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真正的考验是在于我们的「行」

真正的考验是在于我们的「行」

真正的考验是在于我们的「行」



作为一名佛弟子,我们虽修种种法门但是在行持上都还不够圆融,没有真正以一个佛弟子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家人与朋友,应当常生忏悔之心,以下内容为尊贵的噶玛巴法王开示!


佛陀的一生并不仅限于「见」与「修」,他的一生还充满了行动。他与各阶层的人交往,并且将他的知识与体验分享给他们。他的行为风范展现出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因此,在今天我要来谈谈「行」的重要性。


当想到佛陀的教法时,我们有「见」、「修」、与「行」这三项。许多人会问我:“我应该学习什么样的见地?是大手印还是大圆满?”还有“我适合修什么样的法?”等等。但是,却很少人问到行为举止。


我们的见地可能是大手印或大圆满,但是遵循着「见道」并不足够,你必须成为那个见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修行人必须成为大圆满行者。惹琼巴尊者曾经说过:你的见解就好比是一座城堡。当兵临城下时﹐你将会知道城堡的高低。当受到分别教派的挑战时,你将会知道见解的高低。


「修」是必须要有进行的。「修」指的是在你的内心创造、或是建立起一个东西。所以,像是造房子一样的,你可以建造出慈悲感;而一旦造好了房子,你还必须使用它。如果,你无法将在「修」中所营建出的东西实际地运用出来,那么,它也就不具意义了。举例来说:我喜爱小提琴,而且有一把小提琴,有时我看着它、欣赏着它,但是,因为不会拉琴,我只能将它放在琴箱中,所以它其实没有太大的用处。


我们可能具有「见」与「修」,但是真正的考验是在于我们的「行」。在佛堂中,你或许非常平静,想着对所有众生的关爱与慈悲;但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却变得紧张兮兮、批评抱怨着他人。它代表着这当中缺乏了些什么。在佛堂中,你或许用温柔溢美的言辞来向诸佛菩萨祈求;但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你言辞苛刻、或是论人是非,那么你即是丧失了佛子的行仪。


总而言之,「行」就是将你在佛堂中营建出来的成果,运用到你的日常生活当中。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法王从开放提问的问题箱中选取其中一个具共通性的问题:我们平常工作已经很累了,怎么还有时间修行?如果降低工作质量,在这个不景气年代,很可能会被裁员,请问法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法王针对这个问题回答说,这是个常见的问题,可见得提问的人重视修行和上师的交代。

“一般人常把修行留在佛堂里,佛堂门一关,修行就没了。”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法王举自己的修行经验说,一开始,一般人为什么要修行?

有两个原因:

一、是顺缘造成的压力;

二、是逆缘造成的沮丧。

  有些人很能干,上司喜欢交给他一大堆事,他对自己要求也高,没日没夜的做,结果引起家人抱怨。而有压力的人忙起来,一遇到挫折,就容易被激怒、有情绪,就会越来越不喜欢这样的工作、生活和自己,结果身体病了、心理也病了、得忧郁症,最后是自杀。“干脆不要这个不能带给自己幸福的自己”。像这些,就要靠修行的方式解决。法王进一步开示:“所谓修行,就是修心,然后放到行为上用。”“心需要一个家,这个家不在外面,如果心里有个家,无论外在发生什么事,都会觉得满足、安定,内在有个家,心就可以休息休息、轻松轻松。”法王说,在藏文里,修行有两个意思,「修」是指心中的慈悲、关爱,「行」是付诸身语的行动。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字,都是「动词」,就是要付诸实际行动。有行持,就会牵动整个社会,引起改变。 “只有发愿是不够的,要展现于行为,修行的力量才会显现出来。”

你的心,听话吗? “修行,就是要管好自己的心,如果我们不适时叫回外驰的心,久了它就会不听话。”法王说,如果修行,有光明的心,就算明天会死,光明的心也不会死,死亡时也许会失去一切,色身、财物都会消失,但光明的心和宁静会一直陪着你;而如果不修行,没有光明的心,看待世界都是负面的,就会觉得什么事都冲着你来,连看自己也都只看到负面的,生命就会变成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战争。

生命中难免有逆缘,法王说,消除逆缘最好的方法,就是心的光明。“心的本质,是清凉、透澈、喜乐,具有光明的觉照力量,有种内在的寂静。”即使在死亡时,有了心的光明,就不会看到死亡的黑暗,心的清凉、喜乐、宁静是不会和我们分离的。而所谓修行,就是恢复心的光明、清凉、温暖。问题是,怎么做呢?避免三种错误的修行观念,此处,法王提到,要避免三种错误的修行观念:

一、不要把修行当成有时间性

二、不要把修行当成功课

“不要把修行当成功课”。我们都修本尊仪轨,做四加行,你们说那叫“功课”,大家都说“上师给我功课”,很多人想要“功课”,领了功课就急着做,想要马上做完大礼拜,本来次数有很多,要拜十万多拜,我”它减少一点(大众大笑),剩一千,有人还是觉得很多(大众大笑)觉得次数很重要,急得不得了!  

但急着修没什么用啊!修行重点是信心的进步,不是次数上的进步。有些人做完四加行,回头一看,有的是什么呢?有的只是次数,只有数字增加,心里却没有什么改变。(大众笑)增加了几个“零”,结果还是“零”!(大众大笑鼓掌)然后fired,被当掉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在信心上进步,这个考试就没过!  

有些人做功课,就像小学生交功课给老师,希望老师看了高兴:“哦!我已经做完这四加行,看看啊!”好像做完大礼拜,你就已经毕业了,上师就会说:“哦,现在你可以修某某本尊了”或修什么大仪轨了。不是这样的。(大众笑)

三、不要把修行当成仪式第一点,修行不应该有时间性。不要把它当工作,有上班、下班时间,法王半开玩笑说:“像我就是整天在『工作』。”

修行有「时间性」、有「下班时间」的人,平常不修,进了佛堂,勉强去修也行,但会觉得不舒服,一坐上座垫,发觉和菩提心、慈悲心都不熟,就在那里想:“菩提心你在哪里呀,快过来快过来…”平常生活中不观修,进了佛堂就要开始修行,就像没有暖身,就要开始激烈运动,是会伤身的,“不要用修行伤自己的心,修行要自然、平静、习惯,心不是犯人,不要用暴力解决!”“修行,是慢慢熟练的过程,不要很暴力的,希望啪一下解决。”譬如观修慈悲,平时不修,修法念诵法本到“愿众生皆具足一切乐及乐因,愿众生皆净除一切苦及苦因”时,就会觉得很奇怪,连小慈悲都没有了,又如何能对一切有情众生自然生起慈悲心?所以,我们就要有次第、由近而远的,从自己的母亲开始观修起,而后渐渐扩及有情众生,这就是一个自然开展慈悲心的过程。

第二点,不要把修行当功课。法王说,譬如做四不共加行,有些人太在意数字,连做大礼拜也去找一块比较滑的板子,心想这样滑得比较快,赶快做完,我就可以去领受什么特别本尊法,上师也会觉得我好棒。这样拚命赶功课的结果,数字是进步了,但心却一点都没有改变。“重点是信心的增加,而不是数字的增加。”“功课不是给上师看的,是给自己看的,功德是要献给自已的。”法王提醒,“重点是心性”,有些人太在意数字,譬如做十万遍四加行,累积了很多个,心性上却没改变,结果还真是个「0」。

第三点,不要把修行当仪式。法王说,不要把珍贵的法宝变成乡下的祭祀仪式,观修本尊时,重点是去思维特殊法相或法器内在的涵意。譬如四臂观音,华人都觉得很奇怪,观音菩萨怎么会有四条手臂?法王用中文开玩笑说,是不是观世音菩萨“干得不错,所以佛陀就『钦此』,多赐给他两条手臂?”多出来那两条,“也不是藏人装上去的,那不是藏人干的”……光这四臂就有这么多妄念,“那观修千手观音时怎么办?”重要的是,要想这四臂代表的功德特质是什么,那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象征,要思维这四无量心的功德。你看到生活里,热呼呼、香喷喷的佛法吗?

如果避免了上述三种错误的修行状况,接下来要怎么做呢?就是直接去观修生活里、人世间热呼呼、香喷喷、活生生的佛法,而不只是去修持那些干干的文字。“所谓佛法,不只听到,还要看到,要有直接体验”,就像释迦牟尼佛成道前,出王城四门看到的生老病死苦和修行寂静之乐,那就是悉达多王子直接体验到的“法”,那种对生命本质的直接体验,对修行历程是相当重要的。

至于在生活里怎么修呢?

法王说:“修行就在你的工作里,就看你用不用。”当你设计或贩卖一样东西时,可以带着「布施之心」,让它的品质更好一点。“布施,不一定要真的给一样东西”,带着善意努力工作,本身就是对社会的布施,这是真正的菩萨行,真正的布施。就像佛陀圆满了布施波罗蜜,但世间还有那么多贫困的人,他到底给了什么?法王说:“佛陀给了他的未来,他的证悟是未来众生无尽的资粮。未来无量,众生也无量,岂不刚刚好?”

所以我们每天早上一起来,要忆持皈依戒,思维诸佛菩萨的功德,发愿“今天的一切身语意,都要利他,不伤害任何众生”,这就开始了「美好的修行的一天」。有工作的人,要发愿我们的工作带给别人快乐,帮助别人,让办法、让质量提高,这就是工作里的修行和布施。

有孩子的人,努力把孩子教养成慈悲利他的人,“这样养孩子本身就是一项修行”。

有伴侣的人,扩大对伴侣的感情,就成为对众生的爱和慈悲,“真正的慈悲,是有感染力的”会自然影响伴侣,法王说,当一个太太非常慈悲,他先生即使只是到花园里浇水,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很温馨呢”。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一个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自己愉快,使得他人敬仰,并使他人乐意来接受自己的影响。

  俗人生活的第一要务,便是建设和乐的家庭。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慈爱,敬与养,教与育,做到自己最大的可能,才算尽了父母与子女的责任。夫妇是家庭的重心,彼此之间,一定要坚守贞操,要敬爱对方,要体贴对方,夫妇间的感情融洽了,纵然是菜根布衣的生活,仍是一个可爱的家庭。

  家庭和乐,主要是建立在夫妇之间的感情上;家庭的幸福,主要是赖于经济收支的平衡。居士应当从事各种正当的职业,来谋求生活的所需,除了屠业(包括渔业及荤菜馆等)、盗业(包括赌业及走私等)、淫业(包括酒家、舞场、妓院等),其他的或农、或工、或经商、或公教,都是可以选择的。有了收入,必须量入为出,在《善生经》中,佛为居士的收入,分作四份来处理:一份为饮食(家计的生活),一份为田业(营业的资本),一份为贮藏(家中的储蓄),一份为给予耕作商人而生利息(放款的利润)。以这样的经济计画,来计画家庭的经济,实在是最安全也是最科学的分配。

  但是,经济的作用是在促成生活的幸福,是在达成道德的目的。所以,佛陀责斥收入超过支出的守财奴,把他们喻为饿死狗;更责斥支出超出收入的人,把他们喻为没有种子的优昙鉢果。

  先把家庭经济的基础巩固了以后,除了家庭正常生活的所需,如果仍有馀力的话,就该用于家庭以外的福德──供养三宝及公益慈善等的事业中去了。所以《杂阿含经》中也说,居士的财产,应该分作三种用途:一是供养父母;二是养育妻子儿女乃至賙济亲属、朋友、僕从等;三是供养沙门、婆罗门(三宝即在其中)。

  一个居士,应该时常亲近三宝,但如不顾家庭的事务,放弃了对于父母子女及夫妇的责任,专来亲近三宝,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除非已经尽了对于家庭的责任。

  一个居士,应该无条件地供养三宝,但如克扣了父母的所需,减少了子女的营养,节省了丈夫或妻子的生活费,降低了僕人的工资等等,拿来供养三宝,那也不是佛所希望的事。除非得到了对方的心许,或者是出自各人的自动。

  因为,一个居士,不能由于信佛而破坏了家庭的和乐,应该由于信了佛的缘故,而使家庭更加和乐起来。否则的话,你的家人,因为不满你的不顾家庭而只顾三宝,他们不但对你起反感,也连带着对佛教起反感。这样一来,你本为了恭敬三宝,却使你的亲人变成了三宝的反对者,这是非常不幸的事。我在前面说过,居士是理想的菩萨道实行者,菩萨是以救度众生为要务。如今,你把自己的亲人,拒之于三宝的千里以外,还谈什麽救度众生呢?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