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出家(1-10)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6 21:14     标题: 出家(1-10)



一、鸟窠和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现在已经变成佛家的口头禅,谁都会说。不但现在人会说,古人也会讲。在唐朝时代,白居易遇见鸟窠和尚。这位法师何以叫做「鸟窠」?他是个老修行人,万缘放下。他在树上搭个小篷,像鸟窝一样,住在树上,生活多简单!那时白居易是杭州太守(如同现在的市长),遇到鸟窠和尚,向他请教什麽是佛教?鸟窠和尚就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听了哈哈大笑,这些话三岁小孩都会说。鸟窠和尚回答,「三岁小孩虽能说,八十老翁做不到」。白居易听了之后,想想很有道理。做到非常重要,关係我们的前途,我们的来生是果报,今生是花报。换言之,不但关係来生,也关係现前,现前可以趋吉避凶。


图片附件: story_r2_c2.jpg (2009-4-6 21:14, 24.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92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6116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6 21:14

二、四百天没有睡觉



中国长春有一位常慧法师,她念佛已经四百多天没有睡觉,完全依照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会集本修学,我邀请她来新加坡念佛堂为大家做个榜样。我们看她的行持,最低限度得「念佛三昧」。她今年六十五岁,声音像三、四十岁的人,身体轻飘飘的。她所修的念佛法门,就是《华严经》吉祥云比丘所传的「佛立三昧」,她是绕佛经行,不坐不躺,四百多天,一天吃一餐,身心清淨,一个妄想都没有。她能做得到,任何人也都能做到。做不到的原因就是妄念太多,有妄念,身体是沉重的;没有妄念,身体是轻的。所以,一定要真干,不要自欺欺人,这个最重要。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6 21:16

三、拜佛消业障



谁是真正有福之人?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个人有福报。对自己要严格,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如果烦恼习气深重,古德教我们用拜佛忏悔的方法消除业障,万缘放下,每天礼佛三千拜,这个方法有效。古人用这种方法,三年业障消除,智慧现前,比比皆是。我在初学佛时,忏云法师也教我这个方法。那时我跟他一起住茅篷,我在茅篷住了五个半月,他老人家拜的速度很慢,每天拜佛三百拜。我每天八百拜。有一位达宗法师,每天一千二百拜。我们拜佛的时间分三次,凌晨三点起来,拜到五点;中午吃过午饭,经行回来之后,拜佛一个小时;晚上吃完晚饭,六点拜到八点。九点休息,凌晨两点起床,生活非常有规律。拜佛确实能够忏除业障。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209)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6 21:17

四、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钟。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裡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来看老和尚,向他拜年,看到他入定,就拿引磬在他耳朵边轻敲一下,请老和尚出定。出定后看到有人来,老和尚就说:「你们来得正好,我刚刚煮芋头,大家一起吃。」结果一看,芋头都长毛了。他们说:「年早就过了。」老和尚说:「不会吧!我觉得才十几分钟。」他在定中感觉十几分钟,实际上过了二十多天。虚云老和尚常常一入定就是很多天,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

有一次在黄昏时,老和尚走路回自己的茅篷,因为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老人家年岁大了,就一个人慢慢走,走到半路遇到两位出家人,彼此都认识。这两位出家人手上拿着灯笼,看到老和尚就问:「老法师,天这麽黑,你还一个人走路!」老和尚一直走,心是定的,心是清淨的,所以永远保持光明,他没有感觉到天暗了。经他们一提,他愣了一下,一刹那天立刻就黑了。所以,天空的黑暗不是真的,是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老和尚没有分别执着,所以他的天空永远是明亮的。

佛经上说,佛菩萨住的是大光明藏,佛菩萨的虚空是一片光明,我们相信。我们今天的光明,得自太阳、月亮、灯光来显露太虚空的真面目。黑暗是无明,无明断了,晚上与白天一样明亮,不需要日月灯光。这是普通菩萨、阿罗汉、辟支佛,即使权教菩萨也做不到的。唯有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大菩萨,自性的光明完全透露,才不需要日月灯光。所以光明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我们自性本有的光明被烦恼障碍透不出来,这才看到一片黑暗的现象。所以妄心是无明,真心是「觉、正、淨」,觉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正而不邪就是正知正见,对宇宙人生的观察真实正确,没有偏差。经论中称为「佛知佛见」,与佛菩萨的知见完全相同。

(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9-23-017)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6 21:18

五、晒蜡烛



《影尘回忆录》是倓虚法师的自传,讲他一生修学的经过,由他的学生大光法师记录。其中有一篇记载,当年在浙江,道场裡有一位专门管大殿烧香、点蜡烛、添油灯那位香灯师的故事。香灯师父忠厚老实,有些人就捉弄他,跟他讲:「香灯师,那些蜡烛放在那裡太久,都长霉了。」他说:「那怎麽办?」他们说:「拿出去晒!」他就把蜡烛搬到外面去晒,一晒都融化了。晚上上殿时,没有蜡烛点灯,只有把晒过的蜡烛芯点上。住持老和尚一看这种情形,就摇头:「香灯师,明天你不要做香灯了。」老和尚很了不起,有眼光,知道老实人能成功。看到他这麽老实,就叫他到阿育王寺,寺裡供养着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就教他去拜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他就是老实,师父教他一天拜三千拜,他就规规矩矩每天拜三千拜;拜了三年,他开悟了。他本来不认识字,经也看不懂;悟了以后,能作诗、作偈,以后能讲经。这就证明一桩事情,真诚到极处,就得定,就开智慧,必定得三宝加持。可见得佛法的修学与世法确实不一样,真诚能够感应通达。

(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9-23-021)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6 21:19

六、与鬼往来



我有一位同参道友明演法师,跟我一同出家、一同受戒,他喜欢神通、感应,跟屈上师学密,修学非常认真。不到一年,他告诉我,他每天跟鬼往来。这是真的,他是一位非常诚实的人,决定没有妄语。他说每天黄昏的时候,鬼就在街头出现,因为黄昏是鬼的早晨,所以出来的不多。何时最多?晚上十点以后到凌晨两点之间,非常热闹,都出来了;到天快亮的时候,逐渐就没有了。他常常跟他们往来,并做了朋友。

以后我将这件事情向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报告,李老师摇头说:「这不是好事情。」因为他的气色很不好,脸是灰黑色的,常常跟鬼往来都带有阴气。身体胖胖的,那是虚胖。他还找到在鬼道裡前世的朋友及家亲眷属,所以六道不是胡思乱想想出来的,这是事实真相。如果我们还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死了以后去作鬼是非常有可能的。

六道轮迴中,为何大家都说人死了变鬼,这也不无道理。佛跟我们说,贪心变饿鬼。试问你有没有贪心?贪心断了,鬼道就断了,你决定不会堕饿鬼道。佛讲贪瞋痴是三毒烦恼,随顺三毒烦恼,将来的果报在饿鬼、地狱、畜生。在经教裡,佛把这些事情说得特别多、特别详细,目的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断贪瞋痴,这样就不会堕三恶道。

(节录自《无量寿经》2-34-099)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6 21:20

七、元晓法师喝死尸水



韩国元晓法师是一位高僧,也是淨土宗的大德。唐朝时候到中国来寻师访友,吃了不少苦头。有一次,夜晚睡在郊外坟地,半夜很渴没有水喝,看到旁边废墟乱瓦中有一些水,就把水捧起来喝。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一看这是从死尸流下来的水,他当时心裡觉得很噁心,然后豁然大悟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美恶自我,何关水乎?」他喝的时候以为是泉水,喝得非常舒服,到第二天才知道是死尸流出来的水,他从这个地方觉悟了。「一切唯心造」,心清淨平等,死尸的水也与泉水一样好喝。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7)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6 21:21

八、六道轮迴是真



高级的宗教,都修禅定。定中有境界,正如同一般人作梦,梦中有境界一样。但是梦中的境界是阿赖耶识的习气种子起现行,虚幻不实。定中境界与梦境完全不同,定中能看到过去、未来,看到我们这个世界,也能看到他方世界。佛家讲六道轮迴,其实最初是印度教讲的,这个几乎是所有宗教共同的见解。他们怎麽发现的?在禅定中见到,而且许多人都见到了。我们能否见到?答桉是肯定的,只要修定,修清淨心,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就能见到。

我的同学明演法师,他跟一位老居士学密,大概一年的时间,他在打坐用功的时候,就能见到鬼道。他说鬼道的生活状况与人道相彷彿,在下午五、六点时,街上就有鬼走路了,那是鬼道的清晨,所以数量不多;到夜晚十点钟之后就很多,很热闹。人鬼杂居,人看不到鬼,鬼看不到人,明演法师藉着这种修持功夫能见到。他说初见时也很害怕,以后就习以为常,彼此居住在一起,互不干扰,相安无事。因此,只要有小小定功,这个境界就能突破,那不是作梦。所以,六道轮迴是真的,不是假的。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5)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6 21:21

九、谈禅法师修布施



财富是财布施的果报,你不肯修财布施,哪来的果报?有人会说:「我修财布施,也许我布施的那个对象并不是好人,我这个财被他骗去做坏事,怎麽办?」那是他的事情,与我不相干,我是以清淨平等心来布施,得的是清淨平等的福报。我种这个因,他造业是他的果报。

这个道理,新加坡的谈禅法师懂得,他修财布施毫不吝啬,自己的生活非常清苦。他在城隍庙前摆了一个小摊,卖香、纸钱、蜡烛,他把卖得的钱布施给别人。我听说,旧金山有个大觉寺,那时买下这个道场是美金七十万,谈禅法师就布施了四十万。福州西禅寺是他的祖庭,他在那裡出家,为了报恩,就把这个寺庙兴建起来,大概花了美金好几百万。他自己平常生活连水都捨不得喝,他喝自来水,招待客人才去买一瓶矿泉水。他过那样清苦的生活,修真实的福报。

钱送出去之后,他只跟对方说一句话:「各人因果,各人负责」,以后就不再管了。你看他的心多清淨、多自在,丝毫罣碍都没有。他修的是真实的福报,来生要是没有往生淨土,福报不得了。假如他来生是个生意人,将是世界上第一有钱人,因为他修的这个福是清淨福。修清淨福有什麽好处?来生赚钱一点不费力,钱财滚滚而来。哪像我们布施,又怕这样又怕那样,还要干涉,总是提心吊胆。这样布施还是有福报,但是将来赚钱好辛苦,都是因为心不清淨。这一点我们就比不上谈禅法师。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18)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6 21:22

十、开  缘



一切众生第一念就是保护自己,如果说这句话可能会对自己不利,就不敢说真话。但是一定要想到对我不利、于我有害,这个伤害到何种程度,当中有善巧方便。如果伤害的幅度不大,还是要说实话;重大的伤害,从自己牵涉到社会、群众,就可以不说实话。这是「开缘」,不是破戒,不但没有罪过,还有功德。

世尊举例说,一个受持五戒十善的人,在三岔路口遇到一个猎人正在追杀一隻兔子。这个持戒的人看见兔子往左边跑了,猎人问他:「你看到兔子吗?」他说:「我看到了。」猎人问:「往哪裡去了?」他说:「从右边去了。」他指相反方向,虽然这是妄语,但是这个妄语救了兔子的命,这是善心;也救了猎人,猎人如果杀生将来要受果报。两边都救了,这是「开缘」。修学五戒十善一定要懂得「开遮持犯」,什麽状况下要用什麽方法,它是活活泼泼的。

讲到偷盗戒。永明延寿禅师是淨土宗第六代祖师,他在没有出家之前在税务司管出纳,他常常把国家税收的钱偷偷拿去放生。以后被人发现,他老实回答,没有一句妄语。这是要杀头的,他也不逃避,愿意接受刑罚。绑到法场去执行死刑时,皇帝吩咐监斩官,「如果他的态度很从容,不惊慌,就把他带回来见我。如果他很恐惧,杀掉算了。」结果永明延寿大师到法场,态度从容,很欢喜。监斩官就问他:「你为什麽会这样?」他说:「我一条命救活了千千万万的生命,值得!」监斩官就报告皇帝,皇帝召见他。后来皇帝问他的志愿,他愿意出家。皇帝成就他出家,并做他的护法。因此,偷盗不是为自己,是为救护一切众生,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众生的生命,发的是菩萨心,这属于开缘。如果偷盗是为了利益自己,这是大罪。所以,仔细观察佛家的戒条,确实是合情合理合法,非常完善。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142)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