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法的态度
佛法是一个原则,是一个指标。如果肯用心思惟四句偈,或三言两语,必有无限妙用;能够躬身力行,则受用不尽,获益无穷。反之,再好的佛法,如果不能在心里生根,即使再好、再微妙,仍然是无所增长。
求法究竟应抱持什么态度?最主要的,应该有一颗虔诚、恭敬、庄严的心。为了求法,有的人辞去优厚的职业;有的人和家庭作种种的奋斗,割爱辞亲;有的人不惜千里跋涉,远道而来。虽然方法不一,但是大家所抱持的理想和目标却是一致的。因此,心怀“为大事也,何惜身命”的志愿,为真理而奉献,为佛教而牺牲,才是求法者应有的态度。
普贤菩萨有十大愿,愿愿都是为了摄受众生,庄严净土。在此列也举出十个“求法”的愿望,并逐条分析于后:
第一愿:要坦诚大方。
第二愿:要感恩说好。
第三愿:要虚心下问。
第四愿:要改过迁善。
第五愿:要变化气质。
第六愿:要勤俭忍耐。
第七愿:要虔诚礼诵。
第八愿:要勇猛正见。
第九愿:要求真务实。
第十愿:要慈心悲愿。
第一愿 要坦诚大方
大体而言,今日的青年还不够坦诚,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却又讲很多。常常言不由衷,敷衍了事,也不坦诚行事,不切实检讨,这样的求法态度,不能获得实益。另外,态度上也不够大方,譬如吃饭,佛门有句话说:“放大肚皮吃素菜”,本来他可以大方吃饭的,但是当师长从旁走过,或者与师长同桌共餐时,就显得腼腆不安,手足无措。有些人读书时,心里挂念某些未完成的事情,恐怕遭人非议;做事情时,则又想着功课没有复习。患得患失的结果,书未读好,事情也做不好。
所以,一个求法的人,不论待人、处事、读书、修行,必须认真、专心、坦诚、大方。只要不过分,不目中无人、大言不惭,适度得体,则没有什么行不通的。
人与人之间所以有隔阂的产生,主要是缺乏坦诚,《维摩诘经》说:“直心是道场。”《佛遗教经》说:“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俗语也说:“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我们应该具备这种朗朗心胸,做的事,没有一件不可以告诉人;说的话,没有一句不可以让人知道,胸怀坦荡,态度诚恳,一切问心无愧,磊落大方,这样的为人处事,求学求法,相信一定能获益良多。
第二愿 要感恩说好
求法,首先要感谢三宝恩,因为没有三宝,我们好像迷失在黑暗中,见不到光明;没有三宝,我们彷佛漂浮在大海里,没有救生艇。三宝的慈悲光明,把我们接引到佛国净土来,我们怎能不感恩呢?
感谢三宝恩的同时,我们还要感谢师长恩。师长授课,远道而来,不仅旅途奔波,废寝忘食,为了上几个钟头的课,还要花几天的时间忙碌准备。老师们的用心良苦、精神毅力,能不感恩吗?
往昔求法的人,为了求大德明师指示,千山万水,不惜长途跋涉,有时抵达目的地,仍不蒙大德开示半句;有的长期劳役,听不到一句佛法。浮山法远禅师慈心结缘,却遭迁单开除;密勒日巴为法建屋,数度遭上师拆除重建。过去的学子,因为知道佛法得来不易,所以登门求师访道时,都能兢兢业业,珍视爱惜。可是,现在情形不同了,老师热心教导,希望传授佛法,学子得来太容易,反而不知珍贵。故凡学法明理的人,都应谨记“饮水思源”、“师恩如山”的古训。怀着感恩的心,知识才能跃进,也才能得到佛法的乐趣。
在日常生活中一粥一缕,当思来处不易;一砖一瓦,是多少人辛勤血汗的结晶。对于恩惠不知感谢的人,是无法得道的。一般青年最大的缺点就是希望“别人为我”,却不晓得“我为别人”;只想“社会能给我什么”,却从未想“我能给社会什么”。
今天的时代,国家进步,社会繁荣,民心安定,物质丰富,因此从事慈善工作的人很多,譬如奖学金的设置、各项活动的举办。可是,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不只是接受别人的布施,自己也要能够付出。因为接受别人的布施,表示自己贫穷;惟有能够付出,才表示自己富有。
研究佛法,就是要学习为人设想的道理。或许有人说:“我们是学生,功课繁重,那有时间研究如何为人?”事实上,只要你有力量就可以帮助别人。也有人说:“我根本没有什么力量,又如何帮助别人呢?”没有力量没关系,总该有心吧!人不能没有心,感恩者,要感恩于心,既有心,凡事就必须用心:如何充实自己,如何推广社会福利,如何与更多人结缘,如何让更多众生得度?
日本宗教家中岛先生曾说:“在日本,从小父母、老师,甚至社会长者经常教导我们‘缘’的道理,就是人与人之间经常结缘。日本是一个佛教国家,所以佛教的思想很普遍,大家一有机会就想帮助人,与人结缘,因此,缘就越结越广,越结越深。”
学佛,要学习广结人缘,佛法讲众缘成就,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单独存在。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对于这个世间上的一切,就不会感到不满。譬如:当你伫立窗前,微风轻轻吹拂,枝头上的小鸟宛转歌唱,庭院里飘来花香,心旷神怡之际应想到:宇宙自然界多么地厚待我呀!我所拥有的是这么的多,能不感恩吗?时常怀着感恩的心,内心会觉得更富有。
除了要有感恩心,在言语上更要经常赞美说好。俗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传达感情的工具,若运用不当,则成为伤人的利器,因此,不能不谨慎。一般人说话,常犯几个毛病:有的人讲话“话中带刺”,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却常以恶语伤害他人;有的人讲话敷衍虚伪,不切实际;有的人讲话信口开河,不负责任;有的人讲话不经过思考,话不得体;有的人讲话东拉西扯,毫无意义。《龙舒增广净土文》卷十二中曾列九种譬喻,说明口业的得失:
1.口诵佛名如吐珠玉。
2.口宣教化如放光明。
3.口谈无信如嚼木屑。
4.口好戏谑如掉刀剑。
5.口道秽语如流蛆虫。
6.口说善事如喷清香。
7.口语诚实如舒布帛。
8.口言欺诈如蒙陷阱。
9.口出恶气如闻臭味。
一般人在言语上最大的毛病,是建设性的、赞美别人的话说得太少,而无用的赘语、不满的言论发表得太多。经上记载:释迦牟尼佛往昔因中与弥勒菩萨一同修行,因释迦牟尼佛经常赞叹诸佛菩萨,以此赞叹功德比弥勒菩萨早成正觉。
因此,求法学道,要学习知恩报恩,要随时赞美说好,心里常怀着感恩的念头,口里常说着赞美的言词,将我们有限的生命领域扩大,奉献自己一份热忱的心力,以期共同完成佛教的使命。
进佛门是为了求法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