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设佛化家庭

设佛化家庭

设佛化家庭


自序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雏形,而社会乃是家庭的集合体。要使社会佛化,必须先从家庭佛化做起。人类整个的生活,不外乎精神的和物质的二方面。父母、夫妻、兄弟、姐妹间的感情,亲戚朋友间的酬应,和休闲时间的娱乐,都是属于精神的方面;而衣食住等则是属于物质的方面。
   
我们假使能够遵守着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来感化家庭,那末家庭的精神生活,可以做到慈爱、忍耐、诚实;物质生活可以做到勤劳、节俭、知足。因为佛教是从慈悲喜舍做出发点的。成佛乃是慈悲喜舍的行为达到圆满成功的顶点。

    怎样叫做慈悲喜舍呢?想给与他人以安乐叫做慈,拔除他人的痛苦叫做悲。庆悦他人离苦得乐叫做喜。牺牲自己的享受叫做舍。

    我们能够承受佛的慈悲喜舍的精神,为家庭服务,为社会服务,那就无往而不和善美满的了。我们要为社会服务,应先从家庭服务做起。对于自己家里的人倘不能慈爱忍耐诚实,处理家事倘不能勤劳节俭知足,那么这个人在社会上做事,也就可想而知了。

    佛教是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拿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的,因为能超出世间利欲之外的人,才能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世界的事业,释迦牟尼佛对于在家信徒的慈悲教诲,可说是无微不至的,试看他在每一部经典里是怎样的教诲我们罢!

    无量寿经说:“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爱敬,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借,言色相和,无相违戾。”

   大涅槃经说:“在家之人,有四种法,宜应修习。一者、恭敬父母,尽心孝养。二者、恒以善法,训导妻子。三者、悯念童仆,知其有无。四者、近善知识,远离恶人。汝等若恒行此四法,现世为人之所敬爱,将来所生常在善处。”

    华严经说:“在家宅中,与妻子俱,未曾暂舍菩提之心(自利利他,叫做菩提心)。正念思惟,萨婆若境(佛的智慧,叫做萨婆若)。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已眷属,令入菩萨智,令成熟解脱。以本人大悲,处于居家。以慈心故,随顺妻子。于菩萨清净道,无所障碍。”又说:“为利益众生故,世间技艺靡不该习。戏笑谈说,悉善其事。”

    法句经说:“履仁行慈,博爱济众。福常随身,卧安觉安。”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说:“佛言:若善女人,供养父母,奉事夫主,瞻视儿息,亦名净行。勿于小罪而生轻想,所应作者,次第作之,亦名净行。”

    优婆塞戒经说:“净其房舍卧具。”又说:“愿为众生,趋走给使。”

    孛经说:“饮食取节便身。”又说:“治产宜慎。”

    六度集经说:“婚姻之仪,始于择行。”又说:“丧毕修行,馨薰十方。”

    成具光明定意经说:“受身则有痛患,以智慧—一开了。观其所起,察其所灭,视其所病,选以何药。总其要,令身不毁戒,处众爱之中,身在道品之藏,既自身行,又教他人”。又说:“扫地令清净,衣服常清净,身口意常清净。”又说:“此中有孝诫,有谦诫,有忍诫,有礼节诫,有众善法诫。”

  佛经是最广博的,以上所引我佛的话,这好比走到大海边,尝着它一滴的味罢了,然而所引的佛语,虽然多只是法海的一滴,但是已把佛化家庭的生活大纲,揭示无遗了。好,我就根据佛语来列举佛化家庭的大纲吧!

    遵着“父子无相违戾”的宗旨,述至情篇。

    遵着“随顺妻子”、“奉事夫主”的宗旨,述夫妇篇。

    遵着“瞻视儿息”的宗旨,述育儿篇。

    遵着“治产宜慎”的宗旨,述理财篇。

    遵着“衣服常清净”的宗旨,述衣服篇。

    遵着“饮食取节便身”的宗旨,述饮食篇。

    遵着“净其房舍卧具”的宗旨,述居住篇。

    遵着“视其所病,选以何药”的宗旨,述卫生篇。

    遵着“未曾暂舍菩提之心”的宗旨,述修养篇。

    遵着“婚姻之仪”、“丧毕修行”的宗旨,述婚丧篇。

    遵着“履仁行慈,博爱济众”的宗旨,述交际篇。

    遵着“戏笑谈说,悉善其事”的宗旨,述娱乐篇。

    本书广事参考,编述佛菩萨的慈训,和古今缁素大德的嘉言,但我的学识浅陋,实不足以阐发佛化家庭的旨趣,和管理的方法,不过一片愚忱不能自己罢了。

    本书谨呈献于敬爱的同道之前,祝愿佛教仗着佛化家庭的推动,普及世界,永传无尽。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