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祥云法师《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打印本页]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2-25 19:29     标题: 祥云法师《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序



    中 国佛教会的电视弘法节目—「光明世界」,今年春季开始播出了「呗器、器物、服装」等项的介绍。这一系列的播报用稿,原则上是责成录制节目的上德传播公司去 编写的。不过由于这是一些专门性的知识,而且又须参考许多出家律典,世俗不便查阅;所以这一撰稿工作,就辗转由我来执笔了。

    佛教的「呗器、器物、服装」等项,种目甚多。本书所列举者,只是比较常见常闻的少类而已。

    所 谓「呗器」,也叫做「法器」;在经典里,它本来叫做「犍椎」。五分律说:「随有瓦、木、铜、铁,鸣者皆名犍椎」。律部的典籍又说:「但是钟、磬、石板、木 板、木鱼、砧搥,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由此可见:「呗器」原是僧团中集众时的「信号」,后来才成为诵经礼忏时敲打的「乐器」。普通的「呗器」,大致 有「木鱼、梆子、钟、鼓、引磬、大磬、铛子、铪子、铙钹、云板、铃铎......」等类。

    所谓「器物」,系指寺院里的「家具、供具、仪仗」、以及庄饰点缀之物而言。

    「服装」,禅林象器笺说名「服章」。其内容包括佛教的「袈裟、卧具、海青、衫裤、鞋、袜、冠、带」等物。

    作为一个佛教徒,研究教义、加功用道,固为当务之急;但对于教内的一些事物法制,也应该熟悉了解。否则:年湮代远,任其荒疏,则道场的象器法度,就将要名实俱废了。

    本书原稿,因系供作电视节目「旁白」之用,所以文词语调,都得力求浅显。同时由于播映时间短促,发言「分秒必争」,故于各项报导,每不易畅所欲言。

    台北佛教普门文库,认为本书资料罕见,特地印成专集,以免散失湮没。用心可贵,为法殷勤。出书在即,谨述因缘梗概,以为前序。

                                        民国七十四年农历九月中旬祥云序于台北近郊
        


                        一、呗器


                                    

    「钟」是佛教的「犍椎」之一,当初仅仅是作为集众之用的,所以也称为「信鼓」。—印度在还没有「钟」的时期,多半是敲击木制的犍椎集众。

    「钟」也是报时之器。「钟」本来只有「梵钟」和「半钟」两种;「梵钟」就是所谓的「大钟」,又称为「钓(吊)钟、撞钟、洪钟、鲸钟」等等。「半钟」的体积只有「梵钟」的一半高度,所以称为「半钟」。

    「钟」的体积大小,有它一定的标准。古代的大型「梵钟」,据广弘明集第二十八卷记载:京师西明寺(唐高宗敕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之「钟」,用铜一万斤。又日本京都方广寺之「钟」,高一丈五尺,径九尺二寸,厚九寸二分,重二万二千贯(一贯为三.七五公斤)。普通的「梵钟」,高约四.五尺,径约二尺左右。(上述的尺码,不知道是不是现今的中国尺寸。)

    「钟」的质料:「梵钟」多用青铜铸造,「半钟」多用真钰铸造。「真钰」也叫「钰石」是一铜属的矿物;鍊冶之后,视之如金,赤而不黑。近世以来,已见有铁造的「钟」了。

    「梵钟」悬挂在「钟楼」顶层,「半钟」则吊在佛堂后门檐下。寺院中置有专司「晓钟、昏钟、斋钟、定钟」四时鸣钟的「执事僧」—「钟头」,按时敲叩。

    古昔时代,除了已经知道印度有「钟」之外,在当时我国似乎也有「钟」,只是缺少足资考证的文献而已。据广弘明集第二十八卷说:有「大周二教钟铭」(周武帝制)、「大唐兴善寺钟铭」、「京都西明寺钟铭」(唐麟德二年造)。

    又洛阳伽蓝记序有说:「周室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落,钟声罕闻。」

    另据高僧传第二十九卷:「智兴传」说:「隋大业五年,兴住京师禅定寺,司『时钟』之役。」

    又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有「文殊菩萨曾在五台山锺楼谷化现『金钟宝楼』之记事。」

    根据以上所引述的许多资料显示:后周以降,我国历代人士曾经不断铸「钟」。

    「钟」对于修道,有大功德。据敕修清规法器章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又经典中说:「洪钟震响觉群生,声遍十方无量土。」

    又增一阿含经说:「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

    又付法藏传卷五说:「古月支国王,因与安息国战,杀人九亿。因恶报故,死后化为千头大鱼,剑轮绕身砍头。随砍复生,极痛难忍。往求罗汉僧长(常)击钟声,以息其苦。」

    又高僧传(智兴传)说:「有一亡者,通梦其妻曰:『我病死,生于地狱,幸赖禅定寺僧智兴鸣钟,响震幽冥,同受苦者,一时解脱。』」

    又大唐西域记卷一说:「迦腻色迦王受恶龙请,建寺鸣钟,息其瞋心。」

    俱舍论及佛祖统记(智者传)也说:「人命将终,闻击钟磬之声,能生善心,能增正念。」

    又 祇园图经大略说:「祇园精舍无常院中,有银钟、颇梨钟(可能是「琉璃钟」或「水晶钟」)各四座(台)。银钟放置无常堂内,此堂乃病僧所住。僧病垂危,钟即 自鸣,音中宣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僧闻音已,苦恼即除,如入三昧,得生净土。—银钟为忉利天王释提桓因所造,颇梨钟则是月宫 天子所造。及至佛灭度后,二钟各自归还天界。」

    因为「钟」有这许多的功德,所以佛教徒应该尊重它。因此,凡是敲钟的人必先默诵「愿偈」(即「钟声偈」)。杂喻经「偈」云:「所在闻钟声,卧者必须起。」古德也说:「闻钟卧不起,护法善神瞋;现前减福慧,后世堕蛇身。」

    敲 钟用的「钟椎」又称做「杵」。「钟」的敲击板眼,随着「门派」及「方域」的不同,佛教界没有统一的规定。就是常见的「百八钟」的义解,也是不尽一致的。据 我国的世典群谈采余说:「钟声晨昏叩一百八声者,一岁之义也。盖年有十二月,有二十四气,又有七十二候,正得此数。」这个说法乃世俗所杜撰,与佛教无关。 又有佛门中人说:「鸣钟一百八下,以醒一百八烦恼之睡也。」此说也不见经传。
                  


                                                                                                                             鼓

    「鼓」的名字,在很多的经典中可以看到;例如:中阿含经第二十五苦阴经、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二梦见金鼓忏悔品、法华经第四提婆达多品、大般涅槃经卷上、新华严经(八十一卷,实叉难陀译)第十三、五分律第十八等典籍,都曾经提到过「鼓」。

    「鼓」 有很多的类型和称呼:比较小的叫「应鼓」,比较大的叫「薮鼓」。有足的叫「足鼓」。贯柱(插柱)的叫「楹鼓」。悬击的叫「悬鼓」。附柄执摇由耳环自击的叫 「镜鼓」、「靴鼓」,或是「摇鼓」。形状像漆桶,两端(两面)都敲击的叫「羯鼓」。形状类似「羯鼓」,但身粗而短,用手指触击的叫做「揩鼓」、「摺鼓」、 或称「答腊鼓」。头粗面广而腰细,击打两头的叫「震鼓」、「腰鼓」、「汉鼓」,或称「鸡娄鼓」。除了这些以外,在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明王圻续,清干隆 时别续。)一书中,还有更多的名目。

    我国古代也早有了种种的「鼓」类,其中有一些是我国的先哲们自己创造的,有一些则可能是从西域流传过来的。

    「鼓」的质料,初期有「金(金属)、玉、木、石」等种种制品。一直到现代,则多已改用木料和牛、马、猪皮等制造了。用金属制造的叫「钲鼓」,用石料制造的叫「石鼓」,兽皮制成的称为「皮鼓」。

    在 佛门中,「鼓」的用处:据释氏要览(又名佛学备要)中说:「五分律云:『诸比丘布萨,众不时集。佛言:若(或)打犍椎,若(或)打鼓吹贝。』若食时击者: 楞严经云:『食办击鼓,众集撞钟。』若说法时敲击者:僧祇律云:『帝释有三鼓,若善法堂说法,打第三鼓。』」—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佛陀住世时期,「鼓」 本来是在「诵戒(布萨)、用餐、听法......」等场合,敲打集众用的。后来才在寺院中,早起夜寝时,规定击钟鸣鼓,作为号令。更进而把「鼓」加入了赞诵的行列,配合唱唸、谱成曲调,作为「伎乐供养,庄严道场」;以音声作佛事,助发大众的诚敬心念。

    近世佛寺中所用的「鼓」,通常都是以木为壳、用牛、马、猪的皮作面,形状类似矮桶式的。大型「鼓」多半悬挂在鼓楼中,或大雄宝殿的檐角下。中、小型的「鼓」,则配以「吊钟」,架放在鼓架上,以备赞诵唱唸之用。「手鼓」(最小的鼓、或有柄的小鼓)则于离位行进时执持敲用。

    大鼓的敲法:右手执槌(桴)打鼓,左手执槌敲吊钟。敲打的时候,必须注意「节拍、板眼」,不可错乱。

    「手鼓」的拿法和敲法是:不敲时,两手捧持;椎横摆在鼓的外面,用两食指与两中指托住,两大指挟在鼓内,其余四指(两无名指与两小指)环拢着。—这种姿式叫做『捧月手鼓』。

    敲击时左手持鼓,右手执槌。持鼓是以左手大指和食指,中指托之。执槌是以右手大指、食指和中指合持,向内敲之。

    另有一种如团扇形有柄的单面「手鼓」,则用左手握持其柄便可。

    以上所介绍的敲击法,都是现在所常见的普通的打法。另外,大陆时湖丛林中的日常生活、说法、上堂等活动的鼓板,我们大略的列举于后:

    一、法鼓。
    二、登座鼓。
    三、茶鼓。
    四、斋鼓。
    五、问讯鼓。
    六、放参鼓。
    七、昏鼓。
    八、晓鼓。
    九、更鼓。
    十、浴鼓。
    十一、普请鼓。
    十二、火鼓。

    以上这些鼓板,现在在台湾的寺院中,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磬

    辞源中引述说:「磬:乐器也;以玉或石为之,其形如矩。」—磬又叫做「銈(金圭也)」。

    据 说「磬」起源于我国古代,在虞舜时期,它便成为很重要的乐器了。当时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那些石料,出产于我国泗水(在今山东省境)两岸 的深山之中;它的颜色类似漆树,夹杂少许细白的纹理,看上去好像是玉类一般。也有用太湖石去磨制的,不过,这种品质不如泗水的石料坚实而精致。

    根据文献通考考证:到了南齐时代才有铁造的「磬」,又到了陈代才有铜造的「磬」。

    初期使用玉料和石料所造的「磬」,是把石块磨成石片,形状如「矩」,中间折曲,两端低垂。有如日本字母的「︿」字,也很像我国「注音符号」的「ㄟ」字一般。—造「磬」的方法,在考工记(考工记:书名,一卷;言百工之事。即周礼之第六篇,亦名冬官考工记)一书中曾有叙述。

    「磬」的种类很多,有「玉磬、铁磬、铜磬、编磬、笙磬、颂磬、歌磬、特磬」等许多类型。每一种磬,大致都是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铁片组合而成的。它是由于利用石片或铁片的长短厚薄的差异,而发出不同的音律。

    例如「编磬」的制作方法:它是用十六枚石片(石磬),按照十二种音律的次序,横列成上下两排而组成的。还有一种叫做「方响」的乐器,它是「磬」的一种代用品;它是用十六枚长方形的铁板排列而成。

    上面所说的「磬」,都是悬挂在「簨□(钟磬架子)」上敲击的乐器。在朝鲜半岛,到今天还有「编磬、特磬」的「方响」被流传使用着。日本奈良兴福寺,不久之前还有一只「华原磬」被保存着,据说是一件非常名贵的古物。考其形状,是属于「钲鼓」的一类。

    佛 教的「僧磬」,和上面所介绍的「乐器磬」大不相同。佛教的「磬」是「钵」形的。据禅林象器笺「呗器门」(日僧无着道忠编着)说:「僧磬与乐器磬,其形全 别。乐器磬:板样曲折;考工记所谓倨勾,一矩有半者。僧磬:如钵形;祇园图经云:可受五升。可知天竺磬亦如钵器矣。又石湖梅谱,以梅花半含比僧磬,支那 (中国)僧磬之制可知焉。」

    佛 教的「磬」,大致有「圆磬」(即「大磬」)、「匾磬」、「小手磬」(即「引磬」)等三数种。「圆磬」有如钵状,多用铜铁等金属所造。大者径约二、三尺,高 不足二、三尺。小者径约半尺,高不足半尺。「匾磬」是石造的,象器笺说:「小磬如桃大,底有窍,贯绪,连缚小竹枝为柄,以小铁桴(槌)击之,名为引磬。盖 因导引众故名。」现今之引磬,已改用木柄,贯以铜线。

    「磬」是「犍槌」中的主脑,在寺僧集体行动时,由「维那」或「悦众」用它指挥大众进退起止,号令赞诵。

    在 大寺院、大丛林里,「维那」管用「大磬」,「悦众」持用「引磬」。上殿时:「悦众」一人或数人,站在「维那」(一人)身后,「悦众」等于是「维那」的部 属。「维那」起腔,「悦众」接腔;「维那」转腔,「悦众」跟腔。他们必须声声响朗、字正腔圆,以防大众高低失准,参差不齐。

    「大磬」的敲用,多半是在「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

    「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在「问讯、转身、礼拜」、以及其他「动作」的场合—如晚课「蒙山施食」时,「行者」的动作等。


[ 本帖最后由 弥迦使者 于 2008-12-31 21:52 编辑 ]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2-27 00:02     标题: 续 1





          「大磬」大抵用于指挥「腔调」,「引磬」则用于指挥「行动」,「大磬」并有振作心神的作用。「引磬」在不敲「铛、铪、铃鼓」时,在必要时配合木鱼作为敲打「板眼」之用。



    小寺院小道场人数少,「维那」、「悦众」两者往往都由一人兼任。于是「大磬」和「引磬」就得由一个人同时并用了。

    「大磬」和「小磬」,除了要在「日常课诵」、或者是各种「法会、庆典、消灾、度亡......」 等场合需要敲击外,还有许多仪节需要敲击它们—据佛教仪式须知(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编着)说:「『圆磬』念诵所鸣,维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官、施(施 主)护(护法)等礼佛,皆鸣三下。『扁磬』石为之,形似『云板』,悬『方丈』廊外;有客见住持,知客鸣三下。又『小手磬』,礼佛诵经皆鸣之,为起止之 节。」

    另据法器章说:「磬: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大众看诵经咒时,直(值)殿者鸣之。唱衣时,维那鸣之。行者披剃时,作梵闍梨鸣之。」

    「磬」 是一种神圣的器物,祇园图经中说:「佛衣服院,阿难所止,常护佛衣。有一铜磬,可受五升。磬子四边,悉以黄金缕作过去佛弟子。又鼻上,以紫磨金为九龙形; 背上立天人像。执玉槌,用击磬,声闻三千世界。音中亦说诸佛教诫弟子法。磬是梵王造之,及佛灭度,娑竭罗龙王收入海宫。」
   


                                                                木鱼

    「木鱼」是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古时候称它为「木鱼鼓」、「鱼鼓」,或者是「鱼板」。

    「木 鱼」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据说:从前有一位比丘,因为他违背了师父的教诫,下一世便转生为鱼类。那条鱼在背上生了一棵树,于风涛激荡的时候,痛苦难忍,以 至于流血。后来他的师父从海上经过,怜悯他所受的痛苦,就为他启建了一场水陆法会。所谓「水陆法会」,就是供养「四圣」、施济「六凡」的「无遮法会」。那 位有罪的比丘仰仗那一场「水陆法会」的功德利益,才得以脱离了鱼身。他的师父依照罪僧的遗言,把他身上的那一棵树,刻成了鱼的形状,悬挂在寺院里,用以警 示僧众们。—(此说存疑。)

    另外,据百丈清规注和佛教仪式须知这两种典籍说:「相传:鱼类目不阖睛,昼夜常醒;所以佛门中,就用木料彫刻成鱼形的『木鱼』,在赞诵时敲击它,以便警惕大众不要昏沉懈怠。」

    又据释氏要览(又名佛学备要)说:「五分比丘问佛:用什么木料作犍槌(「犍槌」亦作「犍椎」)?佛回答说:除了漆树,其他的木料只要能够响的,都可以用它去做。」

    「木鱼」的彫制方法,是先把一块木料彫成木鱼的粗略形状(毛坯),然后把内部挖空,再把外形刻出头尾和鳞甲。外表涂上红漆,再用金、黑两色,点睛画鳞。它的体积,比较小的口径只有两、三寸,比较大的口径有一尺甚至于两、三尺。

    「木鱼」的形状,最初的一种是挺直的长鱼形,这种「木鱼」,通常都称它为「梆子」。这种梆子悬挂在寺院的斋堂,或者是库房的走廊下,在集合大众时敲击它。后来又演变出一种圆形的「木鱼」,这种「木鱼」被放置在寺院的殿堂里,在赞诵时敲叩它,以便节制声调,并提醒心神。

    在圆形的「木鱼」中,不仅有首尾相接的单鱼形和双鱼形,后来更出现了一身二头的龙形木鱼。据说这是取乎「鱼化成龙」,以表「转凡成圣」的意义!

    大形的「木鱼」,放在桌垫上敲击。小形的「木鱼」则拿在手里敲叩。

    执持的「木鱼」的姿式是:不敲时,双手扶持;鱼椎在「木鱼」之外,两食指与两大指挟住,其余六指托之。

    敲击「木鱼」的姿式是:左手拿鱼,右手拿椎。执鱼是以母指、食指、中指拿住。执椎也是以母指、食指、中指拿往。鱼椎头与木鱼头向上相对。两手好像合掌的样子。这叫做「合掌鱼子」。

    敲击「木鱼」,要用力平稳,不可忽轻忽重,忽缓忽急。如果须要快敲,应该由缓入急,渐渐加速。
           



                                                                                    铛、铪—铙钹

    「铛」、「铪」也是佛教赞诵或仪节中所使用的一种呗器。两者配合板眼,庄饰节奏,以为「伎乐供养」。这两种法器都是使用铜片制成的。

    「铛子」的形状有如一只圆盘,直径约四五寸。四边凿有小孔,用细绳把它绑在架子上,而后用一枝小木槌敲击它。架子(铛架)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方形的架子是用硬木条或者是细竹所造的。圆形的架子,则是用铜料制成,下按木柄。

    「铪子」是用两枚圆铜片所造,中心处隆起(凸起),如浮沤状。沤心有一小孔,孔中系一布缕(条)。两手各执一片,相互敲击成声。小的「铪子」,直径有五六寸;大的「铪子」直径约一尺数寸。

    「铛子」在不敲击时,铛子与铛鎚一并拿在左手,铛鎚夹在铛子反面外,右手抱住平胸,铛子齐口。

    敲击「铛子」时,左手握铛,右手执鎚,铛子照面,这叫做「照面铛子」。执鎚是用大指、食指、中指,执住而击之。

    「铪子」于不敲时,两片合拢,两手执持平胸。用两大指与两食指,压在铪子边沿上面,其余六指托之,放在胸前。这叫做「平胸铪子」。

    打「铪子」时,左手抑托一片,右手覆提一片。上铪边与下铪边相差数分,上铪击下铪。这样敲叩,音声比较响亮。

    「铛子」的来源,由于文献不足,尚待日后考证。

    「铪子」古代称为「铙钹」。据辞源记载:「『铙钹』乐器,本名『铜钹』,南齐穆士素所造,其圆数寸。大者出扶南、南昌、疏勒等国,其圆数尺。隆起如浮沤,以韦(坚固柔软之皮)贯之,相击以和乐者。今通称『铙钹』」。—文献通考也是这样说的。

    「铪 子」又叫做「铜钵」。据中文佛学大辞典说:「杜氏通典曰:『铜钵亦谓之铜盘,出于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隆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也』。法华经 曰:『琵琶铙铜钹』,后混为一种,以为法事之乐器。正字通曰:『铜钹今铙钹也』。是铙钹为一物之本据也。僧史略曰:『初集鸣铙钹,唱佛歌赞』。」

    又望月佛教大辞典说:「钹又作铜钹、铜钹子、或铜钵子,亦称铜盘。系用响铜所造。其形如圆盘,中央隆起如丸状。中心穿一小孔,系以布缕。两片互击而鸣奏之。」(由日文译出)

    在佛教的典籍里,有很多地方提到「铪子」的名字。例如法华经「方便品」说:「琵琶铙铜钹」。佛本行经说:「一千铜钹、一千具箫,常于宫中,奏乐不绝。」摩诃僧祇律第三十三说:「击鼓、歌舞、琵琶、铙、铜钹......。」另外在敦煌出土的「净土变相及阿弥陀菩萨来迎图」中,也有铙钹的图案。再有敕修百丈清规卷下「法器章—铙钹项」及禅林象笺「呗器门」中,也曾经有所说明。

    「钹」的用场,除了唱诵赞偈时敲击之外,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下「法器章」(铙钹项)说:「凡维那、住持揖两序出班上香时,藏殿祝赞转轮时,行者鸣之。之外:迎引送亡时、行者披剃时、大众行道时、迎接新住持入院时,皆鸣之。」(由日文望月佛教大辞典译出)。

    「铪子」不仅是佛教的乐器,而且在世俗间以及神教、道教,也都被普遍的使用着。

    再 者:「铙钹」一词,除了上面的一些介绍说明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解释。—据辞源说:「铙:(一)军乐器也。【周礼以金铙止鼓注】,铙如铃,无舌有柄。执而 鸣之,以止击鼓。」宣和博古图有汉舞铙,镕铜镂为疏棂,而中含铜丸。乐舞所用者也。(二)钹之大者,俗亦谓之铙;又谓之铙钹。雅乐、俗乐均用之。......」

    中文佛学大辞典也说:「铙与钹为二物,西戎、南蛮之乐器也。三才图会曰:『金铙如火斗(熨斗),有柄。以铜为框(帮),疏其上。如铃,中有丸。执其柄而摇之,其声譊譊然,以止鼓。』」。

    日文望月佛学大辞典说:「铙有金铙、铜铙之分:金铙形如熨斗,有柄。亦如铃,中有铁丸。执柄摇之,用以止鼓,或指挥军队。......铜铙又叫做铜拍子,其形与金铙迥异。......」(由日文译)又湖海新闻说:「宋徽宗宣和元年降手诏曰:『按先天纪,钹乃黄帝战蚩尤之兵器。胡人之凶具,中国自不合用。......』」

    综观上面所说的一些考据,我们可以知道:除了一种做为乐器的「铙钹」之外,还有一些是属于军用的「铙钹」。
                  


                                                             铃铎

    「铃铎」,乐器名;也叫做「手铎」、「手铃」、「宝铎」、「风铎」、「檐铎」。—这些「铃铎」,各为「铃」的一种,都是用「金、铜、铁」等金属所制造的。


    「铃 铎」的起源,一般都认为是开始行于印度,这一个说法,有佛教的经典可资证明。大般若经第一曾说:「天花垂盖,宝铎珠幡,绮饰纷纶,甚可爱乐。」又有理趣经 说:「铃铎缯幡,微风摇击。」又宝箧印陀罗尼经说:「其塔乃七宝所成;上下阶级,露盘伞盖,铃铎轮樘,纯七宝所为。」另外还有千手观音及三十臂弥勒之圣 像,各有一手执持「宝铎」。—由于以上这些佐证,便可以确定「铃铎」最初是出现于印度的了。

    「手铎」有柄有舌,振之即鸣。它的「柄把」是独钴(一股)乃至五钴(五股)之形,略如「杵」状,所以也叫做「铃杵」。它乃是真言宗(密宗)、天台宗的呗器。

    「手铎」的用场,除了在「密法」中时常和「金刚杵」并用之外,最常见的场合,则是在「瑜珈焰口施食」坛场使用它。在「显教」来说,则是在「引魂、礼忏」,主坛者指挥赞诵、庄严韵调时用之。

    「铃 铎」中除了用手振击的「手铎」之外,堂塔之「相轮」及檐端所悬者曰「大铃」;周礼郑玄注有云:「铎大铃也」。我国寺院悬于塔檐殿角的「铁马」,叫做「风 铃」,它也是「铃铎」的一种。洛阳伽蓝记第五有谓:「旭日初开,则金盘晃朗;微风渐发,则宝铎和鸣。」这就是描述着「风铎」的韵味的。另外在日本的法隆 寺、唐招提寺、以及高野山等处,也悬有古色古香的「风铎」。

    契经中说:供「铃铎」于塔庙,世世得好音声。释门归敬仪中曾说:「声驻军马,由与铃供」。这是记叙释尊的弟子呗比丘的故事。呗比丘于多生多世之前,曾经布施「风铎」(铁马)悬于佛塔檐下。因而感得生生世世声音清雅,足以感动禽兽的果报。
     



                                                        金刚杵

    「金 刚杵」一词,原本是帝释的一种「电光」的称呼。不过,平常都用于称谓祂所用的武器。同时对于诸神力士所持的一种器仗,也称作「金刚杵」。在后来的密教中, 采取它寓有「摧毁敌者」的意义,遂把诸尊圣神所执持的某些器仗,都称呼为「金刚杵」了。从而更把它转变为修法用的道具。

    有关「金刚杵」的叙述,在契经中,时常提到它。例如:「菩提场所说一字项轮王经第一、大般涅槃经第三、陀罗尼集经、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荼(「荼」字有作「陀」、「拏」的)罗经......都曾经提到「金刚杵」的情形。

    其言行者(密法行者)常携带这个「杵」,这是显示:挥如来之金刚智用,破除愚痴妄想之内魔,以展现自性清净之智光。于密教中,「曼荼罗海会」之「金刚部」诸尊,悉皆执持此杵。后世行人,意味着「摧毁敌者」的旨趣,大都把它演绎成「降伏诸魔外道」的作法用具了。

    「金刚杵」又叫做「宝杵」、「降魔杵」、「杵」等。「金刚杵」的「质料、量度、样式」等等,诸经所说,每有不同。

    关 于「杵」的质料,据陀罗尼集经第二说:「杵」的材料,是用「金、银、赤铜、镔铁、锡」等五色金属合和而成。另据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说:由于所修之法不 同,而其所用的材料也有「金、银、熟铜、砂石,以金银铜混合、铁、失利般尼木、毘噜婆木、佉他囉木、摩度迦木、阿设多木、害人木、人骨、水晶、苦练木、龙 木、毘梨勒木、天木、泥、迦谈木、遏迦木、无忧木、阿没罗木、遏顺那木、柳木、白檀木、紫檀木」等等的差别。

    「杵」的量度,据密部的典籍说:有「长八指者、长十指者、长十二指者、长十六指者」,其最长者「长二十指」。

    至 如「杵」的样式:最初的「金刚杵」,其尖端颇为锐利。后来成为道具,其形状乃有变化。—据慈氏菩萨略修愈俄念诵法卷下说:有「五股、四股、三股、二股、独 股」等不同形式的「金刚杵」。另据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荼罗经第五,列有「金刚部、宝部、莲华部、羯磨部」等各种「金刚杵」;以及「如来最 上金刚杵、忿怒金刚杵、微妙心金刚杵」等等的名目。并有「独股、三股、五股、九股、四面十二股」等「金刚杵」的说明。

    再 如「金刚杵」的杵形,其中也含有许多的特殊意义。据密部的典籍说:一钴(股)标示「独一法界—一真法界」。三钴表显「身、口、意」三密平等。五钴表示「五 智五佛」。—五钴的中间一钴,表示佛之「实智」;外围四钴,表示佛之「权智」。而外围四钴向内弯曲,表示「权智」必归「实智」之义。「杵」的上下两端,钴 状相同,表示佛界、众生界同具五智之义。另有一说:中股表「法界体性智」,乃大日如来所自证,真直本地,不假方便。外围四股内曲,表四智四佛受大日如来本 地自证之智方便加持,而起教化。上下两端同状,表生、佛同具五智。中段「柄把」铸出四层八叶:表四波罗蜜及十六大菩萨、八供四摄之三十七尊。四角四珠表四 方四佛,中隐一珠表大日如来。八叶腰部,束以二绳;表以「定、慧」二法,而庄严之。又:四股外端各各有爪,象征狮子头状;其数为八,表示「转八识成四智之 心品」。掌握此杵,则等于是安住于佛之金刚智德了。

    「金刚杵」的种类,有「宝杵」、「塔杵」、「金刚杵」、「鬼面杵」、「云形杵」......等许多品类。「杵」的用法,大致有如下多种:(一)成就事物,用五股杵。(二)加持神用,用三股杵。(三)行道念诵,用独股杵。(四)修「佛部、莲华部」法,用独股杵。(五)修「金刚部」法,用五股杵。(六)修「大威德明王」法,用九股杵......等。
         


                                                             板

    「板」 也是佛教的「法器」之一,「板」是报时报事的工具。「板」为木料所制成;其量度大小,一般来说:板纵一尺一寸、横一尺八寸、厚约二寸,上方切除两角。在板 面上,大都写有「谨白大众: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各宜醒觉,慎勿放逸」等偈语。板的上边中央,贯以绳环,以便悬挂。下边也穿两个小孔,贯以绳索,把持敲 击,以免摇动。

    「板」也有用铜铁做的,所以「板」也可以写做「钣」字。俗事考云:「宋太祖以鼓多惊寝,遂易以铁磬;此更鼓之变也。或谓之钲,即今之云板也」。三才图会云:「云板,即今之更点击钲。......」

    在 从前的大丛林、大寺院里,各殿堂库寮,都有悬挂的大大小小的「板」。举例来说:「库司」前所悬挂的「板」,叫做「大板」,因为比其他殿堂的「板」较大。 「方丈」前可所悬挂者,叫做「方丈板」。「众寮」前所悬挂者,叫做「外板」。「众寮」内所悬挂者,叫做「内板」。「半钟」之下所悬挂者,叫做「钟板」。此 外还有「首座板、照堂板、客板、坐禅板、斋板、巡火板、火板、报廊板(巡廊板)......」等等。

    各处敲「板」,都有它「饮食起居、行道办事、规矩礼法」上的某一警示(提示)作用。洞上伽蓝杂记略云:「禅堂内外、及方丈库院,处处悬挂大板小板。随时依事,或击一下、二下三下,乃至长击,用以报众。诸清规中,有其定则。」(由日文译)

    至如「板」的造形,我国禅林各大宗派,也都各各不同。现在把它的图案介绍于下页,以供参考。

    几十年来,世局变乱,人事全非;道场颓荒,僧伽星散。台湾寺院,格局轻简,住众寥寥。以上所说那些风范「板」法,早已不复见闻。后继无人,法门衰败;抚今追昔,良可慨也!
      


                                                  戒尺

    「戒尺」也是佛教的一种「呗器」—「法器」。

    「戒尺」也叫做「尺」,它是用两只木块制成的。两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长七寸六分、厚六分、阔一寸一分余,下面四边有缕面。俯者在上,长七寸四分、厚五分余、阔一寸,上面四边也有缕面。上木正中竖安木钮一只,钮长二寸五分、高七分,捉钮敲击下木。

    这种「尺」,是在「皈依、剃度、传戒、说法」、以及「瑜伽焰口施食」等等的仪节中使用的。近些年来,僧伽们所用的「尺」,已大有改变。比较常见的,多半是用一条木块,敲击几案而已。其木块长约台尺四五寸、宽厚各约一寸一分。
  




                                                           二、器物


                                          幢

    「幢」是佛教道场的严饰之具。梵语「驮缚若」、或「计都」;翻成我国语文,叫做「宝幢」、「天幢」。「幢」是属于「旗」类的一种。在法华经第五「分别功德品」、和观无量寿经里,都曾提及「幢幡」的事。

    「幢」在世俗法中,它是王者的仪卫之物,也是将领们指挥用的军旗之类。佛陀被称做「法王」,具有降伏一切魔军的威神之力;因此,就把佛陀说法论道称「建法幢」了。

    「幢」是把「旗」附缀一些丝帛而成的,它没有一定的制式。「幢」的质料,不外绢布绸缎之类,幢身成竖立的长方形;在幢身的两边,间隔配置八条或者十条丝帛,下边配置两条丝帛。在幢身上也有绣织佛像的、也有描绘彩画的。

    「幢」是佛堂、佛像的庄严标帜,「幢」也是佛菩萨等执持之物。例如「胎藏界曼荼罗」的地藏菩萨、风天,阿弥陀二十五菩萨来迎图的药王菩萨、墩煌出土的引路菩萨等等,都有执持宝幢。另外还有宝幢如来、金刚幢菩萨等等,也都和「幢」有关。

    若在幢竿顶上安置「如意宝珠」,则称做「如意幢、摩尼幢」。安置人头,则称做「檀拏幢」或「人头幢」。

    「幢」和「幡」有着不相上下的功德;若有人向塔寺道场,施「幢」供养,必能获得殊胜果报。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2-27 20:52     标题: 续 2

                            幡

    「幡」:梵语叫做「波哆迦」,也叫做「计都」。它是旌旗类的总称,和「幢、盖」等同是供养佛菩萨、庄严道场的用具。在长阿含经第四游行经、和法华经第二「信解品」里,都曾提及「幡」的话题。

    自后有「幡」以来,都是着色或绘有龙子等画像的。举例来说:佛般涅槃经卷

    上有青黄赤白墨的「五色幢」、陀罗尼集经第三有「杂色幡」、文殊师利问经卷上「菩萨戒品」有「龙子幡」,有部尼陀那目得迦第五说有「师子幡、莫揭罗幡、龙幡、揭路荼幡、牛王幡」等五种旗旛。以上所说的一些「幡」,大都是供养佛菩萨的庄严用具。

    造 「幡」、悬「幡」、施「幡」,可以获致很大的功德利益。—撰集百缘经第七「布施佛幡缘」说:迦毘罗卫国有一长者,妇生一儿。诞生之日,空中悬一大幡,此儿 因以『波多迦』(幡)为名。日后出家,得阿罗汉道,为世所钦。—时诸比丘,问彼波多迦宿缘所以。佛告大众:彼波多迦,于过去世毗婆尸佛涅槃之后,造一长 幡,悬佛塔上。以是功德因缘,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常悬宝幡,受天快乐」。(略详)

    又灌顶经第十一说:「如我今者,亦劝造幡,悬着塔寺,获福得乐,离八难苦、得生十方诸佛净土。供养幡盖,所愿遂心,得成菩提」。(略译)

    灌顶经第十二又说:「若人造四十九尺五色高幡,能脱病苦,延续寿命」。(略译)

    又释迦谱第五「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记」中说:「塔成,造千二百宝幡及众杂华;未及悬饰,王忽患疾。因伏枕上,哀恳祝曰:『若感威灵,愿垂悯鉴;拔我病苦,俾尽愚诚』。由是愈疾,增算十二。以是因缘,名『续命幡』」。(略译)

    又灌顶经第十一说:「若人临终,当为烧香燃灯,于塔寺中,悬『命过幡』;转读尊经,满三七日。所以者何?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回向亡者,神识往生十方无量剎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

    以 上的一些典据,是「续命幡」可以延寿、「命过幡」可得往生净土等两种说法的由来。此外还有:灌顶用的「灌顶幡」、请雨法等庭仪用的「庭幡」、用平绢作的 「平幡」、用丝束制的「丝幡」、用金属和玉联缀的「玉幡」。更有一种六角或八角的「幢」形的「幡」,叫做「幢幡」,它兼有「幢」和「幡」两种功德。至如用 木料制成的「幡」,叫做「木幢幡」。
        



                                                                  

    「盖」本来是防雨防晒用的一种伞具,也叫做「伞盖」、「笠盖」。印度国境,处于热带;日光如火,热恼非常。那里的人们,留在户外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用「盖」来遮蔽阳光,以便减轻曝晒的苦楚。

    四分律第五十二记载有「跋难陀比丘,受佛教谕,持大圆盖」之事。有部毘奈耶杂事第六说:「盖有竹盖、叶盖两种,盖柄长可二肘许」。摩诃僧祇律第三十二说:「盖有树皮盖、树叶盖、竹盖等三种。」

    「盖」 的形状,略有两种。一种是在盖的内部,安装盖柄,以便撑持。另一种则在盖的顶央,系着绳索,以便悬吊。悬吊的盖,又叫做「宝盖、圆盖、花盖、天盖」。近世 以来,这种悬吊的盖,已经成为佛堂宝殿的装饰供养之具了。不过,佛殿里所用的「盖」,是用绫罗绸缎等布料制成的。顶面和周围,多半绣有一些龙凤或花卉之 类。并附缀着几条飘带。这种飘带,因为下端有如剑锋之形,所以也有人叫它做「剑带」的。
  



                                                            香

    「香」是佛教的供养仪物之一,它具有流布芬芳、消除秽气,驱逐蚊蚋、正念清神、表伸诚敬等作用。—僧史略云:「香也者,解秽流芬,令人乐闻也。香为信心之使也」。

    「香」有「末香」、「线香」、「瓣香」等多种。

    「末香」就是香木的粉末。香末可以点燃熏嗅,也可以加入油料,涂抹人身袒露之处,以防虫咬。所以也叫做「涂香」。

    「线香」是条状的香枝,它也叫做「仙香、长寿香」。据禅林象器笺「器物门」说:「或言仙香;杂抹众香,加糊粘造之。其炷烟长久,故称仙香;又云长寿香。其制纤长如线,故称线香」。

    「瓣香」就是香檀木的碎块,因为把檀木劈成了片片段段的小瓣,所以叫做「瓣香」。又因为上等檀木乃是香中之极品,所以「瓣香」也叫做「大香」。—不过古今以来,一些长老尊宿们,在拈香发语时,不论持用那一种香,多半都要说「此一瓣香......」。

    另有所谓「中香」、「信香」两个名词,那并不是另有其物。据禅林象器笺说:「中香者:谓大香一片,中香二片也。信香者:开法出世,斋香寄师,通嗣法之信,此言信香。又祖庭事苑云:「托香而表信也。」

    还有一种叫做「盘香」的香,它是用特长的「线香」,在干硬以前,弯成重叠的环状,以便持久点燃的「香环」。

    更有用较长的「线香」,在它干硬之前,弯成「福、禄、寿」等字形的「福寿香」。那是在喜事庆典的场合中使用的。

    在密教的法事里,由于「三部、五部」的分别,所使用的「香」也不一样。按其仪轨来说:「佛部」用「沉香」、「金刚部」用「丁子香」、「莲华部」用「白檀香」、「宝部」用「龙脑香」、「羯磨部」用「薰陆香」。

    再者:由于「香」的动用行使不同,后而有其不同的名谓。例如佛前焚香,叫做「烧香、拈香」。举行法事,颁赋众僧,叫做「行香」。吊挂屋室,薰除秽臭,叫做「悬香」。朋侣雅会,比试香质优劣,叫做「斗香」。

    世 界上最宝贵、最奇妙的「香」,是佛住世时印度的「牛首栴檀香」。首楞严经卷三曾说:「此香若复燃于一铢(二十四铢重为一两),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 气」。因为世间除了佛的福德之外,再没有人堪当受用那种妙香,所以在佛灭度之后,那种檀木也就不复出现了。—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烧 香供佛,当然是一种诚敬的礼仪、福德的庄严。不过我们还要能够藉物征心,体认自性的功德。—观心论说:「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薰 诸臭秽,断无明恶业,悉令消灭。其正法香有五种: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外观 察。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觉察常明、通达无碍。如是五香,最为上香,世间无比。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 无价宝香,供养十方一切诸佛。今时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熏陆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可得」?
            


                                                    香  炉

    「香 炉」是焚香之器,也叫做「香鑪」、「香罏」,或「薰炉」。在法华经第五「分别功德品」、金光明最胜王经第六、净饭王般涅槃经、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六等 典籍里,都曾提到「香炉」的事。「香炉」是「三具足」之一;所谓「三具足」,就是在佛桌上必须经常安置的「香炉、花瓶、烛台」等三种供具。「香炉」也是大 乘比丘们,必须经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

    「香炉」的质料:有金质的、银质的、铜质的、铁质的。也有用玉石、宝石、普通石料、象牙、琉璃等彫刻的。还有用瓷土、泥土等烧成的「瓷炉」、「瓦炉」。

    「香炉」的大类,略有两种:一种是放置在桌子上的「置香炉」,另一种则是用手擎持的「柄香炉」。在习惯上,「置香炉」被称为「供炉」或「座炉」。「柄香炉」被称为「手炉」。

    在使用上来说,在「供炉」(座炉)之中,又可分为三类:一种是立烧线香的「插香炉」,一种是卧烧线香的「卧香炉」,另外一种则是焚烧檀香的「檀香炉」。

    「香炉」的形状,大致来说:有宝鼎形的、有方斗形的、也有狮子形的、鹤形的、莲花形的。还有两层式的「火舍香炉」。在那些类型中,有的还须要描绘一些花纹、或是彫刻一些龙凤、鬼神、文句等等。

    「香炉」的体积大小、差距很大。大的口径在二、三尺左右,小的有如一只小酒杯。至于「香炉」的名称,随着它的质料和形状的不同,因而就产生了很多的名目。例如:金香炉、银香炉、铜香炉、铁香炉、石香炉、瓷香炉、瓦香炉、龙凤香炉、狮子香炉、宝鼎香炉、方斗香炉、莲花香炉......等等。现时业已所见不多,所以也就无法备举了。
      

                            
                                     手炉


    「手 炉」是一种可以用手执持、可以在行动中使用的香炉。它的形状,据释氏要览说:「法苑珠林云: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略云:前有十六狮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 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狮子蹲踞。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比观今世手炉之制,小有倣法焉」。「手炉」的质料:有木 料的、有玉石料的,也有用钢铜等金属造的。

    晚近以来,所见「手炉」,长约一尺数寸。其形状多为龙首炉头、鱼身炉柄。或作莲花瓣炉头,如意身炉柄。比起早期的「手炉」,已经颇不相类了。

    使用「手炉」,大都是在「剃度、礼忏、奉请......」等场合。炉头插香,双手执持炉柄;也有兼插鲜花以为供养者。

    执 持「手炉」:有直执、横执两式。无人阻碍,可以直执。直执之时:炉头前伸,柄炉向后。若在众中,人多挤碍,则宜横执。横执之时:炉头托在左手,炉柄握在右 手。—若执炉礼拜时,横执平胸,腰部徐徐弯下,两腿随之屈下。两膝跪于垫边,将炉横执置于顶前垫上。礼毕,起身直立,将炉一举齐眉。若执炉问讯时,右手执 炉柄,左手执炉头。将身鞠下,然后起身直立,将炉一举。
   



                                                                 香  盘

    「香盘」是放置「檀香炉」用的盘子。它是用木料做成的,表面涂以咖啡色的油漆。面积长约一尺余,宽约七、八寸,边沿高约一寸许,盘子呈长方形。

    「香盘」正面,披挂一面小型「巾幔」。「巾幔」是用红色或黄、绿等色的绸缎为质料,中央彩绣莲花或卍字等图案。上端则横绣「香光庄严」、或「常乐我净」等字句。也有在巾幔中央直绣字句的。

    「香盘」的捧持方式是:以左右两手「大指、食指」捧住盘之内两角,其余三指执住盘角下端。盘内香炉,高与眉齐。

    迎请法师时,由侍者照式捧盘,行在法师之前。到大殿后,将盘放在佛桌前香几上。
   



                                                  香花盘碟

    礼诵忏法的时候,在忏文里可以时常看见「严持香花,如法供养」、「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或是「香花迎、香花请」的词句。唸到此处,礼忏的人应该双手捧持「香花盘碟」,以伸供养。不可徒托空言,而不见诸行动。

    「香花盘碟」只是一些很小的瓷盘铜碟之类,面积直径只要有二寸左右便好。在礼忏之先,必须在盘碟之中,预置「檀香」数瓣、「鲜花」数朵,以备使用。

    捧持「香花盘碟」的姿式是:以左手「大指、食指、小指」分三角托碟,「中指、无名指」曲入掌中。以右手「食指、中指」并齐,置在碟边。并以「大指」将「无名指、小指」捺曲在掌下。举碟时高与眉齐。
   


                                                                                                                         灯  明

    佛教里所说的「灯明」,就是「明灯」;也单称做「灯」。所谓「灯明」,就是点燃灯火,以取光明之义。

    古 时代的「灯」,都是用「盏」盛油,投「炷」点火的「油灯」。灯盏(灯碗)的质料,是用金、银、赤铜、瓷、瓦等物做的。灯炷(灯心)则是用白毯花、新毯布 (毛布类)、或新净的布缕、线索等物做的。灯盏的形状:有碗式的、盘式的。有长方形炉式的、有鼎式的、有杓子式的。有平底的、有有脚的、有高柱的。这些都 是「坐(座)灯」之类。还有一些悬挂用的「吊灯」。

    油灯所用的油料,有动物油、植物油、矿物油,种类名目很多。

    佛教里使用「灯明」的缘起,据四分律第五十说:「时诸比丘,居室患闇,佛许燃灯。需油与油,需炷与炷、需器(盏)与器。诸比丘问,灯何处置;佛听置床角瓶上。若置壁间,须防蚁食。若灯昏灭,须提灯炷;若恐污手,许做灯箸。箸易烧故,许用铁做」。(大义)

    在寺庙中,点灯熄灯,也有一些规定。据摩诃僧祇律第三十五略说:「燃灯工作,应从最低次第当值。于燃灯时,须先燃舍利佛像前灯、次燃厕灯。若遇坐禅之时,应燃禅坊中灯;燃时先须启白大众。再次则燃经行道处、阁道端处之灯。若油足用,厕灯应该竟夜不熄。

    若熄灯时,须先从经行处、次阁道端处、禅坊等处,次第熄去。熄禅坊灯时,不可卒然灭去。应先启白大众:诸大德!请敷褥,灯将熄矣。

    熄灯时,不可用嘴吹、不可用扇挥、不可用襟扑,应该从烧燋的灯炷折熄下去」。(大义)

    经典中说:若在佛塔佛寺佛像、以及经卷之间,燃灯供养,能有很大的功德。


    据增一阿含经第三十八说:灯光如来,于过去世中,他是一位长老比丘。因为他每天用麻油供养宝藏如来,所以得蒙授记作佛。(略译)

    又据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说:若人奉施灯明,能有十种功德:一者照世如灯,二者随所生处,肉眼不坏。三者得天眼通。四者于善恶法,得善智慧。五者灭除大闇。六者得智慧明。七者流转世间,常离闇处。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略译)

    另据施灯功德经说:信奉三宝,于福田中,少奉灯明,所获福德,亦无有量。非是世间人天、乃至声闻辟支佛地所能知之;唯佛一人,方能了了。况佛灭后,于塔寺间,燃一灯乃至多灯;能于现世得三种净心,命终之时,得不忘失诸善法等,三种明了。死后得生三十三天。(略译)

    奉献灯明,供养三宝,在过去劫中就已经有人作了。例如悲华经第二说:无诤念王,于宝藏如来、及大众前,燃百千无量亿那由他灯。更于头上顶戴一灯、肩荷二灯、左右手中执持四灯、两膝两足各置一灯,终夜供养,于彼佛所。(略译)

    另如菩萨本行经卷上说:闍那谢梨王为闻佛法,欲于己身燃千明灯,以为供养。命其左右,以刀割身;所剜身肉,深如大钱。注油其中,安炷点燃;以求无上正真之道。(略译)

    又据法华经第六药王菩萨本事品说:药王菩萨于过去世,曾经多次焚身供佛。

    藏王菩萨本事品更说:「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能燃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

    「灯」由于所用的油料不同,而于「灯」的称谓,也就有了很多的名目。—例如法华经第七陀罗尼品说:有「酥灯、油灯、诸香油灯、苏摩那华油灯、瞻卜华油灯、婆师迦华油灯、优婆罗华油灯」等七种灯。

    另据旧华严经第十六说:有「酥灯、油灯、宝灯、摩尼灯、漆灯、火灯、沉水香灯、栴檀香灯、一切香王灯、无量色光焰灯」等十种灯。

    又据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第四说:有「酥灯、油灯、瞻卜油灯」等三种灯。



    大智度论第三十说:有「脂灯、膏灯、苏灯、油灯、膝灯、蜡灯、明珠灯」等七种灯。

    近世以来,已经经过「玻璃灯、宫灯、挑灯、彩灯、走马灯」,进步到「电灯」的时代了。古代的各种油灯,几乎已经全然绝迹。

    再 如「密教」法中,由于他们的作「法」不同,所使用的灯油也有分别。一般来说:「息灾法」用香木油、白牛苏、或诸香油之一种。「增益法」用油麻油、黄牛苏、 或药油之一种。「降伏法」用白芥子油、乌牛油、或恶香气油之一种。—在许多种的油料之中,以「牦牛苏」为最上品;三部法中,都可以使用它。

    奉施「明灯」,除却是为了供养三宝,护持道场之外,更隐涵着一层以灯破闇、象征以智除惑的深义。—例如新华严经第七十七入法界品说:善财菩萨,燃法明灯:以信为炷、慈悲为油、以念为器、功德为光,除灭三毒之暗。(略译)

    新华严经第七十八说: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闇室;百千年闇,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闇障,悉能除尽。

   (略译)

    大般涅槃经第二十一说:烦恼闇故,众生不见大智。如来以善方便,燃智慧灯;诸菩萨众,得见涅槃常乐我净。(略译)

    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说:百千万劫,久习结业;以一实观,即得消灭。其明灯者,圣智慧是。其黑闇者,诸结业是。(略译)

    援用以上所说的那些道理,后世遂有人把「法脉」称做「法灯」、把「传法」称做「传灯」、把「续法」称做「续灯,无尽灯、长明灯」了。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2-28 18:47     标题: 续 3





                                           灯笼



    「灯笼」是围罩灯烛之具。它可以保护灯烛不被风来吹熄,又可以防止蚊蛾之类,不被灯烛烧伤。

    「灯 笼」的来源,据毘奈耶杂事略说:「缘在室罗伐城,如世尊言,夜闇诵经者,彼诵经时,有蛇来至。少年见已,惊慌大唤,唱言:『长脊长脊(蛇)』!凡夫比丘, 悉皆惊布。遂令听者,因斯废阙。以缘白佛,佛言:『当可燃灯,以诵经典』。比丘夏月,燃灯损虫。佛言:『应作灯笼』」。—这便是佛教的「灯笼」的来源。

    当 初的「灯笼」,非常简陋。据毘奈耶杂事说:佛陀教示比丘们:用竹片做笼,用薄毯布遮孔。或用云母片做罩。这样做法如果认为不易,也可请一位陶器匠,做一只 灯笼形的瓦器,四周穿些小孔,做为「灯笼」。还可以用瓶罐之类,打掉其底,旁边穿凿小孔,再用薄纸、薄绢遮掩四周;用来罩住灯盏,以免小虫进入。


    「灯笼」又叫做「灯楼」、「灯炉」、「灯吕」等等。后世以来,随着「灯笼」的质料和式样的演变,它的名称也翻新了。例如:石灯笼、铁灯笼、铜灯笼、高灯笼、折灯笼、旋转灯笼(走马灯)、牡丹灯笼、莲花灯笼、龙头灯笼、提灯笼、钓灯笼、戴灯笼、纸灯笼、纱灯笼、玻璃灯笼......种种名目,不一而足。在那些「灯笼」群里,有的还描绘或彫绣了一些鱼虫鸟兽、人物花草。真是美仑美奂,各显新奇。

    在佛教道场的佛殿、禅房、讲堂、客厅、走廊、厕所......等处,「灯笼」曾经被普遍地使用着。近几十年来,科技文明,突飞猛进;从前那些古雅的「灯笼」,几乎已经全被「电灯」给取代了。回忆往日的梵剎之夜,那一片温煦、宁静、庄严、美妙的灯笼烛火,不复可见;怎不教人一腔伤感!
     


                                                                         烛台

    「烛台」是插放蜡烛,以便点燃照明的用具。它是佛案上的三种必备供具—「三具足」之一。所谓「三具足」,就是「香炉、花瓶、烛台」等三物不可或缺之义。「烛台」一对,应该配合「花瓶」,各各放置「香炉」两旁。

    印度古时候,都向佛前奉献油灯。后来蜡烛应世,「烛台」可能是从「灯台」的模式,略加改造而来。

    「烛台」的类型,有数重圆茎叠为台杆,茎顶安装花形的。又有一种鹤立龟背,嘴衔莲茎,茎顶装置荷叶形的。这是取乎「不折鹤足,以续龟脚」之义,以表「弥陀本愿,不择善恶贤愚之机」,普渡一切之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式样。

    「烛台」的质料,有木造的、有铁造的、有铜造的、有石彫的。从前的富贵人家,也有用金银造的。

    「烛台」的用处,可使蜡烛竖立,以便点用。提升蜡烛的高度,可使光亮放宽。承接蜡油蜡花、以免油污器物,或造成火灾。
     


                                                                   念 珠

    「念珠」是属于佛教的「道具」之类。「念珠」的正名应该为「数珠」。「数珠」者,记数珠(记数所用之珠)之意。也叫做「珠数」、「诵珠」、「咒珠」等。

    「念 珠」的种类,就质料而言:有菩提子珠、金刚子珠、莲华子珠、金珠、银珠、铜珠、铁珠、水精(晶)珠、木患子珠、香木珠、钰石珠、真珠珠、珊瑚珠、砗渠珠、 帝释子珠、螺旋珠、牙珠、赤珠、诸摩尼珠、薏苡珠、草子珠、活儿子珠、阿嚧阿囉阿叉子珠、锡珠、琉璃珠、商佉珠、种种杂宝珠。—以上是依据陀罗尼集经第二 作数珠法相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九、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苏悉地羯囉经卷中供养次第法品、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 上除障分品等经所举述。诸经所说,品质数目不等。

    又据金安一居士密宗辑要一书、及师范大学教授闻汝贤有关修密之释疑一文举述,有「水晶珠、菩提子珠、珊瑚珠、人头骨珠、凤眼菩提子珠、琥珀珠」。

    就 数目而言:据木患子经说有一百八颗珠。陀罗尼经说有一百八颗珠、五十四颗珠、四十二颗珠、二十一颗珠。数珠功德经说有一百八颗珠、五十四颗珠、二十七颗 珠、十四颗珠。金刚顶瑜伽念诵经说有上品一千八十颗珠。最胜一百八颗珠、中品五十四颗珠、下品二十七颗珠。「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说上品一百八颗珠、中品 五十四颗珠、下品二十七颗珠、最上品一千八十颗珠。

    珠数的意义,通常都认为珠数以一百零八颗为基数;将一百零八减半则为五十四、五十四减半则为二十七,二十七减半则为一十四。又将一百零八以十倍之,则为一千零八十。一般认为这一说法,颇有道理。至如四十二与二十一之数,想必也有说辞。

    晚 近以来,对于那些珠数、都已演绎出了一些诠释。那些道理虽然没有典据可明,但仍然被传述着。那些诠释是:一百八颗,意味着证成百八三昧、断除百八烦恼之意 义。一千八十颗,意味着百八三昧各具百八三昧之意义。另有一说是:意味着金刚界一百八尊,各具一百八尊之意义。五十四颗,意味着十信、十住、十行、十回 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之五十四位。四十二颗,意味着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览、妙觉之四十二位。二十七颗,意味着十八学人及九无学。二十一 颗,意味着十地、十波罗蜜、及佛果之二十一位。十四颗意味着观音菩萨之十四无畏。

    「念珠」的用途及功德:木患子经略说:「若欲灭除烦恼障报障等,当线贯木穗子一百八颗,常自随带。若行若坐若卧,恒使一心,捏珠称念,佛法僧名。......若能满于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命终当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行安乐。若复能满一百万遍,当得断除百八结业,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之根,获无上果。」(译自日文版望月佛教大辞典)

    陀罗尼集经第二作数珠法相品略说:「行者若持此诸宝数珠,诵经持咒念佛,当能满足十种波罗蜜之功德,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译自日文望月佛教大辞典)

    又数珠功德经说:「若有人手持数珠,虽不念诵佛名及陀罗尼者,此令不获福无量。」

    金刚顶念珠经偈云:「若安顶髻净无间,由戴顶上灭四重,手持臂上除众罪,能令行人速清净。」

    又一字顶轮仪说:「若用□字真言,加持数珠七遍,用持课时,一遍成千遍。」

    再 者;随「念珠」的种类不同,其唸诵的功德利益,也有胜劣之差异。—据陀罗尼集经说,以水精珠,最为第一。摄真实经卷下建立道场发愿品说:香木珠获一分福, 钰石珠铜珠铁珠二分,水精珠真珠珠一俱胝分,莲华子珠金刚子珠二俱胝分。杂宝珠(众宝珠)及菩提子珠最为殊胜,能获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分福德。又据守护 经说,菩提子珠及种种和合之珠,最为殊胜。又据数珠功德经及瑜伽念珠经说:菩提子珠最为殊胜。

    再 者:根据「密宗」三部五部法之不同,其所用之念珠,随有差异。—据苏悉地羯囉经说:佛部用菩提子珠,观音部(莲华部)用莲华子珠,金刚部用噜梛囉叉子珠。 又据守护经及瑜伽念珠经说:佛部用菩提子珠,金刚部用金刚子珠、宝部用金等诸宝珠,莲华部用莲花子珠,羯磨部用种种和合珠。又时人金安一所着密宗辑要及师 大教授闻汝贤「修密释疑」一文说:修增法用琥珀珠,修息法及观音法用水晶珠,修怀法及长寿法用珊瑚珠,修诛法及一切法用人头骨珠,修观音法用菩提子珠,修 一切法均可用凤眼菩提子珠。

    佩带「念珠」,可以提醒道念。佩带「念珠」,可以庄严威仪。持用「念珠」,可以记取念诵数目,不使功夫减退。
            




                                      「钵」与「鐼子」(键咨)、「钵支」(钵枝)

    「钵」是梵语「钵多罗」的略称,义译应该叫做「应法器」、或是「应量器」。国人也有称它为「钵盂」的,这是华(盂)梵(钵)兼用的称呼。

    在律制上,规定「钵」有「体、色、量」等三法,不得违误。第一:它的「体」质只准使用「瓦、铁」两物塑铸,不得使用「金、银、铜、琉璃、摩尼、白蜡、木、石......」 等物制做。第二:它的「色」彩,四分律限用黑、赤两色,五分律限用孔雀咽色。除此「黑、赤、灰」三色之外,不准薰染其他颜色。第三:它的容「量」,也有规 定。四分律说:「大者可受三斗、小者可受半斗、中者比量可知」。不过这是从四分律里译出来的「斗」量,不知道是否现今的升斗了。—因为「钵」必须遵循这些 律法的规定,所以它才被称为「应法器」。又因为它的体积大小,恰如持用者的食量,所以才又被称为「应量器」。

    「钵」的形状: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向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这种形状可使盛的饭菜,不易溢出,又能保温。

    「钵」 的由来:据佛本行集经略说:「佛初成道,北天竺有二商主,奉佛麸酪蜜揣。世尊思维:往昔诸佛,悉皆受持钵器;我今当以何器受商主食?时四天王,疾以金钵奉 上;佛不肯受,以出家人不合蓄此。彼四天王,更将银钵、玻璃钵、琉璃钵、赤珠钵、玛瑙钵、砗渠钵相继奉上,悉皆不受。时以石钵奉上;佛又思维:若受一钵, 余王必怨。我今总受四钵,持作一钵;次第相叠,安左手上,右手按下,合成一钵,边现四唇。而说偈言:『我昔功德诸果满,以发哀悯清净心;是故今四大天王, 清净牢固施我钵』」。

    另据胜天王般若经说:「或有众生,见此菩萨今始成道;或见菩萨久远成道。或见一世界四天王献钵,或见十方恒河沙世界四天王献钵。菩萨尔时,度众生故,即受众钵。重叠掌中,合而为一。其诸天王,各不相见,皆谓世尊独用我钵。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示现此事。」

    又据大智度论说:「三世诸佛得道时,皆四天王上自然石钵。」

    除了上面所说的「钵」之外,还有一种叫做「鐼子」的东西,它是「钵」的附助器皿。翻译名义集说:「经音疏云:钵中之小钵,今呼为鐼子。」

    「鐼子」也叫做「键咨」,大小有三个,形状如「钵」。平时小鐼装在中鐼里、中鐼装在大鐼里,大鐼装在「钵」里。用时取出,分盛不同的饮食。

    「鐼子—键咨」的来历,据四分律说:「欲分粥,不知何器分?佛言:若以键咨、若小钵、若次钵、若杓作分」。四分律又说:「乞食比丘,得饭干饭麸等,并着一处。佛言:不应尔杂着一处。若是一钵,应以物隔;若树叶皮、若键咨、若次钵、若小钵,麸应手巾裹」。

    另据日僧无着道忠大师禅林象器笺「器物门」说:「『应量器』内累三个小钵,自大到小,总名鐼子。世尊成道,受四天王四钵,重(合)作一钵,外有四唇。今『鐼子』三,与『应器』重成四唇;盖本(来自)世尊故事」。

    禅林象器笺「器物门」又说:「应量器又名『头钵』。|日用轨范云:『不得将头钵盛湿食』」。

    古时代的「钵」,还附有「钵支」。所谓「钵支」,就是支稳钵身以防倾斜、或使易于捧持的「垫子、支架」之类。—四分律说:「钵若不正,应作钵支」。又五分律说:「比丘以钵盛食,着地翻之。佛言:听做钵支,用铜铁牙角瓦石竹木,除漆树,乃至结草着下,亦听。」

    「钵支」:在十诵律中又叫做「钵枝」,在僧祇律中叫做「钵鈙」。

    「钵」 本来是出家人的必备之物,不能一日或缺的。不过佛教传来中国,我国僧尼未能实行「乞食」生活,古今传戒「戒场」,虽然都还宣扬律制,发给「钵盂」,但却很 少见人使用。时至今日,由于社会潮流激荡、生活形态变迁;出家人早已随顺凡情,烧柴洗米,炊爨渡日了。缅怀那种「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的云水生涯,又 怎能不教人「望佛兴叹」呢?
              


                                                                                                                         锡  杖

    「锡杖」属于佛教的道具之类,它是比丘们应该携带的十八物之一。

    「锡杖」梵语「隙弃罗」或「喫弃罗」。十诵律中又称它为「声杖」;因为振杖之时,出声如锡,所以称做「声杖」、「锡杖」。

    得 道梯橙锡杖经中略说:「佛告比丘:汝等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标 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迦叶白佛:何名『锡杖』?佛言:锡者轻也;倚依是杖,除烦恼、出三界故。锡者明也,得智明故。锡者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 故。锡者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

    锡杖经又说:「是杖有三錞,念三途苦恼,则修戒定慧。念三灾老病死,则除三毒贪瞋痴」。

    「锡杖」的形状,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说:杖头状如塔形,为用锡料所造。杖柄应用木竿为之,下端则按装钢鐏(「鐏」者,戈柄下端之圆锥形钢套也)。高与眉齐。

    杖 头有二股六环者(也有说是四环者),是迦叶佛所制。有四股十二环者,是释迦佛所制。—装造二股,为令众生,记念二谛(世谛、第一义谛)。装造四股,用断四 生、念四谛、修四等、入四禅。十二环者:用念十二因缘,通达无碍,修行十二门禅。又三重四股者:以念如来「七觉意」法。通銲钻八,则是用念「八正道」法。

    至 如持用「锡杖」的方法,也有一些规定。三千威仪经曾经制订持「锡杖」二十五事。该经曾略谓:「持杖不得入众(「众」者,僧团也)、日中后不得复持、不得担 于肩上、见佛像不得使锡作声、不得以杖指人、不得用杖于地面写字」。又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说:「不得以不净手捉杖。若入僧房,须脱除杖鐏,且不得触地。若持 杖入白衣舍,须将杖鐏在后,若因事入白衣家,或为受午食,须于门首摇锡三下。若无人应,再摇五下。又无人应,更摇七下。终无人应,则应往别家」。(由日文 译出)

    再如「锡杖」的用途,在锡杖经、三千威仪经、五戒威仪经、四分律、十诵律、毘奈耶杂事等典籍中,都曾有所说明。大致是说:「比丘于白衣舍前振锡,可令施主出应。若有恶犬恶牛,可使怖走。若于路途山林旷野等处,遇见毒蛇猛兽、蜈蚣恶虫,摇锡可令惊避。......」及至后世,诸山禅师法祖,更有用振锡举杖,启示玄机、指点妙义的了。诸如高僧传及传灯录等文献,都有许多记载。更至近时,就连那些「传戒、说法」的场合,也都已执杖振锡了。

    再者:大唐西域记卷二说:「如来锡杖:白铁为环,栴檀作柄,宝筒盛之。」又洛阳伽蓝记卷五说:「如来锡杖,长一丈七尺,以水筩盛置。此杖表面,金箔装贴。杖身轻重莫测;重时百人莫举,轻时二人可提」。由此可见:我佛应化因缘,实在不可思议也!
         


                                                      拄  杖

    「拄杖」是拄身—支撑身躯之杖,也就是世俗间所用的「手杖」之类。

    据毘奈耶杂事卷六说:「佛在鹫峰山,有老比丘,登山上下,脚跌倒地。佛言:应蓄拄杖」。毘奈耶杂事又说:「佛听蓄拄杖,有二因缘:一为老瘦无力,二为病苦撄身故」。—这便是佛门中许用「拄杖」的起源。

    「拄杖」系用稍粗树枝削成,也有用铁料等加固其力的。十诵律说:「佛听蓄杖,其精用铁,为坚牢故。」

    若在「拄杖」下端约二尺处,留一小枝,缠绕杖身;于涉水时,探测深浅。这种用杖,就叫做「探水」了。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2-29 16:31     标题: 续 4





                                                          戒刀



    「戒刀」也叫做「刀子」、「小刀」。它也是大乘比丘们的「十八物」之一。

    据 十诵律第三十七说:释迦牟尼佛住世时,诸比丘们想要剪裁衣服;因为没有剪裁的工具,有人用手和牙齿去撕,结果竟把衣服扯坏了。因此,佛乃准许比丘们储备刀 子使用。不久之后,诸比丘中有人用金银等物打造「戒刀」,并且有人用珠宝等贵重物品庄饰刀柄;因而很受当时的外道和世俗人们的讥评。佛知道了后,遂又规定 不得使用金银宝贝等物制做或是严饰「戒刀」,只许用骨角铜铁竹苇等物制做。

    「戒刀」的大小和形状,也有一定的制式。「戒刀」的大小限为三等:长者不得超过六指,短的应为四指,中者则为五指左右。「戒刀」的形状,属于半月形式。另外有一种说法,是说有两种刀形:一种是曲如鸟羽形的,一种是鸡翎形的;两种都不准过尖过直。

    在律典中说:「戒刀」的用途,限于「剃发、剪爪、裁衣、割衣上毛缕、削果、挑疮」等六事使用。

    这种「刀子」,为甚么又叫做「戒刀」呢?有人说:「出家人万一被迫,势将破戒时,则必须用此『刀子』自杀,以求保全戒体;所以才又把它叫做『戒刀』」。—这种说法,似乎无可稽考的。

    根据释氏要览说,「戒刀」二词的由来是这样的:「戒刀,按律许蓄月头刀子,为割衣故。今比丘蓄刀名『戒』者,盖佛不许斫截一切草木,坏鬼神村故。草木尚戒,况其它也?」

    有关「戒刀」的种种问题,业已要略地介绍如上。欲知其详,请阅读十诵律第三十七、入楞伽经第六,有部毘奈耶杂事第三、四分律第五十一、禅林象器笺卷下「器物门」等典籍。

    时至今日,到处都有刀子。刀的种类,形形色色。刀的用途,非常广泛。刀于生活,已是一日不可或缺。出家僧尼生活在今天的社会上,早已不得不随顺世俗,使用各形各样的刀子。欲其泥守古制,恐怕很难适应现代的生活了。
      



                                                                                                                         滤水囊

    佛教的慈悲博爱,比任何宗教都较为宽宏深切。佛陀的教诫,不但不准弟子们伤害任何重大的生灵,就连那生水中的微细至极、目力不见的小虫,也要弟子们衷心护惜。为了这一原故,所以在佛教的律仪中,制定了比丘用水,须先用「滤水囊」过滤的训谕。

    「滤水囊」又称做「滤水袋」、「滤水器」、「滤囊」、「滤袋」、「水滤」、「水罗」等等。它是僧尼们用来过滤生水,排除虫类,以免伤害生命的用具。是大乘比丘必须随带的「十八物」之一。

    据 禅林象器笺卷下「器物门」及日文望月佛教大辞典说:「水罗(滤水器)凡有五种:一者『方罗』,这是用细密的绢布制做的方形滤器;长约三尺或一二尺,可以视 乎需要而决定大小。二者『法瓶』;这是布萨(每半个月集众诵戒经,忆罪悔过,期使身心净住之行事曰『布萨』)时用来盛香汤及香水的瓶子。三者『军迟』(或 译『君持迦』),这是澡瓶。『法瓶』和『澡瓶』,都是要用绢布系覆在瓶口上,然后沉入水里,待水满时把它提拉出来。四者『酌水罗』;这是把滤水器敷在圆杓 面上,以便滤水的。五者『衣角罗』:所谓『衣角罗』,并非是用袈裟襟角做『罗』。这乃是用一杰手大小的方形密绢,系在瓶口之上,或安放钵盂中的滤水方法。 —滤水用的绢纱布料,不可使用品质疏薄的。因为疏薄的东西,不能发生护生的效果。

    滤水的方法:生水滤过以后,须要把「滤水器」浸入汲水之处,轻轻荡动一番,以便滞留在绢布上的小虫,回归原水里去。

    有关「滤水囊」的一切,在四分律第五十二、摩诃僧祇律第十八、五分律第二十六、十诵律第五十七、南海寄归内法传、释氏要览卷中、禅林象器笺「器物门」等典籍里,都有详切的说明。在这里我们不能作更多的介绍了。

    最后我们还须要探讨的一点就是:「滤水囊」原是使用江水、河水、湖水、泉水、井水的护生之具。现在都市里的寺庙,处处使用「自来水」。「自来水」虽然经杀菌消毒,但是否还会有一些微小的生命存在?「滤水囊」是否还需要使用?这一点还是很难说的!
      


                                                                                                                         拂子

    「拂子」也就是世俗间所用的「拂尘」,它是一种驱逐蚊蝇、拭除灰尘的用具。在老一代的社会里,每见有人使用它。近几十年来,似乎已经绝迹了。

    辞源中说:「拂尘:拂子也,所以去尘及蚊虫者。古用尘尾为之,今多用马尾」。尘亦名驼鹿,俗名「四不像」。(尘:野兽名,其形状为鹿头、驴尾、牛脚、骆驼背。)

    在 佛门中使用「拂子」的起源,据毘奈耶杂事说:「佛在广严城弥猴池侧高阁堂中,时诸比丘为蚊虫所食,身体患痒,抓搔不息。俗人见已,问言:圣者何故如是?以 事具答。彼言:圣者何故不持拂蚊子物?答言:世尊不许。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听诸比丘蓄拂蚊子物」。—这就是出家人可以使用「拂子」的缘起。

    制作「拂子」的材料,据毘奈耶杂事说:「佛言:有五种袪蚊子物:一者捻羊毛作、二用麻作、三用细裂毯布、四用故破物、五用树枝梢。若用宝物,得恶作罪」。另据释氏要览说:「僧祇律云:佛听线拂、裂毯拂、芒拂、树皮拂。制若□牛尾、马尾拂、并金银装柄者,皆不得执」。

    后世以来:「拂子」除了作为驱虫拭尘之工具外,并已有人把它作为「传戒、说法、祭仪......」等场面的庄严仪节之物了。
     


                                                如意

    「如意」也是佛教的器物之一,它的梵名叫做「阿那律」。

    「如意」的用途,略有二种。一种是为了抓痒而用的,据音义指归说:「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今之意,故曰「如意」。这种「如意」,也叫做「痒和子」。

    另一种「如意」,则是作为记事备忘之用的。据禅林象器笺说:「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叶......,只如文殊亦执之;岂欲搔痒也?......今讲僧尚执之,多私记节文祝辞于柄,备于忽忘。要时手执目对,如小之意;故名「如意」。若俗官之手板,备于忽忘,名『笏』也」。

    综合上面的说法,所以日僧无着道忠大师(禅林象器笺编着者)曾说:「凡佛菩萨所执器物,动有所表。盖说法到人疑处,令彼能通晓,犹如爪杖搔痒处痛快,故执此表其相。若复依此义,则文殊虽执;亦何妨焉」?

    「如意」的质料:有用木竹刻的、有用铜制的、有用铁铸的、有用玉石彫琢的。

    「如意」的形状:有略似「心」字形的,这是用表妙心之义。另有如龙爪状的,这则是依据净名经义钞的典故而来的。该义钞略说;牛司尊者,说法时因有口病,恐大众讥笑;有龙现爪,以遮其口。因作如意,犹象龙爪。

    「如意」的用场,凡是「讲经、论议、传戒、升座......」等场合,都有人持用它。
      


                                            
                                  齿木(杨枝)


    「齿木」又名「杨枝」。它是原始佛教时期,出家人用以刷牙和刮舌的木片。它也是大乘比丘们所应该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唐代义净大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说:「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洗清净,方行敬礼。若其不然,受礼礼他,悉皆得罪」。

    据 传统的说法,嚼「杨枝」非常有益于卫生。当初开始使用它,也是释迦牟尼佛所制订下来的规矩。五分律第二十六曾说:「有诸比丘,口气臭秽,饮食不消。有诸比 丘,共上座语,恶其口臭。诸比丘以缘白佛;佛言:应嚼杨枝」。五分律第二十六又说:「嚼杨枝有五种功德:一者消食、二者除冷热、三者善能辨味、四者口气不 臭、五者眼明」。

    又有部毘奈耶杂事第十三说:「我(佛)今制诸比丘,应嚼齿木(杨枝)。何以故?嚼齿木者,得五胜利:一者能除黄热、二者能去痰廕、三者口无臭气、四者能食饮食、五者眼目明净」。

    所 谓「杨枝」,究竟是甚么树枝呢?五分律第二十六说:「佛言:有五种木,不应当嚼:漆树、毒树、舍夷树、摩头树、菩提树是。余者听嚼」。另有玄应音义第十五 说:「多取竭陀罗木嚼用」。—有关「嚼杨枝」一事,在国人之间,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是嚼杨柳树枝的,其实这只是一种猜想。若据南海寄归内法传说:「西国柳 树全稀,译者辄传斯号。佛齿木树,实非杨柳。......检涅槃经梵本云:嚼齿木时矣,亦有用细柳条。或五或六,全嚼口内不解漱除;或有吞汁,将为殄病。求清洁而返秽,冀去疾而痀。」

    再 如「齿木」的大小,也有一定的规制。不过各种典籍的记载,未免有些出入。现在我们举出几个例证,提供大家参考。—五分律第二十七说:「齿木最长止一杰手, 最短不得少于五指」。四分律第五十三说:「齿木最短为四指」。有部毘奈耶杂事第十三说:「齿木长度有三等:长者十二指、短者八指、另为二者之中间(十 指)」。南海寄归内法传说:「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

    嚼「杨枝」的时候,须要注意时处礼法、循规蹈矩去嚼。五分律第二十七略说:「比丘不得于讲堂、食堂处嚼,以重卫生。不得于长老上座前嚼,以免失礼。不得于白衣、外道前嚼,免受讥毁」。南海寄归内法传说:「若也逼近尊人,宜将左手掩口。......既已用罢,即可俱洗弃之屏处。凡弃齿木、若口中吐水、及以洟唾,皆须弹指经三。或时謦咳过两。如不尔者,弃便有罪。」

    「齿木」的用法:是先把一端徐徐缓缓地嚼碎,顺便把汁液咽下喉中。然后用碎成纤维状的一端,轻轻地磨擦牙齿。擦罢之后,再把「齿木」擘开(撕开),曲成弯月形状,刮除舌垢。每天清晨这样持久作去,据说能够固齿清肺、消毒去火。不过在使用时,必须小心将事,免使口腔受伤。

    佛教传入我国,「嚼杨枝」一事,未见流行。近世以来,世人早已普遍地使用「牙刷、牙签」了。这种口腔清洁法,可能是从「嚼杨枝」演进而来,亦未可知。
        


                                                             禅杖

    「禅杖」是禅门之中,在坐禅时用以警睡之具。释氏要览中说:「禅杖以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用这种「禅杖」触击禅者,不会感受痛楚,但能苏醒精神,防止座中入睡。



                                                 禅板

    「禅板」从前也叫做「倚板」,它是坐禅时安放两手、或作为靠身之器。

    靠身用的「禅板」,必须用绳索缚定在床面的横绳上,使其斜度适宜,能够随意起倒倚靠。这种「禅板」,多半是用在绳床上的。

    禅林象器笺「器物门」说:「禅板者:倚板也,上头穿小圆穴,此名向上一窍。盖此穴贯索,缚着绳床背后横绳,令板面斜,以靠身也。......然今时夏月,横安膝上,『定印』乎其上,或支颐,与助老同用而已。......」

    至如「禅板」的大小,据象器笺的编着者无着道忠大师说:「中峰和尚禅板之模:长一尺七寸八分,阔一寸九分余,厚三分半。别有一板,即所谓倚板,长一尺八寸,阔三寸九分,厚三分余」。—时至今日,这种「禅板」,已经很难一见了。
   



                                                        禅趜

    「禅趜」是坐禅时警醒昏睡者的一种用具,其状如球。在禅堂中,见有昏睡之人,用它抛触其身,使之精神振作。

    释氏要览说:「禅趜,毛球也。有睡者,掷之令觉」。

    又十诵律中说:「有比丘众中睡,佛言:听水洗头。若故睡不止,听以趜掷。......」

    另外在智度论中,也曾提到「禅趜」。—智度论说:「菩萨供给坐禅者:衣服、饮食、医药、法杖、禅趜、禅镇。令得好师教诏、令得好弟子受化。与骨人令观、与禅经令人为说禅法。如是等三十七助道法因缘」。
   


       禅镇

    「禅镇」也是坐禅时用来警睡的器物。十诵律中略说:「若有比丘在大众中,昏沉好睡;得用水洗头、或用趜掷之令醒。假如仍然昏睡不止,佛说得用禅杖调治。若还不能清醒,则须使用「禅镇」调治了。(语译)

    所谓「禅镇」,究竟是如何呢?—释氏要览说:「禅镇:木板为之,形量似笏。中作孔,施纽串于耳下。头戴,去额四指。坐禅人若昏睡,头倾则堕。以自警」。

    又行事钞资持记说:「禅镇如笏,坐禅时镇顶。须作孔施纽,串耳上。睡时即堕地。佛言:一堕听舒一足,二堕听舒二足,三堕应起经行。」
  



                                                禅带

    初学坐禅的人,两腿不易跏趺靠拢,所以得使用「禅带」来拘束姿式。

    禅林象器笺引释氏要览文云:「禅带,此坐禅资具也。经云:用韦(熟皮曰「韦」)为之,广一尺八寸,头有钩。从后转向前,拘两膝,令不动故。为乍习坐禅易倦,用此检身。助力故,名善助。用罢,屏处藏之。」



                                             
                                      香板


    民国三十八年以前,国内各大丛林各大寺院,几乎都有「香板」。「香板」是用木料做的,类似古代的宝剑之形。它的长度和厚度,都有规定的尺码。它是一种维护寺院清规、惩罚违犯律仪的械具。也兼有警策行道、督勉精进的用意。

    「香板」的来历,在佛教里不见经传。据传说:是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江苏扬洲高昊寺的一位和尚的故事。这一则故事是这样的:

    「清朝康熙年间,出了一位玉琳国师,此人乃是已经识心达本的得道高僧。雍正皇帝仰慕其人,无奈他已圆寂。所以只好派人四处寻找他的后代得法门人,以便亲近护持,续佛慧命。

    正 当那个时候,汤州高旻寺住有一位癞头和尚;他自称是国师的徒孙,所以住持就把他送进京师,面见皇帝去了。那知道:雍正皇帝见他貌不惊人、道不出众,当下非 常不悦,说他有辱祖宗。于是就在宫中,给他辟置一间静室,限他七天之内究明大事。并在门上挂了一只宝剑,告诉他:七天之内若不开悟,就用此剑取他头胪。癞 头僧一听此话,不禁大吃一惊。情急之下,拼命参究;到了七天末了,终于豁然大悟。这时他立刻喊道:『快拿宝剑来,我要去斩万岁的头』。护七的人(「打禅 七」期中的侍者)将此话报知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当下就知道他是开悟了。否则,他不敢出此狂言。

    由于这一个掌故,后来各寺院间,就用木板做成了类似宝剑形的「香板」,用以警策禅人了。

    「香 板」的使用,由于它有不同的任务,从而也就有它许多不同的名谓。例如:为了警策用功办道而使用的,叫做「警策」香板。为了儆惩违犯清规而使用的,叫做「清 规」香板。为了警醒禅坐昏散而使用的,叫做「巡香」香板。「打禅七」使用的,叫做「监香」香板。至如有资格使用「香板」的分子,则为首座、西堂、后堂、堂 主等四大班首,以及方丈、维那、知客、纠察等职事僧。不过方丈用的「香板」,尺寸较大、并且在板面上刻有三条线痕。

    过 去在大陆上的丛林中使用「香板」打人,他们还有一些说词。他们说:「打香板可以消除业障、打香板可以开启智慧、打香板可以令你开悟」。其实若是为了维护寺 院的规矩礼法,打香板倒还情有可原。否则,无论以任何理由打香板、无论是谁打谁,对于「戒法」来说,都是很不相宜的。所以还是以不打「香板」为是!

    有关「香板」的详确知识,一时不及多谈。想要多加了解,可以查阅金山共住规约。
        


                                                                                                                                    蒲团

    「蒲团」是用蒲草所编造的一种坐具。禅林象器笺说:「坐物,以蒲编造。其形团圆,故言蒲团」。因为它的形状扁平而圆,所以也叫做「圆座」。

    「蒲」是一种水草,它的品质柔暖,最适合于敷坐之用。埤雅(初名物性门类,宋陆佃撰,共二十卷)中说:「蒲:水草也,似莞而褊有脊。生于水厔,柔滑而温,可以为蓆」。

    过去的出家僧尼,多半是坐它参禅,铺它礼拜。大陆上的乡村人家,也有许多人们用它做「椅垫子」。三十几年来,时过境迁、星移物换;「蒲团」一物,似乎已经很难一见了。
  



                                                     界尺

    「界尺」是属于佛教的「器物」之类,并非「呗器」。因见有人把它误认为「戒尺」,所以在此把它介绍出来。

    「界 尺」是用木料制作的,它的长度和宽度、厚度,不知是否有一定的标准。—三才图会「器用类」说:「尺(界尺)以镇纸,锥以刺书」。禅林象器笺「器物门」说: 「界尺,文具。以画界罫线,肩镇纸幅。与戒尺不同」。从这里考证,我们可以知道:「界尺」是一种文具,它是画线压纸用的工具。

    这种「界尺」,近些年来,似乎也已不可得见了。
  



                                                                                                                              三宝印

    佛教寺院中刻有「佛法僧宝」四个字的大印,叫做「三宝印」。「三宝印」的印文:有篆书的、有隶书的、也有梵字的。它的形状:有方形的、有菱形的、也有圆形的;但以方形的印,最为常见。它的面积,大者约有二三寸见方。印的质料,多半是用牛角、木、石、铜、玉等物。

    「三 宝印」在我国的佛教界,几乎是寺寺都有、庙庙皆用的。可是它的来历,却是无从稽考。「三宝印」的用处,是在「消灾、祈福、祝诞、度亡、庆典、法会」等「道 场疏」上押捺用的。用印的方式,据禅林象器笺「器物门」说:在「疏」首「南赡部洲」行,使三印—一正、一斜、一正。第二行使一正。第三行使一正。自下每至 纸接处使一正(接处必有疏文一行)。至疏文尾「三宝证明」行,使一正。其次「诸天洞鉴」行,使一正。再次「年月日」行,使三印—一正、一斜、一正。另「可 漏」也使三印,同疏文中印法;都要穷行上位使印。所谓「可漏」,也叫做「可漏子」;佛书称为「封筒」。

    疏文和「可漏」的三印法,也有不同之处。疏文的三印是:正斜间阙一字,斜正间阙二字。「可漏」的三印是:各阙一字便妥。—「三宝印」沿用到今天,已经可以说是「萧规曹随」。不过各寺院的用印方式,却是纷歧失据,偏离传统的方式了。
   


                                            印(印章)

    「印」:又叫做「印章」、「印信」、「印件」、「印鉴」等等。早在周礼之中,它是被称作「玺节」的。有关「印」的起源、名称、规格、类型、字体、刻印规则、印谱等等,在明代陶宗仪所着辍耕录一书中,曾经有过详切的说明。

    「印」的用处,在世俗间非常广泛,而且非常重要。无论是官场、商场、学校、社团、或是私人之间,「印」的使用,都具有证明、信用、鉴别、责任、法律等许多的作用。

    佛 教的寺院道场,以及其中的住众们,都多少会拥有一些经像、法器、家俱、被服等器物的。为了易于识别、便于管理、利于运用,佛陀也曾有过用「印」的提示。据 毘奈耶杂事说:「时有贼来,盗僧库藏、并及私物。为无记验,比丘不知何时失物。佛言:比丘可蓄其印;应用五种物为印:所谓钰石、赤铜、白铜、牙、角」。

    毘 奈耶杂事又说:「佛言:凡印有二种:一是大众、二是私物。若大众印,可刻转法lun像;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元本造寺施主名字。若私印者,刻作骨锁 像、或作髑髅形;欲令见时生厌离故」。由于上面的举证,我们可以知道:佛住世时,僧团中就开始有「印」了。—又据禅林象器笺「器物门」说:「如天童有玲珑 巖主印,日本禅剎皆有某山印,住持人不得为私用」。时至今日,社会形态变迁,人际关系复杂;寺院、僧伽,无论公私,需要用「印」的机会,就更多更多了。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2-30 20:38     标题: 续 5





                                                           
                          三、服装




                      袈裟(五衣、七衣、大衣、粪扫衣、金缕衣、缦衣)


    「袈裟」是梵语,这两个字原本是「□□」,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义。

    「袈 裟」是僧尼们的「法衣」,它是从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坏色衣」或「染污衣」。又因为「袈裟」的缝制方法,必须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块, 然后缝合起来;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杂碎衣」或「割截衣」。又据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说:「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 状缝制而成。世田种粮,以养形命。法衣之田,长养法身慧命,堪为世间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袈 裟」的制式,也有它的一些原因和含义的。第一:印虔地点处于热带,人们多着白衣。佛教为了僧俗有别,所以规定衣服染色。第二:白色俗装,比较亮丽;法衣坏 色,不求美艷。第三:割截缝制,能以杜防典卖,且无法移作他用。第四:染污杂碎,能除爱美心理。第五:割截染坏,可息盗贼夺衣之念。

    「袈裟」虽然是以「色」立名,但是它的颜色如何,却是异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在我们且把其中的基本的、主要的说法,介绍如下:

    四分律第十六说:有三种坏色:或青、或黑、或木兰色,可随意染。十诵律第十五说:或青、或泥、或茜,三种坏色。

    另 据五分律第九、磨诃僧祇律第十八、毘尼母经第八、萨婆多毘尼毘婆沙第八、有部毘奈耶第三十九、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第九等典籍,也都说是三种坏色。三种 色是:青色、黑色(或作「泥巴、皂色」)、木兰色(或作「茜色、栈色、赤色、干陀色、不均色」)。这三种色,是「袈裟」的如法之色。

    所 谓「坏色」,有一种解释说:「青、黑、木兰」皆属「坏色」。比丘着其任何一色,都算是「如法、如律」。又有一种解释说:必须把「青、黑、木兰」混浊一起, 才能算是「坏色」。更有一种解释说:必须把「青」等五色混合一起,才算是「坏色」。—如法藏大师梵网经菩萨戒本疏说:「『袈裟』此云『不正色』。谓将青等 五色,相互混合,染成不正之色,名为『坏色』」。

    另据毘尼母经第八说:「诸比丘衣色脱褪,佛听用十种色染:一者泥、二者陀婆树皮、三者婆陀树皮、四者非草、五者干陀、六者胡桃根、七者阿摩勒果、八者法陀树皮、九者施设婆树皮、十者种种杂和之色」。

    关于「袈裟」的颜色问题,还有一些阐述,不过一时无法作更多的介绍了。总而言之:佛制「袈裟」染色,主要用意在于「毁其形好,僧俗有别」。如梵网经卷下说:「无论在何国土,比丘服饰,必须与其国人俗服有别」。

    裁 制「袈裟」用的材料,叫做「衣体」或「衣材」。关于这一项,佛制也有一些规定。据善见律毘婆沙第十四所举示的,有「驱磨、古贝、句赊耶、钦婆罗、娑那、婆 兴伽」等六种材料。十住毘婆沙论第十六所举示的,有「劫贝、刍摩、憍絺耶、毳、赤麻、白麻」等六种材料。磨诃僧祇律第二十八所举示的,有「钦婆罗、劫贝、 刍摩、俱舍耶、舍那、麻、牟提」等七种材料。更据四分律第三十九所举示的,有「拘舍、劫贝、钦跋罗、刍摩、叉摩、舍冕、麻、翅夷罗、拘摄罗、嚫罗钵尼」等 十种材料。

    另外在十住毘婆沙论第十六及四分律第三十九曾经提到过「粪扫衣」之名,这种衣服,在阿含部藏经说:它是从旷野间拾取包裹尸体用过的布块,或是其他破旧布缕,洗净之后缝合而成的。

    「袈裟」的种类,主要的凡有三种,它们是「五衣、七衣、大衣」,点称为「三衣」。现在把它们分别介绍于下:

    一、「五衣」:「五衣」梵语「安陀会」,义译为「中着衣」。此衣是用五条布料,每条一长一短做成,共计十隔。

    二、「七衣」:「七衣」梵语「郁多罗僧」,义译为「上衣」。此衣是用七条布料,每条两长一短做成,共计二十一隔。

    三、 「大衣」:「大衣」梵语「僧伽黎」,义译为「众聚时衣」或「大衣」。此衣共分九品。—「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一条、「下上品」十三条。这三品衣全是 每条两长一短。「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三长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 二十五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四长一短。这九品大衣:「下下品」九条,每条三隔,共计二十七隔。乃至「上上品」二十五条,每条四长一短,共计一百二十五隔。

    「三 衣」的用处:—「五衣」是平常起卧时用的。也有说是工作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作务衣」。不过在我国来说,僧尼们在工作时,都穿着国式的裤袄,并未着用 「五衣」。「七衣」是听经闻法、诵经礼忏、或是大众集会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入众衣」。「大衣」是说法、论辩、羯磨,或是面见国王重臣时用的。

    「三衣」的缝裂方法,据磨诃僧祇律第二十八及四分律第七说:如果衣料细薄,也可以用两层三层四层合并缝制。

    原始的「袈裟」,本来是没有装配「衣钩」的。据四分律第四十说:「佛弟子舍利弗入白衣舍(俗人家),深恐风吹袈裟,脱肩落地」。由于这一因缘,佛才听许诸比丘们,在左肩胸前袈裟领边,穿钉钩纽,以便系牢袈裟。后来才演变成现在这样的「如意」形的「衣钩、衣环」。

    「三 衣」的穿着,必须绕身三匝。并且可以视乎天气的冷热,随穿一件、两件、三件。如果夜里太冷,也可以把「大衣」盖在身上。又五分律说:「佛言:若出村入村, 若草木钩衣破、风土污坌入叶中(叶即衣相),或日曝坏衣色,听为护衣故,聚落外翻着袈裟。若衣易坏,听颠倒着衣,上下安钩纽」。

    「三 衣」之外,还有一种叫做「金襴袈裟」或「金缕衣」的;这种「袈裟」实际上就是「大衣」的一种。不过它的质料珍贵,是用金缕织成的。这种「金缕衣」的来历, 说法不一。据禅林象器笺「服章门」引中阿含经说:「金缕衣」是佛的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献给佛的「袈裟」。另据菩萨璎珞经说:「金缕衣」是用天人福盖献 给佛八万四千金缕,所织成的「袈裟」。

    以 上所介绍的种种「袈裟」,都是出家僧尼们所着用的「法衣」。除了那些之外,还有一种叫做「缦衣」的「法衣」。这种「法衣」,是用大块整幅布料制成,它是给 出家还未受戒的「沙弥(尼)」,和受过「在家戒」的男女居士们着用的。因为他们都还没有受过出家「大戒」,不堪「为世福田」。所以他们着用的「缦衣」,不 能裁缝「田相」。又沙弥辈不谙割截制衣法,所以且着「缦衣」。

    再者:搭衣、抽衣(穿脱袈裟)、捧持、折叠,也有一定的制式,同时还得诵持「偈咒」。这些仪轨,在佛教仪式须知第三章(搭持衣具仪式)里,都有很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多叙述了。

    以上所说的一切,都是有关于「袈裟」的传统规制。佛教东来以后,由于空间的转移、和时间的变迁,「袈裟」的原本形象,已经有些破坏!现在的「袈裟」:幅面已经缩小,质料日趋浮华;着用时也只是绕身一匝、披搭肩上便是了。

    最 后还须要向大家提示的一点,那就是「袈裟」的功德。—据戒坛经说:「五衣表断贪,净身业也。七衣表断瞋,净口业也。大衣田相,长多短少,表圣增凡减。并表 断痴,净意业也」。又据悲华经说:「佛于宝藏佛前,发愿成佛时,袈裟有五种功德。一者: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于三乘受记。二者: 天龙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者:若众生共相违背,含袈裟力,寻生悲心。五者:若持此 (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摘自释氏要览)

    另据大般涅槃经说.. 「龙得袈裟,各戴少分,即免金翅鸟之难」。地藏十轮经说:「有一犯人,被判绑缚弃置旷野之间。头顶袈裟指许,得免鬼魅之难」。又经云:「有一猕猴,趁僧不 在,戏着袈裟;欢喜跳跃,失足堕谷,命终得生天上。后九十劫,得出世道」。阿含经说:「破旧袈裟,不堪更用,悬于旷野山林;人畜鸟兽,若有见者,得种福 善」。

    「袈裟」乃佛教之标帜,是圣人之表式,它的功德善利,岂是寻常可比?不怪清主顺冶皇帝赞叹它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卧具

    「卧 具」也是佛所制定的服具之一。释氏要览说:它的梵称叫做「尼师坛」。根本毘奈耶说:它的梵称叫做「尼师但那」。在有关的典籍里,「义译」有把它译作「坐 具」或「卧具」的,也有把它译作「敷具」或「随坐衣」的。也有简称做「具」的。五分律说:「为护身、护衣、护僧床褥故,蓄坐具」。

    「具」的量度尺码,律制中规定为:「长佛二杰手,广(宽)一杰手半」。据禅林象器笺「服章门」的解释说:「佛一杰手,长二尺四寸。此合长四尺八寸,广三尺六寸」。若是遇到身量高大的人,也准许向四边酌量放大裁制。

    「具」的颜色,和袈裟同样地须要染成坏色。所谓「坏色」,也就是「染污色」。「具」的质料,应该使用旧布或粗布。假如没有旧布,不得不使用新的布料时,就得在布面上缝贴一块旧布,用以破坏它的美观。

    「具」的缝制方法,是用两重布料复叠一起,四边加贴布条缝制而成。据日本的无着道忠大师(禅林象器笺编着者)说:四边贴布,可能就是为了破坏它的美观。

    「具」的用途,究竟是做甚么呢?唐代道宣律师认为:「具」是礼佛拜僧所用之具。义净大师则说是:「具」乃坐卧所用,不宜敷地拜佛。—这两位古德的说法,他们各有所据。

    按照律制:「具」也是比丘们所必须随身携带的用具。使用时应该自己展敷、自己收起,不应假手于人。携带时,摺叠安置左臂袈裟之下,或放入衣囊之中。至如礼仪上的「持具、展具、起具」的姿式,使用文字不易表白,最好有人来做「示范动作」。

    道宣律师所撰戒坛图经曾经说道:「尼师坛如塔之有基,比丘受戒,即身是五分法身之塔」。若从这里体认,「具」还有一种神圣的意义呢!
      



                                                                                                                             海青

    「海青」是我国僧团中主要的服装之一。它的款式: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较其他衣裳肥大很多。因此,通常也把它叫做「大袍」。

    「海 青」这一名词,在辞源里解释它说:「吴中称衣之广袖者为『海青』。按李白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盖言广袖之舞,如海东青也。今亦称僧衣曰『海 青』。另据星云法师所着无声息的歌唱解释说:「海青本是鵰类的鸟名,生得俊秀文雅,常在辽东海边飞翔,其状类似衫之大袖。因此,把海青鸟名,借来当做大袍 的名字」。

    「海青」的服式,它原是从我国汉唐时代的服式衍流而来的。在从前,无论僧俗都穿用它。不过由于世界潮流的演进,生活方式的变革,世俗大众都早已改穿「满服」、「西服」、以至于穿着多彩多姿的「时装」了。

    佛教尊重古制,「出家人」生活比较保守。同时为了整肃仪容、庄严道风,所以「海青」虽然不是「法衣」,但是到今天都还能够遵守穿用着。

    「海 青」虽然是脱胎于汉服,但是它究竟还有一些特异之处。「海青」的衣领,是用三层布片复叠缝制而成的;这样子叫做「三实领」。在衣领的前面中段,还车有五十 三行蓝色线条;这叫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些说词,其实都是穿凿附会之谈。实际上,无非是为了加强衣领的耐用而已。另外,俗袍的袖口是敞开的,而「海 青」的袖口,却是缝合起来。这也是僧袍和俗袍彼此不同的一点。

    「海 青」缝合袖口,也有一种传说。据说:「梁武帝的后妃郗氏,她不信奉佛教,时常想用方法诬害僧尼。有一次她命宫人做了一些猪肉包子,召请宝志禅师师徒用斋; 以便造成和尚犯戒,羞辱佛门。如果僧众当时不吃,就会构成违逆皇后旨意之罪。宝志禅师乃是得道高僧,早已预知其意。于是事先命令门徒,都把『海青』袖口缝 合起来,先把馒头预藏袖筒之中。当进宫接受午宴时,一手把包子放进空袖筒里,一手取出馒头来吃。这样子才逃过了郗氏的诡计」。—这一种传说是否属实,还须 要一番查证。

    至如「海青」的颜色,一向是以青黑色为主。只有少数名位崇高的长老—如「方丈、首座、法师......」之流,才穿着黄褐色的「海青」。

    在我国的僧团中,除了「袈裟」,「海青」算是最尊胜的僧服了。穿着「海青」,大都是在「礼诵、听经、会宾、议事」、以及晋见长老等重要的场合。

    由 于「海青」体量庞大,用布过多;而且宽松摇摆,动作不便,同时又非「佛制」;所以近世以来,已经有人提议改革。民国太虚大师等,就曾经倡导过新式的僧装。 不过在同时也有一些人士,抱持相反的意见。认为传统的服式,肃穆庄严,不宜轻言改革。因此,在「见仁见智」的情形下,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结论。
         


                                                                                                        长衫、二衫、三衫

    「长衫」也是我国僧尼们的服装之一。它的款式,是用「三宝领」和「旗袍」的腰身襟袖搭配起来而制成的。纽扣在腋下的右襟边沿。「长衫」的颜色,有黑色的、灰色的、和褐色的。「长衫」的长度:长及脚背的,叫做「长衫」。长仅过膝的,叫做「二衫」。长未及膝的,叫做「三衫」。

    「长衫」是僧尼们的外出服装,从前在华中、华南地区,最为流行。「二衫」是平时在寺院里穿用的。「三衫」则是在工作时穿用的。四十年来,在台湾的佛教界,「长衫」还是最为流行。至如「二衫」和「三衫」,则早已不见了。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8-12-31 21:51     标题: 续 6





                                                                                                
                                     罗汉褂



    民 国以来,我国民间的服式,都逐渐地趋于简便适用了。只有僧尼们的服装,还是那么宽松长大、动作不便。因此,遂有一部份出家人,有意加以改革。太虚大师并且 还设计了一种新式的长衣和短衫裤。他所设计的长衣,长度刚刚及膝。领子是用两层布片复叠缝制的。胸前中间开启对襟,纽扣钉在对襟的边缘上。这种长衣,因为 是太虚大师所倡导,所以当初都管它叫做「太虚褂」。不过近些年来,业已普遍地改称它为「罗汉褂」了。

    「罗汉褂」既省布料,行动又较利便。但是它的款式格调,却不如偏襟的大长衫庄严雅致。因此,穿它外出的人,仍然为数不多。




                                              短衫裤

    「短衫裤」:上身是短短的衣衫,下身是肥长的裤子。这种衣裤,是我国僧尼们的里层服装,它是穿在「长衫」里面的。同时也当做「睡衣裤」穿用。

    「短衫」的长度,仅仅过于臀部。它的裁制式样,完全和对襟的「罗汉褂」的上半身一样;从前则是偏襟式的。「裤子」原本是我国民间的古式常裤,只是比较肥长而已。穿着时,必须把膝下的裤管纳入僧袜之中。




                                               僧鞋

    因 为印度地处热带,所以一般人都以为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期,僧尼们是不曾穿用鞋子的。其实不然,据禅林象器笺卷下列举鸯掘摩罗经文说:「如有施主,牛死卖与屠 生,转买皮,令人做革屣,许受用着。」又据释门归敬仪说:「天竺国中,地多湿热。以革为屣,制令服之。如见上尊,即令脱却。」根据这些考证,可以知道:古 印度的佛教僧尼们,是准许穿用鞋子的。

    我国的领域属于温寒地区,人们为了御寒,当然是更需要穿鞋子了。有关鞋子的着用,在日用轨范、四分律行事钞、敕修清规、祖庭事苑等典籍里,都曾有过一些规制。

    我 国僧尼们所穿着的鞋子,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芒鞋」、「芒鞋」是用草类编织而成的,所以也叫做「草鞋」。从前居住在大陆的乡间或山林中的出家人,平时 多半穿用这种鞋子。第二种是「罗汉鞋」,「罗汉鞋」是用布料做的。这种鞋子的鞋面—尖部,是用三片布条排列缝牢,鞋帮缝缀一些方孔,和「芒鞋」的式样差不 多。现在的出家人,人人都穿用这种鞋子了。据说这种鞋子是寓有教人看破一切的含意。第三种是「僧鞋」,这种「僧鞋」也是用布料做成的。这种鞋子全身无孔, 只是在鞋面前端缝起一条硬梁就可以了。这种「僧鞋」的式样,和世俗间的「便鞋」无异。

    「罗汉鞋」和「僧鞋」,其实都是「僧鞋」。「僧鞋」的颜色,有黑色的、灰色的、黄 se的、褐色吟。其中的黄、褐两色,在习惯上来说,似乎是被人们看得高贵了些。
   


                                                 僧袜

    我国的僧尼们,于「僧鞋」之外,还穿着长筒的「僧袜」。所谓「僧袜」,实际上也就是我国的古装布袜;于今并且有人把它叫做「罗汉袜」了。「罗汉袜」的颜色,在习惯上都是以灰色为主。穿着「罗汉袜」,不但可以冬季御寒、夏季防范虫蛇;并且可以庄严威仪。

    说起「僧袜」之制,也有它的出处。四分律说:「寒听着袜」。释氏要览说:「钞云:袜亦是衣」。又说:「释名云:袜,末也;在脚末也」。又五代人马缟撰中华古今注说:「三代及周,着『角袜』,以带系于踝。至魏文帝,吴妃乃改样」。—以上这些典籍,都是可考的文献。





                                                                                                                     精要十念法

    谨提议以 净空法师宣说之简要必生十念法,为净宗学人今后之一般自修与共修之常规。兹说明于后:

    自修者,即是日中九次之念十声佛号法。是晨起与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后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计九次。每次称念十声四字或六字弥陀名号,原有日常定课可照常行之。

    共修者,凡讲经、开会、聚餐等无特定仪轨之集会,在共同行事之始,而行此十念法。亦即是约同大众合掌同声称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而后始进行讲经、开会、用餐等活动事宜。

    按此自修与共修之十念法,有其特殊之法益。试举如下:

    一、此法简单易行,用时少而收效宏,确实切要,可久可广。

    二、为「佛化家庭」之具体有效方法。

    例如:于家庭中三餐时行之,则举家之成员或信或不信皆蒙摄持不遗。且有佛化亲朋邻里,普及社会之大利益。

    三、以简单易行,一日九次,从早到晚,佛气不断。一日生活之中,佛念相继,日复一日。久能如斯,则行人之气质心性将呈逐渐清净,信心与法乐生焉,福大莫能穷。

    四、如能随顺亲和,称念十声佛号,便有袪除杂染,澄净心念,凝聚心神,专心务道,以及所办易成,所遇吉祥,蒙佛加佑,不可思议等等之功德。

    五、自修与共修,相资相融,资粮集聚,个人之往生在握,而共同之菩提大业,亦共成焉。

    六、此法可以二法名之。试姑名之。

    一为「净业加行十念法」,是对已有行修定课者言,因此法是在原有之课业上加行之故。

    一为「简要必生十念法」,是指适于目前以及今后净业学人中大部分无定课者言。因现今社会递变,匆忙无暇,局碍多难故。而此法易集资粮,信愿行之,平易圆具。而「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标准,亦甚符合无缺。

    因每次念佛时间短,易摄心及不懈怠故。又以九次念佛之功行,均衡分布贯穿于全日,全日之身心,不得不佛。亦即全日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

    总而言之,此法简要而轻松,毫无滞难之苦,如此法大行,则净业学人幸甚!未来众生幸甚!诸佛欢喜。

                                                       南无阿弥陀佛

                                       一九九四年诸佛欢喜日美国净宗学会四众同伦敬劝



                                       ------全文完------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