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卍新纂续藏经 No. 1189 净土承恩集 [打印本页]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28 13:03     标题: 卍新纂续藏经 No. 1189 净土承恩集

卍新纂续藏经 No. 1189 净土承恩集



清 芳慧编



1卷


  No. 1189-A 净土承恩集新刻序
  
  承恩集者。乃妙能法师虚心为道。知恩报恩之言也。所以从始至终。无非赞极净土。信极恋公。以及自己真信实行。直心发露等语。可谓醒愚蒙之痛策。渡苦海之慈航也。法师生来纯厚。信根天然。在儒教时。见佛必礼。逢僧喜拜。故得于净土法门。深信力行如此。因念净土。正被时机。遂发大心。极力阐扬。逢人必劝每晨十念。及记数持名。一时依教得往生者。不能尽举。有三人听法师之言。十念记数。尽报不倦。皆得往生。乃余亲闻亲见。一瑞邑常宁寺。超宗师。三日之前。预知时至。遂将衣服经书。分施亲友。至第三日。请众同念佛一枝香而逝。一平邑广慧寺。锦静师。七日之前。预知时至。遂请净友打七。自己禁语。相随念佛。至第七日。端坐忻然而逝。一常寗寺之邻。黄茂森居士。临终之时赞曰。承妙能法师示云。若知西方好处。假使请作国王。必不肯去。果然果然。并诫妻子。精进念佛。遂称佛而逝。略记三人。以明净土之当机。持名之灵验。总由法师力宏斯道之大愿也。坚密大师示十念法门云。此净业必不可少之行。即课佛多者。亦当行之。藕益大师云。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虽多。记数最为稳当。真实操履之士。岂求异愚夫愚妇哉。今观三人。别无奇妙。只有十念记数而已。故知十念记数。功德不可说不可说。余深惭下劣。常生忧疑。何幸闻斯切要之典。每读之。如云开月朗。庆快之至。遂发心募刻。以公净友。唯愿若见若闻。咸学法师信极恋公之志。必得死心念佛。早生西方。庶不负承恩集血滴滴之言也。
  时维光绪二年四月佛降诞日净业弟子心永能奉敬然臂香十二炷稽首谨识
  
  净上承恩集目录
  ·莲宗必读新刻缘起
  ·西方径路序
  ·净土自警录序
  ·净土神珠序
  ·净土随学序
  ·西归行仪序
  ·念佛开心颂跋
  ·径路开心二书同跋
  ·募刻神珠跋
  ·径律异相跋
  ·生无生论亲闻记跋
  ·刻往生要关缘起
  ·刻血像诗缘起
  ·阅彻祖语录有感
  ·阅菩提心文有感
  ·血书弥陀经发愿
  ·跋恋公发愿文偈
  ·血书(四十八愿九品观章)发愿
  ·复恋公书
  ·八要赘言
  ·良医救苦
  ·掩关警策(附)
  ·发露自勉
  ·呵弃欲盖
  ·题血像诗
  ·十种功德
  ·莫求速验
  ·真信佛号
  ·薄有所领
  ·念佛自惭
  ·念佛自幸
  ·念佛自鞭
  ·念佛自慰
  ·念佛偶成
  ·念佛述怀
  ·念佛感怀
  ·幸亲知识
  ·庆闻极乐
  ·全凭信愿
  ·必须记数
  ·不用多解
  ·十念法门
  ·和彻祖诗
  ·刻亲闻记偈
  ·自跋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28 13:04

  净土承恩集
  
  谂西学人 妙能芳慧 编
  
  莲宗必读新刻缘起
  
  夫信愿持名。乃速脱轮回之最胜方便。灵峰云。倘信愿不真。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若信愿猛利。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彻悟云。只将信愿二法。常存在心。如忠臣之奉圣君密旨。孝子之受慈父严命。不论多念少念。皆为往生正因。故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不可忽诸。恋西大师。所编莲宗必读。专重信愿持名一法。深契一行三昧之旨。不但令多障有情。依斯径登不退。又可使疑惑之徒。信而有勇。诚苦海之慈航。昏衢之慧日也。又自序一章。将释迦彻底之悲心。弥陀普被之大愿。净土之要纲。持名之妙诀。统括在一序之中。不唯言简意周。且使净土深旨。无余蕴矣。予初一读。喜出望外。如贫得宝。如暗得灯。虽净土诸书如山积。其中不无药忌之嫌。唯此一书。颇切今时。尽善尽美。如矢必应弦。药必应病。名之曰必读。夫复何疑。请即流通。以结净缘。师曰。谬集诸文。流通何益。但自作鞭策耳。因坚请不已。遂嘱余较订。付之剞劂。所愿凡同志者。共为披读。了然知生信发愿。以起妙行。而速脱轮回。永阶不退。未有逾此者也。敬跋数语。以识法喜云尔。
  
  西方径路序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可得度脱。盖余门修道。全凭自力。竖出三界。先须忏其现业。断尽烦恼。若现业不忏。见思烦恼。分毫未尽。则分段生死不尽。不能出离同居国土。故云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念佛求生净土。乃仗佛力。横出三界。不须忏业。不断烦恼。从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国。则生死根株。便永断矣。故云唯依念佛。可得度脱。所以善导和尚云。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又云。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况末世斗诤坚固。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舍此简易直捷方便。寗不被惑。恋西大师谨遵此旨。备考佛祖诚言。述成四十八偈。并录诸文为证。将净土之指南。和盘托出。往生之左劵。彻底掀翻。不但词切理明。易阶信愿。且使障深机钝。易解持名。名之曰西方径路。诚可谓径路中之径路也。有同学愿西寿西等。倡募流通。所愿见者闻者。皆结净缘。信者愿者。同生乐国。甲戌夏佛降诞日。学人芳慧敬然臂香九炷。供养阿弥陀佛。稽首书于旌教讲寺之净土关。
  
  净土自警录序
  
  夫净土法门。群机普摄。凡具信愿。皆得往生。乃至临终苦逼。但称十念。亦必横超。非弥陀愿海。安能如此。可谓圆顿中最极圆顿。方便中第一方便也。恋西大师所编净土自警录。全提此旨。述偈赞扬。将诸佛之诚言。重重拈出。列祖之要语。一一指陈。赞极西方之妙境。叹尽娑婆之苦情。不但令浅学之人。信而有勇。又可使深悟之士。理事圆彰。诚苦海中之大津梁也。余每一展读。身毛卓竖。如熟睡闻迅雷。钝马着痛鞭。则欣净愈深。厌苦愈切。虽净土诸书。众美毕备。未有如此精诚。抉破时病。句句从悲心流出。言言因实行发挥。以此自警警人。恳切之至。所愿有缘遇此。深生庆信。发愿持名。誓无改变。纵遇邪说纷纷。必不为他岐所惑。莫论散心定心。只克课程。终身不缺。日勤日切。净土华蕊。昼夜增荣矣。同志者共勉之。
  
  净土神珠序
  
  净土法门。所以称神珠者。盖佛德圆融。随心发现。如摩尼宝。有愿必遂。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既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则知是心作九界。是心是九界。世出世法。无不由心而作。无不即心而是。故楞严云。知其本因。随所缘出。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如是。则十方虚空。微尘国土。皆是心中之物。离心之外。更无一法可得。故知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万亿刹之遐方。的是唯心之净土。八万四千之妙相。得非本性之弥陀。余从前舍西方极乐。别言唯心净土。舍万德慈尊。别言自性弥陀。背乐邦之慈父。堕死水之深坑。真可哀哉。恋西大师。尽弃旧习。力究此宗。见时人之谬解。愍自己之前非。集诸圣之诚言。阐一乘之妙旨。名之曰净土神珠。欲令修净业者。了知现前一念。具无量义。信弥陀依正。还在西方。西方依正。不离本性回神亿刹。实生自己心中。孕质九莲。岂逃刹那际内。神珠之等。良在于斯。予深愧下愚。无言可赞。聊记亲闻。以表师志云尔。壬申夏净业学者芳慧拜识。
  
  净土随学新刻序
  
  净土随学一书。乃恋西大师深念佛恩。剖心沥血之言。其中阐扬净土妙义。罄无不尽。非但言真行实。令人易起深信。而且文简理明。令人易发大愿。信愿既备。则持名一行。不勇自勇。如礼想与入观。将二经之本旨。次第指陈。径路及开心。将净土之正宗。分明拈出。非善导亲承。坚密面授。岂有是哉。十一序文。或引初心。而别垂方便。或宏净要。而细剖幽微。皆依圣教发挥。慈心涌出。十篇发愿。或感深恩。而立誓上求。或忏重罪。而发心下化。可谓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至若有佛土颂。破心性无佛无土之偏邪。痛策依稀。救名号即佛即心之混滥。乃别出心裁。对病发药。且平常。且奇特。非透彻灵峰坚密之意。安有此作。以及深恩略赞。刺血畅怀。种种偈等。莫不为被时机。沥枯心血。幽玄之至。警策之极。夫此书者。真可谓救病神方。生西妙诀。故能令我障重之人。于持名法门。深起信愿。死尽偷心。自蒙晓法师。指我见师于佛顶山。至今十有余载。所承法恩。不可思议。非尽未来际。助师行化。安能酬报也哉。乙亥夏。有西舲上人。自涔阳远访至绍。一见此书。殷勤称赞。再四劝师流通结缘。遂题词于卷首。又净友本缘对余云。某甲得解魔缠仗随学力。遂出钱二十千。复行倡募。愿广流通。以报深德。书名随学随者谦也。学者信也。师具此谦信二德将来往生。必早见佛。唯愿净业之士。咸随此学。学到如师信愿切。定随师后见弥陀。随学二字。甚深甚深。可知吾师一生苦志。都回向在随学二字。故自序云。愿承此随学善根。早得见佛闻法。早能说法利生。即普贤菩萨。常随佛学。恒顺众生之顺也。时光绪元年腊月望日弟子妙能芳慧在舜江旌教讲寺净土关内敬然臂香四十八炷供养阿弥陀佛并随学妙书稽首谨序。
  
  西归行仪跋
  
  佛说弥陀经者。圆中钞云。即是三德秘藏。圆该一切。舒之则弥纶法界。一即一切。卷之则摄在一经。一切即一。能如是了。则弥陀一经。充满法界可也。十方法界。皆具此经可也。受持之人。诸佛护念。其所护念。不在兹乎。求净土者。急须讽诵。以此功德。速往西方。读诵大乘。无过于此。十念门者。弥陀立誓以导奉持。可不遵乎。每晨称念。面必向西。楚禅师云。一方土净方方净。十念心真念念真。此深得面西十念之奥旨。故灵峰赞楚石。即是阿弥陀正觉也。为此持名人纵得一心不乱。此行切不可废。此行一废。则信愿不切。往生难矣。故要解云。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亦无得生之理。二仪者。运三业之至诚。向西方之妙境。则心佛宛然。自他不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旨明矣。苟能遵此。则信愿不深。而自深焉。莲宗必读序云。名号功德。自何而始。乃因六八大愿之所庄严。九品悲心之所成就也。是故专持名者。此二经文。应当熟读。坚固信愿。全赖于斯。恋西大师以至诚心。集此一书。可谓契理契机。尽美尽善。其自序一章。奇唱极谈。精详贯彻。非得三昧。定佛冥加。略引后文云。弥陀因果。始终不舍于我等苦恼众生。而依此持名。于念念中。必能圆具信愿行之三种资粮。诚哉此语。不得净宗之骨髓。必难如是。余初一读。便如得宝。越读越深。愈思愈妙。深惭垢重。何幸闻斯。得益良多。感恩不尽。乃觉从前持名。全无信愿。只是压捺妄想而已。所以每每改换题目。别求深妙。故坚密大师云。未阶净信净愿。十方三世佛祖大道。如何荷担。唯愿修净业者。竭力遵此行仪。则信愿必坚。西归必稳。见佛非难。度生亦广。甲戌夏谂西学者芳慧敬然臂香四十八炷供养净土法门拜识。
  
  刻开心颂跋
  
  念佛开心一颂。恋西大师因念佛人。有二种障。不能生喜而作。夫念佛不能生喜者。皆因未得其妙。不知有功。故而贪着悟门。恶嫌妄想。若能得妙知功。则悟门妄想。二无忧矣。佛号功德。微妙难思。苟能信之。则万虑皆忘。欣心必起。行人各有无始以来。妄想习气。只要深知其过。必不为害。是故但须呵弃。不必着意遣除。越遣越多。此六则颂。次第贯连。细心读之。必有深益。念佛开心。心开见佛。无边妙义。咸在其中。修净业者。不可不读。余愧宿障深重。学无所成。幸遇恋公。历垂言教。确信持名。今读此颂。复得断除二种深障。深蒙法润。感德无涯。由是发心。敬刻流通。愿公有缘。同沾法乳。甲戌夏学者芳慧敬然臂香九炷谨识。
  
  径路开心颂二书同跋
  
  叶静觉居士与恋公书云。弟子静觉。承恩指化。犹野人效食橄榄。惟有忍涩嚼去。誓得清香而后已。兹者奉到前月所发西方径路。念佛开心颂三本。翻深出浅。显易隐难。真径路中之径路。方便中之方便。若非柔软老婆婆。怎医娇孩心里病。苦口诚言。声声皆血。化执起懦。厥功伟哉。弟子等自当朝斯夕斯。但愿心花开朗。性体灵明。普度佛种。同生极乐。方足以报佛恩。而慰师愿也。余阅此信。每阅一转。为一首肯。惭愧之至。欢喜之极。书云。翻深出浅。显易隐难。化执起懦。厥功伟哉。愧哉。余每每有此赞意。词不能达。居士真所谓先得我心者矣。又云。若非柔软老婆婆。怎医娇孩心里病。苦口诚言。声声皆血。喜哉。恋公一生之苦志。得此知音。诚所谓伯牙之琴。非子期莫识者矣。阅此书者。不但颇知居士常念佛恩之大善根。且深识恋公每镂心血之大悲愿也。居士于净土。若非缘之深。信之极。于二书。若非解之深。喜之极。决定不能出此言哉。是故将此共成一跋。以附二书之后。以畅余怀。而表师志。采长补短。乃余之不肖也。学者芳慧妙能拜识舜于江旌教寺之净土关。
  
  募刻净土神珠后跋
  
  余自惭昏昧。学力全无。若不逢知识。将唯心本性。细细剖明。禅净混滥之大病根。犹且不知。唯心本性。瞒盰儱侗之微细病源。那能辨别。为此倘无明师。定起邪见。纵存信愿。焉能了知因果厌欣之奥旨。纵喜持名。焉能明解唯佛唯土之妙宗也。幸哉获此神珠。如昏衢而逢宝炬。照了病根。终生净土。得益无量。感恩不尽。略引序云。净土实境昭彰。即是唯心。弥陀真身显现。即是自性。实有净土可生。实有弥陀可见。此等语者。妙哉至矣。不但融通事理。圆明心宗。抑且斩尽偏邪。抉破时病。诚天台之的旨。净土之正宗者焉。愿同行之人。同遵此学。熏此妙解。必起妙行。必得早生净土。早见弥陀。早获法忍。早度众生。庶不负智者慈云法智幽溪灵峰彻悟等。诸大祖师。一番血力。又不负恋公所集神珠。为法为人之一片苦心矣。余因法缘有幸。故募刊毕。而复为之跋。甲戌冬学人芳慧敬然臂香四十八炷供养阿弥陀佛遂回向云。
  吾今募刻神珠  为感重魇得窹
  普愿若见若闻  信有西方净土
  不落理执偏空  不堕邪见岐路
  人人凭此修行  同见弥陀慈父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重梓跋
  
  天台云。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真无生。此谓心净故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长芦云。以生为生。常见也。以无生为无生。断见也。生而无生。无生而生。第一义也。天如复约性相义释之。妙真如性。本自无主。因缘和合。乃有生相。以其性能现相。故无生即生。以其相由性现。故生即无生。天衣怀禅师所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是也。如上发明生无生义。皆可断深疑而生深信。无奈去圣时遥。人根日陋。于此圆顿直捷之旨。不能了知。所以唯心本性之宗。每多混滥。是故幽溪大师。别出奇才。复造生无生论。仅十门。而能遍收于龙宫海藏。只一法。而能贯彻于三世十方。奇哉妙辩通神。古今未有。故受教法师序亲闻记云。敷文极畅。阐义至精。座下听众。无一人若身若心生。懈倦而不开悟者。余倘不闻恋公每每深赞。焉能于此信入。决志求生。全仗此矣。遂发心募刻。以酬厚德。所愿法界众生。同结此缘。尽未来时。共扬此法。后学芳慧敬然臂香四十八炷稽首谨识。
  
  经律异相摘录跋
  
  夫经律异相一书。特采因果。专明罪福。发明十方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说种种法门。开示众生。总不出因果之义。恋西大师学禀台宗。行专净业。因果之事。最极尊重。偶读此书。欣然之至。惜其太广。不能遍行。随笔录之。而成两卷。以此自警。并以警世。为法之心。可谓至矣。余每一披览。悲欣交集。何幸而得逢斯典。稍知因果。何罪而染习难除。净功莫克。谅必宿世因果不分之报也。愿同袍之士。同阅此书。同信因果。同念弥陀。同生净土。庶不负流通此法已。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28 13:04

  附刻往生要关缘起
  
  余每见修净业者。说着现世往生。多疑而不决。非疑业障深重。即疑功行浅薄。人人易犯此病。个个难逃此关。何哉。皆因不知弥陀愿力。特于苦处生悲故也。余壬申夏至虞。见恋西大师要关之旨。不怕业障重。只愁信力微。不嫌功行浅。最忌心自退。此深契弥陀普收之愿。诸佛广赞之心。可谓破夜明灯。过河要筏。欲往西者。必不可少。遂发心付梓。并印千张。以结净缘。今刊神珠。又附于后。普愿见者闻者。知其胜异方便。不被此一疑。而失千万劫难逢之奇遇也。
  
  附刻血画阿弥陀佛诗缘起
  
  同治壬申夏日。恋西大师。见余和吴决西居士。血画弥陀像诗十首。忽生随喜。每和二首余一见之。深生惭愧。乃超过我百十万亿倍也。读之愈久。欢喜愈深。此诗知者颇多。皆称美善。总不及我师之至诚恳切。诚可起信愿而助持名。谨将此诗。附刻神珠之后。普告同学友人。同为警策。愿同刺幻身。同描真佛。诚能运此恳苦之心。决定到彼极乐之国。
  
  读彻悟禅师语录有感序
  
  同治丁卯冬。余在普陀法华洞。蒙恋公将彻祖语录数假最切要处示余。余即另抄一纸。随身受持。语云。倘置佛名而别修三乘圣行。亦是浪用精神。亦是千钧之弩。为鼷鼠而发机。况造六凡生死之业乎。一句佛号。不杂异缘。十念功成。顿超多劫。于此不信。真同木石。舍此别修。非狂即痴。倘佛祖现身。顺逆至极。尚不改其信愿。况其余乎。世间出世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一声佛号一声心。直下分明岂待寻。一念悟。随净缘。即佛法界。一念迷。随染缘。即九法界。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夫成佛是佛。理无二致。见性作佛。难易相悬。岂非念佛较之参禅。尤为直截痛快也哉。嗟乎。余惭垢重。虽得此至言。时常披阅。总不能放下世缘。一心念佛。故一回温郡。被业缘所牵。常逐利名。竞争人我。所造罪愆。非但九品难登。抑且三途难免。由是发心。往虞东明因寺。复亲恋公。幸藉慈力。而得掩关于旌教寺至。乙亥春将。彻祖之文。细心读之。始知此数假文。说理圆顿之极。说事剀切之至。说信愿坚固。尽诠净土之玄关。说因果同时。极显净宗之奥旨。且净染判悟迷。明指为佛为生之缘起。禅净分难易。甚彰是佛作佛之纲宗。诚可谓彻骨之谈。剖心之语。设不遇恋公指提。安能于兹得益。此恩此德。剜肉以然千灯。未足酬报。遂即向佛前。敬然臂香四十八炷。供养阿弥陀佛。立誓每日持佛号六万声。庄诵弥陀经六卷。毕命为期永无改变。又印送彻祖语录四十八部。以结净缘。所愿承此功德。速舍苦命。速取乐邦。速回堪忍。速度含灵。始堪报彻祖之恩。并可酬恋公之德耶。今将前文。重述六偈。以自痛策。
  倘置佛名(至)顿超多劫(赞曰说理圆顿之极)。
  十念能超多劫修。莲邦速入妙无俦。三乘圣行功虚弃。况起六凡生死谋。
  于此不信(至)非狂即痴(赞曰说事剀切之至)。
  不信西方是极痴。如同木石实堪悲。愿从今日狂心歇。定课持名不改移。
  倘佛祖现身(至)更念谁(赞曰说信愿坚固云云)。
  净土须凭信愿坚。岂因顺逆被他牵。纵然佛祖移吾志。决不更张最胜缘。
  一声佛号(至)岂待寻(赞曰说因果同时云云)。
  净宗因果本同时。才念洪名达宝池。句句分明心佛判。自他不隔一丝丝。
  一念悟(至)珍重乎(赞曰旦净染判悟迷云云)。
  迷悟从缘染净分。故知生佛有来因。现前一念当珍重。十界差殊在此根。
  夫成佛(至)痛快也哉(赞曰禅净分难易云云)。
  禅净咸谓一理通。谁知难易却非同。参禅虽是超群法。直捷还须让此宗。
  
  阅省祖发菩提心文有感
  
  省庵法师发菩提心文云。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纵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又云须以佛法为鞭策。以善友为提携。造次弗离。终身依赖。方无退失之虞。余在常宁寺时。被名利所陷。甚可悲伤。因读此有感。而得回心。复亲恋公。故于甲戌夏。在旌教寺关内。而述偈云。
  愚人行善实馍糊。虽是好因被罪污。若不死心专念佛。只愁难免入三途。
  明师佛法要常亲。譬若婴儿傍母行。毕世依凭恒警策。才方免得退初心。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28 13:04

  刺血书阿弥陀经发愿缘起
  
  大矣哉。弥陀妙典。本名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所以广长舌覆而同赞。诸余经尽而独留。坚密大师云。佛法之妙。莫要于净土。净土之妙。莫要于持名。持名之妙。莫要于小本弥陀。字字是行人真归。字字是行人妙观。恋西大师因此述礼想仪。奉为日课。并刺舌血。书写此经。以常供奉。可谓是真精进。是为真法供养如来者也。余蒙恋公面授此经大意。并礼想行仪。余即至诚礼诵。不敢懈倦。故得于此妙经。薄有所领。一日承师寄下刺血发愿文。细心读之。愈加欢喜。始知此经。直显众生久迷之自性。大畅诸佛普度之本怀。如此深恩。岂能酬报。是故亦发心刺血。书写此经。以便终身供奉遂发愿云。弟子芳慧。
  无始造业  至于今日  受苦无量  未曾暂歇
  今虽出家  生死不切  戒律多亏  威仪全缺
  心浊志昏  语言唐突  见陋质愚  行为暗塞
  幸遇法门  横超带业  赖佛冥加  方堪得入
  可恨障深  每生退息  庆有宿缘  常逢知识
  励我修持  策吾放逸  历赐忠言  恒常获益
  欲报深恩  愧无道力  遂发诚心  学其刺血
  以血写经  聊表恳切  运此苦心  求彼乐国
  愿命终时  佛来迎接  见佛意欣  众罪消灭
  闻法心开  佛慧顿彻  得悟无生  神通莫测
  回入娑婆  广化含识  同念弥陀  同生彼国
  圆满菩提  一生补佛  方报佛恩  并酬祖德
  
  跋恋公刺血发愿文偈
  
  余侍恋公  经几岁月  刻刻闻香  如入兰室
  每有要言  必为细说  欲我死心  剖心沥血
  今读愿文  词句明彻  小本妙宗  明明显出
  念佛要纲  重重明揭  仔细澄思  更加喜悦
  厌苦之心  愈厌愈急  欣乐之怀  越欣越切
  杂学偷心  从此得歇  一句洪名  感恩难说
  
  刺血书四十八愿九品观章发愿缘起
  
  莲宗必读序云。名号功德。自何而始。乃因六八大愿之所庄严。九品悲心之所成就。余学净宗。增进信愿。全仗于斯。是故将此二经熟续。或礼或诵。不敢懈怠。乙亥冬。闻恋西大师刺血。书此二经。更加踊跃。故亦随之发心。刺血书写。以常供奉。敬依恋公之愿云。
  我今刺身血  敬写六八愿  愿我命终时
  得见弥陀面  又复然臂香  炷数四十八
  供养阿弥陀  愿速生彼刹
  
  我今刺身血  敬写九品经  愿我早离苦
  早得下品生  又然香九炷  供养花池佛
  愿求命终时  莲现如初日
  
  覆恋公戒述书
  
  叨蒙恩师。屡赐滴血之言。真是救苦良方。感恩不尽。仔细澄思。吾师每出忠言劝慧戒述。死心念佛。如今越作越多。不肯速改。真是悖逆之徒。师云。既知自呵。应当莫犯。自呵故犯。是甚么心行。真无惭愧之人也。又云。东攀西缘。其病虽重。死心念佛。可以调治。弃本逐末。乱作偈文之病。无药可救。我见魔入心。执药成病故也。蒙师如此指迷。令不肖昏昧锢蔽之人。不悔而悔。不戒而戒。吾师真有起死回生之术。不肖之病。虽落在膏肓。犹得圣药而治之。不肖之眼。虽多医膜。犹获金錍而刮之。庆幸之至惶恐之极。不肖业深障重。心浊志昏。是故一出言便糙气。一举笔便粗心。凡动作行为。不至尽头。必不肯休。实如痴钝之马。非仗智策。痛鞭出血。总不肯行。愧甚愧甚。吾师深慈大悲。忠言苦口。破我病源。言言沥血。化吾迷执。句句剖心。叶静觉居士所谓。若非柔软老婆婆。怎医嫡孩心里病。化执起懦。厥功伟哉。果然果然。不肖闻常精进菩萨。为一众生。经无量劫。随逐不舍。犹不受化。曾无一念弃舍之心。吾师今日指化不肖。亦复如是。安得不庆。安得不喜。此之恩德。粉骨碎身。难以酬报。故于监斋菩萨诞辰。敬然臂香九炷。立誓云。芳慧此生。再作偈文。必堕地狱。又然臂香六炷。供养两土教主。惟愿佛力加被。令我至死。不忘一句佛名。于一念顷。顿生彼国。方报佛恩。并酬师德。从今以后。决不再犯。兹特书寸楮。谨复吾师。临颖不胜惭惶之至。
  
  八要赘言
  
  同治癸酉秋。余在旌教寺关内。每读恋西大师。净宗八要。莫不汗流浃背。所得利益。非言赞之所及矣。因此忽忘疏拙。跟而和之。敬然臂香十二炷。以表至诚。稽首谨序。
  
  欣
  
  弥陀愿海胜常伦。带业横超绝苦辛。五逆回心生四土。八哥称佛见三身。千经为此寻常劝。万论由斯悉共珍。何幸闻兹圆顿法。至诚欣乐敢因循。
  
  厌
  
  自惭离俗厕僧伦。依旧昏迷受苦辛。常逐虚名抛实德。每争小利陷全身。狱门已脱仍招罪。宝所虽登莫获珍。静夜澄思深起厌。誓持佛号不因循。
  
  信
  
  欲成三昧脱尘嚣。死尽偷心不敢摇。诸佛诚言谁可越。弥陀誓愿孰能超。华台日日空中接。宝手时时池上招。深信持名功德大。无边罪业一声消。
  
  愿
  
  克期诵佛绝牵情。先断攀缘得正行。志力不坚功不显。爱根难拔罪难轻。厌离念猛修尤切。欣慕心真道必成。愿获无生法忍后。大开宏誓度迷城。
  
  行
  
  十念得生永不疑。全凭佛愿向西驰。志求极乐休空过。记诵洪名莫待时。未悟他邦原故国。安知自性有阿弥。从今勿执唯心土。行实终能见导师。
  
  专
  
  求生清泰法何饶。善导遗风最可标。一念单提家不远。万缘俱绝路非迢。余门广学诚难入。净土专修实易超。但诵弥陀无异想。菩提时长惑时消。
  
  久
  
  念佛法门本易超。曾亲知识始无摇。暂时礼像功尤大。毕世持名福更饶。一念专求须恳切。三心圆发岂轻聊。诚能久立坚精行。何虑西方路甚遥。
  
  警
  
  久背慈亲实可嗟。他乡流落苦时遐。轮回都为尘缘累。生死皆由妄念差。每被八风丧本志。常招六贼败吾家。此身必欲归安养。警策持名莫染瑕。
  
  良医救苦
  
  昨蒙恋西大师垂赐忠言。感恩无尽。诚救苦之良方也。即贴座右。时常觉照。忽忆智者大师十疑论。并止观安忍之文。不觉五内如烧。惭惶流泪。仔细思之。哀而又喜。哀则哀夫恶习难除。时时发现。喜则喜夫明师获遇。切切提持。因述四偈。以自痛鞭。敬然臂香九炷。供养阿弥陀佛。以志不忘。癸酉冬书于旌教寺。
  叨蒙慈德赐良方。镂骨铭心岂敢忘。烂筏救沉防自没。庸医疗病恐人伤。婴儿远母终遭苦。小鸟离枝定有殃。愿得恒尝苦口药。革除重疾获清凉。
  堪惭宿世少良因。今得为僧丑且深。佛法未通偏喜讲。人情宜淡反频亲。但知好管他家事。那觉常迷自己心。幸获忠言明指示。从兹尽改旧时行。
  深思格语实惭惶。微力岂堪作度航。誓愿不坚随境转。狂心未歇被风飏。爱绳恨少慧刀斩。痴马羞无智策降。哭诉弥陀求保护。令我宿习早消亡。
  立志掩关本正行。何如教理未曾明。昔贤有德尚藏德。今我无名偏要名。喜说语言心必乱。欣攀眷属道难成。反躬自责双流泪。哀告慈尊愿往生。
  
  掩关警策附
  
  掩关本避人情乱  定课原防世事缠
  六字洪名应努力  三时淡饭可随缘
  识性不嫌羹味苦  知心何用语言甜
  顺境乱心多挂碍  逆缘助道少牵连
  法爱不轻功不熟  人情难淡道难全
  名声愈广情愈重  利养越多爱越坚
  劝人恐惹人情缚  说法防招法感牵
  癞客医疮真可笑  破舟救溺实堪怜
  
  发露自勉
  
  余在虞东明因寺。见恋公净土随学中。有直心吐露。不瞒自丑之言。忽尔心酸。惭愧之至。乃知出家以来。全无实行。但求虚名而已。所以每逢有过。悉皆包藏。稍有能处。尽力称举。今日欲改前谬。故然臂香四十八炷。发露忏悔。因述偈四首。以为痛鞭。壬申冬识。
  为僧返俗实堪羞。可恨前生没善由。才出苦门仍退步。将登宝所忽回头。赖承佛力重加被。感动吾心转慕求。幸得再披无上服。誓持圣号往西游。
  自愧多生恶习深。愚痴昏昧道难成。已参禅旨功无就。曾读经书理不明。举动粗心真可厌。语言糙气实堪轻。澄思此事双流泪。发愿常持彼佛名。
  业识茫茫不暂停。可悲宿世罪根深。暂持名号邪心起。才诵经文浊念生。恶减善增终脱苦。染多净少必沉沦。愿求彼佛垂金臂。携我早归极乐城。
  三毒炽然是我身。殷勤哀告大慈尊。常因恶利随情转。每为虚名逐境行。如此作为终堕落。必须忏悔免沉沦。臂焚四十八香炷。供养弥陀愿往生。
  
  呵弃欲盖
  
  详夫生死之根。莫过五欲。修行之障。莫过五盖。而求生西方者。急须呵弃。可使一生成办。决定往生。否则。贪求不息。障道弥兴。娑婆之苦仍增。西方之乐仍远。妙能净侣因阅净土神珠。而作此颂。言简意周。直捷痛快。欣厌之旨。莫不备焉。足可以策励身心。速成净业。劝同志者。当置诸坐隅。日照其心。日省其过善恶之因。苦乐之果。只在当人一念之间。暂起贪嗔。生死浩然。才忆弥陀。莲华光灿。可不慎乎。同学古昆序于明因寺之西楼。
  
  色
  
  色欲由来祸最深。使人长劫堕沉沦。急须念佛生安养。触境能令悟本真。
  
  声
  
  邪声入耳乱人心。三昧难成害亦深。必欲往生闻妙法。时时念佛莫因循。
  
  香
  
  鼻纳诸香过患深。无边结使一时生。早须托质莲华里。别有奇馨发善根。
  
  味
  
  愚夫嗜味道难修。有志之人定不求。但得往生安养国。醍醐常现永无休。
  
  触
  
  触欲迷人甚可哀。名衣细软苦安排。那知佛国真如体。自有庄严逐念来。
  
  贪
  
  贪毒丧人最可忧。无边生死岂能休。不求净土逍遥处。受苦何时得出头。
  
  嗔
  
  嗔火炎炎烧德林。菩提道果莫能成。常思极乐诸贤辈。都是慈悲忍辱人。
  
  睡
  
  睡魔一到没精神。纵有修行亦被侵。急念弥陀求出路。宝莲华里好安身。
  
  掉悔
  
  掉举侵凌亦可惊。转生忧悔苦尤深。至心常念弥陀佛。愿作西方快乐人。
  
  疑
  
  疑心微起道无成。诸佛因斯劝诫深。蓦直一条安养路。全凭信力始堪行。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28 13:05

  题血画弥陀像
  
  彻悟禅师语录。有血画弥陀之诗。余阅之有感。故于辛未冬。发心刺血画像。吴决西居士见之。遂题诗十首。至心称赞。余读之大喜。亦和十则。以伸鄙怀。
  悲伤多劫负吾师。众苦交煎不暂离。刺血[糸*寫]真无别愿。但祈金臂早相垂。
  每想慈尊两泪淋。多生离别恨难寻。剖身沥血描真像。惟愿早聆说法音。
  血绘金容万德成。真身实相甚分明。愿吾速灭无边罪。舍此报身必往生。
  刺血涂成金色躯。宛然真佛体无殊。至心皈命常如此。愿早脱离四大模。
  火宅炎炎不可安。群灵暂处苦千端。血心缮佛超生死。免得阎王怒目看。
  血图彼佛向东来。宛尔真身立宝台。稽首哀陈生死事。悲声痛切响如雷。
  堪怜心主不惺惺。流落他乡昧己灵。今日思归剖舌血。描成彼佛岂丹青。
  血画弥陀色自新。俨然池上现金身。深惭久背天真父。谁识原来不隔尘。
  多生业系甚难开。誓向珍池去培栽。剖破舌头流赤血。真诚画出古如来。
  深愧愚痴不识真。弥陀救护过慈亲。今将一滴精诚血。画作莲池丈六身。
  先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究其轻爱之本。莫过厌身。一念之原。莫过信佛。苟能深信于佛。则念不期一而自一。真厌其身。则爱不期轻而自轻。妙能净友。久怀此志。立行不休。复能舍身刺血。敬绘弥陀。并题佳句。以表欣厌。可见轻爱之心。弥坚弥勇。一念之功。愈切愈深。诚哉斯志。虽未脱秽邦。不是娑婆之久客。未生宝所。已是极乐之嘉宾也。同治壬申。古昆谨跋。
  
  念佛十种功德颂
  
  经云。若能暂归三宝。受持一佛名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一。昼夜一切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诸佛昼夜护念。弥陀常放光明摄受。四。一切恶鬼不能害。毒蛇毒龙毒药不能中。五。水火冤贼。刀箭牢狱。枷锁横死。悉皆不受。六。先业消灭。冤命解脱。更无执对。七。夜梦正直。或见弥陀胜妙色像。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欢喜礼拜如敬佛。十。命终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弥陀圣众。持金莲花。接引往生。尽未来际。受胜妙乐。天如云。十种功德。经文具载。佛口所宣。现生来世。皆有利益。但当精进。不用怀疑。余于念佛法门。能安心无畏。全赖于此。且得逢凶化吉之处甚多。是故述颂。以便讽诵。
  若人专念佛名字。一切诸天尽守持。大力神祇并眷属。时时随后不相离。
  若人专念佛名字。菩萨因斯常救迷。大等观音二十五。恒随守护长菩提。
  若人专念佛名字。诸佛由兹常护持。况感弥陀恒摄受。光明常放破吾迷。
  若人专念佛名字。恶鬼恶蛇尽远离。毒药毒龙咸不害。如斯利益少人知。
  若人专念佛名字。水火贼冤悉解除。横死锁枷皆不受。刀兵牢狱亦更移。
  若人专念佛名字。先业宿愆尽灭之。杀命冤仇蒙解脱。便教执对永分离。
  若人专念佛名字。夜梦吉祥绝险危。或见弥陀胜妙像。亲垂金臂来提携。
  若人专念佛名字。气力充盈利作为。颜色光明尘垢涤。心常欢喜绝纤疑。
  若人专念佛名字。一切人民喜相随。恭敬归依并供养。钦承如佛又如师。
  若人专念佛名字。怖畏消除念不迷。圣众弥陀同接引。未来受乐永无离。
  
  莫求速验
  
  净功切莫速求验。急急应坚真实信。佛号称时恶念轻。名书萼上可先庆。
  净功切莫速求验。已信当存长久愿。若得持名无暂停。何愁慈父不能见。
  净功切莫速求验。只要持名无异见。自己工夫自己知。若能坚久自成片。
  净功切莫速求验。只要朝朝无厌倦。不出今生带业超。当知此法原非渐。
  
  真信佛号
  
  莫疑佛号太奇特。金口亲传谁不识。彼佛洪名肯执持。临终必定生其国。
  莫疑佛号太奇特。诸佛广长同赞说。大地众生若受持。人人必往莲华国。
  莫疑佛号太奇特。法藏愿心终不灭。十念尚能得往生。况兼终日声无辍。
  莫疑佛号太奇特。诸祖咸皆如是说。杂学余门难得成。专修此行易超越。
  
  薄有所领
  
  同治壬申。余在虞东明因寺。蒙恋西大师。屡将以名召德之旨。细细剖明。傀业障深重。当时闻之。虽生踊跃。实未达深意。幸于癸酉冬。在旌教寺关内。将师指示之言。细加研究。而得恍契其旨。遂呈数偈。求师印证。偈云。
  洪名举起德明明。何必离斯观佛身。深愧障深多妄念。虽然觌面不相亲。
  称一洪名出一佛。甚深微妙功难测。少康为此胜群宗。全赖因中大愿力。
  我信弥陀功德深。专将名字利群生。为斯不杂诸方便。誓诵洪名不辍声。
  一称嘉号德齐彰。罪灭尘沙福莫量。暂念犹成如是益。常持定入宝莲乡。
  
  念佛自惭
  
  利名恶作不能除。那得便将妄想袪。自劝持名当着力。免教堕在火轮车。
  深悲宿障甚难除。喜遇弥陀功德袪。一句洪名口里诵。池中莲萼大如车。
  多生恶习实难除。证果尚云未尽袪。只有持名方便大。横超带业胜三车。
  众生三毒本难除。必往西方始可袪。只要持名终得到。何须更问白牛车。
  
  念佛自幸
  
  念佛妙宗岂易闻。多生培种始堪熏。赖逢知识亲提拔。方得时时离垢氛。
  彼佛偏怜恶世中。金台到处接凡庸。吾今幸遇如斯法。决不因循再恋东。
  净土法门妙莫穷。圆收万类入莲宫。火车相现持名号。亦得横超极乐中。
  西方有佛乐无穷。生者常亲金色容。只要吾今心愿切。将来定入宝池中。
  愿往西方是宿根。多生曾受佛深恩。一声名号勤勤念。定感弥陀亲手援。
  方便无如净土门。一声佛号摄三根。纵然口诵心多乱。念念犹能灭苦原。
  
  念佛自鞭
  
  从前懈怠每徘徊。那觉无常信息来。老病衰残今已逼。速持佛号托莲胎。
  染心炽盛道难纯。那得今生出苦轮。誓诵佛名专记数。必期临死见慈亲。
  朝朝哭诉老慈亲。只为难离热恼身。百苦煎熬受已久。愿求早作乐邦人。
  轮回六道极酸辛。顷刻舍身又受身。忽作天人忽鬼畜。何时得免这沉沦。
  光阴迅速寿无多。苦命危危在刹那。平日未曾亲善友。死时怎晓念弥陀。
  恶趣难逃甚可伤。三途受苦极时长。不如及早归西去。免得后来更造殃。
  
  念佛自慰
  
  一声佛号妙难思。可惜聪明反不知。昔有凶愚生改悔。未完十句到莲池。
  恶逆才修尚往生。况能毕世诵洪名。更加持戒行诸善。他日定蒙彼佛迎。
  莫嫌记数是愚夫。记数功程易可图。寿祖朝朝佛十万。位高名播冥王都。
  欲生安养宝莲池。礼像持名莫废时。日礼几回持几万。藕花渐长可先知。
  
  念佛偶成
  
  闹中念佛胜居山。境乱方知厌垢寰。罪业少多俱弗论。欣深定入藕花间。
  灵根谁胜苏东坡。也喜终身供佛陀。可惜如今夸解者。不能念佛负恩多。
  修行退堕是何因。只为娑婆业海深。三果声闻尚有失。初心怎得免沉沦。
  西方不退永无迷。总赖弥陀愿力持。恶逆回心生彼国。定除罪垢证菩提。
  弥陀说法妙无穷。生者闻之必获通。更有灵禽兼宝树。时宣道品尽圆融。
  无情说法最幽清。演畅苦空尽惬情。闻者皆生三宝念。庄严功德自然成。
  
  念佛述怀
  
  广学三乘总是权。执持名号实单传。恒沙诸佛殷勤赞。不可轻心看浅然。
  信愿持名尽绝非。圆融直捷易投机。功高不用兼参观。遍阅他宗此法稀。
  世间万事总成空。唯此持名有胜功。广舌因斯齐遍覆。古今贤圣尽归崇。
  口诵洪名句句清。手中珠数记分明。但能如是终离苦。何必更愁多妄心。
  百八轮珠在手中。暂停便有垢尘壅。欲使净土华开早。记数持名始见功。
  聪明反被聪明误。不及愚人行实步。持一洪名记一珠。莲花光色时时露。
  
  念佛感怀
  
  念佛莫嫌罪业多。洪名力大定消磨。从前未识如斯妙。杂学余门负佛陀。
  每念弥陀带哭声。为愁净业不能成。从今毕命为期限。愿歇狂心早往生。
  十念亦堪达宝池。况能尽报行无违。弥陀大愿原平等。故得莲分各一枝。
  果知佛性本真常。定信凡躯不久长。必欲永离生死苦。急持佛号往西方。
  从前儱侗说唯心。虽诵洪名怕妄侵。一读散心念佛颂。何愁六贼尽来临。
  深惭念佛功无成。都为攀缘逐利名。幸遇恩师恒痛策。誓从今世向西行。
  羁绊尘缘数十年。如蚕作茧自纠缠。今朝再不多称佛。至死如何上宝莲。
  我心垢重极难除。暂念洪名岂可袪。必仗一生长远力。临终堪上白牛车。
  此八首诗。言精意切。妙极确极。若非真生死心。安有此作。近见来稿。共数十首。总不及此。净土可谓赞极。自己可谓谦极。超时流。绝儱侗。自行得益。化他有功。咸见于此矣。同学古昆评。
  
  幸亲知识
  
  吾身幸仗亲知识。方得屡闻殊胜诀。必欲横超七宝池。全凭此志无休歇。
  吾身幸仗亲知识。密密提持如救急。药石之言苦且甜。时常饮服多除疾。
  吾身幸仗亲知识。始得断除憍慢疾。尽报依承不远离。道心敢望无迷失。
  吾身幸仗亲知识。忠告之言当信极。依教持名不改移。临终定向莲邦入。
  
  庆闻极乐
  
  庆幸缘深闻极乐。常听说法苦根绝。明明有界有弥陀。莫执唯心无佛国。
  庆幸缘深闻极乐。玻璃阶道??璖阁。池中德水宝莲香。如此庄严难测度。
  庆幸缘深闻极乐。黄金地上天花落。各将衣裓共盛之。供佛经行尘念脱。
  庆幸缘深闻极乐。常思三宝无三恶。风吹树网出玄音。多有灵禽佛化作。
  
  全凭信愿
  
  念佛全凭具信愿。方能早到莲池院。灵峰为此剖心谈。坚密因斯滴血劝。
  念佛全凭具信愿。路行粮备方为健。毕生苦念不能超。只为当人着己见。
  
  必须记数
  
  佛号必须记数念。始堪成就今生愿。但能尽报常如斯。何虑弥陀不早见。
  佛号必须记数念。散心全赖斯方便。任地意马如云奔。只要轮珠不断线。
  
  不用多解
  
  持名不用多求解。只要死心常忍耐。一切境风不动摇。临终决不生西外。
  持名不用多求解。解重行轻成挂碍。不及愚夫老实持。人人皆得生莲界。
  
  十念法门
  
  十念法门最切要。慈云有训须深好。每晨合掌向西持。毕世不忘西必到。
  十念法门最切要。祖师因此深深告。天如坚密及鄞江。各有劝文皆可靠。
  
  和彻悟禅师血画阿弥陀佛诗
  
  荡子背家乡。苦酸尽饱尝。恶心祗些些。剑树列行行。幸有慈亲念。愧无本智光。因斯描血像。刻刻供心香。欲生安乐乡。学道苦应尝。诵佛须归数。读经莫限行。吾心能决志。彼佛必垂光。是故刳身血。描容日供香。
  又和七绝二则
  含灵各具一真因。为起贪嗔变识神。今日血描安养佛。愿令早见旧时人。
  话到死生最可哀。发心刺血绘如来。竛竮孤苦思归去。愿侍慈亲不隔开。
  又和五言绝一首
  幸遇横超法。欣然笑满腮。深恩难补报。刳血绘如来。
  
  刻亲闻记回向偈
  
  稽首幽溪DA法师  造兹妙论功难议
  复有贤孙力辅扬  述成一部亲闻记
  我幸有缘遇此书  得染天台性具义
  因斯募刻广流通  普愿见闻知本具
  不执无去并无生  不着无方及无处
  决志炽然求往生  早蒙彼佛迎归去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28 13:05

  净土生无生释疑(附)
  
  恋公遗稿
  天衣禅师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二语。每见时人咸谓奇特重理之说。据余所论。亦是平直着事之谈。盖祖师恐念佛人。舍事求理。不得已之言也。生则决定生。岂非平直着事之谓乎。去则实不去。上一去字。又岂非去则决定去。着事之意乎。言实不去者。乃直指决定生。决定去之心。当体了不可得。虽终日随缘。不妨终日不变。天台所谓。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真无生是也。当知念佛之人。往生之时。譬如人之影像。入于镜中。决定生决定去之理明矣。了镜中之像。当体不可得。即实不去之义也。又如月影。入于水中。生去之义宛然。不动之理全在。岂可以无生不去。而为奇特也哉。弥陀经云。其国众生。常以清旦。盛众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食时即清旦。他方供佛。即生去之义也。即时还到本国。即实不去之义也。故云。一念遍游诸佛国。笑他行脚困山川。此经妙极。读者应知十世古今。不离当念。无边刹海。不隔毫端。即此而已。如斯境界。不论贤愚贵贱。通佛法不通佛法。但能念佛求生。悉皆有分。六方广长。证明此事。复何疑哉。后学古昆谨撰。
  
  上品资粮劝读序(附)
  
  或问。子向谓障重。愿生下品。何故集此上品资粮。答。为想往生后。在下品华中。忽忆此解。使莲花速开耳。岂求现生如愿哉。又因每喜台宗三观之说。恨宿障深重。不能遵修。然所长信根。亦不可思议。是故将四明力阐一心三观之妙书及幽溪灵峰彻悟等。直显持名三观之要语。会集成编。以申久蕴。倘遇有缘。或可助开妙解。而能死心持名。于念念中。圆修三观。将来往生。必得早见弥陀。广度含识。名上品资粮者。良在此也。直指摘录者。因此数文。深得欣厌之旨。是故摘出以便常警。文云。若修此二门。不得观慧。但事想故。位非上辈。若能炽然欣厌。圆修观慧。既生而复上品矣。故知此等数文。亦上品之资粮也。生无生论者。乃幽溪大师。纵妙辩以阐扬。感天乐而同奏。若非深契佛旨。安能显应如斯。欲洞明三观。理事圆修。不离当念。达彼净方。乃至见佛速。度生广。急须讽此。诚可谓生上品之资粮。出火宅之捷径也。奉劝障重诸友。同读此书。同熏圆种。必得早登下品。于莲华中。顿悟唯心。使莲华速开。早见弥陀。圆复本性。其功德岂可思议也哉。后学古昆敬然臂香四十八炷谨识。
  
  梵网合注妙观直指摘录序
  
  梵网合注者。乃灵峰大师极畅本怀之妙书也。故序云。梵网一经。奉为日课。力疾敷演。不觉心华开发。义泉涌沸。急秉笔而随记之。共成玄义一卷。合注七卷。余幸有缘。得逢斯典。滥沾法味。如宿习焉。故屡逃兵难。此书不舍。并熟读梵网经。以修实行。愧宿障深重。有心无力于菩萨戒。仍多破犯噫。障深如此。若不发大誓愿。至心忏悔。安能现世脱苦也哉。是故于丁卯夏日。在普陀法华洞。敬然臂香三炷。供养千华台上。卢舍那佛。又然臂香三炷。供养千华上。千释迦佛。又然臂香三炷。供养千百亿释迦佛。又然臂香十炷。供养十重戒。又然臂香四十八炷。供养四十八轻戒。以此功德。愿早生极乐。早见弥陀。早来秉菩萨戒。广度众生。尽未来际。无穷无已。愿我今生破戒之罪。皆悉消除。摘录此文者。乃天台妙观一念三千之直指也。言虽至简。而义全备。可谓饮一滴。而知大海。烧一丸。而具众香。净业行者。苟能读此。不唯可以开圆解。而深知观自心。亦必悟西方。而愈肯称彼佛。解行兼修。理事圆具。上品资粮。无过于斯。复告现前净业诸友。梵网经菩萨戒者。释迦如来。尚且半月半月自诵。我等既为佛子。那可不读。勉而学之。当知乘戒俱急。生品最高。倘若有乘无戒。终为业力所牵。流入八部鬼神众去。可不惜哉。同治己巳秋恋西后学古昆敬然臂香九炷稽首序于旌教寺之天台教观。
  
  十大碍行跋
  
  不肖后学古昆稽首哀告现前净友。娑婆恶世。逆境纵横。若不死心忍耐。道业心定难成。况五浊至今。盛之又盛。欲想称心得意之所。舍西方极乐。必无处寻。若将施主供养为得意者。只愁净愿不坚。往生难保。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是故奉劝。此十大碍。务必熟读深思。勉而行之。庶净业圆成。早生极乐。若不然者。难免住东。则被东碍。住西则被西碍。从少至老。无有安身之所。身既不安。道岂得成。余愧一生。东搬西搬。东碍西碍。皆因喜顺求通故也。
  
  称名述怀
  
  但称名号德明明。彼佛宛然在口唇。深愧我心多异念。于中未见紫金身。
  极乐巍巍万德尊。以名接物誓洪深。我今信佛无虚愿。决定持名求往生。
  
  弥陀经赞
  
  弥陀要典。普度慈航。一历耳根道不忘。六刹尽宣扬。护念犹长。的的是经王。
  经宣极乐。清净庄严。佛寿无边光亦然。生者悉高贤。鸟树谈玄。胜妙异群诠。
  
  念佛赞
  
  弥陀名号。万德圆彰。信愿执持功莫量。诸佛共称扬。登此舟航。不动到西方。
  执持名号。脱苦奇方。法藏因中愿力强。果上放毫光。摄受迷狂。同往九莲乡。
  火宅主。大恩王。殷勤说彼清凉。有佛常放无量光。妙法正宣扬。满空天乐日铿锵。金楼玉宇无量。若人持名信愿强。决定往他乡。
  六方佛。出广长。同声称赞西方。护念信者得安康。同归极乐场。如斯恩德岂敢忘。应当发愿坚强。终日持名急忙忙。必早见慈王。
  
  满七自庆述怀告众
  
  无量寿经云。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昆恒于此言。喜彻骨髓。愧持念之功。未竭其力。由是发心。于光绪丙子秋月。在法源庵之报恩关。启建七七道场。惭愧数经七期。皆被障缘扰乱。虽功不虚弃。实不称怀。故今特请妙能法师。为众讲经。共相护七。以安内外。昆禁止语言。以绝外事。定十万弥陀。六时礼想为日课。以策懈倦。于起七日。敬然臂香三十八炷。供养六方三十八佛名号。又然臂香二十一炷。供养释迦弥陀观音势至及众菩萨。以求加护。令我内外诸障不起。每晨敬然臂香三炷发愿云。我今然臂香。供养弥陀佛。愿我众罪愆。决定皆消灭。愿我命终时。决定生彼国。愿早闻佛乘。愿早度一切。满七日。敬然臂香四十八炷。供养佛说阿弥陀经。又然臂香十二炷。供养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菩萨众。以申回向。愿我承此道场功德。临命终时。决定得生极乐世界。早见弥陀。早度众生。又然臂香三炷告众云。
  古昆深愧障重。妄想难除。七七已完。并无祥瑞。只于第三七完养息。得一异梦。至险至善。堪为警策。可以对众说说。梦一人以一把凶刀。横驾我顶。手不能抵。心中怖急知必定死。忽忆弥陀。必能救护。即用毕命之力。勇称佛号几声遂醒。得一身大汗。欢喜异常。不能为喻。深思之。必佛力使然。真真实实。是持名之大切要。坚密大师六字洪名。念念之间。欣厌具足之旨。不外乎此。欲终身为警策。而述偈云。凶刀驾顶。命必难顾。勇心称佛。佛必救护。欲想临终。决定离苦。念念之间。应当如此。昆于持名之行。最喜坚密大师六字洪名。念念欣厌之言。依凭数载。犹未得旨。今获此梦。心安意悦。感恩难思矣。敬然臂香四十八炷。供养阿弥陀佛。愿我临终念佛。与此梦无异。
  七越打。灵峰大师之恩越显。秘藏指南云。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此语真是阿伽陀药。万病总持。令我垢重心乱无救之人。得知念佛。不用怕妄想。只要信深愿切。必定往生。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皆可度脱。此之谓也。我从此不管忘想多少。只顾持名。每日几万。愿早生下品。免受轮回。想我垢重心乱。病无可救。幸得遇此活命灵丹。粉骨碎身。岂能报其深恩也哉。故于今日敬然臂香四十八炷。供养灵峰蕅益大师。而发愿云。我今然臂香。供养灵峰祖。愿我速往生。早来击法鼓。普化垢乱人。同生安乐所。唯愿大慈悲。证明摄受我。
  四七完。承妙能法师八字赞云。谅此回七期。必定仗佛冥加。得成三昧。今不瞒丑。而对之曰。古人念佛。往生甚多。先得三昧。而后往生。能有几位。实为信深愿切。临终仗佛力冥加。暂得一心不乱。而往生者多。故普贤菩萨行愿品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若先得三昧。何用愿临欲命终。无诸障碍。灵峰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亦不说。先得一心不乱。成就三昧。方能往生。唯先得一心。成三昧者。可往上品上生耳。当知今时之人。垢心日炽。先得一心不乱。成就三昧。岂易言哉。我但求一不改变之志。亦千难矣。万难矣此番七期障缘不起。持名心安。且得日听法音。助起精进。信也信极。愿也愿极。行也尽力。深愧妄想。究竟难息。幸有弥陀慈誓收。信愿真深终得入。诸友齐心护七之功。无穷无尽法师讲经助道之功。亦无穷无尽。昆七七日中。蒙照获益。所受之恩。亦无穷无尽矣。愿我等今世。决定同生西方。同见弥陀。尽未来际。同化众生。
  
  七内发愿学六时经行出声念佛
  
  第五七完。惭愧空过。忽忆幸读佛经。方知无始劫来。受畜生身。无量无数。饿鬼地狱。亦复如是。想做骡时。背负千斤。腹无饱食。昼夜驱驰。苦不可言。做牛时。肩拖一犁。背受千打。步步之间。痛无处诉。暂时无力。便送杀者。岂不大苦。今日幸仗佛力。而得为僧。种种受用。只要自在经行。出声念佛。何苦之有。且得诸佛欢喜。龙天护佑。现在安隐。临终往生。如此功德。岂能议哉。那可在念佛关中。贪坐养神。不欲开口。今世若不往生。则虚消信施。披毛戴角。依旧难逃。故省庵法师云。这回若不归西去。依旧从前受苦辛。可不惊乎。是故对佛而发愿云。我弟子古昆。敬然臂香九炷。供养阿弥陀佛。唯愿大慈大悲。大起哀怜。常加被我。令我出声念佛。胸头不痛(因每每出声念佛。胸头微痛)倘有宿障。必垂救护。方可策励懈心。圆成胜德。早见弥陀。广度众生。
  
  净土承恩集(终)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28 13:05

  No. 1189-B 净土承恩集自跋
  
  不肖愚僧芳慧。自惭宿障深重。学禅不就。习教不通。欲专念佛。志犹难决。甲子春。发心至鄮峰礼舍利。与晓柔法师谈及此。蒙指示云。汝念佛欲得其旨。必须请教恋西大师。遂赴佛顶山亲近。屡蒙慈诲。始定十念。及记数持名。闻师深赞十要。遂静心细阅。阅之数月。虽未深知其妙。而获益颇多。见序中云。像季久转。唯净土一门。契理契机。而净土诸书。唯此诸要。尽美尽善。遂往四处劝募重梓。以公同志。丁卯冬转南海。恰遇恋公在法华洞。编集莲宗必读。唤余较订。并命作序。余遂撰一纸。呈公琢削。公便自起一稿。余阅之优劣天渊。惭愧之至。遂将鄙序焚化。自此信入骨髓。中心诚服。复撰新刻缘起一笺。以附书后。乃此集所由起也。戊辰春至宁。较刻必读。与往生集。并募刻省祖彻祖语录毕。冬回温郡。孰料被业风一吹。名利心起。或讲经主七。或办戒上堂。呜呼。古人道德俱备。尚不肯应世利人。今吾行解全无。何可妄为。返己以思。真是一大罪人矣。壬申春。访问恋公在虞东明因寺。复往礼之。于夏月。将净土自警录。径路神珠等。细读深思。得益良多。遂述数序。以申慈意。腊月初至旌教寺。说发心掩关。蒙境泰和尚慈允。得满微愿。因宿习甚丑。虽在关内。多诸杂乱。恋公遂作掩关警策示余。余即述良医救苦四则。以自痛鞭。日积成编。名之曰净土承恩集。乃深承恋公慈悲指示之恩。而得成此鄙书。以为警策耳。
  时维光绪元年季冬月佛成道日净业弟子妙能芳慧在舜江旌教讲寺净土关内敬然臂香四十八炷供养阿弥陀佛直心发露顶礼谨跋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