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供养僧众的功德于今生即能现前善报

三宝的福田超过世间善法的福田,原因在这里!

 要理解佛法的境界,确实不容易。比如有些人看到庙宇盖得很大,就说,为什么去盖庙,不去帮助穷人。其实佛法不反对世间的善法,包括铺桥造路救助贫困等。甚至也这么做。但佛法最宝贵的,还是教化和解脱的功德在里头。

  世间的善行没有办法和佛法的功德相比。因为善行会感召到福报,但福报是缘起法,可以消失的。比如你行善,发财了,做世间事业。但发财后也就归于享受,总有享受完的一天。所以福报是忽大忽小的。但佛法的功德不一样。世间福报好比小草的种子,它怎么长,都是小草。但佛法的功德,是大树的种子。这就是种子尊贵,它一成长,就是大树。所以世间的善法,无法跟佛法相比。

  为什么说佛法是大树的种子。比如以金刚经为例。古代很多人念金刚经,有些也不是修行人,但虽然不怎么修。因为跟金刚经有缘分,这金刚经就救他一命。

  宋朝有个叫做宋承信的人,他得了一种严重的胃病,治疗无效,几乎死去。有一天梦见有个老和尚跟他说,你得这种病,是因为过去的恶业,魂魄被拿到阴间去拷打,所以才治不好。一般人得这种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但你过去有善根,只要能念《金刚经》来忏悔,你一定能好的。宋承信就斋戒,日日念金刚经来忏悔。后来有一天梦见金刚神给他一粒药,他吃下去后,病就好了。

  佛法是金刚种子,宋承信因为过去供养了出家人,这和尚才会来托梦,让他念经。现在很多人的奇怪的病,都是魂魄被拘到地府去审判了。看起来身体在人间,其实魂魄的一部分已经在阴间了。比如犯邪淫的人,肾脏部分往往在阴间被拷打,会得肾病。犯杀业的人,心脏部分也在阴间被拷打。凡是奇怪的病,都属于因果病,都是在阴间审判。这类病属于阎罗王管理的范畴。

  人只要有佛法的金刚种子在,在危难时刻,就能起作用。一切财富,眷属,都不起作用。现在多少富翁,明星,年轻就死掉了。这类病就属于阎罗王管理范畴,就需要佛法的力量。如果能信佛法,持戒诵经忏悔,一定可以从阎罗王那里讨回一条命的。

  从修行人角度来讲,诵经,禅坐是正行。属于佛法的正行的部分。诵经开发智慧,佛教在中国,就是智慧的象征。人需要智慧,胜过需要福报。没有智慧,有些福报来了,你也会糟蹋掉。福报大的人,好比泥土比较多,但如果没有智慧,可能泥土就拿去砌墙,铺地。福报小的人,泥土比较少,但他如果有智慧。把少的泥土拿来造佛像,哪怕一小尊,都比大面积的土墙要尊贵。可见智慧比福报更重要。

  现在很多人得到圆满人生,也有财富,时间,但他不懂得用来学佛,只会去享乐甚至造业,好比很多泥土拿去铺地了一样。如果有智慧的人,虽然生活艰苦,却能修行,比如泥土来造佛像。但智慧福报都有的人,那就更尊贵了。所以智慧为眼睛,否则都是瞎子。

 每当我们提及“菩萨相”的时候,一个温婉可亲、端庄玉润的形象就会浮现在脑海。“菩萨”一词不仅寓意了女性姣好的容颜仪态,更涵盖了女性最优秀的品质——慈悲纯良。

  “菩萨”一词甚至泯除了审美性别的差异和对立,从没有一尊女菩萨的形象会招致“男人爱、女人妒”的局面,更没有人会将男权社会下“红颜薄命”、“红颜祸水”等贬低歧视女性的词汇与女菩萨挂钩。

  可见,“貌如菩萨”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国人集体审美的共同投射,与宗教信仰无关,与性别年龄无关。

  “菩萨”一词本是佛教中的音译词,是“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菩萨摩诃萨)”的简称,可以翻译为“觉有情”。“觉”是使动词,使“有情”觉悟之意。“有情”指的是一切有情感、有灵知的生命。

  佛家的生命观极其宏大,不仅人类是有情众生,猫狗虫虾也是有情众生,包括以出生形式划分的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以物质形态划分的有色、无色,以意识形态划分的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等,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是有情众生。

  菩萨指的就是发心利益这一切有情众生的人。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菩萨皆为男性,通常是伟岸俊美的贵族男子形象。

  而且佛经中说,一切诸佛菩萨成就菩提时,非男非女,随机应化,体现出“众生平等,无有高下”的基本教义。然而,佛教传入中国后,流传过程中被逐步本土化,佛经中诸多菩萨的形象也就发生了演变。东晋以前,我国的观世音菩萨造像几乎都是男性;东晋以后,观世音菩萨开始现身为女相,一度男女观音同时并存;到了隋唐时代,观世音菩萨就都成了女身。

  甚至代表般若智慧的文殊师利菩萨造像,也逐渐显现出女性化倾向。这无不折射出中国人对女性的潜意识崇拜和审美理想——慈爱端庄、温文典雅,胸怀宽厚,博爱无私。

  由此,宗教信仰融入了审美艺术,审美韵味又为宗教信仰增添了魅力,两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辉。

  菩萨,作为佛教文化的形象代言者,其仪态容貌已深深融入人们的集体意识之中,也为佛教文化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奠定了基础。

  佛经上说,菩萨们庄严殊胜的相貌并不是偶然得来的,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比如佛陀本人在因地修行时,由于精进不懈,经过九十一劫才圆满了“相好”的果报。

  所谓“相”,是指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外貌特征,比如佛有手指细长、皮肤润泽、身形端直、两肩圆满、两颊隆满、齿白齐密等三十二种相;“好”,是指细微难见、不易查觉,但能使人生起欢欣喜爱之心的外貌特征,比如眉如初月、耳厚修长、鼻高不现孔、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自毛孔出香气、光照身而行、等视众生、不轻众生等八十种好。两项合称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人人都说“好女如佛”——面如满月,目若青莲。低眉生慈,回眸肃穆。步步生莲,吐气若兰。行则上善,动则若水……生而为女人,本自具足这一切美好的潜质,只因凡尘覆盖一时无法显现出来,所以女人一生修行的首要目标,就是恢复和重塑自己的“菩萨相”。

  正如“相好”记载着菩萨累世修习的信息,凡夫的面相也可以看出他的过去和未来。如果我们观察得足够仔细就会发现,人的相貌、气韵每天都在发生着细微变化。正所谓“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爱尊重人,每动一次此念,就庄严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庄严相。

  爱精进,每动一次此念,就向上一次,长此以往,就出端庄相。

  爱节俭,每动一次此念,就谨慎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朴素相。

  爱布施,每动一次此念,就宽厚大方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宽厚相。

  爱以慈悲心助人,每动一次此念,就积善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慈悲相……

  修正你的心念,澄净你的心神,点燃你的觉照,亲证你的佛性, 开启你的般若,享用你的法喜, 布施你的笑容,身为女儿,你本自具足、本自圆满!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