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法相深意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09:41     标题: 法相深意

由于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

摘自《佛法是救世之光》

印顺法师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功课等等的仪式,不明白其中的真义,就说这些都是迷信。这里面问题很多,现在简单的说到下面几种:

一、礼佛: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西洋神教徒,说我们是拜偶像,是迷信。其实,佛是我们的教主,是人而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大菩萨们也是快要成佛的人。这是我们的皈依处,是我们的领导者。尊重佛菩萨,当然要有所表示,好象恭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对他表示恭敬,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盘了;还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萨,都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不得不用纸画、泥塑、木头石块来雕刻他们的形象,作为恭敬礼拜的对象。因为这是表示佛菩萨的形象,我们才要恭敬礼拜他,并不因为他是纸土木石。如我们敬爱我们的国家,要怎样表示尊敬呢?用颜色的布做成国旗,当升旗的时候,恭恭敬敬向国旗行礼,我们能否说这是迷信的行为?天主教也有像;ji 督教虽没有神像,但也有十字架作为敬念的对象,有的还跪下祷告,这与拜佛有何差别呢?

至于香花灯烛呢?佛在世时,在印度是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的,灯烛是表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洁。信佛礼佛,一方面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以表示敬虔,一方面即表示从佛得到光明清净。并不是献花烧香,使佛得闻香味,点灯点烛佛才能看到一切。西洋宗教,尤其是天主教,还不是用这些东西吗?这本来是一般宗教的共同仪式。礼佛要恭敬虔诚;礼佛的时候,要观想为真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东想西,或者讲话,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礼佛的意义。

二、礼忏:佛教徒每礼忏诵经,异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误以为迷信。“忏”印度话叫忏摩,是自己作错了以后,承认自己错误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在过去世以及现生中,谁都做过种种错事,犯有种种罪恶,留下招引苦难。障碍修道解脱的业力。为了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所以在佛菩萨前,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佛法中有礼忏的法门,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进修上是非常重要的。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的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

一般人不会忏悔,要怎幺办呢?古代祖师就编集忏悔的仪规,教我们一句一句念诵,口诵心思,也就知道里面的意义,忏悔自己的罪业了。忏仪中教我们怎样礼佛,求佛菩萨慈悲加护,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杀生、偷盗、邪淫等的不是,一心发愿悔往修来。这些都是过去祖师们,教我们忏悔的仪规(耶教也有耶稣示范的礼告文),但主要还是要从心里发出真切的悔改心。

有些人,连现成的仪规也不曾念诵,就请出家人领导着念;慢慢地自己不知道忏侮,专门请出家人来为自己礼忏了。有的父母眷属去世了,为要藉三宝的恩威,来消除父母眷属的罪业,也请出家人来礼忏,以求亡者的超升。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为了铺排门面,为了民间风俗,只是费几个钱,请几位出家人来礼忏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无忏悔恳切的诚意,那就失掉礼忏的意义了。

佛教到了后来,忏悔的意义模糊了。学佛的自己不忏,事无大小都请出家人,弄得出家人为佛事忙,今天为这家礼仪,明天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以做佛事为唯一事业,出家的主要事业放弃不管,这难怪佛教要衰败了。所以,忏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地忏悔,甚至是一小时的忏悔,也是超过请了许多人,作几天佛事的功德。了解这个道理,如对父母要尽儿女的孝心,那幺,自己为父母礼忏的功德更大,因为血缘相通、关系密切的缘故。不要把礼忏、做功德当作出家人的职业,这不但毫无好处,只能增加世俗的毁谤与误会。

三、课诵:学佛的人,在早晚诵经念佛,在佛教里面叫课诵。ji 督教早晚及饭食的时候有祷告,天主教徒早晚也要诵经,这种宗教行仪,本来没有什幺问题。不过为了这件事情,有好几位问我:不学佛还好,一学佛问题就大了。我的母亲早上晚上一做功课,就要一两个钟点,如学佛的都这样,家里的事情简直没有办法推动了。在一部分的居士中,确有这种情形,使人误会佛教为老年有闲的佛教,非一般人所宜学。其实,早晚课诵,并不一定诵什幺,念什幺佛,也不一定诵持多久,可以随心所欲,依实际情形而定时间。主要的须称念三皈依;十愿也是重要的。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净土宗、天台宗、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功课,简要而不费多少时间,这还是唐、宋时代的佛教情况。我们中国近代的课诵,一、是丛林所用的;丛林住了几百人,集合一次,就须费好长时间,为适应这特殊环境,所以课诵较长。二、元、明以来佛教趋向混合,于是编集的课诵仪规,具备各种内容,适合不同宗派的修学。其实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从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时间短些不要紧,次数不妨增多。总之,学佛不只是念诵仪规;在家学佛,决不可因功课繁长而影响家庭的工作。

四、烧纸:古代中国祭祖时有焚帛风俗,烧一点绸缎给祖先享用。后来为了简省,就改用纸来代替;到后代做成钱、元宝、钞票,甚至扎成房子、汽车来焚化。这些都是古代传来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成,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
这些事情,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做儿女的对父母表示一点孝意。自己饮食,想到父母祖先;
自己穿衣住屋,想到祖先,不忘记父祖的恩德,有慎终追远的意义。佛教传来中国,适应中国,方便的与诵经礼佛合在一起。但是,在儒家“送死为大事”及“厚葬”的风气下,不免铺张浪费,烧得越多越好,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评,而佛教也被认为迷信浪费了。佛教徒明白这个意义,最好不要烧纸箔等,佛法里并没有这些。如果为了要纪念先人,象征的少烧一点,不要拿到寺庙里去烧,免得佛教为我们受罪。

五、抽签问卜扶乩:有些佛寺中,有抽签、打醮,甚至有扶乩等举动,引起社会的讥嫌,指为迷信。其实,纯正的佛教不允许此种行为(有没有效验,是另外一件事)。真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过去及现生作有恶业,决不能用趋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修善得善果,作恶将来避不了恶报;要得到好果报,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情。佛弟子只知道多做善事;一切事情,只能如法合理地做去,决不使用投机取巧的下劣作风。上面几样都与佛教无关,如果真的信仰佛教,就应绝对地避免这些低级的宗教行为。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09:41     标题: 托钵

托 钵

梁寒衣



 

「从我一剃发开始,便立志维护佛陀的律仪。倘使食器摆布不正,宁可饿着肚子,更不用说暴躁、粗潦、不带虔敬的供养。」赭红的袈裟披垂于席榻上,僧侣的面容寂如燧石,黝黑中仍带着沈穆冥思的神色…

一个近午时分,空气暴如炎浆,炙烧着灼酷的暑气。我托钵踟蹰于一排排恍如即将熔为烟尘的屋脊,在一处骯脏的饮食摊上,看见一位垂老的比丘,偻伛着一团黄泥般邋遢沉肿的身躯,伫立在一叠乌黑油腻的盅盘碟筷间。 燥烈的锅油喷吐出一篷篷红火。老板埋着头,油腻着汗嗒嗒的胳膊,并没有丝毫「供养」的意思。

而且,显见的,之于眼前赭红的「逼迫」,感到愤懑与敌意。黑亮的油锅爆开一篷篷燥烈浓呛的红火,他左右开弓,将锅子敲得铿铿锵锵,恍如铲开一堆碍眼的石块般,燥烈翻搅着那些糊烂焦烟的食物。 即使明显作出催赶、嫌憎的神色,年老的比丘仍然一动也不动地伫立着,托着钵盅,垂着松垮的颈项,惹人注目地横堵于摊前。

他那褪色的衣角沾着脏污流泄的锅水,苍蝇围着下摆营营舞动,模样猥琐、狼狈地如同一头饿羸的流浪犬一般。那饥馋的两爪紧紧抓着对方,彷佛是说:「不给我食物,我将吠着、吠着,永永堵塞在这里,决不离开!」 锅炉的火黑糊糊地矮熄下来,顽砾的僵峙终于见出可怜的胜负。

老板终于自炉锅中狠狠抽开闷闷埋藏的脸庞,用力扬起锅铲,将那一堆黑稠稠、黏糊糊,分不出颜色、形象的食物,如泄垃圾般,一把铲入那在炎酷的正午中,伫立了彷佛一世纪那么黝长的钵盅。那情景简直叫人完全看不下去。然而,我终究一眨也不眨地看完它了。那一整日,我饥饿着肚腹,却彻底失去了食欲。仅是反复自问:「那所谓的『出家』,究竟为了什么?弃舍一切、拋掷下青春骨血,难道最终仅为了像一头狼狈的老狗般,拖着垂败老残的腹部,绕着摊子,眼巴巴地等待他人的施舍?佛陀尊贵的律仪,难道抵不住一点基础的口腹之欲?如此,所谓的『道心』又是什么?」于我,老比丘的作为根本失去了僧侣的基础资格,也败坏了世尊的律仪。 

一连数个月,老比丘浮肿壅沓的形影总是噎胀于我的心房。我总于托钵的尘土间想及这个形影,而那老残的腐败伴随着想象,总令我生起些许不快而忍不住缓缓停下前行的步履。如实觉受 数个月后,我有事须往曼谷。至时已近深夜,疲怠中搭了帐子,便挂单于一家寺院的庭前困倦睡去。

黎明四点,钟磬鸣响,四围收帐子的音声如鹏翅般扑扑掠掠。寺院的僧侣,乃至系单的云游僧们,都各自漱洗妥当,于曙色中行脚托钵。 这是人所称为的「佛陀国度」。然而,无论顶礼过多少寺塔、聆听过多少教理,于生活实相中履行「生命平等对待」的原则却是困难重重──即使之于乐于供养的佛弟子而言。尤其是曼谷,都会的人们将供养的食物摆至门口,等待托钵的僧侣。一见到他乡异地的流浪僧、云游僧,立即一把卷收回去,紧闭门户。

一俟云游的影子走远,方才悄悄打开门户,继续守候相熟的僧侣……彼时,他们或将虔敬地跪伏于地上,将食物高举过顶,表示之于佛法的敬畏──人们如斯布施,仍然牢牢网住凡夫心的习性,仍然爱爱憎憎、执执黏黏、驳染交缠……将世俗的情感执取,原封不动地转移至另一层面、另一领域……而误以为此即「修法」。 

从黎明至近午,我在酷炙的烟尘中走着,看着食物一一消失,一扇扇门在视线中「碰!」地紧闭,又蹑蹑悄悄在我身后「咿哑」张了开来。燥热的烟气氤氲蒸腾,彷佛一条条街道即将烟腾蒸化。一阵眩烈刺痛,我的双脚踩在一只破裂的玻璃瓶罐上。南传的僧侣一向赤足行脚。立时,极端的痛楚中,我倒卧在人行道上,怔忡凝视着汩汩涌出的鲜血。倒卧于街道上,而且仅能不顾难堪地靠着污秽的墙角,窒重喘息的一己,此刻,怕也是全然失却一名僧侣应有的律仪、形象罢!

 怔怔地,望着如注的血流,日已过午,虚乏痛苦中,知道一己势必得在困疲饥饿中度过一晚。瞬间,老比丘虚沈老耄的姿态再度怦然映现。我再度看着他褴褛疲惫地挨着摊子,痛苦「逼迫」着施舍的神情。心中倏地清朗、空明了!直到彼一剎那,我才真正生起所谓的「同体的同情」,才能以柔软、宽恕、包容,看待那一瞥中的印象,而不仅是严峻的戒律与苛刻的教条。老比丘之所以伫立着苦苦逼煎,或者由于疾病,或是老耄、乏倦……总之,怕是无法继续拖着虚疲的身子继续踟蹰。而且,知道越过这个摊子,则必须错过午前的托钵,挨饿涉过一夜……而那年老的躯体,怕再也无法忍受如是的摧折了。它可能招致更难以抗袚的疾病……佛弟子们不断谈着「同体的觉受」、「同体的悲怀」──然而,不是那个经验,一己可能永远无能如实地「感同身受」,更无由生起了解与慈悲。 

我将因了一己的年轻,因了一己康复的体魄,以及各种忍饥耐苦、熬忍极限的「道心」、「戒仪」,而毫不留情地批判、指责、针砭、愤懑于他人的脆弱、缺憾、「不如法」、「非律仪」……而这,即是「我」、「我慢」!「经验」。茶室静静,久泡的茶汁早已失去滋味。略嫌苦涩的深色汤汁恰似朋友袈裟的颜色,那久经熬历的黑褐色姿影如同一座刚毅的岩砦盘坐在茶室中心:「不真诚、如实地进入经验与情境的核心,人们永难以真正『设身处地』,更难以『推己及人』,也无以开展一体的觉受与悲柔……佛陀之道如是应以无尽的经验、学习为始──这,即是『如实知!』」 朋友黧黑的姿影永远浮映于每次喝及铁观音的时候,为了他那刚朴酽烈而极具实践性的法味,以及那夜茶汁的颜色。 「经验。」这即是他的教义。

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僧侣,他业已习于将一切正、负面的经验,皆恒恒转为正向的菩提行路、正向的思惟原则。火焰中的红莲。然而,于我,一切生命,俱是在正、负向的种种经验中成长、提升、超拔,亦在其中变质、堕落、夷毁的罢。存在的现实本身,即意味着经验的积淀。善人与恶人,天堂与地狱,乃至于游移两端、非善非恶、麻木昏钝、漠冷疏离的中间地带的人们……无论是谁?属谁?皆在日日的经验、岁岁年年的经验中。

使得经验明显呈现两极的,并不一定出自于经验自身的正负向,而是「经验者心灵」所决定采取的正负向。 一般地,我们以为正向的经验必然带来正向的意义与提升;反之,负向的,则是堕落与毁损。 但是,偶尔有时,正向的经验恰恰导致了负面的毁堕──比如,我们信念一己的好善求美,却在见及善美皆如琉璃、皆超越一己许多的人时,内在由于比较,而生起嫉妒、憎恨、斥拒与诋毁。相对地,之于某些心光莹彻的人,某些痛苦、阴暗、负质的经验──比如疾病、饥饿、受虐、不义、压榨……却逆转为他们「自我救赎」以及「救赎他者」的愿力与行为。 

「唯愿此世不复有人再经历如是的苦受与阴暗!」在每一层障碍,每一重坷坎,每一种恶质恶德、负面负向中,后者皆恒恒如斯发愿,如斯逆转。拒绝为恶质所吞噬、所同化、同谋,衍为其共犯机体的部分。经验固有好坏、正负、愉悦或折挫,但是并非绝对关键、支配、主导性。取决的,仍是个别的心智与觉观──这即是佛家「转识成智」的真正意义,即:转一切眼、耳、鼻、舌、身、意等诸识延伸的领域……转一切五官、生命所经验、接触、觉受的对象、事件与范畴,皆成为正向的智能心。 

日日、刻刻、时时!无论梦境或醒来,我们皆置身于重重的经验之网中──有时美感、幻念、愉悦、希望、积极……有时幽黯、恐惧、怀疑、批评、折挫、打击;有的麻木、疏离、沉滞、不冷不热、漠不关心、了无情表……即若完全的独处与孤寂,亦意味着一项经验的指陈。然而,无论哪一重情境、哪一类经验,都指涉着双向的觉观、双向的道路──由是,在暑热积沆的泥涂上,老比丘卑猥的形影亦存在着炯异的觉照──有人悟及慈悲,有人或然愤而弃下袈裟;一部分则由于一己的严于持律、洁白清正,更更形成一类傲岸、偏颇、批判、严刻……的姿态;还有一部分则漠冷麻痹,看不见也听不见,更无由唤起什么、省思什么!心智犹如沈睡大海中的蛤蚌。 

那些能将清严的仪矩、规尺恒恒转向一己,先「律己」而后「律人」的,固属难得!能净白律己,却不苛酷于他人,而能以温柔慈忍,深深低俯尘土,涵纳一切垢浊破毁的,则如火焰中的红莲,稀有而无上……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09:43     标题: 礼佛的方式及意义

礼佛的方式及意义



 

在礼拜中生起谦卑

问:请师父开示禅宗礼佛的方式及意义。礼佛时应该持何种态度?你有时说要以忏悔心来礼佛,有时又说礼佛时要觉知身体的动作,有时又说要以感恩心来礼佛。你也说到不同的礼佛方式,以及经由礼佛的修行可能得到的不同层次的成就。

答:礼拜是很古老的行为,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出现时早就存在于古印度。当时在印度,宗教是主宰的力量,在人们与神祇、灵界之间,存在着广为接受的互动模式,礼拜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站着或坐着时,头向上、双眼向前。礼拜时,是以象征的方式把自己的头置于礼拜对象的脚部,翻上的双掌象征承接对方的双脚。头是身体最高的部位,脚是身体最低的部位,因此礼拜者是以自己身体最尊贵的部位去接触对方最卑下的部位。在这种姿势中,更容易从心中生起谦卑、不足、不完美之感。

  在这种姿势和心态中,自我执着会减轻,心灵会更澄明,问题更形清楚、更快消逝。这种感觉生起时,人们也更容易与神祇接触。神祇是不是真正存在,反而不是那么重要。然而,我们还是不能说宗教只是迷信,或否认灵界的存在。的确有其它领域的存在,而我们也的确与这些领域的生灵互动,不管我们知不知道。单凭这一点,礼拜就很有用,这是超越我们人的限制、接触灵界的一种方式。

 在佛陀的时代,人们以两种方式成为信徒:一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一是对佛陀表示礼貌、敬意,礼貌包括了仪式的姿势或动作,敬意则主要是心态。
 
皈依或感恩三宝,是大多数佛教徒都熟悉的象征行为。那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经由礼貌和敬意表达出来:一是供养,一是透过仪式。表示敬意的仪式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合掌、凝视食指尖、鞠躬,更复杂的姿势就是礼拜。
 
礼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膝盖、手肘、额头接触地面,双手伸前、翻掌,这是我们一般常见的方式;另一种是以整个全身的正面伸展、接触地面。弯腰礼拜时,头部和身体必须维持一直线,否则会头痛。

供养重在心意和动机

问:供养是什么意思?

答:就像字面上的意义,把自己的东西提供给三宝,尽自己所能的去做。如果经济情况许可,供养可以包括金钱。但金钱不是唯一的供养方式,可以供养清水、食物、鲜花,也可以提供服务。记住,重要的是心意和动机。

  礼拜就像以身体来供养。根据经典,有六种修行方式:读经、抄经、礼拜、供养、忏悔、说法。打坐是比较特别的修行方式。古代人们修法时,总是由那六种修行方式开始。


  在打坐时,许多人遇到身体和心理的障碍,那是业力现前。他们也许会抱怨自己不是昏沉,就是散乱,甚至不能长时间读经:如果诵读,就会疲倦;如果默读,心就会散乱。这时,礼拜就是很好的修行方式。

  佛教中很强调礼貌、敬意、忏悔,尤其对打坐有困难的人更是如此。忏悔礼拜经常很有用。在西藏的Vajrayana传统,刚开始修行的人以四前行开始,第一个前行就是礼拜十万次。完成时,生理、心理状况都已改变,打坐也就容易得多。

中国从宋朝起,尤其天台宗,鼓励礼拜修行,汇集了许多不同的程序供人来做忏悔,其中之一是《法华经》忏悔(the repentance of the Dharma Lotus Sutra),其它仪式根据的是其它经典。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达到三昧,因此忏悔礼拜很重要且有用。

  我已经解释了礼拜中的不同种类的动作。此外,礼拜可快可慢;可以在佛像前或心中默想三宝,也可以不要这些;可以只是清楚知道自己的动作。礼拜时觉知自己的动作,最终是要忘记自己的身心──在本质上消失──让礼拜自己进行。

  礼拜时把心集中在动作上,可能达到四个层次的专注。第一个层次是指挥动作时,注意身体的所有动作、每个细节。第二个层次是不注意所有的细节,但知道自己在指挥动作。第三个层次是不指挥身体,也不认为身体是自己的,但还是看它在礼拜。第四个层次是不知道身体或动作,但继续礼拜。在第四个层次就进入了三昧。其实,第四个层次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止不动,不管是静止在向上或向下的动作。这时身心分离,以致无法移动,但这不是真正的三昧;更好的一种是即使心不动,但身体继续礼拜,这是真正的三昧。

  三昧的层次不易达到。在禅中心这里,我只看到少数人达到第四层次的第一种,也看到一些人达到第三层次,他们说这时看自己礼拜好象看别人一样。
 
到目前为止,我谈的是慢动作的礼拜。即使在慢慢礼拜时,可能还会有许多妄念。如果无法使念头静下来,可以尝试快动作礼拜,通常可以减少妄念,尤其配合念佛时更是如此。

  我至少教过四种拜佛的方式:恭敬拜佛、感恩拜佛、忏悔拜佛、三昧拜佛。关于前三种拜佛方式,不能一边拜佛,一边长时间维持那种心态。可以用感恩心拜佛一段时间,但那种念头会减弱、消失。恭敬拜佛、忏悔拜佛也是一样。

  忏悔拜佛在礼拜前后通常包括了某种诵唱,这种诵唱表示忏悔之情,但主要部分还是拜佛。在礼拜时,不要控诉、指责自己,也不要陷入自怜,心里不要有这些感情。一旦忏悔,就把心情搁下,专心拜佛。

以忏悔心拜佛

问:如果把忏悔搁下,那不就成了三昧拜佛?

答:二者有所不同。首先,忏悔礼拜在拜佛前后都有诵唱。再者,在这种拜佛中,每一拜时口中都要念不同的佛菩萨名号。因为加上念圣号,所以不可能进入三昧。然而,这种方式礼拜久了,心会静下来,打坐也就更容易。

 也有人在忏悔拜佛时不加上诵唱,但通常会有一个模式。比方说,每天以忏悔心行五百拜。然而,这也不表示他们是在强迫忏悔,而只是提醒自己要进行的是忏悔拜佛。这种方式很有用,我当小和尚时就曾经做过这种礼拜,过了一段时日得到特殊的感应,头部觉得清凉,后来心里就清净了。我做这些礼拜是因为师父告诉我,如果要变聪明,就要拜观音菩萨。我怕师父赶我走,所以每天五百拜。过了一阵子,我再拜时就不再存着想得到任何东西的念头,而纯粹只是觉得那是件好事、对事。我只是以忏悔心来拜佛,后来心就清净了。

问:你会不会推荐每周一两次以拜佛来代替打坐?

答:如果拜佛成为你修行的一部分,那很好,但不该代替打坐,而是除了打坐之外还要拜佛。但如果你尝试打坐,却觉得身心很不舒服,那时可以改为拜佛。

问:在禅七时,有时你说我们应该反省自己不完美的地方,然后忘掉它们,专心于拜佛的动作。这么做的目的何在?

答:当我要你们礼拜时,有时要你们反省自己不足之处,有时要你们以感恩三宝的心来礼拜,目的是为了唤起你们内在的忏悔或感恩之情。有这种感情时,心比较容易平稳下来,气(energy)也比较和缓,有利于打坐。

问:要知道正确的作法是很困难的。在禅七时,我发现自己强要唤起忏悔和感恩之情。我不确定是应该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这上面,还是只在开始时轻松地念着它,然后搁下,只集中在动作上。我搞胡涂了,因而变得很紧张。

答:如果能升起忏悔或感恩之情,那很好。如果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只要念着它,接着把它搁下,只专心于自己的动作,不要勉强。

  有些人在禅七拜佛时,想要落泪,想要懊悔痛哭。如果没有,就问我为什么不让他们哭?这与我无关。所以我告诉他们,不是还不到他们哭泣的时候,就是他们不是会哭的那种人。

问:顶礼法师呢?在禅七中,小参之前和不同仪式中,我们都顶礼师父。再者,有些人在欢迎老师和出家众时也向他们顶礼。我想这是东方的传统,但许多西方人觉得这种方式很不自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抱持什么态度?

答:我们以顶礼向三宝致敬:向三世诸佛顶礼,因为诸佛把法带到世间;向法顶礼,因为这是佛陀的教诲;向僧伽顶礼,因为僧团代表了佛陀的教诲,是三宝的具体表现。

  因此,如果向僧侣顶礼,内心的态度应该是向三宝致敬,因为僧侣代表三宝,而不是崇拜他个人。同样的,僧侣在别人向他们顶礼时,不该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殊,而应该视自己为佛像。

  在家人如果在非正式的场合遇到僧侣、法师,可以不顶礼,但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有些特别的情况,比方说在禅七时,顶礼成为修行和每日仪式的一部分,在早课后向法师顶礼,感恩他的开示,是通行的作法。这是中国佛教的传统,这个传统会不会在西方继续,就看因缘了。

  僧侣在特殊场合彼此顶礼,或者在初次见面、长期不见之后,彼此顶礼。如果每天见面则不必顶礼。再者,如果僧侣每天看见师父,也不必顶礼。然而修行上有重要问题请教时,应该顶礼师父,其它时候问讯就够了。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09:44     标题: 拜佛

拜  佛

静亭



 

  秋天,我与朋友相约在南华寺。

  游了大半天,我与朋友用过素饭,都想找个地方小憩,因为我们都有饭后打坐的习惯,可这天恰好是假日,游人很多,找来觅去,只好在六祖殿后的石条凳上打坐。

  闭目、调息、调心,与其说打坐,还不如说闭目养神。游了大半天,正有点儿累了。不料忽有内急,只好起身寻个方便的去处。

待我小解回来,只见有一位中年阿姨,抱着一大把燃着的香,正向着朋友跪拜,磕头,又跪拜,又磕头,虔诚而谨慎,朋友仍闭目静坐。也许朋友知道,却不敢作声,怕吓着阿姨了。

待阿姨行完礼,要找插香的地方却难找,这才对顶礼膜拜的朋友产生了疑惑。我说:“阿姨,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我的朋友!”阿姨方明白自己拜错了,又忙向朋友行礼,说:“对不起,对不起!是我错了。”朋友睁开眼说:“阿姨,你没有错,是我心中有愧,不能给你福慧与平安啊!”

阿姨尴尬地站着。我说:“礼多人不怪!只是象您这样烧香拜佛,见了佛像就拜,这南华寺的佛像何其多,你这样拜不累吗?”

阿姨说:“累倒是不怕,只是怕得罪了菩萨!”

朋友说:“阿姨,你看这寺的菩萨有这么多人拜,菩萨日理万机,他们恐怕顾不了每一位香客啊!”

阿姨说:“菩萨不灵,拜敬灵,一次不行,十次行;十次不行,百次灵!大家都这么说的!”

我问:“阿姨,你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天天都来拜佛,求菩萨?”

阿姨反问:“那可怎么办?”

朋友说:“那简单,把菩萨带在身边,时时刻刻都拜!”

阿姨说:“这可能吗?别开玩笑了!”

我说:“可能!这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你只要与菩萨心意相通就行!”

阿姨问:“心意相通?怎样才能心意相通?”

朋友说:“想菩萨之所想!”

阿姨问:“我怎么知道菩萨想什么?”

朋友说:“菩萨所想,就是人们所愿的。”

我脱口而出说:“你如果具有菩萨心肠,那么菩萨就在你心里,这是方便法门!”

阿姨又问:“这管用吗?我如果有菩萨心肠,菩萨知道吗?”

朋友笑道:“你三磕九拜,菩萨知道吗?!到了你真具有菩萨心肠的时候,你不就是菩萨!?”

阿姨笑了,说:“对,我们都是菩萨!”

万物皆有佛性,人人皆具善心,拜佛固然发好,不如让佛常住心中!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09:49     标题: 佛珠漫谈

佛珠漫谈

觉真法师  

中国佛学院佛教文物专业研究生



 

【l、古印遗风--佛珠的起源】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缨珞  謦条
(一)pasaka-mala,音译是「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a-mala,音译是「阿叉摩罗」,意译作「珠謦」。
(三)japa-mala, 音译是「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謦」。
(四)aksa-sutra,音译是「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謦’的意思。通常来讲佛珠的最初起源,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謦条缠身的风尚(见图1、2 ),而正是这种风尚的沿袭,逐渐演变成为后世佛珠的使用。


在佛教经典中,有关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木患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经文载: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木患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木患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当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现已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如果溯其本源,佛珠却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用佛珠的记载,并且以律典为所依的南传佛教徒亦不曾流行过佛珠。这在出土文物中,亦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属于公元二世纪时代的“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悬挂有佛珠的。我想,这就如同佛教起源于印度,大兴于中土“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道理一样,佛珠虽非佛教所创用,但却正是因为植根于佛教这块肥沃的土壤中,才有可能成为今日中国汉藏、蒙古、日本。韩国等地区僧尼、居士所携用的重要法具。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代所翻译的《木木患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而来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所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佛珠便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
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续高僧传-道绰传》载:
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公元304~439年)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见图3)。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图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见图4)。

可以肯定地说,自唐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敦煌莫高弥勒菩萨像

中空海祖师单手持珠像

【2、名目繁多--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l)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见图5)。在经典中解释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

持珠

这就说明,我们持用佛珠就可以约束身心,帮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已护人,同时还会获得无量的功德。

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而为之(见图6)。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士和女士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了。其实,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的表露,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况且佛陀早有明示:
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佩珠

挂珠,多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密蜡、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子珠的色泽必须均净,要求选用彼此间色彩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的好材料制做。同时,子珠的直径亦要求在一厘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在重要的法会上或大和尚礼佛拈香的时候,这种 “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在整个佛事活动中仪态的庄重。一般来讲,挂珠的佩戴是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如夏季应选用那些水晶、玛瑙、翡翠、珊瑚等宝石类,能够使人有凉爽贴身的感觉。相反,在冬季里就应选用那些琥珀、密蜡或果实一类的挂珠为好。

挂珠

此外,尚有一类挂珠是由佛珠衍化而来的,那便是“朝珠” 。是清代官服上特有的一种饰物(见图8)。朝珠与普通挂珠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朝珠将佛头穗的样式改成了由阔丝带系缀的用银丝珐琅里着的被称作“背云”的大坠子;而弟子珠也移到了胸前,由三串组成。因近世有以仿制朝珠的样式来充当挂珠者,所以在佩戴朝珠样式的挂珠时,应当注意以胸前的三颗隔珠为中心对称,将后背的“背云”紧靠后背中心,而三串弟子珠是左侧一,右侧二的形制。切不可乱挂一气,乱了方寸,有悖礼仪才好。

为了更好地使人了知佛珠的种类分别,下面介绍一下佛珠的各部位名称。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有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或流苏的作用。旧时的母珠,多会在内部绘有佛像,采用凸透镜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里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了佛珠作为一种法具的无比庄严。

隔珠,又称作 “间隔珠”或“数取”。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颗或二十颗居多,多系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如同算盘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佛珠的数目。 “十”这个数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罗密”。即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苦、方便、愿、力、智。

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结成“中国结”来替代,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朝珠


佛珠各部位名称


《三宝物具钞》中所列的双佛头挂珠



【3、意蕴深远--佛珠的数目】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兹列表如下:

颗数
出处

1080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108
《木木患子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54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42
《陀罗尼集经》

27
《文殊仪轨经》

21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文殊仪轨经》

18
《陀罗尼集经》

14
《文殊仪轨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从上面所列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佛珠的数目在经典当中的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着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后: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二)一千零八十颗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指:
(l)信心, (2)念心,
(3)精进心, (4)慧心,
(5)定心, (6)不退心,
(7)护法心, (8)回向心,
(9)戒心, (10)愿心。

十住:
(l)初发心住, (2)治地住,
(3)修行住, (4)生贵住,
(5)具足方便住, (6)正心住,
(7)不退住, (8)童真住,
(9)王子住, (10)灌顶住。

十行:
(1)欢喜行, (2)饶益行,
(3)无恙恨行,(4)无尽行,
(5)离痴乱行,(6)善现行,
(7)无著行, (8)尊重行,
(9)善法行, (10)真实行。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2)不坏回向, (3)等一切佛回向,
(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
(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8)如相回向, (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10)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
(l)欢喜地, (2)离垢地,
(3)发光地, (4)焰慧地,
(5)难胜地, (6)现前地,
(7)远行地, (8)不动地,
(9)善慧地,(10)法云地。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现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
(l)暖位 (2)顶位 (3)忍位 (4)世第一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已见上文,兹不赘述。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姚秦)鸠摩罗什泽《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指:(1)随信行者,(2)随法行者,(3)信解者,(4)见至者,(5)身证者,(6)家家者,(7)一间者,(8)预流向者,(9)预流果者,(l0)一来向者,(l1)一来果者,(12)不还向者,(l3)不还果者,(14)中般者,(15)生般者,(16)有行般者,(17)无行般者,(18)上流般者。

九无学指:(l)退法,(2)思法,(3)护法,(4)安住法,(5)堪达法,(6)不动法,(7)不退法,(8)慧解脱,(9)俱解脱。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十地”“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佛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l)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六识:l)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
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是为无畏。

2)
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是为无畏。

3)
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为无畏。

4)
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

5)
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是为无畏。

6)
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是为无畏。

7)
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是为无畏。

8)
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是为无畏。

9)
使性多淫者,不生色念,是为无畏。

10)
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嗔恚,是为无畏。

11)
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是为无畏。

12)
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是为无畏。

13)
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是为无畏。

14)
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4、异彩纷呈——佛珠的质料】

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无论矿物还是植物,大凡竹、木。牙、角均可制成佛珠。但在佛典当中有记载,可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却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也不过十余种,实在无法与现今众多繁杂的品类相比了。下面将佛经中所举的佛珠质料加以列表说明。

经名:《陀罗尼集经》卷二
佛珠质料:金、银、赤铜、水精、木木患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

经名:《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
佛珠质料: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和合等六种

经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
佛珠质料:香木、金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

在佛教中,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七宝的名目,诸经中说法各有不同,今但以《般若经》中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七种为例,加以说明。

金:在佛经中被称为“苏伐罗”。“五金”当中,金黄、银白、铜赤、铅青、铁黑各有所表,故又被称为黄金,列为五金之长。在《翻译名义集》中,解释说:

金有四义:一色无变,二体无染,三转作无碍,四令人富,以譬法身常、乐、我、净四德耳。

因其具有久埋不变、百炼不轻的特性,所以历来为人们所珍爱,以黄金制成的佛珠更加显示出主人尊贵的气质。

银:在佛经中被称为“阿路巴”,是贵重金属之一,《说文解字》中说:“银,白金也。”古人以白金为银,是从其颜色上而言的,与现代所说的 “白金”(铂,符号Pt)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金属,银色净白而闪闪有光,但却很容易氧化而形成一层 “黑垢”,必须要经常洗抹,才能保持光亮如新。以白银来制做佛珠,如经久不用,便会黯然失色,给人有一种 “时时常捻掐,勿使生垢埃”的推动作用。

琉璃:在佛经中,常作“吠琉璃”,在《一切经音义》中解释说:

所言琉璃者,梵语宝名也,须弥山南面是此宝也,其宝青色莹彻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释髻珠云是此宝。

如此看来,琉璃指的是一种青色带光的宝石,其最大的特性,是具有 “同化”作用,即任何物品,接近了琉璃,就会被琉璃的颜色所同化。故而采用琉璃制造的佛珠,亦代表了诸佛“同化’立德,更加被广大佛教徒视若珍宝。

砗磲:在佛经中被称作 “牟婆洛揭拉婆”,根据《增广本草纲目》记载,砗磲是海中大蛤壳内白晰如玉的物质,因其壳上有深大的沟汶,犹如车轮之渠,故称为砗磲。只不过后世以来,将白色的珊瑚和白色贝壳制品,均通称为砗磲了。在 “七宝”当中,砗磲是白色的代表,用砗磲制做的佛珠代表了心地的无染,同时还能时时提醒自己不被外境所转,岂不美哉。

玛瑙:在佛经被称为“摩罗伽隶”,是次玉石的一类,由结晶石英、玉髓及蛋白石的混合物构成。因玉髓有红、黄、白、灰等各种颜色,故玛瑙亦呈现出种种美丽的色彩和纹理。周履靖所著的《格古要论》说:“玛瑙以红多者为上,其中有人物、鸟兽形状者最贵。有锦花者,谓之红玛瑙;有漆黑中一线白者,谓之合子玛瑙;有红白相间者,谓之截子玛瑙;有红白杂色如丝相间者,谓之酱斑玛瑙。”由此可知,玛瑙的种类繁多,颜色各异,用它来制造佛珠,一定是非常华美了。

金制佛珠

雕花银佛珠

砗磲佛珠

红玛瑙佛珠

琥珀:在佛经中被称为 “阿湿摩揭婆”,而在中国古书中常作“虎魄”。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琥珀条”称:“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谓之虎魄” 。其实,这种解释是极端错误的。琥珀原是一种树脂,经过几千万年的埋藏,加之地壳运动石化而成。磨擦会产生静电,可吸附纸片等小物体,入火则燃,嗅之有香气。琥珀的种类相当繁多,现代的珠宝鉴评家,往往将透明而呈金黄 se的琥珀称为金珀;橘黄而不透明的称为蜡珀;呈朱红色的称为血珀;黑色而不透光的称为翁珀;内里夹含有木屑、花草的称为花珀;用肉眼垂直平视呈现黑色,在光线照射下则呈现红亮光点的称为玺珀。琥珀象征着尊贵、吉祥,且可预防惊吓,历来被达官贵人、富豪之辈视为珍物。用琥珀制成的佛珠,实为佛弟子用以供佛、念佛的最佳圣物。 


珊瑚:在佛经中被称作“钵摆婆福罗”,属于一种有机质宝石。其实珊瑚是海中的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结合营生所分泌出的石灰质,日久成为一种共同的躯体。因其形状像树枝,古人误以为是植物,故又称为珊瑚树。在《翻译名义集》中曾提到珊瑚及其产地:

珊瑚,梵语钵摆娑福罗,外国传曰,大秦西南涨海中,可七八百里,到珊瑚州,州底磐石,珊瑚生其上,人以铁网取之。

珊瑚的颜色主要有红、白、黑三种,因为它经历了千百年的自然形成,许多宝石鉴评家都认为它的价值很高。以珊瑚制造的佛珠具有驱邪、避祸、逢凶化吉的功能,一向深受人们喜爱。


琥珀佛珠

红珊瑚佛珠


佛珠的质料,除了上述的 “佛教七宝”以外,可用五大类别加以划分:

(一)菩提类
菩提子,恐怕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了。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的果实,而是指一种产于雪山附近,名字叫川谷的草本植物。其具体相状是:春天长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色花,呈穗状,夏秋之际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因多用念佛之数珠,故又称菩提子。木本者为其别种,我国唯天台山有之,称为天台菩提。

而现今,菩提早已是一个通称了,代表着 “觉悟‘的含义。《大唐西域记》云:

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

而以菩提来命名的佛珠质料,总计有三十多个品种。这其中有依产地来命名的,如天台菩提、天竺菩提等,有依纹理来命名的,如星月菩提、凤眼菩提等(见图17)。携带一串菩提佛珠,是会给人增福无量的。《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说:

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

正因为菩提子有着如此深远的含义,因此,通常将许多的佛珠皆命名为菩提,而信仰佛教者,必有一串菩提佛珠。

几种菩提类佛珠(散珠)从左至右依次为天竺菩提(未经加工)
白菩提(未经加工) 金刚菩提
五眼菩提 风眼菩提
天台菩提 星月菩提


(二)宝玉石类
宝石,因其颜色鲜艳,质地晶莹,光泽灿烂,坚硬耐久,而又存世稀少,故属于贵重一类。一般来讲,比较常见的宝石种类有:水晶、橄榄石、木变石、绿松石、孔雀石、芙蓉石、东陵石、青金石、碧玺、石榴石、金沙石等诸多品类。但这些只能算是次等宝石,远远比不上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这四大宝石名贵,因这些宝石异常珍贵,故用这些宝石来制造佛珠,多为皇室或富绅所持用,一般之人是无法得到的。如在《虚云老和尚年谱》一书中,便有关于虚云老和尚委托宽航师,将某亲王所赠的“七色九宝罗汉珠”一串,带到香港交给岑学吕居士留念的一段记载。

玉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包括有许多种用于工艺美术雕琢方面的矿物和岩石。诸如大理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端砚石等均属此范畴。而狭义上讲,玉石仅指硬玉(以缅甸翡翠为优质代表)和软玉(以和田玉为优质代表)二种。由于千百年来,玉石那种象征吉祥,可以避邪、禳灾和带来幸运的功效,以及受到“君子比德如玉,有仁、知、礼、忠、信之道”的影响,那些采用玉石制造的佛珠,也就越发受到人们的喜爱了。

油玉佛珠


(三)果实(核)类
果实(核)类佛珠,在佛珠的大家庭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人们随便就可以例举出不少的种类,桃核雕刻、核桃雕刻、橄榄核雕刻、皤桃核、金刚子、太阳子、天薏子、莲子、椰蒂、缅茄、五眼六通等,简直不胜枚举。这其中以桃核、橄榄核为果核类的代表,以木木患子、椰壳(蒂)为果实类的代表。

桃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易植而子繁,故多为人们所广泛种植。据传桃木可以驱鬼,桃梗可能禳恶,桃符可以辟邪,而桃核坚硬,可以用来雕刻成具有深刻含义的各类佛珠。如图所示的一串佛珠,采用陈年的桃核,一改往常的圆形,而以四大菩萨各居一角,构成方形,中间再加以透雕梅、兰、竹、松的技法,更加使人爱不释手。

橄榄是一种常绿乔木,果实长圆而两头尖,因其味苦涩而甘,故有 “谏果回甘”之称。橄榄核坚硬如石,是用来制造佛珠的极佳材料,所雕刻的罗汉造型生动,须发皆具,并且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变得深红发亮,是不可多得的随身法宝。

木木患子,亦称作无患子,木木患子。木木完子,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乔木,枝叶如椿树,其叶对生,初夏之季,开黄 se小花,其蒴膨大,裂而为三。结实大如弹丸,坚黑如漆珠。因在《木木患子经》中,佛陀曾教导波流离王,贯穿木木患子作念珠。遂使得后世的佛教徒均喜爱用木木患子来制造的佛珠,意喻秉承着佛陀的教诲,未有忘失。

椰,古书中或作为“木牙”,“木邪”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常绿乔木。果实叫椰子,可用来制造佛珠。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近来习尚,丈夫多臂缠金镯,手弄椰珠,余颇以为嫌。” 赵芬在《滤月轩文集》中亦有相同的记载:“乾隆年间,户部侍朗赵秉冲,精选一串椰子数珠,珍比千狐之腋。” 由此可知用椰壳(蒂)来制造佛珠在清初已很普遍,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橄榄核雕刻佛珠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09:50     标题: 一瓣清香遍法界

一瓣清香遍法界

林纯绫



 

拈香供佛,是藉此熏染自性清净,贴近佛菩萨本怀。
在清爽芬芳的氛围中,尘世的纷扰、纠葛逐渐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身心的轻逸、持稳;
凝神静观袅袅香烟,藉此,人天的距离被拉近了,
诸佛菩萨如现眼前,怀慰着众生的疾苦。
香,可谓是凡界与圣者间的信使。


  像隐身的精灵,你摸不着它、看不到它,可它却能自鼻根直达身心的根底,激活最真实的感受。像徜开的双臂,它能超越语言的隔阂,弭平种族文明的差距,在它之中,所有人都能恣意畅怀,任心灵的悸动自在奔驰。

  这就是香,它是人类史里颇富美感的一页,也是文化长流中最粲然耀辉的光影。芬芳的香气,能深入人的意识底层,唤醒过往的生命经验;当阵阵清香幽缓地浮荡在空气之中,它带领着人们一步步迈向属灵之地,一点一滴开发自性里待耘的良田。

各地焚香习俗

  香是人类数千年来的良伴,几乎所有古老文明,都曾开发出自成一格的用香文化。根据可考的历史记载,埃及是最早用香的民族,用香的起源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当时埃及人为了稳定香料来源,还曾兴起多场征战,这也难怪在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图坦卡门金字塔里,会发现许多存放各式香料的容器,由此可见香对古埃及的重要性。

  在上古时期,香还是尊贵地位的象征,所以古波斯的富贵人家,多半会在自家的花园里种植茉莉、紫罗兰、红玫瑰等种种珍贵香花,以衬显其地位。在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从波斯带回各种珍贵香料,自此,用香也逐渐演变成希腊贵族阶级的身分象征。

  至于将香的使用提升至信仰层面,则是东西方民族共通的特点。古埃及人从阿拉伯和索马里沿海地区引进芳香类树木,就是为了在宗教仪式中使用;巴比伦人为了在祈祷或占卜中引来神明关注,而有焚香的习俗;希腊人是以燃烧木头或树脂的方式,来供奉神明或袪除恶魔;至于罗马人,则会在公祭和家祭中焚香。

  对延续至今的各大宗教来说,香更是一不可或缺之物,如印度教、日本神道教、犹太教等,都有焚香礼拜的习俗。至于ji 督教,在《圣经》里就有近三十处关于「香料」、「调香」、「香的应用」的记载;其中一则提到,在东方三贤人送给刚降生的耶稣ji 督的礼物中,就有两样是珍贵的香料;天主教的焚香仪式,则首见于四世纪的圣餐礼上。香对天主教的重要,我们可从圣诞节举行的子夜弥撒,由教宗亲自提拿香钵,于香烟袅袅上升之际,虔诚祝祷的肃穆庄严景象里体会得到。

中国品香文化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连结;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

  虽然从考古的发现得知,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可能有用于熏烧的器具出现;但在见诸于文字的史载中,则要到周朝才有正式的焚香纪录。文物学家刘良佑表示,中国的用香文化,始于疆域的开发与对外交通的发展,从而发现并进口了香料;周朝时,由于政治的分合,在国土向南开发的过程中,又陆续发现了香料,自此用香逐渐形成周朝贵族的时尚之风。

  到了汉朝,香料主要来自西域中亚及南海诸国的献贡;汉末至魏晋六朝,由于佛教的东传与盛行,焚香于是形成供养诸佛的仪轨,升华为凡圣之间沟通的桥梁;隋唐时代,由于文治武功均盛、海路交通便捷、经济繁荣、佛教鼎盛,上自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用香风气相当普遍,沿袭至宋朝,便在文人雅士间形成了以精致清丽见长的品香文化。当时品香风气之盛,从香药收入占市舶司最大宗可以看出,而品香香料,又以自南洋取得的沉水香、多伽罗香最为珍贵。不过,刘良佑提到:「玩味朱火青烟的品香之乐所费不赀,以至在清朝中叶以后,由于战事四起,所以这项须配合着雅致与闲情的风雅之事,便湮没在漫天的烽火之中,终难维系了。」

  精致的品香文化虽然在俗世因缘的流转间逐渐淡没了;但对于渴望离苦得乐的芸芸众生而言,轻缓飘邈的馨香,仍是他们寄托宗教情怀的依藉。因信仰之故,佛教于是能持续地以它强调趣向清净解脱的用香仪轨,深刻影响汉地子民,使香的传承历久方炽。

以心香供佛

 谈到佛教的用香,自然是与印度的用香文化有着若合符节之处。在印度,由于天气酷热,为防人体孳生体垢、恶臭,乃将当地盛产的香木制成香料,涂抹于身,称为「涂香」;或焚香料熏室内及衣服,名为「烧香」或「熏香」。《大智度论》卷三十记载,烧香仅能行于寒天时,而涂香在寒、热天均可行之;寒天时杂以沉水香,热天时则杂以旃檀香。

  佛教将涂香、烧香作为供养佛及众僧的方法之一,《贤愚经》卷三里提到,为了迎请佛陀,所以要在供养仪礼中烧香;《法华经》卷四亦谓:香、抹香、涂香、烧香等,为十种供养之数种供养。

  佛教强调拈香供佛,拈香除了具有形式上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燃香礼佛者能藉此外在行仪熏染自性清净,贴近佛菩萨本怀。拈香一瓣,满室馨香;在清爽芬芳的氛围中,尘世的纷扰、纠葛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身心的轻逸、持稳;凝神静观袅袅香烟,藉此,人天的距离被拉近了,诸佛菩萨如现眼前,怀慰着众生的疾苦。香,可谓是凡界与圣者间的信使。

  有具体形貌的香,虽然气韵纯润,但散发清香的时间总无法持久,亦受空间的限制难以远传;此外,对于身处异邦的佛教徒来说,要觅得一瓣好香更是有其困难。目前定居美国,并担任德州大学佛学社课程讲师的傅佩芳表示:「其实燃香供佛最上乘者,并非是一些需花大把银钞购买的珍贵香材,而是人人本具的自性心香。」在恒常的晨昏定课里,她虽不常直接焚燃香品,然虔敬之心并未因此有所减损,因为「我是以最上乘的供养,也就是以『戒定慧香』供养诸佛菩萨的。」以心香供佛,其虔敬之意不但能感通诸佛菩萨,更对自身觉性的开发大有助益,所以在佛典中,就有多处是以香来譬喻德行完满者,如香气远播,且不受顺逆风势的影响。

  香在佛教里蕴藉了这么深妙的意涵,无怪乎禅宗会常引香之名,如将坐禅称为「坐香」等,以提醒我们时时刻刻不忘开发自性中的芬芳。

闻香入道

  香是人类共通的经验,它能勾动我们种种美好的感受、体验;佛教的用香更是性灵升华的助缘,它能使我们在信仰的感通间荡除凡情,开发自性清净。只是走进今日「香火鼎盛」的台湾庙宇,大把大把熏烧的香烟,往往成了信众们身心的负累,常熏炽得让人不敢领教。这一方面是由于香客们使用的香品质参差不一,其中甚有不少是以有害人体健康的化学香料制成;再者是台湾的用香习惯仍有待改进,不少人仍以为香烧得愈多,愈能向诸佛菩萨表达虔敬之意。用香的迷思,实有待正信的佛教徒们以正确的言行加以导正。

  香不在多,心诚则灵。一炉香,一缕烟,既可静思,又能洞察梵烟缥缈。凝神静观缕缕清烟,或笔直冉冉而上,或迂回缭绕而行;时而旺炽澎湃如坠五里雾中;时而形单孤拔如绝壁卓然静逸。潜心摄受入鼻根之香气,或馥郁、或清新、或雅致、或醇厚……香的千姿百态,如梦似幻,似假还真,一如众生实相,皆是存在与虚无相续间的泡影。透过对香的观照,能感得这层深意,无怪乎香严童子能够闻香入道、孙陀罗难陀能观鼻息出入如烟而证得圆通了。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09:52     标题: 随众过堂

随众过堂

衍慈法师 主讲

李天翔 记录



 

随众过堂,就是指集体吃饭。

堂,就是指斋堂,也就是五观堂,即是吃饭用膳的地方。因为寺院里人多,集体吃饭采用「过堂」的方式。用「过堂」方式吃饭有一定的规矩,好处很多。或许有人初时「过堂」会有点儿不习惯,样样要有规矩,有点拘束,但是慢慢便自然适应,觉得有受用。随众过堂利益,古德云:好处有八。

随众过堂八种好处:

(1)不懈怠故──就是不放逸。过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第一通,是通知准备吃饭;第二通,众人穿袍搭衣,去到斋堂;第三通,排班静候,恭迎大和尚。这样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

(2)供养省力──厨房及行堂(盛饭菜)的人工作方便、省力,可以一次过排好碗筷,盛饭菜以及收拾整理都快易。

(3)平等无我──大家吃同样的饭菜,大和尚小和尚都没有不同,平等供养,无人我相,因此便没有分别心。

(4)不偏众食──大家用膳平等,各样食物分配均衡,营养便会均匀,对身体亦有好处。又能改变不良的习气。

(5)甘苦同受──大家无有拣择、如尝甘露、法喜无穷,体现出佛教的平等。

(6)存正念故──不生妄念,妄念一起,当观信施难消,为药食故,借假此身,息诸妄缘,即起即空,是谓存正念。

(7)如法如理──唐代以后,因为寺院人渐渐多,尤其是在传戒时,常过千人,若不设这些规则,便会很乱。有次序便心安道隆,佛法时时现前。

(8)起止威仪──佛弟子,凡事都超众,连吃饭也有规有矩,令人一见便会生欢喜及恭敬心。此就是现身说法。

以上八点是过堂吃饭的好处。在斋堂内,所谓五观堂,通常会有一副对联,希望大家能够望文生义,明白一些道理,联曰:「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二、「五观」就是: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吃饭时,要怀清净心,当观这些饭菜是施主所供,来之不易,要思量自己有多少功德来承受应供。当然更不可计较食物多寡,好恶之心,要知其(食物)空性,精进修行。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要用智能去思索自己的德行够不够,如持戒、坐禅及为三宝事业等,做到几多?否则信施难消,受施主供养,生极惭愧。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要防止自己妄念心生起,对饮食生起分别好恶的痴心。就是离此贪瞋痴三毒心的过患。即正心勤意修善趣向菩提。

(4)正是良药,为疗形枯--食物是用来滋养身体的。若把饮食当作「药食」,治病之用,滋养生命办道而已。明白了这个道理,便要尽量做好自己这个修养功夫,对饮食不要起贪心。其实,无论多美味的食物,三寸喉头一过,便是秽物。所以不要为了贪口福而造业。

(5)为成道业,因受此食--我们饮食,是为了维持生命,用功办道,借假修真;这是我们受人饮食供养的原因。凡受食时,当生惭愧之心,加勤精进。

以上五条,若能跟着去做,那受人供养就连「黄金」也能消受得了,但若贪瞋痴三毒心未了的话,那么,受人供养,一滴水也难消化。

三、施食:

在食饭之前,先要供佛,还要出食。出食即是施食。

早上是天人食,中午是佛食,下午是畜生食,晚上是饿鬼食。

「食」分多种,人是段食,鬼神是触食,天人是思食,畜生是团食。

供佛时施食,早、午餐当中(晚食不计算在内,又有蒙山施食),要拿食物去超升台,用咒去念。供的食物,用饭、或粥、馒头、粉、面等都可以出食,菜、豆芽等等便不用了。念咒时观想七粒米可变四十九,四十九可变无量无数,如须弥山。

中午出食会念四句(内有三个典故):

(1)大鹏金翅鸟──印度有大鹏鸟,翅很大,牠们专门食龙,杀生很多,龙子龙孙差不多都给牠们吃光了,龙王就去求佛,于是佛就为大鹏鸟说法。劝牠们不要造那么多杀业,但大鹏鸟也有难处,因为不吃龙就会饿死。佛就安排在吃午饭之前,先叫弟子用咒施饭食,给大鹏鸟吃,于是就解决了这个难题了。

(2)旷野鬼神众──在野外荒地,有许多鬼,有许多神。顺此一提神和鬼有甚么区别?其实神即是鬼类,但神比鬼的道行高。鬼有三种九类,福报好的是神。有些连吃的也没有,即饿鬼,是无财鬼,有些是有财鬼,有些是多财鬼(就是神有人供养),各个所随的业力不同。这些鬼类,在下午后便出现,恼乱人民百姓。(据说人的头上有光,有道德者光盛则鬼退,运低者光弱,鬼就来骚扰。)佛住世时,民众求佛,佛就化作鬼王为鬼类说法。佛亦嘱弟子饭前施食,令一切鬼神同受甘露味。

(3)罗剎鬼子母──罗剎鬼生很多子女,一生就生一千个子女,又多,又长命。罗剎鬼颇有神力,五百年在天,五百年在人间,上上落落,最疼爱的就是最细的儿子。这个儿子很顽皮,专门恼乱儿童,所以很多孩子都生病,很不安宁。人就去求佛,佛用神力把这个顽皮鬼子收入一个钵内。鬼母寻遍天上地下找不到,佛便告戒鬼母,人人皆疼惜自己的子女,叫鬼母管束鬼子,不要恼乱人间,说罢便把鬼子放还给鬼母。佛又叫弟子多施一份饮食给鬼子母。用咒的力量,希望鬼子母等悉获得法益。

(4)甘露悉充满──甘露就是指不生不灭甘露法水。施食时,食物有几处地方不能摆设,就是柳树、桃树和石榴树。若把施食的物品放在这三种树下,鬼神就不能近,这三种树都是破邪的,所以寺院前不会裁种的,否则鬼神不能来,便会惹恼他们。佛事,一定要如法,才可以「阴超阳泰」。那么,生者平安亡者超升,两者均利。

四、规矩

现再讲过堂食饭的仪规。

儒家有所谓「食不言,寝不语」;佛门举止则连手势、身姿都有规律。坐姿如钟,身心要统一。左手持碗时,四指在碗底,托着碗,大姆指压在碗上边,叫做「龙吐珠」,左手是龙头,碗是珠,这样捧碗是一个吉祥的姿势,右手的筷子便成龙爪点珠。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心存正念。此外,不得嚼食有声、不得使碗筷有声、不得大抟食、不得大张口待食、不得遗落饭食等,要添多少饭菜都以筷子动作来表示。

五、发愿:

吃饭时,先吃三口啖饭不吃菜,同时发三个愿:第一口饭,愿断一切恶;第二口饭,愿修一切善;第三口饭,愿度一切众生,第四口才吃菜。发愿,要发大的心愿,以慈悲心来跟众生多结善缘。

过堂饭菜摆设位置:

(1)丛林通常摆设

饭菜、菜饭、筷子、座位

先用左手取饭碗,置于右边,次以右手取菜碗,置于左边,再取饭碗就食。食毕,两只碗各还本位,筷子直置于两碗中间,然后等待结斋、回向。

(2)现有方便摆设

菜、汤、饭

饭、汤、菜

筷子座位.交叉取放。

(a)先取菜,放到右前;

(b)汤放在自己正面前方;

(c)取起饭碗就吃;

(d)吃三口淡饭及发愿如上;

(e)食毕空碗叠好,放原位,筷子直置于碗边与桌平齐,然后结斋回向。

此外:若有穿袍搭衣的话,袍(海青)可以坐着,衣要撩起后面,不能坐在衣上。(第十讲完)

执事


执事,就是做事、当职。佛弟子的一举一动都要合乎规矩,明于因果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执事,也可以用「勤、惜、诚」三个字来说明:

(一)勤

勤是习劳,也就是勤劳。工作的表现,众事如同己事,要有责任。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在美。人的身体,若不用来做有意义的事,便是如拖尸。我们要利用身体来求福修慧「借假修真」。

勤,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福德。佛陀,连穿针的工作也代弟子去做,在普渡众生的教义写下了实实在在的一笔。做同一件事,有人成功,有人失败,那就是福报有与无的分别。大家在社会上都是有一个「共业」,但在「共业」中又有「别业」。例如我们共同在香港这个城市里,有人条件很好,有人却很贫困,这与福德有很大的关系,福德有前因,所以今生要积福,勤劳行善便是培福积德。律中说:扫地有五种功德:

(1)扫自己的心地垢;

(2)扫他垢;

(3)去骄慢心;

(4)调伏身心;

(5)增长功德。

勿以小善而不为,古德有云:凡作事,不得众劳我逸,不得人难我易,不得人多我少,不得人前我后,不得人重我轻、不得迟早失时,不显自己功劳,睡不得在人前,起不得在人后,不得多笑、多言、并不得妨碍他人做事。凡做事要有条理、谨慎、清洁。

(二)惜

就是珍惜。此是很重要的,无论是福报或时间、人缘、乃至法缘都要珍惜。人的福报是有限的,福报不要享用尽,要留有余地;将福拿来与人分享,是福上培福。

近代的大德弘一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小康的家庭,但他严守「惜福」的规矩。他五岁丧父,母亲贤德,从小就受到惜福的熏陶。他家里有一副对联,是由书法家刘公定所写的。下联是「惜衣惜食,不为惜财,缘惜福」。举一个例子,弘一大师的惜福,在他练习书法时都是用旧纸,或纸头纸尾的,在此可见一斑。当物质充裕的时候,也要知道,一切来得不易,要有计划,不可浪费,即使你付得起钱,也不可任意乱用,这不是为了悭钱,而是为了惜福。印光大师,每逢见到有人浪费,少至一粒米,他也一定呵斥。为佛弟子,严以律己,还要教导下一代惜福。时间方面要珍惜充分利用不得空过,要做有意义的事,人缘要珍惜,未成佛先结人缘,处众欢喜。法缘更加重要,听法闻经都是成道之根本。总之要珍惜一切好因缘。

(三)诚

对人、对事都要悲心恳切,自觉觉他。做所有事不得马马虎虎。佛门里说感应,感是付出,应是所得,付出多少,应也多少,这也就是因果。莲池大师说:「做他事如同己事。」若能做到,早就成佛了,根本就不会有他非我是,与人相处,就会上恭下敬烦恼就渐渐解脱,佛法自然现前,复本心源,究竟清净。

总言之,入众与执事都要敬业乐群,起居一致。要做到入众的「容、礼、助」三个字,执事的「勤、惜、诚」三个字,合共六个字,作为大家相处的态度,那就皆大欢喜了。

入众


入众就是指人与人相处,执事就是当职做事情。一个人在社会上不可以离开群众,一定要和大家相处。有些人,在人事方面不开心,惹上很多烦恼,是八苦当中的怨憎会苦,不想见的人,偏偏相会在一起。怎样与人相处得融洽,那真是一门颇高深的学问,此不是一朝一日的,是要积累经验,平时的修养。为佛弟子者,要先学好这个做人的方法。

入众,可以用三个字来说明:容、礼、助。

(一)容

容是容纳,有容人之量,心量要很大,容人难容之事。凡事都要忍耐,对不习惯的事,对吃亏的事等等,都要学退一步忍一时,学弥勒菩萨,他的大肚皮和笑口常开,这就是有「容」人之量所得到的自在。若人连一点儿的忍耐力都没有,做人就会感到很辛苦了。由于每个人的思想个性不同,在社会上,或家庭上,及集体场合总难免互有抵触,若内心没有空间迁就一下,就会有出现很多烦恼。有成就做大事的人,更加要有一个「忍」字,否则便难以成功。以下是一个与忍字有关的典故:

佛堂内的大磬是铜造的,有些寺院的佛像也是铜铸的。有一天,磬向佛像抗议说:「佛啊,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啊!信徒来佛堂,整日向你供奉香、花、灯、生果,还向你磕头,人人如此,对你万分恭敬。而对我呢,就很不一样了!信众来到佛殿,常住为了表示欢迎,便大力敲打我。客人来得多,我就被打得多,真不公平啊!」佛像便回答:「你啊,不反省自己,一点忍耐力也没有,人家轻轻的一敲,你就叫个这么大声。我在被雕成佛时,要经过多少的磨炼?在身上、眼、耳、鼻等,任何一处,都是精益求精的雕刻,我都没出过一句声,无有不耐烦及分别心。所以,处众「忍」字是成就事业之基础,也是成佛的根本。

(二)礼

礼是礼貌,做人要有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做人的道理:「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里无瞋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常」。

(1)脸上无瞋真供养

人,第一眼被人看见的便是脸容,所以一个人有笑容,令人心生欢喜,便结下良缘。有些人经常黑口黑脸,别人看见了,都怕了他、远离他。笑容要由内心发出来,常带微笑,是一种美德,会令别人欢喜易近。这是真正布施结缘,最好的恭敬。

(2)口里无瞋出妙香

嘴巴,要用来讲好的话、讲好的事,多念经啦,讲佛法啦,不要说是是非非、长长短短;所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又可以丧邦;邦是国家,缩小范围,便是家庭,语言用不好,往往便造成家破人亡。

口业,很多典故都提及到。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总之,大家要慎言。作为一个佛教徒,对无价值,无意义的说话要少说不讲。要谨慎,以免造口业。所以,我们要隐人之恶,扬人之善,大家要口业清净,更加不可以打妄语、恶语、绮语、两舌等。

我们人的舌头,为甚么会这么的短呢?就是因为口业不清净之故。经上说,若三世口业清净,那么,其人舌头之长可以覆脸。弥陀经上说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舌可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那就是因为口业清净啊!

(3)心里无瞋无价宝

无价之宝,是说其价值数之不尽。

世上所有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有价值的、有尽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不究竟的。经上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佛陀教我们要觉悟。觉悟到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说明不但身体,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如火一烧,水一漂,就甚么也没有了(嘉利大厦的火灾便是一个例子)。心是主原,发动身、口善恶的行为。如是以上所说脸是身业;口是口业;心是意业,三业清净那就是无价之宝,所以第四句是:

(4)不生不灭是真常

真常者,就是永恒不变,永恒也就是人人本具,不生不灭的自性。

以上四句偈,教我们如何有礼节地对人,以事显自理。便见本来面目。

(三)助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给予别人快乐,乐就是「慈」,要济贫供需。贫困的人,有需要的人,我们要尽量去帮助。帮助有很多方面,财物、金钱和精神(教人如何去解脱烦恼)等方面,助人之乐,都是布施。当知施比受更有福。

入众,就是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要做到「容」、「礼」及「助」此三个字。那么,你便会人见人喜。. . . . . . .

穿袍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不要在佛前或大众跟前穿袍披衣,披好衣才出大殿或佛堂;香港地方小,也许没有其它的地方可以披衣,就要选一些较偏僻或不是正殿的地方来穿搭。

衣,不要说「穿衣」,应说「披衣」、「搭衣」;脱衣时要说「抽衣」,所谓穿袍搭衣或披衣。

示范穿袍:

──袍领有三层、名三宝领,并有五十三参标志。

──穿袍时,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中指、与食指夹住袍领,大母指压上。

──转颈后左大母指交给右大母指与食指分开,把袍衣披上肩。

──手肘先放袖笼,再把手伸出袖外。

──将右衣领底端的衣带与左腋下衣带结成活结。

──将左衣领底端的钮结扣在右腋下的钮圈。扣钮时,以右手搭左肩,用左手扣钮,只用一手。整个动作在袖后进行。解钮亦如前,右手搭左肩,只用一手。

──整理衣领。

──海青袍袖比手腕长,要把袍袖折至平手腕。

──穿上袍衣站立时,双手要叠印放在胸前,不可直垂放下了袖,这样子便失去了威仪。穿上袍衣后,只可用来礼佛,千万别穿著到其它不净地方去,如洗手间等,而不作礼祖先。

袍衣意义


作为一个佛弟子,穿袍搭衣者多,要知道袍衣的意义的人就不多了。今堂课题是袍衣意义。作如下解释。

袍衣的起源及表法:

(1) 袍

先讲「袍」,又名海青,秕言卷一云:「吴中方言称衣之广袖者谓海青。」太白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袍起于汉朝,故称为汉服,袍袖子是很大的,又名衲衣,既有法服,常服之分。

据说到了南北朝时,梁武帝把袍用到我们佛门里来。当时梁武帝与国师志公很投缘,经常来往,梁武帝的妻子郗氏妒忌心重,甚为不满。有一次,皇帝供僧五百人,郗氏以不净布造帽,用肉造馒头来供僧。志公早证他心通,知道此事,于是他也预造了五百顶帽子和五百个馒头,放在大袍袖内换过来,把郗氏的帽和馒头埋在地下,后来长出五辛(大蒜、慈葱、兰葱、兴葱、葱)来。

到了隋朝,这些阔袍大袖的汉服用于皇宫内,称为皇(黄)袍,只有地位高的人才可以穿著,以示尊贵。到了唐朝,袍才普及民间,所以又名唐装。现在僧侣的常服多是褐、黄、黑、灰、咖啡等,五色中深浅不一。再说袍的袖子大,是有一种表法,就是接引众生的意思。至于海青的海字是表广大。穿起袍来,佛弟子的心量要好似大海般广阔包容一切,青即内心清净,诸法不染,故名海青。

(2) 衣

「衣」又名袈娑,是印度梵文,汉语意译是解脱服,又叫福田衣。解脱服是表自利,福田衣是表利他。佛在世时,曾对舍利弗说,出家人所披的衣将布割裁,一块块的就似稻田一样,自利来说勤修三学,上求佛道,有无量的功德,此圣法财,贼人是盗不去的,利他则给众生善根,种子种下去,将来便会生出菩提之果,故名福田,这是一种衣的起源及表法。

衣的种类及作用:

(1) 种类

出家人有三衣,在家人叫缦衣,又称忏悔衣。三衣,印度梵文叫安陀会(五衣),安陀会是用五条布缝成的衷衣。

郁多罗(七衣):郁多罗是七条布缝成的上衣。

僧伽黎(九衣):僧伽黎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

五衣是一块布割开五行,一长一短,又名劳动衣,做任何事,如扫地、洗碗等等都可以披上五衣。

七衣是一块布割开七条,两长一短,是忏悔礼服,如布萨,即诵戒时所披。平时做早晚课,礼诵闻法用功办道时披上七衣。

九衣又称主衣。一般是上座说法,或法事主法时披上。主衣又分三类九品,三类是上、中、下三类,每类再分上中下,共九品。如何去分辨呢?就是看布隔分多少条:

上上(25条)、上中(23条)、上下(21条)。四长一短。

中上(19条)、中中(17条)、中下(15条)。三长一短。

下上(13条)、下中(11条)、下下(9条)。二长一短。

披主衣者则现如来相,衣的条纹数量愈多,表法田多,烦恼减少,福德也就愈增多,给众生种福田也就更殊胜了。

(2) 作用

披衣既能使人(披衣者)生惭愧、起忏悔心,并可令人舍弃欲望且不被盗。又能起一种威仪,更能令众生起欢喜心,给众生种福田。

在印度当时,天气炎热,僧侣露天用功办道,三更时除冷。用法:五衣披在内,七衣披在外,主衣再披在上面。我国一般来说,出家人在登坛受戒时,如登比五坛大戒,是要三衣一起披上的。

三衣有三种对治的对象,如五衣对治「贪」,七衣对治「瞋」,九衣对治「痴」——着三衣者,舍离三毒,所以出家人是三衣一钵不离身的。《僧伽律》还认为:「三衣者,贤圣沙门标帜。」

在家居士所披的叫做缦,又叫做钵咤衣,意即忏悔,是一块布不割开用来,礼佛求忏悔的。

出家人若只受了沙弥戒,沙弥沙弥尼亦不能披五衣,都只能披缦衣,所谓亦不能受人的礼拜,受了比五丘戒(即具足戒)才可披三衣。亦见过有居士受了五戒便披五衣,那是不如法的。

(三)任务及殊胜

僧人穿著袈裟,有所谓五德十利的说法,此略。社会上的人士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指出家人的任务很多,又非常重要的。出家人是要荷担如来的家业,去弘扬佛法利生,上求下化,给众生种福田。

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从汉唐到现在,很快便兴盛起来,要出家是不容易的,要通过考核,所以唐时的佛法很盛,度僧名额有限,考验择优录取,要求很高,如唐玄奘大师(详见第四讲)。到了宋以后乃至现今,就马马虎虎,只要肯出家,师父就收了,马上剃头,短短时间之后就去受戒,不知戒是何义。取了戒牒,就可以到处去挂单了(参阅第五讲)。这个现象对佛教产生很不好的影响,令世俗的人以为出家容易,僧人好当,对佛法不起恭敬心。印光大师说:「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何谓三滥?三滥就是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

(1)滥收徒众:师父收徒弟,先要考验徒弟,徒弟觅师父亦要选择;经过一段时期,师生两方面都觉得合适才行。但现在,可能是道场需要人手或种种原因,只要有人肯出家,很随便便收了,变成了滥收徒众;

(2)滥传戒法:受戒时不明白戒条,就去受了。应该是先要有次第学习戒律,否则,连戒师说甚么也不大了了。戒师问「能持否」,就只会答「能持,能持」,实在太随便了,有些连态度也不好;

(3)滥挂海单:挂单,就是往寺院投宿。出家人受了戒,取得了戒牒,就可以去寺院挂单。俗语说:「只要头剃光,不怕天下荒(荒年)」,人家没得食,你也有得食,因为可以随处去挂单。此所以是印光大师所讲佛法衰落,三滥的缘故。出家人的任务实是非常之重要的。经云:不但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所以出家人之生活是清苦的。

当佛住世时,是持钵乞食的,每至一家时,敲引磬三下,受施不论多少,不分贫富,如是七家便算了。举一例信施难消。

有一次,佛弟子阿难到一家乞食。有一老婆婆只给他七粒米,阿难便打了妄想,那位老婆婆还说:六月太阳如火烧,种田农夫背晒焦;七粒白米非少可,我家罪业要你消。

阿难越听越烦。返到佛所,佛知道他动了念头,便叫他将袈裟拿去河边浸一浸,但河上很大风浪,阿难用神力拿块大石压下那袈裟,但不成功,于是唯有告诉佛陀,佛陀便叫他从钵中拿出一粒米,放在袈裟上,结果便风平浪静了。佛就教训他,「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经过佛陀开示,阿难才明白过来。所以出家人的责任是很大的。所谓「受人供养,快刀割肉」。出家人要回报施主,就要尽出家人的责任。又云「受人礼拜,乱箭射身」,意思是说,出家人有一定的任务,要给众生种福田,先要培养自己的福德方能利他。

再讲衣的殊胜:经云:在此末法时期有五人持戒令正法住世,有衣所在之处、有天龙八部护念,等于有佛菩萨,有三宝所在。一切灾祸,如水、火、刀、兵都会远离,但对袍衣要恭敬,放在高处,生梵天之福。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09:53     标题: 不饮酒戒与饮酒之过

不饮酒戒与饮酒之过



 

【酒】

(物名)梵语苏罗Sur?,僧俗之戒,通严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具足戒中九十单堕之第五十一。菩萨四十八轻戒之第二。智度论列三十五过,四分律举十失。俱舍论十四曰:‘契经说:诸有苾刍称我为师不应饮酒,乃至极少如一茅端所沾酒量亦不应饮。’四分律十六曰:‘佛告阿难:自今以后,以我为师者。乃至不得以草木头内着酒中而入口。’焚网经下曰:‘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大爱道比丘尼经曰:‘夫酒为毒药,酒为毒水,酒为毒气。众失之源,众恶之本。’持律者以酒为性罪。对法师以酒为遮罪。俱舍论十四有问答。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大佛顶首楞严经
  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属九横死之三,横为非人鬼怪之类,夺其精气而死,是为横死。)

长阿含经之善生经第十二
  当知饮酒有六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善生!若彼长者、长者子饮酒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

分别善恶报应经
  复次饮酒三十六过。其过云何。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兴斗诤。四增长杀害。五增长嗔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渐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转减。十显露秘密。十一事业不成。十二多增忧苦。十三诸根闇昧。十四毁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信婆罗门。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亲近恶友。二十舍离善友。二十一弃舍饮食。二十二形不隐密。二十三淫欲炽盛。二十四众人不悦。二十五多增语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属嫌弃。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远离正法。三十不敬贤善。三十一违犯过非。三十二远离圆寂。三十三颠狂转增。三十四身心散乱。三十五作恶放逸。三十六身谢命终堕大地狱受苦无穷。

四分律藏云饮酒十过
  一、颜色恶 谓饮酒之人,颜貌容色,因此变常,无有善相也。
  二、下劣 谓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
  三、眼见不明 谓恣饮狂痴,瞻视昏瞀,而色境莫辨也。
  四、现嗔恚相 谓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顾亲属贤善,恣肆忿怒也。
  五、坏田业资生 谓恣饮放逸,破费产业,资财散失也。
  六、致疾病 谓饮酒过度,身体失调,以致疾病也。
  七、益斗讼 谓醉酒发狠,与人争竞,不惜生命,而斗讼益增也。
  八、恶名流布 谓耽饮纵恣,弃舍善法,而丑名恶声,远近流布也。
  九、智慧减少 谓饮酒昏迷,狂騃愚痴,而智慧减少也。
  十、命终堕恶道 谓朋狎饮酒,善行不修,恶业日增,命终之后,而堕恶道也。

大庄严论云:佛说身、口、意,三业之恶行,唯酒为根本,复堕恶行中。   

                              摘自【翻译名义集】

瑜伽七十一卷十页云:
  何所应受?谓清净物,如来所许。除酒肉等所不应饮,不应食物。齐何应受?谓知量而受。勿令自损,或损于他。

护不饮酒戒五神:一、阿摩罗斯兜嘻,护持戒人若入山林,不为虎狼所害;二、那罗门阇兜帝,护持戒人不为伤亡所娆;三、鞞尼干那波护,持戒人除恶鸟鸣狐鸣;四、荼鞞斗毗舍罗,护持戒人除犬鼠变怪;五、伽摩毗那阇尼佉,护持戒人不为凶注所牵。(凶注者,谓阴司注写凶恶之事也。)                         

摘自【三藏法数】

【五种不应施】之[二、酒及毒药]谓酒及毒药,能令众生狂乱失命,故不应施与人也。﹝出法苑珠林﹞


【参考资料】   

本草纲目(摘选)


酒(别录中品)

  [释名][时珍曰]按许氏说文云:酒,就也。所以就人之善恶也。

  [集解][恭曰]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入药用。

[宗奭]古方用酒,有醇酒、春酒、白酒、清酒、美酒、糟下酒、粳酒、秫黍酒、葡萄酒、地黄酒、蜜酒、有灰酒、新熟无灰酒、社坛余胙酒。今人所用,有糯酒、煮酒、小豆麴酒、香药麴酒、鹿头酒、羔儿等酒。江浙、湖南北又以糯粉入众药,和为麴,曰饼子酒。至于官务中,亦有四夷酒,中国不可取以为法。今医家所用,正宜斟酌。但饮家唯取其味,不顾入药何如尔,然久之未见不作疾者。

[颖曰]金陵瓶酒,麴米无嫌,而水有硷,且用灰,味太甘,多能聚痰。苏州小瓶酒,麴有葱及红豆、川乌之类,饮之头痛口渴。淮南绿豆酒,麴有绿豆,能解毒,然亦有灰不美。

[时珍曰]山西襄陵酒、蓟州薏苡酒皆清烈,但麴中亦有药物。黄酒有灰。秦、蜀有咂嘛酒,用稻、麦、黍、秫、药麴,小罂封酿而成,以筒吸引。谷气即杂,酒不清美,并不可入药。

  米酒:[气味]苦、甘、辛、大热,有毒[诜曰]久饮伤神损寿,软筋骨,动气痢。醉卧当风,则成癜风。醉浴冷水成痛痹。服丹砂人饮之,头痛吐热。 

  [士良曰]凡服丹砂、北庭、石亭脂、钟乳、诸石、生姜,并不可常用酒下,能引石药气入四肢,滞血化为痈疽。

  [藏器曰]凡酒忌诸甜物。酒浆照人无影,不可饮。祭酒自耗,不可饮。酒合乳饮,令人气结。同牛肉食,令人生虫。酒后卧黍穰,食猪肉,患大风。

  [时珍曰]酒后食芥及辣物,缓人筋骨。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之疾。一切毒药,因酒得者难治。又酒得咸而解者,水治火也,酒性上而咸润下也。又畏枳椇、葛花、赤豆花、绿豆粉者,寒胜热也。

  [发明][弘景曰]夫寒凝海,惟酒不冰,名其性热,独冠群物。药家多用以行其势,人饮多则体弊神昏,是其有毒故也。古人惟以麦造麴酿黍,已为辛热有毒。今之酿者,加以乌头、巴豆、砒霜、姜、桂、石灰、灶灰之类大毒大热之药,以增其气味。岂不伤冲和,损精神,涸荣卫,竭天癸,而夭夫人寿耶?

  [震亨曰]本草止言酒热而有毒,不言其湿中发热,近于相火,醉后振寒战栗可见矣。又性喜升,气必随之,痰郁于上,溺涩于下,恣饮寒凉,其热内郁,肺气大伤。其始也病浅,或呕吐,或自汗,或疮疥,或鼻齇,或泄痢,或心脾痛,尚可散而去之。其久也病深,或消渴,或内疽,或肺萎,或鼓涨,或失明,或哮喘,或劳瘵,或癫痫,或痔漏,为难明之病,非具眼未易处也。夫醇酒性大热,饮者适口,不自觉也。理应冷饮,冷饮行迟,传化以渐,人不得恣饮也。今则不然,图取快喉舌焉尔。

  [颖曰]人知戒早饮,而不知夜饮更甚。既醉既饱,睡而就枕,热痈伤心伤目。夜气收敛,酒以发之,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生疮,动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

  [机曰]按扁鹊云:过饮腐肠烂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

  [时珍曰]酒,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若夫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陨躯命,其害可胜言哉?此大禹所以疏仪狄,周公所以著酒诰,为世犯戒也。

烧酒(纲目)

  [释名]火酒纲目阿刺吉酒饮膳正要

  [集解][时珍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麴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气味]辛。甘,大热,有大毒。[时珍曰]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与姜、蒜同食,令人生痔。盐、冷水、绿豆粉解其毒。

  [发明][时珍曰]烧酒,纯阳毒物也。面有细花者为真。与火同性,得火即燃,同乎焰硝。热能燥金耗血,大肠受刑,故令大便燥结,与姜、蒜同饮即生痔也。过饮不节,杀人顷刻。近之市沽,又加以砒石、草乌、辣灰、香药,助而饮之,是假盗以方矣。善摄生者宜戒之。

葡萄酒(纲目)

  [集解][时珍曰]葡萄酒有二样:酿成者味佳,有如烧酒法者有大毒。酿者,取汁同麴,如常酿糯米饭法。无汁,用干葡萄末亦可。烧者,取葡萄数十斤,同大麴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叶子奇草木子云:元朝于冀宁等路造葡桃(疑为“萄”字同音借用)酒,八月至太行山辩其真伪。真者下水即流,伪者得水即冰冻矣。久藏者,中有一块,虽极寒,其余皆水(张本作“冰”),独此不水了,乃酒之精液也,饮之令人透腋而死。酒至二三年,亦有大毒。或云:葡萄久贮,亦自成酒,芳甘酷烈,此真葡萄酒也。

  酿酒[气味]甘,辛,热,微毒。[时珍曰]有热疾、齿疾、疮疹人,不可饮之。

  烧酒[气味]辛、甘、大热,有大毒。[时珍曰]大热大毒,甚于烧酒。北人习而不觉,南人切不可轻生饮之。

摘集自 本草纲目(金陵点校本)第二十五卷谷部四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增广贤文) 
  愿诸大众永离酒患!!!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09:58     标题: 香灯师,佛的侍者

香灯师,佛的侍者

廖翌汝



 

常有信众到农禅寺请教用香仪轨,
曾任香灯师多年的果奘法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
并提醒大家,只要是天然香料所制,无须特别选用何种香材,
因为再好的香若缺乏恭敬、虔敬心,
仅仅成为装饰佛堂的器物,大失供养的最真实义。

 
 
进入寺院大殿,庄严的殿堂总让人不禁脚步放轻、呼吸减缓。当你凝神礼拜或闭目于佛前之际,阵阵淡雅的清香悠然传来,深吸一气,那股清香瞬间自鼻根窜进,上醒脑门,下沁心脾,熨贴着每一根浮动焦躁的神经。若欲找寻这般身心舒畅的由来,香案上一炉徐徐向上的微烟便是。

从古至今,香、花、灯皆是佛教中最普遍的礼佛供物。其中,又,好香最能透过鼻根摄受人心,令人心旷神怡,助人修行,而在「十种供养」中首列其名。因而启燃一炉好香,遍益十方成为香灯师的执事之一,扮演着庄严道场的重要幕后角色。
 
一心虔敬供养
 
每日早晚课诵之前,执掌香灯的法师早已预先为大众上供清香,若遇法会进行,香灯师除了在法会前点好香,也于一旁静待香燃尽时,随时添补供养。袅袅上升的香烟随着「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的音声穿绕大殿,淡雅的馨香遍布四周,不仅安人心神,重要的是,藉由香作为人与上天的「信使」,传递众生诚心祈求的心念,广布诸佛海会,敬邀护法龙天同参。

曾担任农禅寺香灯师长达多年的果奘法师表示,香灯师首重恭敬心与清净心。所谓恭敬心,是在执事期间将自己视为佛的侍者晨昏定省,谨记早晚课及午供时间。上香时,须注意每一个细节,动作柔软而安定,尤其法会中途切记因个人的轻忽而干扰他人共修,一旦疏漏或有遗忘,则该当下忏悔己身的轻慢。

另外,保持清净的心灵,拋却杂念,于供养佛菩萨的同时,亦将法香、道香的利益与大众分享,普施一切众生。如今,已卸下香灯职务转任维那师的果奘法师,培训香灯悦众之际,仍不忘再三叮咛此二心的重要。

由于农禅寺所有执事改由常住众轮值担任,果奘法师多年的香灯经验颇为殊胜。戴着眼镜,有着宜兰人敦厚纯朴气息的他,一再强调自己并无特殊之处,只是单纯地想将僧团交付的工作做好。

提及如何维持早起习惯时,带着几分腼腆神情的果奘法师直言,未出家前自己也犯有贪睡的毛病,每每要室友再三催促才肯起床上班。进入僧团后规律的生活,嗜睡的坏习惯逐渐消弭,而任职香灯的使命,驱使他比别人早一步起身盥洗,没有过去赖床的挣扎。法师说,能够早晚于佛前虔敬供养是他最大的福报。
 
人人皆是香灯师
 
不断谦言自己禅修功力尚浅的果奘法师,为采访示范点香仪轨时,只见他将所有心念贯注在每一个持香、点香、举香的步骤上。动作轻柔但不缓慢,过程不疾不徐,一气呵成,最后在「愿以此香华,供养十方界诸佛菩萨声闻」的祷念声中完成仪式,让人深刻领受香灯师由始至终,安定专心的性情,也再次印证禅修不仅是蒲团上的修行,更是日常举止的磨练。

由于台湾在家中摆设香案,供养三宝的居士相当多,常有信众到农禅寺请教用香仪轨,果奘法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并时常提醒大家,不论是檀香或沉香都有严净道场的功能,只要是天然香料所制,无须特别选用何种香材。因为再好的香若缺乏诚恳心念,仅仅成为装饰佛堂的器物,则失去供养的最真实义。

经典记载,过去佛陀升座说法,弟子们为了表示恭敬,常将香料涂抹全身,或于道场中燃点香木,以去腥垢不洁之气。料想当时鹿野苑、祇树给孤独园内,定是满室香华。如今佛陀灭度,但是馨香犹在,佛法不远,若能如果奘法师所言,永保恭敬心、清净心,那么人人均是香灯师,家家佛堂便是一处处清香道场。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09:59     标题: 浴佛节

浴佛节



 

每年四月,经常听到佛教徒唱一首歌曲:‘恭维往昔三千年,花卉争妍四月天,蓝毗尼园狮子吼,大同世界我称先。’这首歌曲是说明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无忧树下诞生悉达多太子,那时候阳光普照,花卉争妍,所谓九龙吐水,金盆沐浴,一切都在庆贺太子诞生于人间。

据说悉达多太子出生的时候,有着种种殊胜的瑞相,他诞生不久,就能行走七步,每走一步,就是一朵莲花,并且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说后就变成一个普通正常的婴儿了。

迦毗罗卫国从净饭王、群臣到全国人民都很讶异,怎么会有这许多奇异的现象呢?经由阿私陀仙人占卜,才知道悉达多太子将来如果继承王位,必成为统领四天下的转轮圣王,倘若出家修行,也必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天导师。

当时的印度社会,普遍存在着阶级不平等的制度,在悉达多太子十九岁时,一天走出东、南、西、北四城门,看到生老病死的现象,为了探求真理,救度众生解脱人生痛苦,终于决定出家修行。

起先六年他到各地寻师访道,后来又修六年苦行,最后他觉得苦行无法究竟解脱,于是放弃苦行,步行到菩提场,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静坐冥想。终于在三十一岁时,夜睹明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成为佛陀,后来大家每年就在他诞生的日子举行浴佛加以庆祝。

浴佛节当天,佛教徒都要到寺院以净水浴佛,浴佛的意义,除了缅怀佛陀之外,就是要我们净心,以浴佛的功德度脱七世父母及累劫怨亲眷属早离厄难,使法界六道众生出离苦海。或许有人疑惑,佛还要我们替祂沐浴吗?其实,浴佛是在洗涤我们的尘垢,让自性显发,同证如来的清净法身。

因此,浴佛是提醒我们时时保有一颗清净心,所以庆祝浴佛节我们应观照自己的心是否清净,这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10:00     标题: 体验净土参加法会,体验净土

体验净土参加法会,体验净土



 

寺庙就是人间净土,
护持净土,最好就是参加道场举办的法会,
亲近善知识,体验净土的生活。
寺庙道场会以修行目的,
设立仪轨与配合的法会活动,
在完整的仪轨行事之下,
在寺庙道场的修行,藉由共修的力量,
往往比在家修行还要容易成就。


想体验净土的感觉吗?就参加寺庙法会吧!

有人说宗教都是劝人为善,因此世上宗教并无差别,这是似是而非的。既然宗教间并无差别,为何世上有各种宗教?原来,宗教的差异,并不是所崇拜的神的名义不同,而在于「善」的境界感受有所不同。佛教是世界最特殊的宗教,之所以特殊,就是以个人修行作为主要教义,让人人都可以拥有释迦牟尼佛的圆满至善的境界,而更重要的是,也让人人得以享受净土的完美与究竟。

慈悲教义的积极建设

  佛教的净土,不同于他教的「天堂」,不强调救赎,而是慈悲的积极建设。从佛教教理来看,净土是以教化熏陶的目的,而接引志同道合众生一同建设而成就慈悲圆满的境界。佛陀在《维摩诘所说经》对于净土的形成原理有透彻的说明:

  「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能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因为「众生之类」就是菩萨净土,所以菩萨以度化众生为目的来建设净土,就是佛教救世与淑世的积极作为。

  寺庙就是人间净土,法师就是菩萨,他们的使命是过去,也是现在,更是未来。有的行走城乡,传播毕竟解脱的法音,有的建立道场,竖起如来的DA法幢,担起弘法的家业,以济度众生为职志。在五浊恶世里,法师所在,就是菩萨的所在,寺庙所在,就是净土的所在。末法时代,魔强法弱,众生处于业欲烦恼境地,正渴望着安乐,欣慕着净土。因此参加法会来供养法师,就是供养菩萨,护持道场,就是护持净土。 

  护持净土,除了布施金钱,最好就是参加道场举办的法会,亲近善知识,体验净土的生活。《阿弥陀经》说西方极乐世界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其实不单极乐世界如此,人间寺庙处处皆是如此,参加寺庙法会,与参加净土法会无异。何况,在寺庙道场的众生,多是具备善根,或已发菩提心,与《阿弥陀经》所说往生彼国,不可缺少善根、福德、因缘的情况大同小异;以诸多善人力量熏修所致,让心灵洗了一个好澡,褪去了藏污纳垢,消灭恶业种子,增长了善根福德,菩提因缘也跟着自然具足。

寺庙法会便利修行

  有人说:寺庙所举办的法会,使用的课诵本自己也可以请得到,在家里自修不就可以了吗?事实上,独自修行不是不可以,但是效果与感受恐怕不如寺庙道场的好。这是因为如法的禅修与念诵仪轨,都是需要相当条件所构成的优良环境来配合,修行才能顺利进行,比较容易有所成就,寺庙道场正是遵照这样的规定而建设的。这些条件包含做好洒净的结界来区隔外界的干扰,塑造种种佛像,陈设种种供具,方便迎请诸佛菩萨降临,以及设立一定的修行空间等等。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深入三藏,戒行具足的大师主法,来护持修行者。

  要言之,由于便利修行的关系,如法的修行处所是必要的,而且必须具足一定的规制,这也就是所谓的「道场」。在家修行则因为杂务缠身,很难达到一定的效果。寺庙道场本来就是以修行为目的,环境自然比自家还要好得多,更何况,来参加寺庙道场的法会,还可以听闻法师讲经开示,对于自身修行有很大助益。还有如法的寺庙道场会以修行目的来设立仪轨与配合的法会活动,在完整的仪轨行事之下,寺庙道场的修行往往比在家修行还要容易成就。因此自古以来,佛教史上常说高僧出于寺庙,而较少提及家中修行,就是这个道理。

  如同佛陀在《维摩诘所说经》开示:「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学佛要有所成,是要福智双运。不论是坐禅修观,或是仪轨念诵,学佛人在专修法门上用功以外,为了调伏心性与增加福德因缘,还需要配合参加拜忏与朝山等种种法会活动。目前台湾大部分的寺庙道场都是按照清规所规定,来排定一年的法会行事。

  总之,想研究佛教,不如来修行;想知道怎么样修行,就来参加法会,来法会可以和诸位善人结缘,更可以听闻大师开示,对自己的立身处事都将有所助益。因而参加法会,不仅自利,更能利他,净土的建设,终究是靠众志成城,不分人我,大家都有责任,也有权利来建设自利利他的净土。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10:01     标题: 三宝财物,十方来十方去

三宝财物,十方来十方去

林月眉



 

布施的功德不会因为钱财多少而有大小高低,最重要的,还是菩萨道上绵长不绝的心力。就如透过供养与布施,持续滋长广种福田的善种子。

许多人到寺院参加过活动,或用过寺院里的斋饭,或收到朋友赠送的佛教结缘书,常会想到是不是要回馈一些所谓的「香油钱」?或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或如果想要供养三宝,应该用什么样的形式最恰当?当然也会有人好奇,这些款项会被转到哪里去?

其实随着佛教组织的系统化与现代化,大部分的佛教团体每个月都会将收支公布在发行的杂志或会讯上,或在收到居士的捐款后,奉上收据或邮寄到府。

此外,现代佛教的活动状况,与传统也有很大的变化。例如现代佛教的弘法方式多元又多样,所以非常重视教育与各种媒体的运用,包括办大学、佛学院、佛学推广课程、佛教讲座等多元教育,以及诸如出版社、电视台、学佛营、研讨会等多元媒体,而这些也都需要社会大众的护持,才能成就圆满。

共同分享资源受用佛法

因为有了信众的护持,所以佛教弘传可以多元的角度开拓,并长久发展。也因为每一分钱都由十方捐助而来,所以也都透过十方用到大众身上,亦即没有真正的持有者,只有受益者,共同分享资源,受用佛法。

因此捐献供养三宝,可说是真正自利利他的事,不但自己可以分享佛教的丰富资源修学佛法,也可以护持佛教团体、接引大众一起听闻佛法。

若就修行来说,以财力护持佛法,也就是财布施。透过布施钱财,可以帮助我们扩大心量,不会只为自己着想,也练习减少对钱财的贪执。因此在布施的同时,最好能先思维供养在佛法上的意义。

 不过有心想布施,尤其想直接参与寺院道场的活动,可以直接到寺院的知客处洽询。一般而言,最常见的财力护持机会与项目有下列几种:

1.供养法师:

想要供养法师,不一定要直接将供养金交到某位特定法师手上,也可以透过知客处统一处理。或者,也可以供养该寺院里所有的常住法师。  

此外,通常在皈依典礼或剃度典礼后,也会有统一供养的机会,信众也可以在当时供养。供养的礼节是,先向法师顶礼,双膝跪地,将供养金持至眉心高度,行此问讯礼后,再面呈法师。若法师说免礼,则不须要顶礼,问讯即可。

2.打斋:

在寺院举办法会,或其它像佛七、禅七与学佛营等共修活动时,常可看到写着「打斋」的字条。意思是大众可以借着修行活动期间,透过捐款赞助活动所需饮食,与大众结善缘。这项目是源自古代僧人将沿门托钵,称做打斋饭,后来佛教在举办活动时,便将出钱请大家用餐的款项,简称为打斋。

在修行活动外,也有人在生日或其它庆祝活动时,将庆祝宴改为打斋,或因特定事件为感恩三宝加被,而供僧打斋。

3.点灯:

一般人到寺院点光明灯,多是为自己或为亲友消灾祈福,希望在佛菩萨的保佑下,能平安顺利。至于点灯原本的用意,可能就不太清楚了。

点灯原本是用来供佛,此外,因为灯火不分日夜长燃,所以又称为常明灯或无尽灯。在点灯供佛时,除请佛加持外,也要点亮自己的心灯,学习佛如何以大智能,如明灯般破除内心无始劫以来的无明闇沉。

4.助印:

许多人接触佛教的因缘,是因为得到结缘书,而开始与佛教结缘,进而转变自己对生命的态度与看法。因此,也希望透过助印结缘书来与更多人分享法喜的滋味。

因为助印能助人学佛,具有广大的功德,所以也有人助印的动机,主要是想为自己或往生者累积功德。不过,这样虽有功德,但如果只是接引别人读佛书学佛,自己却入宝山而空手回,也是一件可惜的事。

不过由于现代佛教文化事业相当蓬勃,也都有专业的文化事业在运作,因此,在传统的经书助印之外,也可以赞助相关的佛教出版文化事业,协助出版较容易接引现代人学佛,以及容易阅读的现代佛书。让佛书除在道场、素食餐厅有限流通外,更能出现在书店、图书馆,让没有学佛的人也能透过这些便利普及的管道,阅读到佛法的好处。

5.参加劝募会员:

为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佛教,近年来佛教主动走入人群,透过有系统的劝募系统,让社会大众有更多机会了解与护持佛教。毕竟从佛陀时代开始,为方便接引教化,便以托钵方式向没有机会接触佛法的大众募化,所以透过劝募弘法,也是现代化佛教与大众广结佛缘的方式之一。

不过,无论是传统的化缘或现代的劝募,不变的是与大众分享佛法的用心。在劝募中,不但让别人有布施的功德,也在点点滴滴的交流中,让人有接触佛教讯息的机会,进而能修学佛法。

而就护持者来说,虽然每个月可能只是五十元、一百元看似不多的款项,但是长远的护持心,却非常难能可贵。彷佛一点点的善念,就这样被启蒙、茁壮。

6.专款专用:

早年佛教化缘募款,主要是为了兴建寺院。但随着现代佛教活动领域的宽广,募款所护持的弘法活动,项目也增加许多。例如在传统的建寺外,举凡办大学、设立电视台,或大型赈灾等,都需要大众支持。而这些款项,大多以专款专用的方式有系统的处理,并将劝募讯息透过传媒告知社会。

虽然捐款的方式如此多样,但若只是想表达一份心意,却不清楚要如何分配,其实就直接交由知客处协助处理,也同样能传达护持三宝、愿法久住的愿力。此外,布施功德也不会因为钱财多少而分大小高低,最重要的,还是菩萨道上绵长不绝的心力。就如透过供养与布施,持续滋长广种福田的善种子。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10:02     标题: 拜佛,成熟的稻穗向下垂

拜佛,成熟的稻穗向下垂



 

    拜佛具有忏悔罪过、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
    藉拜佛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
    并检讨自我、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障,
    不但有助于人格的提升,也能让人的身心安定。


   每当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祥,生起了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进入大殿,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

   不解佛教的人,认为拜佛就是迷信、崇拜偶像。事实上,佛教是透过拜佛的动作,礼敬佛菩萨,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同时,拜佛也可同时忏悔自己所造的恶业。所以,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学习的宗教仪式。

   拜佛的动作,是心诚意敬的将双手合掌,低头弯腰,五体投地-两肘两膝以及额头着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最高敬礼,故又称为顶礼。弯腰低头表示谦虚,承认自己的福德智能不足,而当五体投地,接触到大地时,则令人感动于大地孕育众生,负载众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怀着感恩心,以饮水思源的心,感谢大地,感谢一切众生。

   而从拜佛的动作,让人连想到,当人的内心充满了礼敬、感恩与忏悔时,也有如稻穗一样的,因成熟而下垂;而拜佛的意义,也就是如此了。

   如果再细分,拜佛含有四层意义:

1. 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zai 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 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 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冲。

4. 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着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后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也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反正「他」在拜。

   所以,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感觉自己的体验,体验自己的感觉,感觉每一细微的部分。

   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于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

   若是不便来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旷明亮处,藉由礼拜来忏悔、感恩,或舒缓身心。特别是当您感到心浮气躁时,不妨透过拜佛的动作来安定烦乱的心思吧!

    动作解说:拜佛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只手合掌立直。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10:03     标题: 四大天王表法之意义

四大天王表法之意义

净空法师



 

  佛教正规的建筑,一定是一进山门,第一个见到的建筑物就是天王殿,天王殿当中供奉著弥勒菩萨及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又叫做护法神。护法神护谁的法呢?护我们自己的法。这代表甚麽样的人才有资格入佛门来学佛,说明了学佛必须具备的条件。首先,我们一进山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塑造成布袋和尚的样子,我们看他那笑咪咪的样子,就是告诉我们,您想学佛就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发脾气不能学佛,一定要欢欢喜喜。其次,我们看他肚皮很大,大代表甚麽?大代表甚麽都能够包容,不要跟任何人计较。所以弥勒菩萨代表的是∶教我们要生平等心、要呈喜悦相。对待任何一个人、任何事物,都要欢欢喜喜,心里头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一个人计较,有这样的条件,才可以入佛门。所以他是面对著大门。我们一进来就告诉我们,要像他这样才够资格入佛门。旁边四大天王就是护法,分东、西、南、北四大天王。

  东方天王,他代表的是负责任,又叫「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主持一个家庭的事务,我们叫持家;主持一个公司的事务,是总经理、董事长;主持一个国家的事务,是帝王、总统。我们要怎样去做呢?一定要负责尽职。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他一份的职责,如果人人都能把自己的本份,尽心尽力做到圆圆满满。这个社会一定和谐,国家一定富强。东方天王教给我们就是这件事,所以叫「持国天王」。

  第二尊南方天王,又叫「增长天王」。只是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不进则退,这个时代是永远在进步。所以增长天王是告诉我们∶我们的德行要增长,学问、智慧、才艺、能力都要增长、还有我们的生活水准也要天天提升。佛门是不落伍的,佛门是真正讲求进步,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它不是跟著时代走,它是领导著时代。怎样才能够把这两桩事情做的很圆满呢?後面的两尊天王教给我们方法。

  西方「广目天王」,教我们多看;北方「多闻天王」,教我们多听,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成就根本的学问,行万里路就是今天讲的观光、旅游、考察,到处去看看。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采纳,别人的缺点,我们改进。我们若能「舍人之短、取人之长」,来建造自己的社会,建造自己的国家,那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将是最完美的国家。对个人而言,道理也是一样。

  四大天王手上都拿著道具,这些道具也是表法。东方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乐器,代表凡是做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就像弹琴一样,琴的弦松了,弹不了,紧了,就断了。这是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合乎中道,不能超之过急。我们负责尽职,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要做太过头了,也不能做不及,这样就非常圆满。南方天王,代表日新又新,代表增长。手上拿的是剑,这个剑叫慧剑,慧剑断烦恼。西方天王身上缠著一条龙,龙代表变化,代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变化无常、变化多端。我们要通通把它们看清楚了,才能够应付。北方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用的,千变万化的世界,有种种的污染,伞是用来遮盖,要防止不被污染。它代表我们在广学多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清净心。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10:04     标题: 念珠,佛教徒的定时器

念珠,佛教徒的定时器

林月眉



 

念珠不但是佛教徒的重要工具,几乎也是重要的身分标志,
但是初学者常不知如何佩戴与使用。
透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帮助您转动念珠,而不为烦恼所转。


  几乎只要看到对方手腕上戴着念珠,一般人就会习惯的问说:「你是佛教徒吗?」念珠俨然不只是佛教徒重要的修行道具,也彷佛成了重要的身份标志。许多莲友也都喜欢以念珠与人结缘,然而受者虽然内心欢喜,却因为不清楚如何运用来修行,使得念珠变成装饰品,实在相当可惜。

随时随地好用功

  念珠又称为佛珠、数珠,主要用于称名念佛或是持诵咒语的时候,做为计数的工具。在一声接过一声的佛号声里,每一颗玲珑转动的佛珠,都注入了修行者饱含着慈悲与智能的念力。不论是坐在路程颠簸的公车,或是人声喧哗的餐厅里,只要开始转动珠子,烦躁的心就逐渐沉静下来,从外在的纷扰世界回归到内心的平静。

  佛珠,可说是最方便的修行法器,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用功。

  《木患子经》提到佛珠的由来,是因为琉璃国王担忧国事以致寝食难安,而向佛陀请示:「有没有一种不论是在白天或夜晚,都能够方便修行的方法呢?」佛陀于是建议他可以用线贯穿木患子,做为念佛的修行法器,也就是念珠。经中所说的木患子,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菩提子。

  然而,面对文物店里琳琅满目的各式佛珠,许多人会不知该从何挑选起:应选择一百零八颗的或是十八颗的、要用蜜蜡或是菩提子?

  就念珠的颗数来说,有一百零八颗、五十四颗、二十一颗……等,主要的不同在于其数目所蕴藏的意义,例如因为佛教通说烦恼可分为一百零八种,所以一百零八颗象征是断百八烦恼。颗数可以就自己的需要来做选择,没有特别的规定。

  至于念珠的质材,常见的有菩提子、水晶、蜜蜡、塑料、玉,可以就自己觉得念得顺手的来做挑选。

佩戴的行仪

     虽然念珠是用做修行道具,而非美化外表的饰品,不过戴上念珠后,确实会让别人也感受到一股祥和之气。但是,也常有人担心不配戴得宜,是否会有不如法的困扰。

  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原则,配戴念珠并不麻烦。例如住持法师脖上的长串念珠,具有庄严威仪的功能,如果居士也将长串念珠依样披挂在脖子上,看起来会有突兀感,不妨将念珠改圈于手腕上,或是放入袋中。

  念珠的佩戴位置,一般多戴在手腕,因为方便取用,并可时时提醒自己要照顾身、口、意。

  另外,第一次选购念珠的人常会担心,念珠请购后,是不是可以直接就佩戴,或是需要经过类似开光的宗教仪式?

  使用念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修行,所以不必担心太多禁忌,请购后可以直接戴在手上。不过,也有人因为选购的是水晶念珠,所以会习惯性的以水冲或是香熏的方法来净化水晶、消除磁性。其实,运用念珠主要目的是净化心灵,如能专心一意的念佛,便已是最好的净化方式。

  也有人会希望念珠能在得到法师的加持后,再用做修行法器。能有机会亲近大师得到法师的加持,确实是非常有福报的。但是,最好的加持念珠方法,还是自己的用功摄心,在日常生活中才能运用得利。 

  至于使用的场所与念诵时间,并没有特别的规矩,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全天配戴。例如在如厕时仍可以在心中默念佛号,因此也不需脱除念珠。不论置身何时何地都可以放心运用念珠念佛,所以说,念珠是佛教徒最方便运用的修行法器。


使用的方法

  虽然数念珠看来似乎很容易,但是初学佛者刚开始拿到结缘念珠,虽然会说:「阿弥陀佛,谢谢您!」但是却不知如何手持念珠,以及如何边念边掐珠子,只能将念珠纯粹当做是种佛教徒的身份识别物。

  运用念珠念佛的手势,大多是先让右手拇指与食指指尖,一上一下轻轻扣合着念珠。因为念珠主要是方便计数,以及帮助调心,所以可以就个人的持诵情况来调整念法,没有一定的规定。例如有人会说数念珠时,不能够越过母珠--即最大颗的佛珠,必须要再重头数起。但是这样比较不容易摄心,常会担心不小心越矩,因此选择最能让自己安心的方法便可以了。

  在知道佩戴念珠的方法、目的,以及修行的使用方式后。您不妨就从现在开始试着拿起念珠来念佛,让心灵也像念珠一样,愈念愈圆润。转动念珠,而不为烦恼所转。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10:05     标题: 一瓣心香来供佛

一瓣心香来供佛

林月眉



 

有些人在准备供养佛菩萨的供物时,
常会担心礼数不周到,
其实最重要的是那份诚敬的供养心,
而这也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寺院拜拜时,有些人会很惊讶的发现到,其实很多寺院并没有想象中那种「香火鼎盛」的烟雾弥漫景象,佛前只有香炉、水果,以及素雅的花卉,淡淡的发出自然馨香。但是当想将这样的庄严简朴的供佛方式学回家时,常常会因为与过去习惯不同,而遇到一些问题,例如香要插几支,清理香炉有没有禁忌等。

  一般人因为想对佛菩萨表达虔敬的心意,所以非常重视供物的内容与相关礼节,担心是否失礼。其实,供养佛菩萨最重要的是供养心,鲜花素果主要是为了传递出内在的敬意。已经证得大智能的佛菩萨,并不会贪恋人间的美食与香气。

  因此供养的仪式,主要在传达对佛菩萨的感恩,感恩他为我们指出离苦得乐的道路;另一方面,也可以净化心里的浮乱心念,希望能学习到佛菩萨的慈悲与智能。

诚敬心最重要

  所以对于处理供物的细节,诚敬是最高原则,只要保持佛堂与供物的清洁即可。

  供物并不需要一应俱全,也不必担心准备不周,会触犯什么禁忌,可以就自己的实际情况做调整。例如对香过敏的人不一定需要点香,可以只准备干净的供水供佛。

  关于上供的行仪,主要是在将花、果、香、水或其它食物供养佛前,要行问讯礼,先将供物举至眉心,再放置于佛前。

  以下就常见的供佛用品做一简介:

香与香炉:

  香的种类相当多样,主要可分为末香、线香、盘香与瓣香四种。末香是香木的粉末;线香是长条状的香;盘香是制成环状的香,可长时间点燃;瓣香是将香檀木劈成小段的碎块。

这四种香都适合供佛,但是因为线香常会混入不良的化学药品,最好能选用天然材料的香。如果是以线香供佛,只要点一或三支即可,不需要点一大把香,如此反会变成刺鼻的空气污染。

  至于香炉,也有很多种类,有插线香的「线香炉」;燃烧末香、盘香与瓣香的「末香炉」;以及容易清理的「卧香炉」。香炉在处理上,没有特别的禁忌,以保持香炉干净为原则,不要让香灰堆积在佛桌上,并要常擦拭香炉,不要让香炉外观看起来油腻不净。

灯:

  为了住宅安全,以及去除烟熏味,目前多以插电式的佛灯替代传统的火烛。因为佛灯点上后便不熄灯,昼夜常明,所以被称为「长明灯」或是「长夜灯」。关于点灯的规矩,据说是出于贫女点灯的故事。

  贫女难陀本因无力供养佛陀与僧团而难过,好不容易乞得一钱,便立刻买了灯油供僧。当所有的灯都熄灭后,难陀所供的小灯却仍炯亮着,目连尊者因觉白日不需点灯而想熄灭,结果却无法熄灯。佛陀便说,这是因为供灯是个发大菩提心者,所以能够长明不灭。由此可知,供养时的发心是多么的重要。

  佛教常将「法脉」称为「法灯」,将「传法」称为「传灯」,所谓「无尽灯」,便是取其灯灯相续不绝之意。而点灯也有以智能划破愚痴无明的期许深意,希望修行者能经常点亮心灯。

花:

  原则上,只要是没有特殊异味的新鲜花朵,都可以用做佛前的供花。

  如果供养的是香花盘碟,可将花朵承装在干净的小盘碟内。如果所供养的是瓶花,为了避免佛桌的桌面凌乱,所以选择花材时,不妨挑选花瓣较不易掉落者。

食物:

  因为大乘佛教所行的是菩萨道,希望能利益所有的众生,不要因杀生而与众生结下恶缘,所以供佛的食物应该采用素食,一般则可用水果代替。

  且因为有过午不食的规范,所以食物要在早上或中午前供养,而在早课后或是午餐后,便将食物撤离佛桌。另外,如果准备饭菜供佛,要以熟热的菜食供养,如以冷菜冷饭供养,则显得不够恭敬。

水与供杯:

  一般民间拜拜,多是以酒敬奉神明。持不饮酒戒的佛教徒,则不宜以酒供佛,只要准备一或三杯的清水即可。供水在早上供养完后,或早课结束时,即可连同供杯撤离佛桌,将供水倒入日常饮水中饮用。

  至于承装供水的供杯,目前市面上常见有三个一组的供杯上,大部分写有「佛、法、僧」或「戒、定、慧」的字样;也有附有〈大悲咒〉或《心经》的单只供杯。一般来说,只要是干净未用过的杯子,都可以用做供杯;而用做供杯的杯子,便不再另做他途使用。

  一般在家供养佛菩萨的程序,除了供灯常点不熄,泰半多依着供花、供果(或食物)、供水、燃香的先后顺序。在供养后,可以直接做早课,然后在课诵结束后撤除食物与供水,将桌面清洁干净。

  如果想到寺院供养佛菩萨,应先了解寺院里是否需要供养香烛,而在入寺后,要先将供物转交给知客师处理,否则直接在大殿摆供果与点香,便显得冒失、唐突了。

  在了解供养的相关行仪,以及处理供物的方法后,对于如何准备给佛菩萨们的礼物,便不会再感到不知所措。此外,能以正信的佛教观念,真正学习到佛菩萨的慈悲与智能。这也是感恩佛菩萨送给我们﹁认识佛法﹂这项生命大礼,最好的报恩礼物。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10:06     标题: 中国出家人的听衣

中国出家人的听衣

郭慧珍



 

中国出家人的听衣汉族佛教僧服制度的形成上一期,曾说明了汉族佛教僧伽服装三衣的形成经过。除了三衣外,僧伽还可以视实际需要穿著一些服装,这些就称为「听衣」。无论是印度或汉族佛教僧伽的听衣,都和当地常民的服装极为相似,但如果听衣就是常民服饰,为何今天僧伽的服装看起来仍像古装,没有跟着常民服饰的变化而改变?其材质和用色,与印度僧伽又有何不同?本期将从人文、自然因素,为读者作详尽的介绍。

上一期「原始佛教僧服制度的形成」一文,其实已说明了汉族佛教僧伽服装三衣的形成经过。然而,由于汉僧对于原始佛教僧服的理解,除了受印度僧伽的身教与言教的影响,也因与西域僧伽的交流或经典的传译,甚至是汉僧的再诠释而和印度僧伽服装有所差别。但由于三衣是佛陀规定僧伽必须受持的衣物,深蕴佛陀的教化与思想,因此大致上还是保留了原来的规定。

  除了三衣外,僧伽还可以视实际需要穿著一些服装,这些就称为「听衣」。印度佛教僧伽的听衣和三衣的款式造型相近,都是方形的布片,但汉族僧伽的听衣却是我们常见的衫、袍等等。 无论是印度或汉族佛教僧伽的听衣,都和当地常民的服装极为相似,但如果听衣就是常民服饰,为何今天僧伽的服装看起来仍像古装,没有跟着常民服饰的变化而改变?显然古代的衫、袍已成为汉族僧伽服装的制服之一,只是这些服装并不是佛陀规定一定要受持,但容许受持,因此我们称它为听衣。

除此之外,比较不容易观察出差异的材质选用,或者极明显表现差异的用色,不论听衣或制衣也都与印度有若干差异。 因此,笔者大胆假设:自汉人开始出家以来,理当追随印度僧伽的服装制度,其中必有无可勉强的因素,使得汉族僧伽不得不选择当时(汉代)常民的服饰来弥补制衣无法达成的生活需求;或者大量取用和印度僧衣不同的材质,甚至在极具象征意义的用色都大胆挑战佛陀既有规定。于是作了以下推论:自然环境与人文思想的差异,是造成此结果的主要因素。

详细推论如下:

一、自然因素 一般来说,自然因素大致可以从地理环境(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温度、湿度)、生态(动植物)多方面来探讨。其中,地理环境往往是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又直接影响生态的发展;而影响僧伽服装最直接的自然因素,应该是气候和生态两者。 气候因素往往直接影响服装的款式;生态环境则是直接影响服装质料和染色材料的取得,甚至影响到用色的观念。以下将从气候和生态环境来探讨汉族僧伽听衣形成的因素。

(一)气候因素︰使用汉式听衣的原因之一 在气候因素中,又属温度和湿度对服装的影响最大,因为人体对冷热的感觉主要来自这两者的变化。当身体觉得冷时,自然会需要多一点或厚一点的衣物,服装款式的离身性也低;反之,则会穿少一点或薄一点的衣料,服装款式的离身性也高。

所谓「离身性」,是指服装和身体的离合程度。离身性高者,表示愈不合身;离身性愈低,表示愈合身。要使服装的离身性降低,通常需要透过裁剪过程,将平面的衣料依照人体不同的平面裁剪成一片片,再将其缝合成立体的服装造形。以汉族的袍服和三衣来比较,袈裟的离身性就较高;所以,汉族僧伽服装使用袍服,是较三衣更具御寒的效果。如此说来,汉地的气候一定就比印度低啰!其实不然,汉地有些地方确实比印度所有地方的气候寒冷,但也有气温相近,甚至更热的地方;更有冬夏不同的温度,出入很大。 比较当时佛陀教化的恒河流域,与中国汉代、魏晋时期汉族僧伽活动的主要地区──黄河流域的洛阳与长江流域的庐山一带,可以发现其气温和今天台湾相似,夏季温度可达35度左右,但印度冬夏温差远胜于黄河流域或长江流域一带。因此,因气温较低而选择汉式的听衣应不是绝对的因素。 

也许我们会怀疑:一千五百年至两千年前左右的气候,和今天一样吗?根据气象学者刘昭民在《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的研究中,归纳西方学者对欧洲气候的研究发现:两千年前的气温比现在还暖,后来有时降低,有时升高,但平均波动幅度都在摄氏正负3度以内。而且,西方寒暖波动的情形和中国气候的变迁相似。可见,中国气候的变迁和全球变迁的趋势是相同的;那么,印度也应该有这样的变迁趋势。所以,以目前的气象资料来作推论,应该还是可以考虑的。

(二)生态因素︰棉以外的材质选择 印度是棉花的盛产地,自古至今都是如此。所以,百姓所用的衣料也就以棉为主,僧伽捡拾百姓弃之不用的粪扫衣或接受信徒供养的衣物,当然也不例外。 唐代以前,汉地根本不产棉花。在汉地除了蚕丝以外,最多且普遍于民间的衣料就是麻织品。在佛陀所规定的粪扫衣中,也有麻质的衣料。因此,汉族僧伽大量的使用麻质,并不违反佛陀粪扫衣的精神。只是,已明显地在质料运用上和印度僧伽有所差别。同样地,染色材料的取用也面临类似的问题。然而不论棉或麻,保暖度都不佳,最好还是使用动物的毛皮来作衣物。从佛教的观点来说,使用动物毛发虽然如法,但恐怕并不如麻取得容易;如果是用兽皮作衣料,就不如法了。

如此,无法在质料上寻得解决的方式,因而增加三衣以外的衣物,似乎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势。但是,该穿著怎样的衣服,则是关于人文思考的问题。二、人文因素 上一期说明印度僧伽的服装,就像是一长方形的布块,穿著于身上有「偏袒右肩」与「披覆两肩」的形式。前者是从右腋下以逆时针方向绕身体三匝,再将多余的布块搭在左肩上;后者是当最后搭在左肩的衣角再往右肩延伸,覆盖在右肩上,又称为「通肩」。而且,印度僧伽「偏袒右肩」是为了作务方便和表示恭敬,这和汉族的民情风俗不符,因而会引起异议。 

所以,综合上述两个三衣无法满足汉族僧伽需求的问题──1.保暖度、2.暴露性──如此,我们可以作以下的思考: 如果只是为了增加保暖性,僧伽或许可以只多穿一两件像三衣一样的长方形衣物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关于解决「暴露」肢体的问题,就非得改变三衣的穿著方式,或改变三衣的造形不可。 从汉族僧伽服装的发展看来,我们发现:汉族僧伽选择了改变部分三衣的造形;也就是说,三衣中的郁多罗僧(七衣)和僧伽梨(大衣)不变,但安陀会(五衣)和僧祇支(覆肩衣)则合缝成新的造形──偏衫,这样的服装造形维持到中唐以后。

直到现时,我们仍看到大多数的汉族僧伽穿著这样的服装,而且袍服已俨然成为汉族僧伽日常生活主要的服装了。 究竟中唐以后,图像上所呈现类似袍服的僧衣,是直接引用汉族固有袍服的款式,还是由偏衫再发展而成,至今还无法找到确切的证据证明。至于汉族僧伽袍服的领形原来和固有袍服一般都是交领的形式,其后受到西北胡服的影响成为盘领,而僧伽服装却没有再随着改变,且当一般汉人改变了他们袍服的领型,反而可使穿著固有袍服领形的僧伽,和百姓身分有明显的区别。

二、人文因素除了影响汉族僧伽的服装造形外,也使得汉族僧伽服装所使用的质料和色彩,与印度僧伽有显著的不同。

其一,是世俗对蚕丝的大量使用,这违反了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汉族自新石器时代起,便饲养家蚕;到了汉代以后,育蚕、缫丝的技术更是成熟,且遍及汉地。古代印度并不熟悉这样的技术,所以十种衣中的蚕丝应该是野蚕丝,不是家蚕丝,就没有杀生的顾虑。 汉族僧伽较印度僧伽多用丝为僧衣的原因,可分别从两方面来探讨。首先,从汉人的角度来说,蚕丝在汉地较印度多,所以汉人必定较有机会接触,但不一定拥有。且在汉人的思想里,自周代以来是非常「人本主义」的,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生态平衡」的观念,因此并没有强烈「不杀生」的意识;只有采取一些限制,以达到平衡的目的。 

所以,自古以来就规定一般人必须到了六十岁以上,才能使用蚕丝。而佛教自汉代传入汉地以来,除了「三武一周」之外,一直都得到帝王和贵族的支持。帝王和贵族当然不免有所赏赐(布施)给僧伽,以表达他们对佛教的崇隆。 从汉族僧伽的角度来看,接受信徒的布施本是僧伽的本分,接受乞物岂有挑剔的道理?《金刚经》中也说:「(乞食时)次第乞。」乞食如此,乞衣当然也应该如此。虽然大乘佛教在乞食方面,并不如小乘佛教遵循以上的观念;但在衣物方面,似乎就是本着这样的想法。 除此之外,前面说过,丝料是帝王对受者的崇隆,也表征着拥有者与众不同的尊贵。因此,不免令未脱名利欲求的僧伽以此自得。

从曾经有汉族僧伽向帝王求赐紫衣的史实可见,更可证明这样的心态是存在的。当然,这或许只是少数;历史上仍有许多终其一生粗食布衣的僧伽,这在《高僧传》、《续高僧传》或其它史料,都有类似的记载。 其次,是有关人文因素对汉族僧伽服装用色的影响。原来佛教在印度是以「袈裟」作为僧衣的用色;而汉族历代僧伽所使用的色彩,据文献的记载,主要有赤、缁、黑、皂、绯、青、紫、褐、黄等色。上述的色彩中,除了紫和绯以外,应该都是汉族僧伽所认知的袈裟色。「紫」和「绯」两种不如法色,和汉人的色彩观念有何关联呢?从史籍的种种记载:自先秦而下,汉族自有形成独特的服色制度。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有:一、天地之色;二、五方色;三、五时色;四、贵贱尊卑之色,其中又分(一)正色和间色、(二)君臣等第服色;五、改正朔,易服色等。汉族僧伽所受到最直接的影响,是第四项贵贱尊卑之色。 武后赐紫,是因为唐代的品官服色制度三品以上服紫,她在对法朗等人表以同于朝中大臣的崇隆和尊重。之后,唐代、五代、宋代的帝王也都曾以此来赐给僧伽或道士。直至现在的日本,僧伽都还在穿著紫色袈裟。可见唐代以前,虽然僧伽对袈裟色的认知不尽相同,都还是以追求符合「袈裟」色为主。明代的品官服色,是废紫而升绯(朱)──绯是四品以上的服色;因此,赐紫的风气就停止了。

从本文的探讨,可以了解:原来制衣只是适应僧伽最基本生理需求的服装,但对汉僧来说,它的象征意义可能远大于实用功能,因此极需要制衣以外的听衣。而汉族僧伽的听衣,不只因地域气候不同而产生新的需求,文化因素更是直接影响听衣造形和用色的主要关键,甚至还因此造成制衣的部分变迁,这在后续的文章将会继续说明。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10:08     标题: 漫话烧香

漫话烧香

王丽心



 

  佛寺在信徒、香客心中是顶礼膜拜的神圣场所,步入这个精神家园,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真诚呢?无疑,礼佛上香是最直接的方法。通过烧香、许愿、叩头、合十、问讯等动态行为,与佛、菩萨沟通,完成内心的希求祈愿。

  香、烧香,古今有多少善男信女向诸佛菩萨、神祗地灵、历代祖先,表达心声。求家庭平安,求事业有成,求消灾免难……,缕缕清烟,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

  然而,希求祈愿的执着有求,能否达到你的要求呢?经常在寺院中目睹的场面:一根根的香棒,一把把的香,点燃后如同火炬。烧香的人是三教九流,烧香的姿态是五花八门,无数人在重复,人们称曰:“香火旺盛”。烧香叩头是对佛礼敬的表现形式,通过它的外在形式,摄受其内在层面是它的真谛。不能通达内在的真质,“封建”、“迷信”这顶帽子,永远不能抹去。“万人皆为福,似此求神正多,都须照顾颇不易;佛心本是慈悲,倘若作恶太多,也要保护实在难为。”佛教是旨在心源,净化人心的宗教,用佛陀的教导,修正自己,改变习气,完善人格。圣开法师曾说:“香是表道德馨香。道德者,乃利己谓之道,利人谓之德,利己利人谓道德。”

  因此,对香、烧香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还原其真质,此为学佛的人所共参的。


  从芳香植物或动物分泌物提取的天然香料,用于驱虫、熏烧、敬神等诸般现象,是远古先人在掌握火的使用后,燃烧柴木时,发现了香木、香脂有散香清神作用。从此人们有意识地将香木、香脂直接焚烧,升烟祭天。具体的祭法为:将牺牲和玉帛置柴上,燃柴升烟,表示告天。《周礼》:“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注:“禋之言烟,三祀皆积柴……燔燎升烟,所以报阳也”。疏:“禋芬芳之祭”。(引《十三经注疏》)

  据《礼记?郊特牲》:“周人尚嗅,灌用鬯嗅,郁合鬯嗅,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注:“祭必先求诸阴,故牲之未杀,先酌鬯酒灌地以求神,以鬯之有芳气也。又,捣郁金香草之汁,和合鬯酒,使香气滋甚”。“灌地之后,萧合黍稷,嗅阳达于墙屋。”注:“萧,香蒿也”。

  祖先对烧香有很明确的目的,有专门掌握烧香的人,这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也十分广泛,历史悠久。

  古埃及人从阿拉伯和索马里沿海地区引进芳香类的树木,把香当作宗教仪式中使用的重要用品;巴比伦人在祈祷和占卜时往往也焚香,预告“神明”,关注祈祀之事。

  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也有烧木头或树脂的习俗,以供奉神明或袪除恶魔;罗马人先是焚香木,后来引进了香,在公祭和私祭上使用;ji 督教会于公元4世纪开始在圣餐礼上焚香,希望教徒的信愿上达于天,又表示圣徒的功业。(1)印度教、日本神道教、犹太古教也都有焚香致礼的习俗。

  由此可知,烧香是古代一种十分普遍、广泛的现象。


  在大陆所确定的五大宗教中,唯佛教与道教与香最为因缘深厚。

  道教是中国土生的宗教。在宗教轨仪中,供奉神灵时,要求有香、花、灯、火、果五种供奉。五种供物,以表示天地造化,万物相生相克之理,以合神明之道。

  五行:金:用铜铁成锭,贴金箔代替。

  木:即香,用香刻成假山。

  水:即净水,用净盂盛之。

  火:即灯。

  土:黄土取方一块。

  道教称香有太真天香八种:道香、德香、无为香、自然香、清净香、妙洞香、灵宝慧香、超三界香。

  宁全真在《上清灵宝DA法》卷五十四曰:

  “道香者,心香清香也。德香者,神也。无为者,意也。清净者,身也。兆以心神意身,一志不散,俯仰上存,必达上清也。洗身无尘,他虑澄清。曰自然者,神不散乱,以意役神。心专精事,穹苍如近君,凡身不犯讳。四香和合,以归圆象,何虑祈福不应。妙洞者,运神朝奏三天金阙也。灵宝慧者,心定神全,存念感格三界,万灵临轩,即是超三界外,存神玉京,运神会道,不可阙一,即招八方正真生气,灵宝慧光,即此道也。以应前四福应于一身,以香焚火者,道德无为之纯诚也。以火焚香者,诚发于心也。”(2) 道教在斋醮仪式中,将烧香行为都规定了名相,其意义是十分深刻的。


  佛教是圆教,不仅解行圆满,而且对俗谛认知也有圆满解释。仅此“烧香”来以论证。佛教徒在宗教仪式时,特别早晚诵经功课中,起口便唱诵“炉香赞”。其云: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在佛前大供,有唱“戒定真香赞”或唱“香纔爇赞”等。焚香而作赞叹之语,是禅诵次第之首,禅香之燃,当列第一。

  烧香又称焚香、拈香、告香、捻香、插香等。

  禅宗注重拈香之称,常于种种场合拈香。如:开堂之日,祈求圣寿万岁之拈香,称为──祝圣拈香。

  法会之时,为出席敕使祝福之拈香,称为──敕使拈香。

  接嗣法灯所作之拈香,称为──嗣法拈香。此种表明师承关系及感念师恩之情也。

  为诸佛菩萨、檀樾(施主、信徒)等拈香,称为──佛事拈香。

  其中,嗣法拈香,住持亲自插于香炉中,其余之拈香行事,则由住持拈香付与侍者,再由侍者插于炉中。

  如何拈香呢?据《禅苑清规》卷五曰:“烧香者于香台之东,向住持问讯毕,两手捧起香盒,以右手拈盒置于左手中,继以右手将盒盖安放香台之上,右手上香,向敬献之对象焚之。其后,右手将盒盖覆于盒上,双手捧香盒安放于香台,并低诉祝愿。”

  通常烧香型香为主,点燃后,用手轻轻煽去火苗,双手持香举到额头,香头对准所礼之对象,片刻,渐次插入香炉。一般三炷香即可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敬礼。

  佛在世时,外护者供养佛陀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日常必需之物,称为“四事供养”。若供以花、香、幢幡、衣服、璎珞、末香、涂香、烧香、伞盖、伎乐等称为“十种供养”。

  佛灭度后,佛、法、僧三宝同受尊重。佛教徒造佛像,供养饮食、香花、伎乐及诸种庄严饰物,犹如佛陀在世。其后渐形成供养仪轨。自古至今,花、香、灯等是最通常的供物。《十地经论》卷三有:

  “(1)利养供养,指衣服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供养。”

  为什么把烧香作为佛事中首列的项目呢?如果引录佛论宝典,对其了解会有认识的。

  一、《阿毗达摩品类足》论曰:“香云何?谓诸所有香,若好香,若恶香,若平等香,鼻所嗅。如是诸香二识所识,谓鼻识及意识,此中一类识先识,鼻识受已,意识随识”。

  二、《入阿毗达摩论》云:“香有三种,一好香,二恶香,三平等香。谓能长养诸根大种名好香;若能损害诸根大种名恶香;若俱相违名平等香。如是三种皆是鼻识,及所引意识所了别境”。

  三、《五事毗婆沙论》云:“诸悦意者说名好香;不悦意者说名恶香;顺舍受处名平等者,鼻所嗅者,谓鼻根境”。

  四、《杂阿毗昙心论》云:“香入者三种,谓好香、恶香、非好恶香”。

  《大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一:“则有好香、恶香、平等香、不平等香之论。”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曰:“香处有四种,谓好香、恶香、平等香、不平等香,向为缘一香生于鼻识,为缘多香生鼻识耶”。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云:“香谓所嗅,此有四种,好香、恶香、等不等香,有差别故。等不等香,增益损减,依身别故”。(3)

  香,梵语音译为干陀。乃鼻根所嗅之物,鼻识的分别对象。

  六根之一的鼻根,完成对香的判断:

  能令心生欢喜,心旷神怡;能培养诸根大种的,是谓好香。

  能使人心生不悦、厌恶,能坏诸根大种的,是谓恶香。

  没有增益损减之分,非好非恶,是谓平等香,反之为不平等香。

  香给予心所的快、不快、非快非不快,是通过鼻根传达心识的,凡夫的心识在分别出善恶、好坏,这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和心理运转现象。香,能引发人的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如在好香滋养下,迅速向“好”的目标归依,所以说烧香是修道的助缘。

  在《长阿含经?币宿经》中,有一譬喻,其曰:“……譬如有人,堕于深厕,身首没溺。王敕左右,挽此人出,以竹为篦,三刮其身,澡豆净灰,次如洗之,后以香汤,沐浴其体,细末众香,坌其身上。……又敕左右,重将洗沐,如是至三。洗以香汤,坌以香末;名衣上服,庄严其身;百味甘膳,以恣其口;将诣高堂,五欲娱乐。其人复能还入厕不?”

  有人堕于茅厕中,全身屎尿,污臭不堪,被人救出,用竹篦刮,香汤沐浴,众香涂身又供百味美馔,以五欲娱乐其心,你说此人还会回到恶臭茅厕中去吗?不会的﹗行善之人生天,一定不回到臭秽不净地方的。

  香,离秽之名,即宣散芬芳复馨。

  人生无常,苦乐参半,而如法修习,自我完善,永于极乐。这个净土是“圆满香积世界”。“如来所居佛土,广博严净,地平如掌,皆以宝成,常有香气,如妙栴檀,复以香树而为行列,天妙珠璎摩尼等宝”。“若有净信男子女人,昼夜六时殷重至心,……并造形象,香花、音乐、末香、涂香而奉献,清净严洁,于七日中,持八戒斋,于诸众生,起慈悲意,愿生彼土,彼佛世尊及诸菩萨护念是人,一切罪业悉皆消灭。……无诸病苦,增益寿命,随有希求,悉皆如意”。

  烧香、末香、涂香供养诸佛,发慈悲心,一心念诵,就可消灭一切罪业,可见香的重要性。

  通常烧香所散发的芬芳气味,使人心神安定,容易引人入道。还可通过烟香的飞覆,联想到“香为周遍义,王乃自在义”。的境界。

  《楞严经》卷五云:“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香蜜圆,我从香严,而得阿罗汉。” 香,能通达人之信心于佛,犹如佛之使者。凡夫应借此信使,努力证果。


  香,《说文》曰:“芬馥也,从黍从甘”。世界各国人民自古就有烧香的行为。特别是印度这个地处热带,气候炎热的国家。容易生体垢、恶臭、蚊虫滋扰,故将其盛产的香木炼制成香料,涂于身上,称作涂香;或焚或熏,这种行为十分的普及。然而,佛教的兴起,它不仅注重香的日常作用,又赋予香、烧香道德性能,这双重性,反应在大乘佛教中的仪轨里就十分明显。如:叩头、许愿、烧香的人,一般称是香客。参拜寺院或纳香资,均称进香。施主为僧众设斋食时,先以香分配给大众,而行烧香绕塔礼拜之仪式。行香时,受香者须颂偈,其云:“戒定慧解知见香,遍十方界常芬馥,愿此香烟亦如是,无量无边作佛事”。再接行香赞。《赞胜鬘经》:“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如来色无尽,智能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

  禅堂里,在佛坛向右绕,跑成几个圆圈,称之跑香。坐禅开始时,以一炷香为起止时间,故坐禅也称“坐香”。禅林中用以警策修行的木板,形如宝剑。警策用功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戒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沉者,称为“巡香香板”忝。

  佛家认为,烧香是摄心的表法,而内心的清净、虔诚则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更重要,所以称为“心香”。

  烧香时举止行为都要归于偈语为总摄,所以,在佛前上香时要唱之偈文。据《礼佛仪式》:“礼敬赞德,先须至于香台,端身息虑,思念圣德,目睹尊容,双膝着地,手擎香炉,而举偈言: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闻香普熏证寂灭”。(此偈载《华严经》是五分法身之香,今为成颂故。)

  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五部:即指密教所云之佛部、金刚部、莲华部、宝部、羯磨部。

  真言宗分金刚界与胎藏界。金刚界表果门,也表智门,分五部。胎藏界表因门,也表理门,分有佛、莲华、金刚三部。各部用香有所不同。

  中央佛部──毗卢遮那佛──法界体性智──沉香

  东方金刚部──阿阇佛──大圆镜智──丁香

  南方宝部──宝生佛──平等性智──龙脑香

  西方莲花部──阿弥陀佛──妙观察智──白檀香

  北方羯摩部──不空成就佛──成所作智──熏陆香

  涂香或烧香时,所用香之种类因修法的类别 (息灾、增益、降伏、敬爱)而有所不同。

  涂香时所用的香有香水、香油、香药等。

  烧香时用的香有丸香,(圆形之香,在密教修护摩法时,将之投入炉中供养,以此象征总集烦恼,并用智火烧尽贪、瞋、痴等烦恼);散香(粉末状之香,密教将微细烦恼、精进、愚痴等比喻为散香);抹香(于道场,寺庙撒粉末之香)。抹香之外,亦有用香水撒布道场或灌浴佛像者。在密教中,以牛粪、净水、香水混合成“香泥”,可供修法时涂坛之用。

  密教中有八供者:

  1、阙伽水者,用备盥饮。水中有七物:乳、青稞、芝麻、吉祥草、炒米、白花、白檀香。2、濯足水。3、花。4、烧香。5、灯明。6、涂香。7、美食。8、伎乐。一切皆是乐空为性,供物为相,能为六根受用诸境,生起殊胜无漏之乐,为其作用。

  此是八供,略者分三:一、前行供、二、出世间供、三世间供。

  密教中极重供养。曾供奉佛陀指骨舍利的门法寺地宫中来看,主体的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密龛。踏步及甬道地面铺铜钱 (财供养),后室中部香炉盖顶堆积熏香灰(燃香),八重宝函中有部份盛放液体(香水),四壁涂抹黑色涂料(黑土涂坛)等。这一切表明在封闭地宫前,做过盛大的舍利供养法会。香,烧香是十分重要的步骤。(4)

  密乘有七支者。七支者,谓礼拜、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lun、请佛住世、回向也。礼拜:请佛加持故,欢喜降吉祥。合掌礼拜或展身体,或五支礼。合掌依次顶额喉心,是身业礼。赞叹者是口业礼。心念一切诸佛菩萨功德至诚恭敬者,是意业礼。

  供养:供养品有实设者,有意变者,一切所见、所闻皆应作供养观。于能令我生瞋、生贪及可意不可意诸境,皆观供养于佛。如人以物施他,则于彼物,不复执为己有。如是行者以一切境供养佛己,自不复于诸境上而求贪嗔痴等。

  忏悔:是谓忏悔无始以来所有罪障。如人服毒,毒发则死,罪不忏者,当堕三途。故于佛菩萨前至诚忏悔。

  随喜:是谓随喜他善。今日得作一善,应念明日亦当如是作,且更令广大。凡于他人修善而生随喜心者,则他人所得善果,自己亦能如彼而得。

  请转法lun:念诸众生堕在黑暗,无所识知,故请佛说一切令诸众生离苦得乐之法。请佛住世:谓佛住世为度众生故,众生未度尽时,请佛勿入涅盘,恒住于世,为利乐一切众生故。

  回向:谓以归依礼拜乃至三世所有一切善根,悉皆回向无上菩萨。

  以上七支者为清净众障,增益资粮之法。香在佛事中列为首品,焚香在四艺(焚香、插花、挂画、品茗)里,排在第一。密教中烧香木,等种种供物,修护魔法,由灌顶消除灾障,成就悉地。故此又与七支者联系紧密。回熏反闻是将烧香的有相,要递升到无相之境,是谓换得“心香”。只有心香永不耗灭,芳馨不退。“明德以存馨香”,铭此才是真悟。

  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香为鼻根、鼻识所缘之对境。尘即染污之义,沉香、饮食之香、男女身上所有香,及一切好恶之香等,皆为香尘,(见《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八)如果执着“有形香”,很可能步入了香尘,从另一边障人精进。故此《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云:“然香有过失,若香无过失者,众生则不厌患;以其有过失故,众生厌患之。然香有出要,若当香无出要者,此众生类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众生得至无畏涅盘城中。……然复,大王!若言味妙者,当平等论之。所以然者,于味有气味故,若味无味者,众生之类终不染着”。

  有香味、无香味,终不执着。何等香最胜、最上,无与等者,无能及者?世尊告曰:“戒香、闻香、施香,是谓”。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木蜜及栴檀,优钵及诸香;

  此诸种种香,戒香最为胜。

  此戒以成就,无欲无所染;

  等智而解脱,逝处魔不知。

  此香虽为妙,及诸檀蜜香;

  戒香之为妙,十方悉闻之。

  栴檀虽有香,优钵及余香;

  此诸众香中,闻香最第一。

  栴檀虽有香,优钵及余者;

  此诸众香中,施香最第一。

  佛陀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当求方便,成此三香”,可谓用心良苦,参学者应在此一悟。


  香有驱虫、解秽、敬神等妙用。

  《永乐大典?医药集》记载:有清神香方:

  木香(半两、生切、蜜浸)、降香一两、白檀一两、白芷一两,将药碾为细末,用大丁香二个槌碎,水一杯,煎汁;浮萍香一掬,择洗净,去须,研碎裂汁,同丁香和匀,伴诸香,使匀入臼,杵数百下为度,捻作饼子阴干。

  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云:“若为蛊毒所害者,取药劫布罗(龙脑香)和拙具罗香,各等分。以井花水一升和煎取一升。于千眼像前,咒108遍服即差”。又曰:“若患一边偏风,耳鼻不通,手脚不随者。取胡麻油,煎青木香。念21遍大悲咒,摩拭身上,永得除差”。(青木香出天竺,是草根,状如甘草)

  此经中有许多处,用香治病的方法,细心者可读阅。

  在佛事中经常以混和诸香配成香水,用于灌木或诸物、道场洒净。《方广大庄严经》卷三云:“梵释诸天等,在于虚空中,以手捧香水,灌洒于菩萨,龙王下二水,冷暖及调和,诸天以香水,洗浴于菩萨”。

  一般在浴佛之日,即取都梁香为青色水,取郁金香为赤色水,取丘际香为白色水,取附子香为黄 se水,取安息香为黑色水,匀拌,以灌沐佛顶也。

  《敦煌古籍》中收录有佛家香浴方。此方十分宝贵,极有商业性。录其一:昌蒲、牛黄、苜蓿、麝香、雄黄、合昏树、白芨、芎藭、枸杞根、桂皮、松脂、郁金、香附子、豆寇、蒮香等共32味香药。

  它作用是:芳香开窍,辟秽化浊,化瘀解毒,除恶杀虫,通络疏窍。

  目前悉知,根据《蓝神水净除污秽熏烟经》开发的“安定除秽熏香”,已经广行于台湾省教内外。该品有上供下施,饶益人、天的功德。又可坐禅时点为熏香,能安定心神的作用,同类的产品在大陆的塔尔寺也有开发。

  另外,《宋氏家要》、《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法苑珠林》、特别是明代《遵生八笺》中记录有许多的香方、焚香等有关的材料,可供参阅。


  古人的敬神焚香时,多取于天然的木材,后来有芳香植物的加工品,现在更加精细了。然而香料的来源也是要交待的。

  汉武帝曾遣使至安息国(今伊朗境内),引入香料。《汉书》称:“安息国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至康居。其香乃树皮胶,烧之通神明,辟众恶”。我国除使用本土所产的香料外,大量的香从南海和西域输入的。另外,“大多数香料是通过其它政权的奉进馈赠及边境获致的。”(5)《辽史?太宗下》载:“会同四年(941)二月甲辰,晋遣使进香、药”。

  香料当时是名贵之品,也经常作为一种:“政治交易”,换得人心。据《天台山方外志》卷十二记载:

  “隋文帝第三子秦孝王施物中有:开皇十年五月十九日奉施沉香等,如别至愿,检领沉香十斤,笺香十斤,熏陆香少许。右牒薄伸供养”。

  在《盛典考》第十四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记载。


  香、烧香,在凡圣之间都为尊崇的事情,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反映。

  王维是一位杰出的禅诗作者,也是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这位深受儒家教育的知识分子,由于仕途多舛,皈依佛门后,受佛法的熏修,诗人的生活环境与方式,心理趣尚及性格气质随之变化。他的“去情重、好清静”,不愿“婴世纲”,也就“日与人群疏”而“好与佛道近”。

  过起“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的丛林生活。其诗曰:“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夙秋大导师,焚香此瞻仰”。(6)

  在文学中,关于香的描述,明屠隆写道:“香之为用,其利最薄。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塌贴,挥尘闵吟,温灯夜读,焚以远辟睡,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护,焚以熏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尘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蔼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曳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袪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

  在古诗中还有北宋的《焚香》一首,特别著名,其云: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香。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诗人陈与义一定通禅,一首《焚香》诗写出无尽的禅意。(7)

【参考材料】

(1)《中国民俗趣谈》第84页 为稼文

(2)转引《道教斋醮符咒仪式》第82页 张泽洪着

(3)转引《中华宝筏》第8期莲忏法师文

(4)《法门寺唐密曼荼罗之研究》吴立民文

(5)《辽代的香料》彭善国文

(6)《禅诗破解》拙文

(7)转自《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着

  【全文完】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30 10:08     标题: 布施灯具和光明有数十种福德

布施灯具和光明有数十种福德



 

一、《布施经》记载:布施燃灯的人,将来天眼清净、智能明了。

《业报差别经》说:以恭敬心布施灯具,可得十种福德:

〈1〉宛如明灯一般地照亮世间。

(2)眼睛没有疾病。

(3)容易证得天眼通。      

(4)分辨善恶的智能。

(5)不会发生胡涂昏暗的事情。

(6)不易受到外在事物所迷惑。      

(7)不会出生在幽暗昏庸的地方。

(8)有大福报。

(9)命终生天,尤其是往生忉利天。      

(10)速证涅盘。



《施灯功德经》又说:在佛塔、佛殿或佛堂布施明灯的人,

可以得到无数的福报。临命终时,会产生三种智能:

(1)忆念善法而不忘失。平生所造的福德善事,会自然浮现心中。

(2)心生欢喜,开始念佛。

(3)身心清净而没有苦恼。(神识离开身体时,没有痛苦。)




二、临命终时,可见到四种光明:

(1)日轮圆满涌出。

(2)清净的月轮圆满涌现。

(3)见到许多身上有光芒的天人坐在一起。    

(4)见到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也看见自己在佛前恭敬合掌。



三、死后出生在忉利天,安享福报,自知宿命。

天福享尽,不坠恶道。投生做人,出生在尊贵的佛化家庭。



四、得到下面四种可乐的福德:

(1)相貌庄严。

(2)资财充足。

(3)有大善根。

(4)有大智能。



五、得到四种清净:

(1)身业清净。

(2)口业清净。

(3)意业清净。

(4)善友清净。







六、得到八种快乐的果报:

(1)眼睛明亮美好。

(2)观念正确。

(3)具足天眼,可看见遥远或细微的事物。           

(4)不会破戒。

(5)智能圆满,证得涅盘。

(6)行善业没有困难或阻碍。           

(7)常能见佛,做一切众生的眼目。

(8)当转轮圣王、忉利天天王或大梵天王。



七、得到八种无量的果报:    

(1)得到佛陀无量的眼光。

(2)得到无量的神通。

(3)得无量的佛戒。

(4)得如来无量的三昧。

(5)得如来无量的智能。

(6)得如来无量的解脱。

(7)得如来无量的解脱知见。

(8)得明白一切众生的兴趣或嗜好。



八、获得八种无量资粮:

(1)得无量正念资粮。

(2)得无量大智资粮。

(3)得无量信心资粮。

(4)得无量精进资粮。

(5)得无量大慧资粮。

(6)得无量三昧资粮。

(7)得无量辩才资粮。

(8)得无量福德资粮。



九、得四无碍辩,乃至次第得一切种智。

《阴骘文广义录》的下卷说,布施灯光的人会有下列六种果报:

(1)眼得明目,因为有了灯光,眼前的道路就可看得清楚。

(2)心常欢喜,因为有了灯光,人们走路可以无忧无虑。

(3)身体洁净,因为有了灯光,走路就不会踩到污泥。

(4)没有畏惧,因为有了灯光,走路就不怕狼狗的吠叫。

(5)没有病痛,因为有了灯光,走路时不致于跌倒摔伤。

(6)命得长寿,因为有了灯光,走路不致于堕落沟坑而丧命。



十、《佛说施灯功德经》:

于庙塔诸佛像前而设供养,奉施灯明乃至少以灯炷或酥油涂染,

持以奉施,其灯明唯照道一阶,佛告舍利佛,如此福德非是一切

声闻缘觉所能了知,彼施灯者,所得果报福德之聚,

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唯佛如来乃能知也。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