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获益报恩。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宝者。物之贵者也。宝王。则又贵中之贵也。佛为九法界之尊。故喻如宝王。愿我得证菩提之果。成宝王佛。此愿自度也。还来三界度恒沙众生。此愿度人也。自度度人。皆获宝王。是菩萨之深愿也。即将此深愿之心。奉敬于尘沙刹土诸佛。以报吾佛之恩。佛恩广厚非此不报。然凡欲酹人之恩者。不论何物。总不过博得人一喜而已。纵有至贵之酹。彼若不喜。未可云酹也。佛无不具。佛无所好。欲令佛心欢喜。惟有度生而已。阿难以度生而报佛恩。深得佛心欢喜。阿难可谓善知报恩者也。有欲报佛恩者非效此不可。
三对佛发誓。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低首下心曰伏。具此恭敬。请佛证明我之誓愿也。誓愿而欲证明者。无人知。可进可退。明之于人。以示坚绝不退也。五浊恶世。人所不愿到也。而阿难誓愿先入。则度生心切。不畏艰苦可知矣。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此愿度尽众生。方证菩提。此愿深而且大也。众生不尽。不出恶世。入恶世虽难。暂入犹可。常愿处于恶世。其坚忍卓绝之力。岂泛常之士所能具耶。泥洹。即涅槃之异音也。但此泥洹。不作证果解。此言度生后。安处无为。名为取泥洹也。
四祈加速成。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生死不能缚。名为大雄。魔外不能扰。名为大力。能令众生离苦得乐。名为大慈悲。此句表佛也。微细惑。以小乘论。即三界思惑。以大乘论。即俱生烦恼。言颠倒之粗妄想虽除。微细妄想犹在。希佛更为销除也。烦恼不尽。觉道不圆。不能登无上觉。是故欲登无上之觉。非除细惑不可。欲分身十方。普度众生。非坐十方道场不可。是以欲度众生。而求早登无上觉也。可知阿难希除细惑。明为自利。暗实利人也。
五誓愿不退。
舜若多性可销亡。铄迦罗心无动转。
舜若多。此云空性。铄迦罗。此云坚固。世间最不可坏者空也。纵使有大势力。可以将虚空销亡。惟我坚固誓愿之心。终不动转。经云。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悬。终不为此苦。退失菩提心。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