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第五重的污浊相,名为命浊!

净界法师


    辰五、命浊

  命浊主要是识蕴引生的,内心当中一种生灭了别的作用,这主要是讲第八识。所以古人有时候把它说是:受蕴主要是前五识,由前五识引生的受;想蕴是第六意识;行蕴是第七意识;第八识是属于识蕴。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汝等众生,我们的见闻嗅尝觉知的这六根的明了功能,是元无异性,本来是一体的,本来是没差别的相状。我们前面说: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它依体起用的时候变成六根,但是它摄用归体的时候其实就是一心性。

一念心性是怎么产生六根的呢?
  众尘隔越,一念心性因为受到外境的牵动(尘:指外在尘相),比方说明暗,这种色尘的牵动;比方说,动静这声尘的牵动,所以把一念心性,就隔成了六种差别的功能,而产生了彼此的障碍。无状异生,所以心性表现在眼根就变成为见,在耳根名之为闻,乃至于在意根就名之为知,这六种作用。

  这六种作用,六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呢?

  性中相知,用中相背,这六根在体性上,当它摄用归体的时候,在体性上是可以相通的;比方说:你耳朵听到佛法的音声,你是用耳朵在听,听到以后你很恭敬,你双手就知道合掌,心中就能够称赞佛陀。你奇怪,你听佛法是耳朵,怎么会牵动到你的手,牵动到你的嘴巴呢?那就是六根它的内在有相通的作用。

  说:你拜佛的时候用眼睛看佛像,你就很自然拜下去,你眼睛看是眼根,那你拜佛是身根,作用的时候,它的体性是相同的,是互相配合的,配合得很好。所以它性中是相知的,内在的体性是可以互相的了知,但是它外在的作用却互相独立。我们眼睛只能够看色尘,耳朵只能够听声音,其实在用中,是独立的。所以六根它有它个别的独立相,也有它互相的相通相。
  同异失准,六根它们的关系,到底是相同还是相异,是很难有一定的标准。总而言之,相织妄成,六根的明了功能,跟六尘的尘境,交互作用构成我们生命当中,第五重的污浊相,名为命浊。

  命浊就更微细了,你更难了知它,那是内心当中一种了别的生灭相。在《唯识学》上说:去后来先作主公。这个明了性,它是最先来。

  你是怎么投胎呢?

  你就是那明了的心投胎到父精母血的色身里面去,那一念心识来投胎,那一念明了心;但是走的时候,哪个明了心最后离开,它一离开的时候你全身就冰冷。当然这了别性它是受业力主导的,我们的业力主导命浊这阿赖耶识,到天上到人间去投胎,就构成一个所谓的命浊。

佛陀讲五蕴构成五浊,主要是要我们在修行当中,你尽量不要依止五蕴来修学,不要跟着它走。五蕴的功能是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它真的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是存在的,但是你不能跟着它走,你依止它来当做你修行的本因,那就完了!
  第一个、你的功德容易破坏,第二个、你的功德变成有漏。所以佛陀讲完以后,他就正式开示了,我们看下一段就清楚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修行的时候,你尽量不要跟着你的感觉走!

净界法师


     丑二、依无生灭性合虚空喻

  佛陀告诉我们说:你一开始起修的时候,不管你修布施、持戒乃至于念佛,等等,你要依止不生不灭的一念心性来修学,不要依止五蕴的作用来修学,这样子才能够来合前面虚空的譬喻。

  (分二:寅一、弃浊就清。寅二、以喻合法)

  寅一、弃浊就清     就,随性的意思

  要我们远离浊相来合清相。舍弃污浊的五蕴身心,来随顺清净的法性。

这二段经文很重要,整个修行的纲要都标出来。
  我们一再强调,修行的第一步是很重要,你不要走错路了,后面再改来改去,什么回小向大那就很麻烦。你一开始就走对,高速公路你一开始就走对了,走得慢走得快那是其次,一个人最怕就是走错路。古人说:我宁可千年不悟,我都不要一日着魔。因为你走错路很麻烦,因为你那习惯养成了,所以宁可不要修行,你也不要走错路。古人这样讲,我宁可千年不悟,他是一个非佛弟子,他没有走错路,他以后学佛还会更快,他很容易接受一个正确的思考。你的思考错误了,谁拿你都没有办法,要改都没有办法改,佛陀跟你讲都没有用。所以这个地方就很重要,要认清路头。

  拣择真妄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佛陀说:阿难!你现在想要在六根门头当中来修学,而你今天在前面经文一开始就问我说,是要成就如来所成就的常乐我净的大般涅槃的功德。你一开始问我的是成佛的法门,你没有告诉我说你要生天、或成就阿罗汉、或成就菩萨。你一开始就问我说,如何能够正确的走上成佛之道?那我就告诉你,你在修学的刚开始的时候,就很清楚的能够拣择,什么是生死的根本?
  我们前面说过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你要依止五蕴来修学,就带动了五浊,这个是整个生死的根本。应该你要能够从这个拣择当中,找到一个不生不灭,圆满湛然的体性,来当做你修行的因地发心。

  这地方我们讲一下:

  我们现在很冷静的来看我们的身心世界,有二种相貌都同时存在,一个我们叫做本来的面目,一个叫做现在的面目。说:我这个镜子买来的时候,刚开始是怎么样,现在变成怎么样,这二个都要清楚。

本来面目,大乘起信论叫本来具。我们原本的面目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没有所谓的时间空间相,也没有烦恼相,也没有感受相,什么相都没有,就是一个明了的清净本性,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后来我们在三界一直打滚,打滚久了以后,就变成一个现在的面目,就是大乘起信论说的熏习成,经过无量劫六根六尘的相互作用,熏习成一种所谓的五浊的五蕴的身界,我们现在这二种相貌都有。
  这个五蕴身心我们一般的执取,可以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他生命当中的执取,偏重在色蕴跟受蕴;有些人他对色身很重视,对感受很重视,生命的追求大概都活在是在滋养色身,追求快乐的感受。这种人大概他生命的层次不会太高。

  第二种人、是比较好一点,他是活在想蕴,他对外在的感受淡薄,他有很多他个人的想法,活在自己想像当中。这种人已经比较属于知识份子,哲学家,都是比较追求心灵上的想像。


第三种人、是活在行蕴跟识蕴,这种人是很微细,一般是有禅定的人。有禅定的人,他对世间的五蕴他根本不看在眼里,那种禅定生起的那种殊胜的三昧乐,他对这世间的五蕴他没有什么感受。但是他活在一种行蕴跟识蕴当中,他对内在的生命还是一种坚固的执取,这个是有禅定的。
  但是我们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你尽量不要跟着你的感觉走,尽量不要跟着你的想法而走,你才能够达到成佛之道,就是你的方向要正确。

  那我们不跟着五蕴而走,应该怎么办呢?

  依真修学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你一个生死凡夫,你刚开始修学的时候,你的生命世界有二个情况:一个是不生灭性,一个是生灭的相状。那你应该要依止那湛然不生灭的性。当然这个依止就是你要起观,你日常生活要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来旋转。这句话最妙的地方在旋,因为五蕴它一定会干扰你,它跟你很熟嘛!它是你的老朋友,所以你要怎么样去跟它旋转?就是旋转它的虚妄性,把五蕴的虚妄相状慢慢的消灭,乃至于无生,达到无生。
        复还元觉,恢复我们众生本具的清净的觉性。恢复的意思是说,我们本来就有,把它恢复回来,把这表面上的五蕴身心把它旋转,恢复到我们清净的本性,最后成就元明觉,不生不灭的觉性,达到不生不灭的本性,来当做我们的因地发心。

        这个地方的因地发心是有证量的。蕅益大师说:这是圆教初住。以圆教初住心中的所缘境,这种不生灭性,来当做我们的本修因,你才能够渐渐的依止修学,而能够破无明证法身,达到佛果的修证。它这个地方是要我们弃生灭守真常,舍弃五蕴的感受想法,安住我们的不生灭本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你把它参透了,你大概就有资格开始修行了!

净界法师


        我们上一堂课讲到寅一、弃浊就清。

  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二种的情况:第一种是五蕴所成就五浊的相状,这个是一种表层的心识;第二是它内在的体性,也同时存在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二个是同时存在的。

  那么我们面对一个生灭的五浊相,跟不生灭的本性,应该怎么办呢?

  佛陀说:要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就是你刚开始在修学的那一念心,你的依止点是依止不生灭心,刚开始就是先找到你生命的依止处,接下来再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体,然后再用不生灭的本性起观,用空假中三观来旋转这虚妄性,来慢慢的恢复本来面目。


这段经文就讲到我们内心当中,整个《首楞严王三昧》的二大宗旨,一个依、一个旋。首先我们要找到内心的安住,我们讲云何应住,就是你要把身心世界当中,找到那个生灭性,把它安住下来。古人在开悟以后他说:哎呀!我终于找到我的歇脚处。像那赵州禅师八十岁,赵州八十犹行脚为什么呢?只为心头未悄然。赵州禅师去行脚的时候,有一个禅师就诃责他说:老老大大云何尚无住处。你年纪这么大了,你还没找到一个地方安住下来,还在那地方跑。
  他的住处,不是说外面我住一个小茅棚,那不是住处,是你内心当中怎么还找不到家呢?老老大大云何尚无住处。

  《楞严经》就是说,在整个生灭的流转当中,你找到一个安全的家,然后你住下来,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住下来不是大事已办了,你还有很多很多这些虚妄的力量要去消灭它,所以要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用空假中三观来旋转这虚妄的力量。所以你要掌握一个依、掌握一个旋这二个字你就知道怎么修行了,你就有资格闭关了。


古人说:在闭关当中,观行提起来的时候,古德讲四句偈诵说: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闭关的人他内心当中,他不管是经行、拜佛、吃饭、睡觉,他的心是回光返照的,照了他的清净本性,先安住下来。安住不是没有事,心心息幻尘,用空假中三观对治自己过去的习气。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世间上没有所谓的对错、没有好坏,真实功夫提起的人他没有是非。

  回光返照是这样子,我们回光返照才能够看到生命的全貌,问题在这里。

  有一个大学教授他教美术的,新生进来进到美术系以后,这老教授第一堂课:

  他说:我们今天学画画,首先要知道一个观念。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白纸,老教授在上面点了一个点,问所有学生:你们看到什么?

  所有学生都说:我们看到一个黑点。

教授说:这一张纸有百分之九十九是空白的,你们只看到黑的那一点,你们这样子不可能做一个好的美术艺术学者。
  这意思是说:我们往往失去生命绝大部分的心性,而只是追求生命当中某一个点。这是个问题,你追求这个黑点,结果你不能掌握大局。

  我相信很多人有闭关经验,我们平常在日常生活也不觉得五蕴身心的可怕,但是你一开始摄心的时候,五蕴开始反弹,一定开始反弹。后面那五十阴魔,色蕴有十种阴魔,受蕴有十种阴魔,乃至于受想行识,各有十种阴魔,构成五十阴魔。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事情,你开始对治它的时候,它就开始抗拒你。所以你看,你越对治,烦恼越重。你平常拜一百拜的时候,你不觉得,你要是一天开始拜一千拜的时候,你一到拜佛时间的时候,你就非常的讨厌,有时候会不想拜佛,有时候不想念佛,甚至于想说干脆出去就好!


 那表示你真正开始用功了。问题是你怎么办呢?
  只有一句话:不要跟着你的感觉走,你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就是不管它。

  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想法开始用功的时候,它会变得更强烈,如果你说修行好像都没有什么特别感觉,那表示你都没有在修行,你就是过去的老样子,你以前是怎么样,你现在还是怎么样,只是你这一段时间多了一点善业的力量,积集一点善业,你根本对五蕴的五浊力量没有对治。一个人要对治,他一定先有烦恼的反弹。

  所以你看打佛七的人,越打烦恼越重,这个都是有在用功,因为他把烦恼逼出来。问题是你逼出来以后,你怎么办?

  第一个、你要怎么安住你的心,烦恼一直在干扰你,它告诉你很多事情,它给你很多讯息,你要怎么办?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所以这一句话很好: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第一个、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你的感觉走,不能拜要他拜,然后你观想这个是虚妄的,开始对治它、破坏它。这就是我们整个《楞严经》第一个依、第二个旋,这二个字你把它参透了,你大概就有资格开始修行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先求不动再求随缘!

净界法师


    寅二、以喻合法

  前面是讲到修行的观念,以下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浅显的譬喻,来合我们返妄归真的深妙道理。

  
初成调伏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
  
这个地方包括调伏烦恼跟断除烦恼这二件事情。

  
(调伏)比方说,我们现在有一盆很污浊的水,这个水有五层的泥土,从上到下有五层的污浊,那这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要把它澄清,这污浊的水不能用,喝也不行,洗也不行,对不对?那怎么办呢?怎么让它澄清呢?贮于静器,这污浊的水你不要一天到晚去动它,放在一个寂静不动的容器,先找到一个安定的容器,把这污浊的水放下去,放久了以后,静深不动,寂静的力量强了以后,这水就不动了。

  
蕅益大师说:静深不动,就是观行力深。我们开始遇到什么事情,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开始不被五蕴所迷惑了,开始去照了我们生命的根源,开始不迷、不取、不动,久了以后,沙土自沈,污浊的泥沙,这种泥土慢慢沉淀下来。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讲:圆伏五住烦恼,烦恼伏住了,不动!

  
这时沙土沉淀以后清水现前,这个地方是真理现前,二空真理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客尘烦恼包括了断除界内的见思,也包括伏住界外的无明,阶位在圆教的十信。

  
终成断除

   
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断除)去泥纯水,前面我们透过不迷、不取、不动,把这泥土沉淀下来以后,接下来把下面的污泥拿掉,这时候永断根本无明,这个无明再怎么动都没关系,这时候你要怎么动,东去西去都可以,这是圆教初住乃至于到妙觉的佛果,都叫作永断根本无明。

  
这时候他的身心世界是什么相貌呢?这以下佛陀讲出二个相貌:第一个、明相精纯,因为他泥土拿掉了,他怎么动都可以,这时他依止的是一种法性的五蕴身心,他内心当中充满了清净光明,自受用叫做明相精纯。


他受用一切变现,这菩萨随着他身心世界种种的悲愿,他能够变现一切十法界的五蕴,千江有水千江月,来到众生的世界来度化众生。一方面有自受用身,一方面有他受用身。不管怎么样,总而言之,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他的身心世界不再被五蕴的烦恼所干扰,而所做所为都合乎常乐我净涅槃的四种功德。

 

 这个譬喻就很清楚,我们前面讲说依止不生灭心,来旋转虚妄,下手处就是这四个字静深不动。我们之前讲过很多次,《楞严经》不强调断烦恼,因为烦恼是五蕴生起的,而五蕴的本性就是清净本性,你把五蕴断了,清净本性也就断灭。所以它的意思就是静深不动。

  
我们看这譬喻是很妙,你看它一个污浊的水,佛陀没叫你加什么清洁剂,反正你就是把它不动就好。刚开始你就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先求不动再求随缘,这个很重要。

  

一个初学者他就很多理想要做这做那,那祖师大德是不同意。就是你这个水要先不动,你要先念念照常理,安住不动,让整个五蕴的烦恼相先沉淀下来,自己先求不动。



这地方等于是把整个我们修行的依止处,所谓的依不生灭心为本修因,找到以后,在不生灭心里面住下来,然后安住不动。这是整个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第一个重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烦恼的处所都不知道,你怎么去调伏它呢?

净界法师


    壬二、应审详烦恼根本     

  本经讲到修《楞严止观》有二种道前基础:第一个审察因地发心(前面讲过)。第二个就是审详烦恼根本。当我们心开始安住在一念心性不动的时候,接下来你要好好的详细的去观察,烦恼的根本到底它是什么相貌,第二个它的处所在哪里?

  (分二、癸一、总劝审详。癸二、正示审详)

  癸一、总劝审详  先拢总的劝勉我们,要好好的详细的审查烦恼的根本。

  正修有功


真正发心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

  
这个地方有一点承前启后,讲到第二种决定义,把前面的观念再重复一下。


  佛陀说:阿难!我们都是发了菩提心,要修学菩萨道,而且对菩萨道这么多难行能行的种种的行门,生起了勇猛心,丈夫自有冲天志,不成佛道誓不休。这当中你也真正的找到你的生命的歇脚处安住下来了,已经舍弃了一些有为之相。

  
刚开始修行第一件事情,先把心安住下来,先找到你心中的家。找到家以后接下来干什么呢?

  
具足智慧

   
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当我们心安住以后,接下来要好好的详细的去审查,我们整个烦恼的根本是什么?



烦恼的根本这里讲出二个:无始生死以来,发业的烦恼跟润生的烦恼这二种。这二种到底要好好的审查什么呢?是谁作谁受?作是讲因地,因地是谁来造作,结果又是谁来领受,作者是谁,受者是谁?

  

佛陀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佛陀以下讲出一个理由:

  

盲修无益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详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说:阿难!因为你今天要修学的是一种无上菩提,你的结果是无上菩提。在因地的时候,假设一开始不能够去审查烦恼的根本,那你就不能了知在我们身心世界当中,那个根尘的交互作用,六根接触六尘,产生种种的烦恼,这个烦恼到底是在什么地方活动,到底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假设你连烦恼的处所都不知道,你要怎么调伏它,怎么样成就如来果位?



说:有很多的法宝要对治烦恼,但是烦恼在哪里你都不知道,你怎么调伏它呢?

  

这段经文讲出了二个重点:

    一、谁作谁受,烦恼在哪里?后面会讲到,其实就在六根当中。

    二、烦恼是什么相貌?本经讲到二个,发业烦恼跟润生烦恼。

  

其实这二个烦恼都是以攀缘心做根本,都是向外攀缘,只是它的微细跟粗浅,微细的就是所谓的发业烦恼,它有发动业力的功能。这就是在十二因缘当中的第一支,所谓的无明也就是我们心中的我执跟法执。我执跟法执很多人可能不懂,简单的讲,《唯识学》讲一句话很简单,就是有所得的心。

  

我们总是觉得外在总是有好的东西可以给我们追求,真如就不喜欢守住它的本位,真如不守自性就喜欢向外面动。说:你为什么向外面动呢?因为你总是觉得外面有一个东西让你去追求,有一个真实的东西、有所得,这个就是我执跟法执。你有所得的那一念迷情,就造成了发业烦恼。

  

其次,当烦恼把业力创造出来以后,必须有一个润生的烦恼,生就是有成熟的意思。把已经造作的善恶业力,把它成熟成为一个有得果报力量的种子。我们造很多业力,来生不一定得果报,不一定!你要去滋润它。

  

是谁来滋润这个业力呢?

  

就在十二因缘当中的爱取。我们对于三界种种的爱取,就把第八识当中有漏的业种子加以滋润,而变成是一种受生的力量。

  

所以我们在三界中投胎,要有二种烦恼:第一种、发业,你过去有一种有所得的心,发动了善恶的业力;第二个、你对三界果报,你要很喜欢这个三界果报,你才可以把这个业力滋润。就像这种子,你有种子你不能吃水果,你要施肥、浇水去滋润它,滋润正是我们的爱取。

  

一般来说,禅宗跟净土宗,对烦恼的态度不太一样,禅宗的对治,它直接针对这发业无明,你从什么地方来?他破那个有所得的心,我法二执。净土宗它比较对治爱取。你看净土宗,特别是印光大师,比较明末以后的净土大师,很少提空性的道理。说:你爱取,没关系,不妨碍往生,你把对三界的爱取,转成对净土的爱取,换个方向,你那个心、感情改变一下。同样的感情,你看净土宗的发愿,它有所得、有所住。当然净土宗他所住的来生,把心住在净土,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因为他是透过对阿弥陀佛一心归命,而构成感应道交。

  

所以他这二个是不太一样,净土宗它比较偏重在爱取的转变,禅宗比较重在对治心中的有所得。

   

总而言之,这二个都是属于在六根当中的二种攀缘心,一个是微细的发业烦恼,我法二执,一个是粗浅心中爱取的攀缘。这二种烦恼都保存在我们六根门头当中,不断的活动,这个你应该要清楚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若人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净界法师


       癸二、正示审详

  前面是一个总说,这以下就正当的指示,应该怎么样去详细的审查,烦恼的根本跟烦恼的活动处所。

  (分二:子一、立喻。子二、示法)

  子一、立喻

  正  明

         阿难!如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


佛陀讲出一个世间上容易了解的譬喻说:解结之人。
  阿难!有一个人在绳子上打一个结,要其他的人把这个结解开来。不见所结,如果这个解结之人,根本不知道这绳子的结到底结在哪里,他又怎么能够把这绳子的结解开来呢?他连结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解开呢?

  翻  显

        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人听说过虚空被汝隳裂,虚空被谁破坏。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虚空是无形无相的。既然虚空是没有形相的,那又怎么能够成就结,又怎么能去解开呢?连结都没有怎么解开呢?

  这个意思到底要讲什么,为什么把虚空讲进来?


我们前面安住在不生灭的本性,不生灭的本性你不用修,因为虚空没有结。你安住在不生灭的本性,你到底是对治谁?你不是对治你的心性,因为你的心性没有必要对治。这时候你看看你外面的那些,开始向外去看你的六根产生了种种的结。
  后面佛陀会讲,我们每一个根都有六种结,动静根尘空灭,这到后面会说明。

  也就是说其实心性是没有结,但结是在你的六根当中,你要去对治的是六根。所以安住心性,但是你真正的战场是在六根,你对治的烦恼是在六根。安住的地方是安住,安住归安住,就像我们今天,我们住在这个家,但是我们工作有工作的环境,你要注意你的工作环境,但是你也要住在你的家,家归家,工作室归工作室。这个地方也讲到,安住归安住,对治的处所归对治的处所,理事要分清楚,理上是安住性,在事上在六根对治。

  子二、示法


前面是譬喻,这以下详细的指示,他所修的法门。
  (分二:丑一、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丑二、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

  丑一、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

  先详细的指示,众生的颠倒处所(烦恼的处所)来合前面绳子结的譬喻。

  (分二:寅一、总示结根。寅二、别示结相)

  寅一、总示结根  先拢总的解释六根的结,结到底在哪里。

  标举处所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


到底这绳子的结是结在哪里呢?烦恼到底在哪里活动的呢?
  佛陀就直接讲出来了:就在我们的身心世界当中,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门头当中。

  所以,云何应住?住在心性。云何降伏其心?就在六根中降伏。这个观念要很清楚。

  出其过患

        六为贼媒,自劫家宝。

  为什么这样讲呢?六为贼媒,自劫家宝。六根是一个贼的媒介。

  什么叫媒介呢?

这一段古人说:六尘是外贼,色声香味触法,一天到晚诱惑我们干扰我们,这个叫外贼。我们的六识是内贼,产生很多的虚妄分别。那么六根刚好居在中间,刚好是内贼跟外贼的一个媒介,内贼通于外贼,你要是没有六根做中间的话,没有六根的媒介,它们二个不会在一起的。所以本经在讲二十五在讲圆通,它特别重视六根门头,因为它刚好居在中间。外面是六尘,里面是六识,六根刚好是在中间,所有的烦恼都在六根里面活动,所以把六根控制好了,内外全部安定,所以它是贼的一个媒介。
        它的功能是什么呢?

        自劫家宝。因为六根的作用,破坏心性当中的本具功德,不能显现。

  显为结处

        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由此六根门头的念念虚妄分别,产生发业润生二种无明,使令我们众生世界,众生世界指的是正报。有情众生的六根当中产生了缠缚。缠缚就是前面说的发业烦恼跟润生烦恼。我们六根当中开始被二种烦恼所系缚,而对外在的器世间,器世间指的是六尘。外在的六尘就不能超越了,因为从今以后,眼根就不能超越色尘,耳根不能超越声尘,乃至意根不能超越法尘。
  蕅益大师讲出一句话来形容六根:六根,迷之者为六贼,悟之者为良民。

  你说:那我从现在开始眼睛都不看了,耳朵也不听了。那你也完了!不是这个意思。你该看还是要看,该听还是要听,但是你就是观照力要现前,不是叫你不要看。你说从今以后,你就买二个耳塞,把耳朵塞起来。那你不是在修《楞严经》,你是在入无想。这个地方的意思在旋,转外境,不要被它所转,观照力现前。

  在这个地方古德讲一句话说:若人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重点不是外境,重点也不是你内在的六识,重点是你那中间的六根,你在六根当中观照力要现前。它这个地方无心于外境,就是说无心道人。你看那交光法师在讲《楞严经》,他讲一句话不错,他说:舍识用根。这句话很重要,不要用你的想像,用你六根的知就好。所以我们遇到事情,知道但是不要想像,知道就好,但是不要想像;就像镜子一样,知道,但它走的时候心中没有留下痕迹,舍识用根。


经典上有说:供养十方诸佛,你比不上供养一个无心道人。这个地方是说:十方诸佛还是一个外在的尘相,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你内心当中能够生起一种无心的观照,这才是真实的功德。这句话有点鼓励大家要回光返照的意思。
  回光返照,到底是照什么呢?就在六根当中回光返照。(修行的处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