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法相深意

拜佛,成熟的稻穗向下垂

拜佛,成熟的稻穗向下垂



 

    拜佛具有忏悔罪过、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
    藉拜佛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
    并检讨自我、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障,
    不但有助于人格的提升,也能让人的身心安定。


   每当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祥,生起了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进入大殿,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

   不解佛教的人,认为拜佛就是迷信、崇拜偶像。事实上,佛教是透过拜佛的动作,礼敬佛菩萨,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同时,拜佛也可同时忏悔自己所造的恶业。所以,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学习的宗教仪式。

   拜佛的动作,是心诚意敬的将双手合掌,低头弯腰,五体投地-两肘两膝以及额头着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最高敬礼,故又称为顶礼。弯腰低头表示谦虚,承认自己的福德智能不足,而当五体投地,接触到大地时,则令人感动于大地孕育众生,负载众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怀着感恩心,以饮水思源的心,感谢大地,感谢一切众生。

   而从拜佛的动作,让人连想到,当人的内心充满了礼敬、感恩与忏悔时,也有如稻穗一样的,因成熟而下垂;而拜佛的意义,也就是如此了。

   如果再细分,拜佛含有四层意义:

1. 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zai 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 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 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冲。

4. 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着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后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也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反正「他」在拜。

   所以,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感觉自己的体验,体验自己的感觉,感觉每一细微的部分。

   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于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

   若是不便来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旷明亮处,藉由礼拜来忏悔、感恩,或舒缓身心。特别是当您感到心浮气躁时,不妨透过拜佛的动作来安定烦乱的心思吧!

    动作解说:拜佛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只手合掌立直。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四大天王表法之意义

四大天王表法之意义

净空法师



 

  佛教正规的建筑,一定是一进山门,第一个见到的建筑物就是天王殿,天王殿当中供奉著弥勒菩萨及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又叫做护法神。护法神护谁的法呢?护我们自己的法。这代表甚麽样的人才有资格入佛门来学佛,说明了学佛必须具备的条件。首先,我们一进山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塑造成布袋和尚的样子,我们看他那笑咪咪的样子,就是告诉我们,您想学佛就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发脾气不能学佛,一定要欢欢喜喜。其次,我们看他肚皮很大,大代表甚麽?大代表甚麽都能够包容,不要跟任何人计较。所以弥勒菩萨代表的是∶教我们要生平等心、要呈喜悦相。对待任何一个人、任何事物,都要欢欢喜喜,心里头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一个人计较,有这样的条件,才可以入佛门。所以他是面对著大门。我们一进来就告诉我们,要像他这样才够资格入佛门。旁边四大天王就是护法,分东、西、南、北四大天王。

  东方天王,他代表的是负责任,又叫「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主持一个家庭的事务,我们叫持家;主持一个公司的事务,是总经理、董事长;主持一个国家的事务,是帝王、总统。我们要怎样去做呢?一定要负责尽职。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他一份的职责,如果人人都能把自己的本份,尽心尽力做到圆圆满满。这个社会一定和谐,国家一定富强。东方天王教给我们就是这件事,所以叫「持国天王」。

  第二尊南方天王,又叫「增长天王」。只是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不进则退,这个时代是永远在进步。所以增长天王是告诉我们∶我们的德行要增长,学问、智慧、才艺、能力都要增长、还有我们的生活水准也要天天提升。佛门是不落伍的,佛门是真正讲求进步,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它不是跟著时代走,它是领导著时代。怎样才能够把这两桩事情做的很圆满呢?後面的两尊天王教给我们方法。

  西方「广目天王」,教我们多看;北方「多闻天王」,教我们多听,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成就根本的学问,行万里路就是今天讲的观光、旅游、考察,到处去看看。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采纳,别人的缺点,我们改进。我们若能「舍人之短、取人之长」,来建造自己的社会,建造自己的国家,那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将是最完美的国家。对个人而言,道理也是一样。

  四大天王手上都拿著道具,这些道具也是表法。东方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乐器,代表凡是做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就像弹琴一样,琴的弦松了,弹不了,紧了,就断了。这是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合乎中道,不能超之过急。我们负责尽职,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要做太过头了,也不能做不及,这样就非常圆满。南方天王,代表日新又新,代表增长。手上拿的是剑,这个剑叫慧剑,慧剑断烦恼。西方天王身上缠著一条龙,龙代表变化,代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变化无常、变化多端。我们要通通把它们看清楚了,才能够应付。北方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用的,千变万化的世界,有种种的污染,伞是用来遮盖,要防止不被污染。它代表我们在广学多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清净心。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念珠,佛教徒的定时器

念珠,佛教徒的定时器

林月眉



 

念珠不但是佛教徒的重要工具,几乎也是重要的身分标志,
但是初学者常不知如何佩戴与使用。
透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帮助您转动念珠,而不为烦恼所转。


  几乎只要看到对方手腕上戴着念珠,一般人就会习惯的问说:「你是佛教徒吗?」念珠俨然不只是佛教徒重要的修行道具,也彷佛成了重要的身份标志。许多莲友也都喜欢以念珠与人结缘,然而受者虽然内心欢喜,却因为不清楚如何运用来修行,使得念珠变成装饰品,实在相当可惜。

随时随地好用功

  念珠又称为佛珠、数珠,主要用于称名念佛或是持诵咒语的时候,做为计数的工具。在一声接过一声的佛号声里,每一颗玲珑转动的佛珠,都注入了修行者饱含着慈悲与智能的念力。不论是坐在路程颠簸的公车,或是人声喧哗的餐厅里,只要开始转动珠子,烦躁的心就逐渐沉静下来,从外在的纷扰世界回归到内心的平静。

  佛珠,可说是最方便的修行法器,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用功。

  《木患子经》提到佛珠的由来,是因为琉璃国王担忧国事以致寝食难安,而向佛陀请示:「有没有一种不论是在白天或夜晚,都能够方便修行的方法呢?」佛陀于是建议他可以用线贯穿木患子,做为念佛的修行法器,也就是念珠。经中所说的木患子,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菩提子。

  然而,面对文物店里琳琅满目的各式佛珠,许多人会不知该从何挑选起:应选择一百零八颗的或是十八颗的、要用蜜蜡或是菩提子?

  就念珠的颗数来说,有一百零八颗、五十四颗、二十一颗……等,主要的不同在于其数目所蕴藏的意义,例如因为佛教通说烦恼可分为一百零八种,所以一百零八颗象征是断百八烦恼。颗数可以就自己的需要来做选择,没有特别的规定。

  至于念珠的质材,常见的有菩提子、水晶、蜜蜡、塑料、玉,可以就自己觉得念得顺手的来做挑选。

佩戴的行仪

     虽然念珠是用做修行道具,而非美化外表的饰品,不过戴上念珠后,确实会让别人也感受到一股祥和之气。但是,也常有人担心不配戴得宜,是否会有不如法的困扰。

  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原则,配戴念珠并不麻烦。例如住持法师脖上的长串念珠,具有庄严威仪的功能,如果居士也将长串念珠依样披挂在脖子上,看起来会有突兀感,不妨将念珠改圈于手腕上,或是放入袋中。

  念珠的佩戴位置,一般多戴在手腕,因为方便取用,并可时时提醒自己要照顾身、口、意。

  另外,第一次选购念珠的人常会担心,念珠请购后,是不是可以直接就佩戴,或是需要经过类似开光的宗教仪式?

  使用念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修行,所以不必担心太多禁忌,请购后可以直接戴在手上。不过,也有人因为选购的是水晶念珠,所以会习惯性的以水冲或是香熏的方法来净化水晶、消除磁性。其实,运用念珠主要目的是净化心灵,如能专心一意的念佛,便已是最好的净化方式。

  也有人会希望念珠能在得到法师的加持后,再用做修行法器。能有机会亲近大师得到法师的加持,确实是非常有福报的。但是,最好的加持念珠方法,还是自己的用功摄心,在日常生活中才能运用得利。 

  至于使用的场所与念诵时间,并没有特别的规矩,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全天配戴。例如在如厕时仍可以在心中默念佛号,因此也不需脱除念珠。不论置身何时何地都可以放心运用念珠念佛,所以说,念珠是佛教徒最方便运用的修行法器。


使用的方法

  虽然数念珠看来似乎很容易,但是初学佛者刚开始拿到结缘念珠,虽然会说:「阿弥陀佛,谢谢您!」但是却不知如何手持念珠,以及如何边念边掐珠子,只能将念珠纯粹当做是种佛教徒的身份识别物。

  运用念珠念佛的手势,大多是先让右手拇指与食指指尖,一上一下轻轻扣合着念珠。因为念珠主要是方便计数,以及帮助调心,所以可以就个人的持诵情况来调整念法,没有一定的规定。例如有人会说数念珠时,不能够越过母珠--即最大颗的佛珠,必须要再重头数起。但是这样比较不容易摄心,常会担心不小心越矩,因此选择最能让自己安心的方法便可以了。

  在知道佩戴念珠的方法、目的,以及修行的使用方式后。您不妨就从现在开始试着拿起念珠来念佛,让心灵也像念珠一样,愈念愈圆润。转动念珠,而不为烦恼所转。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一瓣心香来供佛

一瓣心香来供佛

林月眉



 

有些人在准备供养佛菩萨的供物时,
常会担心礼数不周到,
其实最重要的是那份诚敬的供养心,
而这也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寺院拜拜时,有些人会很惊讶的发现到,其实很多寺院并没有想象中那种「香火鼎盛」的烟雾弥漫景象,佛前只有香炉、水果,以及素雅的花卉,淡淡的发出自然馨香。但是当想将这样的庄严简朴的供佛方式学回家时,常常会因为与过去习惯不同,而遇到一些问题,例如香要插几支,清理香炉有没有禁忌等。

  一般人因为想对佛菩萨表达虔敬的心意,所以非常重视供物的内容与相关礼节,担心是否失礼。其实,供养佛菩萨最重要的是供养心,鲜花素果主要是为了传递出内在的敬意。已经证得大智能的佛菩萨,并不会贪恋人间的美食与香气。

  因此供养的仪式,主要在传达对佛菩萨的感恩,感恩他为我们指出离苦得乐的道路;另一方面,也可以净化心里的浮乱心念,希望能学习到佛菩萨的慈悲与智能。

诚敬心最重要

  所以对于处理供物的细节,诚敬是最高原则,只要保持佛堂与供物的清洁即可。

  供物并不需要一应俱全,也不必担心准备不周,会触犯什么禁忌,可以就自己的实际情况做调整。例如对香过敏的人不一定需要点香,可以只准备干净的供水供佛。

  关于上供的行仪,主要是在将花、果、香、水或其它食物供养佛前,要行问讯礼,先将供物举至眉心,再放置于佛前。

  以下就常见的供佛用品做一简介:

香与香炉:

  香的种类相当多样,主要可分为末香、线香、盘香与瓣香四种。末香是香木的粉末;线香是长条状的香;盘香是制成环状的香,可长时间点燃;瓣香是将香檀木劈成小段的碎块。

这四种香都适合供佛,但是因为线香常会混入不良的化学药品,最好能选用天然材料的香。如果是以线香供佛,只要点一或三支即可,不需要点一大把香,如此反会变成刺鼻的空气污染。

  至于香炉,也有很多种类,有插线香的「线香炉」;燃烧末香、盘香与瓣香的「末香炉」;以及容易清理的「卧香炉」。香炉在处理上,没有特别的禁忌,以保持香炉干净为原则,不要让香灰堆积在佛桌上,并要常擦拭香炉,不要让香炉外观看起来油腻不净。

灯:

  为了住宅安全,以及去除烟熏味,目前多以插电式的佛灯替代传统的火烛。因为佛灯点上后便不熄灯,昼夜常明,所以被称为「长明灯」或是「长夜灯」。关于点灯的规矩,据说是出于贫女点灯的故事。

  贫女难陀本因无力供养佛陀与僧团而难过,好不容易乞得一钱,便立刻买了灯油供僧。当所有的灯都熄灭后,难陀所供的小灯却仍炯亮着,目连尊者因觉白日不需点灯而想熄灭,结果却无法熄灯。佛陀便说,这是因为供灯是个发大菩提心者,所以能够长明不灭。由此可知,供养时的发心是多么的重要。

  佛教常将「法脉」称为「法灯」,将「传法」称为「传灯」,所谓「无尽灯」,便是取其灯灯相续不绝之意。而点灯也有以智能划破愚痴无明的期许深意,希望修行者能经常点亮心灯。

花:

  原则上,只要是没有特殊异味的新鲜花朵,都可以用做佛前的供花。

  如果供养的是香花盘碟,可将花朵承装在干净的小盘碟内。如果所供养的是瓶花,为了避免佛桌的桌面凌乱,所以选择花材时,不妨挑选花瓣较不易掉落者。

食物:

  因为大乘佛教所行的是菩萨道,希望能利益所有的众生,不要因杀生而与众生结下恶缘,所以供佛的食物应该采用素食,一般则可用水果代替。

  且因为有过午不食的规范,所以食物要在早上或中午前供养,而在早课后或是午餐后,便将食物撤离佛桌。另外,如果准备饭菜供佛,要以熟热的菜食供养,如以冷菜冷饭供养,则显得不够恭敬。

水与供杯:

  一般民间拜拜,多是以酒敬奉神明。持不饮酒戒的佛教徒,则不宜以酒供佛,只要准备一或三杯的清水即可。供水在早上供养完后,或早课结束时,即可连同供杯撤离佛桌,将供水倒入日常饮水中饮用。

  至于承装供水的供杯,目前市面上常见有三个一组的供杯上,大部分写有「佛、法、僧」或「戒、定、慧」的字样;也有附有〈大悲咒〉或《心经》的单只供杯。一般来说,只要是干净未用过的杯子,都可以用做供杯;而用做供杯的杯子,便不再另做他途使用。

  一般在家供养佛菩萨的程序,除了供灯常点不熄,泰半多依着供花、供果(或食物)、供水、燃香的先后顺序。在供养后,可以直接做早课,然后在课诵结束后撤除食物与供水,将桌面清洁干净。

  如果想到寺院供养佛菩萨,应先了解寺院里是否需要供养香烛,而在入寺后,要先将供物转交给知客师处理,否则直接在大殿摆供果与点香,便显得冒失、唐突了。

  在了解供养的相关行仪,以及处理供物的方法后,对于如何准备给佛菩萨们的礼物,便不会再感到不知所措。此外,能以正信的佛教观念,真正学习到佛菩萨的慈悲与智能。这也是感恩佛菩萨送给我们﹁认识佛法﹂这项生命大礼,最好的报恩礼物。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中国出家人的听衣

中国出家人的听衣

郭慧珍



 

中国出家人的听衣汉族佛教僧服制度的形成上一期,曾说明了汉族佛教僧伽服装三衣的形成经过。除了三衣外,僧伽还可以视实际需要穿著一些服装,这些就称为「听衣」。无论是印度或汉族佛教僧伽的听衣,都和当地常民的服装极为相似,但如果听衣就是常民服饰,为何今天僧伽的服装看起来仍像古装,没有跟着常民服饰的变化而改变?其材质和用色,与印度僧伽又有何不同?本期将从人文、自然因素,为读者作详尽的介绍。

上一期「原始佛教僧服制度的形成」一文,其实已说明了汉族佛教僧伽服装三衣的形成经过。然而,由于汉僧对于原始佛教僧服的理解,除了受印度僧伽的身教与言教的影响,也因与西域僧伽的交流或经典的传译,甚至是汉僧的再诠释而和印度僧伽服装有所差别。但由于三衣是佛陀规定僧伽必须受持的衣物,深蕴佛陀的教化与思想,因此大致上还是保留了原来的规定。

  除了三衣外,僧伽还可以视实际需要穿著一些服装,这些就称为「听衣」。印度佛教僧伽的听衣和三衣的款式造型相近,都是方形的布片,但汉族僧伽的听衣却是我们常见的衫、袍等等。 无论是印度或汉族佛教僧伽的听衣,都和当地常民的服装极为相似,但如果听衣就是常民服饰,为何今天僧伽的服装看起来仍像古装,没有跟着常民服饰的变化而改变?显然古代的衫、袍已成为汉族僧伽服装的制服之一,只是这些服装并不是佛陀规定一定要受持,但容许受持,因此我们称它为听衣。

除此之外,比较不容易观察出差异的材质选用,或者极明显表现差异的用色,不论听衣或制衣也都与印度有若干差异。 因此,笔者大胆假设:自汉人开始出家以来,理当追随印度僧伽的服装制度,其中必有无可勉强的因素,使得汉族僧伽不得不选择当时(汉代)常民的服饰来弥补制衣无法达成的生活需求;或者大量取用和印度僧衣不同的材质,甚至在极具象征意义的用色都大胆挑战佛陀既有规定。于是作了以下推论:自然环境与人文思想的差异,是造成此结果的主要因素。

详细推论如下:

一、自然因素 一般来说,自然因素大致可以从地理环境(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温度、湿度)、生态(动植物)多方面来探讨。其中,地理环境往往是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又直接影响生态的发展;而影响僧伽服装最直接的自然因素,应该是气候和生态两者。 气候因素往往直接影响服装的款式;生态环境则是直接影响服装质料和染色材料的取得,甚至影响到用色的观念。以下将从气候和生态环境来探讨汉族僧伽听衣形成的因素。

(一)气候因素︰使用汉式听衣的原因之一 在气候因素中,又属温度和湿度对服装的影响最大,因为人体对冷热的感觉主要来自这两者的变化。当身体觉得冷时,自然会需要多一点或厚一点的衣物,服装款式的离身性也低;反之,则会穿少一点或薄一点的衣料,服装款式的离身性也高。

所谓「离身性」,是指服装和身体的离合程度。离身性高者,表示愈不合身;离身性愈低,表示愈合身。要使服装的离身性降低,通常需要透过裁剪过程,将平面的衣料依照人体不同的平面裁剪成一片片,再将其缝合成立体的服装造形。以汉族的袍服和三衣来比较,袈裟的离身性就较高;所以,汉族僧伽服装使用袍服,是较三衣更具御寒的效果。如此说来,汉地的气候一定就比印度低啰!其实不然,汉地有些地方确实比印度所有地方的气候寒冷,但也有气温相近,甚至更热的地方;更有冬夏不同的温度,出入很大。 比较当时佛陀教化的恒河流域,与中国汉代、魏晋时期汉族僧伽活动的主要地区──黄河流域的洛阳与长江流域的庐山一带,可以发现其气温和今天台湾相似,夏季温度可达35度左右,但印度冬夏温差远胜于黄河流域或长江流域一带。因此,因气温较低而选择汉式的听衣应不是绝对的因素。 

也许我们会怀疑:一千五百年至两千年前左右的气候,和今天一样吗?根据气象学者刘昭民在《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的研究中,归纳西方学者对欧洲气候的研究发现:两千年前的气温比现在还暖,后来有时降低,有时升高,但平均波动幅度都在摄氏正负3度以内。而且,西方寒暖波动的情形和中国气候的变迁相似。可见,中国气候的变迁和全球变迁的趋势是相同的;那么,印度也应该有这样的变迁趋势。所以,以目前的气象资料来作推论,应该还是可以考虑的。

(二)生态因素︰棉以外的材质选择 印度是棉花的盛产地,自古至今都是如此。所以,百姓所用的衣料也就以棉为主,僧伽捡拾百姓弃之不用的粪扫衣或接受信徒供养的衣物,当然也不例外。 唐代以前,汉地根本不产棉花。在汉地除了蚕丝以外,最多且普遍于民间的衣料就是麻织品。在佛陀所规定的粪扫衣中,也有麻质的衣料。因此,汉族僧伽大量的使用麻质,并不违反佛陀粪扫衣的精神。只是,已明显地在质料运用上和印度僧伽有所差别。同样地,染色材料的取用也面临类似的问题。然而不论棉或麻,保暖度都不佳,最好还是使用动物的毛皮来作衣物。从佛教的观点来说,使用动物毛发虽然如法,但恐怕并不如麻取得容易;如果是用兽皮作衣料,就不如法了。

如此,无法在质料上寻得解决的方式,因而增加三衣以外的衣物,似乎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势。但是,该穿著怎样的衣服,则是关于人文思考的问题。二、人文因素 上一期说明印度僧伽的服装,就像是一长方形的布块,穿著于身上有「偏袒右肩」与「披覆两肩」的形式。前者是从右腋下以逆时针方向绕身体三匝,再将多余的布块搭在左肩上;后者是当最后搭在左肩的衣角再往右肩延伸,覆盖在右肩上,又称为「通肩」。而且,印度僧伽「偏袒右肩」是为了作务方便和表示恭敬,这和汉族的民情风俗不符,因而会引起异议。 

所以,综合上述两个三衣无法满足汉族僧伽需求的问题──1.保暖度、2.暴露性──如此,我们可以作以下的思考: 如果只是为了增加保暖性,僧伽或许可以只多穿一两件像三衣一样的长方形衣物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关于解决「暴露」肢体的问题,就非得改变三衣的穿著方式,或改变三衣的造形不可。 从汉族僧伽服装的发展看来,我们发现:汉族僧伽选择了改变部分三衣的造形;也就是说,三衣中的郁多罗僧(七衣)和僧伽梨(大衣)不变,但安陀会(五衣)和僧祇支(覆肩衣)则合缝成新的造形──偏衫,这样的服装造形维持到中唐以后。

直到现时,我们仍看到大多数的汉族僧伽穿著这样的服装,而且袍服已俨然成为汉族僧伽日常生活主要的服装了。 究竟中唐以后,图像上所呈现类似袍服的僧衣,是直接引用汉族固有袍服的款式,还是由偏衫再发展而成,至今还无法找到确切的证据证明。至于汉族僧伽袍服的领形原来和固有袍服一般都是交领的形式,其后受到西北胡服的影响成为盘领,而僧伽服装却没有再随着改变,且当一般汉人改变了他们袍服的领型,反而可使穿著固有袍服领形的僧伽,和百姓身分有明显的区别。

二、人文因素除了影响汉族僧伽的服装造形外,也使得汉族僧伽服装所使用的质料和色彩,与印度僧伽有显著的不同。

其一,是世俗对蚕丝的大量使用,这违反了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汉族自新石器时代起,便饲养家蚕;到了汉代以后,育蚕、缫丝的技术更是成熟,且遍及汉地。古代印度并不熟悉这样的技术,所以十种衣中的蚕丝应该是野蚕丝,不是家蚕丝,就没有杀生的顾虑。 汉族僧伽较印度僧伽多用丝为僧衣的原因,可分别从两方面来探讨。首先,从汉人的角度来说,蚕丝在汉地较印度多,所以汉人必定较有机会接触,但不一定拥有。且在汉人的思想里,自周代以来是非常「人本主义」的,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生态平衡」的观念,因此并没有强烈「不杀生」的意识;只有采取一些限制,以达到平衡的目的。 

所以,自古以来就规定一般人必须到了六十岁以上,才能使用蚕丝。而佛教自汉代传入汉地以来,除了「三武一周」之外,一直都得到帝王和贵族的支持。帝王和贵族当然不免有所赏赐(布施)给僧伽,以表达他们对佛教的崇隆。 从汉族僧伽的角度来看,接受信徒的布施本是僧伽的本分,接受乞物岂有挑剔的道理?《金刚经》中也说:「(乞食时)次第乞。」乞食如此,乞衣当然也应该如此。虽然大乘佛教在乞食方面,并不如小乘佛教遵循以上的观念;但在衣物方面,似乎就是本着这样的想法。 除此之外,前面说过,丝料是帝王对受者的崇隆,也表征着拥有者与众不同的尊贵。因此,不免令未脱名利欲求的僧伽以此自得。

从曾经有汉族僧伽向帝王求赐紫衣的史实可见,更可证明这样的心态是存在的。当然,这或许只是少数;历史上仍有许多终其一生粗食布衣的僧伽,这在《高僧传》、《续高僧传》或其它史料,都有类似的记载。 其次,是有关人文因素对汉族僧伽服装用色的影响。原来佛教在印度是以「袈裟」作为僧衣的用色;而汉族历代僧伽所使用的色彩,据文献的记载,主要有赤、缁、黑、皂、绯、青、紫、褐、黄等色。上述的色彩中,除了紫和绯以外,应该都是汉族僧伽所认知的袈裟色。「紫」和「绯」两种不如法色,和汉人的色彩观念有何关联呢?从史籍的种种记载:自先秦而下,汉族自有形成独特的服色制度。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有:一、天地之色;二、五方色;三、五时色;四、贵贱尊卑之色,其中又分(一)正色和间色、(二)君臣等第服色;五、改正朔,易服色等。汉族僧伽所受到最直接的影响,是第四项贵贱尊卑之色。 武后赐紫,是因为唐代的品官服色制度三品以上服紫,她在对法朗等人表以同于朝中大臣的崇隆和尊重。之后,唐代、五代、宋代的帝王也都曾以此来赐给僧伽或道士。直至现在的日本,僧伽都还在穿著紫色袈裟。可见唐代以前,虽然僧伽对袈裟色的认知不尽相同,都还是以追求符合「袈裟」色为主。明代的品官服色,是废紫而升绯(朱)──绯是四品以上的服色;因此,赐紫的风气就停止了。

从本文的探讨,可以了解:原来制衣只是适应僧伽最基本生理需求的服装,但对汉僧来说,它的象征意义可能远大于实用功能,因此极需要制衣以外的听衣。而汉族僧伽的听衣,不只因地域气候不同而产生新的需求,文化因素更是直接影响听衣造形和用色的主要关键,甚至还因此造成制衣的部分变迁,这在后续的文章将会继续说明。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漫话烧香

漫话烧香

王丽心



 

  佛寺在信徒、香客心中是顶礼膜拜的神圣场所,步入这个精神家园,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真诚呢?无疑,礼佛上香是最直接的方法。通过烧香、许愿、叩头、合十、问讯等动态行为,与佛、菩萨沟通,完成内心的希求祈愿。

  香、烧香,古今有多少善男信女向诸佛菩萨、神祗地灵、历代祖先,表达心声。求家庭平安,求事业有成,求消灾免难……,缕缕清烟,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

  然而,希求祈愿的执着有求,能否达到你的要求呢?经常在寺院中目睹的场面:一根根的香棒,一把把的香,点燃后如同火炬。烧香的人是三教九流,烧香的姿态是五花八门,无数人在重复,人们称曰:“香火旺盛”。烧香叩头是对佛礼敬的表现形式,通过它的外在形式,摄受其内在层面是它的真谛。不能通达内在的真质,“封建”、“迷信”这顶帽子,永远不能抹去。“万人皆为福,似此求神正多,都须照顾颇不易;佛心本是慈悲,倘若作恶太多,也要保护实在难为。”佛教是旨在心源,净化人心的宗教,用佛陀的教导,修正自己,改变习气,完善人格。圣开法师曾说:“香是表道德馨香。道德者,乃利己谓之道,利人谓之德,利己利人谓道德。”

  因此,对香、烧香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还原其真质,此为学佛的人所共参的。


  从芳香植物或动物分泌物提取的天然香料,用于驱虫、熏烧、敬神等诸般现象,是远古先人在掌握火的使用后,燃烧柴木时,发现了香木、香脂有散香清神作用。从此人们有意识地将香木、香脂直接焚烧,升烟祭天。具体的祭法为:将牺牲和玉帛置柴上,燃柴升烟,表示告天。《周礼》:“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注:“禋之言烟,三祀皆积柴……燔燎升烟,所以报阳也”。疏:“禋芬芳之祭”。(引《十三经注疏》)

  据《礼记?郊特牲》:“周人尚嗅,灌用鬯嗅,郁合鬯嗅,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注:“祭必先求诸阴,故牲之未杀,先酌鬯酒灌地以求神,以鬯之有芳气也。又,捣郁金香草之汁,和合鬯酒,使香气滋甚”。“灌地之后,萧合黍稷,嗅阳达于墙屋。”注:“萧,香蒿也”。

  祖先对烧香有很明确的目的,有专门掌握烧香的人,这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也十分广泛,历史悠久。

  古埃及人从阿拉伯和索马里沿海地区引进芳香类的树木,把香当作宗教仪式中使用的重要用品;巴比伦人在祈祷和占卜时往往也焚香,预告“神明”,关注祈祀之事。

  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也有烧木头或树脂的习俗,以供奉神明或袪除恶魔;罗马人先是焚香木,后来引进了香,在公祭和私祭上使用;ji 督教会于公元4世纪开始在圣餐礼上焚香,希望教徒的信愿上达于天,又表示圣徒的功业。(1)印度教、日本神道教、犹太古教也都有焚香致礼的习俗。

  由此可知,烧香是古代一种十分普遍、广泛的现象。


  在大陆所确定的五大宗教中,唯佛教与道教与香最为因缘深厚。

  道教是中国土生的宗教。在宗教轨仪中,供奉神灵时,要求有香、花、灯、火、果五种供奉。五种供物,以表示天地造化,万物相生相克之理,以合神明之道。

  五行:金:用铜铁成锭,贴金箔代替。

  木:即香,用香刻成假山。

  水:即净水,用净盂盛之。

  火:即灯。

  土:黄土取方一块。

  道教称香有太真天香八种:道香、德香、无为香、自然香、清净香、妙洞香、灵宝慧香、超三界香。

  宁全真在《上清灵宝DA法》卷五十四曰:

  “道香者,心香清香也。德香者,神也。无为者,意也。清净者,身也。兆以心神意身,一志不散,俯仰上存,必达上清也。洗身无尘,他虑澄清。曰自然者,神不散乱,以意役神。心专精事,穹苍如近君,凡身不犯讳。四香和合,以归圆象,何虑祈福不应。妙洞者,运神朝奏三天金阙也。灵宝慧者,心定神全,存念感格三界,万灵临轩,即是超三界外,存神玉京,运神会道,不可阙一,即招八方正真生气,灵宝慧光,即此道也。以应前四福应于一身,以香焚火者,道德无为之纯诚也。以火焚香者,诚发于心也。”(2) 道教在斋醮仪式中,将烧香行为都规定了名相,其意义是十分深刻的。


  佛教是圆教,不仅解行圆满,而且对俗谛认知也有圆满解释。仅此“烧香”来以论证。佛教徒在宗教仪式时,特别早晚诵经功课中,起口便唱诵“炉香赞”。其云: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在佛前大供,有唱“戒定真香赞”或唱“香纔爇赞”等。焚香而作赞叹之语,是禅诵次第之首,禅香之燃,当列第一。

  烧香又称焚香、拈香、告香、捻香、插香等。

  禅宗注重拈香之称,常于种种场合拈香。如:开堂之日,祈求圣寿万岁之拈香,称为──祝圣拈香。

  法会之时,为出席敕使祝福之拈香,称为──敕使拈香。

  接嗣法灯所作之拈香,称为──嗣法拈香。此种表明师承关系及感念师恩之情也。

  为诸佛菩萨、檀樾(施主、信徒)等拈香,称为──佛事拈香。

  其中,嗣法拈香,住持亲自插于香炉中,其余之拈香行事,则由住持拈香付与侍者,再由侍者插于炉中。

  如何拈香呢?据《禅苑清规》卷五曰:“烧香者于香台之东,向住持问讯毕,两手捧起香盒,以右手拈盒置于左手中,继以右手将盒盖安放香台之上,右手上香,向敬献之对象焚之。其后,右手将盒盖覆于盒上,双手捧香盒安放于香台,并低诉祝愿。”

  通常烧香型香为主,点燃后,用手轻轻煽去火苗,双手持香举到额头,香头对准所礼之对象,片刻,渐次插入香炉。一般三炷香即可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敬礼。

  佛在世时,外护者供养佛陀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日常必需之物,称为“四事供养”。若供以花、香、幢幡、衣服、璎珞、末香、涂香、烧香、伞盖、伎乐等称为“十种供养”。

  佛灭度后,佛、法、僧三宝同受尊重。佛教徒造佛像,供养饮食、香花、伎乐及诸种庄严饰物,犹如佛陀在世。其后渐形成供养仪轨。自古至今,花、香、灯等是最通常的供物。《十地经论》卷三有:

  “(1)利养供养,指衣服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供养。”

  为什么把烧香作为佛事中首列的项目呢?如果引录佛论宝典,对其了解会有认识的。

  一、《阿毗达摩品类足》论曰:“香云何?谓诸所有香,若好香,若恶香,若平等香,鼻所嗅。如是诸香二识所识,谓鼻识及意识,此中一类识先识,鼻识受已,意识随识”。

  二、《入阿毗达摩论》云:“香有三种,一好香,二恶香,三平等香。谓能长养诸根大种名好香;若能损害诸根大种名恶香;若俱相违名平等香。如是三种皆是鼻识,及所引意识所了别境”。

  三、《五事毗婆沙论》云:“诸悦意者说名好香;不悦意者说名恶香;顺舍受处名平等者,鼻所嗅者,谓鼻根境”。

  四、《杂阿毗昙心论》云:“香入者三种,谓好香、恶香、非好恶香”。

  《大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一:“则有好香、恶香、平等香、不平等香之论。”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曰:“香处有四种,谓好香、恶香、平等香、不平等香,向为缘一香生于鼻识,为缘多香生鼻识耶”。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云:“香谓所嗅,此有四种,好香、恶香、等不等香,有差别故。等不等香,增益损减,依身别故”。(3)

  香,梵语音译为干陀。乃鼻根所嗅之物,鼻识的分别对象。

  六根之一的鼻根,完成对香的判断:

  能令心生欢喜,心旷神怡;能培养诸根大种的,是谓好香。

  能使人心生不悦、厌恶,能坏诸根大种的,是谓恶香。

  没有增益损减之分,非好非恶,是谓平等香,反之为不平等香。

  香给予心所的快、不快、非快非不快,是通过鼻根传达心识的,凡夫的心识在分别出善恶、好坏,这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和心理运转现象。香,能引发人的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如在好香滋养下,迅速向“好”的目标归依,所以说烧香是修道的助缘。

  在《长阿含经?币宿经》中,有一譬喻,其曰:“……譬如有人,堕于深厕,身首没溺。王敕左右,挽此人出,以竹为篦,三刮其身,澡豆净灰,次如洗之,后以香汤,沐浴其体,细末众香,坌其身上。……又敕左右,重将洗沐,如是至三。洗以香汤,坌以香末;名衣上服,庄严其身;百味甘膳,以恣其口;将诣高堂,五欲娱乐。其人复能还入厕不?”

  有人堕于茅厕中,全身屎尿,污臭不堪,被人救出,用竹篦刮,香汤沐浴,众香涂身又供百味美馔,以五欲娱乐其心,你说此人还会回到恶臭茅厕中去吗?不会的﹗行善之人生天,一定不回到臭秽不净地方的。

  香,离秽之名,即宣散芬芳复馨。

  人生无常,苦乐参半,而如法修习,自我完善,永于极乐。这个净土是“圆满香积世界”。“如来所居佛土,广博严净,地平如掌,皆以宝成,常有香气,如妙栴檀,复以香树而为行列,天妙珠璎摩尼等宝”。“若有净信男子女人,昼夜六时殷重至心,……并造形象,香花、音乐、末香、涂香而奉献,清净严洁,于七日中,持八戒斋,于诸众生,起慈悲意,愿生彼土,彼佛世尊及诸菩萨护念是人,一切罪业悉皆消灭。……无诸病苦,增益寿命,随有希求,悉皆如意”。

  烧香、末香、涂香供养诸佛,发慈悲心,一心念诵,就可消灭一切罪业,可见香的重要性。

  通常烧香所散发的芬芳气味,使人心神安定,容易引人入道。还可通过烟香的飞覆,联想到“香为周遍义,王乃自在义”。的境界。

  《楞严经》卷五云:“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香蜜圆,我从香严,而得阿罗汉。” 香,能通达人之信心于佛,犹如佛之使者。凡夫应借此信使,努力证果。


  香,《说文》曰:“芬馥也,从黍从甘”。世界各国人民自古就有烧香的行为。特别是印度这个地处热带,气候炎热的国家。容易生体垢、恶臭、蚊虫滋扰,故将其盛产的香木炼制成香料,涂于身上,称作涂香;或焚或熏,这种行为十分的普及。然而,佛教的兴起,它不仅注重香的日常作用,又赋予香、烧香道德性能,这双重性,反应在大乘佛教中的仪轨里就十分明显。如:叩头、许愿、烧香的人,一般称是香客。参拜寺院或纳香资,均称进香。施主为僧众设斋食时,先以香分配给大众,而行烧香绕塔礼拜之仪式。行香时,受香者须颂偈,其云:“戒定慧解知见香,遍十方界常芬馥,愿此香烟亦如是,无量无边作佛事”。再接行香赞。《赞胜鬘经》:“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如来色无尽,智能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

  禅堂里,在佛坛向右绕,跑成几个圆圈,称之跑香。坐禅开始时,以一炷香为起止时间,故坐禅也称“坐香”。禅林中用以警策修行的木板,形如宝剑。警策用功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戒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沉者,称为“巡香香板”忝。

  佛家认为,烧香是摄心的表法,而内心的清净、虔诚则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更重要,所以称为“心香”。

  烧香时举止行为都要归于偈语为总摄,所以,在佛前上香时要唱之偈文。据《礼佛仪式》:“礼敬赞德,先须至于香台,端身息虑,思念圣德,目睹尊容,双膝着地,手擎香炉,而举偈言: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闻香普熏证寂灭”。(此偈载《华严经》是五分法身之香,今为成颂故。)

  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五部:即指密教所云之佛部、金刚部、莲华部、宝部、羯磨部。

  真言宗分金刚界与胎藏界。金刚界表果门,也表智门,分五部。胎藏界表因门,也表理门,分有佛、莲华、金刚三部。各部用香有所不同。

  中央佛部──毗卢遮那佛──法界体性智──沉香

  东方金刚部──阿阇佛──大圆镜智──丁香

  南方宝部──宝生佛──平等性智──龙脑香

  西方莲花部──阿弥陀佛──妙观察智──白檀香

  北方羯摩部──不空成就佛──成所作智──熏陆香

  涂香或烧香时,所用香之种类因修法的类别 (息灾、增益、降伏、敬爱)而有所不同。

  涂香时所用的香有香水、香油、香药等。

  烧香时用的香有丸香,(圆形之香,在密教修护摩法时,将之投入炉中供养,以此象征总集烦恼,并用智火烧尽贪、瞋、痴等烦恼);散香(粉末状之香,密教将微细烦恼、精进、愚痴等比喻为散香);抹香(于道场,寺庙撒粉末之香)。抹香之外,亦有用香水撒布道场或灌浴佛像者。在密教中,以牛粪、净水、香水混合成“香泥”,可供修法时涂坛之用。

  密教中有八供者:

  1、阙伽水者,用备盥饮。水中有七物:乳、青稞、芝麻、吉祥草、炒米、白花、白檀香。2、濯足水。3、花。4、烧香。5、灯明。6、涂香。7、美食。8、伎乐。一切皆是乐空为性,供物为相,能为六根受用诸境,生起殊胜无漏之乐,为其作用。

  此是八供,略者分三:一、前行供、二、出世间供、三世间供。

  密教中极重供养。曾供奉佛陀指骨舍利的门法寺地宫中来看,主体的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密龛。踏步及甬道地面铺铜钱 (财供养),后室中部香炉盖顶堆积熏香灰(燃香),八重宝函中有部份盛放液体(香水),四壁涂抹黑色涂料(黑土涂坛)等。这一切表明在封闭地宫前,做过盛大的舍利供养法会。香,烧香是十分重要的步骤。(4)

  密乘有七支者。七支者,谓礼拜、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lun、请佛住世、回向也。礼拜:请佛加持故,欢喜降吉祥。合掌礼拜或展身体,或五支礼。合掌依次顶额喉心,是身业礼。赞叹者是口业礼。心念一切诸佛菩萨功德至诚恭敬者,是意业礼。

  供养:供养品有实设者,有意变者,一切所见、所闻皆应作供养观。于能令我生瞋、生贪及可意不可意诸境,皆观供养于佛。如人以物施他,则于彼物,不复执为己有。如是行者以一切境供养佛己,自不复于诸境上而求贪嗔痴等。

  忏悔:是谓忏悔无始以来所有罪障。如人服毒,毒发则死,罪不忏者,当堕三途。故于佛菩萨前至诚忏悔。

  随喜:是谓随喜他善。今日得作一善,应念明日亦当如是作,且更令广大。凡于他人修善而生随喜心者,则他人所得善果,自己亦能如彼而得。

  请转法lun:念诸众生堕在黑暗,无所识知,故请佛说一切令诸众生离苦得乐之法。请佛住世:谓佛住世为度众生故,众生未度尽时,请佛勿入涅盘,恒住于世,为利乐一切众生故。

  回向:谓以归依礼拜乃至三世所有一切善根,悉皆回向无上菩萨。

  以上七支者为清净众障,增益资粮之法。香在佛事中列为首品,焚香在四艺(焚香、插花、挂画、品茗)里,排在第一。密教中烧香木,等种种供物,修护魔法,由灌顶消除灾障,成就悉地。故此又与七支者联系紧密。回熏反闻是将烧香的有相,要递升到无相之境,是谓换得“心香”。只有心香永不耗灭,芳馨不退。“明德以存馨香”,铭此才是真悟。

  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香为鼻根、鼻识所缘之对境。尘即染污之义,沉香、饮食之香、男女身上所有香,及一切好恶之香等,皆为香尘,(见《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八)如果执着“有形香”,很可能步入了香尘,从另一边障人精进。故此《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云:“然香有过失,若香无过失者,众生则不厌患;以其有过失故,众生厌患之。然香有出要,若当香无出要者,此众生类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众生得至无畏涅盘城中。……然复,大王!若言味妙者,当平等论之。所以然者,于味有气味故,若味无味者,众生之类终不染着”。

  有香味、无香味,终不执着。何等香最胜、最上,无与等者,无能及者?世尊告曰:“戒香、闻香、施香,是谓”。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木蜜及栴檀,优钵及诸香;

  此诸种种香,戒香最为胜。

  此戒以成就,无欲无所染;

  等智而解脱,逝处魔不知。

  此香虽为妙,及诸檀蜜香;

  戒香之为妙,十方悉闻之。

  栴檀虽有香,优钵及余香;

  此诸众香中,闻香最第一。

  栴檀虽有香,优钵及余者;

  此诸众香中,施香最第一。

  佛陀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当求方便,成此三香”,可谓用心良苦,参学者应在此一悟。


  香有驱虫、解秽、敬神等妙用。

  《永乐大典?医药集》记载:有清神香方:

  木香(半两、生切、蜜浸)、降香一两、白檀一两、白芷一两,将药碾为细末,用大丁香二个槌碎,水一杯,煎汁;浮萍香一掬,择洗净,去须,研碎裂汁,同丁香和匀,伴诸香,使匀入臼,杵数百下为度,捻作饼子阴干。

  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云:“若为蛊毒所害者,取药劫布罗(龙脑香)和拙具罗香,各等分。以井花水一升和煎取一升。于千眼像前,咒108遍服即差”。又曰:“若患一边偏风,耳鼻不通,手脚不随者。取胡麻油,煎青木香。念21遍大悲咒,摩拭身上,永得除差”。(青木香出天竺,是草根,状如甘草)

  此经中有许多处,用香治病的方法,细心者可读阅。

  在佛事中经常以混和诸香配成香水,用于灌木或诸物、道场洒净。《方广大庄严经》卷三云:“梵释诸天等,在于虚空中,以手捧香水,灌洒于菩萨,龙王下二水,冷暖及调和,诸天以香水,洗浴于菩萨”。

  一般在浴佛之日,即取都梁香为青色水,取郁金香为赤色水,取丘际香为白色水,取附子香为黄 se水,取安息香为黑色水,匀拌,以灌沐佛顶也。

  《敦煌古籍》中收录有佛家香浴方。此方十分宝贵,极有商业性。录其一:昌蒲、牛黄、苜蓿、麝香、雄黄、合昏树、白芨、芎藭、枸杞根、桂皮、松脂、郁金、香附子、豆寇、蒮香等共32味香药。

  它作用是:芳香开窍,辟秽化浊,化瘀解毒,除恶杀虫,通络疏窍。

  目前悉知,根据《蓝神水净除污秽熏烟经》开发的“安定除秽熏香”,已经广行于台湾省教内外。该品有上供下施,饶益人、天的功德。又可坐禅时点为熏香,能安定心神的作用,同类的产品在大陆的塔尔寺也有开发。

  另外,《宋氏家要》、《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法苑珠林》、特别是明代《遵生八笺》中记录有许多的香方、焚香等有关的材料,可供参阅。


  古人的敬神焚香时,多取于天然的木材,后来有芳香植物的加工品,现在更加精细了。然而香料的来源也是要交待的。

  汉武帝曾遣使至安息国(今伊朗境内),引入香料。《汉书》称:“安息国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至康居。其香乃树皮胶,烧之通神明,辟众恶”。我国除使用本土所产的香料外,大量的香从南海和西域输入的。另外,“大多数香料是通过其它政权的奉进馈赠及边境获致的。”(5)《辽史?太宗下》载:“会同四年(941)二月甲辰,晋遣使进香、药”。

  香料当时是名贵之品,也经常作为一种:“政治交易”,换得人心。据《天台山方外志》卷十二记载:

  “隋文帝第三子秦孝王施物中有:开皇十年五月十九日奉施沉香等,如别至愿,检领沉香十斤,笺香十斤,熏陆香少许。右牒薄伸供养”。

  在《盛典考》第十四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记载。


  香、烧香,在凡圣之间都为尊崇的事情,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反映。

  王维是一位杰出的禅诗作者,也是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这位深受儒家教育的知识分子,由于仕途多舛,皈依佛门后,受佛法的熏修,诗人的生活环境与方式,心理趣尚及性格气质随之变化。他的“去情重、好清静”,不愿“婴世纲”,也就“日与人群疏”而“好与佛道近”。

  过起“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的丛林生活。其诗曰:“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夙秋大导师,焚香此瞻仰”。(6)

  在文学中,关于香的描述,明屠隆写道:“香之为用,其利最薄。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塌贴,挥尘闵吟,温灯夜读,焚以远辟睡,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护,焚以熏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尘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蔼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曳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袪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

  在古诗中还有北宋的《焚香》一首,特别著名,其云: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香。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诗人陈与义一定通禅,一首《焚香》诗写出无尽的禅意。(7)

【参考材料】

(1)《中国民俗趣谈》第84页 为稼文

(2)转引《道教斋醮符咒仪式》第82页 张泽洪着

(3)转引《中华宝筏》第8期莲忏法师文

(4)《法门寺唐密曼荼罗之研究》吴立民文

(5)《辽代的香料》彭善国文

(6)《禅诗破解》拙文

(7)转自《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着

  【全文完】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