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观经精华导读】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

圆满的佛陀,身形一定是金黄 se!


净界法师


    第三段,佛陀正式开示修学止观。本经的十六观法,真正的修观是前十三观,最后的十四、十五、十六这三观,是讲三辈九品的往生位次,属于果地功德。

    这十三观,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

    甲三、端身静坐─正修止观。分二:乙一事观---十三观 。乙二、理观---一心三观。

    乙一事观---十三观

    十六观经,是先从日观观起;这个日是指落日,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确定我们往生的方向。极乐世界是在西方,阿弥陀经有讲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所以落日是指西方。

    第二个,帮助我们认识极乐世界的光明相。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都有光明。佛陀的光明是一种金黄 se,菩萨就不一定,菩萨的光明是各式各样。但是圆满的佛陀,身形一定是金黄 se。这种金黄 se,佛陀告诉我们就像落日,不刺眼。如果你去看正午的太阳,就会刺眼;落日的阳光,我们的眼睛可以去看,是光明而温柔的,是那种慈悲的光明,所以落日观是极乐世界整个光明相的基础。

    这个是总相观。接下来的依报观有:水观、地观、树观、池观、总观、华座观。依报的庄严,是谁住这里呢?正报的佛菩萨像观。在十三观里,只有这一观是属于观像念佛。因为我们未曾看过佛菩萨,想像不出来,所以佛陀慈悲教我们先观佛像──佛菩萨像观、佛身观、观音观、势至观;先观圣像,有概念之后,再作观想。

    正报观想成功之后,整个综合的普往生观,最后是杂明佛菩萨观。

    所以它的观想次第是:先观想落日,做为极乐世界的总相→然后再观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再观正报庄严→再观想莲华的开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想,普往观。莲华呢,先作莲华合起来想、再开想──华开见佛悟无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建立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坚定愿力!


净界法师


    在整个依报、正报,和综合观里面,最重要的是莲华观;所有佛菩萨之台座,都是坐莲华台,所以通于依报,也通于正报。

    莲池大师说,极乐世界最重要的观想,就是莲华观,因为你往生到极乐世界,第一个去的地方是哪里呢?

    对了!就是莲华受生。

    你必须跟莲华建立很亲密的因缘,你跟它因缘深,它就会在你生命当中出现;你有行,就有想要去取,所以整个修观当中,要特别注意莲华观。

    关于这个修观方法,妙宗钞智者大师说:在修观的时候,必须适当的跟娑婆世界做对比,使令我们生起厌离之心。虽然本经并没有描述娑婆世界,但是你要加以对比。也就是你观想极乐世界之后,还要思维我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如何作对比呢?智者大师说:我们在修这十三观的时候,要有四种对比:

    第一、苦、乐的相对:要经常告诉自己,极乐世界是但受诸乐,无有众苦;娑婆世间是多诸苦恼;必须把这种不同的情境,想像、对比出来。

    第二、贵、贱的对比:极乐世界一切万物,都是黄金、众宝所成,特别的高贵;娑婆世界都是泥沙、砖块…完全是污秽的泥土所构成的,是卑贱的。

    第三、垢、净的对比:这里的垢、净,主要是指受生,娑婆世界是在污秽的胞胎受生;极乐世界,是在清净、微妙香洁的莲华中受生。

    第四、粗、妙的对比:什么叫粗呢?意谓:不得自在。在娑婆世界,就算你福报再大,也不得自在。好比你想要吃好吃的东西,不是有钱就行;你的肠胃要好、还要有人在卖、而且你的心情要愉快,才吃得下…必须很多因缘具足了,那种快乐的感受才会出现。很多快乐的感受,不是操之在你,所以娑婆世界的福报,是不得自在。总之,必须要很多人配合、你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快乐才会出现。极乐世界不一样,极乐世界的快乐是大自在,可以令你心想事成。你想吃东西,不必假藉别人煮,跟别人都没关系──思食得食,思衣得衣,所受用的东西,都是自然现前,真的是一个心想事成的世界,也是一个大自在的世界!

    所以,我们在修这十三观时,同时要把四种对比出来:第一个苦乐的对比,第二个贵贱的对比,第三个垢净的对比,第四个粗妙的对比。这四种对比,能建立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坚定愿力。这是修观要注意的重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是你自己的心把你带到地狱去的!



净界法师


    前面这是事观,再看理观。

    智者大师在《妙宗钞》,讲到理观时,有提到两个重点:

    乙二、理观─一心三观。分二:丙一、通义。丙二、别义。

    丙一、通义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丙二、别义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因缘所生法,就通义来说,是指五蕴身心,但是智者大师认为五蕴太广,观察想蕴就可以了。

    什么是想蕴呢,智者大师说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它可以往坏的方向想,当现前一念心性向外攀缘,跟着感觉走的时候,启动了惑、业、苦生死轮回;当想蕴随着心中的菩提愿走的时候,转五蕴成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他以一念心性为所观境。

    简单的说,什么是因缘所生法呢?智者大师的意思是指一念心性。那么,现前一念心性,用空、假、中来观,就能够转识成智,这是一般圣道门的通义。但就净土宗来说,把这一心三观回归到净土,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

    所以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同样是一心三观,把它落实到净土宗,它是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这是讲到理具。十法界因缘果报的圆融体,在那里呢?就在我们一心当中。

    好比这个人为什么堕到地狱去?因为他内心有地狱的力量,他心中有地狱的业力,使令他堕到地狱去,是他的心把他带到地狱去的!

    同样的道理,这个人为什么升到天界去?是因为他的心有天上的善业力,所以就上升到天界去了;这个人为什么到净土去了?是他的心中有净土的业力,和净土的思想,特别是思想,就能往生到净土去。

    因此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就是说:生命是你的心变现出来的!这一点很重要。你能够到十方世界,也是你的心把你带去的;是你的心去了,你的果报才会出现。

    所以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存在我们一心中。

    我们一念心性,有很多地雷,随时会伤人,也有很多价值不凡的宝藏。

    《楞严经》上说:如果你是向外攀缘,心随妄转,就启动了惑业苦生死之门,所以生死轮回的相续,是我们自己招来的、是我们自己去攀缘外境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回光返照,安住在往生净土的愿力中,不跟着感觉走,这时候就启动了心中的宝藏──法身、般若、解脱三德。

    所以《楞严经》说,我们的心,有两个门:一个是生死之门,一个是涅槃之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把过去带有感情的攀缘心,转成一种正确不颠倒的智慧!


净界法师


    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生死业力重?

    我们可以观察:同样念佛人,有些人临命终时,很容易跨越生死轮回,然后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往生到净土去。如果生死业力大的人,他就是跳脱不出去,他的生死业力太强了!

    什么叫生死业力强?

    《楞严经》上说:攀缘心重,生死业力则强!

    所以平常生活中,如果你的情绪,很容易被外境牵动,快乐和痛苦都很强烈,因为你的攀缘心太重,创造生死的业力也就强。如果你遇到不好的因缘,虽然有一点痛苦,但对事情都看得比较开,有点淡泊世事,你的生死业力也就比较淡泊,往生的力量强,容易往生。

    《楞严经》完全依据攀缘心跟安住心,来判断我们生死业力的有无、轻重。如果攀缘心重,容易被外境牵动,你念佛的功夫再大都没有用,还是跳脱不了感受的刺激所产生的妄想力。

    所以,修行人平常就要养成向内安住的习惯,帮助我们住于涅槃寂静,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临终的正念。

    所以说:整个生命的流转跟还灭,是你的心决定的!十法界的因缘果报,也是你的心决定的!

    这是讲到性具。所谓理具事造,理具是从体上来讲,事造是从相上、作用上来讲,体、相、用是一不是二。事造: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当我忆佛、念佛时,我的心就具足了弥陀的功德法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

    往生是从你心中栽培出来的!

    有些人说:唉呀!极乐世界这样远,十万亿佛土!倒不如往生到弥勒兜率天。理由呢?因为它在三界之内。正是外行人讲外行话!能不能往生跟距离没有关系!不用管它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果能一念相应,就算它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你照样往生;不相应,就算就在你家隔壁,你也去不了。

    讲这句话,表示你是心外求法。

    事实上,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不构成往生的障碍,是你的心准备好了,阿弥陀佛自然就现前。

    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你在念佛的时候,不要管它是十万亿佛土,或二十万亿佛土,只管你自己相应了没有?准备好了没有?你准备好了,阿弥陀佛就给你感应,阿弥陀佛随时可以跟我们感应,问题是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我们的思想,必须要调整为往生的思想。

    以蕅益大师的标准说,一个信、愿真实具足的人,临终十念乃至一念,都可以往生,就是一念相应就够了;如果你心态没有准备好,你的想法还是跟着感觉走,对娑婆世界的攀缘心还是很重,还想拥有、执取很多东西,信愿不具足。蕅益大师说,就算你把佛号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不得生。

    很多人以为念佛就能往生,这种观念是不对的!重点在你的思想准备如何。信、愿是根本,佛号是枝末,为什么我们要修观,就是要调整心态,将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让它在心中变现出来;对于娑婆世界的颠倒想法,慢慢就会改变。也就是从苦乐的相对、贵贱的相对、垢净的相对、粗妙的相对,慢慢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其实修行就是要跟自己沟通,我们过去熏习很多错误的想法,现在用道理跟你内心深处沟通;就是让现在的你,跟过去的你沟通,你必须说服你自己,你不一定要说服别人,说服你自己──要真实的放下娑婆,要真实的为菩提,要求生净土,这样就对了!

    所谓:修止观,观想念佛,就是进入到你的内心深处,跟你自己沟通;去纠正过去无量劫来,生命经验所留下错误的颠倒想法,这就是我们作观的目的,也叫做转识成智──把过去带有感情的攀缘心,转成一种正确不颠倒的智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观想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的好处呢?


净界法师


    本经的修学宗旨,简单说就是在这个观字,这是念佛法门中的一种观想念佛,透过这十六种观想方法,能够加强我们对极乐世界坚定的信仰和愿力,以达到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效果。

    怎么观想呢?本经当中有讲到两种观法:一种是事观,一种是理观。

    刚开始是事相的观察,也就是十六观中的前十三观,有三大段的观察:

    首先,先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我们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它的环境如何呢?本经清楚的讲出了四大主题:第一个是大地庄严,第二个是宝树庄严,第三个是池水庄严,第四个是莲华庄严。这四个主题,就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所受用的环境。

    其次,观察极乐世界的正报庄严,有三个主题:佛陀的庄严、观世音菩萨的庄严、大势至菩萨的庄严,也就是观想西方三圣的庄严。

    前面是观想极乐世界种种的正报、依报庄严,观想成功之后,第三个是属于动态的。也就是说:极乐世界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跟极乐世界产生一种相互作用,这个很重要!这是临终往生的一种观法──观想你生到极乐世界的莲华中,先观莲华合起来,再观莲华开后,见到虚空中西方三圣放大光明,照耀你的身心,当下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华开见佛悟无生。

    简单的讲,我们观想西方极乐世界,是先观想极乐世界静态的依报跟正报,然后再观想自己的身心世界跟极乐世界动态的相互作用。

    这样的观想有什么的好处呢?其实,这就是一种净法熏习!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真实功德相,当我们在杂染、不净的心中,观想极乐净土的殊胜庄严,以及西方三圣的庄严,自然会生起一种清净的效果。

    这当中有两大效果:

    第一个、净除业障:能够把我们过去生所造作的,那些杀、盗、淫、妄生死罪业,慢慢的消灭掉。

    第二个、生于佛前:这是约临命终来说,即能感应阿弥陀佛现前,接引往生西方。

    这就是本经所说的事相观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借那些庄严相,来启发我们往生的愿力!


净界法师


    智者大师在《观经疏》,还提出了理观,就是每一观都必须配合理性的观察。关于理观,智者大师作了一首偈颂,整个十三观,你一定要把这首偈颂,熟记在心,所谓的: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在这一首偈颂当中,有提到两个重点:

    第一个,是引导修行者云何应住。我们要永远记住修行人的安住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内安住。极乐世界的功德在哪里?就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它是自性里头本来就具足的。所以我们在修观时,一定要向内安住,不能被外境干扰,而产生任何的攀缘,这是修观的第一个观念。

    也就是在修观之前,要懂得安住在──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念心性。先求安住,再求调伏。如果你的脚跟没有站稳,那就没有任何的功德可言。所以安住的时候,是法界圆融体,而整个法界功德在哪里呢?作我一念心,就在我的心中。这就是摄用归体。

    第二个、依体起用,藉相修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当我们忆念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时,就已经进入弥陀的功德法界了!这是从一念心性起观,所以说是藉相修心。

    换言之:在修观的过程当中,重点不在极乐世界观察得多清楚,而是从观想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你的内心是不是产生一种向往、一种往生净土的愿力。这种心态很重要。这个观想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改变我们的心态,透过这个观想,净法熏习──把我们贪恋娑婆的心态,改成往生净土的心态。

    如果:你只是把阿弥陀佛观想得很清楚,信心、愿力不足,这叫禅定,跟往生没有关系!所以在修观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借相观心,重点不在那些相,而是借那些庄严相,来启发我们往生的愿力,这是我们修观的人一定要清楚的。

    总之,这里的理观重点:第一个向内安住,第二个藉相观心,这两个道理我们在修十六种观想时,一定要谨记在心,必须跟事观配合。透过如理如法的事观、理观双行,我们的心态就会改变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