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部分,即优良的传统道德。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体内容,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东汉以后,又受到佛学的一定影响。它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

    1.强调整体利益,倡导爱国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强调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倡导为社会、民族、国家做贡献的爱国主义思想。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召南·采蘩》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尚书·周官》中也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要求,认为从事政治公职,应当以公正、公平的思想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老百姓就可以信任而归附了。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国家、民族的利益,强调一种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宋代的文学家范仲淹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要求。这些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种对整体,即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南宋文天祥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吟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明代顾炎武以天下为己任,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与何香凝夫妇,留下了著名的诗句:“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等等。这些诗句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献身的精神。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依靠这种精神,无所畏惧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光照日月、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谱写了一曲又一曲高亢激越的爱国主义颂歌。

    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应当“义以为上”,反对 “见利忘义”。一般来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所说的“义”,主要是指整体利益的原则,而“利”则主要是指个人的私利。提倡“先义后利”和反对“见利忘义”的思想,不但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着有益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我国现实的道德水平仍有积极作用。尤其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更应该弘扬这种为国家、民族、整体的献身精神。当然,对儒家轻视“利”的思想应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加以批判地继承。

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际和谐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也就是“爱人”。儒家伦理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并最先把“仁”同“爱人”联系起来。孔子从各个方面对“仁”作了全面的阐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认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特别是当人和人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当从自己的欲望、感情、意志、追求等方面,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认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应当尽量不要损害别人,力求不妨碍别人的利益,凡是我不愿意别人施加于我的一切事情,我都应当自觉地不加于别人的头上,以免别人受到伤害。墨子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儒家把仁爱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为造就中华民族注重人际和谐的传统美德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在当今更需要发扬光大。

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道德责任

    儒家把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五种关系看成社会最基本的人伦关系,孔子提出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的原则,认为君和臣都应当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去履行自己的义务。墨子认为“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 ,强调人伦关系的各方都要尽力履行自己的责任。孟子提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的思想,认为君和臣都有其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如果国君不能对臣下尽自己的义务,就会受到臣子的严厉报复。孟子还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的五伦关系,并提出了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这不仅指出了人伦关系对社会稳定和个人生活的意义,也十分推崇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客观上对形成尊老爱幼、重义守信等传统美德有着积极的影响。我们对上述观点中含有的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必须加以剔除,但对其中的合理因素,则应当批判地吸收。

    在人伦关系中,儒家特别重视父母同子女的关系,即所谓“父慈子孝”。抚养子女和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人伦关系中最重要的要求。养老敬老是中华民族淳朴而美好的思想情感和传统美德。“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孝”被称作一切道德的根本,是所有“教化”的出发点。历代统治者把提倡孝道、孝行作为立身教民之本、建国立邦之基。孝道除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也有较深厚的社会基础。“孝”还规定了做子女的家庭义务:首先在生活上要“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其次在态度上要恭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对父母的赡养,只有从深爱出发,才能有和颜悦色、承顺父母之心。父母有过应当劝谏,但要注意态度,不可强违父母之意。这些道德观念对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4.追求精神境界,注重道德理想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志向,重视节操。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易经》中的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都表明要追求美好的未来,就要有崇高的道德境界和理想人格,就要有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道德意志,为实现道德理想而奋斗。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对自己所信仰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他人、对社会作贡献而不是一味索取。儒家传统伦理思想认为“为学”就是要“改变气质”,以达到“成圣”、“成贤”的目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应当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并把这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看作人生的最大快乐。道家更崇尚精神境界,把成为无私无欲的“真人”、“圣人”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墨子“尚贤”,推崇“圣王”、“贤人”,把为大众谋利的牺牲精神,作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古人追求崇高道德理想的精神在今天对我们青年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5.主张仁义至上,讲求奉献精神

    注重大义,讲求奉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重要方面。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人格修养的国家。儒家传统伦理理论认为,作为人应当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而在精神追求中,最高尚的就是把追求仁义之德看作君子的崇高品格,要求君子处处要唯义是从,时刻不忘按义字从事。在必要的时候,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在“义”和“利”即道德原则和个人私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先义后利”。这是孔子处理义利关系的基本准则。在遇到可得的利益时,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的思想行为,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注重大义、讲求奉献的高贵品格,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民族精英,形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6.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身养性

    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几乎都是教育的实践家。在各种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始终是居于核心首位的。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养心修身、变化气质,以达到最高理想人格的目的。孔子特别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认为“仁”这一最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对人们来说,并不是遥远而不可达到的。墨家也非常强调“修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注意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这一点也是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的。

    以上六个方面,是对以儒家为主包括墨、道、法等各家的中国古代优良传统道德的基本概括。从这六个基本方面出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可以衍生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爱国爱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道德,还形成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仁民爱物、奋发图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态度。中华民族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这是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的作用分不开的。



(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意义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影响相当广泛。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仅仅自豪是不够的,我们不能陶醉于自己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之中,应当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要站在现实的参照系上,冷静地观察世界、审视自我,敢于主动走向世界,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

    其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具备更为丰富的内容。从道德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过去人类一切优秀道德的继承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必须根植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有许多优秀的内容,已成为世代相传的做人的美德得到发扬,如:立志勤学、爱国爱民、孝敬父母、尊师敬业、团结友爱、勤劳节俭等;还有大量的反映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优秀内容的立身处事的名句、格言。这些名句、格言广为流传,指导着人们的言行。我们要将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赋予它新的涵义,推陈出新,努力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意义,使之溶于社会主义道德中,不断丰富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

    第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够更好地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厚德重和”的优秀传统,素称礼仪之邦,“仁爱”思想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追求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平和协调、宽厚待人的传统美德。我国正处于发展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由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我们民族的许多传统美德被一部分人抛弃了。诸如看客冷漠、见死不救、救人要钱、见义不为等,时常见诸报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够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更加深入人心,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并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中国的传统道德一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可以说,一切传统美德都是围绕着这一整体主义思想而展开的,其中也包括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新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恶性膨胀的国际形势下,更需要弘扬这种强烈的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的献身精神。这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教育和引导青年一代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强化他们的国家观念、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首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是一种不加分析地全面否定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的错误理论。在文化艺术和伦理道德上,民族虚无主义表现为对传统文化遗产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全盘加以否定,主张“全盘西化”。

    其次,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复古主义是一种不加分析地全面继承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的错误理论,它同样是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因而也是要不得的。

    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和古为今用的方针。“批判继承”,是一个总的原则,即强调继承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的继承。“弃糟取精”是继承传统文化、道德遗产的重要要求。是一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继承,是经过咀嚼、消化的继承,决不能生吞活剥、毫无批判的继承。“综合创新”是强调在吸取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时,一方面对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择各家之精华,加以比较、分析和综合,使之形成一种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另一方面,还要对全人类的伦理道德遗产进行整理、对比和借鉴,并善于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同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相综合,以创造出先进的精神文明。“古为今用”是强调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伦理道德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保证我国的物质文明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随缘勿攀 随遇而安 常发菩提 佛号不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