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持戒为本--净空法师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1-1 22:27     标题: 持戒为本--净空法师

持戒为本


净空法师



教是教育,它不是宗教,但在近代它确已变质成为宗教了。我在《认识佛教》里讲得很清楚。我学佛最初指导我的老师是章嘉大师,那年我二十六岁,大师六十五岁。教我看的第一本书,是《释迦谱》五卷(梁僧佑著),与《释迦方志》二卷(唐道宣著)。二书皆收入《大藏经》。当时没有单行本流通,只有到寺院借《藏经》手抄。二书皆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学佛首先要认识释迦佛是什么样的人。大师的教导我觉得很合乎逻辑,我对释迦牟尼佛有了认识,那种尊敬、向往的心由是而生。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对他的家谱熟知,他自然会爱家族、敬祖宗。一个人熟读国史,一定也会热爱祖国,尊敬先贤。由此可知,史事的认知,对人是多么的重要,中国人最重视史事,其来有自也。

    读了释迦佛传记,才晓得他是王子,若不出家,则继承王位。返观世人追求功名富贵。释迦大愿教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舍弃一切,十九岁出家参学,也吃尽苦头,三十成就。这使我想到中国孔子,夫子也是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夫子成就之后,实是常念若能获得一官半职,把他所学为社会大众服务。释迦成佛之后,他知道令一切众生觉悟,唯有教学才能办到,于是终其一生皆从事于教育工作,就是今天大家所讲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他的教学对象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只要你肯跟他学,他都非常热心教你。


    从三十岁起,一直到七十九岁过世。教了四十九年,所谓「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他教学的时间长,成果也最殊胜,在历史上无人能与他相比。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没人用他,才回家乡教学。夫子七十三岁过世,他回家那年是六十八岁,所以孔夫子教学只有五年,时间不长,但是效果很殊胜。为什么他们教学有那么好的效果?这是我们要研究、要明了的。他们对伦理道德因果事理彻底明白了,他做到了。我在讲经时也说,什么叫「圣人」?他所学的伦理道德、因果心性的教育都做到了,然后才教人,感化力强。就是他所说的自己已经做到,没有一句话是虚伪的,没有一句话是假的,世人称之为「圣人」。说到之后能做到的是「贤人」。说到做不到的自然是骗人。现在骗人的人多。这就是一般从事于教学工作的人比不上圣贤的道理。圣人是真正脚踏实地去实行。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合乎伦理道德,善因善果,决定找不到丝毫破绽,这是圣人。


    我对他认知了,当时学佛,肯定释迦牟尼佛。要是用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给他老人家定位,他是一位伟大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我们会以此来称他。他值得我们尊敬,教学不收学费,义务的,所以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一生树下一宿,曰中一食,过着最清苦的生活,教化众生。所以要把佛陀这个人认识清楚,才不至于产生误会。释迦牟尼佛不是神也不是仙,这是我们一定要把他搞清楚、搞明白的。

    在佛法里称「佛陀」、称「菩萨」、称「阿罗汉」。皆是学习阶段成就的称号。就像现代大学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名称。佛教育最高的学位是「佛陀」,第二个学位是「菩萨」,第三个学位是「阿罗汉」。所以阿罗汉相当于学士。他的成就是经典上常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文意思是「无上正翟积觉」。阿罗汉所成就的是「正觉」。菩萨成就的是「正翟积觉」。等于佛,当然还不是佛,所以叫正翟积觉。最高的学位是「无上正翟积觉」,称为「佛陀」。


    又如佛门常讲的「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名号。「观音」、「势至」是学习科目的名称,不是人的名称。「观音」这个科目是大慈大悲,「势至」是智慧。佛家讲「解、行」。「观音菩萨」代表行门;「大势至菩萨」代表解门,解行相应。所以观世音菩萨太多了,只要修学这个法门的人都称观世音菩萨。有人问观世音菩萨到底是男是女的?男女老少统统有,修学这个科目的人多,明白了就不迷信。佛门菩萨的名称很多,说明学科不一样。这些名称认识清楚,才晓得佛教不迷信,它确实是教育。


    释迦牟尼佛灭度一千年,佛教传来中国。古代中国佛教,寺院丛林是学校,负责主持校务的,称住持、方丈,实际上在印度称和尚。所以一所寺院,和尚只有一位,和尚是校长,翻成中文是亲教师,他是真正负责教学的。校长未必去上课,他有教员帮助他上课,帮助他执行。教育政策、科目的规化,完全是校长的职责,而教师只是执行教学而已。所以教师,一般称法师,在印度称为阿?黎,阿?黎是教员,我们现在称教授。寺院有三位重要的职位;那就是主管教务,训导、总务。现代学校是这样分工,佛门也是,只是名称不一样。佛寺主管教务的称首座和尚,就是教务长。维那是训导长。监院就是总务长,习惯称当家师,他是管总务的。


    你只要细心观看,它是学校的组织、学校的规模。现在大家把它看成宗教,这让我们深感遗憾。末法时期的佛弟子不争气,没有真正用心去读书、去学习,使社会大众产生这么多的误会。自己都不清楚,怎能责怪社会大众对佛教的误会?他们的误会是有道理的,我们有过失,我们没有把佛教育说清楚、说明白,我们做得不好。


    振兴佛教:现在佛教衰了,衰到极处!可以说最近这半个世纪,再往前推还可以推二十年,七十年这么长的时间,出家在家许多大德都感觉佛教在大幅度衰退,都在讲怎么样把佛教复兴起来,古德讲得好,最重要的是佛陀教育(僧伽教育),最切要的无过于戒律教学。古德说,戒学没有了,佛教就没有了,佛教就变成佛学了。佛学跟学佛是两桩事。佛学是把佛经当作一门学术来研究。学佛,是要学释迦牟尼佛,跟他一模一样,那叫学佛。没有戒律,世间只有佛学,学佛的人没有了。礼要是没有了,儒就没有了;真学的儒没有了,儒就变成儒学;儒学跟学儒又是不一样的。学儒你就要学孔子、学孟子,你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你要做圣人!古人讲「读书志在圣贤」,读书就是学做孔子,学做孟子;学佛的人,就想学释迦牟尼佛,就想学观世音菩萨。禅是佛心,教是佛言,戒是佛行;所以戒律不能不重视。

    戒律的根本就是《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它是戒律的根。今天佛弟子不能持戒,什么原因?因为没有受过基础的伦理教育。所以受三皈依的人多,「皈」是回头,他没有回头。所受的戒,也不是真的,他一条也没有做到。不但三皈五戒做不到;连十善业都做不到,十善是基础的基础。《佛藏经》说「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我读这段经文时,感触很深。现在不学《沙弥》,想得具足戒;不持净戒,想开悟;无有是处。这都是古大德教导我们的。


    净宗学会成立之后,我写了一篇缘起,净宗学人以净业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这五个科目为行门必修。五科提出将近二十年了,当时我在美国、加拿大,受黄念祖老居士托付,希望我在全世界到处帮助大家成立「净宗学会」。「净宗学会」这个名称是夏莲居老居士提出来的,当时在中国并没有成立,他老人家就往生了。夏老这个心愿,黄老念念在心。当时国内宗教还没开放,所以无法成立,希望我在国外成立。所以我就提出这五个科目作为我们修学的依据。这么多年来,净宗同学有没有成就?没成就,依然效果不彰,乃至于十善五戒都做不到。『其故实在少时疏于做人基础教育之故』;也就是没有接受过好的家庭教育。


    往年亲近李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他的别号叫雪庐,我们称他雪庐老人。他教我们《童蒙养正》、《五种遗规》,用意很深!很可惜书本是给我们了,让学生自己去读,他没有讲过。我请他老人家讲《礼记》,请了五次他才答应,给我们讲了一篇「曲礼」。那时他告诉我,「讲这个有什么用?做不到!谁依照这个去做?」所以他很清楚,不愿意讲。求了五次才勉强讲一篇。这一篇跟《弟子规》的性质完全相同。


    我们近年来极力提倡学习《弟子规》,无非是想补修这一门功课。这门功课要不能认真补习,麻烦可就大了!我们这一生无论怎么修学,都不能成就;念佛也不能往生。所以基础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真的要效法九祖?公故事,?益大师带头示范,降格从头学起,在中国历史上只有这么一个人。?益大师受了戒之后,知道受戒是有名无实,所以受完之后在佛前退戒,退比丘戒,持沙弥戒、菩萨戒;自称菩萨沙弥。今天我们连沙弥也做不到,所以我要再下降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出家优婆塞」。一切从头学起,由《弟子规》而《十善业道》,而三皈五戒,而《沙弥律仪》,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要这样学习才会有成就,这一生才没有白过,一定要真干!


    忽略了基础教育,则一切佛法必不能建立。沙弥教育正是一切佛法久住的先决条件。而沙弥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十善业》与《弟子规》的坚实基础上。所以许多人问我,怎样修学?我教人学《弟子规》,读《无量寿经》,老实念佛。《弟子规》一定要字字句句落实,它的全文一千零八十个字,三字一句,总共三百六十句,这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教育的基础,你不在此扎根,全是假的。只有在此扎根,然后才能进入佛法。佛法的根就是《十善业道》。《沙弥律仪》是出家的根,出家学佛的基础。《十善业道》是出家在家都要学,它是根本的根本。根本的根本又要依中国传统的《弟子规》。为什么?因为我们不学小乘。《佛藏经》说:「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

    中国佛教在唐朝中叶以后就不学小乘了。虽然小乘经翻得很丰富,为什么不学?儒与道代替了。从前中国人学佛,不论是在家出家,都有《弟子规》家教的基础,都读过孔孟的书,读过老庄的书。所以有孔孟老庄的基础,足以代替小乘;这是中国佛教修学跟其它国家不同之处。所以没有《弟子规》就没有十善业。如果《弟子规》做到了,十善业很容易;《十善业道》做到了,《沙弥律仪》不难!这是一级一级的向上提升,学习有序,不可躐等。由此你才真正看到《弟子规》的重要性,它是做人的基础,人都做不好,怎么能学佛?一切都要从做人学起。


    「僧伽教育」本是「人天师范」的教育;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做出榜样给我们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送给释迦牟尼佛,名副其实,他确确实实做到了,一丝毫都不过分。现在的出家人困难多,他要记住世尊留下来的使命,那就是要教化一切众生。同时要面对修行增上(「增上」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进步),根性的改变;这才是真修行,不断的向上提升。佛陀教人,没有善根的帮他种善根;有善根的帮助他向上提升;善根成熟的,这一生当中一定帮助他成就。「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同时在现在又要与时代相应,其困难与复杂,可想而知。可是这个事情又不能不做,做的时候困难真多。如果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必然被淘汰,这一定的道理。能够真正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这就是佛经里头讲的「善根深厚」。善根深厚现在要靠什么?要靠你的天赋了。


    从前善根深厚的人多,原因是什么?有天赋,从小父母家教帮助了他,所以他根深蒂固,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头他也不会感染恶习,他不会受外面环境的影响,他能成就。现在太困难了,纵然有善根,从小没有好的教养,现前社会的诱huo比从前增加百倍都不止,有几个人能够不受诱huo?所以现在成功是愈来愈困难。因为困难,淘汰率就高,成功的人真的是了不起,古来的那些大德没有不尊敬的,为什么?他们要生在今天的社会也会被淘汰掉,这是肯定的。在这种社会不被淘汰,还能成就,这真正是值得诸佛赞叹,祖师大德敬佩。


    再者,由于长期以来佛教所累积下来的弊病,与历史因素所造成的传承失落,更加深了出家人在自行化他上的迷惑与不安;这是现在社会上普遍产生的现象。如何能克服?又何况现在有不少在家佛弟子主持道场,能如法吗?像夏莲居、李炳南老居士辈主持道场亦称如法,他们通宗通教,一生讲经说法,自己修持,确实许多出家人不能相比。如果自己没有修持,对佛法不能通达,主持道场就难免有过失,因果自己负责,谁都不能代替。

    现在国家的政策逐渐在改变,对宗教逐渐重视了。尤其这一、二年改变的幅度很大,中国的宗教也会走向国际,今年四月间我们国家宗教局将举办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讲到世界,当然参与的就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叶局长告诉我,这是中国第一次主办的活动,目的是希望能够贯彻和谐世界。**提出来的<和谐社会>,他在国际上提倡的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个主题非常正确,而且说得很清楚。从心开始就是「心净国土净,心安国土安,心平天下平」。


    现在我们要问,心如何得清净?心如何得安?心如何得平等?大乘佛教里讲的菩提心,就是讲的清净平等觉(觉则安矣,不觉则不安)。《无量寿经》的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完全符合这次论坛的主题。「大乘、无量寿、庄严」是果,「清净、平等、觉」是因。「大乘」就是现在所讲的多元文化,不分国家、族群、宗教;都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助合作,共存共荣。这是儒家讲的大同世界,佛家所讲的极乐世界。从哪里做起?就是这里讲的三句话,一定要从心「清净、平等、觉」下手。


    我们现在常说:清净、安、平等不容易做到。这虽然是世人普遍共同的希求,人人向往,谁得到了呢?为什么得不到?佛讲得清楚,千经万论无数次的重复,总是烦恼习气放不下。今天国际上这些问题,大家都知道很严重。此次我们在吉隆坡讨论,为什么这么困难?多数人认为是「面子」放不下,每个人都要自己的面子,都不肯将姿态放低一点,于是事情就闹僵了。如果我们肯把面子放下,肯牵就别人,事情可能就化解了。「面子」放不下,心就不清净,心就不平等,也就得不到平安。


    在这几年,我也特别提倡「诚敬谦和」,「真诚、恭敬、谦虚、和睦」。前年访问罗马教廷,我就将此四字送给教宗。「诚敬谦和」非常重要,如果这四个字做不到,那就太难了,和谐世界仅是理想,不能落实。所以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和谐从心开始,从自己做起,不是从外面。凡事不能要求别人。首先要化解自己内心对人、对事、对物对立的念头。别人与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事物跟我对立,我也不跟它对立。对立的念头没有了,心才会清净,才会平等。怀疑的念头不能有,疑是很重的烦恼,贪?痴慢之下就是疑,是根本烦恼。没有对立、没有怀疑、没有矛盾、没有冲突,从内心深处化解。要得清净心一定要舍贪?痴。换句话说,自私自利的观念要放下,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就不会清净,不会平等。孔子、老子、释迦,他们伟大处,就是没有自私。

    西方人也常常在问,感觉到很烦恼,人生到这个世间来究竟是为什么?所以西方人有七大问题:一问,人除了肉体之外,人生目的是在哪里?二问,我到底是谁?三问,我为什么在此地?四问,我将来要到哪里去?五问,我为何在世界上受苦受难?六问,我跟人、人跟我真正的关系是什么?最后问,我们与社会大众互相运作,影响众多,这个共同的关系是什么?我们与大自然,大自然在我们的周围显示出许多无法想象的能量,世间所有一切生物(地球上的生物)这种共同关系又是什么?这些是外国人常常怀疑的,我们有没有也常想到这些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佛答复得最妙了,佛讲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只讲了四个字「心现识变」。《华严经》云:「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八个字讲清楚了。整个宇宙的现象,以及我们这一生曰常生活的现象是什么?是「自性起用」。自性起用里就有善、恶、无记。所以说众生生活在这个世间,你为什么来的?你将来到哪里去?佛说这是「人生酬业」,简简单单就讲清楚了。你明白这个道理,就晓得生命是永恒的,一切生命是不灭的,只是不断的在转换身形。你今生造善业,来生生到天道,转换为更好的身形;若是造不善业,则转换为畜生身形、饿鬼身形、地狱身形。心行不善就会转换得很差的身形。谁主宰的?没有人主宰,自作自受。


    yi si  lan《古兰经》也说「信前定」。所以我说yi si  lan教也讲三世因果,「前定」是什么?你前生所造业因决定今生的果报。他们称上帝为「真主」,「真主依前定创造万物」。「前定」显然是你过去生中所造的业,为什么上帝造你让你享福,造他让他受罪?上帝若是无因由予人以苦乐,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吗!所以上帝说依「前定」,你过去生中造善、造恶。造善给你享福,造恶给你受罪。很公平,上帝大公无私,没有私心,不是依他喜欢不喜欢。释迦佛教学时间最长,穆圣教学也有二十几年,耶稣教学三年,时间更短,他是被人害死。所以在历史上,像释迦牟尼佛的很少,四十九年从事于教学工作,教学相长,所以他的智慧经验非常丰富。


    二十多年前,我总结大乘修学的纲领,写了一幅对联,「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修学要怎样用心?要用真诚心。别人对我虚伪,我对他真诚。为什么?他不离六道轮回,我唯求生净土啊!所以不可以用虚伪对待别人。我用清净心,清净就是决定不染污;我用平等心,平等决定没有高下;我用正觉心,不迷惑;用慈悲心,没有自私自利。所以佛说,六道众生有苦有乐,他们在世间是属于「人生酬业」。另一类人是来为众生服务的。那是佛菩萨、再来人,来度化众生的。说「度化」,人家又说这是迷信、是宗教。说「为众生服务的」,大家没话说。所以佛菩萨示现再来是为众生服务的。

    我们想想,我是来为众生服务的呢?还是来受业报的呢?大多皆是来到这个世界是受业报的。没错,可是我们学了佛法之后就可以作一个转变;转迷为悟,转业报为大愿,转变成跟佛菩萨一样,也是来为众生服务的。放下自私自利、放下贪?痴慢、放下名闻利养。我平常讲的十六个字,这是我们内在的障碍!「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痴慢」,这十六个字都要放下。心清净了,心安了,心平等了;和谐世界才有指望落实。如果不从这里学起,那就太难了。那就是一种理想,而无法落实。所以一切从我心行做起,从我们家庭做起,家都不和怎么能和谐社会。从我们自己的社团做起;然后再慢慢推广到都市、到国家、到世界。此事要以诚敬心、慈悲心恳请三宝加持,祖宗加持,才能办到。如果没有三宝、没有祖宗加持,真的是很不容易。自己当然要热心,要谦虚、要卑下,希望在这一代的志士仁人们,能圆成此一利乐世界全民的伟大事业!这是全人类的期望。谢谢大家。

作者: 学佛无涯    时间: 2009-1-2 11:42

顶礼净空老法师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