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思人间苦

【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

十月住胎包藏在母亲子宫的粪秽丛中,苦不堪言。一旦住胎期满,头向下倒着从脓血道里挤出,可怜全身青瘀,哇哇哭叫。

这两句是讲住胎和出胎的痛苦。首先看住胎之苦。“粪秽丛中”是讲母亲子宫里污秽不净。“十月包藏难过”:十月住胎要感受很多难忍的痛苦,尤其在六根长成的阶段,住胎的苦受十分强烈。母亲喝冷一点,全身像被冻在冰里一样;母亲吃热一点,又像被大火焚烧一样;母亲吃得饱了,像一座山压在顶上;母亲肚里饿了,又像被悬在空中;母亲走得快了,好像被大风卷走一样。总之,包藏在黑暗、狭窄、臭秽的母胎中,极为难过。

后一句讲出胎之苦。“脓血道”是指母亲的产道。到了临产之际,以业风推动,胎儿的头部转动朝下,从母亲的产道中出来。一个几斤重的胎儿要从狭窄的骨轮中挤出,可想而知,有多么危险。母子俩就像去鬼门关走了一趟一样,经过巨大的挣扎,终于倒着头生下来了,叫做“一时倒下可怜”。



【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

小时候懂什么呢?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长大之后,开了见识,贪欲又随着萌生起来。正追求名利、美色,贪著享受,转眼间,衰老和疾病已经找上门来。很快,死亡又降临了。人的一生就这样匆匆走过。



【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5],其去体也倍难。】

到了死时,体内风火交煎,神识昏乱,没有正常的知觉;精血枯竭的缘故,皮肉从外往内一层层地干枯。四大分解时,没有一个毛孔不像被针钻那样疼痛,每个孔窍都像被刀割般地痛楚。乌龟被烹煮时,活活剥壳还容易一些,神识将脱体离去时,比这更为艰难。

思生死苦

这是观察流转生死的全景。

【心无常主,类商贾[6]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大千尘点[7],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8]积骨,过彼崇山;莽莽[9]横尸,多于大地!】

我们的狂心安定不下,它像商人般四处奔波。我们的身体没有固定形态,好似房屋频频搬迁。旷劫的轮转中,大千世界的尘埃也难数尽往返之身;四海的波涛怎能计算别离之泪;每一世抛下的骨架,堆起来高耸云天;一具具尸体挨着铺开来,满过大地。

《菩萨处胎经》云:“吾从无数劫,往来生死道,舍身复受身,不离胞胎法。计我所经历,记一不记余,纯作白狗形,积骨亿须弥。以利针地种,无不值我体,何况杂色狗,其数不可量,吾故摄其心,不贪著放逸。”(我无数劫来往返生死道,舍一身受一身,总不离胞胎之法。若不记其它,只记我曾受生过的白狗身,堆积骨架有上亿须弥山之多。如果把这些白狗身铺陈于地,以利针插下,处处可遇我的身躯,何况做杂色狗,更是不可计数。我因此而收摄住自心,不敢再贪著放逸。)

《除忧经》云:“数于地狱中,所饮诸烊铜,虽大海中水,非有尔许量。生诸犬豕中,所食诸不净,其量极超过,须弥山王量。又于生死中,由离诸亲友,所泣诸泪滴,非海能为器。由互相斗诤,积所截头首,如是高耸量,出过梵世间。为虫极饥虚,所啖诸土粪,于大乳海中,充满极高盛。”(后两颂意思是:在六道中因斗诤被截断的头颅,堆积起来,高过梵天;做昆虫饥饿时啖食的土粪,能填满大海,高高隆起。)

问:为什么受每一类苦都无量呢?

答:我们轮回转生没有初始,由于无始以来结生相续,我们转世无量;由于转世无量,我们所受的每一类苦都无量。

综观三世,轮回是无边无际的苦海,堕在这生死海中最可悲哀。生死本来纯粹是苦性,哪里有真实的安乐呢?一切想在生死中寻觅安乐的行为,就好像在厕所里寻找香气一样可笑。



【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

假如没听过佛语没看过佛经,谁目睹过这旷劫生死的流转,谁觉悟这惑业苦辗转相连的规律。如果依旧贪恋、痴迷,只恐怕万劫千生,一错百错。

问:为什么不闻佛语就不见此事、不知此理呢?

答:我们为业为障,没有宿命通不见前世,又无天眼通不见来世,所以鼠目寸光,只能见到今生一段,以这样狭窄的心识怎么能发现由十二缘起流转生死的现象和规律呢?佛则是一切智,现量照见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流转的情形,并由此而演说了有漏皆苦的法义。我们唯一依靠佛陀教法的光明,才见到轮回流转的真相,觉察到旷劫生死的苦难。

文中,“贪恋”对应十二缘起中的爱取,是能取后有生死的因缘。“痴迷”,就是把纯苦性的轮回视为有安乐,把无实义的生死视为有实义。“一错百错”:一回错了造成一百回的错。“一错”是指一次方向错了,轮回本该出离,却贪著它,这是方向上的错误,由这一贪著就掉入生死之中。“百错”,就像一次被水冲走就会不断被漂冲一样。

问:我们不改变现状,真会万劫千生、一错百错吗?

答:我们过去就是因为爱著生死而流转了无量世。如果我们不扭转这种方式,那就会由无欺的缘起律重演过去的悲剧。也就是,如果没有对生死发厌离心,没有通达无我,而仍然像过去那样贪执轮回,那么以爱取为因,必然取后有生死,而且在贪执的同时又加强同类习气,来世仍会以贪执取后有,这样辗转不断,百劫千生也不得解脱。中峰禅师诗云:“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末休,当念只因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尘沙劫数完了,还有尘沙劫;数尽了尘沙,也没数尽生死的劫数。当念只因一念未撇下贪爱,便把自己羁留在无边的生死中。)《华严经》云:“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今求菩提具禁戒,由禁于此摧诸欲。”(你应该忆念,曾为五欲浪费了此身前的所有身体,现在为求无上菩提,理应具足禁戒,由禁戒而摧伏种种爱欲。)《中观四百论》云:“未来无边际,常时为异生,如汝过去世,理应勿复尔。”(如果仍旧贪恋世间,未来还会有无边的生死,就像你前世常时作凡夫那样,所以,应以前者为鉴,不应再爱著生死。)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

暇满人身就像优昙花那样,极难出现,又极易消失。有因缘好修行的好时光,容易一晃就过去了,一旦浪费,就再难挽回。

人身这一失去,就落入幽暗无光的恶趣之途,百劫千生也难再复人身。三恶趣的恶报还要独自去感受,真是苦不堪言,谁能代替呢?说到这里,能不寒心吗?



(2)为度自他而发菩提心

【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

因此,应当截断生死流、超出爱欲海,把自他有情都一同度到彼岸。旷劫以来的奇特功勋,在此一举。以上是发菩提心第六因缘。

无始以来一直未解决的生死问题,能够了断,就是旷劫殊勋。古德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身”是指五取蕴,只要五取蕴存在,就会无休无止地流转下去,所以要努力修道来止息五取蕴。

我们了解了自己的生死苦后,推己及人,就知道众生个个都有五取蕴苦,由不忍众生长劫漂流生死,就会发悲心拔除一切众生的生死之苦,进一步发增上意乐,由自己一人承当起这个重担,再由增上意乐的推动,誓取佛果。这就是由念生死苦而发起菩提心。


--------------------------------------------------------------------------------

[1] 旷劫来:从久远劫以来。

[2] 俄焉:忽而,表示时间极短。

[3] 黑门:地狱黑暗无光,地狱之门叫做黑门。

[4] 方寸:极小的部分。

[5] 谢:离去。

[6]商贾:做生意的商人。

[7] 尘点:一个个极微尘的点。

[8] 峨峨:高耸貌。

[9] 莽莽:很密的相。

TOP

7、尊重己灵故发菩提心

【云何尊重己灵?】

怎样由尊重己灵而发菩提心呢?

首先思维自性是佛,不知尊重而沦为生死凡夫。其次不甘埋没,尊重己灵,发起决定作佛之心。

“己灵”:自己的性灵,也叫佛性、如来藏。它非土石冥顽不灵,而是灵明的觉性,因此叫做性灵。这是自性住种性、是成佛的本源,当然要尊重、爱护。

谛闲大师解释:“尊是尊崇,重是郑重。世人不知自己心性是佛,一味向外驰求,自暴自弃。现在省庵大师提出‘尊重’二字,意思是让人归到一念,不要东奔西驰,不要东想西想,收在一处,一心不乱,此心当下和释迦如来平等无二。”



(1)悔悟心性埋没

【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

思维:我现在这一念心性直下与佛无二无别,为什么佛早成正觉,而我们昏迷颠倒至今仍做凡夫?佛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们只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心性是一样的,迷悟却有天渊之别,静下心来想想,怎么不羞耻呢?

这一念心性不在过去、不在未来、不在外面,所以说“现前一心”。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所以直下与佛无别。佛在腊八日,夜睹明星豁然开悟,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无师智、一切智、自然智自得现前。”可证众生与佛心性无二。

“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但”指凡夫现相只有三种杂染——业杂染、烦恼杂染、生杂染。果上,多生累劫跳不出生死,叫缠缚;因上,具有生死之因——业和烦恼。这三种叫做业障、烦恼障、报障。

问:怎么只有业、烦恼、生死缠缚呢?不是本具与佛同等的心性吗?

答:虽然从本体上说,众生心性与佛同等,但就现相而言,众生迷失本性,以无明为因,只显现惑、业、苦的杂染境界,所谓法身流转五道,不名为佛,只名众生。



【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

就像一颗无价宝珠陷没在淤泥里,把它看成破砖烂瓦,不加爱惜尊重。(“无价宝珠”比喻一念心性。“淤泥”比喻烦恼。“瓦砾”喻八识。)

意思是,不知尊重己灵,反而随顺迷乱因缘,起贪、嗔、痴,造杀、盗、淫,显现生老病死的凡夫相。这样枉自沉沦,便是辜负己灵。



(2)尊重己灵而发菩提心

【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

既然知道自己心中有颗无价宝珠,就应该善加爱护,令其显发。怎样显发呢?就是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在修德有功时,显发自性功德。

《彻悟语录》云:“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悟净因缘,悟之又悟,净之又净,悟净之极,故其灵知横遍竖穷,广大无外。众生以随迷染因缘,迷之又迷,染之又染,故其灵知局然促然,介尔[1]微劣也。然即此介尔灵知,与诸佛广大灵知,觌体不二,毫发无差,使其得随悟净之缘,业尽情空。则此介尔之灵知,当下转为广大无外之灵知矣。(众生与佛不二、平等共有的,唯是这现前离念的灵知。诸佛因随觉悟、清净因缘,觉悟又觉悟,清净又清净,悟净到极点,所以灵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广大无外。众生因随迷乱染污因缘,迷乱又迷乱,染污又染污,所以灵知狭小短促,微小下劣。然而,这微小灵知本和诸佛广大灵知本体不二,没有毫发许的差异。假使能随觉悟、清净的因缘,使令业尽、情空,微小灵知当下便转为广大无外的灵知。)

这样就知道,我们要多利他多积累福慧资粮,随顺觉悟清净的因缘,来助发自性;如果颠倒分别,起烦恼造恶,随顺迷乱染污的因缘,就会障蔽佛性。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是尊重己灵。随意造恶埋没佛性,则是作贱自己。



【如珠被濯[2],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可谓不辜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

就像宝珠埋在淤泥里,应该想方设法把它取出来,清洗干净,然后高悬在胜利幢上,内外透彻、放大光明、胜伏一切(“珠”喻心性,“被濯”喻无量善法对治的修德,“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喻性德显发。),这才不辜负佛的教化和自己的佛性。这是发菩提心第七因缘,就是由尊重己灵而发起作佛之心。

总之,了义经中宣说了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藏,我们听闻之后,知道显发了自己的自性就是成就菩提,由此发起苦行求道的勇悍之心,就是由尊重己灵而发起菩提心。



8、忏悔业障故发菩提心

【云何忏悔业障?】

怎样由忏悔业障而发菩提心呢?

首先审查自己的业障程度,其次由因推果,测知未来遭受的果报,由此认识到自己业障深重,必须发菩提心来对治罪业种子。



(1)审查业障程度

如何审查呢?就是三个推知,由小罪推知重罪,由短时推知长时,由粗戒推知细戒。

由小罪果报推知重罪果报:

【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3]中。吉罗[4]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

经上说犯一个恶作罪需要堕入地狱在约四天王天五百岁(约人间九百万年)的时间里受苦,连造微小的恶作罪都受报如此惨重,何况犯僧残罪、他胜罪等。

由短时造罪推知长时造罪:

【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5]。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

我们对戒律不够尊重,并没有遵照戒律认真行持。

一举一动时常违背戒律,连吃饭、喝水都在犯戒。统计下来,短短一天中就造下了无数罪业,何况一生乃至生生世世,所造的罪业更是尽虚空界无法容纳。

由粗戒推知细戒:

【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为优婆塞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等戒,又不必言矣。问其名,则曰我比丘也;问其实,则尚不足为优婆塞也,岂不可愧哉!】

且不谈很高的戒,单单以最粗的五戒来说,十人有九人违犯,而且犯后少有坦白发露,多半覆藏于心。这样连居士五戒都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戒?(就是这些戒中犯戒和没如法忏悔的地方非常多。)问起是什么身份,都说是比丘,以戒的标准来衡量,尚不足为满分优婆塞,怎么不惭愧呢!



(2)观察未来果报

【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则终必堕落。】

要知道,佛制戒律不受则已,受了就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了终究要堕恶趣。这是因果的必然规律,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样衡量下来,我们的业障非常严重,五戒尚持不圆满,何况三乘种种戒律;一天都犯这么多戒,何况终生乃至历劫;造一个恶作罪都要感受漫长、惨重的果报,何况种种重罪?

这样严重的罪业,如果不忏悔,决定会感召恶趣果报,但要净除罪业,单凭微小的对治法到哪一天才能忏净呢?所以,唯有发菩提心,才能有力净治罪业,否则前途不容乐观。



(3)净障必须发心

【若非自愍愍他,自伤伤他,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忏悔,则千生万劫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八因缘也。】

如果没有哀愍自他犯戒之苦,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一切众生求哀忏悔。来摧伏罪业种子,那么千生万劫的恶报无处可逃,一旦罪业成熟,只有泪流满面地自食苦果。这是发菩提心第八因缘。

“自愍愍他,自伤伤他”:哀愍自伤的同时,也愍怜一切造罪众生。“身口并切”:忏悔时身恳切、口恳切。“声泪俱下”:一边发露一边哭泣。“普与众生求哀忏悔”:与一切众生一同忏悔,代一切众生忏悔。

犯戒罪垢,不发菩提心则难以清净。必须发起菩提心,借助发心的威力加以忏除。《入行论》云:“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9、求生净土故发菩提心

【云何求生净土?】

怎么说由求生净土而发菩提心呢?

首先思维今生必须往生净土的原因,其次应明白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而多福德莫过于念佛,多善根莫过于发心,而且,求生净土不发菩提心,则不能和大乘道相应,不能和弥陀本愿相应;发心不求生净土,则容易遇缘退转,因此发心和求生净土不可缺一。为了求生净土的缘故,应当发菩提心。



(1)求生净土的原因

【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

在娑婆世界修行进步困难,以困难的缘故,多生累劫也没有修成。在极乐世界修行成佛容易,以容易的缘故,一生便可成办。

问:为什么在此土修行累劫也未得成就?

答:如《净土十疑论》所说,浊恶的世界,烦恼强盛,凡夫未得无生忍力,心随境转,为声色所缠,稍一失足,就堕落恶趣。纵然得到人身,也难值遇圣道。或者以布施、持戒的福力生在人中,富贵自在,虽遇善知识,也不生信心依止,荒迷放逸,造作众罪。以恶业力,堕入恶趣。经无量劫,从地狱脱出,受贫贱身。假使不遇善知识,又堕地狱。如此轮回往复,直到如今,人人如此。所以,在此土修行,内外障缘极多,致使无始劫来也未成就。

问:为什么往生西方修行可以一生成佛?

答:在净土修行只进不退,寿命又无量,故可一生成佛。为何只进不退?因为不生烦恼。为何不生烦恼呢?因为因缘不具。

《瑜伽师地论》说到生烦恼有六种因缘:烦恼随眠(种子);引生烦恼的对境;猥杂;言论;串习;非理作意。我们观察极乐世界,水鸟树林宣演法音,六尘清净,引生善心,佛光照触,身心柔软,增益菩提心,故无引生烦恼的对境;导师阿弥陀佛,眷属海众菩萨、多有一生补处,时时闻法念道,故无恶友猥杂、邪师言论;恒时串习妙法,如理作意,故无烦恼串习、非理作意。这样衡量,虽然凡夫往生还有烦恼种子,但净土没有令烦恼现行的助缘,故决定不生烦恼。

我们说“今生不向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这里的身是指五取蕴,只有息灭五取蕴才能从轮回中解脱。怎样息灭五取蕴呢?往生净土就是巧妙的方法,因为往生之后,莲花化生,得到清虚之身、无极之体,随之就脱离了随惑业自在的取蕴身,超出旷劫生死,再加修行只进不退,又有无量寿命,当然一生成佛。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就像世间的道路有难行、易行的差别,陆地上步行辛苦,水中乘船则安乐,同样,菩萨道既有勤行精进,也有以信心为方便容易修行而速达不退地的,信愿往生就属于这样的易行道。

【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越于此。】

因此,往昔圣贤,人人趣向西方;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这一法门。在当今的末法时代修行,没有比往生净土更紧要、更应机的法门了。

“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圣者菩萨方面,文殊菩萨愿往生偈:“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普贤菩萨同样发愿:“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开示最胜方便时说:“专意念佛,即得往生,终无有退。”《楞伽经》授记:“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有大名称、大功德的龙树比丘,证得初地后,往生极乐世界。)世亲菩萨造《往生论》发愿往生:“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汉地祖师方面,比如,晋朝的慧远大师,了悟大般若的甚深义,号称东方护法菩萨。慧远大师六时念佛,十一年中曾经三次亲睹圣像。最后一次是刚起定时,看见佛身遍满虚空,圆光中有许多化佛,观音、势至站立两边,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上下回流,演说苦、空、无常、无我。

佛说:我以本愿力来安慰你,七日后你当往生我的佛国。

到了这一天,慧远大师果然端坐往生了。

天台宗智者大师,母亲有身孕时,梦见五彩烟云,萦绕怀抱。大师诞生之日,屋内洞然通彻,一片光明。

大师生下来时眼睛有双重瞳孔,睡时一定双手合掌,端坐必定面向西方。到大一点时,见佛像就礼拜,遇僧人就恭敬。

十八岁出家读诵《法华经》,兼通律藏。因为他天性喜爱禅悦,就到光州大苏山拜见慧思禅师。

禅师见面就说:昔日我们同在灵山会上听《法华经》,宿缘牵引,今日又相逢。当时就给他指示普贤道场,宣说四安乐行。

大师在此山修习法华三昧,到第三天夜晚,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时,身心豁然,寂然入定,通达实相。从此创立一家教观,成为万代宗祖。曾造《净土十疑论》、注疏《十六观经》极谈净土。

大师化缘已毕,就到石城寺对弟子说:我要在此地往生。说完让人施设床座朝向西方,专称阿弥陀佛、般若、观音。又叫人多燃香火,唱念《无量寿经》和《观经》经题,随后赞叹说:“四十八愿,庄严净土。花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况戒慧熏修,圣行道力,功不唐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庄严净土,西方花池宝树,具缚凡夫容易往生,却无人归去。地狱火车相现前时,一念真诚改悔尚能往生,何况戒慧熏修的圣行道力,一定功不唐捐)又说:“我的师友现在随观音、势至来接我了。”说完端坐,如入禅定般,安祥往生。

唐代百丈大师是马祖禅师的传道嫡子,天下丛林共同宗仰,他所制定的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一致归向净土。比如,为病僧制定的念诵仪轨说:“集众同声,举扬一偈,称赞阿弥陀佛。再同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或百声、或千声。最后回向伏愿说:诸缘未尽,早遂轻安;大命难逃,径归安养。”(此生因缘未尽,就尽早身体康复。死缘已到,大命难逃,就直接往生西方。)又丛林津送亡僧时,大众念诵回向伏愿言:“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上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心识超升清净佛国,远离尘劳苦恼。上品莲花开敷,佛授一生成佛记莂。)至于荼毗时,不作其它法事,只规定维那师引声高唱“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这样十唱,大众随念十声。唱念后,回向说:“上来称扬十念,资助往生。”这些祈愿文句都明显指归净土。

从百丈大师制定清规至今一千多年来,天下丛林都按此规矩津送亡僧,有人以这一根据说:“合五家宗派,尽天下禅僧,无不归向净土。”

唐代清凉国师绍继华严祖位,世称文殊化身,他指示阿弥陀佛即卢舍那佛,并注疏《观经》弘扬净土。

TOP

宋代永明禅师参天台韶国师发明心要。曾在国清寺修习法华忏,禅观中,现见观音以甘露灌口加持,从此辩才无碍。

禅师因宿愿未得决定,就亲自登上智者禅院,作了两个阄,一是“一心禅定”二为“万行庄严净土”,禅师精诚祈祷,七次都拈到净土阄。以此因缘一心修持净业。

平时他每天作一百零八种佛事,晚上则到其它山峰行道念佛,附近的人们常听到空中传来海螺天乐的妙音。

他一生共持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时常给大众授菩萨戒,施食鬼神,买放生命,这些功德都回向净土。并撰著《万善同归集》,指归净土处最为切要,作《四料简》特赞净土。

七十二岁时,一天早起,焚香告别大众,结跏趺坐,坐化而去。

后来有位临川僧人,经年右绕大师的遗塔。问他缘故,他说:我生病去过冥府,见阎王殿左边供奉了一幅僧像,阎罗王精勤对像礼拜。我私下打听,得知是杭州永明延寿禅师,已往生西方上上品。阎罗王敬重禅师道德,因此供奉画像,殷勤礼敬。

宋代圆照宗本禅师,出家后参天衣怀禅师开悟。平时他密修净土。当时有位法师神游净土,见一处宫殿庄严美妙,佛国的人告诉他:这是等待圆照禅师的到来。

又有一位大德来到慧林寺,向圆照禅师顶礼供养。问他是什么缘故,他说:我在定中见了一朵金莲花,有人说是等待慧林寺的圆照禅师。

禅师晚年住在苏州灵岩寺。在他即将圆寂时,沐浴更衣,弟子都围绕在身边请他留偈。

他说:我平日懒得写偈,今天作什么偈子。平常要躺就躺,今天也不必特地端坐。

说完拿笔交待完后事,笔一扔就走了,好像熟睡的样子。

明朝中峰禅师,得法高峰老人。学者尊仰,如泰山北斗。他说:“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曾撰写《怀净土诗》一百首,劝人念佛。

以上介绍了汉地祖师归向净土的事迹,除此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尊宿、法师、律师,修持净土,归向西方。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比如,佛说《华严经》、《宝积经》、《无量寿经》、《十六观经》、《阿弥陀经》、《文殊问般若经》、《法华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等,都归宿西方净土;龙树菩萨造《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世亲菩萨造《往生论》等,无不崇尚西方净土。

总之,往生西方是易行道的缘故,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这是末法时代最简便、最契合时机的法门。



(2)求生净土和与发菩提心须并运双修

【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

然而,《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也就是,少善根不生净土,多福德乃能成办。说到多福德,莫过于执持名号;说到多善根,莫过于发广大心。因此,暂时执持圣号已胜过布施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就超越历劫修行善根。

引圣言证明执持名号是多福德: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随念三宝经释》中说:“如来名号是无量福德无穷无尽的源泉,以法性、缘起、大愿、三摩地、善根不可思议的力量成就诸佛名号,在世间显然是利乐根本。”

《游心安乐集》云:“诸佛名号,总万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总念万德。”(诸佛名号是由万德而成就的,能一念持念万德洪名,就在这一念中总的念了佛的万德。)

《弥陀要解》云:“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六度万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佛以大愿大行成就万德洪名,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以名号召来佛的万德,佛功德不可思议,故佛名号不可思议;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令散乱称名也成成佛种子,信愿执持更可径直登上不退地。)

通过上面的教证可以知道,阿弥陀佛的名号由佛的万德成就,执持名号就能召来佛的万德,直接登不退地,因此远远超过一般布施的福德。经云:“若人执持佛名号,心中具信不弃舍,善胜日日供诸佛,满十方刹恒沙宝。”(如果执持佛号,有信心而不舍弃,则胜过每天以充满十方世界的恒沙七宝供养诸佛的善根。)《涅槃经》说:假使一个月中常常以衣食供养恭敬一切众生,比不上有人念佛所得功德的十六分之一。



引经论证明发菩提心是多善根

《勇授问经》说:“菩提心福德,假设若有色,遍满虚空界,福尤过于彼。若人以诸宝,遍满恒沙数,诸佛刹土中,供养世间依。若有敬合掌,心敬礼菩提,此供最殊胜,此福无边际。”(如果菩提心的福德具有形相,即使以虚空为器也无以容纳。如果有人以七宝充满恒河沙数的佛刹供养佛陀,又有人合掌敬礼大菩提,以后者的供养最为殊胜,其福德无有边际。)

《般若经》说:“若菩萨但舍财宝七珍,不发心成佛救度一切众生,虽经恒河沙劫,得福犹少。”“若菩萨布施时能回向无上菩提,救度十方一切,虽少行施,获福无量。”(如果菩萨只布施七宝珍财而不发心成佛度众生,那么纵经恒河沙劫布施,也只获得少量福德。如果菩萨布施时能回向无上菩提,救度十方众生,即使只作少量布施,也能获得无量福德。)

《入行论》说:“若仅思疗愈,有情诸头疾,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仅仅想我要治愈一切有情的头病,具此饶益心,也能获得无尽福德,何况发心欲遣除有情无量苦恼,欲成就有情无量功德,其善根比虚空更广大。)“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其余善行如芭蕉树,生果一次就会穷尽,而发菩提心的善根不仅无有穷尽,而且会辗转不断地增长。)

由于发菩提心的善根无量无边、辗转无尽,初发菩提心就已经超过小乘历劫修行的善根。《圣弥勒解脱经》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刚宝石,然能映蔽一切胜妙金庄严具……善男子,如是发起一切智心金刚宝石,纵离修习,然能映蔽声闻独觉一切功德金庄严具……(就像金刚宝石纵然破碎,也能映蔽一切黄金美饰。同样发起菩提心,纵然没修六度,也能映蔽小乘一切功德。)可见一发大心便超过小乘历劫修行的善根。

《大智度论》中的公案:

过去有位六通阿罗汉,带着一个小沙弥跟随在后面给他背行囊。

沙弥想:我应该精勤求证无上菩提。

阿罗汉马上取过行囊来自己背。

不多时,沙弥又想:佛道久远,难以成就,不如自证声闻果早点解脱。

阿罗汉又把行囊放在他肩上,让他走在后面。

这样反反复复有很多次。小沙弥说:“老和尚,你是不是有点颠三倒四,为什么换来换去?”

阿罗汉说:“我并没有糊涂,你前面发心求佛果,是菩萨中人,地位比我高,因此我应该自己背行囊,跟在你后面。后来,你又希求声闻果位,不发心救度众生,地位比我低,当然应该在后面为我背行囊。”

小沙弥大吃一惊,从此志向坚定,精勤不懈地求证佛果。

公案中,小沙弥最初发起菩提心就已经超过六通阿罗汉,原因是他在发心的当下已经转成佛子的身份,比阿罗汉尊贵。就像刚刚诞生的太子还在襁褓中,但对这未来的国王,连功勋卓著的老臣也要恭敬致礼。



【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

念佛本来是期望成就佛果,不发菩提心,念佛为了什么呢?(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不发心等于没有种子,没有种子就不能得果,所以说“虽念奚为”。)发菩提心本是为了修行菩萨道,不往生净土,虽然发了心,也容易退转。

这是讲:一、念佛必须发心,不发心就没有成就佛果及净土的种子;二、发心必须往生,不往生就容易中途遇缘退转,原因是:凡夫没有获得无生忍力期间,在苦海中救度众生没有保障,因此应该首先往生净土,依靠佛力住持,成就无生法忍。《往生论》中说:“欲游戏地狱门者,必生彼土,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救苦众生。”(愿游戏地狱的人,必须往生西方,证得无生法忍之后,再入生死救苦众生。)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说:“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然行持上有优、劣,但没有不发菩提心的。这菩提心就是愿作佛的心(不求阿罗汉果和人天福报),愿作佛的心就是度众生的心(成佛,目的就是为了度众生),度众生的心就是摄取众生往生佛国的心(众生没成就时像小鸟不能离枝,需要有所依靠,度众生就要把众生摄取到有佛国土,使他有依靠)。因此,发愿往生极乐的人应发菩提心。若不发菩提心,只是听说净土常享安乐,为享乐而发愿往生,也不得往生。)所以,发菩提心才能和佛果相应,和佛摄生成佛的大愿相应,和净土相应。

朝鲜元晓大师在《宗要》中说:“此心果报,虽在菩提,而其花报,在于净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此。”(菩提心的果报,虽在佛果菩提,但其花报则在净土。原因是:菩提心的量广大无边际、长远无限量,果随因行,故感得广大无边际的依报净土和长远无限量的正报寿量。除了菩提心,其它法都不能如此。



【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是为发菩提心第九因缘也。】

因此,首先发菩提心播下菩提种子,再以念佛之犁精勤耕耘,则自然增长菩提道果(发心是因,喻为播种。念佛为缘,喻为犁耕。因缘和合,自然增长菩提道果。)。乘着佛的大愿船入于净土大海,则决定往生西方。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九因缘。

我们要有远大的目光,不仅为了这一生往生极乐应发菩提心,而且为了往生之后速证无生忍力、普度众生,也应发菩提心。换句话说,我们是否发心和发心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往生及往生后的品位高低、成就快慢,所以目前要重视因地的栽培,因大,果就大;因圆满,果就圆满;因强,果就速证。现在励力发菩提心,将来往生西方就能真正圆满大愿。以这个原因,发普贤愿回向往生极为关键,由此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成就。《普贤行愿品》说,以普贤愿王的引导,临命终时一刹那顷即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极乐,就见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等,见自己生于莲花中,得到佛的授记,之后,经过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遍到十方不可说不可说的世界中,以智慧力随众生意乐而作利益。不久,在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就菩提,转妙fa 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的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穷尽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从果而知因,为果而修因,为了往生净土速得成就,从现在开始就要注重发菩提心、发普贤愿。

TOP

10、令正法久住故发菩提心

【云何令正法久住?】

怎样由令正法久住而发菩提心呢?

首先思维目前佛教的状况及佛教兴衰与众生的关系,在反复思维之后,内心会不忍圣教衰残而油然发起誓愿成佛护持正法的菩提心。《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说到发心四缘,有一缘就是不忍圣教衰微,也就是菩萨深切认识到如果圣教不灭,就能让无量众生脱离苦难,为令正法久住,菩萨发心求佛智慧,使正法永住世间。下面的内容和《菩萨地》所说基本一致。



(1)思正法衰残

【谓我世尊,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遂致成佛。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

佛无量劫以来为了我们发菩提心,修菩萨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最终圆满福慧资粮,成就无上菩提。佛成道后转妙fa 轮、普度众生,到度尽有缘众生时,佛就示现入于涅槃。佛灭度后,又过了两千多年,佛教的正法和像法都已经灭尽了,到现在只剩下末法(佛法只剩下一点点枝末,到了快灭尽的边边上),就是教法(经律论)和证法(戒定慧)快要从人心中消失了。



【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

这是讲末法时代佛教的衰相。

“有教无人”:只有文字的教法,而没有人依教闻思修行。千经万论尘封大藏,无人阅读、开演、弘扬、更无人依教修行,最后,卷帙浩繁的大藏经除了被陈列在橱柜里供人供养之外,谁也不理会里面在说些什么。

“邪正不分,是非莫辨”:既然无人按圣教闻思修,人们内心被无明笼罩,分不清邪正,辨不明是非,邪恶视为正直,假相视为实义,染污视为清净,狂乱视为自在,放逸视为洒脱,名利视为成就,贪爱视为慈悲,苟且偷生视为厌世出离,耽著生死视为利益世间,慢幢高树视为具德庄严。

“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佛教内部处处可见竞争攀比,他有多少徒众、建了多大的寺院、有多少头衔,我要比他徒弟多、供养多、寺院大、知名度高。或者,居士互相竞争名利,我是大居士,我的队伍要壮大,我做的功德要更多。难得有人修出离心、菩提心、般若行,不是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身口意,都是口谈修行、心逐名利。

“举目滔滔,天下皆是”:“滔滔”即发大水时,到处是水,比喻末法时代恶相充满大地,举目看来,全世界都在浊恶混乱的状况中。

“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不知道佛是何人、圣法是何涵义、僧伽是何称呼,连基本的三宝涵义都浑然不知。

世亲菩萨说:“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佛的正法有教、证两种,有人对教证二法受持、宣讲、修行,佛法就安住于世间。)以这条标准来衡量,现在对教证二法受持、演说、修行的人越来越少了,佛教正进入衰落的末法时期。



(2)为令正法久住而发心

【衰残至此,殆[1]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我为佛子,不能报恩。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极重罪人,非我而谁?】

佛教已衰残到这种地步,几乎不忍言说。每次想起圣教衰弱,就禁不住伤心而落泪。身为佛子,一切现前、究竟的安乐都是佛陀赐予的,连名字都叫释子,竟不能报答佛恩、振兴圣教,往内,对自己的身心没做到利益;往外,对众生也没做到实际利益;活着,不能挽救这个时代;死了,不能利益千秋万代。天虽然崇高,却盖不住我,地虽然厚重,却载不起我,天地难容的极重罪人不是我又是谁呢?



【由是痛不可忍,计无所出,顿忘鄙陋,忽发大心,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决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

由此悲痛无以忍受,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我顿时忘记自己的下劣浅陋,为了圣教和众生,忽然发起大心,虽然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不能在此时挽回末法的气运,但我仍然怀着护教大愿,决志于来世护持佛陀正法。



【是故偕诸善友,同到道场,述为忏摩,建兹法会。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从于今日,尽未来际,毕此一形,誓归安养,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人民被化于东方,劫运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

为此,我偕同道友来到道场,礼忏修法,建立这个法会,发四十八愿,愿愿发心救度众生;期盼以百千劫的深心,心心作佛。(以极深的愿心在百千劫里念念作佛。)从今天开始,尽未来际奉行大愿,这一生决志归向极乐世界。在那里花开见佛,证得无生法忍之后,再回入娑婆世界,让佛日重放光辉,让法门再度阐扬,让此方如海的僧众离染清净,让人民受到佛法的教化,让佛法的劫运延迟转变,让正法永住世间。

问:为什么为使正法久住,需要在此生往生极乐世界?

答:因为要实现令正法久住的愿望,需要自身有极大的能力,而往生极乐,花开见佛,获无生忍。在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后,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悉获成就。此后再回入娑婆世界,自己有三身四智,加上弥陀护念、诸佛摄受,如同衣锦还乡、顺风摇橹,无求不利,无往不前。菩萨先必求生西方,再回入娑婆护法度生,原因就在这里。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净土教言》中说:“以一切所知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者,获得佛果的因,即是行持无量菩萨行。想要修学菩萨行并欲救度一切众生摆脱危难、具有大悲心的人……令他们轻而易举便可圆满一切普贤行愿的殊胜方便,即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其原因为:依靠佛陀的愿力和智慧力,仅以信心希求心便能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后无勤而获得信力等胜妙功德,不会退转,将圆满一切普贤行。佛彻见此理后,在《普贤行愿品》中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此则区区真实苦心。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

这只是我的一点真实苦心。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



三、流通分

【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则趣向有门,开发有地。】

这样,十种发心的因缘都已完备地认识了,发心的八种相貌也已完整地了解了,由此便“趋向有门,开发有地”。发菩提心不再是笼统含糊,已指示了门径,可以趋向;开示了方法,可以开发,剩下来就靠自己努力了!

TOP

【相与得此人身,居于华夏,六根无恙,四大轻安,具有信心,幸无魔障。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

发菩提心需要具备身心、内外各方面的条件,这是人生最具深远意义的大事。缺少因缘不能发心固然可怜,具备因缘而不愿发心就更加可惜。省庵大师苦劝大众及时发菩提心,不必拖延等待。

我们都得到了人身,生长在佛法住世的中国,六根无病、四大轻安,对三宝又有信心,又没有魔障干扰,这已经够幸运了,何况又能出家,又能受具足戒,又能遇殊胜道场,又能听闻佛法,又能瞻仰舍利,又能修习忏法,又能值遇善友,又有殊胜法缘,亿万人中有几人具有这等福份?在这万缘具备时不发菩提心,还等到何时呢?

稀有难逢的因缘集聚了,就应该为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这是关乎自己慧命和群生利益的首要之事。“心发则佛道堪成,愿立则众生可度”,为了众生和佛道,有佛性的人应及时发菩提心。



【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

唯愿大众哀愍我的一腔愚诚,可怜我的一番苦志,和我一起来建立大愿发此菩提心。没发起的,现在发起;已发起的,令其增长;已增长的,令其相续。

菩提心需要年年发、月月发、日日发、时时发,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须臾不可离。《发心仪轨》云:“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已生勿退失,辗转益增长。”发菩提心并不是单凭口里念念就大事了毕,而是要从入门开始直至成佛,时时坚持,辗转增长。

比如,我们生存要依靠心脏的搏动,心脏一旦停止跳动,生命就会终止。菩提心就像心脏的搏动,刹那不能舍离,舍离就会中断菩萨的慧命。我们无论行持六度中的哪一度,菩提心都是根本的依处,都是发起的动力源泉。所以应励力修学菩提心。



【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

“勿畏难而退怯”:不要因为众生难度、菩提难成而退缩怯弱。如果因为畏难而退失了菩提心,就会失坏暂时和究竟的无量利益。失坏菩提心是菩萨最大的衰损。

我们要想到:佛在因地和我一样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但佛毫不气馁奋发向上,最终圆满了六度而成佛。佛能从凡夫修成,我们也一定能修成,只要坚持努力,再难的修行也能做到。

“勿视易而轻浮”:不要把这事看得容易而轻浮躁动,真正肩负度生的重担,需要有坚固的菩提心作为支点,并非轻心、慢心、躁心所可承担。所以要殷重修炼菩提心。处处历炼,百折不挠,在苦难中坚定菩提心,在六度中成熟菩提心。轻躁浮动,浮于表面,不仅难以深入,而且会很快遭受挫败。

“勿欲速而不久长”:古人说“欲速则不达”,发菩提心需要有长远心,即使需要用百千劫才能使众生生一念善心,也终不退失自己的发心。如果只求速成而无意长久行持,则说明心力薄弱立愿不坚,这样发愿力薄弱,中间稍遇挫折,就容易退失。所以,要发如金刚般坚固的菩提心,不要发露水道心。

再说,发菩提心利益众生能获得真正的安乐,苦恼的事,即使时间短暂,也让人生厌离心;而安乐无苦的事,即使延长无量劫,也没有可厌倦的,为什么要畏惧长久呢?《宝鬘论》云:“重苦虽时短,难忍况久远,无苦而安乐,无边时何害”。

《大乘庄严经论》云:“久劫行上勤,利物心无退,令生一念善,况欲善无量。”菩萨观见能让众生产生一刹那善心,即使要经百万劫精进,也毫无厌倦。如果没有长远心,在遇到众生难度、佛法难行时,真能心甘情愿、百折不挠吗?凡夫习性,多半时间一长就无心力趣入,就会想只顾自己算了,以这样的心态能快速成佛吗?所以,坚固长久的菩提心,才能快速成佛。

“勿懈怠而无勇猛”:不要懈怠而没有勇猛心。

“勿委靡而不振起”:(“委靡”:精神不振、颓丧消沉。)不要委靡不振,应该振作精神来发菩提心。

“勿因循而更期待”:“因循”,即照老样子不改。“期待”,即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后天。不可因循苟且,找理由说“我还有事没有了结,等我安排好了再来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不必拖泥带水,应该当机立断,不然这一耽误,又不知要延迟多少劫在轮回里吃苦,以自私自利的心态障碍开发如来藏。所以,现在就要努力发菩提心,以菩提心来要求自己。

“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不要以禀性愚钝而一向无心进修。愚钝是以往自私自利造多了恶业,障蔽了心灵,这也只有靠发菩提心才能逐渐消除,所以越愚钝越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多利他,就能逐渐消除障碍,打开心结。

“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不要以自己根机浅薄就自卑,认为自己无分。大地众生都有佛性,“人皆可为尧舜,人皆可成佛”,世上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我们肯用功修行,浅根栽培久了,自然就转成深根,所以不必妄自菲薄、轻视自己。

以上讲了发菩提心要远离八种不正心态,就是畏难心、轻浮心、求速心、懈怠心、委靡不振心、因循期待心、无动于衷心、自卑心。这些要一一归在自身上检查,发现自己有哪种不良心态,就尽量设法改正。相反,要努力具足八种善心:无畏心、殷重心、长远心、勇猛心、振奋心、果断心、一向有心、自尊心。按这样修持,就能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大乘法器,真正踏上自利利他的菩萨道。



下面以比喻劝勉后进不必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而失去发心的好因缘。

【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

比如种树,最初树根浮浅,浇灌培植久了,树根会越扎越深、越长越坚实,最后根深蒂固,无可动摇。又比如磨刀,久久磨砺,钝刀也变得极其锋利。所以,浅、深、利、钝都是相对而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多栽培多磨炼,浅的会转成深,钝的会变成利。在这点上要有足够的自信心。

【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

岂可因根浅而不种,任它自己枯死?岂可因刀钝而不磨,放置使它无用?

我们自知根机浅薄,就更要自强不息。人贵有上进心,心一发起就开始有转机。否则,连上进心都泯灭了,那就真的永沦下劣、无可救药。事实上,这一念转过来,就开始在转钝为利、转浅为深,久而久之,效果会日益显著。古人说“勤能补拙”,别人付出一分努力能达到的,我们付出十分努力也能达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在人为,不必自轻退屈。



【又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又如果以修行为苦,岂不知懈怠更苦。修行以一时勤苦换来永劫的安乐,懈怠则以一世安逸造成多生的苦难。

如果我们深明大义,就会为自他究竟、长远的利益,而舍弃暂时的五欲享乐;如果我们只追求眼前的享乐,毫不考虑后世、解脱和成佛,那不久就有生死和恶趣的大患来临。

我们要常想:现在暂时修行吃苦,能灭除无量劫的大苦,获得永久的安乐,所以应该刻苦修行。世间人为了五欲享乐都能吃苦耐劳,何况我们发愿成佛度众生,更应该日夜精进地修行。《大乘庄严经论》说:“荷负众生担,懈怠丑非胜,为解自他缚,精进应百倍。”既然发了菩提心,荷负起利生的重担,那就应该遵守承诺,为了证得无上菩提,行持六度万行。如果立了誓言,不精进修行反而懈怠,那就极不庄严。声闻人为了自己断除业惑,都知道这事要像钻木取火般不能松懈,何况菩萨发欲断除自他的一切业和烦恼,更应该比声闻百倍精进。

TOP

【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则何虑艰难?】

况且,以净土作舟航,一往生净土就成为不退转菩萨,位不退不堕生死,行不退不堕小乘,念不退念念流入一切智海,根本没有退堕的危险性。而且,往生西方,得到无生忍的力量,就可以分身尘刹、自在度生,根本不必要顾虑度生艰难。

当然,不以净土为方便,中下根人也有发心后退转或者度生不堪能等的可能性,由此对发心难免犹豫不决。而现在既有净土的易行道,又有弥陀的大愿作保障,一生西方就可以圆满菩提心,所以不必要担心顾虑。

【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往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

要知道,连地狱的罪人都能在往劫发菩提心,岂可人中佛子不在这一生建立菩提大愿?

我们有幸得到暇满人身,贵为万物之灵,又皈依三宝,成为人中尊贵的佛子,怎能不立大志呢?地狱众生在那样深重的业障下还能发菩提心,我们具备内外因缘,为什么不发菩提心呢?《入行论》云:“暇满人身极难得,既得能办人身利,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我们这一生能在自己相续中发起菩提心,才不枉费得一世人身。



【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

无始以来迷惑颠倒,已经无意义地虚度了无量世,时光不会倒流,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今天觉悟过来,未来还无限的长远,还可以创造美好的前途。然而,痴迷不悟固然可怜;明知而不实行,更让人婉惜。

人生除了这一条光明大道还有什么呢?我们只有发菩提心,才能实现我们生命的大义,才能为自他摄取无限的利益,为什么还不幡然醒悟呢?难道饥逢王膳,宁可饿死也不吃吗!

【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

如果我们畏惧地狱之苦,就自然会精进起来。如果我们忆念无常的迅速,就不会生懈怠心。

想一想,无始以来造了多少罪业,一气不来,就成为地狱烈火中的炭灰,趁着一息尚存,只有精进修行,才能拯救自己。净土在前,地狱在后,勤修便往生净土,了断旷劫轮回,懈怠便堕入地狱,万劫难复。

常念无常迅速,一生光阴稍纵即逝,人身何其保贵,怎么能无意义地浪费呢?一想到这里,有一刻光阴,就要作一刻修行。



【又须以佛法为鞭策,善友为提携,造次[2]弗离,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虞[3]矣。】

又要以佛法作鞭策(当心安于逸乐而不愿上进时,要像鞭打马匹让马行进一样,以佛法来鞭策自己进步),又要依止善友,互相提醒、勉励,携手共进。这样,时时不离佛法、善友,终身依赖佛法、善友,就不会有退失的忧患。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

莫说一念轻微,莫说虚愿无益。发心真切,事便真实;愿力广大,行便深切。虚空不算大,菩提心最大;金刚不算坚,愿力最坚。

问:为什么不能说“一念轻微,虚愿无益”呢?

答:经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一切缘起原本在自心上,心作心是,丝毫不爽。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是心作人天,是心是人天……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升沉迷悟,趋祸趋福,全在一念间,所以一念关系甚大,不能说轻微。

下面以公案证明发愿并非无益:

过去有个郁头蓝弗,在水边林下修习非想非非想定,每次快得定时,都被鱼、鸟干扰惊动。他因此动了嗔心,发愿以后作飞狸入林食鸟、入水吃鱼。后来修成了非想非非想定,往生天界安住了八万劫,受完天报,果然堕为飞狸身,吞食鱼鸟。

这里郁头蓝弗发的是损害众生的恶愿,一般人会认为那只是心里想想而已,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结果怎么样呢?恶愿的种子存留在八识田中,尽管经过八万大劫那么长久的时间,也没有丝毫损减,当因缘会遇时,就像一颗长期潜伏的定时炸弹被引爆,爆发出巨大的破坏力量。

我们想,既然恶愿都能实现,当然善愿更不会落空。我们发的成佛度众生的大愿,必然会让我们在未来成就佛果,普度众生。如果只有恶愿能成熟,善愿反不能遂愿,那这个世界就只有恶人能遂心满愿,而三世诸佛却无一能成就佛果。实际上,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都由菩提心成就佛道,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必定如此。

《神僧传》的公案:古代有个僧人在石佛像前戏笑发愿:如果今生不能了生死,愿我来世作威武大臣。后来果然成了一名大将军。

有人问:为什么开玩笑发愿也能变成事实呢?

就像再微弱的火也有燃烧性,不经心的戏愿也会起作用。可见因无虚弃,发愿力何时也无空耗。我们能诚恳发愿,力量远超前者,当然起到的作用也更大、更持久。

《神僧传》里还讲到一位出家人博通经论,所到之处却无人请法,他为此哀声叹气。

旁边有僧人对他说:“你学佛法,没听说未成佛先结人缘吗?你虽明了佛法,但没有人缘也无可奈何。”

出家人说:“难道就这样了此一生吗?”

那僧说:“我来为你代办!”说完问他有什么积蓄。

他说:“没有别的,只剩一件衣料。”

僧人说:“这也够了。”说完变卖衣料买了食物,带他到一处幽深的树林,找到一块禽鸟昆虫多的地方,把食物放在地上,再教他发愿。之后嘱咐说:“二十年后才可开法。”

僧人遵照嘱咐,二十年后开始传法,多年受他教化的都是那些接受施食的禽鸟昆虫。

像这样,由别人的发愿都能摄受虫鸟脱离异类,何况我们是主动发愿,怎么不能利益自己和众生呢?

佛在世时,有一国人民难以调化。佛说:“他们与目犍连有缘。”就派目犍连前去度化,结果都愿意接受教化。

有人问佛:“他们和目犍连有何因缘?”

佛说:“往昔目犍连是位樵夫,在山间惊起一群蜜蜂。目犍连当时发善愿说:我得道后度化你们。现在这一城人都是当年的蜜蜂。”所以心发什么愿,就会得什么果。

由以上公案可知,发愿具有真实的作用。《百业经》里讲到许多修行人往昔在三宝前发愿,以发愿力,后来都如愿以偿。这些显示了心力不可思议,缘起力不可思议。

以大乘发愿来讲,大乘的发愿是成就自他二利之因,菩萨依靠发愿能在今生和来世成办二利。而且,虽然没有以身语意专门实行其事,而只是用心按内心的愿望来祈愿,但以此就能在今生产生果报,并以此愿成办未来的一切大义。

我们在经中看到,具福德力的菩萨由发愿力以无量身、无量光明、无量神通成办自他二利,其境界以语言难以描述。总而言之,以愿为因,随欲皆成。而且未来也必将以愿力显现愿果,身放光明,口发声响等等。《入行论》云:“摩尼如意树,无心能满愿,由昔发愿力,显示诸佛身。”

“心真则事实”:心是事的作者,心真了,事就不虚。“愿广则行深”:愿是行的引导,愿越广大,行越深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