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

果不是已有而生,也不是前无而新生,那么,这些明明显现的果法又是怎样出生的呢?答:如《宝鬘论》所说:“譬如幻化象,无来亦无去,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世间如幻化,无来亦无去,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

问:既然果不是已经有而自生,也不是先前无有忽然产生,那么我们面前明明显现的这些器情万法,每一种都有它的相状和作用,这些明明显现的果法,你说是从哪里来的?
回答:这种情形就像幻化一样,只是因缘聚合时忽然现了一个假相,对此就假立为“生”。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真实的法生。

我们来看幻化。一个精通咒术的幻师开始念咒,加持他眼前的一盘石子,忽然虚空中现出了一只象,这只象有来处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从象篷里牵出来的吗?是从东方、南方等某一处走过来的吗?稍微观察一下就知道,这虚幻的象并没有来处,这只是因缘和合时现出了这只象的假相,这之前并没有它的来处。等到咒师的咒力消失,虚空中的象隐没了,也没有去处!

幻师正持咒加持的时候,有只大象很清楚地现了。正现的时候,它有住处吗?没有的!真实的法是有它的住处。而现在观察时,一点都得不到,所以没有住处。世间上的事物都是这样子的。

比如一个杯子,不观察时认为它安住在桌子上,但观察时并没有一个杯子存在,这个杯子只是一个假相,哪里有它安住呢?观察时,能住者没有,所住的桌子也没有,本来就没有“住”。就像幻化的大象一样。

只是人们有愚痴心,认为幻化的法有住处。比如当时观众看到了幻化的象,真的认为空中有一头大象。大家在谈论:今天这头象真的好大,有四、五米高,站在虚空里。但这只是一种内心愚痴的认为。

人们都承认幻化的象马完全是虚妄,这是以什么根据说的呢?幻化的象马最初没有从任何地方产生,根本不见来处;最终也没有去任何地方,不见有去处;现在也只是除了对一堆石块念咒等之外,并没有其它的法。因此,仅仅是忽尔显现,对此安立为幻化的象马。

人们都承认幻化的象马完全是虚妄的。一般的老百姓都会说,那是假的、是个幻术,而不会承认是真实的事物。为什么会这样承认呢?如果他们看到了这头象的来处、住处或去处,去寻找时,真的能得到实在的大象,那就不会说是幻化。

幻化的象马最初并没有从哪里来,所以没有来处,最终消失的时候也没有到哪里去,所以没有去处。而且正现的时候,当时也只是一大堆的石块加上念咒,除此之外,一无所有,所以也没有去处。这是本来没有的假相,哪有什么来处、住处和去处?

幻化师是最明白不过了,他看这些人一个个痴迷得很。如果大家都不愚痴,谁掏钱去看他的幻术?人们的愚痴心很重,偏偏喜欢去看。幻化师觉得很好笑,他想:我师父教我这一手,天天都可以赚到钱,其实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着这一堆石块念一念,什么也没有,正当显现的时候,他也知道没有。因此,仅仅是忽尔显现,对此安立为幻化的象马。(“忽尔”代表一个意思,不能说它原来有准备,又怎么样出场了,很恰当的描述是“忽尔”就现了,戏弄一下罢了。)

比如,在镜子里现了一个景象,你去抓,抓不到任何东西,这就是幻化。或者水里显现了月亮,你用双手想把月亮捞出来,但得不到,也是幻化。

又比如,在一个幻化的餐厅里,摆了很多水果,来了一位幻化的人请你吃,你拿起来一吃,没有!这儿有北京烤鸭,拿起来一咬,也没咬到什么。想拉门出去,手一拉,没有门!意思是这些事物真正去观察的话,什么也得不到,所以人们会说这是幻化。

又比如,人们之所以承认银幕上的影像全是幻化,他是有理由的。理由是:来,找不到来处;去,找不到去处。正现的时候,可以到那张幕布上去找,哪里找得到呢?一个微尘也得不到!所以就说那银幕上显现的都是幻化的光影。

梦中也是这样。在一张不到两米的小床上,睡着了就做梦,梦见老虎来了。在醒者看来,没来什么老虎。那么,这梦中的老虎有来处吗?无论在屋里、屋外、房顶、地下到处去找,连老虎的一根毛也找不到,并没有一只老虎进来。而观察做梦者身上的每一个微尘和每一个心念,也是一丝一毫的老虎都找不到,因此没有来处。

而正显现老虎的时候,这个人非常恐怖,这个老虎张着血盆大嘴要来吃他。正当显现时也是一无所有。老虎在什么地方?根本就没有住处。但做梦的人误认为有老虎,一下子吓醒了,心脏“咚、咚、咚”地跳,一看时间:凌晨一点,这时候老虎完全无影无踪了。有去处吗?也没有去处。

梦是这样,水月、阳焰、海市蜃楼等的比喻也都是这样,无来、无去、无住。其实,器情万物全都是这样,只是由于我们的实执心太重,一直执著有个真实的法,有它的产生、安住和灭去。其实根本没有!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2 15:50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对芽果等法来说,生、住、灭的相也是如此。

“芽果等法”,就是指所见、所闻的一切法,全部是空花幻影。

比如一朵花,如果是实有的事物,应当生要有生的踪迹,去要有去的轨迹,住要有住的地方。但花只是一个虚幻的相,哪里有它一步步地走来呢?所以没有来处。又哪里有它一步步地离去呢?所以也没有去处。正现的时候,只是一刹那的假相,哪里有它的住处呢?所以也没有住处。
比如一个皮球通过门滚进来了,我们看到它是从门外的某个地方滚进来的,但梦中的球怎么有“来”呢?既然只是假相就不是有个东西过来、安住和离开。所以说无生、无住、无灭。

无始劫以来以无明不认识这一点,也只是自己不认识而已,事实上,芽果和幻事没有什么不同。只要对此深入思维,肯定会对无生和缘起义产生定解。

“无始劫以来以无明不认识这一点,也只是你自己不认识而已”。不认识就只是自己糊涂,万法的真相就是这样。事实上,芽果和幻事没有任何不同。如果你能对此深入地去思维,肯定会对无生和缘起义产生定解。

这个道理再推广到林林总总的内外显现法上,无一不是如此。换言之,乃至存在能、所二现分别的习气之间,将会显现种种的有事。这一切有事,最初产生时,并没有从任何地方新的产生;当下显现时,也只是以习气力显现,故没有任何自性存在;最终消尽能所二取的习气而不再显现时,也没有到任何地方去,仅仅是在远离二取的无分别智的境界中不显现而已。所以说,一切诸法皆如幻化。

这就是说,乃至存在能、所二现分别的习气之间,将会显现种种的有事。这一切器情万法的显现,外在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内在有六道有情,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身体上有心、肝、脾、胃、毛发、血水等等。我们去观察这些东西到底从哪里来的?其实都跟梦幻一样,只是因缘和合时忽而显现的假相。

一切事物最初产生时,并没有从任何地方新的产生。不是说先前有一个东西在门外,现在到门里面来了,不是这样的方式。我们说张三来了,从窗户进来的;李四来了,从门进来的;王二麻子来了,从地下冒出来的,总得有个来处才能说“来”。如果什么来处都没有,说他来了,那是不成立的。任何的来处都没有,怎么能说有“来”呢?

正当显现时,也只是习气力所现,因此没有任何自性存在。比如一个人有眼翳时现了海螺的黄 se,这只是由他的习气变出了一个假相,怎么会有这个“黄 se”的自性呢?正现的时候就是无自性。

最终消失呢?比如说白云消失在天空中,这只是一种表达。并不是有一朵云,它一跑,跑到虚空的宫殿里去了,其实根本没有去处。同样,最终消尽了二取的习气而不再显现时,根本不是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你不必要费心思去找它到哪里去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去处。仅仅就是在离二取的无分别智的境界中没有了这种虚妄的显现。比如有眩翳的眼睛见到虚空中有花。后来显现的空花没有了,这只是眼睛正常了,空花的错觉消失了,有必要问空花到哪里去了吗?有必要找回空花吗?所以说“一切诸法皆如幻化”。

摄义:种种有事显现,悉皆无实,以远离自性有无生故。

假如是真实的一个果,它要么是有而生,要么是无而生,不会有其他情况。但是有而生不成立,无而生也不成立,因此任何显现的果都不是实有的法,因此说是无实。

我们观察,原先认为实有的城市、实有的人、实有的高楼,观察来、观察去,最后发现全部都是幻化。现在只是凡夫实执的习气特别坚固,就感觉是很坚硬的房子、很坚硬的石头。如果习气完全消除,就没有任何障碍。证得空性之后,就根本不是世间的境界。凡夫所认为的时间、空间、物质的观念等通通会被打破,时间上一念即无量劫,空间上一尘中现尘数刹,数量上一多相即,功能上六根互用,像这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转依功德都会显现。

也正因为如此,等到心转依之后,就开始显现净土。菩萨登了八地就得到净土自在,最后消除实执习气的结果就会达到这样。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大缘起因

是对诸法的因、体、果都作抉择的正理。

以下分成四段详细解释:一、解释缘起;二、解释缘起因;三、以缘起因推断万法无自性;四、指示缘起的究竟义。

一、解释缘起

释词:何谓缘起?《入中论》云:“所有缘起法,以和合为相。”缘起的自相即是因缘和合。譬如以种子为因,水、土等为缘,因缘和合时,就产生果实。果实是一种缘起的法,而不是非缘起的独自成立的法。

什么叫缘起?《入中论》说,缘起以和合为相,好多个因和缘和合在一起就会生果法,叫做“和合”。只有孤因没有缘,并不会生果,只有缘没有因,也不会生果。一切万法的产生,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比如月亮和水一和合,就出现了水月,光是月亮出不来水月,光是有水也不显现水月,所以水月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以此推广到万事万物,无不如此。比如我们做饭,饭能凭空出现吗?当然不可能。只放米就能做成饭吗?也是不行的。必须米、水、火和时间等各方面的因缘都和合到位,才做得出饭。这就是缘起的意思。比如面前有一面镜子,人一走到镜子前,因缘一和合,就显现出影像。万法就是这样的规律。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来。除此之外,找不出一朵以自己成立出来的花,也找不到一碗以自己成立出来的饭,也找不到一个以自己成立出来的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自己成立出来的人和事物。我们每个人有这一堆的肉体色法和受、想、行、识的心法,这个五蕴的果并不是自己成立出来的,而是由十二因缘演变而来。为什么是这种长相、这种受、这种性格、这种命运?方方面面、一点一滴都是由因缘显现的。由今天我们自己造业的情况,以如是如是地造因,后世的命运也就决定了。根本不必要在心外去找什么办法,就看你自己是什么缘起。你的缘起很殊胜,将来的果就很殊胜,你的缘起并不那么殊胜,那将来的果也就不那么殊胜。所以一切命运都是由因缘造就的。

《显句论》云:“是故,一切法的产生观待于因缘,即是缘起生之义。”

《显句论》中说:一切法都要观待因缘才会生,绝不可能自己成立出来。观待的意思是说,果法没有自主权,完全看因缘来决定。既然是观待因缘,就没有任何自在。比如一朵花它能自在地说,我要怎么开就怎么开,我想大一点就大一点,想小一点就小一点,不想五片叶子想一百片叶子也行,有这样的事吗?花是没有任何自在的,完全是因缘在决定它。

从我们自己来说,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以吗?没有这种因缘,能不能现出这种相呢?我们能飞吗?能吃一百碗饭吗?能住世三千年吗?能突然就遍知一切吗?任何事不是凭想象,必须因缘和合才会显现。

一切法的生都是缘起,至于我的头发是怎么长,长多少根、什么颜色、粗细、软硬等,颜色如何?形状如何?排列如何?我的牙齿是怎么样的,我身心各方面的状况如何,我人生一段段的遭遇如何,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由因缘来决定。如果今生不努力的话,基本上就跟立命之前的袁了凡一样,完全受着宿世因缘的支配。其实,这不是宿命论,你当下就有主动权,现在有新的因缘配合进去,它又会变。总之任何法的出生都是由因缘支配,是因缘造成了它,而不是它自己就独立出来,这就是缘起的正见。

下面简略解释一下内外缘起之义:

(一)内缘起
内有情是由从无明到老死间的十二缘起而生,比如今生的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由前世的无明、行这二支而生,而后世的生和老死则观待着今生的爱、取、有这三支。因此,有情的流转唯是因缘而起,离开缘起,则无一法存在。

一般的人,只看到轮回连续剧里很短的一段,并不知道来龙去脉,所以根本没有生命缘起的观念。只有去观察十二缘起,才会明白生命的流转都是由心上的缘起而决定的。

由于前世以无明造了业,这个业在八识田里熏成了种子,到种子成熟的时候,就转成今生入胎时的果位识以及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是现在这一世的果报,这样的果报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投到这个妈妈的胎里面来,然后出现名色、六入等,十个月后就出生,生到这个世界上又是这样的相貌、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感受呢?其实都是前世无明造业的力量感召而来。

后世自己会如何呢?后世的生和老死就取决于我们今生所造的爱、取、有这三支。自己每一天当中是怎么爱的、怎么取的、又怎么成了有,是以这些因缘来决定自己来世的命运。到底来世是会生在恶道,还是会生在善道;是会生在娑婆世界,还是会往生净土?完全取决于现在自己的心怎么来做。

一层一层的缘起观察下来,处处看到流转的无自在。刚刚说的一朵鲜花,它不可能说我要胖一点,就随它的意;也不可能说,我要长出十八片花瓣,就长出十八片花瓣;我不要黄 se,我要红色,这都是不可能自在的。它有自在的话,就可以摇身一变,怎么样都可以,但是没有这样的事。

我们投胎的时候,这个果位识一下去的时候,它确实被业力推动下去的。推下去之后,过去世以无明造业,在八识田里熏了很多的种子,其中哪一个业种子先成熟就现行出来,驱使着心投到那一道里。这一投过去,它携带着过去世熏习的一切种子,按照业成熟的次序,一个一个地成熟,这就是所谓的引业和满业感果的问题。引业就是牵引着心投胎的那个业,投下去了就决定了这一世生在那一道里。而满业是决定这一世的种种差别果报。不要认为,我这一生是运气不好,而造成了这种命运。要想到,前世造的无量的业不会不起作用。所以“一切由业决定”才是正确的见解。

正投胎进去的时候,前世熏的种子都带过来了。这个时候,有了业识的投胎,就会出现这一世新生命的最初位——所谓的名色。“色”就是色蕴,指物质的部分;“名”指四种名蕴——受想行识,是心法的部分。那么为什么叫它“名”呢?就是因为在入胎最初的时候,受精卵可以看得到,而心识是看不到的,因为心识没有红、黄、蓝、绿等的颜色,长、短、方、圆等的形状,所以就称为“名”。到底它的相状如何,这是没办法展示出来的。

这里要看到:如果之前没有业识投胎,而只是精血的话,并不会成为名色。而一旦有了识加入,就顿时生起名色,这时叫做“受孕”,就是有了新生命了。之后,由于业识力量的驱使,色蕴的这部分会随着业力一层一层地转变。

想一想,入了胎之后,有什么自主权呢?能坐在子宫里当指挥家,指挥这个胎身上发生的一切生理变化吗?根本不可能,不由你自主地七天七天这么变。变了之后,六根就长出来了,叫做“六入”。就是胎身已经成形了,有了人的形象。这只有先成就了名色,才会有后面的六入。如果没有识加入,不成为名色,仅仅以受精卵自己是不可能出现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等的六根之身的。
有了六入才有触,也就是这以后才有根、境、识和合的触;而有了触,才有苦乐受。因此,一切都是以前前为因、后后为果。是这样由因缘而一层一层地现起。

那么未来又怎么样呢?你在受的时候,只要有无明结合进去,就有爱。有无明结合,受苦当然生乖离爱,乐受也生不离爱。大体上就分这二种。其实是有无数种的爱,从主要的倾向上说,有想去抓的心叫做不离爱,有想排斥的心叫做乖离爱。
这样有了爱,马上就取,你的心控制不住就要去取,想去抓取、攀取、夺取。

有了爱和取这二支一滋润,就成了“有”。这个“有”是对于因取果的名字,虽然现在还没出现果报,但已经有了决定感果的势力,所以称它为“有”。

大家口里经常说“了生死”。可问题是一天有多少爱取生出来?只要有爱取,就会增长成“有”。而成了“有”,就脱不出生死。你说:我不想再来轮回。可是由不得你,已经“有”了。“有”了之后,就不得不投胎,后世也就来了。

这个十二缘起的链子,它就像一个无形的锁链,把你生生世世锁在轮回里,解脱不了,一层又一层的系缚。好像是一个无期徒刑的生死囚犯,呆在轮回的监狱里,这个围墙还没跳出去,后面又筑起了无数道的围墙,出生死好难哪!为什么从无始以来直到今天还没得到解脱呢?今天这里有个好吃的,口水就出来了,这就有“爱”;马上拿过来吃,就又有“取”了;不打招呼赶紧吃了,那就有了恶趣的“有”;下恶趣的一支“有”又有了,是这么严重!

所以我们只是不感觉,其实每天都会造很多的恶趣因和生死因。这些方面一点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停止轮回呢?就是这么难,刹那刹那都毫无自在地受着缘起律的支配。

因此,有情的流转都是缘起。离开缘起,就不会有任何世间法。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人,没有一朵独立存在的花,也没有一座独立的建筑物,都是因缘生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外缘起
外界的无情法,也是依缘而生,譬如植物以七因、六缘而生长,七因是种、芽、叶、茎、精华、花、果,前前生后后,为后后的近取因;六缘即地、水、火、风、空、时,地大任持,水大摄收,火大成熟,风大增上,空大无碍,时节迁变,都是俱有缘。特定的因缘聚合,则生特定的果。因缘转变,果也随之转变。

外界的无情法去观察的时候,也确实是依仗因缘而生。

植物是以七因、六缘而产生。因是指近取因,缘是指俱有缘,就是主因和助缘的意思。比如要以种子为主因,以水、土等为助缘,因和缘要配合起来才能生果。所谓的俱有缘,就是要同时有的配合的助缘。

七因是种、芽、叶、茎、精华、花、果。这是一个同类不间断的相续,首先是种子,再生芽,然后生茎、叶、花、果,不断地由前前生起后后,这是近取因。六缘是它助缘的方面,需要同时配合有地、水、火、风、空、时这六个方面。比如,地大起任持的作用,水大是摄收,火大是成熟,风大是增上等等。光有种子等,没有地水火风等的助缘,也是长不出果的。没有地不行,水少了也不行,火过旺也不行,要各方面搭配好才能生果。

所以,才在这地球上,由于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气压、不同的温差、不同的水土,不同的事件就出现了。在青藏高原采摘的一朵花和在黄土高坡开的一朵花决定不一样,因为两者产生的因缘不同。为什么在黄河南边的桔子树移到黄河北边,味道就全变了呢?虽然种子是一样的,但是水、土、阳光等不同,配合着不同的助缘,长出的果实就不同。特定的因缘聚合,产生特定的果法;因缘一旦转变,果也随着就转变。

(三)总结
内外诸法都是以如是因、如是缘,而显现如是果。

内外诸法都是以如是因、如是缘而显现如是果。这就是缘起律。不是自己独自成立的,果法是没有任何自在的。因缘一转,果就随着转,因和缘一旦和合就要显现果。

比如现在我们聚在一起,又讲又听,就一定有果产生,不想出果也不可能。如果你是个常法,那另当别论。但你不是常法。今天来上课,第一刹那你的脚踏进讲堂来听,最后下课,你的心就不一样。因为因缘已经和合,就导致不断地生起种种的心,就是前刹那的心跟后刹那的心也都不一样。比如,你的心是因,我说话是助缘,因缘一配合,你就产生新的心了。这个心有可能是善心,比如产生信心、智慧、欢喜心等等。不好的地方,比如邪师讲邪法,听的人就生邪见,所以因缘一和合就产生果。

为什么世间内外万法的规律丝毫不紊乱呢?就是因为一切都受缘起律的支配,如是因、如是缘,就生如是果,没有任何差错和偶然。

二、解释缘起因

以上讲的是缘起,下面讲的是缘起因。缘起跟缘起因是两回事。缘起是说一切果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起因,是指以“缘起”为理由来推断诸法无自性。

理解了缘起的涵义后,再看大缘起因的释词:诸法由缘起生,能成立无自性,缘起是抉择诸法空性的正理,称为缘起因。她同时对于诸法的因、体、果抉择,摄尽了金刚屑因等胜义正理,成为正理之王,故赞为“大”。
大缘起因:《如意宝藏论》自释中说:“显现分(有法)无实有,是缘起故,犹如影像。”

《如意宝藏论》自释说:显现分是有法,就是我们要抉择的对象。世间的万法有显现和空性这样两分,现在是在说“显现”的这一分。一切的显现到底是什么状况?就是无实有。何以故呢?以显现是因缘所现起的缘故。比喻:犹如影像。

譬如水月是缘起故,无实有。天月和河水因缘聚合的时候,水中显现月影,以是缘起之故,正显现的水月,没有一个微尘的实质,上、下、左、右何处也找不到水月的自体,不得生处、住处、去处,非一非多,非常非断,无生无灭。所有观待因缘而产生的法,都像月影一样,仗众缘和合,无而忽尔显现;因缘灭尽,又像幻化的象马,无踪无影地消失;先前没有、后面没有,中间短暂的一段,以因缘力显现,正显现时,找不到极微尘许的真实自体。如果仔细观察而思惟,一切缘起法都无实有,和幻化没有一点差别,只是凡夫以无明耽著为实有而已。

举个例子,譬如:水月是缘起故,无实有。月亮和河水的因缘聚合时,水里就显现月影,以缘起的缘故,正显现的水月,没有一个微尘的实法,上、下、左、右何处也找不到水月的自体,不得生处、住处、去处,非一非多、非常非断、无生无灭等。

下面是说以这个比喻来推到一切法上,为什么要以水月来说?因为水月很容易理解,所以用它来帮你理解空性。如果在水月上认得了空性,依此类推,就会容易认识一切现相的空性。其他事物由于你的实执太强,不容易相信,所以要通过水月做一次引导。

首先我们要看清,水月是怎么出现的?天上月亮出来,又有河水面对着月亮,这时水月就显现了。当月亮还没出来或者没有河水的时候,水月是不可能有的,它不可能宣布“我是水月,我到世间上来了,我是独立的,我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没有这样的水月,它必须得观待。如果是阴历三十,就没有水月;在高山上,没有水,也不出现水月。观待就是得看月亮和水的因缘有没有和合,所以这是没有自在的。但是当因缘和合时,水里明晃晃的月亮就出来了。这就是缘起法,是因缘和合了才现起的。

正是由于是因缘所起,就一点实法也没有。水月是缘起的法,你去观察,它有自性吗?它到底在哪里?观察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到处去找,别说是找到一个圆圆的水月,连水月的一个微尘也找不到的。正显现的时候,也是毫无实体,什么也得不到。所有的缘起法都是这样子的。

因缘现起的法,它本来就没有来处、没有住处、没有去处。为什么没有生处?这并不是自己跑出来的,前一刹那天月和水聚合,后一刹那忽尔显现,哪来的生处呢?前一刹那有它,可以说有它来。而现在没有来处、没有来的一点痕迹,前后都没有它,只是一个刹那现了它的相,从哪儿生过来的?

而且没有住处。要安立住,就要有能住、所住。比如有身体又有座垫,可以安立身体坐在坐垫上,如果既没有身体,也没有坐垫,怎么成立安住呢?不观察的时候,会想:啊!这个水月安住在水里。这只是错觉。其实水月一点都得不到。再说河水,去分析的时候,连水也没有。既然水得不到,水月也得不到,哪里有安住呢?既然得不到它,哪里有它的住处。

那有没有去处呢?比如现在是后半夜三点半,还有水月。过一刹那月亮隐没,消失了。不观察时认为水月走了。可是,真的有水月走开吗?要走的话跨步才叫走啊,一步都没跨过,怎么叫走?走了的话,要有走的轨迹呀,但什么轨迹也看不到。一般我们说看到一个人走过来了,要说这句话一定要有走的相、走的动作、走的路线,才能说是“走”。一点动作都没有,也没有路线,能说是走吗?其实,是没有“去”。缘起现的事物,它本来就无生、无灭、无住。

水月这个比喻就是在说空性的法,在告诉我们因缘所生的法是怎么回事。这个水月正显现的时候,它自己已经说明了:我是离一切戏论的,来、去、住都没有的。那有没有一、有没有多呢?这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水月既不是实一,也不是实多,实际上一个微尘也得不到。那是不是常呢?常是始终保持不变。这刹那现了,后刹那消失,所以根本不是常。那是不是断呢?断是灭的意思,如果是真实的法,可以安立他灭了,但现在得不到任何法,你说是什么东西灭了?能说龟毛灭了吗?石女的儿子死了吗?所以这是本来没有生、也没有灭。

以上解释了水月。由于水月是因缘所起,确实是无自性,离了一、异、来、去、有、无、生、灭等的任何边。你不可能承许它是什么,也不必要有什么承许。其实,万法都在说空性的法。水月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要以它来举一反三,观察到一切事物都是“水月”。所有因缘生的法,都跟水月一模一样。

这里分了三段:第一段,它是怎么现的;第二段,它怎么灭的;第三段,它中间怎么住。前面是怎么来,后面是怎么去,中间是怎么住。由这样三段就观察到了,前面是没有来的,后面是没有去的,中间是没有住的。依仗因缘和合,忽尔显现了一个假相。“忽尔而现”这个词是很关键的描述,这里并没有一个事物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来,不会有这样的事。因缘一合,忽尔就现了,因缘灭的时候,也无影无踪地消失,找不到去处。

大家要注意,不审察的时候就说没有了。这种“没有了”,有一种说是有影有踪地消失,另一种是无影无踪地消失,描述上不一样。有个人,他现在从我家门口走了,最后离开了我。我一直目送着他,一直走到街道的尽头,从我的视野中消失。这样是有踪迹有去向的,从这儿到那儿有走过去的一条轨迹。还有一种消失不是这样,它是无影无踪的,找不到走过去的轨迹。

说到底,“灭”这个字是安不上去的。但为了随顺世俗,大家都是这样子说,因此就说:那东西灭了。其实灭是安立不上的。所以,后来的消失就像幻化的象马一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中间有一段,你会发现它一直在显现,其实不是有个东西很顽固地存在了三分钟、五分钟,只是在你心前刹那刹那的显现非常相似,所以错认成它呆了一段时间。其实,正现的时候,一丝毫的自性都找不到。以因缘生的缘故,本来就无生、无灭、无住。

幻化象马的比喻,我们都没看到过,换一个电影的比喻也是一样。比如看电影,一块银幕摆在那儿,放映机就开始很多道光投在上面,不断地变化。现在银幕上忽然现出一朵花来,注意,这是忽然显现的,并不是有人拿了一朵花放在那张布上,而是因缘一合就出来了,所以这朵花是没有来处的。有人说:不是从放出的光线里来的吗?真的是这样吗?在每一根光线里有这朵花吗?如果每一根光线里没有它,合起来有它吗?这样观察就看到此前并没有这朵花。

这都很有意思。首先通过这些很好懂的比喻去想,再想你自己,想这个世界,都是这样的。这是先前没有,忽然一刹那现出来的,哪里有什么过来呢?对于只是一个刹那的现相能安立来和去吗?当然不能。那么这一朵花在银幕上持续显现了三分钟,其实也只是一束一束的光刹那刹那地不断合成花的影像。去观察时,一点花都找不到,连花的一个微尘都找不到。在银幕的上面、下面、里面、外面、在光束里面去找,一丝一毫的花都找不到。这朵花现的时候,感觉似乎它安住在那里,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安住,所以说本来无住。最后,换了画面时,也是无影无踪地消失,一点踪迹也没有,“灭”是根本安立不上的。

到这里,我们应当审察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显现。我们原先认为是这样、是那样,认为是真实成立的,这都有问题。从现在开始一定要认真以正理观察万法的实相。

比如看到春天来了,花开了,草长了,其实一样是幻化的相,是忽尔显现的。冬天哪来的花呢?这是忽尔就现起的。它正现起的时候,并不是从某个地方走过来的。等到时节一过,花也就无影无踪地消失,你说它到哪里去了?

万事万物都是幻化。如果仔细观察而思维,一切缘起法都无实有。凡是因缘起的法都无实有,和幻化没有一点差别。

《入智者门》中说:“观察一切所知法的大缘起因,即是抉择诸法自性无生,是由因缘集聚后假立而产生,无因则必定不生。而这显现的万法也是当体空、毫无自性,因缘生法本来如影像,远离常、断、来、去、生、灭、一、异自性的诸边戏论之故。”

由大缘起因观察的对象是一切所知法。抉择诸法自性不生,是由因缘集聚后假立而生,没有什么真实的生,生只是一种世俗的说法。其实,无论你怎么观察,都得不到任何生的相状,所以根本安立不上生。同时,无因并不会生,所以名言中就是假立的缘起生。它既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不是共生,不是无因生,最后就落在缘起生上。而显现的万法也是当体空,毫无自性。

以无自性的缘故,远离常、断、来、去、生、灭、一、异、自、他等诸边的戏论,所以,一切因缘所生的法都如同影像。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以缘起因推断万法无自性

以下根据《中论》中的正理阐述大缘起因:

总的要把握两点:(一)万法都是因缘而起,无有一法不观待因缘;(二)万法是缘起故,毫无自性。

(一)一切有为、无为法的自性,都是观待因缘,或者依他而假立,无有一法不观待因缘:

所谓的有为法,就是指一切由因缘造作的法。“为”是作的意思。也叫所作法。什么叫无为法?就是非有为法。

为什么说有为、无为法都是缘起呢?因为有为法是观待因缘而有,无为法是观待有为法而假立,所以都是观待因缘而起。

论云:“非缘起之法,始终皆无有。”一切有为法都是依仗因缘而生,非缘起之法是绝对无有的,如同空中的鲜花般。

无论哪一种有为法,都是依仗因缘而生起的,不需观待因缘的法绝对没有。就像空中的鲜花,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

又云:“未曾有不依,而名为无法。”从无不依“有法”而称为“无法”的法,任何“无法”都须观待“有法”而立,这是说:分别心前安立的无为法,决定是观待有为法而假立的。

从没有一个不依赖“有法”,而单独成立的“无法”。因缘造作的法叫做有为法。否认有为法,非有为法,叫做无为法。一定要先依着有为法,才有对有为法的否认或者立一个无为法。

比如说, 王老师去世了,那首先有个王老师,才说王老师去世。王老师的去世是观待于王老师的存在来说的。所以,我们心前安立的无为法,决定是观待于有为法来假立的,否则你的心识就活动不了。相对的有为、无为二边都超越了,叫做大无为法。

又云:“涅槃名无为,有无是有为。”涅槃是大无为法,不属于意识的境界,它超越了相对安立的有为法和无为法的范畴。分别心安立的有为法、无为法,都是观待而安立的。

涅槃名无为,加一个“大”字,说的是大无为。为表示区别,不论是有或无,通通是有为,因为:有为法是观待因缘而生,而分别心所计的无为法是否认有为法而安立。因此,有也好、无也好,通通是有为。

涅槃是大无为法,不属于意识的范畴。凡夫分别心所缘的、所想的、口里所说的,只是身口意的境界。大无为超越了相对安立的有为法和无为法的范畴,它是绝待的,超出一切相对的二边的范畴。

所以,有或无都是观待而假立的缘故,都是缘起法。

(二)有以自性成立,还需观待因缘,自许相违。

“自性成立”和“观待因缘”彼此相违,也就是说,一个法自性成立的话,决定不需要观待因缘;而一个法需要观待因缘,也决不是自性成立,因此说“若法是缘生,彼则无自性”。

比如说,饭生出来了,这是依仗米、水等的因缘而生,没有丝毫独立的自性。反过来,如果饭有独立的自性,就不必要观待因缘,而以它的自性就会出现。所以,有自性和观待因缘是彼此矛盾的一对。

又比如,当身体和镜子这二者和合时,就显现出镜子里的影像。要看到这个影像是观待人的身体和镜子而显现,并不是以它自己成立出来的,也因此身体一离开,影像就当下消失,可见影像没有自性。所以说:若依因缘起,决定无自性。

论云:“众缘中有性,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

如果因缘所生的法是有自性的话,那是不成立的。因为:“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一个有自性的法从众因缘和合中现出,那它就是因缘作出来的法。)

“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作者”是指所作的法(即因缘作出来的东西)。如果自性是他法所作的话,怎么会有自性的涵义呢?“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自性叫做“无作”,这是本自成就的体性,而不是观待其他法而作成。所以有自性和观待因缘而生起彼此相违。

在须观待因缘的万法中,绝无有一法具有自性,因为:若自性是从众缘中产生,则成为由他法所作的法;若自性是他法所作的法,如何成立为自性呢?所谓有自性,即非他法所作或不观待他缘而自成。

在必须观待因缘才显现的万法当中,绝对没有一个法有自性。假如自性是从众缘中产生,那就成了由他法作成,这样“自性”就成了所作的法。然而所作和自性相违。“自性”是指不必观待其他因缘,有自己独立的体性。这样应当一直保持它的体性,而不会消失。

因此说自性“不待异法成”,即不必观待他法而独自成立,才名之为自性。然而万法都是观待因缘而生,故都无自性。此即“由缘起故,无有自性”的道理。

世间任何一个法都是观待因缘而产生的。比如房间里的任何一件家具、电器、用品,乃至于自己这个人,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的。比如一扇门,决定不是自己成立为一扇门,而是由一粒种子长成了树木,再由工人砍下来而成为木材,又经过木匠加工而制造成这扇门,所以这是众多因缘和合而幻现的,并没有它的自性。

又比如医院妇产科里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也决定无自性,因为是由十二缘起制造了他,而不是他自己成立为这个孩子。正因为这个孩子这一世的五蕴是缘起的法,所以无自性。意思是说,他这一生的显现就只是因缘生起的一幕又一幕的幻相,这上不仅没有人我,连一个刹那和一个微尘的法我也都得不到,完全是空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凡是观待因缘而生者,实际唯是无生。

这是说,如果一个果是依其他因缘而显现的,那就没有它独立的自性,所以只是因缘幻变的假相。既然是假相,没有它的自体,也就没有“它”的生。

1、第一种观察法

首先观察,以因缘和合而生果。无论在因缘的和合中有果或者无果,都不成立生果。

观察的理路是这样:如果成立有某个实有的果产生,那只有二种情况:要么在因缘和合中已经有了它而生它,要么在因缘和合中没有它而生它。如果这两种情况都不成立,那就证明本没有什么实有的“果”产生。

论云:“若众缘和合,而有果生者,和合中已有,何须和合生?若众缘和合,是中无果者,云何从众缘,和合而果生?”即:众缘和合中,若已有果,则再生果定不合理,以果已有,不必再生故;若无有果,怎么能从中生果呢?比如每一粒沙子中无饭,多少粒沙子的聚合中也无饭般。

如果在众缘和合中已经有果存在,那再生果是不合理的。因为果已经有了,不必要再通过因缘和合来生它。如果在因缘和合中没有果,那么怎么可能生果呢?比如每一粒沙子中都没有饭,合在一起怎么能出饭呢?合在一起也只是一堆沙子,而没有饭。

之,如果是说缘起假立的生,也就是由虚幻的因缘和合,现起虚幻的果,只是把这一点叫做“生”的话,这是不破的。但如果说有真实的法产生,那就必定会遭到以上的妨难。

论中又说:“若众缘和合,是中有果者,和合中应有,而实不可得。若众缘和合,是中无果者,是则众因缘,与非因缘同。”若众缘和合中已经有果法以自性存在,则应当以量从中获得,然而不可得。


比如,饭若存在于米等当中,则应当得到,然而纵然将米等碎为微尘也得不到饭,若在因缘的每一分中得不到饭,则在其聚合中也得不到。若众缘和合中无有果法,则与非因缘相同。若米、水等中无饭,而又能产生饭,为何以沙、土等不能产生饭呢?二者同样是“众缘中不具果法”,理应产生。

这是继续分两步观察:

第一、假如在因缘和合中已经有果存在了,那应当能够得到。而实际上得不到。即使把这些因缘碎为微尘也找不到有果,因此不成立。

第二、如果在因缘和合中没有某个果,还能够生出这个果来,那么同样,从非因缘的法中也应当生出这个果来。意思是说,如果承许因、缘、果都是实法,那就是像东山和西山那样他体的法。如果在因缘里没有这个果,还能生出它来。那么同样,从非因缘的法中也应当生出这个果来。

以众缘和合中若没有果法,那就和“非因缘”的情况成了一样。就像《入中论》所说,如果以他法能生他法,就应当成立一切生一切,因为同样是别别他法的缘故。意思是,既然一个有自性的法能产生另一个有自性的法,那就应成一切可以生一切了。

其实,从一个实法根本不可能生另一个实法。如果在因缘和合中没有果,那就和“非因缘”是一回事,都没有果法在内。如果在实有的米、水等中没有饭,还能生实有的饭,那么为什么以沙或土不能生饭呢?两者同样是因缘中没有果法,理应产生。

总之,以理观察时,如果承许果是实法的话,无论在因缘的和合中有它或者没有它,都无法成立生,所以不是有什么实法产生。以这个缘故就说“因缘生即是无生”。

2、第二种观察法

论中又说:“若因与果因,作因已而灭,是因有二体,一与一则灭。若因不与果,作因已而灭,因灭而果生,是果则无因。”

“因与果因”,就是说因给果作了因,就像说一个农村女孩当了人家的保姆,给他干活,或者说这把斧头对着那棵树砍了一下,因给果做了一份作业。“作因已而灭”,就是做完了因的工作,因就灭掉了,因灭了就生果。

这样一来,因上就有常和断两种体性。由于是因灭了才生果,所以因是灭的体性;而且,因要延续到果出生时,对果作一份作业,这又成了常的体性。但是一个法上不可能有相违的二种体性,所以不成立“生”。

只有此法对于彼法起作用,才能说此法生了彼法。比如说理发师给你剃了头,一定是你的头发跟他拿剪刀的手同时配合才在给你理发,理发的剪刀从来都没碰到过你的头发,能说剃了头吗?不能说剃了头。会计师打了一天的算盘,二个法同时存在了,就说打了算盘。

但是,当会计师的手有的时候,算盘没有,当算盘有的时候,手没有,怎么能说打了一天的算盘?要说这个因生了那个果,因和果首先得握一下手,因对果作用一下才行,当因有的时候果没有,当果有的时候因没有,怎么说作?又作了什么?又生了什么?什么都没有。

因生果的话,因和果需要同时存在,因要在果显现时给予果一份作业。但是,正当承认这一点时,出现了难题。什么难题呢?一定只有因灭了才产生果,凡是因果法都是无常法。

如果因一直不灭,怎么会有新的果产生呢?如果果不是新生的法,而是在前面已经存在,不是生出来的,那又怎么称为是果呢?所以凡是因果法,决定是无常性、刹那性。

既要成立因对果做了作业,又要成立因灭了才生果,这是没办法两全的。偈颂里“是因有二体,一与一则灭。”

第一个“一”字是说因要给果作因,第二个“一”字是指因要灭掉来生起后面的果。如果因从没有给果做过什么,只是在它灭去之后,果随着生起,那这个果就成了无因,因为前面的法对它什么都没做过,不能说是它的因。

首先证成:因和果是无常法。

倘若因果是常法,则无丝毫变动,不可能由因转变为果。因此,凡是因、果法,都一定是刹那性。

如果因和果是常法,一丁点都不会变,怎么有由因转为果呢?比如从种子转成苗芽,是种子灭了才生苗芽,如果种子一直不动,怎么会有苗芽呢?所以,凡是承认因果的话,决定都是刹那灭的体性。这是第一个问题。

回到偈颂来解释:

因要对果起作用,必须在果产生的同时,因也存在。然而因坏灭时才能生果。由此一个因上就有二种体性,一来在果存在时,给与果作用,如此则成常法;二来在果产生时,因已灭尽,如此又成断法。

一个法上有相违的二种体性,永无成立。若因灭时果才出生,由于因没对果起任何作用,应成果是无因生,然而这不可能成立。

因要对果起作用,必须在果产生的同时,因也存在。其次,只有因灭了才生果。这样一来,在一个因上就有两种体性存在:一是在果存在时,给与果作用,这样因就成了常法;二是当果产生时,必须承许因已灭尽,这样又成了断法。一个法既是常又是断,这是无法成立的。

如果是在因灭之后才产生果,那就不是这个果的因。因为,只有对果作了作业才可以说是因;但又只有因灭尽了,才出现这个果,这样一来,因和果就不发生任何关系,因此成了果是无因而生,但这也违背事实。

以上以胜义正理抉择了缘起生即是无生。

内外诸法都是缘起生,以缘起生故,无自性,正显现时,如同水月,毫无实质。

总之,一切内外法都是因缘所生,以缘起生故,无自性,正显现的时候也如同水月,毫无实质。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缘起心要释》中说:“如是观察的话,若不观待因缘,则必定成为如空中莲花一般。因此,凡是有的法,都是观待而生,或仅仅依于因缘而生。如此,凡是因缘所生法,决定不成自性实有,而仅是先前无有、后来以因缘作成,故与影像无有丝毫不同。”

这句话是说万法都是因缘生。假如说有一个不必观待因缘就有的法,那决定是空中的莲花了。意思是说,绝不可能有不观待因缘的法,在一切世界里都找不到这样的法。

凡是有的法,随便举一个,决定是观待因缘而生。比如我们心前显现的任何一个法都是因缘所生。比如一幅画,决定是观待因缘而显现的。有了画布、颜料,以及画师的思想、动作等,才产生这幅画,不观待决定不可能自己显现出这幅画。这幅画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完全是观待因缘而出现。万法都是像这样由因缘而生。

接下来一句是由“万法因缘生”来成立“万法无实有”。也就是说,万法都是先前没有,而后面因缘和合时就现出它来,因此和影像毫无差别。就像先前没有影像,物体和镜子一和合时,就出现影像。

万法就像这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都只是一刹那现起的假相,正显现时一点实法也得不到,所以完全跟影像一样。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