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宗教篇(一)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30     标题: 宗教篇(一)

一、多元文化论坛



  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宗教信仰,能彼此尊重、彼此敬爱,互助合作,共同来维繫社会安定,创造全人类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个理念与愿望,是任何宗教家及学派领导人共同的目标。澳洲政府对于多元文化非常重视,在昆士兰有一个「少数民族宗教局」,局长尤里先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月都举办一次「多元文化论坛」,请这些宗教领袖及社会名流一起研究讨论。而且在格里菲斯大学,计画兴建一个「多元文化活动中心」,每个宗教都能分配到一个修道的场所;而活动中心的大厅,是公共集会的场所。我建议学校当局,能设立一个「多元文化研习所」,研是研究,习是实习,实习就是要去做。佛家讲「解行相应」,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就是不但要知,还要做到。「多元文化研习所」是培养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将来的使命,就是化解族群中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误会与隔阂,使一切众生都能互助合作,和睦相处,这是一桩非常有意义的好事。 (981205早餐)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37

二、地 球 村



  当今世界已经走进民主、自由、开放的时代,资讯发达,交通便捷,地球彷彿变成了一个村庄--「地球村」,这说明了居住在地球上的人民,往来越来越密切了。这样密切的关係,随之而来的是与各各族群,以往不同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的冲突与矛盾,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要以合理的方式消除,才能达到不同的族群,多元文化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同来创造全人类多元文明的社会福祉,这是全世界各阶层领导人,以及志士仁人共同嚮往的目标。 (981213早餐)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37

三、整个大宇世界是一家



  昆士兰少数民族事务局的局长尤里先生说,现在大家居住在一起,如何能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存共荣,创造澳洲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安定繁荣的社会。这个想法非常合理、非常难得,佛法裡所说的真实智慧,无过于此。

  譬如一颗大树,这颗大树是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大树比作宇宙,比作法界,自己比作树上的一片树叶。叶叶相看就产生对立、对抗,彼此猜疑。如果深入观察,原来好几片树叶是从同一个枝条生出来的,是属于同一族群,这就不会和其他的叶产生冲突了。如果再往下寻找,条条同生一枝,枝枝同生一干,干干同生一本,本本同生于一根,找到根本,才晓得整个大树是一个整体,一个大我,一个真实的自己,这才真正把自己的生命根源找到了。于是一切对立、矛盾、冲突烟消云散,大慈大悲的心油然而生,爱护一切众生跟爱护自己一样,真正契入自他不二。

  真正体认到整个大宇世界是一家,整个地球是一家,人与人的纷争就没有了,所以任何族群团体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个体,这是我们必须认知的。

  彻悟虚空法界裡所有的星球是一个整体,一切问题才能圆满解决。此一事实真相,《华严经》讲得最详细、最明白,所以多元文化最理想的教材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华」即是表虚空法界无量不同的族群,「严」即彼此无碍,共存共荣,和睦相得的庄严美好圆满的境界。凡是具有如此认知的人,佛法中称为「佛知佛见」,此人即称为菩萨、佛陀。

  《大方广佛华严经》开端,我们看到参与佛陀说法的听众,就有二百二十八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社团,此是一会,若通说十方,则有无数无尽之族群。这正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多元文化的大汇集。佛经上所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指这些无量无数的族群,不同的文化思想集合在一起,大家皆享有各种和合圆融的真善美慧生活。世尊和诸佛菩萨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採取了教学的方法,就是要让一切众生认清宇宙人生的根源、真相。 (990117早餐)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38

四、何谓多元文化



  何谓「多元文化」?恆顺众生就是多元文化。要听命于一个,那就是统一文化,是一元的。

  一个大型的聚会场面,全世界的国旗都挂在一起就很美;若全世界的国旗是一种颜色,就不美了。花园裡,百花盛开很美;若只种植一种花,就没有欣赏价值。所以,文化根本上就是多元的。

  以一个身体来说,眼能见,耳能听,这种组合就是多元的。若要统一成一元的,只要眼睛就好了,耳朵、鼻子、嘴巴都捨弃,人就不能生存了。所以,身体的每个器官都是多元文化的组合,世界也是多元文化的共同体,怎能强迫成为一元化?

  佛家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是一元,多是多元。一元是讲自性,多元是讲现相、作用。《华严经》讲:「体、相、用」,体是一元,相、用是多元。这是真理、事实真相,若违背了就不吉祥,必定有凶灾;你能顺从,就会非常幸福美满。 (990224早餐)

  有一位天主教的神父在参加「论坛」时提出,他希望每个宗教在传教、讲道时,不要攻击别的宗教。这个理念很好,这是真正有自觉。我听了之后说,我们不但不能攻击别人、批评别人,还要礼敬讚歎别人。希望全世界所有宗教领导人都能觉悟,把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存共荣,落实到信徒上,这个世间才有真正的和平安定。

  我们最近访问了yi si  lan教、回教、印度教(即婆罗门教)和天主教。新加坡有九大宗教,我们往来很亲切。他们有需要帮忙的,我们全心全力主动的帮助,这是前所未有之事。

  我们筹备将培训班扩充到佛学院,佛学院将来的课程,是每个宗教的课程都有。我们请各个宗教的传教师,来为我们介绍他们的宗教教义,他们的生活习惯、礼仪。我们先学习他们,读他们的经典,以后,他就会读我们的佛经。彼此互相了解,误会、摩擦、隔阂就消除了,这才能做到大同,才能真正落实到共存共荣,互助合作。

  《华严经》一展开,列出二百二十八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族群都在华严海会。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许多不同的族群生活在一起。我们要向毘卢遮那佛、阿弥陀佛学习,我们这个世界才会美满,大家才能幸福。 (990412早餐)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39

五、访问yi si  lan教



  我们在新加坡访问了yi si  lan教,这是我们第一次的接触,希望彼此能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消除误会隔阂。将多元文化工作做圆满,对社会是莫大的功德,是真正的好事。

  我过去曾亲近过中国边疆佛教与yi si  lan教的领袖,他们相处得非常和谐,互助合作,互相尊重礼敬。希望这个理念与精神,能推广到全世界,使全世界的人,和睦相处,互助合作,共创幸福美满的一生。这是做为一位义务社会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之事。换句话说,我们一生就为这桩事,佛法称为「佛事」,就是觉悟众生之事。

  这桩事我们要认真推广,发扬光大。特别是与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社团与人物交流,以佛法来讲,这些都是具有善根福德之人。所以,在世间具有影响力,或居领导地位者,都是过去生中修福积善所获得的果报。若我们能以佛法与之交流,必定对他们产生影响,增长他们的善根福德,这就能为世界带来安定和平,繁荣兴旺,消除一切人为、自然的灾害。 (981215早餐开示)

  我们参访yi si  lan教会,有很好的回响。由此可见,社会大众不分种族、不分国界、不分宗教信仰,每个人都渴望社会安定繁荣,世界和平。这印证我们的想法、做法是正确的,所以应当更加精进努力,将多元文化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存共荣的事业,努力去推广。 (981220早餐)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40

六、yi si  lan教的老人院及孤儿院



  我们去访问yi si  lan教的老人院及孤儿院,他们的管理方法,办事精神,态度诚恳,令人敬佩。在高科技方面,利用电脑教学,最小的学生仅四岁。由此可知,他们对于教义的传播,比我们做得更完善,许多地方值得学习。尤其是团结精神,力量之凝固,是其他团体所不能相比的。三皈依第三句「皈依僧,众中尊」。众是团体,僧团是世出世间所有团体中,最值得人尊敬的,因为它做到「六和敬」。我们看到yi si  lan教,他们虽然没有六和敬的条文,但是他们的团结、做法符合六和敬,这值得我们深省。 (981216早餐)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40

七、多元文化的统合



  澳洲政府各阶层的领袖人物,在寻求安定社会、和睦人群的方法。如何将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融合成一体,使居住在澳洲的人民,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助合作,创造繁荣的社会,幸福的人生。这个目标、想法,就是寻求多元文化的统合,希望达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人互相尊重。 (981116早餐)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41

八、生命共同体



  所有一切众生,就像身体每个部位的细胞;不同族群就像不同的器官,少一个族群,人就会生病。所以才晓得,各种不同的族群,组织起来是一个圆满、美好、完整的生命共同体,这样你就会爱一切不同族群的众生。所以,我们对于各种不同的文化、族群、宗教,以真诚心去爱护,全心全力去帮助,这就是《华严经》的落实。所谓落实,就是《华严经》的证果。「信、解、行、证」,证就是落实,完全落实在现实生活中,现实的生活就是「佛华严」,我们才得真正的受用。 (99220早餐)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41

九、认识yi si  lan教



  回教(yi si  lan教)的简介中,开宗明义说得很清楚,其精神何在?教义是什麽?就是「随顺真主,和睦待人」八个字。「随顺真主」,就是我们常讲的随顺佛陀教诲。他们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随顺真主的教诲,真主教诲都在《古兰经》裡,就是要和平待人。「yi si  lan」,这是阿拉伯文的音译,意思就是和平。

  今天我们看到yi si  lan裡,好像有很多人发动战争、圣战,他们的传教师跟我们讲,这不是《古兰经》的教义,《古兰经》裡没有教人要发动圣战。《古兰经》裡的圣战是抵抗侵略,别的国家发动战争来侵略我们,我们应当要奋起抵抗,决不是去侵略别人,他们的精神是和平。现在由于一些好战分子,把yi si  lan的形象破坏了,全世界人一听说yi si  lan教,就觉得很可怕,好像他们都喜欢打仗,造成这种错误的观念。他们也不断呼吁世人,要真正认识yi si  lan,不要对他们产生误会。这些误会的产生都是谣言,而且传播愈传愈讹。他们的经典并不普遍,一般人很少能够接触到,所以听信外面的传说就当真了,造成对他们的误会、错解。世出世间像这一类的事情很多,我们都要懂得。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336卷)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42

十、沟通重要



  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时代,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必须要互相沟通。这个「通」非常重要,譬如我们身体,穴脉如果都能畅通无阻,这个人就身体健康。如果血气不通,毛病就出来了。地球就像一个身体一样,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与人要沟通,要常常往来,彼此了解,然后才能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于是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真正对于各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学说、不同的宗教,都能通达,通达就平等。因此,真正通达决定是真诚、清淨、平等、慈悲,如果说我的高,你不如我,这还没有通。

  这个事情就像一棵大树,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就像这棵大树上的枝条一样。枝条很多,你深入去观察,几个枝条生在一个树干上,再往下观察,几个树干生在一个主干上,我们称之为「本」,再往下,这几个本原来是一个根生的,找到根本就贯通了,才晓得是平等的。佛法常讲「彻法底源」,就是找到根了。然后才晓得整棵树是一体,每一片叶子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决定是平等的。这就好比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由此可知,一切的不平,是由于你所学习的深度、广度不够。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42

十一、佛菩萨与神的关係



  前不久有二十多位回教的朋友到新加坡居士林来参观访问,有来自中国、澳洲、日本、菲律宾和泰国,想多了解佛教。他们说,佛教道场供养的佛菩萨这麽多,他们只相信一个真神。我用简短的时间做了一个介绍,我告诉他们: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佛教裡面所供养的诸佛菩萨,都是含有高深教育的用意,表法的义趣。像我们供养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就是根本的老师,最初创立这个教学的老师;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学生,因此我们跟佛的关係是师生关係,所以不是宗教。菩萨都是佛的学生,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是早年佛的学生,我们是现在佛的学生,因此这些菩萨都是我们的学长。老师、同学都是平等的,所以佛法是平等的教学。

  他们又问:「你们的佛、菩萨跟神的关係是什麽?你们敬不敬神?」我说:「我们敬神。」我就举个比喻:世间有一些宗教,只承认有一个唯一的真神,也有许多宗教尊敬许多的神,有没有冲突?没有冲突。佛教导我们,这些众神就像现前社会各个阶层的领导人,这个国家地区唯一的真神,就是国家的总统,这是一神论。而多神论就是除了总统之外,还有部长、省长、县长。佛菩萨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裡的义工,他不是各个阶层的领导人,不是总统,也不是部长、县市长,所以他不是神。但是我们尊敬神,我们为神服务,我们也接受佛的领导。所以,诸佛菩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唯有教育才能安定社会,帮助众神,帮助社会各个阶层的领导人,这个工作很伟大,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只有真实智慧、慈悲的人,才肯这样做法。

  每一个宗教的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跟释迦牟尼佛一样,都没有做过政治行业的领导人。所以,所有的宗教都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所有宗教都劝人断恶修善。可是对于这些事理讲得最透彻、最详细的是佛教,佛教经典之丰富,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任何一个宗教经典都比不上佛教。佛教就像一所完整的大学一样,所有的科系都具足,一样也不缺乏。佛教裡有讲到宗教,但是佛教非宗教;佛经也有讲到哲学,但佛教非哲学。佛教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们要认真努力修学,唯有真实智慧,我们贪瞋痴的念头才能断除。

(节录自《无量寿经》细讲第2-34-093卷)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43

十二、大乘佛法对现时代的重要性



  当今天灾人祸频繁,而且灾害的程度一次比一次严重,这是很多人所担心的社会问题,也有不少志士仁人,希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也曾经接触过一些具有菩萨心肠,深慈大悲之人,想解决这个问题。可是,他们却始终想不出一套为每个国家、民族,都愿意接受的有效办法。在七十年代,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先生提出了,「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矛盾、冲突的方法,只有大乘佛法与中国的孔孟学说」。这是很有见地,很有智慧的言语,给世人带来了一个好讯息。当时,台湾的于斌枢机主教参加这个会议,回台后提倡祭祖。而且当时天主教教廷也发出文告,鼓励神父与修女跟佛教对话。这都是非常开明的做法,真正是在做社会安定与世界和平的工作。

  一九九六年,我在澳洲认识了昆士兰「少数民族事务局」的局长尤里先生,我们一见如故,有共同的理念,而且很认真积极的在落实。当时他办了一个「论坛」,参与的人都是当地各个宗教的领袖,他们每个月进行一次讨论,研究如何帮助社会消除一切歧视、误会与隔阂,使社会达到真正的和谐。

  澳洲政府计画在格里菲斯大学,建一个「多元文化活动中心」,将来所有的宗教有一个固定的活动中心,这是宗教界的大团结,可以说他们已经普遍建立了共识,实在值得讚歎。我向校长建议:有了硬体设备之后,要真正将多元文化的思想理念落实,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最好能开一个「多元文化研习所」,不但要研究,还要认真学习、落实。当然,最理想的是办一所「多元文化大学」,上课的教材就依照汤恩比先生的提议,选用大乘佛法与孔孟学术。大乘佛法最重要的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孔孟学说最重要的是《四书》,不必搞得太多。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得力助手赵普,他向大家说,他以半部《论语》帮助赵匡胤建立政权。他当宰相时,又用半部《论语》辅助太宗赵光义治理天下。我想这桩事,汤恩比先生一定很清楚。一部《论语》能够平治一个朝代,也就能平治整个世界,这是孔孟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如果要达到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协调融合,《大方广佛华严经》最有效果。展开《华严经》,自始至终都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不同族类的大集合。这个问题在毘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解决了,在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也解决了,在一切诸佛如来的世界,这个问题都解决了。诸佛用什麽方法解决的?教学,教化众生,让一切众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人人觉悟,问题就解决了。为什麽不同族群有这麽多的误会、冲突?都是因为迷而不觉。

  诸佛菩萨不是将多元文化变成一种文化,更不是强迫你要放弃你的文化,而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异不碍同,同不碍异,同异不二」,这才显示出文化的多采多姿,共存共荣,美不胜收。在经论中,我从来没有看到「同化」这个名词,都是彼此互相尊重,互相敬爱,发挥各个文化的特色,让大家共同欣赏,共同享受。佛法讲的宇宙人生是一个完美的整体,有许多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有每个部分的美,所谓「真、善、美、慧」。我曾以人身做比喻,人身是多元文化,头有头的美,手有手的美,各个部分的美集合起来,就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所以「同化」,是错误的观念,错在把另一种文化消失,这样使得整体美就有了缺陷。儒、佛讲完整的真善美慧,就是集合每个族群各自的真善美慧,成为尽虚空遍法界总体的真善美慧。佛家有这个理念,儒家也有这个理念;佛法对这个理念的落实在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们有这个认知,就会对任何一个众生起恭敬心,知道每个众生都有他的优点,都有值得我们尊敬讚歎的地方。人人能够养成尊敬别人,讚歎别人,社会就和谐,许多不愉快的事自然就消失,哪裡还会有天灾人祸!

  新加坡yi si  lan教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斋戒节后的盛大宴会,我会去参加。我们对任何一个族群、任何一个社团,没有分别执着。一些不了解的人,对其他宗教有界限、有分别、有执着。我们很喜欢与其他宗教交流往来,决定没有要你放弃你的宗教,要信我的宗教的念头,这个念头是迷、是错误。当年释迦牟尼佛接触印度许多宗教团体,世尊给他们的是智慧,决定没有要他们捨弃自己的宗教,来信佛教。

  《华严经》记载,佛的学生有婆罗门、有外道,《四十华严》上有胜热婆罗门、遍行外道,他们都是宗教家,也是宗教领袖。佛门当中,都把他们当作菩萨。何以说他们是菩萨?菩萨不一定是佛教裡才有,各行各业、任何宗教都有。对宇宙人生真相,真正清楚明白,真正觉悟的人,就称作菩萨。譬如他是天主教的神父,他明白了,就是神父菩萨;ji 督教的牧师,他通达明瞭,就是牧师菩萨;不需要改变身分,不需要改变工作,不需要改变行业。我们在《四十华严》裡看到,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各个都是菩萨,是多麽圆满融洽!我们今天讲「异中求同」,实在讲还是隔靴搔痒,真正的大圆满是「同异不二」,这才达到真正的大圆满。

  佛法教学是以智慧为中心,佛所说的一切经论,字字句句无一不是充满了圆满的智慧。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单单「诸法实相」就讲了二十二年,这是真实智慧。如果能对「诸法实相」有相当的认知,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不但自己的问题解决了,过去从哪裡来,将来到哪裡去,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自己清楚明白,再将这个事实介绍给别人,让大家都了解明白,这个世界就变成多采多姿的华藏世界,和乐融融的极乐世界。迷悟在一念之间,祸福也在一念之间,念头转过来,这是福不是祸;念头转不过来,这个世间的劫难如何能够避免?这是现前非常迫切严重的一个问题,有待我们大家共同来努力。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43

十三、万善同归



  我们访问澳洲图文巴的一个多元文化组织,主席是虔诚的ji 督教徒。在图文巴,信奉ji 督教的人佔很大的比例,也相当保守,但他们已经意识到多元文化的重要性。澳洲政府近年来採取开放政策,移民、投资的人来自各个不同的国家地区,于是他们想到,这些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如何共同生活,互助合作,达到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目标。这个理念非常之好,在这个时代,即使很保守的宗教徒,也逐渐觉悟到有拓开胸襟容纳别人的意向。因此,我们谈了之后,将我们在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及新加坡的种种想法、做法,介绍给他们,他们也非常欢喜。真正有志之士,无不如是。

  早年,北京「中央印经院」出版的《十善业道经》,前面没有序文,而是以雍正皇帝的一段开示代替序文。这段序文,是雍正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写的,其内容就是多元文化的理念。从雍正这段话中,我们认识到统治一个国家,贤明的领袖如何教化众生。那时,中国是儒、释、道三教,而一般人是以儒为正统,雍正说出他对于三教的看法,「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可以各行其道,但并不相违背;不但不相违背,而且能够相辅相成。他说一般教徒不能贯通这个道理,于是每个人都以很深的成见,狭小的心量,即佛法讲的「自讚毁他」,违背圣人的本意。仰慕道教的人,认为佛没有玉皇大帝那麽尊贵;向佛的人,认为玉皇大帝虽然尊贵,没有佛那麽伟大;而儒家学者,则说佛、道是异端,不是正法。于是,三教学者不能够贯穿,各是其是,各非其非。雍正说这都是私心,争胜负,彼此不能相容,不但不能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本宗,对自己所信仰的经教,都没能深入。

  雍正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对三教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看法是三教平等。就是今天讲的「和平」,和平就是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如果觉得我比你高,我比你强,已经不平等了;不平等就决定不能和睦;不和睦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流血,就有战争,就造种种恶业,受种种苦报。大乘佛法是平等法,《华严经》讲「生佛平等」,众生与佛平等,佛没有说他高高在上,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得真平等。

  真正得到了平等,再看芸芸众生,外面的形迹虽然不一样,如《华严经》讲的「种种形色」,「形」是形状,「色」是相貌,这个世界有各个不同族类的人,不同族类的畜生,都是平等的。我们在澳洲看到袋鼠,那是一个族群,无尾熊也是一个族群,都是众生,佛眼睛裡看全是平等。除了畜生之外,还有植物,也属于生物。这是说明形迹虽然不一样,理是同的。理上说,有情众生都有佛性,有情是指动物,这是同的,佛性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牠的形状不一样。植物的种类,更是不胜枚举!种类不同,颜色也不一样,可是性相同,一切无情众生有法性。法性与佛性是一个性,所以《华严经》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个性才能同圆种智。

  既是同圆种智,我们就应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彼此照顾。不但人与人之间做好朋友,与动物也要做好朋友。听说中国从澳洲进口了一批牛隻,饲养人员跟牠们讲话,牠不理,因为牠听不懂中文,讲英文牠就听得懂。所以,负责养育牛群的人,要到澳洲学英语。从这个小例子就能体会到,动物也是通人情的。

  由于资讯发达,交通便捷,人与人之间往来愈来愈密切,地球变成了一家,所以必须要懂得互相尊重,互相敬爱,共存共荣。目前一些宗教家、政治家都有这个认识,二十一世纪就是趋向于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转变时期。这就讲的「同」与「异」,异是形色不相同,同是体性相同,体就是哲学讲的本体。所有宗教无非是教人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是善,就是同归于善,佛门讲「万善同归」,就是这个意思。佛家讲的「五戒十善」,这是引导人向善;儒家讲的「五常德行」,也是诱掖讲劝,引人向善。

  雍正在序文中举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的一段话,宋文帝说:「六经本是济俗」,六经是儒家的;「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如果儒与佛的教学,能够普遍推行,人民信受奉行,社会安定,国家繁荣,人民幸福,没有作奸犯科之事,我这个皇帝不是坐享太平吗?何尚之回答说:「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有一百户人家的小乡镇,有十个人学佛持戒,这十个人就是小镇的模范,就能够化民成俗。「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邑是小城,如果一千户人家的小城市,有一百个人修十善,就有百人和睦。能以这种风气教化这个地方,就是所谓「贤人国之宝」。这个比例是十分之一,一个人就能影响其他九个人。人能断恶向善,国家的刑罚就不需要了。这个帝王,甚至地方官吏,可以垂拱坐致太平!

  这段话说明帮助社会,去恶向善,是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方法。而佛教劝导众生断贪瞋痴慢,劝人希圣希贤,都是这个道理。如果能够信受奉行,确实可以为社会的典型、模范。凡是执着成见,自讚毁他,决定是不了解别人,也不认识自己。雍正的这一段开示,实在是多元文化的理念,应当将之扩展到所有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类、不同的国土。佛家的教诲,经论虽然多,但是为了济世,五戒十善比什麽都重要。首先,劝人要懂得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才能劝导世人。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44

十四、大乘佛法就是多元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古圣先王治理国家,领导人民,皆以教学为中心理念,这样社会才能安定、繁荣、兴旺,国家长治久安。历史就是最好的佐证,太平盛世决定是文化教育办得很好;凡是乱世,一定是朝廷与地方人士,疏忽了教学与教化(社会教育)的工作,才招致社会动乱。近百年来,整个世界可以说是乱世。一些领导人士非常希望社会安定繁荣,世界和平,人人过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都在追求如何能达到此目的的方法。

  在七十年代,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先生说:「唯有『大乘佛法』与『中国孔孟学说』,才能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这位外国学者很了不起,有这样的远见、认知,非常难得。他的这句话,引起天主教发起向佛教对话。当时天主教的于斌主教开始在台湾提倡祭祖,这是史无前例的。我也由此因缘与他们接触较多,当时亚洲主教团办了一个「东亚精神生活研习所」,邀请我去讲「佛教精神生活」。从此,大家开始着重多元文化的融合,这才是解决世界纷争唯一的方法。

  澳洲政府、学校与知识分子,几乎都有「多元文化」的共识,他们不但讨论,而且付诸实行,有不少人士在推动,其目的是希望社会安定繁荣,世界永久和平。他们问我有什麽方法,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我告诉他们,佛法中的《华严经》和孔孟学说的「四书」,就是最理想、最好的多元文化教材。

  多元文化是一个自然现象,文化的根本就是多元性、複杂性,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也不是一个新发现。人的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头与手不一样,手与足不一样,不一样就是多元文化。眼与耳不同,耳与鼻不同,各有各的功能,能融洽的结合,才组成一个完整的身体。一个家庭,夫妇来自不同家庭,经道义的结合,就有父母、兄弟、儿女,成为一个家族。一个家族是由许多个体组合的,由家族再延伸到社会、国家与世界,才晓得人类本来就是多元文化的综合体。所以,人类必须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合作,才能创造安定繁荣兴旺的社会,和平安乐的世界。

  用什麽方法达到这个目的?释迦牟尼佛与中国的古圣先贤是用教学的方法,效果显着。唯有让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认识「我们是多元的共同体」,才能消除异见,化解一切隔阂,融合成一体,才能看到多元文化的「真、善、美、慧」。《华严经》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是说整体,多是讲局部,各种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是可以并存的。《华严经》又云:「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异不二」,同异不相妨碍。清凉大师解释《华严经》的「四无碍法界」,四无碍法界最小的范围,就说到我们自己本身,眼耳鼻舌互不妨碍,头足身手互不妨碍,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从我们身体就能看到。然后延伸出去,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事事无碍,这是多美好!

  现在世间有种种歧视、误会、隔阂、猜疑,到最后变成斗争,处处都是障碍。障碍从哪裡来?由不了解事实真相而产生的。因为不了解事实真相,每个人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当人人都为自己的利益时,一定会发生冲突,这是病根。儒家讲「大同」,佛法讲「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我们细细去思惟,佛的话有道理。《华严经》讲,虚空法界森罗万象、依正庄严,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识是自己,不是别人,所以佛告诉我们,尽虚空遍法界是我们自己的整体。如果有这样的认知,不仅世界大同,更是尽虚空、遍法界成一体。在中国古代修行开悟的圣者说:「尽虚空遍法界是沙门一隻眼」,这才是真正的觉悟。还有是非人我,彼此对立,这是没有开悟;没有开悟就没有见性,没有见到事实真相;见到事实真相,虚空法界决定是一体。

  佛法讲法身,哲学讲「宇宙万有的本体」。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一切众生也有三身,只是不能证得;你要是证得了,就是成佛。什麽是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法身。你何时肯定、认知「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你就证得法身,你就成佛了。又说:「一切众生即是法身」,一切众生是广义的,众生的意思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一切动物、植物、矿物,乃至于虚空法界,无一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众生就是虚空法界,那才是真正的自己,如果能清楚认知这一点,对一切众生自然生起大慈悲心,知道帮助一切众生就是帮助自己,伤害一切众生是伤害自己的法身慧命。

  诸佛菩萨为什麽无条件的慈悲?他看清楚了事实真相,所以他对一切人事物,决定没有冲突。看芸芸众生,就像看自己身上的每根汗毛、每个细胞一样,是自己不是别人。这是究竟圆满的教学,唯有这种教学,才能达到多元文化融合一体的目标,才能真正达到人人相敬相爱,互助合作,共存共荣,真正是爱人如己。把「爱国如家」的范围,扩大到虚空法界。佛法说,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自己的家园,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多开阔,人多自在!多幸福!

  我们修学何以不能契入这个境界?就是被自私自利的念头障碍了。因此,要想证得自己的清淨法身,一定要将自私自利捨弃。佛说:「一切众生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所以离开妄想、分别、执着就能证得法身;证得法身,三身就圆现。现前这个身是圆满报身,报身是智慧之身;然后和光同尘,将这个身体留在世间为一切众生服务,那是应身。应身是他受用身,报身是自受用身,法身是本体。多元文化必须要达到这个境界才究竟圆满,世界才称为一真法界,一切纷争、天灾人祸全都消失了。

  我非常期望澳洲能有一个多元文化大学,来传播多元文化的思想,这个思想就是佛法。我们今天讲佛法,大家会认为这是宗教之一,与其他宗教就产生隔阂,而不能接受;如果我们换个名词讲「多元文化」,大家都能接受。其实,大乘文化就是多元文化,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我们理想的目标,我们从事这个文化工作就非常有意义、有价值。佛法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尤其在技术上讲「善巧方便」,接触广大的群众,一定要懂得观机,才能真正利益一切众生。

  希望同修们都有这个认知与共识,大家发心,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将这个工作做圆满,带给世界和平幸福,这就是「存菩萨心,行菩萨道」。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去做,决定得诸佛菩萨加持,龙天善神拥护。「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这麽兴旺,就是我们诚心诚意的做,没有丝毫私心,感动诸佛菩萨得的感应,才有如此气象。如果稍有一点私心,这个感应就没有了,所谓「诚则灵」,一定要用真诚心才行。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9 11:45

十五、宗教就是爱



  有一次我们参加yi si  lan教的座谈会,他们提出一个问题,yi si  lan教讲天园(天上的花园),ji 督教和天主教讲天堂,而佛教讲极乐世界,名称上不一样,其实都是一个地方。我们修淨土的讲极乐世界,学《华严》的讲华藏世界,yi si  lan教讲天园,ji 督教和天主教讲天堂,这是一不是二。《华严经》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多是方便说,一是真实说,一多不二。如果这些道理与事实都清楚明白,心就清淨了,妄想、分别才真正能放得下。否则,分别、执着永远不能破,智慧不能开,就不能入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不二法门。

  现在我们希望联合全世界各个宗教,推行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有一个共同点,「仁慈博爱」。许哲修女说:「宗教就是爱,爱就是宗教。」这句话说得不错。犹太教、天主教、ji 督教讲:「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回教讲:「阿拉确实是仁慈的」,因此「仁慈博爱」是宗教共同的根本。

  宗教的目的都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根本相同,目的相同,只是教学方法、手段不相同,所以宗教可以合作,携手挽救社会,消除世间天灾人祸的劫难。不仅是弥补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不足,还要全心全力去辅导恢复家庭教育,恢复学校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圣贤的教育。

  现在国际上有宗教会议,希望这些会议最后都能够落实到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但一定要将社会的病根找出来,从根本上下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根本是什麽?家庭。社会就好像一个人的身体,家庭是身上的细胞,细胞要是坏了,命就活不长。每个细胞都健全,身体就健康,社会就健康,世界就健康,所以家庭教育比什麽都重要。中国自古以来,没有一个领导人不重视家庭教育的。
(节录自华严经第343卷)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