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印光大师:“都摄六根”的下手处是什么?

印光大师:“都摄六根”的下手处是什么?

“都摄六根”的下手处是什么?


印光大师



摄耳谛听,志心谛听,久久便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都摄六根之下手处。能志心谛听,与不听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悬殊。此法无论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得益,有利无弊,宜令一切人皆依此修。(《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295页 与张静江居士书)

念佛下手,最要莫过于听。听则心沉而一,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者。(《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623页 复常逢春居士书七)

欲得摄心归一,需生死心切,恳切至诚,著实从心中念,切勿滑口读过。或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若不以心归一为事,常想见瑞相,或起魔事,不可不知。

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322页 复朱德大居士书)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无知识人,每每小看。汝已持名,而心不归一,以业障深故。念时,要心存敬畏,念起于心,声出于口,音要入耳,要使句句听清楚。从朝至暮,无用心事,则常念。大声、小声、心中默念,都要听。以心一起念,便有声相。自己之耳,听自己心里之声,乃极明了事。早晚立一功课,或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即念赞佛偈,念佛或一千、八百、五百,随各人工夫立。若忙极,则用晨朝十念法念。除早晚功课外,行、住、坐、卧都要念。只求心归于一,不必定求瑞相。以心若归一,自与心浮散时不同。若不以心归一为事,常想见瑞相,或起魔事,不可不知。至诚恳切听,决不至起魔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念佛最妙之法。(《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401页 复吴希道居士书)

摄耳谛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听。大声、小声、心中默念,均如是听。

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中,择其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听。大声、小声、心中默念,均如是听。默念时,心中犹有声相,非无声也。《大势至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能摄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则眼不他视,鼻不他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摄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于无,故名净念。净念能常相继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吾人随分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人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323页 复徐志一居士书

欲消灭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

欲消灭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则妄想自渐渐消灭矣。即默念,也要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仍然明明了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521页 复修净师书)


 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竭诚尽敬,妙妙妙妙。知此者,更不须再问人矣。

十余年前与吴璧华书末云:“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楞严经》势至圆通章末后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无选择者,遍用根尘识大以念佛也。念佛仗佛力了生死,禅仗自力了生死。今人能悟者,尚不可多见,况证四果(藏教)及七信(圆教)乎(四果七信,方了生死)?都摄六根,入手在听。无论大声念、小声念、不开口心中默念,均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诀也。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知此二者,更不须再问人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28页 复明性大师书)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