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蔡礼旭:在人生的历练当中要领会到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则

蔡礼旭:在人生的历练当中要领会到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则

在判断一个人的历炼,不能说他以前做过主管,现在这个位置也是主管。他以前的经验,跟现在的经验一不一样?他以前的经验要转化到现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他的转化经验强不强?他会不会固着他以前的经验,拿着以前的经验来做不同的工作转不过来也有可能。所以每一个人在人生的历练当中,能领会到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则,而没有执着在这些做事的方法,他才能够在不断转化的不同因缘当中用上这些原理原则,而不是把以前的经验拿到现在套上去。所以人要不产生执着点,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你说教二十年前的小学生跟教二十年后一不一样?你用的方法,“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都教了几十年,没问题”,一来要套那个方法,套不上去。但是那个教育的原理原则相同,因材施教。
  
举一个例子,比方我们在庐江传统文化中心,庐江那时候同仁有两百多个人。当时候的因缘得到全国甚至于还有海外,尤其像我们马来西亚这么多同胞的支持,那是当时候的客观条件,而且还有这么多同仁。庐江的因缘告一个段落,我的同仁他回到家乡去,人家一听说他以前在庐江工作过,就觉得他的头顶会发亮,他的能力一定很强。其实在庐江两百多个人,每个人的工作都不一样,有些人是在厨房,有些人是在房务,每个人工作性质不同,不能一听说他是庐江来的,什么问题都请教他。同样的,我们的同仁要给予别人建议的时候,“我们庐江是这样做的,我们庐江是那样做的。”庐江那些条件跟客观环境,跟他故乡的一不一样?不一样。

所以他给人家出那个建议,很可能跟那时候的因缘是不大能够实行的。然后人家愈做愈觉得难过,行不通,那不是指导错了吗?但我们的同仁就变成把这个经验套在他现在遇到的因缘上,那就产生执着点,就不一定能因人、因时、因地给人家最好的建议。所以,我们的同仁给不对建议,根源都是我没有把他们带好,当时候也没读《群书治要》,这些道理自己领会又有限。所以确实真的是要谢罪于天下!自己智慧经验很不足,又不能把这一些很重要的观念引导自己的团体,很可能他们出去,也是好心要给人家建议,反而不能建议很适当的方法。所以人要在每一个经验当中不产生执着点,这个也是要很高的一种修养功夫。人,其实只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他就没什么。人只要自己觉得自己有什么,他就不能放空,他的慢心就会上来,慢心一上来主见就会强,然后给人家建议就会比较主观,很难客观。所以这个心地功夫很重要。

 道在哪里?都在这些生活的细节当中,是顺道而行,还是颠倒了,违背了。才二、三十年,产生这么严重的偏差。我记得长辈到我们家来,我们一听到声音,就赶紧来行礼。现在长辈到家里来,那个小孩坐在那里看电视,也没有问好,只是转四十五度,笑一下。差那么多,二十年。结果有一个家长说,他对你笑不错了。有没有道理?有。好,请问大家,下一代是转四十五度,笑一下就不错,再下一代变什么样子?再下一代就是叔叔阿姨到小朋友面前,“小朋友好,要不要喝水”,是不是这样?一代不如一代,就崩掉了。所以圣贤人制礼作乐这些智慧,我们要好好深入,好好从当下我们的家道、家规建立起来;教书的人,从班规建立起来;搞企业的人,要先把企业文化建立起来。这样子,我们的孩子、下一代、下属都在这种正确的环境当中成长他的善心,就对了。

处理事情的态度还有一句很好的教诲,叫“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诸位朋友觉得这句话有没有味道?很多人对这句话可能会觉得有点消极,其实中国话里面都是遵循中道,不会太过也不会不及。而中国圣贤这些教诲真的不是你用想出来的,你愈去力行,你就愈会体会到它的法味很浓,而且每句话可能你二十岁是一个感受,三十岁一个感受,七十岁又是另一个感受,随著你心境的提升,你对这些教诲的感受都会不一样。
  
为什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当我们每天问著要收获的时候,你已经把时间都耗在哪?耗在患得患失之中,你的能力都耗掉了,你就不能全心全意好好把事做好。所以我们看假如教育孩子,教育乃百年大计,我们学了几天,教他做《弟子规》,三天就要求他要做到多少,你每天就看著他怎么又没做到,内心就起烦恼,一起烦恼,你办起事来就很难达到十分的效果。所以只问耕耘者,他了解到蹈法自然,我只要尽心尽力把对的种子种下去,时节因缘成熟,自然水到渠成。所以这样的心态才能让你的心很平稳,平稳的时候做事才不容易出错,所以这些态度、这些心境,才能够让你的心时时处于能够应对事情的状态,所谓“心平气和”,气和才不会跟人起言语、行为上的冲突。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