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烦恼多,是因为心量没有打开

烦恼多,是因为心量没有打开



  修行,就是把心量给打开。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上了很多佛学班,但心量仍然没有打开。那一样入不了道,进不了门。顶多,只能算多懂了佛学知识,种了善根而已。心量的打开,可以证明一个人修行的进步。

  那为什么没有打开心量?就是太关注自己了,关心自己了。很多人学佛,很关心自己的解脱问题,希望能自己智慧开发,烦恼断除,然后赶紧拜佛念佛。这样子效果很小,单独为了开发智慧去拜佛,是开发不了智慧的。明白吗?那要如何做,我要先发愿。为了帮助苦难众生,为了让更多人都能去恶从善,能听闻佛法,能修行,能听闻佛号。有这个愿力,然后去拜佛,一定开发智慧。为什么?你要帮助别人,你总要有智慧吧,那菩萨自然会赐给你智慧。知道吗?这个是向菩萨求智慧的秘诀啊,不是念念经就开发智慧拉。要有愿力,很关键。

  心量打开的人,烦恼就少。人为什么烦恼,就是关注自己啊,太爱惜自己了,就烦恼。心中如果怀着悲悯众生,救度众生,把众生的苦当成自己的苦时,这时他就不会烦恼了。这个很神奇,把自己的苦太当一回事的人,很烦恼,因为心量没有打开。

  心量要打开,就要融入。刚学佛的人,不建议躲起来闭关,躲起来拜佛,而是要融入大众,服务大众,去寺院做义工,扫地拖地板,清理厕所。去做这些。但有些人就小聪明,觉得要念经功德最大,扫厕所是卑贱的活,留给那些不识字的人做。这就是小聪明,业障重的人想法。业障要怎么清,要把自己奉献出来,要培养福报,这时才能慢慢的进入佛门。否则经书念了,也不懂,听了开示呢,以为懂了,其实不懂,懂得都是小聪明,都是知识。你相信吗?

  当融入大众时,业障慢慢消除,再加上念经拜佛。这样智慧就能开发。而且这时心量自然能打开。心量打开的人,他的眼光,思维,他的举止,言行都不一样的。禅宗祖师为什么可以气吞山河,就是心量打开了。

  根据药师法门,心量属于心轮,心轮打开的人,会去真正的爱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有悲悯,有包容。这是心轮健康的人的特征。平常说喜欢助人的人就是心肠好,为什么叫做心肠好,不叫肺好,肾好。说明心轮对人体影响很关键。可见修行,对人体对有改变。也可见,修行是来真的,不是念佛拜佛的累积,而是真正气质的转化。

  智慧来自愿力和心量

  很多人对于佛法保持神秘,比如说佛陀为什么这么有智慧,是正遍知,天上天下没有佛不知道的。甚至佛,都知道婴儿在母亲肚子里成长时,每个时间段的状态。那佛陀是如何达到呢。再比如,很多高僧大德,也智慧如海,是如何达到呢。佛也是人成的,彼是丈夫我亦而。我为什么会没有佛的智慧?

  有的人说,听说拜佛可以开发智慧,也去拜,但似乎也没有开发多少。这是不是拜佛不灵?假设,给你智慧,你去干什么?去做生意,炒房地产。所以说,要有愿力,你有这个弘扬佛法的愿力,佛菩萨自然会慢慢赐给你智慧。

  以前我有个师兄,不会背诵八十八佛,师父做晚课时,他要帮忙敲木鱼。于是就跟菩萨说,我要帮忙师父,请菩萨加持我背诵八十八佛,结果三天后就背下来了。这就是他有愿力,有帮助众生的愿力在。

  当一个人发愿去做三宝事情,弘扬佛法时,慢慢的菩萨会加持他智慧和辩才。他有这个愿力,得到智慧,是很容易的。那如果没有这个愿力,只想自己过的好一点就好了,这个心量没有打开,自私心重,自私心入不了道啊,那怎么能得到佛的加持。

  佛是正遍知,要得到佛的智慧,就要有利益众生的愿力。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业障慢慢消除,智慧渐渐开发,那很多东西就很明朗了。这也是佛菩萨力量不可思议,但要把心量打开。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有没有这个心量。有几分心量,就能开发几分智慧。相信吗?

  有些企业家,如果为了自己,事业也做不大。当时当他发起为了更多人的家庭,事业都能圆满时,他的心量就扩大。慢慢的,就能接受法界的正能量。事业也能越做越大,这时他做事情的念头,不是为自己赚钱,而是为了更好利益别人。这时企业才能做大,没有这个心量,世俗上的企业都无法做大。更何况是要得到出世俗的利益,跳出六道轮回的利益。

  很多人说,没有智慧,是因为没有心量,没有愿力。没有救拔苦难众生的愿力,地藏菩萨为什么神力不可思议,慈悲不可思议,智慧不可思议,辩才不可思议。就是地藏菩萨有这个愿力,有救拔苦难众生的愿力,那十方诸佛都来护持,加持他。自然成就。我们有这个心量和愿力,加上努力的行动,忏悔业障,智慧自然就开发。

  智慧和小聪明不一样,小聪明是世俗人的分别念,念念为自己好,都是小聪明。念念为他人好,才是大智慧。

 只要你供养三宝或是去慈悲,这个善业你都可以发愿回向,不过我们希望发的愿是众生都离苦都成佛的大愿。当然除了这个大愿,你儿子要去英国读书,你先生要创事业,希望你妈妈赶快不生病,你都可以以这个善业功德来回向,这就是佛法。

  佛法一点都不迷信,也没有什麽神通特别奇怪的事情,因为,各位要相信善有善报。所以闽南人说:「人在做天在看」这是真的,你在做善事,三宝欢喜,因为三宝就是在帮助众生,只要有人在帮助众生就是最大的供养。

  「放生成就诸佛心愿」,我们在放生就在救佛的儿子一样,就在救佛的爸爸妈妈,所以诸佛菩萨欢喜。「放生诸天欢喜」,上帝爱世人,天神都有修悲心的,有爱心的,所以我们在放生施食利益众生,这些诸天欢喜。你以这些善业来回向发愿,这些天神就保护你,诸佛菩萨就加持你,这就是我们学佛人改变命运的方法,一点都不迷信,只要你去做善事,善事必有善报恶必有恶报,这是必然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谁云鹫岭佛难逢,

  佛在心中哪有踪?

  涉水登山空负累,

  不如端坐自家供。

  ——清.佛裔

  根据佛经记载,过去佛陀在灵鹫山说法,有「百万人天与会听法」的盛况。相隔了两千六百多年,仍有不少人不辞路途遥远,要到佛陀说法的圣地巡礼圣迹。

  「谁云鹫岭佛难逢,佛在心中哪有踪?」谁说灵鹫山顶很难遇到佛?要在「灵山会上」与佛相逢,真的很困难吗?古德有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你不要以为佛陀只有在灵鹫山上,你万里迢迢到灵鹫山去找佛,即使到了灵山,也不见得能见得到佛陀。那么,佛陀在哪里呢?佛陀在我们的心中,人人心中有个灵山塔,只要把自己的心修好,心中的自性佛就会现前;没有修好这一颗心,心里面也不会显现出佛的踪迹。现在的人千山万水、万水千山的到处去朝山、参访,如果没有正信,没有悟道,都是「空费草鞋钱」,只能算是一趟观光游历而已。

  「涉水登山空负累,不如端坐自家供。」如果你想见到如来的庄严身相,要忏悔、反观自性,不一定要涉水登山的参访圣迹,劳碌不休地奔波。我们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里,就有无尽的宝藏了。

  唐代的无尽藏比丘尼悟道时写了一首诗偈:「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说明了「即心即佛」,劝勉大家不要再终日汲汲于心外求佛觅法;只要「端坐自家供」,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参究,慢慢地,佛性自然会从心底显现。

  这首诗偈启示我们,一个人学道求法,最要紧的是找回自己,而不能只是在外相、外境上觅求。心外的境界,心外的诸相,终究都不是自己的;若能反自观照,照见自己的真如佛性,找到自己的自在,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便能豁然感受山川宇宙大放光明,人生处处鸟语花香,这是多么美妙的人生境地!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