失去和谐,天灾频频,危患不断。大量砍伐森林致使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每年有大量的耕地为 沙漠所吞噬。而大力发展工业的结果是:空气污染日益严重,酸雨浓雾不断,气候反常,江海湖泊难见清澈,大量鱼类死亡。
地球已经变得遍体疮痍!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0-23 15:11 标题: 续 2
(三) 迷乱话语
今 世思想的传播和古代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当今社会有一股巨大的话语力量,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取向,这个巨大的话语来自传播媒体。今天,电 影、影视、广播、书籍、报刊以及不久前发展并广泛普及的计算机网络是人们口舌的拓展,银幕、荧光屏上虚幻的影像、空气中振荡的声波和纸上的文字无孔不入, 铺天盖地而来,构成了当今社会的最大话语力量。
一个人依靠电视、网络的作用,可以将其影响力扩展到世界各地的千家万户,这远远超过了古代社会依靠人自身语言的影响力。
电视和报刊上的广告影响着每个家庭,大到求职取向、购买住宅汽车,小到家庭主妇购买锅碗瓢盆,从一生的价值走向到人们的衣装样式、颜色,外界的舆论、传媒影 响着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一起来就习惯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收听早间新闻;上班的路上,人们喜欢买一张报纸阅读;当辛劳了一日要休息时,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娱 乐方式则是看电视。对于现代人来说,没有舆论传媒几乎难以适应,会有一种难以摆脱的孤独感,不和舆论传媒接触,现代人会感觉犹如生活在孤岛上一般。人们聚 在一起喜欢谈论的话题大多是大众传媒赋予他们的信息——大到国际新闻,小到电视剧的某个剧情。
现代科学的声光技术为人们制造光怪陆离的幻感世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人们可以浸泡在感官的迷幻之中。
给人身体带来疾病的病毒是依靠空气、饮食和人体的相关接触来传播,而给人的精神带来疾病的病毒,其传染渠道是传播媒体。依靠大众传媒,这个时代烦恼病毒的散播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严重。
在影视中,人们看以对暴力赞美的诗篇:被屠戮者的鲜血如同五月大地上盛开的鲜花,枪战杀戮场面被艺术化;借 助现代科技声光的技术,片中,黑社会人物成了英雄,残暴乖戾成了英勇果断,为所欲为成了自由个性,罪恶行为被粉饰成人们效仿的对象。制片者用华丽精巧的包 装制造了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这里善恶交换了位置。
现今这个绮语飞扬的时代,电视电视等媒体所载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人们的思想已被传媒所控制,在传媒面前,人们逐渐失却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传媒的内容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意识当中,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乃至日常生活。
舆论传媒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打造模子,人们会自然模仿依照而行,在欲望面前,人们呈现昏迷状态,而舆论媒介如同发号施令者,人们如同中了蛊一样会情不自禁地跟随而行。
对少年儿童而言,由于他们没有进入社会圈子,涉世不深,对造恶的行为没有亲身体验,然而通过影视镜头,他们 则可目睹这一切。恶业作为当事者的体验散播到电视机前每个观众面前,这时传媒即将造恶情景从陌生地带入人们的视野。影视中虚幻人杀盗淫的镜头完全如同真实 场景,人们一旦模仿而为,即会成为真正的恶业。正是影视的影响使得西方国家连小学生都学会了影视中的凶残行为,在真实环境中开枪打死老师和同学。
为商业利益所驱动,电视的内容迎合并诱导人们的欲望,实际是在行为上给人们作示范。精神生活日趋空虚的现代 人需要一种生活模式,以之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影视渲染的暴力se 情在人们的心灵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其中渲染的生活场景,诸如华丽堂皇的场面、穷奢极欲的行 为、糜烂的生活方式成了人们生活中的追求目标。有的甚至为了这种“理想”的生活铤而走险,到激流恶浪中、到悬崖绝壁上去冒险,更有甚者,刺杀名流、到街头 开枪扫射无辜的人们……如是等等,为显示其人生的“不平凡”,为了自己那由影视刺激而膨胀的、畸形的、庸俗的表现欲,无恶不作。
古代社会人们心中的榜样是圣贤,人们都希圣希贤,然而今日社会,人们争相效仿的榜样是影视歌舞明星,从他们服装举止到生活方式,都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模仿对象。
以 往人们出于贤良的心态,有“隐恶扬善”的说法,而如今恶行则被套上美丽的语言花环,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意渲染。这在历史上有过沉痛的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 纳碎帝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以及日本的军国主义者,即是运用传媒大肆宣扬狂热的种族灭绝理论和鼓吹战争、侵略、扩张的合理,使得这三国无数群众迷 失人性,趋之若鹜地加入到侵略战争之中,制造了多少惨绝人寰的杀人恶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恶语给人类带来了多么深重的zai 难。
其实,大众传媒只是一个中介物,这些恶业的制造者即是其幕后的操纵者,在此处,我们可以体会到“业由心造”的无欺真理——这些恶语泛滥即是现代人日益炽盛的贪嗔痴(邪见)三毒烦恼的具体显现。
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于是制造各种迷醉人心的欲魔幻景,使现代人疲倦的心性在此不但得不到休息,反而更加迷乱。舆论的目的不是引导人们向上,使人心得到净化、趋向高尚,为了挣取利润,它同样也商业化了。
这个时代不少知识分子已成为了资本家、商人挣取利润的工具。知识分子在宣扬追求人身自由、个性解放的同时, 自己反而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在物欲面前同样显得脆弱不堪。古代“文以载道”的风尚已经被金钱砸得粉碎。知识分子日益淡忘其本应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不是 为挽救世道人心而大声疾呼,相反,在欲望面前迷失了方向,以各种偏见、邪说误导着人心趋入邪恶的深渊。
经由大众传媒散布的烦恼种子,由此在自他相续中生起多少贪嗔痴的烦恼,那么其罪业有所不同,这其实是一个集体在共同制造罪业。
在此世间人们对生理方面的病毒的传染扩散可谓谈而色变,而对思想上、心理上的病毒的传播扩散却放任自流、毫不在意,但后者对人类的危害丝毫不亚于前者!在每 天的广播、电视、电影、文艺作品、新闻报刊中,这些病毒都在传播,无时不在、无孔不入地吞噬着人们的灵魂,在这种精神病毒的包围圈中,有多少人的心理还能 保持健康向上呢?
这是个时代的悲哀!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0-24 22:09 标题: 续 3
(四) 情爱重缚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的事莫过于情爱。情爱作为文艺作品和影视“永不衰落”的话题而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语言、诗篇来赞美它,用音乐、戏剧来表现它。缺少了它,人生好象暗淡无光;而有了它,再艰苦再沉闷的生活似乎也变得绚丽多姿、生气勃勃。这个世间,有多少人将人生的幸福寄托于它,有些人甚至将它视为人生唯一的幸福,缺少了它,便觉得是此生最大的遗憾。
文 学作品中所描写的情爱,成了人们生活追求的模式,人们心中充满了种种幻想和憧憬。由于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总觉得只有象文学作品中那跌宕起伏的情 节、缠绵悱恻的心理波澜下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人们渴望能过着如书卷中所描写的那样多姿多彩的生活,渴望能过着“不平凡”的生活,认为如此生活才不枉 度一生。
在影视中由声光色彩的渲染,以曲折的情节、戏剧化的场面撩拨着人们本来就浮躁不安的心,这些浪漫的情节使人如痴如醉,欲身处其境而后已。人们认为日益枯燥的生活中,只有情爱的出现,生活才会有亮点,人们渴望着这种奇缘的巧遇,人们认为珍视情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几 乎所有的文艺作品舆论都在宣扬情爱的伟大。无数的文艺作品持这么一种观点:男女之间的情爱是人生最美好、最值得追求的东西。受其影响,人们往往会把爱情高 举至第一位,用种种理由为之辩护。谁要与这种时代的风气相抵触,则为冒天下之大不大韪,甚至会被认为是居心不良的顽固不化者。
情爱如是被几 近疯狂的美化、鼓吹,以致于到了当代社会,情爱更加弥漫开来,以往强烈的道德制约渐渐失去控制,人们有更大的“随意性”。由于对情欲的渲染,受其影响,人 们的道德伦理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的家庭观念日益淡薄。许多人奉行了“男女好则聚,不好则散。”的观念,想无拘无束于此情欲世界里“潇洒走一回”, 这种将婚姻家庭、人间伦理道德视如儿戏,如飞禽走兽般的生活,这种颠倒妄为的疯狂行径,使人的理智堕落到动物的层次,最终必将酿成难言的悲剧。暂且不提反 传统的新新人类、单身贵族,许多仍较传统的家庭也由于某方另有所爱而分崩离析,给下一代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
同时,由于道德的沦丧,现代 情爱与婚姻绝大多数都建立在庸俗的贪欲之上,人们往往弃人格、道德修养于不顾,虚荣而又目光短浅的地盯着对方的家产、权势、容貌等外在的包装,而这些外在 的包装本身即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一旦这些外在的因素发生灾变或衰变,这些所谓的现代爱情、现代家庭往往即会宣告终结。
在如是种种“现代”因素的影响下,现代家庭有如狂风骇浪中的孤舟,漂摇不定,随时倾覆。
情欲的泛滥加深了灯红酒绿、糜烂腐化的生活。当今社会,许多人已经不把邪淫当一种恶行看了,他们认为只要追求要真正的情爱,一切都无所谓了。
且 看今日都市里林立的夜总会、歌舞厅、按摩房、桑拿浴室,以及屡禁不止的黄 se书刊、黄 se影碟,有多少人过着朝生暮死、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在这种肆意渲染、煽 动的环境之下,情欲的吸引力、沾染力会有多大?况且这本是人最容易被吸引甚至抛弃的一切而投注的地方,也是人性中最为脆弱的地方。明朝时,士子王大契问莲 池大师:“弟子自看师戒杀文,遂持长斋,惟是色心炽盛,不能灭除。乞师方便教诲,使观欲乐,一如杀生之惨。”莲池大师答云:“杀是苦事,故言惨易。欲是乐 事,故言惨难。今为一喻,明明安毒药于恶食之中,是杀之惨也;暗暗安毒药于美食之中,是欲之惨也。智者思之。”
更有甚者,在有些国家甚至达 到同性恋合法化的程度,人们的口号是怎么高兴怎么来,纵欲而为要把一切道德规则抛弃不顾,这真是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同性恋者得艾滋病,其实并非事出偶 然。其本身即是一种因果报应,如此放纵不羁、颠倒人伦的行为,自然会走上痛苦的绝路。不依因果规律地肆意妄为,正是这个时代人类的悲哀之处。
情爱真的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能给人们真实、永恒的安乐吗?实际上,从最初的求爱、中间的结合,直到最终的分离,人们品尝的只有酸苦的情爱之果。
首先在求爱阶段。
要博得女人的欢心,不付出沉重的代价是很困难的。不用说平民百姓,即便是帝王将相也同样如此。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可谓举不胜举,远的不说,当代美国 总统克林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超级大国的总统竟然为了一个女人,不得不在全世界的人民面前检讨自己的过失,以致名誉扫地,脸面丢尽,这恐怕是他本人 在放纵情欲时万万想不到的吧!如是为了满足女人各方面的欲求,而造作种种恶业、劳碌奔波,来世还要饱受三恶趣的痛苦。再者,女人的心态变化无常,睛雨不 定,时而欢喜时而忧,为情欲系缚的人们总是饱受折磨。
在情欲的追逐中,人们实际上也是在满足自我的占有欲和控制欲,认为对方是“我的”,这 时对方和“我”的房子、“我”的家电、“我”的车子等一样成为“我所”。这正是一种坚固的我所执的表现,实际上无认如何也不可能恒时占有对方。人们在情欲 的追逐中带有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性。人们往往希望对方的所作所为按照自己的意愿而行,听自己的话,稍不合自己的心意即产生烦恼。然而每一个人都有自 身的人格、自己的想法,一个人又如何去主宰另一个人呢?
其次是结合之后的苦。
涉世不深而又充满幻想的年青人,总是把情爱看成如鲜花一般绚丽,幻想着组建一个充满情趣的家庭,然而一旦步 入婚姻的圈子中,就会发现家庭生活不外乎柴米油盐,从此便不得不奔忙于各种鸡毛蒜皮的琐碎杂务。这时,人就象马匹已被套上马鞍马刺,开始驮起沉重的生存负 担,尤其是周而复始地单调重复着的生活,更是便人深深地失望。鲜花盛开时确是耀人眼目,但最终必然枯萎。同样,人们心中的美好幻觉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 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这时人们往往会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其实正是人们从虚幻的想象中走入真实生活的必然痛苦。正因为人们心中美好的幻觉仅是一种非 理作意,所以它不可能长久,象肥皂泡一样终究会破灭。一切都将归于平淡,归向人生本有的痛苦烦恼。尽管现代人都不愿意去正视它,人生的痛苦不会因为人们虚 幻的憧憬而转变消失,而人为什么却偏偏不尊重事实而喜好徒劳的幻想?人要获得真正的安乐只有走解脱之道。人们没有体察出情欲是痛苦之本,反而想以追求情爱 的欢乐来替代人生的痛苦,这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
人心就象秋天的云朵一般变幻无常,尤其在浮躁异常的现代社会中更是如此。一个男人对一个女 人生起贪心,并组成家庭,一旦长久,先前的新鲜感和美好的感受随着时间的迁移而荡然无存,生活开始变得枯燥乏味,甚至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已经无话可谈,互相 对视都感多余累赘。于是男人去寻找另外的女人,当今时代流行的婚外恋基本上是这种情形。实际上这都是人的分别念在作祟。同样的两个人,前后之间彼此的心态 竟有如此大的差别!如果情爱的本性真实存在的话,那对同一个人的认识和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变化?
仔细观察当代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变 幻莫测的分别念尤为明显、强烈。人们任性放纵,随意结合,朝秦暮楚,无有克制之念,人们认为放纵而为即是自由,这种自由即是人生的快乐幸福。之所以会有如 是荒唐的见解、疯狂的行为,只因自身的理智被非理作意所牵制,而陷于虚幻境中不能自拔。这种自由观痴迷地认为外面有真正能使他欢乐的异性,而实际带来的只 有今生来世的难言苦果,这实为深重的烦恼业障。
最后是分离之苦。
世人向往恩恩爱爱、如胶似膝的生活,不但要今生在一起,而且还想生生世世永不分离,所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 愿为连理枝。”然而即使今生生活在一起,也只是因缘凑合而暂时相聚,一旦因缘尽时,必是各自随着自身的业力而漂泊不定。今世为夫妻,来世或许成为互不相识 的陌路人甚至成为怨敌,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本来聚散不定,这又同是耽著情欲的凡夫能作得主的?印度的帕单巴 尊者曾说:“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所以对此人间聚散当以放下随缘的态度观待。
是否人人都将欲乐执为人生的最大快乐而紧执不放呢?事实上并 非如此,在修习不净观的行者眼里,人间欲乐被视为粪堆、火坑和毒蛇,避之唯恐不及,而脱离爱欲染缚的成就者则见欲乐本如空花、了不可得。这是由于他们在各 自相应的层次上观察照见了事物的真实本相,从而远离了普通凡夫的非理作意。如果我们依循佛菩萨的教言来观修,同样能化热恼为清凉,使情欲之火当下止息。
以下就所贪恋对象一生的无常迁变、其身当下的不净、幻化本质善加思维,从而破除情欲烦恼的根源——非理作意。
首 先对于异性,我们的目光不应只停留在她一生中短暂的光辉时刻,应该观察她一生的走向。比如观察她的出处——从父母精血腥臊交媾而来,又从污秽之处而出,从 一个意识混沌、不明世事的幼童逐渐长大而成。作为凡夫,她可能除了喜爱享受生活之外,其余美德不会很多。在她容颜光耀、青春艳丽的数年中,这时人们最愿去 留意、关注她。然而此后她必将走下坡路,随着容颜衰败而慢慢地退出人们的视线。如果她结婚生育,那将忙于操劳家务,日常生活中大众面临的烦恼,她也不能例 外地一应俱全。烦恼将接踵而来,生活的压力使她平庸,身体也日渐臃肿、肤无光泽。到了老年时候,则形容枯槁有如一株焦木,这时病魔和精力衰竭将笼罩着她, 老眼昏花,感到事事都无能为力,一旦被死魔攫住就再也难以逃脱,而在茫然无奈中死去,即刻灰飞烟灭,化为一堆灰烬。往日的身形连一个影子都找不到了。难道 这个曾经容颜姝丽、令人心荡魂销的美女不是和梦幻泡影无二无别吗?再多多回忆一个女人一生痛苦艰辛,则同情心悲悯心亦会油然而生。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0-25 18:03 标题: 续 4
再思维这个娇媚姝丽的身体,死时会是多么令人生畏:颜色逐渐变成青瘀,身体膨胀腐烂,一块块化为脓水,然后蛆虫从腐血中爬出,时间长了便成一堆白骨,再经过长年的风化,一切都将荡然无存。一个生命不论她生前多么风光,最后的结局皆是如此。
所以,眼光不能只停留在现前的绚丽一刻,要把时间拉长,观想一个人一生的整个过程,把整个过程连起来观察思考,再炽热的欲念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所以我们不应该被世间的愚痴粉饰所蒙骗,随顺世间的矫揉粉饰永远也见不到真实面目,不应躲避而应面对真实的情景。
以下再次观察所贪对象的本质。
比如星级宾馆的厕所,灯光辉煌,里面洒上高级香水,点上浓香,摆放着各种鲜花且有侍应生站着服务, 然而不论如何装扮修饰,都改变不了其藏污含垢的本质。打扮自己,无论如何花枝招展,也都改变不了其为活动厕所的本质。在身体里头包裹着的仍然是污秽的脓血 屎尿,更何况其相续中尚有无边的贪嗔痴五等五毒。这里里外外何有可贪之处?
有关人体的常识告诉我们:贪恋的对境本是三十六种不净物堆聚而 成。三十六种不净物:毛、发、爪、齿、薄皮、厚皮、筋、肉、骨髓、脾、肾、心、肝、肺、小肠、大肠、胃、胞、屎、尿、垢、汗、泪、唾、脓、血、黄、白、 痰、阴、肪、脂、脑、膜。所谓的美妙身躯就是由此而来,三十六种不净物堆聚而拼凑成一个活动躯体。除此以外,再也没有其余可称为身体的了。
我 们再略述关于不净观方面的教言(详见《观住轮番净心法导修歧路灯》)。首先历历明观贪执难舍的有情身体,以文殊智慧宝剑从右眼处剖开表皮,将它撕下来,随 着表皮的撕裂,随之沽沽鲜血奔溢而出,染红了面部及身体,皮扒光后,剩下一具血肉模糊的身形,接着自上而下割剔身肉,逐渐露出颈骨、锁骨、胸骨、手臂骨、 胯骨、腿骨、脚骨,此时血肉狼藉,撒落四处,面前站立一副青白色的骨架,又五脏肺、胃液、浓痰、胆汁、屎、尿一并涌出,臭气熏天,流血满布。
这 样清晰观想之后,就能清楚地了知人体实际为一堆不净物,另外,人的九窍排出的也全是不净物,所以,这个躯体不用到死后,现在即是活动厕所。了知此理,如何 会生起拥抱亲近之心?如何会与之如胶似漆、缠绵不舍呢?然而就是这样一堆不净物,经过分别心非理作意的加工之后,就变成了悦意可贪恋的对象。而作深刻细致 全面的观察,可以使我们看清它的本来面目。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深入观察下去,这三十六种不净物,每一种又归于五大,都可分析至于微尘,最后析 为空无,这样经过分析观察,所得到的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人体如空花水月。然而人们以非理作意却将泡影一般的身躯观想为美妙的躯体,认为与此“美妙” 身躯相处是人生的快乐所在。人们以非理作意再三生起猛烈串习,不加抑止反而火上添油,这样相续中的欲念会如森林中的火焰遇上大风势必焚毁整个森林一样,必 将愈演愈烈,由此人们深陷迷乱之中不能自拔。有人因失恋而精神崩溃,有人甚至不顾一切、施暴造恶。人们对这层妄念死死抓牢,不肯放松。在生生世世中,盲无 慧眼的人们多少辛酸泪,都付痴情中!
最后从生死流转的角度来看情欲。
欲乐如美食中的毒药,初尝使人愉悦欢喜、趋之若鹜,然即此情欲将人死死系于六道之中,只因缠绵则 如春蚕吐丝一般,一丝丝、一层层,身作茧还将自缚。正因为欢愉,所以异常难以醒觉,于此中沉迷最深。古往今来圣者千呼万唤亦莫肯清醒,世间无有第二者比此 沉迷更深,也难有第二者比此更难看破。帝王将相、学士才子、英雄豪杰、少年老少在此一关俱难得过。
而此缠绵极为深细,深者:多生累劫都在此 处屡屡失误,为之缠缚流转却难以觉醒。细者:乃至一念一思皆如游丝,不绝如缕,难以根除,。虽说愉悦,然而误者何过于此,苦患者何过于此。古人云:“爱不 重不入娑婆。”《楞严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由于情爱的重缚,在漫长的生死之中,我们难以解脱。若无文殊的智慧宝剑,我们如何能断绝这藕断丝还连的痴情呢?
五 贪欲世界
在 当今社会流行这样一种观念: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只有物质享乐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正因为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大肆传 播、鼓吹,使得它在人们的意识里变得根深蒂固。这种观念深深地影响了这个世间人们的行为,人们将之奉若圭臬。除了物质财富的追逐,人们根本不知道作为人还 应有其它的人生目标。拥有财富的多少成了体现一个人一生奋斗的成就标志。财富几乎成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很多人的一生都只为追求财富、享受妙欲而活,所思、 所想、所行莫不由此而发,这样将一个无限宽广的人生死死地钉在求财享乐的一角之上,千千万万的人们犹如过江之鲫不顾一切地向着财富之门涌去。
由 于这种风气在这个世界广泛地流播,在这样的氛围下,在这股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汹涌澎湃的浪潮中,能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被世俗所染是十分稀有的罕见的。 因为这种集体趋向、共业潮流有着一股强大、牵引、感染、同化的力量,人们往往不加深入思考便全盘接受,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道理。
进 入到这个物质异常丰裕的贪欲世界,人们象不停向前行进的马匹一样不得停歇,内心的种种欲望如同鞭刺催人向前。今天看到电视广告中有一套新式电器,明天见流 行的家具又换了款式,后天又见邻居买了一辆新车比自家的强……尤其在现代这种完全商业化的社会中,各类真真假假的广告全方位地刺激着人们的虚荣心、贪心, 使人的购买欲异常畸形地膨胀起来。在这种无有休止的攀比心态中,外面的物质如同魔咒一样时刻诱huo着人们,于是在琳琅满目、花样不断翻新的外物面前,人心变 得异常脆弱、被动、浮躁。而获得这些物品,必须要有大量的金钱,人们就只得去拼命想办法赚钱。人的一生就这样在外物的诱huo之下身不由已地疲于奔命。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0-26 23:24 标题: 续 5
在这种层层加码、步步升高的物质占有欲的驱使下,人们心力日益交悴,已经丧失了自主能力而沦为外物的奴隶,象吸毒上瘾一样难以摆脱。尤其当今时代,大多数人从幼年时代直到死亡,一直都处于这种外境的诱huo之中。
人们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洋房别墅,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出行有小车。但在一次次享受放纵之后,内心却仍然感到空荡荡的,整个心好象悬挂起来一样,始终在摇摇晃晃地摆动不停,这颗心不知何时方才踏实,因为人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内心寂静下来。
各种享乐方法都尝试过了,而享乐时只能在片刻的放纵只麻醉自己。过后,巨大的空虚感又重新将整个身心笼罩,在无形之中重新感到压抑苦闷。处处是高楼大夏、车水马龙,身处于物质海洋中,可是内心却如同一人独处孤岛般寂寞。
这 是一种深重的迷乱习气,无明愚痴的人们身心陷于如是的恶性循环之中无法摆脱,当见到新鲜物品出现时,恨不得都归为己有、攫在手心,但是当物品据为己有之 后,以前的占有之心、那种想象中获得物件的喜悦却已荡然无存。然而事过不久,当新外物欲惑被挑起时,人们又丧失理智,积习重返,重新开始新的一轮猎取外物 的行动,直到失望。如此周而复始,一生的光阴就在这样的幻境中耗尽。
外境欲尘就象罗刹女一样,初看容貌娇好姝丽,千般柔情,万般妩媚,如果 内心没有深邃的洞察智慧和不为外境所动的定力,则会难以自拔地投入其怀抱中,这些罗刹女不断使出各种伎俩和幻术来勾引迷惑人心,使得人们难以清醒,甘愿充 当罗刹女的奴仆,遵从罗刹女的吩咐,去行一切难为之事,为她们愿受一切难忍之苦,最后罗刹女露出其残酷无情的本性,将这些被诱huo者一个个吞吃,饮其血,餐 其肉。外境外物的悦意令人心旌神摇,如见罗刹女一样情难自禁,心生炽燃猛火,在追逐外物的过程中,则如与罗刹女共处一般缠绵得不可分离,最后被罗刹女吞 噬,则是一生深陷迷幻散乱之中,毕生精力完全耗尽,虚度一生无有任何实义。外物不论多么美妙,其本性都是欺骗、诱huo,唯有招致痛苦。就这样一个虚假的外 境,人们一生为之欺惑。正因为一生光阴完全投入其中,而无有机会投身于解脱之道,结果空耗一生宝贵的时间。
然而此世间难以计数的人们甘愿受 诸罗刹女系缚。这些罗刹女是一叠叠的钞票,是洋楼别墅,是豪华轿车,是大片大片的房地产,是隶属于自己的大公司、大产业,是灯红酒绿的超级享受,是一呼百 应的名声地位。人们甘愿为这些罗刹女空耗一生,沉于迷梦,终生不愿醒悟,甚至攀比谁的迷乱程度重,以深陷其中为荣。而对揭示其真实面目的人,反而横加责 难、鄙夷漠视、冷嘲热讽,真是颠倒之极。
世间人认为物质丰裕的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然而仔细观察每个贪执物质享受者的内心,则会 发现其中的痛苦。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讲过,有一头羊就有一头羊的痛苦,甚至有一条茶叶就有一条茶叶的痛苦。龙树菩萨说:“积财守财增财皆为 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
对应当今人们的心理、行为,社会上大肆宣扬一种鼓励人人拼命致富的舆论。人们争先恐后地挤进这个名利场,日日绞 尽脑汁就是为了谋财,但是,末法时代众生的福报相对浅薄,以正当途径要想暴富几乎不可能,于是有人追求暴利不择手段,贩卖毒品、贪污受贿、制造假冒伪劣产 品、偷税漏税、走私舶来品等等无恶不作。
积财不易,创业艰辛。在创业之初,天天要花大量精力奔扑其上。俗语说“无利不起早”,为了赢 利,不得不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地奔波,同时还要处处强扮笑脸迎合顾客的需求。“天下熙熙,为利而来,天下攘攘,为利而往。”这句许形容当今社会 再恰当不过了:街道上车水马龙,商场里人头攒动,人行道上人流匆匆……所有这些奔波劳碌往往都离不开一个“利”字。人们从边远地区走向内地,从乡村走向城 市,从小城镇走向大都市,这种大迁移无非为了更好地发展、获取更多的金钱。
中间守财苦。这在大城市最为明显,拿一般家庭来说,自己辛辛苦苦积累了一笔财产后,又开始担 心被抢劫盗窃、敲诈勒索乃至水火灾害,家里要安上几重铁门、防盗网,好端端的房屋被封闭得如同囚房一样,出门还要时时提防、处处小心。如是整日处于担惊受 怕的状态。富裕的人们则更是害怕遭到黑社会的绑架、恐吓,害怕哪天股市狂跌,使自己一夜之间由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变成负债累累的破产者,害怕在残酷无情的 竞争中被更大的富豪所兼并,害怕在瞬息万变的商海中自己稍有失策即被风浪所吞没。
最后是失去财产的痛苦,一旦投资破产、经营失败、股市暴跌,多少人因承受不了现实或者负债累 累无法偿还而走向自杀之路。从前过的是富裕奢华的生活,现在则败落到生活的底谷;往昔是人中显贵、门庭若市,而今成了市井百姓,门可罗雀。这种强烈的反差 使人难以接受,很多人从此郁郁寡欢、一蹶不振。真是可怜悯者!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0-27 16:49 标题: 续 6
六 嗔心毒火
人 类自称为万物之灵,仗着自身的心智优势,成了这个星球的霸主,以为可以凭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享用地球上的一切。几乎所有的动物都被人类所制服,连百兽之 王的雄狮也同样被锁入铁笼,成了人们观赏的玩物。这个时代,随着因果观念的消失与慈悲心的泯灭,放纵私欲的人们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在人类面前,劣等 动物毫无自由可言,人们为了娱乐,给单调乏味的生活寻找刺激,一声枪响就可以结果一条生命;为了检验药品的性能,可以任意将动物的生命拿来作试验;为了口 腹之欲,可以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飞禽走兽统统擒来,任意烹制成盘中之餐,甚至将动物生嚼活咽……
这里,一方“自由”地为所欲为,毫无恻隐之心,肆意杀戮;另一方则只能绝望地坐以待毙,有时即便是逃跑,但在现代的捕捉技术和射击精确度下也几乎成了一种无谓的举动。由此,“万物之灵”的本色可见一斑!
一 般人杀生食肉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滋养身体,在现代营养学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更是普遍认为肉体的营养补给是生命活力的源泉,而食用动物的血肉即是摄取营养的一 大途径。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工作的日渐繁忙,人们往往觉得精疲力竭、精神焕散,整个身心象散了架似的力不从心。因此人们在养生意识的支配下,都迫切 地想给身体补充能量,于是频频食用其它动物的血肉,想以此来恢复自身的体能和精力。
其实这正是现代观念的一大误区。在现代科学思想的熏染 下,人们已完全淡忘或漠视“病凡心生”的道理,根本不知道一切疾病的根源乃为自己心中的烦恼——贪嗔痴三毒。现代人整日都在计算如何攫取更多的财物、如何 爬上更高的职位等等,内心极为紊乱、不清净,同时强大的社会压力、紧张繁忙的工作把人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由于身心长时无法得到休息、调整,最后必然导致身 体机能急剧衰退、精力涣散,这时各种病魔便会乘虚而入。所以为治心生之病,便应反观自心,对自身的一切行为作一个深刻的反思,而不是仅从外在物质上去找原 因,更不该以杀生食肉的方式来滋养身体。
作为上流社会的富裕阶层,他们凭着自身的福报,过着 醉生梦死、穷奢极欲的生活。他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挑剔,心中难以遏制的贪欲控制了他们,于是几乎一切可食用的动物都成了他们餐桌上的“佳肴”。每当夜幕 降临,都市一片灯火辉煌,而在林立的餐馆之中,举止庄重高雅、打扮入时的人们正在啮食着各种动物。除了传统的菜肴,这时龙虾、海贝、鲍鱼、毒蛇、熊胆、甲 鱼、山雀、乳鸽以及各地江河湖海中的鱼类等等,可谓应尽有。人们想尽了各种烹制的方法,将这些动物的血肉制成了热气腾腾的盘中之餐。这些所谓的现代“文 明”人直吃得满嘴油光、满面通红、气血沸腾。当一群群这样的人在感受着生活的“惬意”时,是否想到过,同样也是生命的另一群为此感受了何等难忍的痛苦。这 些动物或被屠夫用锋利的刀刃割断头颈而死,或被绳索活活勒死,或被扔进滚烫的火锅里……想到这些情景,能不怵然心惊、难以下咽吗?当一群人围坐一桌,桌上 放着酒精灯,架上火锅,然后将一只只尚是活蹦乱跳的鲜虾放入锅中活涮时,可曾想过如果是自己被放入锅中,那会是怎样的感受!平时只要被一点开水烫着皮肤, 自己都已疼痛难忍,那么,动物在火锅中被活涮的剧烈痛苦又该难忍到何等地步?推已及物,怎能忍心咽下这些动物命的血肉呢?
古 人说人贵有恻隐之心,当人们内心的同情感完全丧失之后,没有了慈悲心的浸润,断命食肉的人和杀生饮血的罗刹又有什么两样?这个时代,一方面,似乎都在提倡 文明,并且为了显示这种文明的进步性更在其前冠以“现代”二字;另一方面,在面对动物的生命时,人们又如此麻木、漠然甚至冷酷。有时真不敢想象,如此肆无 忌惮虐杀生命的行为任其发展的话,最后这个星球会不会变成一个个面孔冷漠的人?
人类之所以这样毫无顾忌地杀生,主要是因为没有三世因果和众生平等的观念。
现 代社会重视法制,法律上明文规定的条款,作为一个社会民主意识的人会努力遵守,以期作一个良好的公民。世间的法律和社会道德公约为人们行动的准则,因为人 们知道触犯了这些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舆论的谴责。至于法律道德公约以外,人们会认为这是可以自在行使自身权利、享受人身自由的空间,谁也无权干涉、阻 止,而杀生除了杀人和猎杀珍稀保护动物之外,没有任何法律条文上的制约,因此人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做。只要愿意,人们可以随随便便地杀一只兔子、一只鸡,乃 至猪狗牛羊等,甚至不管用如何残忍、不人道的方式杀,都不会受到传讯、拘留、判刑,而社会舆论、社会公德对这些现象也不会谴责。于是,人们就会认为自己可 杀也可以不杀,因此在杀生的时候一点也不内疚,没有丝毫负罪感、惭愧心,当然更不会想到要忏悔。
人们只注意到了对世间法律、道德公约的遵从,却忘了宇宙间还有更大的法律——因果规律也是宇宙的万事万物。所以若想人生幸福、安乐,在遵守世间法律的同时,还应遵守因果规律。
佛在《楞严经》中说:“我观众生轮回六道,同在生死,共相生育,迭为父母、兄弟、姊妹,若男若女,中表内外,六亲眷属,或生善道、恶道常为眷属。以是因缘,我观众生更相啖肉,无非亲者。由贪肉味,迭互相啖,常生害心,增长苦业,流转生死,不得出离……”如果人们都知道自己所杀、所食的无不是过去生中的父母,而且今生杀彼来世必被彼杀的话,想必任何人都不会再恣意妄为。遗憾的是,当今的人们已完全忘失了因果的观念。
这个世界不尊重动物,由此蔓延到不尊重大自然、不尊重人自身的生命,嗔心之火已烧向人类自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各族灭绝的理论,在人间的魔王——战争狂的鼓吹之下,人们丧失了理智,在,潜藏在内心的仇恨一经鼓动即暴发而出,漠视生命的积习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人们心中,人类自身的生命也变得无足轻重了。
成 千上万的犹太人被一列火车拉往集中营,从事最艰苦的劳动,然后被放入毒气室活活毒死,或者被机枪扫射,死难者的人皮被制成书籍、灯草,人的脂肪被制成肥 皂,人的头发、骨骼制成化工品。在阴暗潮湿的简陋小篷中,那些不被当作人的人们衣不蔽体,食不裹腹,日日诚惶诚恐,不知死亡于何时将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一 个纳粹军官将一个犹太人拉出来枪杀,就如同餐馆里的厨师将一只鸡从鸡笼里捉出来杀死一样简单,一个人的生命甚至会成为丧失人性者一个赌博的赌注或者象动物 一样成为游戏的对象。
人间的活地狱就在人们的内心。人由无明驱使而产生不可遏制的嗔心,由于内里嗔心的暴发,使人变成了披上了人皮的狰狞的魔鬼。
正 因为嗔心毒火的发作,就在离现今不远的过去,泱泱大国中的数亿人变得个个疯狂,儿女斗争父母,学生斗争教师,除了人与人斗之外,这嗔心之火还扩展到人与天 斗、人与地斗,一向葱郁的森林变成了荒山野岭,数千年来未曾毁坏的森林植被一下子全部遭受破坏,连麻雀、蚊子、苍蝇、蟑虫这样可怜的小生命也不容存留,家 家户户争相除此“四害”。
人与人之间以往些微的矛盾与隔阂,借助这股狂潮将人与人之间的嗔恨升级。相互间不择手段地进行打击报复,甚至骨肉 同胞也相互啃啮、仇杀,一时间戾气冲天。街道住宅、工厂学校变成了战场,昔日的同事同学成了两军对垒的仇敌。由相互詈骂、揭发到武斗枪战;为一己私利,不 惜造下弥天大谎;相互攻讦成了家常便饭,大字报铺天盖地;妄语、恶语、离间语蜂拥四起。昨日的患难战友,今日成了你死我活的仇敌;今天你让我“架飞机”批 斗,明日我让你剃阴阳头检讨;声东击西、暗中使绊、阳奉阴违、见缝插针、口蜜腹剑、笑里藏刀如是等等,人间阴谋诡计使尽,令人躲不胜躲、防不胜防。以往众 听尊崇的,此时大肆践踏、破坏,焚烧古籍、砸烂圣像、侵占甚至毁坏寺庙,致使千里佛国喑哑无音,万千僧众流离失所。同时由于业惑,旱涝地震、饥馑灾荒频频 发生,如是天灾人锅不绝,使得小到一个个家庭妻离子散,大到整个国中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 本帖最后由 弥迦使者 于 2008-10-27 16:51 编辑 ]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0-28 20:28 标题: 续 7
如此浩劫重业,虽然都是众生的共业所感,然而其中造恶的当事者们,又怎么逃脱、躲避恶业的果报呢?或当时即得现报,或后来得,或来世得报,此唯当事者心知肚明。所受之报可谓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这个发生在距今仅三十年前的千古浩劫、恶民样板,不应在我们的内心淡化,应当作长鸣警钟悬于心间,时刻不忘。若不以史为鉴,痛定思痛,还不知体察、防范自身的恶念恶行,仍是一如既往地不顾因果、放逸行事,这样下去,历史的悲剧必然会重演。
在 那黑白不分、是非不辨的年代里,人们不仅要斗争现世间的人,而且将古代的圣贤也连带上一起批判,将数千年的传统美德砸碎无遗,将宗教信仰完全摧毁,对古圣 先贤的教言论说横加践踏污蔑,以致方便断代,全民素质急剧下降。同时,把这一切统统毁坏之后,又制造起盲目的个人崇拜来。等到人们稍稍有点清醒过来,终于 走出这种盲目的个人崇拜的泥沼时,便出现了信仰真空,人们除了金钱的权力,什么也不再相信。人们已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因果报应,以为只要是别人不知,便可以 为所欲为,甚至即便是路人皆知,只要能买通上下,一样可以为非作歹。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居然出现了千年未有的道德沦丧。
看看当今社会,杀盗淫妄、敲诈勒索、坑蒙拐骗乃至打砸抢无所不为,人们的心念常常处于贪嗔痴三毒海洋之中,可谓十恶炽然、妖邪俱兴。如是滔天苦难、种种疯狂行为的罪魁祸首即是人们自心的嗔恨无明、烦恼愚痴,并不是一个人或某些人一手制造起来的。
人们如果不慎察内心的无明,任由贪嗔泛滥,则此嗔恨心一旦暴发,必然势不可挡。当众生业报现前时,再神通广大者也将无法抑制。
七 浊世良药
在 当今时代,人们有一种人生观念叫做实现自我,认为一个人凭着不懈的努力去达到自己原先设计的目标,这样就体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此处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体 现自我:或者在财富上取得极大的成功,或在事业上有重大的发明、重大的突破,或在政界有极大的声誉。个人奋斗意味着在名声、地位或者财富方面取得令人瞩目 的成就。人们认为这样也就不枉来人世一遭了,这就叫做“有意义”的人生。
现代人异常重视个性的张扬、个人的自由,这个世界就象一个大海洋,而每个人都想做海洋的中心。人们认为个人价值的体现是一种文明的进步。
人 们心目中的人生奋斗,在商界就是要从一个小职员一步步“奋斗”成为大型公司的总裁,既有财富荣誉又有影响力;在官场则是要从一个小公务员“奋斗”成一个大 领导;既有威压一方的权势又有高高在上俯视万民的社会地位,如是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在每个社会领域都有人们一生为之“奋斗”不休的人生目标,人人都想突 出自我,令人羡慕。
所以,每个人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为自我发心,这里头有强烈的我执气息。世间人作什么事都有一个念念不忘的“我”横卧于心思 之中,如“我要工作赚钱”、“我要事业有成”、“我要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我要尽情享受人生”等等,处处都是以“我”为中心。甚至修行人的念头中也是 “我要成为宗教家”、“我要广积功德”、“我要证悟”等等,由于多生累劫的串习力,我执的“功夫”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刚强的我执无时不在,无处不 在,又极难觉察,这就好象我们有生以来一直在呼吸空气,却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一样。自己的行为完全被我执所控制,却又浑然不知,一旦他人稍稍触犯自己,内 心立即起反应,起嗔发怒,没有智慧的愚蠢蛮夫甚至会大打出手、拔刀相向,损毁自他。
世间名利有限,而人们的欲望无限,人人都想全数攫取,谁 也不肯让给谁,这样人生的奋斗就几近角斗场上的生死搏击。每个人都用尽各自的精力向着既定的目标冲刺,尽量把同路人都踩在脚下,有时甚至为了自己将对手打 倒,他才可成为众人欢呼拥戴的“拳王”一样,在人生的角斗场上,有时比拳击还要残酷百倍,甚至为了爬上高位不惜雇用枪手杀害竞争对手。 “胜者为王,败者为 寇。”这句古话用在当今这个竞争社会再恰当不过。宋儒“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襟抱负,今人已是不屑一顾,“事业” 二字已被人们亵渎到了难堪言述的地步!
想一想这个世间几十亿人,绝大多数每天二十四小时想的都是“我”或一些“我的”东西,终日营营扰扰都 是为一己之利。人心几被自私之念冻成冰石,利益他人、把自己的好处让出去,就象要割自己的肉一样痛苦。为了个人的一点小利益,不争个头破血流绝不罢休。人 甚至自利的观念已坚固到不但对舍己利人冷嘲热讽,甚至认为这种做法是懦弱无能的表现。这种以我执为中心,念念都谋划为自己着想的“奋斗”,因为没有利他心 的真实摄持,依这种狭小的心量,一般很难有什么大作为,而且必定被无尽的烦恼牵缠不断。如是有利他心、菩提心摄持,则走的会是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世 间这些自私自利者总是以为全世界的人都和自已一样,他们恐怕连做梦也想不到在这个世间如海的人流之中,竟然还有以修利他的菩提心为根本的佛教修行人,还有 发心利益无边无际的众生的人。其实,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自古以来就出现过无数的修学菩提心者乃至菩提心已究竟圆满的圣者,直到今日,这个伟大的传承依然在 这个世间继续延续着。譬如,四川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就安住着数千发菩提心的大乘修行者,二000年五月初八在这雪域的大草原上,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措即举流 露出对众弟子的殷殷教诲——“三界众生皆为父母亲,当以大慈大悲平等护,勿执自族亲友他怨敌,成苦众生商主我心语。正法精华即是此善心,世法根本依赖利他 行,无愧谄诳恶行如毒器,护持高尚善规我心语。”从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一代圣者无边宽广的利他情怀。如此甚深之教言,对于我们这些浊世自私心病深重者来 说,无异于一剂灵丹妙药。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0-29 17:57 标题: 续 8
认为慈悲利他无义于己的认识,实为人们相续中的愚痴而致,其实以圣者的智慧来观察,发菩提心不仅利他,对自己同样会产生无量的利益。关于菩提心的功德,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从各个层面加以赞叹宣说,这里从三方面进行简述、分析。
一、论云:“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挡,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想想身处五浊恶世的我们,内心的烦恼不知有多 深重,烦恼分别念一刹那也难以止息。行至人群中,以外境为缘,种种贪嗔痴分别念纷纷涌现,难以抑制以至于造作种种罪业;而一人独处时,以强大的串习力为 缘,依然杂念纷呈,贪嗔不断,内心烦躁异常、坐立不安。如此,心中难得一刻的平静、清凉,正如地藏王菩萨于《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所说:“南阎浮提众生,举 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即便是依靠各种因缘,而生起些许的善念善行,然而相对于滔天的恶念恶行来说简直是微乎其微,犹如滴水入于滔滔江河,刹那即 被淹没。而菩提心对治恶业尤为殊胜,如《入菩萨行》云:“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若不依靠殊胜的菩提心,以微弱的善业力,如何抵挡得了如此深 重的恶业和强大的恶行串习力呢?
二、论云:“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我们修一般的善行如果没有菩提心来摄持,则果 报成熟后就再也不会感果,如同芭蕉树一样,一旦结果即成枯槁。如果行善时以菩提心来摄行,则此善行的果报不但不毁灭,反而会越来越增上。因此修任何善行之 前,发菩提心极为重要,即使是行小的善法,只要以菩提心一摄持,所感的果报也会无量无尽。
三、论云:“系生死狱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得名诸佛善逝子,世间人天应礼敬。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系缚于此三界轮回苦海中的有情众生,只要一刹那生起菩提心,即成为菩萨,成为佛子,自此而入菩提正道,通过资粮道、加行道、十地而终将获得正等正觉的佛陀果位。菩提心犹如点金术,能将此凡夫血肉之身转为清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金身。
有些人认为关于菩提心的教言和发菩提心是一般的理论和修法,而不愿去进行实际修学。殊不知发菩提心实为最重要的修法,为进入大乘的关键。宗喀巴大师在
《三主要道》中以窍决方式将释迦牟尼佛的所有教法归纳为出离心、菩提心和缘起性空的无二见,可见菩提心乃为整个佛法的关要。
整 个大乘佛法犹如一座无比庄严、辉煌的殿堂,发菩提心即入此殿堂之门。在末法时代的当今,很多初学者都喜欢大谈空性,大谈开悟成就,对于菩提心的重要性和修 法,却茫然无知。然而若不发起此殊胜菩提心,则佛法的大门尚未能入,又如何登堂入室呢?于大乘道中,若无菩提心摄持,则无论修何种DA法、深法,都只能算是 影子形象修法,其人也称不上大乘行者。发菩提心是大乘的种子,种子如果没有,又如何能开智慧花、结菩提果呢?此因不具足,则不可能成熟果。
发菩提心不是一种光学学、看看就可了事的泛泛而谈的理论,也不是一种口头上光念几句就行的口号,欲步入大乘之道修持大乘佛法的人,内心必须真实无欺地生起此菩提心。对于菩提心誓言,行者须深深铭刻于心、念念不忘,并以此菩提心来摄持自己所做的一切善行。
华 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讲述了阿底峡尊者的公案:当年阿底峡尊者提到自己上师的尊名时,双手合掌当胸。当说到金洲大师的尊名时,双手合掌于顶,一边 流泪一边说。弟子们问尊者道:“尊者,您在提及您的诸位上师的尊名时,有合掌当胸与合掌于顶的差别,是因为上师们相续中的功德大小有差别,还是对您的恩德 有差别?”尊者回答:“我的所有上师全都是大成就者,所以功德无大小。而恩德则有大小之别,我相续中的这少分菩提心是依靠金洲上师的恩德而生起的,因此他 老人家对我的恩德极大。”可以想象,尊者的如是诸多上师既为圣者,他们对尊者必然有着不可思议的利益,而尊者又以能令其相续中生起菩提心的金洲大师对其恩 德最大,由此可见菩提心会使一个人的身心产生多大的变化!
八 末世岐途
在星光隐没的暗夜,通往极乐之城的光明坦途已被烟雾所遮障,四周是各种蜿蜒崎岖的险道,似乎有种种诱人心魂的蛊惑之音在召唤着人们:请你踏上此道,它将给你带来安乐!于是人们不加思考顺应自心的烦恼径直趣入,但最终的结果是纷纷堕入不净深坑、虚无空谷、炽燃火聚,痛苦的哀号之声遍于四野。
在 这个世间,情器的万法本是由于业感缘起而显现的,如是因如是缘方才产生出如是的果,而造业的作者乃是每个有情当下的一念头,一切苦乐的根源即在于此。世间 情器的万法是如是地缘起而生,缘尽还灭,我们也是如是地了知、如是地照见,这即是以智慧了知了世间万法的规律——因果律,名之为生起世间正见。依此正见, 方能远离世间苦因、创造世间乐因,从而进入安乐正道,获得一切世间的安乐。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善恶因果律,所有的妄见并不符合这个世间本来的规律,见解既已落入邪谬,其所认为的安乐之因当然都是非因、邪因、相似因,由其引起的一切追求安乐的行为都只是趋入邪道、背道而驰,不仅得不到丝毫的安乐,反而需要一一感受相应的苦果。
早 在两千多年前,印度即已出现一种名为“现世美”的宗派,今天大多数人所持的观点与之相似。以管窥天的人们认为自己感官所见所闻的才是真实,此外全是虚妄, 而他们局限的心智不可能照见贯穿过去、现在、未来的无尽生命之流,又固执地不肯接受圣者的言教,于是他们所见的生命历程仅为从生至死的今生一段,既无前世 之因亦无后世之果,此生死后便归于虚无的断灭。以此邪见的引起,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现生,尤其是青春时期的黄金时代,如此短暂的生命,便应全力以赴极享人生的欲乐,否则过期不再,必将成为人生的遗憾。于是自古便有秉烛夜游的作法,这大概也算是纵情声色、昼夜狂欢、大肆消费的前奏吧。这些现实享乐主义者的人生目的即是尽情享乐,及时享乐,他们要过最现实的生活。
佛 经上说:“不见后世,无恶不造。”既不承认有后世,那么现世的一切便会为所欲为,肆意放纵。在“现世美”思想的影响下,社会动荡不安,道德衰微,人心不 古。今日流行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即是由此衍生的邪说,它助长了贪官污吏的产生,于是上行下效,损公肥私、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的利己主义举国风行,这 都是拔无因果的结果。这些执取今生欲乐的造业者的后世下场极其悲惨,惟有堕入恶趣感受痛苦。
受唯物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外部物质的丰裕、精良、豪华是产生安乐的因。这实是一大邪见,由其引起人们奔逐于外,为了获取财富、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而尽其一生殚精竭虑、虚耗光阴。但物质本是无情物,在其上岂有能生苦乐的本性。
因为漠视了内心世界存在的安乐法则,使得本有的源头活水便至枯竭,人心如同无水的枯井,一切深层的美好情感都被深深禁锢。真正的安乐之源没有启开,而外在的物质世界并不可能提供真实的安乐,物化的人们犹不知自返,只有无可奈何地饱受心灵之苦。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0-30 21:02 标题: 续 9
由 于前世的业力,在每个生命的相续之中都携带着无数的烦恼种子,这些烦恼本是与生俱来的,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它不会因为外在物质条件的增上而消失,因为那根 本不是对治烦恼病的正因。人心的痛苦也不因此而减少,既已有痛苦,却不知如何止苦。这样人们深深陷入痛苦之中,只能苦苦地饱受煎熬。这样的人生实在没有一 点希望!
当痛苦实在难以忍受时,人们便要寻求刺激以求麻痹神经、暂时忘记现实的生活。各种麻醉品、兴奋剂古已有之,而于今尤烈。很想脱苦又 不知如何解脱,便只能以酒浇愁、以烟解闷,只能依靠吸毒进入迷幻世界,让身心得到现实中难以得到的快感。有些甚至走上自杀的绝路,以为从此可以与这个苦难 的人生告别。而另有一类认为内心的烦恼若能发泄便可解脱,于是放纵欲望、肆意造恶,但随顺烦恼的宣泄不但不能息苦反而愈演愈烈,在炽燃的烦恼烈焰中只能走 向毁灭。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心识通过感官与外界的六尘相连,便会产生触于领受,在感官与外界相接之时,内心的状态是觉照还是迷失,是放下还是执著,便决定了我们是通向安乐还是步入痛苦,所以一切的流向全在于内心是否拥有觉知的智慧,这是有关心灵的智慧。但是这个时代所关注的只是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发展,却忽略最重要的人心智慧的培育。一旦这些声光电化的外尘境界迅猛地发展,它与人心低下的贪嗔痴三毒烦恼结合,便会现前毁灭性的可怕后果。
人 们当初可能天真地以为一切外在物质的发展会给人类带来幸福。确实,如果有一颗善良、智慧的心便可能以此先进的科技、物质的便利方便来行持一切有利于人类的 善行。但是邪恶、愚痴的心只会以这些高科技作为造业的工具,以此来毒化、毁灭整个世界。同样的信息高速公路,可以通过它来传递种种真、善、美的信息,也可 以大量、高速地扩散罪恶的毒气、烦恼的病毒。另一方面,宁静、单纯的外部环境使人心不致于散乱,由此才能渐趋于定,从而显现出本有的智慧。而如今着五光十 色的外境使得人心趋外的惯性极强,难以自返。老子在《道德经》上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这种日益纷繁迷 乱的色声尘境导致的是人的精神的散溢,加深了烦恼实执,最终的结果只能造成内心的躁动不安、没有丝毫的安定可言。
这个冷冰冰的物质世界不可能给予人们温情、安乐以及终极的解脱,厌倦了这一物欲世界的人们便会开始寻求超尘离世的精神超脱。在人们开始趋向精神家园时如果没有宿世的福德因缘、明辨是非的抉择能力以及善知识的引导,同样时时处处都有可能误入歧途。
很少有人能够自知:其实,由于轮回无数次的投生,在我们的相续中已经熏满了遍计无明的种子。正因为我们从没有成功地现见过宇宙如是存在的规律,也很少有过闻思圣者教言的内心感悟,所以在我们的心识中所熏染的多是非理虚妄的遍计无明。这 个分别心假想的能力极强,时时充满着幻想,它可以虚妄出种种的世界观、宇宙观,可以安立出种种的行为方法。如同眼病者看见白色海螺为黄 se,这黄 se海螺在现 实世间中并不存在,它之所以会产生,不过是眼病的迷乱所见。由遍计无明所现出的种种虚妄观念同样在这个世间本不存在,不过是无明的分别遍计而出。
以 遍计无明为因,在这个世界上便出现种种的哲学思想、修道宗派、邪门左道,他们顺应于人心,因为人生的痛苦在现实之中无法解决,这个人世间又是如此地深具缺 憾,对于死后的去向更是毫无着落,在现实的人生中找不到出路的人们迫切地需要一种生命的拯救、精神的安慰、未来的寄托。于是各种妖邪教派附佛外道更是不失 时机地推出自己的所谓安乐世界、神圣力量、便捷修法,宣称可以一举把人们从苦海中超脱至彼岸世界。
这些所谓的教主,其本身都是充满贪嗔痴三毒烦恼的生死凡夫,自身尚是无明重重,根本不曾见到宇宙的实相,自身尚未得到真正的解脱,这样以盲引盲,一切盲从邪说的人们将会被他们引向何方呢?
如果我们的内心归依于智悲圆满的圣者,随学他圆满智慧,所见的法的真谛,且以见、戒、行一致的同道者为伴侣,那么我们必将趋入安乐的正道,由此将产生不可思议的暂时究竟义利。相反,如果所依是邪师、邪法、邪友,那么只能在邪恶之路上步步趣入恶趣的深渊。
在 邪师的欺惑下,不曾用智慧来鉴别的人们一厢情愿地接受了一整套神奇诱人邪说。遍计无明一旦熏习日深,便成牢不可破的知见。在这种知见的左右下,人很容易变 得神魂颠倒而趋入一个虚妄的神秘世界中难以知返。他们不疑地坚信“教主”所赐予自己的“安乐世界”是真实不虚的,“教主”有着超能、不可思议的主宰力,相 信随顺他的言教必定能够解决人生一切的问题。
被邪见所染的人们走出了正常人的生活,却死死地执着一个子虚乌有的幻想世界,内心极其虔诚地听 受着“教主”给他传授的种种“神奇DA法”,进行着荒唐的苦行修炼。看着他们的所思所行没有一点实义,完全与真理背道而驰,所苦苦追求的又只是永远不可能实 现的美丽幻想,他们的身心完全被邪师、邪法所左右,愚痴的盲信使他们丧失了理智,甚至做出引火自 fen、残杀妻儿的恶行……这种抱持邪见不放的人们不知何时方 能迷途知返,真是可怜之极!
[ 本帖最后由 弥迦使者 于 2008-10-30 21:06 编辑 ]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0-31 22:04 标题: 续 10
凭借往昔的善根、福德力,有一部分人得以与佛法僧三宝结缘,有了趋入圣教、求证真理的机会。但修行人成千上万, 并不能保证个个都能一路平稳、顺利到达彼岸。自己将来会有多大的成就、怎样的结局,只取决于自己有怎样的见解,又是怎样的发心、如何的行持。要想顺利踏上 菩提之路,关键的所在便是相续中是否生起了佛法的正见。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生死之中熏染,对于造恶业、生烦恼不教自会,轮回的习气根深蒂 固,造恶业的功夫极其娴熟。如今要趋向解脱、走出生死的旷野,方向何在?次第如何?又该作何准备?对于如是种种我们心中茫然无知,出世间事极其生疏。所 以,欲使一个生死海中的无明凡夫一跃而成解脱缠缚的圣者谈何容易。
印度六庄严之一的世亲菩萨在《俱舍论》中开示后人:“佛正法有二,以教证 为体。”即所谓的佛法即是教法与证法两种,此外再也没有一个所谓的佛法存在了。教法是需要我们精勤地闻思佛菩萨传下的经论,在自己的相续中对佛法产生确实 不移的认识,而证法是要我们依见起行,在自己的身心上真修实证,使得一切的佛法在自心上现前。
之所以要对佛的教法进行广泛、深入的闻思,是因为我们的相续中充满了颠倒邪执、非理作意,这些深重的无明遮障着本有的智慧光明,使得我们不由自主地造业。要想破除它,没有智慧的光明,无明障垢不可能自动脱落。所 以第一步,便要依止明眼善知识,再三在相续中熏习佛菩萨的经论、传承的教法,自己极其细密地审思明辨,如是一一地以智慧思维抉择,达到确定不疑。若不如 是,如何可能廓清心中的迷乱而使自己的观念产生全新的转变呢?如果观念还同于过去,并不认识到自己的颠倒,内在的心行便不可能向上。这样内心没有彻底的改 变,尽管在外相上有种种的显现,作种种的功夫,终究只是心外求法,所行唯是影子佛法,难以得到佛法的实益。
可以想见,一个在世间如此长久熏习的凡夫,如不在正见的确立上狠下功夫,使自己幡然省悟,那么先前坚固的世间知见便不可能有根本的变化,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由此他一切的所思所为、一切的行为方式必然仍循故步,即使入于佛门、所缘的也是佛门中事,但由一颗染污的世间心仍然会演出违背佛门的世间法。
进入佛门之后,因为没有用心来调伏烦恼,轮回的可怕劲敌——我执、我所执依然将变相地发展起来。或 者希望自己成为佛教领袖、社会名流,贪求宗教家、慈善家的美名,或者独占山头,招揽徒众,力图壮大自己的声势,使自己成为一方顶礼膜拜的“大德”;或者为 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挖空心思开展各种毫无意义的仪式、庆贺、歌功颂德的活动;或者依然追求世间的物质生活,耽著奢华、舒适的享受;或者为利欲驱使,而 标新立异、自赞毁他,以各种狡诈的行为骗取信众的供养;或者虽具出家形象,内心却仍欲情牵缠,始终在怨亲的分别之中,难以超尘脱俗;或者以染污心执著上师 为己所有,一旦师为他人传法,便生嫉妒而作障碍;或者以发展佛教事业为幌子,以佛经、佛法、佛像等三宝物为商品,贩卖营利……如是种种,虽外披袈裟,内里却隐藏着贪恋世间造恶之心。
没有对轮回生起真实的厌离从而舍弃今世,修行人中有几个能保证不入于世间八法的歧途呢?
因为不知一切佛法都是依心而立,修学的目的无非是令佛法融入自相续,我们无始以来就习惯于趣外奔驰的心即便是入了佛门,若不下一番苦功,必然难以一下改变过来。于 是尽此一生都是在苦心经营道场、建立寺庙,其结果是道场越来越大,庙宇越来越庄严,本来兴建三宝所依有无量的功德,但如果在道场上没有弘扬正法的善知识, 没有清净的闻思修行,仅凭这庄严堂皇的外在形式,如何能续佛慧命、绍隆三宝呢?岂不知佛法的圣殿本在自心,一切外在的形象都是为了显示佛法的内涵,若不注 重心与佛法的相应,仅在外境上作文章,便不可避免地要入于舍本逐末、流于形象的歧途。
本来,一切教法的文字都是指路的标示,须以文会义,再以法义为镜,一一反观自心,最后一切佛法都消融于自心。倘不如此,只是着意于外求知解,在文字名相上做概念游戏,这也是心趋于外的表现,如是法与心相隔渐远,佛法成了自心以外之事,必然要入于佛法玄学的歧途。
本 来,一切佛菩萨、祖师大德没有一个不是通过依止善知识而证道的,就世间简单的维生技艺也必须通过师传方能精通,何况出世间成佛祖的大事,凡夫人凭一己之力 盲目而行,焉能成办?若修行人被我慢所蔽,不能虚心求法、诚依善知识,却企图自己闭门造车,纵使穷经皓首,亦难得要领,结果必然入于盲修瞎炼的歧途。
末法时代,鱼龙混染,真假难辨,常有假冒的活佛、堪布、高僧大德者欺惑众生,或以假法兜售、或以真法卖钱。而众生痴迷,既不知道佛法的根本在于清净戒、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见等,便不会了知善知识的法相。由于内心没有抉择、鉴别的智慧,依其著相之习气,而喜好神通异能、新奇怪异,这样在假活佛、假上师摇铃振鼓的逼真表演下,上当受骗而不自知,实为可怜悯者。所以没有依靠闻思佛法而得的择师法之眼,很难避免不被假师假法所骗而入歧途的。
一 切佛法的施设皆依众生而立,因为众生根机、因缘、意乐各不相同,业障烦恼各有轻重,佛悲愿不舍众生,应众生病施甘露药,于是便有八万四千法门的安立。而 “归于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一切法门最终将殊途同归,十方诸师之心无非欲令众生趋入圆满、究竟的解脱。所以经中说:“佛法如蜜,中边皆甜。”我们自皈依 法,当平等普敬大小显密诸乘一切的法宝。
然而众生因为智慧的局限,对于佛法的体系没有整体、全面的认识,不知无量法门,一一皆是救度相应众 生的妙药,反而以己狭隘的心量、短浅的目光贪执自宗,毁谤他宗。如是以偏袒心谤言他法,破人信心。不知这样妄评佛法,将使得千千万万须循此门方能趣入、必 依此法才能接引的众生,由其言论的影响而中断慧命。
时值今日,教法衰微,佛弟子中也很少能对整体的佛法有深入的认识,于是执一经一论者有 之,修一咒一名者有之。若能一门深入当无可厚非,但如果见识不广,并未精研他宗教理,却以先入为主之陈见,依附他语、妄加评论。试问:自己尚不精通他宗的 意趣,有何资格谈论。既不懂禅却要谈禅,既不知密却要论密,一个门外痴汉偏在谈论他家屋里事,只会落得贻笑大方而已。如不发无上心、深入教理,便不能体会 世尊传法之悲心,无法以智慧辨别发九乘教法各各安立之意趣,不知下下乘为上上乘的基础、彼此圆融一味,且对于佛语真实不虚、一切佛法皆为皈依之处等道理又 无法生起定解,那么以凡情妄测圣意、高谈阔论,少有不入舍法谤法的歧途。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便能了知正见如同人之眼目,众生趋入各种歧途的根本原因是相续中缺少正见。所 以天下一切本着悲愿度人的善知识们都应不违本愿,将一切未入佛门的有缘众生接引趋入佛门;对已入佛门者,则应令其慧命得以滋养。如果仅是匆匆授戒、传法、 灌顶,而未能使佛法的义理传入弟子的心中,按现时众生的根机——思想复杂、分别念极为炽盛,欲想令其很快与法相应,恐怕尚难做到。所以还应以无碍慧辨,善 巧地使弟子生起且渐坚固佛法的正见,从此之后,他便能免入歧途,真正踏上通向解脱的光明之路。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1-1 17:16 标题: 续 11
九 光明之路
“安住无边底,生死大海中,贪等极暴恶,大鲸嚼其身,今当归依谁?”
在 生死的苦海中苦苦挣扎,被狂暴的业风吹刮得没有少许自在,他们焦灼、渴盼的双眼在寻觅着有谁能够救度自己。这是一个迫在眉睫、不容回避的问题!每一位寻求 生命解脱者都应该仔细、缜密地思维,自己应该以谁为至心皈依的精神导师,应该如何开始自己的精神之旅,以谁为生命中可以领路的伴侣。
观察周 围的一切,所有最先进的科技产品,它们能解决我们生命痛苦的问题吗?显然不能!无私关爱我们的父母亲友,他们虽然对我们满怀慈爱,但除了生活上的帮助之 外,也不可能给我们指明趋向生命圆满解脱的方法。一切世间的老师只能教给我们一些世间轮回的知识,对于出世间的灭苦之道也一无所知。这个世界也流行着无数 自认为可以救度人们的思想和学说,但只不过是分别心所制造的精致游戏,与我们生命最迫切的离苦得乐没有一点关系!
应知:一个自己尚在轮回大海中沉溺的人,怎么可能将我们救出?一个自己尚在生死旷野中迷失方向的人,怎么可能为我们指明出路?一个自己尚在死神的摧逼下内心恐惧不安的人,怎么可能赐给我们无死的安慰?一个自己尚不懂得如何利益自己的人,怎么可能真实地利益我们?……
如果这个世间没有出现真正超越生死的圣者,我们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走出这痛苦的世间。即便是有出世的圣者,如果他的智慧、慈悲、方便尚未达到究竟的地步,我们也不可能得到最圆满、最彻底、最直捷的救度。
幸运的是,在这个宇宙中,有无量的诸佛已经成就,他们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是我们最理想、最可依靠的皈依处。
因 为佛已经圆满地经历了生死升华的所有过程,正因为佛已经一一地亲证过,所以完全明白一个生命应该如何断恶行善,才能摆脱恶趣世界的束缚,从而走向福乐的善 趣世界;知道应该如何舍离世间,断绝一切生死的根本,才能超出有漏的世间得到寂灭的安乐;了知应该如何成熟最圆满的善心,使心量充遍于法界,如何求证最殊 胜的智慧,远离一切的非理执取,从而使生命最终还归于究竟的法界、得到永恒的大乐。
在本性中自然现前的无缘大悲,使得诸佛不可能独自安住于 涅盘的大安乐中,而置沉沦生死的可怜众生于不顾。佛慈悲地为众生宣说了无数种超离痛苦、获得安乐的方便,这些开示人如何走向解脱的法语,被结集成三藏法 宝,它们不同于世间一般的学说、理论。佛所说的浩如烟海的教法,没有一句欺惑语和虚诳语,历史上印藏汉有无数寻求解脱的志士以佛所传的法门为依,最终完全 亲证到解脱的境界,证实了佛法的不虚。《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 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宇宙的法则普遍存在于每个生命的心中。如果我们以语悟圆满的佛所指示的道路——佛法作为皈依处,那么我们必将在自身上现证佛所成就的一切。如果我们 以尚在迷妄中的凡夫导师所指示的路来走,我们将会在自身上同样显现误入歧途导致的痛苦。两者的差别竟是如此地惊人!
在西方智者之称的萨特, 其存在主义哲学整整影响了一代人,西方社会视其为精神之路的导师。然而他的晚年却极其凄惨,经常处于幻觉迷妄之中。而临终之际更是毫无自在,在极痛苦中茫 然死去。这样一个举世赞誉推崇的哲学家,对自己的死尚且毫无把握,那么他所建立的那一套哲学思想又怎能指引人类得到真正的安宁和幸福呢?
相反,一个没有多少知识的老太太,凭着对佛法的诚信,唯持一句“阿弥陀佛”,以此作为皈依,不断持诵,结果生心安泰,已到高龄之年,尚且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日常生活不需他人照料,临命终时,更是身无疾苦,心不颠倒,预知时至,安详往生。
这种生死的自在、潇洒,不正表明佛法的真实无欺、佛语的诚谛不虚吗?虽为世间愚妇,实则不愚,因为她以佛为导师,以佛法为修行的道路,这是最聪明的选择,因而她的受用便远远超过一代大哲学家。
我们只有以佛为导师,以佛法为道,以僧众为解脱路上的助伴,我们才能踏上光明之路,生命才能得到究竟的拯救。这即是入于佛法之门的皈依。
从此之后,生命便会发生全新的改变。《无垢经》说:“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满虚空界,彼将胜虚空。”因为将生命至诚地皈依、依靠佛、法、僧三宝,在我们身上必将产生不可思议的功德:今生能遣除一切损害,后世将获得解脱和遍知的果位!
一 切的佛法本来都是关怀人生、觉悟人生,从古至今,它一直在发挥着救度人心的作用,虽然时代转变了,但人心的特性、苦乐的法则并不因此而产生变异。当以古老 的佛法观照这个时代人们的内心、行为乃至人类群体共业的方方面面,我们将会发现佛法所诠释的道理是多么的真实!其实,这个时代人们内心的种种痛苦、行为的 种种颠倒、社会的种种混乱……如是种种现象的起因、后果,早在几千年前佛陀便已清晰地洞察到了。由于文字、语言等种种障碍,现代人越来越不易领会佛法的内 涵。若以现代人的语言方式、观照当代的现实人生,开显佛法的真义,我们将会发现,最贴近我们内心世界的莫过于佛法。佛所宣说的一切法要,其实就发生在我们 身心的当下。当以佛法的智慧来观照这个时代,我们更能够深切地体会“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的深刻内涵。当看到千千万万已是烈火烧身犹不觉悟的沉迷众生,我 们怎能忍心不去唤醒他们?由此,本人尝试以佛法的智慧来剖析当今种种社会人心现象,愿以佛法的真理在这个混乱的末世,敲响震撼人心的警钟。
愿增吉祥!
藏历二00二年四月八日
------全文完------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