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生莲海
管理员
木鱼老和尚舍利 佛教在线2006年09月14日消息
据杭州灵隐寺报道:为缅怀当代著名诗僧、一代高僧,浙江省佛教协会、杭州市佛教协会、温州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杭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市人大代表,杭州市灵隐寺方丈,温州市江心寺法主木鱼大和尚,八月六日在温州江心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会后遗体运往温州殡仪馆荼毗。 未经通知,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荼毗日期的全国及海外许多大和尚门下,为缅怀大和尚的功德伟业,怀着对大和尚的无比敬仰之心,不约而同地会聚在温州江心寺,向大和尚遗体作最后的告别。开追悼会时,瑞象出现,多日来一直阴雨连绵不断的天气,这一天出奇的晴朗,天空上还出现了五彩祥云,当时在场所有参加追悼会的人见此瑞相,皆对大和尚生起了无比的感恩心,一致发愿要更加努力地修行以报师恩,发愿修学无上佛道。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本振老和尚舍利
海螺状舍利子 黄白相间的舍利花 舍利花 上本下振老和尚简传
佛法,就在你的身边
南京 徐进居士
【佛学电子刊物---莲池海会 】 第二期
日期: 98-8-25
达缘老和尚舍利
达缘老和尚舍利与舍利花
12月9日晚上19点45分,原上海市金山区佛教会长、现任名誉会长、浙江省安吉县佛教协会会长,东林寺、灵峰寺等三十多家寺院的方丈、主持及顾问,一代高僧上达下缘老和尚圆寂,世寿89岁,僧腊六十三夏,戒腊六十一夏。 达缘老和尚是一位当世的活菩萨,老和尚把“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作为自己毕生的座右铭。作为89岁高龄的老和尚还一直坚持每天凌晨两点起床,拜佛三个小时;睡前拜佛三个小时。 老和尚日中一食,戒律严谨,慈悲三德俱全,不辞辛劳,建造了几十座寺院,为上海及江浙一带佛教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老和尚普渡众生,出家在家弟子遍布全国上下及海内外,千千万万!老和尚圆寂时整个房间和楼面充满了阵阵奇香,经久不散。 达缘老和尚的法体告别仪式及追悼大会于12月13日14时在金山殡仪馆举行。同一天上午,在浙江安吉灵峰寺也举行了盛大的追思大会,并且在安吉灵峰寺等七个寺院都设置了庄严的灵堂,佛号声不断,福建居士林及上海浙江等许多寺院都设置了庄严的灵堂,佛号声不断,同时追思一代高僧上达下缘老和尚。 12月13日下午14时,追悼大会始时,天空即瑞相层出,太阳放射出五彩光芒,青色青光、黄 se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只见祥云酷似莲花盛开,酷似诸佛菩萨从莲中来.....紫色的太阳照耀了整个追思广场,不可思议的事,大家都被红色的祥云环抱着,每个人的脸都是红色的了,真是绝顶的瑞相!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和尚以他独有的方式对我们信众布施着他的慈祥和关爱,犹如师父仍在亲切的为我们弟子们摩顶加持……同时在浙江的追思会现场也都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瑞相。 当天在金山殡仪馆火化之后,达缘老和尚的全身舍利豁然展现在我们面前,犹如翡翠、犹如宝玉,犹如琉璃,犹如玛瑙。不下几千.达缘老和尚一生刻苦修行,一生弘扬正法、修成正果得到了圆满的印证!
广钦老和尚舍利子
舍利子 舍利花 舍利子
广钦老和尚
老和尚于清光绪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诞生于福建省惠安县黄姓家中。因家境清寒,其兄无钱娶妻,师四岁,父母将其卖至晋江县城南门外李家作养子,父李树,母林菜。师自幼即体弱多病,惟宿具慧根,随母奉佛茹素。稍长,养父母相继去世,所遗田地,近亲觊觎之。师深感世事无常,顿萌出家之念,遂将田地分送近亲,投泉州承天寺出家。 承天寺之方丈上转下尘老和尚,命师皈依修苦行之上瑞下芳法师。瑞公即命师作外坡职事,如种菜除草等。其后由于特殊因缘,曾往南洋有年,迨返承天寺,年已三十有六,方在上瑞下芳法师座下披剃,法名照敬,字广钦。师出家之后,专志苦修,食人所不食,为人所不为,常坐不卧,一心念佛。 民国二十二年,师谒莆田县囊山慈寿禅寺妙义老和尚求戒,时年四十二。具戒归来,师决志进一步潜修。遂请得上转下尘老和尚之应允,携带简单衣物及十余斤米,前往泉州城北清源山,觅得半山岩壁石洞为安身之处。师在深山洞中坐禅念佛,米尽粮绝,即以树薯、野果充饥,山中多猴虎,久之,人兽相处了无畏惧,遂有猿猴献果、猛虎皈依之事,「伏虎师」之雅号乃不胫而走。 师常入定,曾一定数月,不食不动,甚或鼻息全无,众人误谓师已圆寂,屡请方丈准备火化。时律宗高僧弘一大师,卓锡永春普济寺,闻之,赶至承天寺,即同方丈上转下尘老和尚等数人上山探之,方晓师在定中,甚为赞叹,乃弹指三下,请师出定。 凡兹岁月,已历一十三载,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师下山返承天寺,次年秋挂搭于厦门南普陀,住后山石洞礼佛。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师年五十有六,于农历六月十五日由厦门乘英航号轮船渡海来台,十六日午抵基隆,先在极乐寺、灵泉寺、最胜寺等处挂搭,七月初,复往台北芝山岩,中秋后再往新店吊桥南岸半山上之日式空屋,是时亦常往返于台北法华寺,于该寺有夜度日本鬼魂之事。 四十年〔辛卯〕十一月,师闻土城三峡交界处成福山上有一天然古洞,即率徒四人,攀藤而上,果获一大石洞,高两丈余,长数丈,深可两丈。师是夜独住洞中,洞口朝东,日月甫升,光霞入洞,故师以「日月洞」三字名之。洞顶有泉,而泉水清澈,饮之甘美可口,神清气朗。自此师复过隐居之生活,四十一年五月始盖洞外木屋三间,中奉「地藏菩萨」圣像。师留山三年,并于洞顶另盖茅棚接引弟子同修。四十二年二月师又上山顶大石前搭一小棚自住。 四十四年〔乙未〕三月,板桥信众在北县土城火山购地供师,即今承天寺所在,该地原系一片竹林,人迹罕到。师等由小径入林,砍竹约三尺见方,并将砍下之竹编为床榻,上敷细草,趺坐其上,谓随众曰:「坐此甚好,汝等可返。」五月间,辟地搭盖瓦屋一间,供奉佛像。四十九年〔庚子〕四月,兴建大雄宝殿,为纪念祖庭,命名「承天禅寺」,火山则称「清源山」。五十一年再建三圣殿。 民国五十八年,师又于土城乡公所右后方,创建广承岩。六十七年,该岩复建华藏塔,其后大雄宝殿、两厢禅房、地下室、藏经阁、罗汉殿、讲堂及上下楼禅房,亦陆续建成,后又翻盖地藏殿等,完成现今之新貌。广承岩之建筑,由传斌法师主其事。 师起居简朴,平易谦和,纵年近百龄,行不用柱杖,不用人搀,身轻体健,动作敏捷,住则常坐不卧,并时坐于室外,或露天、或廊檐下。食则自七十八岁,改以流质。 七十四年岁末,师以看承天禅寺之大悲楼建筑为名,急欲返北,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由传悔法师南下,二十六日迎师回承天寺,北部四众闻讯莫不蜂拥以至,次年正月初一清晨,师召集各分院负重任之弟子及承天寺大众,一一嘱咐,并言圆寂后火化,灵骨分别供于承天寺、广承岩、妙通寺三处。早斋后即示意欲返妙通寺,众以师意既坚,不敢强留,即送师南下。 师抵妙通寺后,日以继夜念佛,有时自己亲打木鱼,并嘱弟子一起念佛。初五,师瞻视清澈,定静安详,毫无异样。午后二时左右,忽告众「无来亦无去,没有事」之语,并向徒众颔首莞尔,安坐闭目。少顷,众见师不动,趋前细察,乃知师已于念佛声中,安然圆寂。
广钦老和尚舍利子灵异记
佛教精神导师广公老和尚,苦行一生,也是传奇一生,为苦修,作过十三年的‘山顶洞人’,降伏猛虎、点化灵猿,入定四个月险遭焚身之祸,预知起台风、避车祸,往生之前,更能安排身后事,‘无来也无去,没有事’,拍拍肚皮,潇洒而去,即连荼毗(火化)后所遗下的舍利子,也透著几分神奇与灵异。 据传:当老和尚火化后,共捡拾较大舍利子一百余颗,所余较小者,悉被在家弟子捡拾一空,一位迟来的信徒,仍在火化炉前跪求一夜,天明时竟然在其膝头上找到一颗不小的舍利子。 —又有一位信徒,在家供奉了老和尚一撮骨灰,结果,一次又一次发现了舍利子。 —又有一夫妇徒众,曾参加老师父的荼毗大典,当日北返,次日(二月七日)听说老师父留下不少舍利子,于是复于八日驾车南下,结果竟在火化炉顶篷上,发现甚多舍利。 一一位小姐信徒,在舍利花中,寻得一花,其形酷似观音菩萨的莲花座。 —又一位老太太,年老眼花,无法寻觅微粒舍利子,立即跪求老师父慈悲,结果叩了三次头,就连得三颗,真是不可思议。 —又有一位家住台北汐止的张姓盲翁,年已七十,亦是广老徒弟(去冬受戒),以其身患风湿,故其家人未将广老圆寂及火化告知,待其获悉师父往生后,乃于三月七日偕其孙女雇车南下,抵妙通寺火化场后,火化炉中舍利子,已被先来信徒捡拾一空,当即悲从中来,哭倒火化炉前,两手抓起炉灰两把,以手帕包起,乘原车返家,一路上默念‘阿弥陀佛’不止。抵家后,即将墟灰置于漆盘中,于是奇迹出现,炉灰中竟发现大小舍利子三十余颗,晶莹剔透,观者莫不称奇!
圆因法师舍利
圆因师父生平事迹
修镇法师钻石舍利 玅境法师舍利
禅席座空 丈室声寂 如幻生灭般若常存
美国法云寺禅学院院长上玅下境老和尚此世教缘已满,于公元二○○三年四月十七日(农历三月十六日)下午 时 分安详舍报,正念往生。世寿七秩晋五,僧腊五十八载,戒腊五十七。 师俗姓王,东北黑龙江省龙江县人,生于一九三○年正月。八岁至十六岁于私塾研习《四书》、《古文观止》等汉文课程,奠定稳固之文言基础,建立后来研读汉文佛典的优势。十六岁后又转读正规中学,接受英数理化、世界史地等现代课程的熏习。 师之家人多好善布施、虔信佛教;而其二叔亦出家,法号觉道。 师常至二叔之庙上随众作课,故接触佛教的因缘可说甚早。一九四六年,在其二叔的引导下,到吉林市观音古剎佛学院就读,是年十二月初八,依止惺如老法师剃发出家,法名妙智,号仁奇。一九四七年农历三月,赴长春般若寺戒会,依倓虚老法师受具足戒。一九四八年正月,展转到青岛湛山寺佛学院依止倓老学习,心中充满希望与欢喜,发愿云:「愿精通三世佛法,对千部论师说之无愧!」在青岛时,同学中有人亦名妙智,倓老取法华十妙中第一之「境妙」义而反之,从此即以「妙境」为名。 一九四九年时局再变,又与同学数人南下至香港新界荃湾的华南学佛院就读研究班,研习课程《法华文句记》、《摩诃止观》等,并在倓老的指示下,抄录蕅益大师《法华会义》之科,即今流通甚广的《法华经冠科》。一九五三年,住东林念佛堂,读蕅益大师《楞伽疏》、永明大师《宗镜录》等,深感坐禅功德殊胜,对圣道生起欣愿,故于一九五六年,到大屿山独住用功。此后十数年间日诵《般若经》、广习佛法,从天台、中观、唯识,到大小乘义理普遍的深入研究,加上不曾间断的止观***,依如是闻、思、修的学习次第,思想逐渐圆熟,确立中观空义、抉择如来藏理,肯定唯识中道,对于汉传大乘佛法有了更深刻信解,并建立起以「大乘四念住」为中心的修学理念与次第。 而从二十八岁始宣说《法华经》后,除了沈潜自修,亦不断对外弘法,题目包括《法华文句记》、《楞严经》、《圆觉经》、《普门品》、《净土十疑论》、《维摩诘所说经》、《观无量寿佛经》、《大乘起信论》、《弥陀要解》、《摄大乘论》等,所结法缘甚众。 一九六九任东林念佛堂住持。七三年为成立东林美国分院之故, 师飞至美国加州,于奥克兰成立法王寺。此时开始深入研习唯识经论,读《瑜伽师地论披寻记》,背诵《维摩诘经》,期间虽以沈潜自修为主,多数深居简出,用于***及阅读,但仍应请宣讲《摄大乘论》、《菩提道次第略论.奢摩他章》、《佛陀的启示》等,并赴加拿大宣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至香港讲《舍利弗般若》、《菩提道菩萨戒论》等。 一九七七年,搬到那帕后,拜法华忏,诵持《法华经》,二年内每日以背一部《法华经》及***为定课。时闻异香,多次得好梦;经此用功后,除智能更为深入外,睡眠亦减少为每日三、四小时即足。 如是于佛法中韬光沉潜、养深积厚,涵泳了二十余年。从八○年起,逐渐地走入人群,以弘法利生为主。但 师志不在盖大庙广兴人间福业,也未欲多度弟子光大门庭,除了主办禅七、佛七及大悲忏法会外,主要以说法接引众生。一九八六年受大觉莲社之邀,先讲授一部《金刚经》,后续讲《维摩诘所说经》,抉择深要、辩才精湛,闻此法者无不得大利益,法喜充满。然时身有微恙,喉痛声哑,所幸求生阿弥陀佛国愿力甚强,天天作拜佛功课,加上诸佛菩萨不可思议加持力,这部脍炙人口、义利甚大的《维摩诘所说经》,终于圆满结束。 九○年二月,于三藩市附近的丹维尔近郊,成立法云寺。此后又往来于温哥华、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纽西兰等地讲经弘法,不辞劳倦。九三年夏安居,应台湾埔里正觉精舍之请,开讲《妙法莲华经》,三月未竟,并于九四年夏续讲圆满。时会中盛况空前,座无虚席。 师自述:「讲完此经后,觉得***的境界和以前不一样了。」
于二月中,在教内各界的支持下,为了长期栽培领众修行及讲经说法的人才,于加州成立美国第一所以汉传佛教为中心的佛学院——「法云寺佛学院」,全心致力于僧教育,以修四念处趣求圣道、弘扬全面大乘佛法为宗旨,着重经论之深入及专精的学习,强调由此建立佛法的正知正见,并以之为修习止观、调伏烦恼的根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