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法师法语:正觉、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经典,或听闻一偈一句,发殷重心,赞叹恭敬,布施供养。是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

  前面这一段是说能布施的人,“善男子、善女人”,能布施的人、能修福的人。后面这一段是讲他修福得福,这是遇到大乘经典,或者是“听闻一偈一句”,闻遇大乘法少,可是他听了之后他就能发心,发真诚心,“殷重”就是真诚,欢喜赞叹,恭敬布施供养,这是他所修的。诸位在此地一定要注意到,第一个他是善男子、善女人,具足善根福德的人,不是普通人,就是刚才讲《观经》上所说的净业三福,他统统做到,他是这样的人。遇大乘经纵然是一偈一句,他深解经义,佛在《金刚经》上教人‘深解义趣’,一偈一句虽然少,深解义趣那就不少;换句话说,他真听懂了、明白了。

  唐朝时候,禅宗的惠能大师,那是个苦力,他靠卖柴生活,现在这个社会见不到。抗战以前,抗战初期,大概在六十年前的样子,我住在福建,那时候的生活还有很多苦力,卖柴、卖水的,没有自来水,挑水,到河边、井边上挑水在外面卖,一担水那时候是三个铜板,相当于一分钱,那时用铜板。卖柴,在山上砍柴挑到城里面来卖,很辛苦,惠能是卖柴的。柴卖掉了,拿到钱要回去,这时候听到有一个人在念《金刚经》,在房子里面念经,他在房子外面靠窗口的地方听。从前的窗户没有玻璃,如果有玻璃隔著听不见,以前窗户用纸糊的,冬天也是纸糊的,冬天的时候通常糊两层;纸糊的窗户,所以里面说话,外面能听得见。他是偶尔听了几句,听到《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悟入了。

  你要问他,他为什么能悟入?他是善男子,念经的人天天念都没有悟入,他不是善男子,不是善男子念经让善男子听,善男子开悟了。你们想想看,《观经》上讲净业三福,你细细看惠能有没有做到,做到了!他真的是孝养父母,他卖柴买米回家供养母亲。虽然他没有念过书,我们不知道奉事师长,可是以后他到黄梅参访,我们就看到,真正是孝亲尊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非常明显。没有学,但是人家统统做到,这是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所以偶尔听人家念经,机缘,这是缘分,这个缘分让他成就一代祖师。他当时卖柴如果没有听到人念经,永远就卖柴了,哪里能够闻到佛法?这一听,听个一偈一句,他真听懂,真听明白,所以他就发殷重心,他就赞叹恭敬,他就真正想学,真正打听;你念的是什么东西?他念的是经;从哪里来的?从黄梅来的;他就有意思到那边去学。

  此地供养,“布施供养”这四个字是法供养,法供养里面最要紧的是依教修行供养。布施怎么讲法?布施是把从前一切的错误舍弃掉,就是布施,依照佛法修学就是供养,这里布施没有涉及到钱财,这里供养也没有涉及到物品,没有。舍妄学真,舍妄就是布施,学真实就是供养,这个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注解里面给我们说明,他是引用《起信论》里面讲,解释大乘,大乘经体大、相大、用大,所以功德无量无边。我们翻开经本看二十二面,二十二面的注解末后这一段很重要,我们从第一行看起,把它念一遍,第一行第二句。‘今既闻是章句,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法眼’,这是说一偈一句得无量福的理论依据;怎么可能?道理就在此地。正如《金刚经》上所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是什么?明心见性,那个福利益谁能跟他相比?他得的福报是明心见性。‘即使一偈一句,亦复增进菩提’,这是我们从六祖惠能事迹里面,是非常明显的看到,可以证实佛在经上讲的真实不虚。

  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修法布施比过去方便太多,但是我们得福不如古人,就是用心比不上古人,古人真诚、恭敬,现在我们起心动念还有私心,还没有把自己舍掉,这就是布施福不如经上所说,道理在此地。我们今天最重要的,是要把一切虚妄不实舍掉,善导大师教我们,‘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这一句话重要。一切都要以真实心为基础,从真实心里面出发就对了,没有一丝毫虚妄,不自欺、不欺人,念念真实,无论修什么法门,无论修什么样的布施,得福都是不可思议。末后这一段引用佛一段话,说明一偈一句得无量福的事实,我们看小注第二行,二十二面第二行从最后一句看起。

  ‘佛告阿难,若有从他闻一四句偈’,这是假设,如果说是有这种缘分,听别人读经或者是讲经,你的时间很短,只听他说一四句偈,一四句偈就是四句。‘或书之竹帛’,在从前没有纸张,在中国古时候用竹简,把这些文字写在竹简上,诸位如果到故宫博物院去参观,汉朝以前的这些典籍还都写在竹简上面。帛是布匹,是丝织品,那时候没有纸张,也有写在这些丝织品上,也有写在这上面的;现在就是书本、书籍。‘所有名字,于若干劫,取彼和尚阿阇黎等,荷担肩上,或背负顶戴。常将一切音乐之具,供养是师,尚不能具报师恩’,这个话说的是知恩报恩。你怎么会开悟的?是因为别人传授你一偈一句,给你这个机会,你有善根,听了之后能够深解义趣,你开悟了,你成佛了。传授你一偈一句这是你的老师,是你的恩师,恩德多大?佛在这个地方举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我们看到,报答不尽。比喻里面讲,你把老师担在肩上,或者背在背上,或者顶在头上,再以一切音乐之具来供养,都报答不尽,这是一个真正知恩报恩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