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

四、指示缘起的究竟义

即缘起的安立,其义究竟而言,以自心前如是显现为根据:

怎么安立有千差万别的种种缘起呢?这唯一是以自己的心如是显现作为根据,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根据。

比如问:怎么有六道呢?答:因为在众生各自的心前如是显现了六道。怎么说有苦乐呢?答:因为自己心里显现了苦、乐。怎么说有贪嗔呢?答:因为在自己心里显现了贪、嗔。怎么有物质世界的现象和规律呢?答:因为在自心前是这样显现的。像这样自心造作、自心显现,就是缘起。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离开自心谈什么缘起呢?这样就更切中要点了,原来,万法都是因缘生;更切要地说,万法都是唯心所造,这就是缘起的究竟义。

就在当下依着我们自己的心,可以造地狱法界,可以造饿鬼法界,可以造旁生法界,也可以造天、人、阿修罗的法界,也可以造声闻、缘觉的法界,或者菩萨、佛的法界。以如是的心而如是的显现。一切的法都是这样依着自心的因缘而显现,并不是其他方式。

缘起究竟是以何者而安立的呢?譬如照镜,脸上有哪种表情,镜子里就显现那种影像。脸比喻自心,影像比喻显现。犹如影像依于脸而现,依于脸而假立,如是显现也依于心而现,依于心而假立。比如,同一条河的水,以地狱众生的嗔习,显现为烊铜;以饿鬼的悭习,显现为脓血;以人的习气,显现为水;以天人善业习气,显现为甘露。别别的显现,唯是观待别别的习气而生,依各自的心而假立,也只在各自的心前显现。

首先举镜子的比喻来说明。镜子前的人有什么表情,镜子里就现什么影像,完全一一对应。现在观察:镜子里的影像是独自成立的吗?当然不是!因为,镜子前人一走,就没有了影像,影像完全依这个人而现。


这个人做一个表情,镜子里马上就现这个表情;他又做一个手式,镜子里又现一个手式。所以影像是依他而起,没有自性,这就叫缘起。(注意按我说的这几句去想,很容易体会到缘起的影像无自性。)它的相反面是独立自成,也就是即使没有镜子前的人,也有镜子中的人像,这显然不成立。

我们的心就像是镜子前那张脸,而镜子里出的影像就像是这个心幻变出的现相。一切的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情与无情,无量无边的显现,就像镜中显现出的影像。怎么会现影像呢?这是依着心而现的,并不是它自己成立出来。

又比如梦中会显现各种境界,有很多善恶苦乐的梦中剧,一幕幕的梦境都会显出来,就好像从镜子里现影像那样。怎么会显出来呢?就是因为心上熏了种种习气,习气一成熟就从心里现这样的相,不会无缘无故地现。

比如,同一条河的水,以地狱众生的嗔习气,显现为烊铜;以饿鬼的悭习气,显现为脓血;以人的习气,显现为水;以天人的善业习气,又显现为甘露。这种种的显现,只是观待种种的习气而现起,全都是以习气力而自现的。这样会观察到万法的作者是心。

观察内心的缘起,无非是自己的心如是如是地用心,就如是如是地显现。一切都是由自己的心显现的,而不是心外有什么显现。比如六道众生同时站在恒河边上,各自见到的景象都不同。其实,恒河不是心外的存在,恒河只是众生心前所现的相。所以,不同类的众生有不同类的习气,就显现不同类的相。

在地狱众生的心前,显现的就是火,就是烊铜水,由于嗔业习气就变出这样的相,而绝对不会现出水来。所以不能安立地狱众生心前有恒河水,唯一是以“他心前的显现如何”来安立缘起。饿鬼心里有悭贪的业习气,在他的心前就变出脓血的相。

他心前缘起的显现如何,唯一是以它心前显现的脓血来安立,此外说什么都不符合事实。在人的心前就是水的相,能够解渴、清洗、灌溉。以天人的福业习气,变出来的是甘露,人类没有这样的福报,就不会现甘露的相。总之每一道的器世界只是这一道众生的同业习气所现,大家的业习气一样,就在各人的心前变现出一样的一个器世界相。

身体这方面更加看得到,你的身体怎么样,完全是你的心缘起的显现。你把肚子剖开来看,心肝脾胃这些是怎么排列的,各是什么样的状况?又是怎么运作的?通通都是你的心显现的。你身体哪里痛就是你的业变出来的,以习气力变出来的。但如果你去修行,也会有转化。就看你是什么境界,外在的器界会转,内在的根身也会转。

你修得很好,就转得快,身体也会变,状况都会变好。如果有禅定的力量,那更加会变。或者你一安住的时候,就是色界的境界,或者你修个有漏的禅定,你就观十方都是白骨,就会现白骨;观想十方都是水大,就会现水。都是以心上习气的力量而精确地显现。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的作者。

同一个人,伴随着他习气的改变,而有显现的变化,习气净一分,显现亦净一分;习气染一分,显现亦染一分。一切苦、乐都是观待自心而假立的,心不执著,则如木石般毫无感受。譬如,执著梦境,则显现利益和损害;而识得梦境虚妄,心无执著,梦现也无利无害。凡夫身上发生的利、害,都只是自己的心执著而已,观待心才成立,不观待心则无法自成。

苦乐也是观待心假立的,比如一堆粪,在狗的心前就是美味,如果饿鬼一看是个火炭,人一看很臭的,赶快要扫掉。你说这堆粪到底是苦还是乐?瑜伽士一看,那很好,这堆粪本来清净。狗看了非常喜欢,一群狗都来争吃这一堆粪,那就是它内心的习气所致。我们的习气呢,认为这是不净粪,没有任何乐可言。

一顿饭吃得难受还是舒服,也是假立的。这可以从容易变动的一些习气现象作观察。比如上海人喜欢吃甜食。把他下放到江西,就得吃辣。刚一开始吃辣的时候是一件苦事,但是他下乡总得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过了一年,吃辣已经成了非常喜欢的事,这就是习气变了。同样吃一顿饭,有的会觉得很难吃,你修行水平高,就吃得很香。或者今天身体不好,吃起来就没味道,这都是随着心而变化。

又比如我们会发现外国人吃的东西特别难吃,他们怎么吃得那么有味道。还有的人喜欢吃臭,一般人闻都不敢闻,他却吃起来很香,这都是人的习性。全中国东南西北吃的习气都不一样,所谓的味道好,唯一是随着心来假立的。假如你心不执著,真的跟石头一样毫无感受。

今天你同样地吃一个东西,不执著的时候,比如是一个很高的修行人,完全观空,他不会执著是甜还是辣。另一种是当他的心执著在别的地方时,这种感受不会现前,会“食而不知其味”。

还有一种,比如原先吃肉很有味道,觉得非常好吃,后来把肉观想成莲花来吃,就没有肉的味道,这是人的心理问题。或者吃素之后习气已经变了,原先没吃素之前,根本没觉得肉有一股难闻的腥味,吃起来香喷喷的。但是吃素的习气一旦加深,别说是吃肉,连一见到肉的颜色、闻到那股味道就会受不了。但是人的习气还可以变,如果变成象济公和尚那样,肉又成甘露了,无所谓的。这都是习气问题。说明苦乐是观待内心假立的。

再说声音的境也是这样,如果你去执著,就会很在意,会认为这好听或者不好听,其实声音的境有什么好听、不好听呢?但你要执著的话,同样一个声音传过来,你会缘着这个声音不断地执著,假如你能观空,声音就像空谷回音,既没有来处,也没有住处,也没有去处,正现的时候也什么得不到,你执著它干什么?一个赞美的声音,本身只是个空谷回声,

如果你心里执著马上有感受。你不执著,那个声音真的跟空谷声一样。两个同样的声音,一种是赞叹的声音,一种骂人的声音,一个是生贪心的声音,一个是生嗔心的声音,声音可以有无量种的。随着你的心怎么假立,就会有相应的感受、感觉,这都是被声音的假相转掉了,一个主人公迷惑颠倒去了,这样子七情六欲都可以起。

我们这里要讲,心才是作者,一切都是心如是执著,就会现如是的境,不执著就无利无害。梦中现的那些境,白天来看,或者你稍微做一点观察也知道,确实连一个微尘都得不到。真正有智慧的人,这种境过来的时候,他心里没有任何执取,他既不会去攀缘,也不会去逃避,不会在这上面动心。

而凡夫却时时在这上执著。其实真正来说,心里不要动念是好的,在这上面认为好是做梦,认为不好也是做梦,都是梦中的事。是好你会觉得有利益,或那个事情那么可怕,对你造成很大的恐惧,你会觉得遭受了伤害。

本来梦的显现是无利无害的,是因为你的心执著才觉得有利有害。比如你梦到大火燃烧,如果执著真的有火,觉得火会烧死你,那就给你造成恐惧,然后你会拼命地跑。一跑,跑到了一个地方特别阴凉,你想终于脱离了火海,我得到利益了。其实是执著才认为得了利益,如果你对梦境不执著,不会对你造成利害。

这是梦境。事实上呢,我们面前这一切色声香味触的境界,观察一下,如果你的心里头有执取,那一定是落在这两头了。比如一个人来了,你可以认为他对你损害,你也可以认为他对你有利益。而如果你不起任何的分别,境界只现一下就过去了,无利无害的。

或者今天一部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就这么一个声音,你执著了就觉得它特别讨厌,对你造成损害了。如果你的心能放得开,认为一切万物都是好朋友,它也是个好朋友,不把它当成敌人,那心态就根本不一样。不然你会觉得非常难受。

我们身心上产生的利害,都是自己的心执著而已,观待心才成立的,不依靠心而独立产生的利害是绝对没有的。

总之,善恶、亲怨、高低、多少、自他等无不是由心而造。

“那个是亲人”,你认为这有亲人的自性吗?“那个是怨敌”,你认为这有怨敌的自性吗?其实只要你的思惟宽广一些,就知道亲怨确实是分别心假立的。在境上并没有固定的亲人的自性,是随你的心假立他是亲人,就成了亲人。


也没有固定的怨敌的自性,是随你的心假立他是怨敌,就成了怨敌。比如一个人一口唾液吐到你脸上,你说他到底是亲人还是怨家。以我爱执来维护自己的话,一定认为这是污辱我的敌人。行菩萨道的行者呢,就认为这是成就我忍辱的逆增上缘,是成就我的善知识。

从前世来看,这个人是我的母亲,这世虽然对我吐一点口水,但他前世做过我一亿次的母亲,母亲吐一点口水有什么呢?你要说今世是你的亲人,但他前世杀过你一万次,所以哪里有固定不变的亲怨体性呢?从现相上来看,他是迷乱的众生,从实相上来看,他是个佛。所谓的“他是谁”完全是由你的心来设立。全看你的心怎么来看待。

高和低也是相对而假立的。比如在山区,山脚下叫做低,山顶上叫做高,但是山脚下相对于一个沿海城市又非常高。或者,倒过来看,又成了山脚是高、山顶是低。所以高、低是心虚假安立的。

多和少也是这样,看你怎么假立。这一堆米,是多还是少,相对一粒米来说是多,相对一仓库的米来说,又是少。这堆米把它分为微尘,又成了无数。

所以什么是多?什么是少?都是由自己的心来安立。连我们穿衣服也是,一个人说我衣服不多,就这几套,他这是相对多的来说的,而另外一个修行人,认为衣服太多了,二、三套就足够了。所以都是人的心假立的。

自和他也是这样,自和他相换的时候,实际上就跟此山和彼山一样,到了此山,那边就成了彼山;到了彼山的时候,彼山又成了此山。

同样一个五蕴,我们去执著它,认为它是自己,它以外的就成了他。但如果你把另一个身体认作自己,原来的身体又成了他,所以完全是以心假立的。入胎的时候,父精母血是他,可是你执著那是你自己,后来就成了你的身体。或者本来只是一颗树,可是树神认为这是我的身体。

又比如以前是一个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的英国人,后来投胎成了一个黑眼睛、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原来执著英国人的身体是自己,看到中国人认为那是外国人。现在做了中国人,执著这是自己,又认为英国人是外国人,看到前世那具身体,会认为那是别人。我们就是这样,就认为这是自己,那是他人。

如果修自他相换,把执著的对象换过来,又会待人如己。

或者善恶的观念也是人心假立的,过去认为是一项美德,而过了一个时代,又会认为那是很愚痴的行为;过去认为非常下流的事,到了今天却认为很潇洒;过去认为这样的装饰打扮像魔鬼似的,怎么会有这样的服饰和发型?可是今天就不认为象魔鬼,而认为很好、很酷,这都是人的心态在变。

而且人崇拜的对象也不一样,比如过去树立一个劳动模范,大家都去学这个劳模,后来又树什么标兵,再后来是科学家,现代是追逐明星、偶像。所以隔了几十年,老祖母跟小孙女根本就没办法沟通,观念不一样,其实都是假立的。当然在假立当中还是有很多差别,有好有坏,有利有弊,这是需要善加辨别的。但这里要说的要点就是随着你的心如何假立,就会在你的心前如是显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入中论》云:“有情世间器世间,种种差别由心立,经说众生从业生,心若灭者业非有。”有情世界中的无量差别,并不是无因无缘,而是依着缘起的差别而显现。缘起就在各自的心上,以心的习气不同,而假立种种有情。

器世界从风轮至天宫之间的万相,也是由有情的同业习气而假立。经云:“随有情业力,应时起黑山,如地狱天宫,有剑林宝树。”因此,如何认识缘起呢?应当认识:种种的差别都是由心而成立,万法都是依仗自心而现起。

无论是有情世间或器世间,其中的种种差别,都是由心来成立。经上说,众生都是由业力所生,而造作业的唯一是自心;心一旦灭了,业就不会有。无论是造善业或恶业,都是以自己的心造的,没有心就不会造业。不然成了桌子也会造业,也有下地狱或上天堂等。

有了心,就依着心上缘起的差别,就是内心的动机、状态等差别。可以分成福业、非福业、不动业,或者有漏业、无漏业等等,这千差万别的业都是从心上出来的。种种的业,程度上有轻重,时间上有长短,心量上有大小,心态上有执著我、不执著我、执著法、不执著法,动机上有以利他为主、以自利为主,所缘境上有对三个人做、对一万个人做等等,这一切都是由自己的心来显现的。由于心上可以区分出无数的差别,所以业就有无数的差别。

连一个杀业,去分析的话,都有很多的差别。正是由于这些差别,造成的地狱有十八地狱,五百地狱,一百地狱,各种各样的。我们看旁生的果报,飞禽、走兽各种各样的相貌、形态、生活习性,就是因为这些众生在因地造的业不同,而造的业不同又是由于心态上有很多差别。
一切都是心,《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作种种画”。


心是隐形的,不能小看它,认为只是起一个心念,无所谓的。这只是自己看不到缘起微细的方面。比如今天从早到晚,你无论是说话、做事、待人接物,会在心里起各种各样的行为。每一天的修行就是要把这个心修好,让每一念心都用好、用对。这样果上就根本不一样。

所以,有情世界里的差别完全是依着缘起的差别而显现。这样说就非常合理。不然就不公平:为什么他是那样的现相,而我是这样的现相?为什么此方是这种境相,而彼方又是那种境相?诸如此类的问题,一旦认识了缘起就会迎刃而解。因为缘起上有差别,所以显现上就有差别。具足这样的缘起,就这样显现;具足那样的缘起,就那样显现。

再集中起来,缘起在那里呢?其实,内外器情无量无边的显现,都是从一个心上出来的,这就点到要害了。以心上熏的习气不同,会变现出各种各样的有情相。

比如心上贪嗔、善恶等种种的习气,会显现虎、狼、狮子、阿修罗,各种的鬼,六重的欲界天,还有色界天、无色界天等等,会显现十方世界里无量种类的有情。就连一个身体里也都有很多的细菌,很多的寄生虫。有情的种类归纳起来说是胎、卵、湿、化四种生,或者说三界,说六道,展开来说,确实无量无数。

心的能力不可思议,比如过去有个鹿野苑的妇女把自己观想成老虎,最后真的现出老虎的相,全城的人都吓得狂奔乱跑。外道观想虚空有阻碍,不能够走,等他观想成功了,确实在他面前走不过去。这样就知道心是可以变出万法的。无数个有情,无数种的身体差别,都是由各自的心现起的。

就是因为心如是地造业,如是地熏习,就如是地变出身体、器界。所以是以心的力量,而造成一切有情世间。

器世界从风轮至天宫之间的万相,也是由有情的同业习气而假立。

风轮是指这个世间的形成,先有风轮,然后有水,再有地,从风轮到天宫之间各种各样的境相,一一都是随心上的因缘而现起。现在我们生活在人间,由于有同业习气,大家见到的是一样的器世界,你见太阳,我也见太阳,你见的山河大地,我也见的山河大地,这些器界的相并不是心外的存在。如果是心外的存在,为什么在圣者定中不显现呢?所以这些只是迷梦般的显现,我们还有轮回的梦,就还有这样的显现。等轮回的迷梦完全消尽,这些影像全部会消失。所以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经云:“随有情业力,应时起黑山,如地狱天宫,有剑林宝树。”

随着业力因缘成熟时,当时就会变出器世界来,有地狱、有天宫、有剑林、有宝树。这里,地狱里的剑叶林表示苦境界,天宫中的宝树表示乐境界,总之是在说,一切苦乐的境界都是由善恶业力所现,而一切善恶业力又都是由自心的习气集起。就像对待同一个人,如果你特别讨厌他而生嗔恚的心,以这样的心态就会显现恶趣特别恐怖的境界。


可是你心一转,把他观成悦意的相而生慈悲心,以这样的心态将来又会显现很美好的境界。所以,我们的命运就是在这一念的状态上分判,是上升或下堕就是由当下的一念心态决定。所以在缘起上,决定不能乱来,乱来的话将来会吃尽苦头。所以现在时时都要把心往好的方面转。

最后说一句:怎么来认识缘起呢?就是要认识到:种种差别由心立,万法依心起。从因上说,现在当下的这一念就是未来的缘起。

一切内外缘起的安立,按究竟来说,都只是依于众生各自心前如是显现的这一根据,而安立此者彼者,此外无其它道理,因此称为“依心而假立”,即仅仅是依心而假立,没有另外的自性可得。其理由是:以胜义理审察时,不必说实有,连显现的这一分也不可得;而不作审察时,分别心前只有一个显现。对这样无自性的同时而显现的缘起,观待世间的显现性而言,可以说以名言正量成立。

安立内外缘起的依据唯一是各自心前有这样那样的显现。离开自己一念心的显现,就再没有什么可谈的了。

比如说“我的命运好苦啊”,就是指心前显现的这些果报非常难以承受,以过去的因缘起了这样的苦相。又说“我现在恨死了、爱疯了”,这一念又是造成未来果报的缘起,所谓自己身上的缘起就是这样子的。

我们关注的是生命问题,所有的缘起就是在说,心前如是的显现叫做果。这就是过去的心是那样子造作,也就在今生变出这样的状况来。你有福,是过去行善来的;你有祸,是过去造恶来的。而当下的心态如何,又决定了未来会变出什么果相。

离开自己当下这一念心,还有什么缘起呢?这最现实不过了。外太空某个星球上有什么境界,这些在你心前一无所有,想它干什么。就是当下在你的境界里是如是如是地显现,这就是你自己心上的缘起,只是以这一点,以“你心前如是显现”作为根据的。

比如你现在心里很烦恼,就不能说很快乐,你这样心上出现的就是未来受苦的业;或者你现在心里有信心,有慈悲心,就不能说是恶心,因为这个,将来也得很大的利益。就是以“心前如是显现”的这个根据,来安立此者彼者。

从因上判断,这是地狱的因,还是饿鬼的因,还是旁生的因,还是修罗的因;或者是升天的因,还是做人的因;或者是生净土的因,还是生秽土的因,像这样每一个都可以有缘起上的安立,这就叫缘起律。

究竟上说,就是根据你自己的心是这样子显现,而安立此者彼者,这就叫名言中的安立。可以安立因果上无数的差别相,安立无数的体性、作用等,全是在心上安立。或者你说我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我能不能得暇满人身,我能不能修行成功,就看你现在心里是怎么样子。你说我这一天有没有摄取到人生的大义,还是看你的心怎么来作,怎么来用心?

比如自己算一笔账,我今天到底造了多少身口意的恶业或生死业,以及有多少觉悟的业,有多少趣向大乘的业,有多少背尘合觉的业。就按你心里怎么显现来给你打分。你的因是什么,你内心的状态如何,你的业是什么,就决定你的果报是什么。除了这些之外,再没有别的了,所以说“唯一以心假立,没有另外的自性可得”。

为什么这一切究竟归结在“依心而假立”上,完全是以心前的显现来做判断的根据呢?心的问题有二个层面,不去用胜义理观察的时候,有山、有河、有人、有贪、有嗔,心的显现就是这样子。

而如果以胜义理对这些一个个作审察,那就是在抉择万法的实相,已经落在胜义的范畴里了。这时候连显现也是没有的,不能承认说有山、有河、有人,名言里的显现是安立不了的。

不作审察的时候,分别心前就只有一种显现,对这样无自性而显现的缘起,观待世间的显现来说,可以说以名言的正量成立。在众生的分别心前,的确是如是相、如是作用,这是以衡量名言的正量可以成立的。

因此,自宗的观点为:既是以心假立,也是名言正量成立,二者根本不相违,因为名言的究竟真实性只是这一点而已,不必要过分的耽著。

这说到了两方面,一来完全只是依着心假立,没有什么实法,二来又是以名言的正量可以成立它,两者根本不相违。

比如做梦,以梦心的假立,当时做梦时就看到一个老虎,这是心假立的,并不是有一只老虎跑到梦里来了。梦里的老虎现了一个非常胖的相,还带着微笑。以衡量名言的正量一看,确实是,连佛来观察他的梦境,也确实是出现了一只胖老虎,笑眯眯的胖老虎。

当时那个人刚一看到时很害怕,再看老虎在对他笑,他也就放心了。这个心识的状态用名言的正量去查,确实是那样。观察一下他的心脏呢,最开始跳得很厉害,跳一百多下,后来缓和下来。这些相状和作用在梦境里的确是有的。

我们现在所显现的器情的万法,也是以心假立,都是梦境。一是假立的,不是真的成立;二是以观察名言的正量来看,都各自持有自己的相,这是成立的,二者不会相违。

再比如,我假立,那个怨家过来了,确实也是我的心在分别他是敌人,对他妈妈来说,那就是宝贝儿子,而我认为他是我的怨家。

以观察名言的正量来检查,成不成立呢?是成立的,当时我就现了这样怨家的相。作用呢?我当时的心非常的恼恨,连我全身的细胞的状态,我的心跳、我的血液、我的呼吸,我当时的思想念头,都一一地在那个规律当中,在那个显现当中。是假立,同时又会显现,这并不矛盾。因为名言究竟的真实性就只是“唯识”这一点,不必要过分的耽著,就只是心里现的一幕假相而已。

以上总的讲了怎么把缘起归纳在自心上来领会。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第十五、寿命修短随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寿命无量,是指净土一切人天由弥陀本愿的力量加持,而得到莲花化生。这不是父母所生的身,不是有漏业所感的身,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就是以众生自身的净业和弥陀果地大愿神力和合的结果。这个莲花化身是没有任何老病死衰,这是极奇特、无法想象的事。

这样的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有无量的寿命。这不是像人类身体这样的构造或功能,不可能忽然间维持身体的能量没有了,生命到期了,不可能出现像心脏衰竭、呼吸停止这样的事,而是具有金刚那罗延力。

从这里延展出来就知道,弥陀愿海摄受的净土天人都是莲花化生,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具足金刚那罗延力,就是要保证永远充满活力,所以不像人类的血肉之身,要依靠种种养生的方便才能存活。在阿弥陀佛的国土里,一切受用自然,时时受用法喜滋养具有永不衰减的活力,这都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事,也因此净土中的人都是无量寿。

除了一种特例,就是往生者有他自己的本愿,想舍净土的寿命去秽土救度众生。那就随他的愿,当时就能舍净土的寿命,入到十方世界中幻化游戏,到处去度众生。

如果不是以本愿想离开净土的话,在净土得到的这个身是永远无衰、无老、无死的,这叫“净土第一德”。这个意思就是作为修行人,都希望修法能持续不断地进步,这样就能快速圆成道果。在这中间很大的障难就是死亡。像我们到娑婆世界投生,尤其现在寿命很短,平均下来只有七、八十岁,黄金阶段就是从15岁~45岁,这30年,但也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往后就逐渐迎来衰败的老年,身心会越来越没有能力,修持就很困难。

所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瞬间就过去了。如果能永远保持年轻,不衰不死,那就好了,可以一直在菩提路上进步。但是中间很快又死了,经过投胎,来世有很多杂染因缘,情况非常难以把握。如果有一些不好的因缘掺杂进来,又发动起八识田里的杂染种子,造各种恶业,导致在道上退转。所以要生生世世连续的修行上进,就是很困难的事。如果寿命无量,永远不死,能日夜不断地修行,那就快啦!所以,这叫“净土第一德”。

我们学《无量寿经》,一定要体会清楚弥陀悲愿是怎样惠予我们极大的真实利益,要在每一条愿上用心思维才会认识弥陀本愿惠予我们的真实之利在哪里,也才真正地对佛生感恩心、归投心,这样净土法门才会真正入自己的心。

四十八愿学好了就很清楚,阿弥陀佛要最方便地给予众生十念必生愿的利益,只要众生具足真信切愿,就能很容易生到净土。一生上去了,第一个关键是叫你不起我和我所的念头,而彻底止息烦恼不造轮回业因,这就是横超生死。佛的愿力住持往生者的心使他入正定聚而不退转,从此就一直进步、不会退步,这样时时都在进步,再加上寿命无量,永远不会死。那这样的话,又是不断进步,又是永远进步,那不成佛成什么呢?

所以这样发展下去,不但是人我的分别彻底止息,连一切法我的分别也都会止息,这样达到诸根寂静,就合于涅槃的理体而成佛。

反正四十八愿好好地去研究,就会明白阿弥陀佛对法界一切众生如何迅速成佛的事,全部都考虑周到了。而且会真正看到,弥陀愿海、弥陀净土已经圆满具足普救一切众生的功能。这就显示出弥陀愿海是众生成佛极大的增上缘。我们一心以弥陀大愿力为增上缘,就一定能解脱生死,能得不退转,能圆满普贤行愿而成佛。

第十六、国中无不善名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这就是国无不善名的愿。这是整体成就了极乐世界的微妙功德。

这就说到:假使我成佛的时候,我国中的人天不要说闻到不善的事实,下至于能听到一个不善的名字,我就不取正觉。这一条愿是不可思议的,所谓的杂染现象是丝毫都没有的。

有人说:在《阿弥陀经》上,不是说有鹦鹉、舍利、白鹤、孔雀等等,这些不都是旁生类吗?但经上明确地说出这些是阿弥陀佛的神力变化所致,这不是投生恶道的鸟。蕅益大师说:白鹤、孔雀等等,一一都是性德美称,不是真正的恶趣业报身。怎么叫做性德美称?因为全部都是阿弥陀佛的性德所现。这些白鹤、孔雀等等,就是弥陀法身所现的妙相,而且所起的作用能够宣演无量法音,给予众生加持。在看到了这些鸟,听到了它们的妙音时,当下能得到法益。所以,它们都是阿弥陀佛的化现。

推而广之,整个国土中,确实充满了功德庄严。无论是地水花树、宫殿楼阁、色声香味等,或者正报的佛菩萨身、声闻人天身等,这一切都是从如来本性的妙德而流现。所以,一一都是功德庄严,都是性德美称,没有一种杂染现象,或者有漏业所感的现象。这样就看到,国土的体性叫做一成一切成,一究竟一切究竟。就是当阿弥陀成佛之际,一时圆成一切净土庄严。
一成就是一切成,就像印章一盖下去,顿时一切文字都显出来,而不是渐次出现。这是指到法藏菩萨究竟成佛时,从佛心现出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所以是“一成一切成”。是一时圆满显现无边功德海。“一究竟一切究竟”,这一切都是如来性德所现,所以一一圆明具德,一一起无边妙用,都是性德至善的美称。

如果就圣众这一边来说,极乐国土远离了一切“体讥嫌”和“名讥嫌”。在体讥嫌方面,举了有代表性的几个现象,就是女人、根缺和二乘种性,表示净土圣众没有缺陷、烦恼、不堪能、心量狭小等的现象,下至连讥嫌的名字都没有。这纯粹是大乘善根界,国土是大乘大义门。名讥嫌就是指类似的现象,比如一个人的发心很软弱,会被人讥讽为小乘;或者有眼不见真实义,有耳不闻真实音,有口不说真实法等,也被讥嫌为六根有问题;或者是像女人那样嫉妒心重等等。像这些缺陷、苦恼、烦恼的现象是丝毫没有的,这就是以弥陀本愿的加持,使整个器情世间成为纯一大乘法味。

这样了解之后我们就知道,如果我们往生到了极乐世界,那净土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宣流大乘法音,全是熏起我们大乘的殊胜善根,让我们以弥陀佛国的依正庄严带起自性的庄严,而速疾成佛。所以整个国土,没有任何不善的事实和名称。

第十七、诸佛称名赞叹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发愿:假使我成了佛,要让十方世界无数的诸佛都在他的国土中称赞我的名字,不这样我就不成佛。

法藏大菩萨要实现普度十方一切有情的大愿。要使这一条落实下来,就需要自己的名声能普遍传到十方无数世界。那么,要由谁来传播呢?就要由每个世界的教主佛来传扬。如果在十方无数世界每尊佛出世的时候,都来称赞我的名号、我国土的功德、名字等,那就使得这个世界里,这尊佛的正法、像法、末法整个时期的佛弟子都能闻到我的名号,而有机会得到我的摄受。

到现在,这条愿已经实现了,这是非常惊人的成就。像娑婆世界的释迦本师在讲述《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时,再三地赞叹极乐世界,殷切地嘱咐、劝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很明显的事实。未来贤劫千佛期间,从弥勒佛到最后的狮子吼佛,一佛一佛出世也都会宣说阿弥陀佛,这都是由弥陀本愿的威力所致,不可能不宣说的。

不光是在这个南赡部洲,十方世界每一尊佛都在他的住世期间赞叹阿弥陀佛。这样就使得阿弥陀佛的名声传扬到十方一切世界,传入到无数众生的心田里。

也随着名号的传入,无数众生都有缘得到弥陀愿海的摄受。稍微想想也知道,如果本世界的佛不去宣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凡夫怎么知道遥远的西方净土以及其中的教主阿弥陀佛以及无数的功德庄严呢?又怎么知道如何来达到往生以及往生之后的利益呢?凭凡夫自己是丝毫也不可能知道的。如果连阿弥陀佛的名号都不知道,怎么能得到以信愿持名而往生净土的利益呢?
这里也是要体会弥陀悲愿。知道佛对我们的恩德有多大,就会自觉、主动、非常好乐地归投弥陀愿海,主动地求佛摄受,把自心和佛心融在一起,那就直接被佛愿摄受,就得到利益。

确实阿弥陀佛的知名度算是最高了。在地球上,有各行各业的人,有的信教,有的不信教,不管是智愚、尊卑、男女老少,谈起其他佛大家都很陌生,也搞不清这尊佛叫什么、那尊佛叫什么。比如毗卢遮那佛、不空成就佛、药师佛、不动佛等等,很多人一生都没听到过这些佛的名字,甚至连本乡本土的教主释迦佛也不知道,到了大雄宝殿都说是如来佛。而阿弥陀佛的名字却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下至于才呀呀学语的小孩都会唱念阿弥陀佛,一字不识的人都知道阿弥陀佛,外道里面也都知道阿弥陀佛,没有比阿弥陀佛的名号传播范围更广的了。可见阿弥陀佛的愿力真实不虚,弥陀名号已经广泛地流传在一切时处、一切阶层当中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29 11:09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第十八、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是弥陀大誓愿海的核心。这是法藏菩萨为达到救度全法界众生的目的,而发愿成就无上的方便。也就是在众生临命终时要给他一个极简单的方便,来达到往生净土的目的,而一往生就顿时了脱生死,开始受用到净土无量的功德利益。这个方便就是称念佛的名号,这是阿弥陀佛无量劫来修集大愿大行所庄严的成果。

可以这样说,假如没有这第十八愿的成就,其他愿就等于虚设,西方净土再建立得多么不可思议,众生生不上去也是枉然。如果只有大成就者才能生上去,那么凡夫俗子很难有高深的修证,等而下之,鹦鹉、八哥、飞虫、爬虫、各种的饿鬼、地狱众生又怎么办?

所以如果从圆满普度的角度来评论,确实净土法门是第一,因为这件事对众生来说确实极其简易,只要在临终的关口,在脱开这一期业报身的时候,就出现了转换的机会,一念弥陀名号就被佛悲愿摄持。这时以佛力一勾招就生上去了,就像大力士拽着小孩的头发,一甩就甩到净土去了。

这一愿的愿文也说出了净土法门的纲宗,说出了成办往生需要信、愿、行三要素。“至心信乐”是信;“欲生我国”是愿;“乃至十念称名”是行。这是往生的必要条件。

这里要知道,阿弥陀佛再慈悲,方便的力量再大,名号的功德再不可思议,也必须众生自己具

有真实的信心和坚定求生净土的心,再加上至诚念佛才能往生,而这一点是不可能由别人代办的。如果具备了真信切愿,下至临终以至诚心念十念佛就能往生。

法藏菩萨当时的悲愿,就是考虑到怎么让十方世界的有情都能极其方便地生到自己所建立的国土,从而实现自己所发的普度一切众生成佛的大愿。就像现在的高科技产品,设计的思路就是让任何人都能很简单地学会使用,法藏菩萨当时发愿的着眼点是要成就无上的方便,他使用起来极其简单,而产生的效用又极其殊胜,也就是要成就一个能让所有众生都能顺利往生净土的登峰造极的方便。

所以如果我们要赞叹净土法门的不可思议,可以说她极简易又极殊胜。因为有些法是很简易,但得到的果不太殊胜;而有的法是极殊胜,却有很高的要求,一般人程度不够,难以相应。而持名念佛的法门谁都能修;只要能念六字洪名,就能起修;做一切不用心的事时都可以修。再忙碌、再困难,也都可以直接使用。比如生重病时,遇到战争、地震、空难时,一张口就能念这句名号。由这些方面,可以体会到持名法门的简易和方便。由于这第十八愿的成就,弥陀愿海所成就的无量功德庄严,就能让一切众生都能便利地享用到。

但是,排除兼造五逆和谤法的人。只要没造这样特别重的罪业,就都可以往生。但是造了很重的罪业,心被罪业的力量障住,就会现不出阿弥陀佛,而无法往生。

下面我们再细致地解释一下:

这里“至心”是指至诚的心。《金光明经》里说:“彻到心源,尽心实际。”就是指彻到心的本源,穷尽了心的实际。浅显地说,就是指非常真诚、清净、纯正的心。

“乐”就是有好乐心,有特别信受、特别希求、特别喜欢的心,是真正梦寐以求地欣求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如果真有这样的好乐心,就会真心实意地念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摄受自己生到佛的国土,就会主动把平时修的一切善根完全回向在往生上。就是因为发起了决志求生净土的心,也就会有实际的行动表现。就像唐译本所说“所有善根信心回向,愿生我国”,在自己身上真有这一句的内涵,才是具有净土信愿的人。

所以,阿弥陀佛摄受的就是有真实信心和有决志往生西方愿力的人。这是基本的条件,要能生起真信切愿才会往生净土,这是无法由别人代办的。对于弥陀愿海和西方净土要有真正的信仰,而且非常想去。有这两个条件,再一心念佛,弥陀大愿船就开到了自家门口,只要直接上船就可以到达西方净土。但如果自己没有很深、很真实的信心,又没有迫切求生西方的愿心,那就没办法。因为不可能把没信愿的人拉到极乐世界去,如果可以拉去的话,那轮回早就空了,因为阿弥陀佛的悲愿就是摄持一切众生往生净土,而佛又有最大的能力。

所以虽然说净土是他力法门,但这只是从“弥陀悲愿为强大增上缘”这一点来说的,实际上,绝没有脱开自力的他力。往生要靠佛和自己双方面的因缘,而不是只靠单方面的因缘。自己方面要有真实的信愿行,才可能往生。

“乃至十念”的“念”,是指口里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宋译经文里讲到:所有众生念我名号,发至诚心坚固不退,在他临命终时,我让无数比丘现在他面前,围绕他,迎接他,须臾顷就生到我的国土。善导大师为了开显这一愿的密意,直接说到“乃至十声”,从“声”字看出这是指口称十声佛的名号。这才体现出弥陀悲愿成就了无上的方便。这是无论哪种层次的众生都能做到的事,唯一排除兼造五逆和谤法的人。

《观经》里讲,下品下生的众生在生时,造了五逆十恶等罪业。临终时,善知识给他传妙法,叫他念佛(这是指《观经》里说的观想)。这个人观想不来,善知识告诉他,你应该直接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他就以至诚心连续念了十声,结果以念佛号的缘故,念念中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之后就往生了。

所以,弥陀愿海里已经实现了使凡夫直接往生净土的极简易、快捷的方便,就是第十八愿所说:“临终时下至十念信愿称名就能往生。”这就是利他上登峰造极的成就。大家想一想:阿弥陀佛的净土功德极其殊胜,如果只依靠自力来往生,在没有达到高深的修证时,是生不了的,而以弥陀愿力摄持,使凡夫都能以极简易的方法而生到极殊胜的净土,这不是利他上的无上成就吗?

善导大师在《法事赞》里这样说:“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只为弥陀宏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上等的情况是尽这一生,相续不断地念佛名号;下等的情况是在这一生临命终时,能真的提起十念或三念、五念,佛都来接引往生。只因为阿弥陀佛誓愿宏深的缘故,使得凡夫以念佛的名号就能生到净土。

善导大师又在《往生礼赞》里说道:“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以至诚的信心祈求阿弥陀佛摄受往生,以这样的心念佛名号。上等的人是尽一生努力,行住坐卧都不离开阿弥陀佛,下等的人在临命终时,能有至诚的十声、一声等,以阿弥陀佛的悲愿摄受而容易往生。

那么,所谓的“十念相续就能往生”又是指什么样的状态呢?

昙鸾大师在《略论安乐净土义》里说:比如,有人走到一处旷野里,有个仇人拿着刀要来杀他,他吓得拼命向前奔跑。眼前有一条大河,渡过去才能保全性命。此时,我是脱下衣服渡河呢?还是穿着衣服渡河?如果脱下衣服,恐怕时间来不及;如果穿着衣服,又怕渡河不方便。当时他心里就只想怎么渡河,没有其他念头。像这样相续到了十念,就叫“具足十念”。

所以临终一心一意地求生净土,而没有其他念头,不贪恋财富、儿女等的世间法,没有瞻前顾后的心,一条心就是往极乐世界去,这样相续不断地念了十念,就是这里所说的“十念相续”。

下面再解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句。

“五逆”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罪,由于违背天理,所以叫做“逆”。造了五逆罪业的人,在身坏命终的时候,就直接堕入无间地狱,在一大劫里感受极其惨烈的果报。“谤法”,就是指口里讲说佛法的过恶,言过其实。现在弥陀十念必生的大愿普被到一切众生,下至动物都可以念佛往生,唯一排除兼造五逆和谤法罪业的人。

但是《观经》里讲,造五逆十恶的人,在临命终时地狱相已经现前,这个人万分恐惧,这时遇到善知识告诉他,你赶紧念阿弥陀佛。他那时没有别的出路,只要投归阿弥陀佛才能得救,所以竭尽全力、至诚一心地念阿弥陀佛。结果念一声,就灭掉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了十声,地狱消失,出现了金莲花,很快他坐在莲花上随佛往生到净土。可见造五逆罪的人也能往生。

那么不造五逆而只造谤法的人能不能往生呢?

这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往生论注》里讲到谤法的罪业极其深重,所以不能往生。从果报上衡量,造五逆罪堕入无间地狱之后,到了劫末世界毁灭时,地狱空尽,还能从地狱里脱出。而造了谤法罪就解脱不了,即使此方世界的地狱灭掉了,还要转到他方世间的地狱继续受报。等到他方世界的地狱空掉,还不能解脱,又转到他方世界的地狱里受报,像这样,佛不授记这个人什么时候得到解脱。所以谤法的罪业特别重,业很难消尽。

二、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讲到,虽然在弥陀本愿中说到兼造五逆和谤法的人不能往生,但这是从抑止门说的(抑止就是遮止)。就是说,第十八愿里只排除造谤法和五逆罪业的人,因为这两种罪业的障碍特别严重。如果造了,就直接堕无间地狱,果报特别惨重。阿弥陀佛为遮止众生造这两种罪,就说造这两种罪的人不能往生我的净土,但也并非佛不摄受。如果以前已经造了这样的罪,现在能够痛切忏悔、回心,佛仍然会摄受。但是虽然往生,却要关在莲花里,经过很多劫花才开放。

这种罪人住在莲花里有三种障:一、不能见佛和僧众;二、不能听闻正法;三、不能对诸佛和僧众承事供养。除此之外没有丝毫的苦受。所以以弥陀悲愿的大威神力,使得一刹那间,罪人的命运得到翻天覆地的转变。如果当时不能回心归投阿弥陀佛,就直接堕无间地狱,长劫不断地受极大痛苦;而至诚一念投入弥陀愿海,就得到佛悲愿摄持,立即生在莲花里。虽然要经过很多劫莲花才开放,但没有丝毫苦受。这里想一想,弥陀悲愿救度的能力有多大?能在一刹那间把累劫的地狱业报转成莲花中享受三禅的快乐。

善导大师在《法事赞》里说:“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以阿弥陀佛的愿力,过去造过五逆十恶的罪人,以至心称念佛的名号,灭掉多劫罪业而得生净土。谤法的阐提之人,以忏悔回转心意,也都能往生。)

实际上造了五逆和谤法罪业的人,被很重的业障缠住,要想再回心念佛,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排除有造五逆和谤法罪业的人能够忏悔回心,而在临终时念佛往生。这在一亿人当中难得有一个、二个。所以佛仍然慈愍,摄受他往生。

所以《往生论注》里是强调佛遮止的意思,叫人不能造谤法罪。《观经疏》则显示了弥陀悲愿无尽。

总结

由于这一条愿的真实成就,使得净土法门成了极广大的普度法门,无量众生都能借助这一愿所赐予的方便,而顺利往生极乐世界。也因此,弥陀愿海所惠予的无量利益都能在凡夫身上实现。

净土法门的殊胜在于任何凡夫都能以极简易的方便而得以往生,而往生之后得到的利益又极其广大。这两点合起来,就知道弥陀悲愿的加被力不可思议。

既然临终时只要具足信愿、下至至心十念都能往生。这样的话,普天下的人都可以受用到弥陀愿海的果实,临终时都能做到永超生死,高登净土。就好像将来有一天,机票便宜到只要十块钱,这样谁都可以坐上飞机。这是很便宜、很便当,又能享受到很高待遇。十块钱的机票,谁都买得起。信愿持名往生净土的法门就像这样,是人人都能修成的法门。以这简易的持名念佛法门,能往生到功德极其殊胜的净土。

所以这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如果只按一般的教理,是无法解释通的,也因此会有各种怀疑。比如:往生后成就的功德特别殊胜广大,像天眼通等最低程度是达到了能看到百千亿那由他的佛刹等。对此,一般人会认为:以这么简单的念佛就能往生净土,得到这么殊胜的功德,恐怕是别时意趣吧!他认为这是指以现在念十声佛作为因,再经过多生修持,逐渐地增长善根,最后证到了很高的地位,才能往生到这么殊胜的净土,这样解释才合理。

如果是像这样的话,那和通常的途径又有什么差别呢?如果是已经修到了很高的道位,凭着自己的能力而去十方净土,那又怎么体现阿弥陀佛有极大的加持力呢?所以,是这第十八愿真实的成就,才使得生死凡夫有了即生转凡成圣的希望。由于这一条愿的成就,才使得净土法门成了得不退转的易行道。

众生由这第十八愿的恩德而能即生高登净土。下至于鹦鹉、八哥,前面还是畜类,后来念佛生到了净土,享受大菩萨的待遇。俯视人间,不知高出多少级别。就好比只靠自己日积月攒,长年的辛苦才能积到一笔小财富,而遇到了国王,得了国王的恩泽,瞬间就受到加封而大富大贵。凡夫一旦生入了极乐净土,就不再堕落恶趣和轮回,就能具足神通、相好等极殊胜功德,就能寂灭一切分别而究竟成佛。

所以在四十八愿里,以这一愿极为殊胜。可以说:佛的一代时教以《无量寿经》极为奇特;而

《无量寿经》以弥陀愿海为心要;弥陀愿海又以第十八愿为核心。

所谓的弥陀一乘悲愿,就是指愿海普遍摄受下至五逆十恶、上至文殊普贤的一切圣凡,共同在一生中圆成佛道。这佛果方便的威力用到了登峰造极,凭六字洪名不可思议的功德力,能庄严众生的心,显现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为什么如此简易,临终时只凭十念就能往生净土,而往生后又具有如此殊胜的功德?这一定要深信弥陀誓愿海不可思议、弥陀名号不可思议。佛号即实德,在持名时以佛的无量功德而庄严自心。由于佛愿海不可思议、佛名号不可思议、往生者的心性不可思议,缘起合成的结果就不可思议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29 11:07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第十九、勤修我皆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这里,法藏菩萨发愿说:假使我成佛,十方世界的众生发菩提心,勤修六度等种种功德,以至诚心发愿求生我的国土,到他临命终时,如果我不和圣众现前围绕,显现在他心前,我就不取正觉。

所以弥陀悲愿要在众生临终时作护持。这是决定上升和下堕的关键时刻,如果见到佛来接引,就会得到极大的安慰,心里会喜悦、安定,这样心和佛相应,就顺利往生到净土。如果佛不现出形象来迎接,情况就很难预料。

人到快断气时,生前造的善恶业会一幕幕地显现出来,而且会出现很多颠倒。比如因为疼痛而生起嗔心,或对儿女、财产等心生贪恋,舍不得离开,或者业力现行,会破口骂佛等。到最后四大分离、大苦来逼的时候,人往往六神无主,很难保持正念。因此,阿弥陀佛以本愿加被净业行者到他临命终时,佛和大众现在他面前,现身安慰。这样他的心就完全安定下来,跟着佛往生极乐世界。

这一愿特别重要。净业行者能在临命终时见到阿弥陀佛和西方圣众,由于亲眼见到了佛,得到很深的加持。当时心安住在等持中,不失坏正念,转眼间就生到了西方净土。所以佛的护念对行者临终的往生起到极大的作用。

《圆中钞》里说,娑婆众生虽然能念佛,但内心浩浩荡荡的见思烦恼实际并没有伏和断。能在临终心不颠倒,这不是以自力能够把持,而是全仗阿弥陀佛来拔济,使得他虽不是正念而能正念,所以能心不颠倒,立即往生。

下面引经证明:得到佛力加被,净土行者能在临终时内心不乱。

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讲:净业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一起前后围绕,站在他面前,慈悲加佑,使他的心不乱。

在《悲华经》里也有一段讲述阿弥陀佛发愿的经文,里面讲道:“到行者临命终时,我会和大众围绕在他身边,显现在他心前。他一见到我,就生起欢喜心;以见我的缘故,脱离障碍,随即舍掉身体来生我的佛国。”又发愿说:“任何众生闻到我的名号,发愿求生我的国土,到他临命终时,都见到我和圣众前后围绕,显现在他心前。当时我入无翳三昧,以三昧的力量,在他面前为他说法。

他以闻到我说法的缘故,很快断除一切苦恼,生起大欢喜心,因此得到宝寘三昧。以三昧的力量,使他的心获得正念和无生法忍。命终后,必定往生我的国土。”(这就显示了他力加持的作用。佛显现在临终者心前,入无翳三昧,给他说法。他一闻到佛说法的声音,就得到很大加持,当时就没有了苦,而且正念分明。)

这也就是“临终接引众生”这一愿极为殊胜的愿力,它能加持净业行者在临终时顺利地往生净土。在这里,要体会到弥陀悲愿的力量和恩德。体会到了这一点,就能事先决定自己应当以什么方式来度过死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弥陀悲愿加被一切发菩提心、勤修功德求生净土的人,会在临命终时现出佛的形象来接引,这样我们就应当力求和第十九愿相应。在这短暂的一生里,每天都要从心里发菩提心、修持各种功德,而且每天都发愿求生阿弥陀佛的国土。这样做,就能真正和第十九愿相应。

像这样闻到了弥陀名号,一心求生弥陀净土,由于自己的信愿和佛的愿力相应,就会在临命终时见到佛显现在面前。当时一见到佛,以信心缘佛的缘故,正念等的五根顿时转成极有力量,因此有快速现证圣道的能力。《观经》里的上品往生是针对凡夫说的。我们能够在这一生当中努力修到上品,到了临终,得佛力加持,就有飞速证入圣道的力量,所以会快速登地。《悲华经》里也是这样讲的:以佛的加持,往生者当时就入了宝寘三昧,以三昧的力量,得到正念和无生法忍。这都是顿证的事,不可思议。

比如,通常一粒种子要经过很多天才能成熟,但是得到咒力加持,就能很快成熟。一般要精勤用功才能修成四禅,而上生到色界天,但也有以猛利善根力而顿时生到色界天的特例。比如以前在恒河和雅门奴河的会合处,一对母女不幸溺水。当时那位母亲心里想,我死了不要紧,千万保住我女儿;她的女儿也想,我死了不要紧,一定要让我妈妈活着。当时母女俩以很强的善心的力量都生到了色界天。与此类似,临终的情况非常特殊,起的心很强,因此一念间就生到了净土。

所以要分清通常途径和特殊途径的差别。不能怀疑:只凭念念佛怎么能生到功德那么殊胜的净土?这里一定要相信,得到阿弥陀佛愿力的摄持,就能顿时生到净土。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是指为了最有效地救度法界一切众生,发誓成就具有无上利他能力的佛果;为了成就佛果,决定走往生净土的易行道,发誓今生一定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为求得阿弥陀佛愿海的加被,而能够迅速成佛。

像这样就是结合西方净土法门所说的发起愿菩提心。就是要坚决地立下今生首先往生净土、然后在净土迅速成佛的志愿。这个志愿一旦立下来了,就要为完成这个志愿日日夜夜不断地修集功德,而且把功德都回向在往生上,这可以说是行菩提心。能够按这样修行,临终一定得到佛悲愿摄受而顺利往生。

第二十、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法藏菩萨发愿:假使我成佛,十方世界的众生有缘闻到我的名号,系念我的国土。(就是闻到弥陀名号之后,开始结上了缘,知道有这么殊胜的国土,又能以这么简单的方法去,因此就决志求生净土。以后就像游子思归那样,一心系在净土上。)为了实现往生的愿望,会努力种植很多善根,种植了善根,就有往生的本钱,所以所修的善根都以至诚心回向在往生上。

如果这样做,还不能圆满他往生的愿,我就不成佛。

这就看出,一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二要真正起了决定去极乐世界的心,一心系念极乐世界;三要平时尽量做好事,修功德,而且要把所修的功德都回向在往生极乐世界上。如果能这样做,到临终就会往生。

说白一点,就是你要特别相信净土,要有特别坚决的求生西方净土的志愿,要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在这一点上,这样使自己的心、使所修的功德都归在往生西方这个目标上,就能使净业坚固、成熟,一旦修到了量,就决定趣向西方,一定会往生。

第二十一、各具三十二相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先补充宋吴两译的译文。宋译里讲,所有众生都使他生在我的刹土中,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一生就获得无上菩提。吴译中说,使我国中菩萨,都具有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

这里要把“具足三十二相”和“一生获得无上菩提”以及“皆令如佛”联系起来看。这样会知道弥陀悲愿的着眼点是普度众生往生净土,一生到净土就一生成佛,所以要使每一个往生者都具足一生成佛的德相。为此发愿:使我国中的菩萨都如佛一般,具足三十二相。

宋译本的经文讲得很明显,要使国中菩萨都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一往生就获得无上菩提。这就点出了往生的果报是一生成佛,不必经过多生。所以要使往生者的色身具有跟佛一样的相好,而不能说这一生只是这样的相,下一世这个相再进步一点,那就成了多世成佛。就像悉达多太子降生在人间,他要在这一生就成佛,所以出生就要有一生成佛的表征,要具足色身上的圆满庄严,无一欠缺。

再旁推其他,比如具足金刚那罗延力,具足极广大的神通,以及后面谈到极乐世界的圣众说法也是“如佛说一切智”等,这些都是共通的。总之在每一个净土往生者的身份上都是不隔第二生,需要即身就实现成佛,因此要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如佛一般。

谈起三十二相,一般的说法是:每一种相都是由前世修了相应的善行才感得,所谓的“百劫修相好”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就按《宝性论》的注释做一个简单的讲解:

1、由往昔学道时立坚固誓愿故,最终成就如来色身足掌善住如龟腹般的平满相。
这一相是指脚掌像龟的腹部那样平坦圆满。这是往昔建立坚固誓愿的果报。因为因地立愿很坚固,就感得脚掌的相没有缺陷,而是很坚固、很平满。

2、由往昔布施种种资财故,成就手足掌千辐轮相。
这一相指佛的手掌和足掌都有千幅轮相。这是前世布施种种资财的果报。

3、由往昔不轻视他人故,成就足跟广长踝不突隆渐圆相。
这是指脚跟很长,脚踝不会突出、隆起,而是渐渐圆起的相。这是往昔不轻蔑他人的果报。

4、由往昔以正法救度众生故,成就手足诸指纤长相。
佛的手指和脚指都很细长,这是前世演说正法、救度众生的果报。

5、由往昔不破人眷属故,成就手指足趾金网缦相。
这叫“指缦相”。就是手指之间以及脚指之间有连接的缦相,像鹅的脚掌那样。这是往昔不破人眷属、修和合业的果报。

6、由往昔布施种种妙衣故,成就皮肤柔软且身善住细嫩相。
这是指身体的皮肤很柔软,身体很细嫩的妙相,这是前世布施很多精妙、柔软妙衣的果报。

7、由往昔布施殊胜美食故,成就身体双脚背、双手背、双肩、颈后七处隆满相。
就是身体有七处都很饱满,脚背、手背、双肩、颈后都很丰满,这是前世布施别人上好饮食的果报。

8、由往昔护持佛法故,成就如伊尼延鹿王腨圆满结实渐细之相。
腨就是腿肚子,就像鹿王的腿肚子非常圆满结实。这是过去一心护持佛法所得到的果报。

9、由往昔不说淫秽语并断邪淫之故,成就如象王或马王阴藏相。
就是男根隐藏在内,这是过去不说淫秽语、断除淫秽业的果报。

10、由往昔渐次行持广大善业之故,成就如狮王上身宽广相。
佛的上半身像狮子王的上身那样宽阔,这是前世渐次行持广大善业的果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11、由往昔行持真实善法故,成就肩脖无凹处隆圆丰腴相。
这是指佛的身体在肩膀和脖子这里没有凹陷,而是隆起、浑圆、很丰腴的相。这是前世修行善法时,心里特别真实,不夹杂虚假的成分。

12、由往昔对众生布施无畏并赐予安慰之故,成就臂膀圆实庄严之相。
这是指佛的身体膀臂浑圆结实,非常庄严。这是前世在众生遭遇危难、恐惧时布施无畏,而且给予安慰的果报。

13、由往昔恒常欢喜助人成事之故,成就柔软、形圆、无粗细高低、不须俯身即能过膝的手臂相。
就是说佛的手臂特别柔软,形状很圆,没有粗细高低,不必俯下身体,手一伸下去就能超过膝盖。这是过去常常别人有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伸出手来帮别人。以后成就的手很长,超过膝盖。

14、由往昔无厌足行持十善故,成就障垢清净、身具圆光之相。
就是佛身体后面有清净无垢的圆光相。这是前世行持身口意十种善业,长期坚持,从无厌倦、满足。(“厌足”就是认为已经做够了,不必再做了,是这样的心理。)

15、由往昔于病者惠施众药故,成就如海螺具三纹理无垢颈相。
这是指佛身体颈部有像海螺那样的三层纹理相。这是前世对于病人布施各种医药的果报。

16、由往昔圆满修持善法加行之故,成就如狮子王平广脸颊相。
就是像狮子王的脸颊是很平广的相。前世在修持善法的加行时都做到了圆满,由此就感得这一相。

17、由往昔于一切众生心恒平等之故,成就四十齿且上下各二十数量相等相。
这是佛身体的四十齿相,上下各有二十颗牙齿。为什么感得这样的相呢?就是过去无论什么时候对待哪个众生心都是平等的,没有对一些人很好、对另一些人不怎么好这样的偏心,对待谁都是平等心。

18、由往昔平息纷诤、和合破裂之故,成就清净密严齿相。
这是指牙齿很清净,而且紧密庄严。这是因为过去见到人际关系有矛盾、冲突,就设法去平息纷诤,让得破裂的双方重归于好,关系恢复到和合亲密,以这样的心就感得清净密严的庄严齿相。

19、由往昔布施极悦意的如意宝之故,成就无垢清净、无长短粗细的齐整齿相。
这也是牙齿的妙相,就是牙齿清净无垢,没有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差别,而是非常整齐。这是前世布施悦意的如意宝所感召,使牙齿看起来特别悦意。

20、由往昔三门一切作业未被过失染污而行持之故,成就如海螺般的大牙洁白相。
这一相是牙齿像海螺一样洁白。这是前世无论身、口、意做什么都很清净,没有被各种贪、嗔、痴、慢等的过失染污,就感得如海螺般大牙洁白的妙相。

21、由往昔一切时中持真实语之故,成就细薄能覆自面的广长舌相。
这是指佛的舌头吐出来能覆盖脸部。前世无论何时都只说诚实语,而不说妄语,就感得这样的果报。

22、由往昔布施悦意美味之故,成就无边或无量、所有不可思议殊胜妙味,且劣臭之味亦成美味之相。
这是指佛的色身有无量不可思议的殊胜妙味,而且能使下劣臭味也成为美味。这是前世常常布施悦意美味的果报。

23、由往昔断除恶语说柔和语之故,成就不须观待发心动机而自生之语如迦陵频伽般的悦耳音及如梵天般的清澈远闻音之相。
这是佛语言的妙相。包括两种:一是不必观待内在的发心,自然发出像迦陵频伽鸟那样悦耳的妙音。二是具足梵音声相,声音非常清澈,在极远处都听得非常清楚。这是前世断除粗恶语,说柔和语的结果。

24、由往昔以慈悲心养育众生之故,成就如青莲叶般的黑白分明修长妙眼相。
就是青莲花眼相,就像一片扁长的青色莲花叶子,黑白分明,是很修长的眼睛。这是由前世不以其他眼光,比如不以嗔恚、嫉妒、歧视等的眼光,而是以慈悲的眼光看待众生,以慈悲心养育众生的果报。

25、由往昔心无谄诳之故,成就厚密油黑无有混杂如牛王睫毛相。
佛眼睛的睫毛就像牛王的睫毛,非常浓密、油黑,没有其它混杂。这是过去心里没有谄诳,表里如一的果报。

26、由往昔赞叹应赞之处之故,成就严饰面容、若抽则长一肘不抽右旋而住的眉间无垢白毫相。
这是指佛身双眉间的白毫相。这个白毫抽出来有一肘长,不抽在里头是顺时针右旋而住,这是过去赞叹应赞之处的结果。

27、由往昔恭敬顶礼上师之故,成就一切众生不见的顶髻相。
这一相叫做“无见顶相”,就是指佛的肉髻见不到顶端。即使以目键连的神通也见不到顶。这是前世恭敬顶礼师长的结果。

28、由往昔内心堪能并施悦意卧具之故,成就具足清净障垢且无皱缩、细薄如金色之肤相,此为一切有情中最殊胜的佛陀所具有。
这是佛身体的金色皮肤相。佛色身的皮肤如同金色,而且皮肤光滑,没有皱缩,很细、很薄。这是前世心里很堪能,一直心态很稳固,而且能布施别人悦意的卧具,让人睡得舒适,这样就感得皮肤显现金色相,而且光滑、清净、细薄。

29、由往昔断除愦闹、增上善根且平等纳受堪布阿阇梨的教授之故,成就诸毛善妙细柔、每一孔生一毛、向上右旋之相。
这是佛身体细毛的相。这个毛非常妙,很细、很柔软,每个毛孔生一根毛发,毛发向上而右旋。这是过去断除愦闹、而且增长善根,能够平等地纳受法 师教授的果报。

30、由往昔断除殴打及持器械等之故,成就无垢如琉璃宝般善住的绀发相。
就是成就绀青色的头发,就像无垢的琉璃宝的色泽。这是前世断除手脚殴打、拿刀枪等器械行凶等的粗暴行为,就感得绀青色头发的妙相。

31、由往昔将自他一切安置于三摩地之故,成就如圆满尼拘陀树长宽均等的佛身相。
这是指佛的身体长和宽均等,就像一棵圆满的尼拘陀树。这是过去把一切众生安立在三摩地当中,而使众生的心能够正定、正住的果报。

32、由往昔修复佛像佛塔并于诸怖畏中救度有情之故,成就普贤无比大仙人相,即是佛身具那罗延力如金刚身坚固、正直、各方皆具庄严之相。

这是佛身具有那罗延力,就是有金刚力士的大势力,如同金刚之身。这有三个特点:一是坚固不坏,二是正直,三是无论哪个方面都具足庄严。

这就是过去修复佛像、佛塔,而且把众生从种种怖畏中救度出来的结果,这样就成就了普贤无比大仙人相。

像这样无法思议的显著功德,就是所谓的三十二种天人师、一切种智、人王大丈夫相的功德。

这里要了解到弥陀悲愿不可思议的同化作用。通常就自力修道而言,需要百劫修相好。但这里以佛悲愿加被,使行者自然获得三十二相。这就是报得相好,极为稀有殊胜。

《法界次第》上讲:“如来应身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主。”(意思是,如来应化身的体就是显现这三十二相,它表明如来法身一切功德最极圆满,所以就有这种表相。如果内在的证德不圆满,表现在相上也有种种缺陷,所以外现的相跟内在的德分不开。

相都是唯心所现,一切相都圆满,就表明无量功德圆满。这样妙相庄严,就使得见闻者生起爱敬之心,知道这是福慧圆满的佛,是人天中的圣尊、是众圣者中的法王。)

阿弥陀佛为了使一切生到净土的人都做到一生成佛,而不经历第二生,所以发大誓愿,加持一切净土中人,一往生就具足三十二相,这就是以佛力成就相好。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