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各宗大意一辑第二种
—唯识宗大意
黄忏华居士编述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此宗之名义
此宗之名称有五,一约辨相,名法相宗。此依解深密经法相品所立以决择判断诸法之体性相状故。法者万法,略为百法。相者性相,具有万相,略为三性。百法一一具有此三,论究此道理故,名之曰法相宗。二约所明理,名中道宗。小乘偏有,般若偏空,此宗说外境非有,内识非无,离有无偏执,正显处中真理故,名之曰中道宗。三约摄机,名普为一切乘教宗。小乘唯声闻缘觉二乘,般若唯为大乘中根机类,此宗显了说三乘凉声闻缘觉菩萨)同说观法,普为发趣一切乘者故,名之曰普为一切乘教宗。四约显理,名应理圆实宗。此依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所立。所谈教相观法,俱应胜义理,圆满真实故,名之曰应理圆实宗。五约观行,名唯识宗。此依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文所立。且约法相,则有五法事理五种唯识等。又约观心,则有五种唯识观等。有为无为一切诸法约归一识。明万法唯识之妙理故,名之约唯识宗。此宗虽有多名,最通行者,法相唯识二名也。八识能变,万法所变。就能变义边,立唯识宗名,就所变义边,立法相宗名。理实应名瑜伽宗,印土本以瑜伽名此宗故,大论备述法相唯识二义故。或名慈恩宗,此宗在中国至唐方见大备,奘师为此土此宗开创之祖,基师乃守文述作之宗。奘师基师,多居大慈恩寺,尊祖庭故。今依通称,名以唯识。
第二章 此宗之略史
第一节 印度此宗之学统
佛典称释迦牟尼佛,于解深密经等六部大经中,广说法相唯识之妙理。佛灭后九百年顷,弥勒菩萨。应无著论师之请,于中天竺阿踰阇国讲堂,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辨中边论,金刚般若论等五部论藏,弘通此法相唯识法门。于中以瑜伽师地论为此宗之正所依。无著承弥勒之说。造对法论显扬论等。广传此宗。次世亲论师,造五蕴论,百法论,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等。盛施论释。于中唯识三十论,集唯识教义之大成。佛灭后,千一百年顷,难陀护法等十大论师,各造释论。于中以护法之论释为一宗之正义。护法之门人戒贤论师,穷瑜伽唯识因明声明等之蕴奥继护法,于那烂陀寺,显扬法相唯识之宗义。是为印度此宗之学统。
第二节 东土此宗之学统
此土唐太宗贞观年顷,玄奘三藏度天,周游五印度,前后十有七年,从戒贤论师等,受大论及十支论等之奥义,又得护法之成唯识论草本及五蕴论释于玄鉴居士。兼通大乘小乘空宗有宗暨因声明。归国后,翻译梵本七十五部,盛弘此宗。玄奘之弟子窥基法师,从玄奘,传法相唯识之玄义,妙擅因明,广疏经论,著有成唯识论述记等,此宗始卓然特立。其弟子慧沼大师,禀承师说,造唯识了义灯等,楷定诸师之异解。慧沼之弟子智周大师,复制唯识演秘等以解释述记。当时法相唯识之宗风甚盛,至晚唐以后渐衰。是为东土此宗之学统。
第三章 此宗之典籍
第一节 总说
此宗总取六经十一论为所依,于六经中,以深密为本经。于十一论中,以瑜伽为本论。而以玄奘窥基师资所糅护法等十家言之成唯识论为综合。兹列举如下,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六十
┌(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三译┼唐实叉难驼译───八十
│ └唐般若译─────四十
│ ┌宋求那跋陀罗译─名相续解脱经
│(二) 解深密经────有四译┼魏菩提流支译──名深密解脱经
│ ├陈贞谛译────名佛说解节经
六经│ └唐玄奘译────名解深密经
│(三) 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译
│(四) 阿毗达磨经──────未译
│ ┌宋求那跋陀罗译─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五) 楞伽经─────有三译┼魏菩提流支译──名入楞伽经
│ └唐实叉难陀译──名大乘入楞伽经
└(六) 厚严经─────未译──一云与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密严经同本
┌(一) 瑜伽师地论──弥勒说─玄奘译─异译有真谛之决定藏论
│(二) 显扬圣教论──无著造─玄奘译─异译有真谛之三无性论
│(三) 大乘庄严论──本颂弥勒说─释论世亲造─波罗颇密多罗译
│(四) 集量论────陈那造─有真谛义净两译
│(五) 摄大乘论───本讼无著造─释论有世亲本无性本─玄奘译
│ (本论释论全释)─异译有真谛本(本论及世亲释论)
十一论│ 佛陀扇多本(本论)达磨笈多本(世亲释论)
│(六) 十地经论───世亲造─菩提流支译
│(七) 分别瑜伽论──弥勒说─未译
│(八) 辨中边论───本颂弥勒说─释论世亲造─玄奘译─异译有真
│ 谛之中边分别论
│(九) 二十唯识论──世亲造─玄奘译─异译有菩提流支之大乘楞伽
│ 唯识论真谛之大乘唯识论
│(十) 观所缘缘论──陈那造─玄奘译─异译有真谛之无相思尘论
└(十一) 阿毗达磨杂集论─本颂无著造─释论师子觉造─杂论安慧造─
玄奘译
第二节 解深密经大纲
此经凡八品,第一序品,第二胜义谛相品,第三心意识相品,第四一切法相品,第五无自性相品,第六分别瑜伽品,第七地波罗密多品,第八如来成所作事品。序品为序分,胜义谛相品以下七品为正宗分。兹举正宗七品要领如下。
一 胜义谛相品─此品说无二超过一切寻思与诸行相非一非异而遍一切一味
之胜义谛相,即离言法性,亦即诸法实相。
二 心意识相品─此品说心意识之名相,明唯识转变。
三 一切法相品─此品说遍依圆三性,明一切法相。
四 无自性品──此品说相生胜义三种无自性性,明三性三无性相依之妙理,显
空有和融之大义,会一乘五姓两门,(示依三乘有情共一妙清
净道,证得无─安稳涅槃,说言唯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
有种种有情种姓。)判三时教之隐密显了了义不了义。
五 分别瑜伽品─此品说唯识观行
六 地波罗密多品─此品具说菩萨十地乃至佛地及菩萨所应学事,所谓六波罗
密,并明其所对治愚痴粗重,所经三大不可数劫。
七 如来成所作事品─此品说三身功德。别释三藏差别。
此经有四译。一宋求那跋陀罗译,名相续解脱经。当奘译解深密经地波罗密多品与如来成所作事品。二魏菩提流支译,名深密解脱经,有十一品,开奘译胜义谛相品为四品,其正宗文义,与唐译大同。三陈真谛译,名解节经,当奘译胜义谛相品,而开为四品。四唐玄奘译,名解深密经,即此宗所依今本。演秘云,此经梵本名曰珊地涅暮折那,涅暮折那此翻为解,珊地之声含于三义。一诸物相续,二骨节相连,三深密之义。西方土俗,呼此三种并名珊地。(中略)前后译入,各取一义,以立经题,皆不相违。然据经旨,解深密名,理为胜矣。此经有圆测疏,征引宏博,备大小乘义。又深密全经。瑜伽尽引,凡住瑜伽,必注深密,故瑜伽论记中。备阐深密奥义。
第三节 瑜伽师地论大纲
一切有情,无始时来,于一切法处中实相,无知疑惑,颠倒僻执,起诸烦恼,发有漏业,轮回五趣,受三大苦。如来出世,方便为说种种妙法处中实相,令诸有情知一切法非空非有。佛涅槃后,魔事纷起。部执兴,多著有见。龙猛菩萨,圣提婆等诸大论师,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百等论,除彼有见。由是众生复著空见,无著论师,请弥勒菩萨说此论,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遗,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是故此论所为,如释论明,有十番两缘,且出二对。第一,或有于多说空不了义经,如言计者,拨无一切,憎背有教。为令随悟诸法有相,解经密意,舍无见故。复有于多说有了不义经,如言计者,执有一切,厌怖空教。为令随悟诸法无相,解经密意,舍有见故。即为令于诸法舍有见无见,观有相无相,悟入中道理故。第二,为了显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理有情无,令舍增益损减执故。又为显了世间道理证得胜义法门差别,令修世间胜义二谛,无倒解次故。
此论名瑜伽师地(本论之译名,依梵语,及藏译,应作瑜伽行地论。)者,三乘行者,学瑜伽学,能自他利,谓之瑜伽师。瑜伽师所依所行境界,谓之瑜伽师地。此论明瑜伽师所行十七地,故名瑜伽师地论。十七地者,第一五识身相应地乃至第十七无余依地也。兹分名义内容疏释十支论等四种分别述之。
第一 名义
梵语瑜伽,此云相应,有一致和合相称等义,方便善巧,恰如其分也。一切乘所观境所修行所得果等,皆名瑜伽,其境与行果,其行与果法,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即以三乘境行果法,于引自果或酬自因,并为称正理之方便故,名之曰瑜伽。境瑜伽者,一切境无颠倒性,不相违性,能随顺性,趣究竟性,与正理教行果相应故,说名瑜伽。行瑜伽者一切行,更相顺,合正理,顺正教,趣正果故,说名瑜伽。果瑜伽者,一切果,更相顺,合正理,顺正教,称正因故,说名瑜伽,三乘圣教,亦名瑜伽,称正理,顺正行,引正果故。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弟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名瑜伽师。地者境界,有所行所依所摄等义。瑜伽师之观智,游履此中,不出外故,有所行义。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诸善法故,有所依义。瑜伽师之观智,依此现行故,有所摄义。是瑜伽师所依所行所摄,故名瑜伽师地。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
第二 内容
此论唯有正宗,无初后分,就文大判。总有五分,兹依瑜伽伦记及瑜伽序等,略释如次。
一 本地分─此分略广分别十七地义,以三相摄十七地。十七地者,一五识身相应地,依五识身,建立此地。虽此地中分别多法,五识为主,是故偏说。二意地,六七八识,同依意根,略去识身相应三语。故但言意。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唯伺地,五无寻无伺地。寻谓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于境推求,粗位名寻。四此二种,于境审察,细位名伺。依有无此二,建立三地。六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此云等引,谓胜定地,离沉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发,故名等引地。七非三摩呬多地,翻上。八有心地,九无心地,略有五门建立,一就地总说门,二心乱不乱门,三心生不生门,四分位建立门,五就真实义门。十闻所成地,谓从闻所生解文义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十一思所成地,谓从思所生解法相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十二修所成地,谓从修所生解理事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十三声闻地,十四独觉地,十五菩萨地。三乘种姓发心修行得果一切,说为三地。十六有余依地,谓有余依涅槃。十七无余依地。谓无余依涅槃。三相者,境行果也。境摄九地,五识及意是境体,一切皆以识为体故。寻伺三地是境相,下上粗细异故。等引及非,有心无心,是境用,定散隐显别故。行摄六地,闻思修三,是通行,三乘皆修三慧行故。生闻缘觉菩萨,是别行,随机修法成自乘故。又初三是方便行,后三根本行。又初三所学行,后三所成行。果摄二地。即有余依无余依二通果。此论曰地论者,取譬于所行所依所摄。有类于地,本地之地亦同。此分详谈法相,五性齐被,无一法不摄。兹列表如下。
┌一 五识身相应地─就五识立论────────┬境体
│二 意地─────就六七八识立论──────┘
│三 有寻有伺地───────────────┐
│四 无寻无伺地 以上三地就或思或慧于境推求 ├境相
│ 察审之粗细及有无此二立论 │
┌境│五 无寻无伺地───────────────┘
│ │六 三摩呬多地──就定地立论────────┐
│ │七 非三摩呬多地 翻上 ├境用
│ │八 有心地───┬以上二地通定散立论 │
│ └九 无心地───┴─────────────┘
│ ┌十 闻所成地───就因闻所生慧立论─────┐
│ │十一 思所成地──就因思所生慧立论 ├通行
├行│十二 修所成地──就因修定所生慧立论────┘
│ │十三 声闻地────────────────┐
│ │十四 独觉地 以上三地如次就三乘种姓发 ├别行
│ │ 心修行得果立论 │
│ └十五 菩萨地────────────────┘
└果┌十六 有余依地──就有余依涅槃立论─────┬通果
└十七 无余依地──就无余依涅槃立论─────┘
二 摄决择分─此分略摄决择十七地中深隐要义,即决择本地分中不尽要义,发挥
唯识道理,于境谈八识,于行详菩萨,于果讲无住涅槃。又决择二
经,一曰深密,一曰宝积。斯二经者,唯识之开基也。
三 摄识分──略摄解释地中诸经解说仪则。
四 摄异门分─略摄地中诸经所有诸法名义差别
五 摄事分──略摄地中三藏众要事义。前四分,是弥勒今学。此一分,明古学。
此论总有五分,而今但名瑜珈师地者,就初分立名。又一切法皆是瑜伽师地,以瑜伽师用一切法为所依所缘故,此中存略,且说十七。又初分十七地具摄一切文义略尽,后四分皆为解释十七地中诸要文义故,亦不离十七地。由是此论以十七地为宗要。
又此论除唐译外,真谛曾于梁太清四年,译成五卷,题作十七地论,遇难遂辍。择译同本中一分者有三,一昙无谶译,名菩萨地持经。二求那跋摩译,名菩萨善戒经。二译当唐译本地分中菩萨地。三真谛译,名决定藏论,当唐译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或即十七地论残本。
第三 疏释
此论之疏释,有最胜子等之瑜伽论释,窥基之瑜伽论略纂瑜伽论劫章颂,遁伦之瑜伽论记。基纂存奘门传承,伦记集唐人异说,并为法相要典。现代宜黄欧阳大师,著有瑜伽论序,于瑜伽一论,阐发无遗。于法相一宗,并多创见。
第四 十支论
瑜伽本论,百法五蕴等,对瑜伽本论,称十支论,是曰一本十支。兹列表如下。
┌一、 略陈名数论…………百法明门论
│二、 粗释体义论…………五蕴论
│三、 总苞众义论…………显扬圣教论
│四、 广苞大义论…………摄大乘论
│五、 分别名数论…………杂集论
│六、 离僻彰中论…………辨中边论
│七、 摧破邪山论…………二十唯识论
│八、 高建法幢论…………三十唯识论
│九、 庄严体义论…………大乘庄严论
└十、 摄散归观论…………分别瑜伽论
于中百法明门论,略录本地分中名数,而以一切法无我为宗。五蕴论,略摄本地分中境事,而以无我唯法为宗。显扬圣教论,错综瑜伽十七地要义,而以明教为宗。摄大乘论,总括瑜伽深密法门,诠阿毗达磨摄大乘一品宗要,而以简小入地而宗。杂集论,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宗。辨中边论,叙七品,以成瑜伽法相,而以中道为宗。二十唯识论,释七难以成瑜伽唯识,而以唯识无境为宗。三十唯识论,广诠瑜伽境体,而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大乘庄严论,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分别瑜伽论未译,若援解深密经中分别瑜伽品为例,则以止观为宗。
第四节 成唯识论大纲
世亲论师,提挈瑜伽师地论之纲领,造唯识三十论,显扬唯识中道之正理。后护法等十大论师,依六经十一论,广释三十颂文,成立世亲之唯识义。所谓十大论师者,亲胜,火辨,德慧,安慧,难陀,净月,护法,胜友,最胜子,智月也。于中,以护法义为正。玄奘法师,初别翻十大论师之释论,嗣纳窥基法师之请,以护法之释论为本,参糅他师之释论于其中,是唯成唯识论。兹分名义内容疏释三种分别述之,
第一 名义
此论依华手经求法品以相性位三分成立唯识三十论。安教立理,名之曰成。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心所心王,以识为主。归心泯相,总言唯识,三十本论,名为唯识。藉此成彼,名成唯识。即三十颂但名唯识,长行论文广成立三十颂故,名成唯识。又以教成教,以教成理,俱通。如义演云,以教成教者,即广引圣教成三十颂唯识也。以教成理者,以圣教成唯识道理。亦可以理成理,即以比量道理成唯识道理云云。
第二 内容
此论如前所述,以一切法唯有识,即识有非空境无非有为宗。先破外道小乘,后明唯识真理。就文大判,总有三分。依如述记,有一相性位三段,二初中后三段,三境行果三断,三种分科。一相性位三段者,初二十四颂,明唯识相。次一颂,明唯识性。后五颂,明唯识位。二初中后三段者,初一颂半为初分,次二十三颂半为中分,后五颂为后分。三境行果三段者,初二十五颂,明唯识境。次四颂,明唯识行。后一颂,明唯识位。今依第一判本颂为相性位三分如次。
┌略辨唯识相
│ ┌异熟能变
┌明唯识相┤ ┌明能变相┼思量能变
│ │ │ └了境能变
│ └广辨唯识相┼正辨唯识 ┌明心法生起
│ │ ┌释违理难┴明有情相续
│ └通释妨难┴释违教难┬明三性
├明唯识性 └明三无性
│ ┌明资粮位
│ ├明加行位
└明唯识位┼明通达位
├明修习位
└明究竟位
一 唯识相 即依他起。凡夫外道,不知唯识无境之妙旨,执心外有别实境,起我法
执。故论主最初以种种方便广明唯识相状即依他起之诸法,令除二取。
二 唯识性 即圆成实。虽知此心虚妄显现,而未了达真性。是故次明唯识实性即圆
成实,显真如常住一味。
三 唯识味 即十三住。明此性相真俗者,意在令有情断妄染成佛果。然佛果功德。
殊妙无边,非少修行可能圆证。必经三大劫,修无量行,积无量善历资
粮加行等五位,方能至三身万德之佛果,故次第三明唯识行位。
第三 疏释
窥基法师,请玄奘法师合糅护法等十师之释论为成唯识论后,依玄奘之口授,作述记。同时有西明圆测,讲成唯识,尝出私义。淄州慧沼,乃著了义灯以楷定之,濮阳智周,复制演秘以解释述记。窥基于述记未尽之义,又著之枢要。是为唯识三个疏。此外有窥基之唯识料简唯识别抄等,智周之了义灯记,灵泰之疏钞,如理之义演,道邑之义蕴,泰贤之学记等。
第五节 杂著
此宗之典籍,除六经十一论外。更有无性论师,别作摄大乘论释。陈那论师,作观所缘缘论,集量论。亲光论师,作佛地经论。胜军论师,作唯识抉择。俱发挥唯识之理。
第四章 此宗之教判
此宗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判释释迦如来一代之教法为有空中道三时,即
┌第一时有教……当深密经文初一时……小乘有教……阿含等经
├第二时空教……当深密经文昔第二时…大乘空教……般若等经
└第三时中道教…当深密经文今第三时…大乘中道教…华严深密等经
初第一时有教者,凡夫外道,无始以来,为实我之妄执所盲,起烦恼,造业,长在生死。佛初成道已,为除其实我之执。于鹿野苑,说阿含经,示四谛十二因缘五蕴等生,令小根等悟所执我无,蕴处界等诸法有,渐登圣位,是为初时我空法有论。
次第二时空教者,生闻缘觉等小根,闻初时有教,虽证我空,而不了知佛说法有之密意。迷执诸法实有,犹怀法我之见。佛为除彼诸法实有之执,次于灵鹫山等处,说般若等经,示所执蕴处界等诸法无,令中根品悟我法二空,舍小趣大。是为第二时我法二空论。
次第三时中道教者,虽于第二时说空教,翻第一时有教,尚是诱引之方便,非中道之妙旨,且约遍计所执体用都无,说诸法皆空。然彼闻者复起空执,便拨真俗二谛性相皆空。佛为除此空有执,第三时于解深密等会,说解深密诸大乘经,演唯识三性等教,示识有非空,破第二时空执,境空非有,破初时有执,令悟非有非空中道妙理。是为第三时心有境空论。
初时有教,隐遍计空,但约依他,说法有。第二时空教,隐依圆有,但约遍计之我执,说诸法皆空。故初二时皆不了义。第三时中道教,显了说遍依圆三性相生胜义三无性。遍计所执体性都无故,其体非有,依他起性,如幻假有,圆成实性真空妙有故,其体非空。是则非空非有中道妙理,故称之为了义教。
此三时教,对渐悟之机类所建立,即为诱引不定性之总类,令入中道妙理而设。故述记云,此约机理渐教法门,以辨三时。若对顿悟之机类,即无三时前后次第。此机闻有闻空俱证中道妙理故。故就此三时教判,有年月义类二说。如上依佛一代说法之前后,立初昔今之次弟,是为年月三时。又依佛所说法之义类,立有空中之次第,是为义类三时,如了义灯云。此(三时教)有二义,一约前后,二约义类云云。或唯依年月前后,或唯依义理浅深,或年月义理并依。于中以年月前后,义理浅深,相待并具,成三时之教相为正。
第一章 有法
所谓法者,与物体事物同义,一切万有之总通也。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宇宙间所有万事万物,无论其为色(物)为心,为事为理,为有形为无形,皆各有其特性,任持不舍,是曰任持自性。万有皆有其特性故,能为轨范标准,令人生解智,是曰轨生物解。简言之,即宇宙万有。皆保有一定之性质,能引生吾人之了解,故概以法名之。
此宇宙万有,其数无量无边,佛典通名为万有,瑜伽本地分约之为六百六十法,世亲论师,更于百法明门论,略为五位百法,五位者,一心法,二心所有法,三色法,四心不相应行法,五无为法也。此中心有八法,心所有五十一法,色有十一法,不相应有二十四法,无为有六法,是为百法如次。
┌心法……………八──┐
│心所有法………五十一│
五位┤色法……………十一 ├百法
│心不相应法……二十四│
└无为法…………六──┘
第一节 心法
心法者,心作用之主体,自在缘取境之总相,起分别虑之根本也,此心法为万法之根本,能有心所,故名心王。其数有八,即
┌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心法┤意识
│末那识
└阿赖耶识
于中前五识即眼尔鼻舌身五识,如次以眼耳鼻舌身五根为所依,缘色声相味触五境,生了别用。所谓了别者,了者了解了知,别者辨别分别。依根立名,故名眼识等。
第六意识,以第七末那意识为所依,了别法境。此所谓法,有二义,一十八界中法界,二色法心法有法无法三世十八界一切诸法也。通常所谓思虑分别之心作用,皆此第六意识之作用,余识但缘现在法,生了别用。此识遍以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为所缘,又此意识之了别法外,别以作业为所作业。身口意业,并意所作。三界五趣引业满业,并意所作。故此识业用,于诸识中为最强。所谓意者,第七识。此识以第七识为所依,故名意识。
次第七末那识,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所依。阿赖耶识,从无始来,任运相续,似一似常,似实我相,故末那识转缘此识之能缘用即见分,分别计度为实我,确执不舍。前第六识,于睡眠闷绝等位,断灭不起。此识恒审思量,虚妄计度,故名之曰末那。末那,梵语,翻为意,以思量为义。所以称为末那识者,简第六意识。
次第八阿赖耶识,此生起万法之根本识也。能含藏色心诸法种子,变现有漏无漏一切诸法,无始以来,常恒现起,以第七识为所依,以种子有根身器界为所缘。
此八识心王,有心意识三名。心有缘虑积集二义,缘虑者,攀缘所缘境而虑知之。积集者,集合含蓄诸法之种子于自心中。意有依止思量二义,依止者,为发起他心心所之根据。思量者,常缘心内而思量。识有了别粗二义,了别者,识别所缘境。了粗者,识别粗显之外境。若约初义,此三即八识之通名。若约后义,则第八识积集色心诸法种子,生起诸法,集起义胜,故名为心。第七识缘所缘境恒审思量为我等,思量义胜,故名为意。前六识,对六境,粗动间断,辨别了解,了别义胜,故名为识,如伦记云,心意识义,自有通别。别名心意识者,赖耶是心,以能集起三界生死色心法故。末那名意,以与六识为同时根,生六识。六识名识,以对六境分别强故。二通名心意识,谓八识中一一皆有集起名心,能生名意,了别名识故。又二十唯识述记云,谓诸经所说心意识及了别,此四名其体无异,但名差别。心积集义,意思量义,识了别义。又演秘云,心意识三,皆有通别。若缘虑名心依止名意,了别名识,此即通名,八识皆有此三名故。若积集名心,思量为意,了□名识,乃是别名,如次别属第八七六。
次心王缘境,总有三种分别。于现在之世象,不用比知推测等,如其自相任运分别,曰自性分别。如对法云,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于过去事象,追想忆念而起分别,曰隋念分别。于过现未三世不现见之事象,思构量度而起分别,曰计度分别。八识中,前五识与第八识,唯有自性别。第七识,自性计度(现在)二分别。第六识,广通三分别。
又八识之缘境作用,有三量之不同。三量者,现量比量非量也。所谓现量者。现谓现前,量谓度量。谓于现前明了之色等境,离名言种类等所有分别,逼附境体,显现量知境之相故,故名现量。所谓比量者,比谓比类,量义同前,谓于不现在前之色等境,藉已知境类比度量而正知之。如远见烟,知彼有火。又见瓶等,从所作性,了知无常。故名彼量。所谓非量者,似现量非现量似比量非比量之总名,即误谬之量知。谓若有境,非可现知明白而照,亦非可比拟推度而知。实无境体,非可量度,于非量处,而起心量。如见杌为人,睹见阳炎谓之为水,又如于雾等,妄谓为烟,邪证有火。故名非量。八识中,前五识与第八识,唯是现量。第七识唯是非量。第六识通有三量。
第二节 心所法
心所者,心王所有法之略,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之心作用也。心王所缘境,唯取总相。心所不惟取境之总相,亦取其别相。总相者,如缘一株绿树,唯取绿色。别相者,更于绿色上,取新旧浓淡等差别。此心所有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等位,瑜伽作五位,显扬唯室百法五蕴等论,俱作六位。又其法数瑜伽作五十五,对法作五十五,显扬唯识百法五蕴俱作五十一,兹依百法,作六位五十一法。
┌遍行 作意,触,受,想,思,
│别境 欲,胜解,念,定,慧,
│善 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心所法┤烦恼 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随烦恼 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
│ ,放逸,惛忱,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不定 睡眠,恶作,寻,伺,
第一遍行者,周遍行起之心所。一切心作用生起时,此心所必相应而俱起,故名遍行。于中一作意者警觉作动应起心之种子,引令趣所缘境之心作用。二触者,令心心所同触前境,生起受想思之心作用。三受者,领纳前苦乐等境,起爱非爱之心作用,四想者,于诸境取其相貌方圆等像,施设种种名言之心作用。五思者,令心造作善恶等业之心作用。
第二别境,对各别之事境所起之心所。缘别别境而得生故,名为别境。如安慧云,于差别境中决定,故名别境。彼等境各差别,非一切故。于中一欲者,于所乐境,希望愿求,能发正勤之心作用。二胜解者,于所取境,明了了解,心生决定,谓此事如是不如余,不能引转之心作用。三念者,于曾所境,令心明记不忘,不于余所缘行相散乱,能引正定之心作用。四三摩地者,于所观察境,平等持心,令心专注不散,能生决择智之心作用。五慧者,于所观察境,简择是非,分别善恶,得决定断疑惑之心作用。
第三善者,唯善心生起时相应俱起之心所。于中一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自性清净,复能清净余心心所之心作用。此中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一切法之真实事理,深信其为实有而随顺忍可。二信有德,谓于三宝之真净德。起深信而生喜乐。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间出世间善法,信已及他能得能成而起希望之欲。由斯对治不信,爱乐证修世出世善。二精进者,于断恶事修善事,精勤策励,勇锐坚猛之心作用。三惭者,依尊贵自身及教法二种增上力,崇闲德,重善法,羞耻过恶之心作用。四愧者,依世间诃责暴人厌离恶法之增上力,轻有恶者而不亲,拒恶法业而不作之心作用。五无贪者,于一切顺情境不起贪著之心作用。六无嗔者,于一切违情境不生嗔恚之心作用。七无痴者,于诸法之事理明解不明之心作用,以上三种,生善之作用胜,故名三善根。八轻安者,令所依身心远离有漏烦恼之□重,适悦安乐,堪修道行之心作用。此心所为与定心俱起,能对治惛忱等定障。九不放逸者,于所断恶法,能防令不起,所修善法,能修令增长之心作用。十行舍者,令心不流于掉举,不陷于惛忱处于中庸,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之心作用。不放逸与行舍,皆于精进及及四善根之功能上假立,非别有体。十一不害者,于诸有情不为侵损逼恼之心作用。此亦依无嗔之作用所假立,非别有体。虽然,无嗔翻对断物命嗔,不害但违损恼物害,无嗔与乐,不害拔苦,故无嗔配慈,不害配悲。
第四烦恼者,烦扰恼乱有情身心之心所。此有烦恼即本惑及随烦恼即随惑二种。贪等六种,为一切烦脑之根本,能生忿等诸随烦恼,故名根本烦恼。于中一贪者,于一切顺情境染著贪求之心作用。二嗔者,于一切违情境心生憎恚之心作用。三痴者,于诸法之事理迷闇不了能生起一切惑障之心作用,亦称无明。四慢者,恃己所长于他有情心生高举之心作用。五疑者,于诸谛理即迷悟因果真实不虚之原理,心怀犹豫之心作用。六不正见者,于诸谛理颠倒推度之心作用。此见之行相有五种,一萨伽耶见,此云身见,又曰我见,于五蕴假和合之身心上起我我所见之心作用。二边见,于前所起我见上执为常住不变或死后断灭之心作用。三邪见,谤因谤果,或谤作用,或坏实事,或邪分别之心作用。四见取见,于诸见之中,随执一见及其所依五蕴即己身,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之心作用。五戒取见,于随顺诸见所制定之戒禁及其所依五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之心作用。
第五随烦恼者,忿等二十种染污法,唯是根本烦恼之分位或其等流,故名随烦恼。于中一忿者,对现前不饶益境忿愤不平之心作用,二恨者,于先所忿事怀怨不舍之心作用。三恼者,追念先忿恨之境,或触现前逆境,暴热很戾之心作用。以上三者,嗔之一分,非别有体。四覆者,恐失财利及名誉,隐藏自所作罪之心作用。五诳者,为获财利及名誉,矫现有德之心作用。六谄者,为取他意或藏已失,曲顺时宜,矫现恭顺之心作用。以上三者,贪痴一分。七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耽醉傲逸之心作用。八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于他之心作用。九嫉者,殉自身之名利,于他所有功德名誉恭敬利养,媢嫉不耐之心作用。此二亦嗔一分,十悭者,于财法两者,不能惠拾,秘藏吝惜之心作用。十一无惭者,不顾自身及教法,轻拒贤善,不耻过恶之心作用。十二无愧者,不顾世间之诃厌,崇重暴恶,不耻过恶之心作用。十三不信者,与信相反,于实德能,不忍不乐不欲,自性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之心作用。十四懈怠者,与精进相反,于断恶事修善事,懒惰不进之心作用。十五放逸者,与不放逸相反,不能防染,不能修净,纵恣荡逸之心作用。由懈怠与贪嗔痴有此作用,非别有体。十六惛忱等者,自性惛昧沉重,令心于境无所堪任之心作用。十七掉举者,自性嚣动,令心于境不寂静之心作用。十八失念者,与念相反,自性散乱,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之心作用。十九不正知者,于所观境,邪了不达之心作用。此慧与痴一分。二十散乱者,与三摩地相反,自性躁扰,令心于诸所缘流荡移易之心作用。此二十随烦恼中,初忿等十种,行相粗猛,互相违,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中无惭等二种,一切不善心生起时,必相应俱起故,名中随烦恼。后不信等八种,有覆无记与不善等一切染心生起时,必相应俱起故,名大随烦恼。于中忿恨等十,放逸失念不正知等三。唯是根本烦恼之差别分位,无别体性故,皆是假有。中二大五,离根本烦恼别有自体故,皆是实有。
第六不定者,睡眠恶作等四种心所,非如信等定是善性,贪等定是染污性,又非如触等,定遍一切心,欲等定遍一切地,故曰不定。于中一睡眠者,令身不自在,心极闇味之心作用。二恶作者,于已作未作善不善事。先恶所作,后起追悔之心作用。但依安慧,于恶劣所作,心有追悔,为恶作。三寻者,令心于一切法不深推度,粗寻求其义理之心作用。四伺者,令心于一切法,能深推度。细伺察其义理之心作用。
第三节 色法
心王心所所变影像相分,皆名为色。所言色者,非仅通常所谓青黄赤白等色,于佛教,一切有形有象之物质,总撑为色。故此所谓色,有变坏质碍示现等义。变坏者,由手足块石刀杖乃至蚊虻蛇蝎所触等时,即便变坏。质碍者,彼此互相触对而障碍。示现者,有方所形相,表示显现彼此之差别。此色法有十一种,即
┌五根…眼耳鼻舌身
色法┤五境…色声香味触
└法处所摄法
初五根者,感取外界之现象,令内界之心识发动之官能。于中一眼根者,照瞩青黄等色,令内界之心作用即眼识发生之官能。二耳根者,能闻琴瑟等声,令耳识发生之官能三鼻根者,能嗅沉檀等香,令鼻识发生之官能。四舌根者,能尝甘苦等味林郑荒谠瞪幻蛑词艽笾稚缬星橹镅缘壬5厮鸱纾纳懔欤词艽笾帧4酥治颍⒅蛑词艽笾稚S氪讼辔ィ虿恢词堋H舳戏ⅲ蛑词懿恢词堋6庠瞪幻虿恢词艽笾稚绶缌质凰壬H谕庠瞪幻蛑词懿恢词艽笾稚缡只鞴牡壬4擞钟腥郑豢梢馍此承闹豢梢馍次バ闹H阆辔ド淳阆辔ブF呤浪渤缮揭朗兰涔擦⒀越趟穑绯瞪岬取0顺伤街钍フ叱删臀蘼┧穑来松辖⑷厥ソ烫骞省>疟榧扑瓷街钔獾佬橥贫人鹧越獭Jパ运闵揭兰啪踔鹫媸涤铩J环鞘パ运闵揭兰啪踔鹦橥铩G叭稚朗堤迳ⅲ鞘涤小S喟酥郑杂谇叭治患俳ⅰ>闵岬贾词芗拔拗词芮榉乔槊刹豢梢猓酥帧H阏撸鞘端稻场4擞辛郑缓孟阄揭娓城椋撬秩≈悖绯撂吹取6裣悖剿鸶デ椋潜撬秩≈悖绶嗷嗟取H降认悖椒撬鸱且妫匏澄尬ィ强砂髦悖缈槭取K木苌悖接氡局示闶倍悖绯料愕取N搴秃舷悖皆又罟渤梢幌悖绾拖愕取A湟煲簦接谑毂涫狈皆鱿闫缡旃取G叭鞘担惚咎骞省:笕羌伲淞⒐省>闵嵛ㄋ岛枚衿讲黄降人闹帧K奈墩撸嗍端稻场4擞惺郑娇圊「市量梢獠豢梢饩阆辔ゾ闵秃媳洹?圊〉攘吨畋穑瞧涫堤濉?梢獾攘潜斯蚕啵记跋闼怠>闵嵛ㄋ登傲N宕フ撸硎端稻场4擞卸郑降厮鸱缁嶂厝砘杭崩浼⒖时チα用蒲黟げ±纤榔O⒂隆S谥杏心茉齑ニ齑ザ啵茉齑フ撸厮鸱纾舜ゾ持堤逡玻峋⑽兀魇氯任穑岫纭K齑フ撸喽郑私约儆校从诘氐人闹执ゾ持治患偈┥韫省S砂酥忠蚬剩⒋ザS上喙柿⑺模降厮鸱纭D柿⒍交I愎柿⒍角嶂亍4ス柿⒁唬饺怼V垂柿⒍交杭薄T庸柿⒍嚼浼梆ぁ#ㄋ缭庸世洌厮庸署ぁ#┙纾ㄋ拇螅┎黄降裙柿⒕牛郊⒖柿用蒲鞑±纤榔!=缙降裙柿⑺模较⒘τ卤ァ4宋寰澄迨吨喾郑辞拔迨兑缘诎耸兑酪狄蛟等卧吮湎种喾治局剩杂谑渡媳渌朴跋裣喾侄抵魅缇抵兄啊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