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鐘,以經為名】
「法華鐘」倚立鐘山,與法鼓相對, 是一座具足十方功德及法華悲智的梵鐘, 具足 智慧與慈悲,同時也是佛教的 龍天眼目、 如來信鼓 。 每當叩鐘之際,隨著悠揚清遠的鐘聲,法鼓山弘揚之佛法、《法華經》無上之妙法音、山下海邊之潮音,溶融而一,就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的「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清淨慈悲,莊嚴無比。
除夕夜, 以彌陀普佛法會辭歲,在法華鐘鳴 一○八 聲中迎新, 破除三時六根一○八種隨眠煩惱,以寧靜致遠、莊嚴悠長的梵鐘及裊裊的「法華鐘偈」,穿越吵鬧喧囂,祈願鐘聲震聾發聵 ,遍虛空普悉遙聞,安心醒世貫超三界, 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
【 諸佛之祕藏,眾經之實體 】
《法華經方便品》提到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而出世,即欲令眾生「開啟、示導、了悟、證入」佛之知見。而世尊在諸經以前,都是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但這是為了應未熟之根機,權巧方便而施設的權法;等到根機圓熟時,會歸三乘而入一乘;乃至究竟權實圓融不二,趣歸一佛乘之真義。
《法華經》如諸佛真如法身舍利,為一切諸佛所護念,三世諸佛亦莫不由此而得成就大菩提果,一切法義,無不含攝,故於諸經中最上法門。而《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中則更稱此經為「諸經中王」,能救一切眾生、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病痛、能大饒益一切眾生、解一切生死之縛。因此,信解、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護持、供養《法華經》者,都有不可思議之無量功德!
【遍虛空普悉遙聞,一切眾生成正覺】
在〈如來壽量品〉中提到,釋迦牟尼佛常在靈鷲山上,從未離開人間。在〈見寶塔品〉則說,久遠以來,有一位古佛名叫「多寶如來」,祂曾在無量世、無量世之前發願:凡是有人解說《法華經》之處,必將現前護持。在〈從地涌出品〉中則講,佛之寶塔,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從地涌出,有無量無數的佛,遍滿虛空,便是為了聽聞《法華經》而來。
而 在許多經典當中,都提到有些人不能成佛,但在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 中表示,即使罪大惡極,只要心念一轉,就有成佛機會,例如提婆達多是個犯五逆罪的人,但亦有成佛的可能;「龍女」身具五障,是畜生、女性,最後亦示現佛身。 即使身墮餓鬼道、地獄道的眾生,據《增一阿含經》亦稱梵鐘聲響能令「一切惡道諸苦,並皆停止﹔若聞鐘聲,兼說偈贊,得除五百億劫生死重罪。令一切有情,聞聲離苦,咸得解脫。」
【 塵清淨證圓通,法華妙音功德勝 】
法華鐘鐘體內外,共刻鑄《妙法蓮華經》一部、《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大悲神咒 》一卷,以及多寶塔雙佛並坐像,總字數七○一五二字,而且每一個字都刻得清清楚楚, 集合了現代工藝科技,融入極致藝術所彙成具時代意義的佛門法寶 ,也是世界上僅有的一座法華梵鐘。
因此,每當敲響一次法華鐘, 等同宣揚流布 一部《法華經》及一卷《大悲咒》 ﹔恭敬頂禮聽一聲法華鐘聲,等同聽聞受持 一部《法華經》及一卷《大悲咒》 。是故 法華鐘響一○八,等同宣揚受持一○八 部《法經》及 一○八 卷《大悲咒》,勝妙 功德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