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事能隐理 真理即事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2-26 12:02 标题: 事能隐理 真理即事
mms://media9.amtbcollege.org/video/29/29-94-01a.wmv
mms://media9.amtbcollege.org/video/29/29-94-01b.wmv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二四卷)
2007/9/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用无方第九段,「主伴严丽三昧门」。
在这段经文当中,我们参考学习《疏钞》裡面所说的「理事无碍十门」,帮助我们理解主伴严丽。十门,我们学了前面的五门,现在我们再从第六看起,第六「事能隐理,真理既随缘而成事相,遂令事显而理不显」。下面它举个比喻说「如水之成波,波显水隐也。经所谓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是也」。祖师大德们的教学可以说跟世尊,用句中国谚语所谓的一鼻孔出气,确实得到如来的真传,跟佛说的没有两样。看到好像是条目很多,其实都是讲一桩事,从一桩事情每个角度去观察,你才真正能明瞭真相。说的十门,十门讲一桩事情,所以门门都通,这才所谓圆教圆知圆见、圆满的说法。
前面第四条裡面说事能显理,这条是事能隐理。事能显理是觉悟了,你在事上看到理。六道凡夫在事上看不到理,其实理跟事是一不是二,为什麽看不到理?分别执着的习气太深了。真理既然随缘变成事相,事相就是能生万法,我们今天讲的虚空法界,现代科学家所说的时间、空间。时间无限的,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空间无限没有边际。古人讲空间,讲两句话,讲得非常好,「大而无外」,多大?没有外面,你就晓得多大;小,「小而无内」。这两句话说得好,这两句话讲的是空间,叫无穷大,数学裡头名词叫无穷大,没有边际的;在佛法裡叫法界,时空佛法称为法界。法界裡面所有一切现象,宇宙的现象,现在我们知道宇宙裡面,无数的星球大大小小,我们地球也在星球裡面,也是一个星球。而且在许多星球当中,地球是个小星球,不是大星球,太阳比地球大得太多。科学家告诉我们,太阳跟地球比,大地球三十一万倍,你就晓得太阳有多大;三十一万分之一,所以是很小的小星球。
还有没有更小的?有,更小的小行星,它的大小横竖不超过十哩,这外国人算都算英里,不超过十哩,那真的像个小岛一样,它也在太空运行,它也是个小行星。小行星有时候会掉到地球上,掉到地球上是很可怕的事情,那会给地球带来大zai 难。但是落在地球表面上,已经是它的几分之几,因为从大气的磨擦,它差不多大部分都烧掉,还剩下那一点。那点就很可怕,那个威力总有几千颗原子弹那麽大的威力,撞击的威力。很小的行星到地球上已经粉碎,落下来叫殒石,有大有小,这都是宇宙的现象。像地球这样一个星球,这个星球裡面真的森罗万象,有动物、有植物、有矿物,种类之多也是难以计算,这都是能生万物。万物从哪来的?真理变出来的。这个地方讲的真理,就是法性,就是真心,心现识变,所有一切的现象,是自性迷了才现;自性不迷,没有这些事情。诸位一定要把它记清楚。
什麽叫迷?起心动念就迷,一个念头起来马上就迷了。这一迷的现象就叫十法界依正庄严,统统现出来,没有先后,没有次第,佛法裡叫一时顿现。就好像一张幻灯片一样,宇宙的幻灯片,我们在放映机裡面,在银幕上一放,全体现出来了。不会说先有这个相,然后再第二个相,没有,一时顿现,虽现,很快就消失了,几乎是生灭同时。科学家说宇宙是爆炸出现的,还说爆炸的时候有个原点,原点很小,不但我们肉眼看不到,大概现在最进步的显微镜也看不到。他有个比喻说,我们头髮,头髮很细,头髮我们用刀把它切断,头髮是圆的,切断之后头髮这一点的直径,直径上可以排一百万后面加三个亿,一百万亿亿亿那个原点,那麽小。那你就晓得,这一根头髮它整个面积有多少个,都没法子计算,他说这是宇宙的原点。爆炸出来之后就变现出这个宇宙,这科学家的说法。
跟佛讲的不一样,佛法是自性,迷了之后立刻就现出这个境界。境界为什麽这麽样的完美,这麽样的美好?这就是自性裡面本来具有的德相。佛在《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有,本来有,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六祖惠能大师见性之后,他就说得很清楚,「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讲这桩事情。这桩事情自性本来有,所以它现相就能现出来;如果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它现的相是一真法界。《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往生经裡面讲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尽善尽美,没有一丝毫欠缺,你才晓得性德是这麽样的圆满。一念不觉,无明起来了,这一念不觉什麽?就是你起心动念了。那个念头才一动,这念头非常微细,我们自己决定不知道,太微细了。念头就是现在科学所讲的波动,要知道真心是不动的,真理是不动的,此地讲的真理就是真心,就是本性,不动的。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就是没动过!
现在我们有没有动?说老实话,没动。如果它要动了,它就不是真心,真心从来没动过,真心从来没有染污过,真心从来没有生灭过。妄念是生灭的,波动是生灭的,前念灭、后念生速度非常快,所以佛用了一个字叫妄想、妄念。妄就告訢你它不是真的,不是事实,那名词用得多好,妄念你还要去研究它,那就完了,那就妄上又加妄。要怎麽样对付妄念?不理就没事了。愈理事愈多,愈理是妄上再加妄,又加妄,再加妄,那个妄没止境的,变成我们现在这个状况。所以佛说放下就没事,不放下麻烦可大!特别是六道众生,四圣法界他已经明白了,他真的逐渐在放下,他的妄念不会增长,只是在放下,只有六道裡面的众生,他妄念放不下,一个接一个。为什麽?六道众生确实这样的,你所看到的是事,你看不到理。自性随缘变成事相,我们佛法裡面的术语叫「十法界依正庄严」,科学家讲的是宇宙,宇宙万有,真理变现出来的。
遂令事显而理不显。你看到森罗万象,你六根所接触到的,你见到相不知道相之理,不知道。理是什麽?理就是性,理就是真理,事就是真理。相就是性,事就是理,我们通常讲事相、理性,讲一个也行,讲两个也行,事就是相,相就是事;理就是性,性就是理。理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我们六根都接触不到,想也想不到。想怎麽?想是属于精神的一部分,还是相。相裡面有精神、有物质,佛法通常讲心,心法、色法,色法就是物质,心法就是精神。性、理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你怎麽想?所以六根达不到,眼看不见,耳听不到,鼻嗅不到,手也摸不到,想都想不到,都不能想。所以佛法对于这桩事情有个名词叫不可思议,不能想、不能说,说不出来,它在哪裡?它现在已经变成事、变成相,事相就是。你如果从事相上见到,事上见到理,相上见到性,那恭喜你,在佛法裡面你叫做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果然能从相上见到性,事上见到理,你就是法身菩萨,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
从前章嘉大师他老人家告诉我,佛法知难行易。凡圣都在一念之间,这大乘经上讲得很多,一念觉,凡夫就成佛;一念迷,你永远堕落做凡夫。一念觉了之后不会再迷。这个问题佛在《愣严经》上,答覆富楼那尊者。富楼那是阿罗汉,愣严会上听到释迦牟尼佛讲这些问题,理事、性相、因果,讲这些问题,他听了之后疑惑,听佛说是一念觉悟,凡夫就成佛;一念迷了,佛就变成凡夫。所以他就问,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成佛之后什麽时候又会一念不觉?佛给他讲了很长的一段话,告诉他觉了之后不会再迷。佛用个比喻,好比金矿,金在矿裡面,它是杂了很多这些渣子在裡面,所以必须提炼。提炼出来之后,渣子全部淘汰掉,渣子等于是烦恼习气统统淘汰掉,提出真金,真金永远不会再变成金矿,不会再回到矿裡面去,用这比喻来跟他说。
他又问,自性什麽时候迷的?什麽原因迷的?这问题问得好,这问题在佛教裡面叫根本大问,这是大问题,不是小问题。佛用「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这个事例让他去体会,迷是什麽?迷是妄,根本没有。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这是个故事。我过去讲《愣严经》讲这段故事,我没有讲演若达多,我举现前的例子,大家更容易懂得。我们做学生的时候,是抗战跟日本人打仗,所以学校裡的学生有军训这门课,中学就有了,小学有童子军,中学就有军训的课程。军训的时候有紧急集合,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住学校,抗战期间流亡学生都住学校,所以在早晨一听到紧急集合,还得穿着整齐,床铺还要铺好,限定几分钟要到操场。确实有很多同学,这常见的,穿着整齐了,帽子也戴在头上去了,忽然想到我的帽子在哪裡?到处去找,问同学我帽子在哪裡?同学说你帽子不是戴在头上吗?就是这个事,是个错觉,不是事实。所以佛讲这是妄念,你知道妄念,妄念不碍事,根本就不碍事;你不知道,那个麻烦就很大。
所以一念不觉它是个妄念,它不是真的,这个道理连阿罗汉都没有方法理解,向世尊提出这个问题。实在说这些大阿罗汉都是唱戏表演的,我们凡夫有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所以他代替我们问出来,世尊一条一条的来解答。这妄字很难懂,一般人以为都懂了,其实没懂。如果你要是真懂得这个妄字,什麽问题都解决了,你还会起心动念,你还会有问题吗?还会有问题这妄字没懂。《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就是能生万法,自性能生万法,那个相是妄相,虚妄的,不是真的。真的,一真法界,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现象,那称为一真,你想想那个相是真的还是妄的?记住《金刚经》上一句话「凡所有相」,这个凡所有相,包不包括华藏世界?包不包括极乐世界?如果不包括,那佛一定要说明,十法界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没有说十法界之内,那一真法界不例外,它为什麽叫一真?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从这个地方去悟。佛家讲的真妄,它的定义很简单,凡是生灭法就是虚妄的。什麽法是真的?不生不灭是真的。所以真正不生不灭,四土裡面常寂光淨土那是不生不灭,实报庄严土已经现相,那是心现,没有识变,这要知道。我们从这裡渐渐就明白,常寂光土法尔如是,法性身、法性土,有名无实。
那现相是什麽?经上用了一句话去形容,「大光明藏」,一片光明,自性不是黑暗的,是光明的。因为这裡面本来具有智慧,智慧是光明的,不是黑暗的;它有德,德,我们现在能体会到,就是见闻觉知;它有相,相是什麽?色声香味,它有,本有。显不显?不显,就是在大光明藏裡面有,没有它怎麽会现相!这个说法比科学说得好。科学家讲的物质是能量集中变现出来的,无中生有。能量不是物质,能量在集中会变成物质,能量在稀薄的时候它就不会变成物质,这个能量科学家叫它做场。我们讲自性,科学家没有体会到,我们用他的话来讲,那大概是超能量。因为这个能量是超能量变现出来的,超能量你见不到,这是顺着科学家的说法我们来解释。超能量就是自性,自性裡头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但是不显,显要缘。实报庄严土是什麽缘出现的?也是感应,众生有感,他就有应。
什麽众生感?地上菩萨,这登地地上菩萨,他的无始无明习气还没断尽,还需要接受佛陀的教诲。但是那种教诲就不是言语,也不是像我们现在感觉当中这现相身教,为什麽?一真法界的色,跟我们现在的色不一样,叫妙色,我们的色太粗!或者我们文学裡头讲,虚无飘淼来形容它,那身相都是透明的,现那种身相,而且非常的美好,一丝毫的染着都没有,所谓透明的。我们心地清淨妄念少,烦恼少,这在一般人身去比较,那身相也是透明的,可是我们凡夫看不到。凡夫就是此地的说事能隐理,因为我们太着相,你在相上就见不到性,你也看不到这个人修行的功夫。所以人修行的功夫不能瞒人的,瞒不过的,为什麽?都在你的形相上。我们凡夫完全不知道,身心清淨的人知道,他一看到你的形相,知道你的烦恼习气还有多少。那就是愈轻,这个身体光就愈大,烦恼习气愈重,光就没有了,光就愈小,还是有光。佛家讲光,前面讲毛光照益,统统都有光。中国气功裡面,它不叫光,它叫气,气功,有练成功夫的时候他能看得到,每个人身上气的范围大小不一样,色彩也不一样。
我遇到一些气功师,在美国的时候他告诉我,这个气颜色最好的是金色的、黄 se的、白色的;最不好的灰色的,带着暗色的,这个不好,大小这都能看到。所以从气,他一看就晓得你身体健康的程度,你某个部位有疾病都能看得出来,很远地方一看就知道。我们中国习惯讲气氛,所以,从你面孔、从你身体健康、从你言谈举止,你修行到什麽程度都知道。怎麽能瞒人?欺瞒是欺瞒愚痴的人,跟你同样程度的人,不如你的人,真正高人没有办法欺骗他,一见,人家就明瞭。高人,说实在话,你不是真诚心向他请教,他对你笑笑很客气,绝对不会说你,「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为什麽?在他的心目当中正常的。你心裡面贪心、瞋恚心、嫉妒心、怀疑的心很重,这是你的烦恼习气,这业因,那你果报当然是三途,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善心、善行、慈悲,讲爱心,可是你执着没有放下,一看,人天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虽然没有这功夫,大乘经念多了,念多了就有个标准。大乘经教上标准,拿这个标准反省自己,这很重要,检点自己,你就会不断的放下烦恼习气,帮助你灵性向上提升,你自然能放得下。为什麽放不下?对事实真相一无所知,迷得太深了,完全不知道,又不肯好好的去读经。经是一面镜子,你没有这面镜子,你照不出自己,所以经者镜也。天天读经,天天照镜子,天天改过,天天自新,改过就是放下,自新就是看破,向上提升,自然的法喜充满,你的生活很快乐、很幸福,不断向上提升。决定不是改善我们现前物质生活,如果着重在这点,你提升不了。能不能改善一点?能。你修财布施得财富,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肯定能改善。就是世俗裡面讲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要如理如法;不如理、不如法,把你命裡面有的那点福报都折掉了。
我们看到折损的人非常之多,真正修得的人,有,不多,修得什麽?命裡面没有,得到,那是他这一生修得的。命裡已经有的,有,而得不到他应有的果报,譬如他命裡财富有一百个亿,他现在只有五十个亿,亏掉一半。如果造作很重的恶业,那一百个亿可能变成十亿,百分之九十折掉,可是他还有馀福,还是比别人强。没有福报的人,天天在造罪业,这不得了,这到中年以后要受贫穷果报,他命裡面福报享尽,享完了,折完了,馀福没有了,他就受罪了。我们中国谚语裡面所谓「禄尽人亡」,你命裡面的福报没有了,你在这个世间活不了,那怎麽样?早死,这也是果报,虽有寿命没有福。所以学佛的人最可贵的,是在事上明理,在相上见性,那你这个修为的功夫就圆满了。要怎麽见法?天天就练,练的时候这个也是真心,那个也是本性,行不行?好像有这麽点意思,其实不行。为什麽不行?你的分别执着没放下。你想想是不是这样的?我还是分别这是相,我在相上见到性,这个相是性变现的,依旧是妄想分别执着。
那要怎麽样才能见性?你要遵守佛的教诲,于一切法裡头不执着就见到,一切法裡头不执着见到,没有见到完全,才见到边缘,那比六道众生就高明太多了。所以叫你放下,不放下见不到。要到什麽时候才真正能见到?真正见到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真见到了,十法界就没有了,超越十法界。所以四圣菩萨,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圣法界,他们在相似位,为什麽?他们执着放下了,分别放下了,起心动念没放下,所以见到是相似位,不是真的,很接近佛的知见,佛知佛见。你看看大乘教裡头还不是真的,什麽时候练到不起心、不动念,那个时候见到是真的。现前的万事万物跟一真法界无二无别,就是一真,此界即是淨土,淨土就是此处。这怎麽回事情?你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起心动念,纯粹是自性,你能体会到吗?那个时候遍法界虚空界就是一个法性,那就叫一真,那叫真理。
真就不是假的,真决定不会有变化,理事是一不是二,十法界跟华藏是一不是二,只要你去掉妄想分别执着就见到了。那个时候你所见到的一切众生,就跟佛说的本来是佛,虽然本来是佛他在迷。所以佛、法身菩萨在那个境界裡面,虽然没有起心动念,当然更没有分别执着。众生在迷,十法界众生都在迷,自自然然,就是法尔如是,没有动心,起念头就现相,就去给他做增上缘,这统统是自然的。如果你要说是因,那因就是众生他本来是佛,这是因;他逐渐对这个迷,迷得太深,受得太苦,想回头,这想回头是缘。这个因缘,法身菩萨、诸佛如来他就会现身。就像江本博士水实验一样,水是矿物,我们把这个水比作法身菩萨,比作诸佛如来,我们这些众生起个念头,他就有应,就这麽回事情,法尔如是。他为什麽会应?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你说为什麽?一体!我这个地方有痛痒,这个手自然去摸它,你说为什麽?没有理由。你要起个为什麽,你迷了。为什麽?你起心动念、你分别执着统统起来。凡夫很难回头,问题就在此地,为什麽老是起心动念?老是分别执着?
阿罗汉起心动念不执着,菩萨起心动念不分别,法身菩萨起心动念都没有,我们总得明白这个道理。真正不起心、不动念,事全是理,所有现象全是自性,真的觉悟了。所以我们的努力,经不能不读,为什麽?因为我们烦恼习气太重了。这个理虽然佛讲得很透彻,我们理解了,事做不到,理虽顿悟,事须渐修。理明白、没事了,可是事上你放不下,你得慢慢来,这是什麽?这上中下三根人。上根人在事上放的速度快,中根人放的速度稍微缓慢一点,下根人还是放不下,只有上上根人那不一样,像惠能大师那种他一下就放下了,上上根人。所以修行要懂得,没有别的,就是放下。
我们今天如果不听经,你就打妄想,不打妄想?不打妄想就是无明。所以不是落在无明,就是落在妄想,出不了六道轮迴,依然还是被业力牵引,你自己做不了主。六道裡面轮迴,自己做不了主,谁做主?业力做主,善业牵引你到三善道受生,恶业牵引你到三恶道受报,这裡头没有主宰。佛菩萨没主宰这个事情,阎罗王也没有这个事情,上帝也不管这个事情,谁管?是你造作的善恶业的能量在控制你。佛菩萨、上帝跟阎罗王那都是缘,不是因,像我们这个社会有警察、有监狱、有法官,你要不犯法,他不能加罪给你,还是自己。饿鬼、地狱裡面那些阎王、鬼卒,就像我们这个人间法官,那些监狱裡面管理的人员一样!你犯罪他才管你,你不犯罪与他不相干。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才知道这真正叫因果教育,才真正晓得,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处事待人接物,这是你修行的处所。你要懂得在这裡头断恶修善,在这裡面积功累德,成就自己、提升自己,至少决定不堕三恶道。
起心动念没有自己的利害得失,起心动念想到苦难众生,怎麽样帮助别人离苦得乐,帮助别人破迷开悟,怎麽帮助?先要学。你自己没有学好,你怎麽会帮助别人?要想帮助别人先帮助自己。学从哪裡学起?从做好人学起。佛经裡面一展开,你看看「善男子善女人」,你要从这裡学起。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给诸位说是佛菩萨,佛菩萨在这个世间示现,就是示现一个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你看他的生活,你看他工作,佛菩萨示现在世间,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统统示现。我们在《华严经》末后这品裡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是表演给我们看,五十三位菩萨,法身菩萨、诸佛如来他们来表演,表演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看他怎麽做法。你细细去观察,基本功百分之百的圆满。这个基本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伦理、道德、因果,他们确实这三个科目,每个科目都是满分。生活当中待人接物千变万化,活活泼泼,他不是死呆板的。所以你自己没有基本功,你想学圣贤学不像。
我背经书行不行?我参考许多资料,我来演讲行不行?怎麽学都学不像。所以学习就要想到释迦牟尼佛的典范,他学了十二年,分别执着没放下叫世间法。学到的东西能解决世间问题,不能解决生死问题,所修得的是世间福报,不是出世间的功德。他最后表演一招,怎麽转变?把世间的福德转变成功德,把世法转变成佛法,怎麽转?放下。菩提树下这一坐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他所学的十二年就变成了佛法,大乘佛法,放下就变过来了,所有世间的福德全变成无量的功德。如果我们没有放下分别执着,在佛门所修一切功德是假的,是福德,功德你修不到。何况纵然有功德,也是刹那之间就会失掉,怎麽失掉?一发脾气功德就全完了。这个大小乘经裡讲得很多,「火烧功德林」,功德谈何容易!布施修功德,持戒修功德,忍辱保持功德,不能忍,一发脾气全没有了。你持戒的功德、布施的功德全烧光了,但是你要晓得有福德。你想几个人能修功德?
你修多少功德,还有多少,你就想想你从什麽时候没发脾气?昨天发了脾气,今天没有发脾气,你的功德顶多一天,今天再发个脾气没有了。修了一辈子临终发个脾气,全没有了,不容易保持。所以佛祖教我们,连世间圣人都常常劝导我们,不能发脾气。自性是清淨的,自性裡面没有喜怒哀乐,自性裡头没有贪瞋痴慢。你要晓得,贪瞋痴慢、喜怒哀乐,就是七情五欲,统统是六道裡头严重的染污,这些染污你还能抓着不放吗?外面你所遇到的缘,你遇到的顺境善缘,你的贪心就起来,这是什麽?这是你堕落的原因,你堕落了。逆境恶缘出现的时候,你瞋恚心起来。你每天面对着境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做什麽功夫?你在那裡修的是贪瞋痴,那这不叫修,叫造业。你天天所造的轮迴业,三途业,将来到哪裡去?当然到三途去,你造这个因必然有果报。如果你真的能忍辱,顺境善缘不生贪恋,你用平等心,逆境恶缘不生瞋恚,无论在什麽时候,无论在什麽场所,常常保持自己心平气和,什麽样的违逆,也不会引发你的脾气,也不会有瞋恚心,你的道业就不断向上提升。
如果真的把分别执着不能完全断,降温,自己的理智、理性能控制。念佛人控制的方法比修其他的法门要殊胜、要巧妙,念佛的人用什麽方法?阿弥陀佛。你很欢喜的时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代替了;很难过、很愤怒,阿弥陀佛,就用一句阿弥陀佛来代替。一句阿弥陀佛能灭贪瞋痴慢,一句阿弥陀佛能消无尽的烦恼。你想想看,动这个念头、说这句话,心裡面想着阿弥陀佛,口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因不在六道,六道裡头没有,也不在十法界,他的果报在哪裡?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念佛人真的想往生极乐世界,无论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不要再跟人计较,你才能成功。怎麽可能不跟人计较?你要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计较的心就降温了;再想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再想到《般若经》上常讲「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计较的念头就没有了。这是世尊四十九年教导众生最重要的开示。你再能想到身体都不可得,何况身外之物。
这一生好不容易得人身、闻佛法,遇到大乘,遇到正法,不容易,这个缘太难得了。你有没有把这个事情当作我们这一生,唯一的第一桩大事来办?其馀的,鸡毛蒜皮小事。果然把这桩事情当作第一桩大事来办,你这一生肯定成就了。佛在经上讲得好,「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你还要有其他东西,拉拉杂杂的来夹杂,你的功不纯,你这一生能不能成就?不可靠。要决定成就,要精要纯,精不能够掺杂,所以佛在《十善业道经》上告诉我们「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句话重要!修善还夹杂不善,你的善不能成功,不能成就。如果你能记住这一法,一生当中你就这样去做,念佛求生淨土没有一个不往生。淨土经论知不知道没关係,多少往生的老阿公、老太婆不认识字,没有学过《弥陀经》,也不会念,什麽都不懂,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他们走的时候能预知时至,站着往生、坐着往生,瑞相希有。他用的什麽功?就是专修淨业。这个淨业就是《十善业道》裡讲的,他也没人教他,他也没有念过《十善业道》,他怎麽样?心善、思惟善、言行都善,一句弥陀念到底。
你看看过去倓虚老法师在香港常讲的,锅漏匠是他的同学,谛闲老和尚的徒弟,倓老是谛闲老和尚的学生,他们同学。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一天经都没听过,跟谛闲老和尚出家,老和尚不要他住庙。为什麽?他住庙会生烦恼,因为他很笨,年岁也很大,四十多岁,在庙裡头五堂功课都不能做,人家瞧不起他,那他就很难过。所以老和尚剃度之后把他送到乡下,找个破庙没人住的,废弃不要的庙让他去住,一个人。就教他这句话「南无阿弥陀佛」,你就念这句,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再念,后面说了一句话,「以后准有好处」。这个锅漏匠也很好、很老实,他也不问有什麽好处,他没有问,学了这个,行,好念,南无阿弥陀佛好念,他就真干。他在破庙裡三年没出门,就像闭关一样,什麽念头都没有,就是一句佛号,真的是不容毫分不善夹杂。
他念了三年,站着往生,在破庙裡面站在裡头。附近的信徒看到他往生不知道怎麽处理,到观宗寺去报信,告诉谛闲法师。谛闲法师那个时候是观宗寺的知客师,还不是住持,还不是很出名。那走路去,再走回来,这一个来回三天,他已经死了在那裡站了三天,等谛闲法师来替他办后事。他的年龄跟谛闲法师差不多,替他办后事。谛闲法师很讚歎,而且一生讲经常常提起,这是念佛人最好的榜样。所以谛老讚歎他,你的成就,多少丛林裡面的方丈、讲经说法的DA法师比不上你。怎麽成就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我们要问,他是不是念三年寿命就到?我可以肯定说他的寿命还有。为什麽走了?功夫成就,不想再住世。住世,功夫成就之后住世是要有法缘,没有法缘不能利益众生。他最后这招表演,这个表演就是他度众生,他用这个方法做个样子给你看看,让你对于念佛法门生起决定的信心。你要照他这个方法做,那你也就成就,肯定成就,例子在此地。
所以修行无论修哪个法门,不但是佛法,连世法都不例外,最忌讳的是夹杂。所以一切不能成就的,全是夹杂,夹杂善业都不能成就,何况是恶业,这要知道。古时候祖师大德成就之后,虽然也管事,也弘法利生,天天讲经说法,人家那什麽功夫?佛法裡面讲的「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天天做,心地乾乾淨淨,一尘不染。也就是说他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事事无碍,理事无碍,理事无碍十门那就是他们的境界。他什麽都可以做,什麽都不染着,我们今天讲样样随缘,没有丝毫攀缘,虽然做做得很起劲,从来没起心动念,释迦牟尼佛应化在世间,做出的榜样给我们看。所以理跟事确实是一,我们从性中看到相,从相中看到性,从事裡面明瞭理,从理裡面明白事,这就通。通了最后不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到事事无碍万法都通。你问为什麽?万法不离一个理,理变成事哪有不通的道理?我们今天困难在哪裡?事迷了,理迷得更深。
底下有个比喻「如水之成波,波显水隐也」。好像看到中国有很着名的钱塘江潮,看潮水,这波浪,你看那个波,只看到波,水忘掉了,不知道波就是水。看那波涛汹涌在那裡欣赏,水没有看到。「经所谓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是也」,法身是如来,法身怎麽样?法身流转五道,五道就是六道轮迴,那你就晓得,六道轮迴裡面的依正庄严就是法身。你只见到六道,没有见到法身,所以你叫众生。你不知道六道裡面,点点滴滴全是法身,法身现的,法身变的。法身怎麽会变?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它就会变。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法身现的是一真法界;有了妄想分别执着就会变成六道轮迴,这叫众生,这是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我们要在六道裡头去见法身,所以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不破见不到法身。
我们今天虽然听说,讲的一切法,事就是理,相就是性,我们今天随便拈一个相是不是性?我们可以说,佛菩萨说这是法身、这是法性,我们听佛菩萨说。对于自己?自己还不是。或者说我们自己现在确实妄想分别执着障碍住了,见不到法身,听说这是法身。那个宗门裡面真的开悟,老师勘验学生,就是考试,问他性在哪裡?随拈一法,比划一下,那老师也看他真的悟了,点点头这关通过,他真悟了。我们今天坐在这裡,要碰到老师考验,我们也来比划比划,假的,不是真的,老师一看就看出来,为什麽不是真的?你还有分别、有执着就是假的;确实没有分别执着,随拈一法皆是。所以我们今天是知解,学教的时候叫知解,知道理解,我们要做的行证,行没有别的,就是放下。放下,不是说你事不干了,还是要干,干得很起劲,放下什麽?放下执着,放下分别。现在在第一个阶段,只希望你能够放下执着分别,不谈妄想,那是什麽?那是高层的。先把眼前的分别执着放下一些,这一放下,你智慧就开了,你的生活会有乐趣了,烦恼轻智慧长,你的工作会做得非常顺利,你的人际关係会变得非常美好。所以你放下一分,一分的相就现出来;放下两分,两分的相就现出来了。
我们常常讲的,最麻烦的是人际关係,为什麽处不好?你有没有想到,你过分的执着,你分别心太重了。分别执着裡头尤其什麽?自私的心很重,那你当然处不好。你能够把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不贪图享受,贪瞋痴慢放下,哪有处不好的道理!对不喜欢的这些人事,嫌弃的念头放下,讨厌他、不爱你了不可以,他本来是佛,他跟我没有两样,他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只是他现在什麽?他现在的分别执着烦恼习气很严重,不可以嫌弃他。你真正是觉悟了,要帮助他,帮助他回头,也帮助他放下。怎麽帮助?我自己先做到就是帮助他。中国老祖宗教人绝不亚于佛菩萨,我们眼睛看到中国的圣人也是佛菩萨示现的。我在初学的时候向李老师请教,我们中国古时候伏羲、神农、黄帝、文武周公、孔子、孟子,是不是菩萨?老师告诉我,理上讲得通,事上没证据。从理上讲真的是佛菩萨应化的,事上没证据,没证据不要紧,理上讲得通就行,别人不承认,我承认。
祖宗教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无论什麽事情只要遇到障碍,障碍不在别人,不在外面,在自己。从自己这裡解决,外面全都解决了,你一见性,什麽问题都解决;你不见性,问题总是解决不了。今天的社会动乱,多少志士仁人想化解冲突,帮助这个社会恢复安定和平,没办法做到。什麽原因?他都在外面,他认为问题都在外头,所以他解决不了。中国给我们做最好示范的,舜王,舜王解决问题不从外面,他从自己。他说外头没事情,外面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问题全是在自己身上,天天反省,天天改过,这样做了三年,全家感化了,住在那个村庄上全村感化了;这桩事情被周围的那些村镇知道了,统统受感化,最后感化一国,感化天下。这是古人讲的一人兴邦;换句话说,我们今天所做的没有什麽效果,做得不够,做得不彻底。不够、不彻底自己一定要承认,为什麽说不够、不彻底?我们今天学的,心善、思想善、言行善,善裡头有夹杂,我们不能不承认。舜王的功夫做到什麽?做到没有夹杂,确实没有丝毫不善夹杂,他成功。
我们读了佛经,对于舜王这种业因、业缘的果报才真正体会到清楚。要是没有佛法帮助我们,我们对这个事情还是搞不清楚,总是觉得他是圣人,我们比不上,他能做得到,我们做不到。不晓得因在哪裡,就是夹杂不善不纯,所以你起不了作用。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努力,力求把夹杂的东西天天减少。他也不是顿悟,舜也是渐修,三年才做到不夹杂毫分不善,他做了三年,天天改过,天天反省,这就是佛家讲的忏悔法。章嘉大师当年教给我,什麽叫忏悔?「后不再作」。孔子所说的「不贰过」,这对颜回的讚歎,过失只有一次,不会有重複的过失,这叫真正的忏悔,真正的改过自新。人人都是圣人,佛讲人人都是佛,你本来是佛,你要把这一身的肮髒、一身的污秽,要把它洗刷得乾乾淨淨,恢复你本来面目。你本来面目是佛,你本来面目是大圣。
我们再看下面第七段,「真理即事。真如之理性即是事相。真如之外,非有事相」,没有事相,「如水即是波,波之外别无水。般若心经所谓空即是色是也」。这是理事无碍观的第七门,真理就是真性,就是本性,《华严》上讲的法性。法性在哪裡?法性就是事,事就是相,理事、性相是一桩事情。真理在哪裡?真理在相上,所有的相分就是真理。所以它后头举《心经》上这句话,「空即是色」,空是性、是理,为什麽?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质,六根都接触不到,所以叫它空。空不是无,如果你把空当成什麽都没有,那就错了,空它有,它不是没有。为什麽说空?六根都缘不到,你眼看不到,耳听不到,你心裡头想不到。心裡想的是心法,眼耳鼻舌身能接触到是色法,真理、法性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所以你就没有办法缘得到。但是怎麽知道它有?它能够变现出色心,色跟心都是它变的。现代科学裡头不叫色心,它叫精神,它叫物质。佛法裡面讲的色就是物质,佛法裡讲的心就是精神,所以你要晓得事实真相,真理就是事。
「真如之理性即是事相」,第二句把相包括了,事包括相,理就是性,事就是相。「真如之外,非有事相」,古大德用金跟器做比喻,这个地方它用水跟波做比喻,都比得好。譬如水就是波,水比喻作真理,波比喻作事相,你就晓得,性理跟事相是一不是二。离开事相,你去找性理找不到,讲得这麽清楚,这麽明白,我们有没有能够在事相上见到性理?没有。见到之后你就是法身菩萨,为什麽见不到?你有个虚妄的东西障碍着你。这个虚妄不是别的,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它真的是虚妄,为什麽?妄想分别执着它不是色法,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心法。它是什麽东西?用现在人的说法,它是个错误的抽象概念,是个错觉,它不是事实。可是这个东西你要认为它有,它就产生障碍;你要知道它的无,把它放下,它的障碍就没有了。
《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着,佛在一般大乘教裡面不用这个名词,用烦恼,无明烦恼就是妄想,尘沙烦恼就是分别,见思烦恼就是执着。这两种合起来看,你就体会得更深,所谓执着是什麽?执着是你错误的思想,跟错误的见解,是这个东西。叫见思烦恼,见是见解错了,看错了,完全看错了;思是什麽?想错了。六道凡夫,到色界天、到无色界天,还是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想法。你说为什麽错误的?这现相虚妄的,你不晓得相就是性,性就是相,你不知道,所以你把它看错了。如果你真的晓得这个,事相就是真理,事相就是法性,法性就是如来,法性就是真佛。你看到一个恶人在干恶事,你会责备他吗?你会嫌弃他吗?你会想到那是个恶人他干了坏事,你会有这个念头吗?没有了。为什麽没有?事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的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为什麽你要去执着它?那是你执着心变现的,不是事相。
就像我比喻跟诸位说,这个妄想分别执着三个彩色片遮住你的眼睛,外面事相有没有妨碍?没有。有没有妨碍我们自性?没有。但是这个东西障碍着你,你就会看错,所以是我看错,不是他的错,他没有错。他为什麽没错?那个相是虚妄的,刹那生灭了不可得,性是真的,永恆不变,就在相上看到永恆不变,看到是刹那变化了不可得,统统看到。事相不是真的,法性是真的,理是真的,理事都看出来,你心有没有动心?没动心。不但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连起心动念都没有,你才看到是真相,真相叫一真法界。无论怎麽变,真的是它变,你没有变,在你的境界裡头是一真法界,这就不可思议!你见到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你见到实相,你见到真相了,所以你的心是定的,确实见到性。你的性是怎麽样?惠能大师讲得清楚,清淨,一丝毫没染着,不生不灭。知道什麽?「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没有起心、没有动念。这个现象自然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的。
这不是因缘生,不是自然生,《愣严经》上讲的「非因缘,非自然,非不因缘,非不自然」,佛讲了四句,真正是「离四句绝百非」,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完全现出来了。那麽众生,你看到是众生有感,你现的应身,现的应身是跟众生和光同尘,用种种方法帮助他、诱导他回头是岸,帮助他反璞归真。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现身四十九年,种种言教、种种示现,做出好样子给他看。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起心动念?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讲经说法?佛告诉你没有。《般若经》上说得好,谁要说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这谤佛,再说释迦牟尼佛示现还是谤佛。释迦牟尼佛有没有示现?现而无现、无现而现,不能说他现,不能说他没有现。说法也是如此,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不能说他没有说,也不能说他有说,为什麽?事相上有,理性上没有。所以一切法你就知道了,一切法,我们要用什麽样的心去看?非有非无,这才能看出真相。非有非无从自己本身做,事有理无,相有性无,性即是相,相即是性,理就是事,事就是理,这就对了。《心经》上讲「空即是色」,就是说这桩事情,我们体会得还是一句话,一定要放下。不放下,听说,不是自己境界;放下是自己境界,跟诸佛如来境界无二无别。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