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研究《大乘百法明门论》的目的

心所有法——随烦恼有二十之恼

净界法师

三、恼者,忿恨为先,追念往恶。触现逆境,暴热狠戾为性。

  恼,是从前面的忿跟恨而产生的。它从最初的忿─愤发,然后相续到恨─结怨,还没有化解掉,可能也不知道怎么化解心中的结,就是强忍,强忍到最后,追念往恶,触现逆境。一方面不断回忆过去的恶境,这还没关系,一方面又触动了现在的逆境,逆境又现前了,这时候已经超过能够忍受的程度,到了恼,已经是不能够再忍受了,因此而暴热狠戾。

  所谓暴热就是躁动已经到了极限,暴,就是非常严重,狠戾,就是非常的凶恶,身、口表现出来,不是祥和的样子,已经失控了。这样的暴热、狠戾状态,会有什么情况出现呢?看看它的作用。

  能障不恼,多发凶鄙粗言,蜇螫于他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这种情况,能够障碍我们不恼的善根,多发凶鄙粗言,所发动出来的言词─凶鄙,很低俗、不高雅,没有任何的修饰,想讲什么就讲什么,好像蜇螫于他,蜇是一种毒虫,好比是毒蛇,或者是蜈蚣、蝎子那类毒虫,螫,就是把毒喷出来,以毒去伤害对方。当然这是个譬喻,是说这个人从前面忿、恨的累积,这时候又遇到逆境现前,内心已经失控,讲话就像刀子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心中的怨恨,全发泄出去。而这个怨恨从内心发出去,一定是先伤害自己,也伤了对方,二个都伤害了。所以忿、恨、恼,不是从恼来对治,一定要从前面的忿、恨,就要把心中的结,解开来。

  其实,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以佛法的生命观来说,我们已经经历了无量无边的生命,我们曾经跟很多人结善缘,也跟很多人结恶缘,今生会跟善缘的人接触,也会跟一些恶缘的人接触,这是谁也不能避免的,连佛陀都不能避免。那么,我们面对这种恶缘时,应该怎么办呢?佛陀在《法句经》有讲一个偈颂:若以怨止怨,是怨终不止,唯忍能胜怨,是古圣常法。是说我们今生的生命,跟过去的恶因缘接触时,有二种处理态度:

  第一、以怨止怨:你对不起我,我也对你不起,看谁福报大,你触恼我,我也触恼你。你用以牙还牙的态度,是不是可以把心中的恨解掉呢?不可以!是怨终不止。可能你的福报比较小,你去伤害他,结果他伤害你更厉害,你心中的恨就更深了。也可能你的福报大,果然把他伤害了,你把这股怨恨给发泄掉了,但是下辈子,可能你福报已经消耗光了,他福报比你大了,这时候他看到你的时候,该他伤害你了,所以是怨终不止,生命辗转相续,于是恨终不止。佛陀的意思是说,如果以一种对立的心态,来处理怨恨,终究是不能解决的。你用一种对立、发泄的方法,并不能把双方的怨恨化解掉,可能你的恨没有了,但对方的恨还在,以后的生命就会有问题。所以这样的态度,从外境上去改变,大智慧的佛陀是说:若以怨止怨,是怨终不止。

  第二个方法,应该怎么办呢?唯忍能胜怨,是古圣常法,就是不要去管外境。意思是不要去调外境,应该去调我们的内心,要安忍。由于我们有忍辱波罗蜜的力量,就能够把这种恨给消灭掉。所有的圣人─过去的圣人、现在的圣人、未来的圣人,处理怨恨这件事,都是用这样的方法,这是一种常法、不变的法则。

  这个唯忍能胜怨,佛法讲这个忍,不是我们一般说的强忍──你伤害我,我就把它勉强忍下来,不敢表达出来,但是我恨还在心中,不是这个意思。佛法所讲的忍,是指无生法忍,就是有智慧的意思。佛法讲忍不像世间强忍,而是用智慧来化解心中的结、化解心中的恨。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也提出二个办法给大家作参考:

  第一个,当作随缘消旧业想。比方说他今天来触恼我、这个境界伤害我,本来心中很太平,这时候心中有结、有恨,怎么办呢?你要想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想想世界上有无量无边的众生,而这件事情怎么偏偏出现在我身上呢?当然这不是自然而有,也不是上帝安排的,我过去一定有这样的业力,才招感这样的果报,这时候我们第一个观念,就是要勇于承当。之后,再修无我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在毕竟空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是谁在承当这个业力呢?这样就可以把恨给消灭掉。

  当然,一定要先相信这是业力招感来的,才会心甘情愿承当下来。好!这是我过去所造的,我没有话说,我也不想让这个业再相续下去,到此为止就好了,既然出现了,我就用空性的道理,把这个结给化解掉。

  第二个方法就更积极了,是把他当作善知识想,前面的方法是约破恶,这个是生善。是说我们刚开始栽培禅定跟智慧,是在寂静的环境、不受任何的干扰,但是你想要增上,一定要有因缘的刺激。法王曾到纽约大学去演讲,讲完之后,几个大学生就围绕着他,他这个人很亲切,大学生就问说:法王啊,你今天有这么高的智慧、这么大的摄受力,你看国际好莱乌影星,有很多人皈依在你座下。你具有这样的威德力,一定是有很多殊胜的根本上师?他回答说:我的第一个根本上师,就是障碍我的人!使令我学习什么叫宽恕,什么叫包容。如果说什么事都很顺利,怎么去学习宽恕跟包容呢?一定是有逆境,才有所谓的宽恕跟包容。意思就是:转逆缘成菩提道。

  也就是:当逆缘的力量冲击过来时,如果硬是跟它抵抗,一定会受伤,应该借由这种力量,把它引导到我们的菩提道上,变成我们的一种增上因缘──转逆缘的势力,而成菩提道的一种势力。问题在于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智慧来化解。佛法很注重智慧、善巧,你有善巧,本来对你是伤害的,变成一种戒定慧的增上,所以要当善知识想。

  回忆我自己的成长过程──我觉得我在顺境的时候,好像也没有什么增上,一天过一天,而我的生命增上因缘,多数是在人事强大压力之下,才刺激我开发出更高的智慧来,因为我的心不安,逆境的刺激,使令我积极寻求一个安住处,这时候能够救拔我的就是佛法,反倒刺激我在佛法上,更深入去思惟,而得到更高的理解。假设我不做执事,一天过一天,根本不会想去追求佛法的智慧,因为没有需要,活的很快乐嘛。所以在成长过程当中,遇到一点逆境,这是非常需要的,才能够激发你对人生更深刻的体验,而且培养你坚定的意志力。所以世间一切境界,对你是伤害、还是增上,是由你自己去抉择──境无好丑,损益在人,答案就是这句话。

  这是化解我们心中怨恨的两个方法:第一个是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这是比较消极的方法。第二个,把这样的逆境刺激,转成菩提道的增上缘,这是我的根本上师,我非常需要它,因为我的生命要增上啊,就必需要靠这样的压力,使令我对戒定慧能更加深入。这是我们对于忿、恨、恼的处理方式。当然,这绝对不能等到恼再来处理,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当忿,或者恨生起时,就要把心结给解开。这是讲到随烦恼的前三个心所。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所有法——随烦恼有二十之覆

净界法师

四、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藏者,后必悔恼不安稳故。

  第四个覆的体性,是于自作罪。说这个人会产生覆藏,是他先前已经造了罪业,可能是杀生、或者偷盗、邪淫、妄语,造了罪业之后,恐失利养名誉,不敢把这个罪业表达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知道之后,就会失去对他的供养与尊重。不想让自己既有的利养跟名誉失掉,怎么办呢?隐藏为性,只好把罪业给覆藏起来,就是把它遮盖起来,不让人知道。有什么作用呢?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这种行为当然会障碍我们发露,不发露有什么后果?悔恼,你会因为覆藏而心生后悔、懊恼。谓覆藏者,后必悔恼不安稳故,因为你覆藏,使令你的罪业增加,等到得果报时,本金加利息,最后你会悔恼与不安稳。当这个罪业藏在你心里面,平常是弟子心不安,临终时心更不安。因为罪业的本质是扰动的,没有忏悔清净,平常不安,临终也是不安,所以是悔恼不安稳故。

  再看它的体性:此以贪痴一分为体,它的体性也是混合的,是贪和痴──恐失财利名誉是贪,不惧当来苦果是痴。为什么要覆藏呢?因为有所贪求,贪求名闻利养,恐怕失掉,所以才会这样做,这是有贪的成份,而你以为把它覆藏起来就没事,不知道罪业能感得恶的果报,你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这就是愚痴。

  佛陀在经典上教导我们:对于善法我们要覆藏,不论你成就什么功德──戒、禅定、般若波罗蜜功德,不要告诉别人。你要做善事,趁着三更半夜、晚上的时候,偷偷把所有的厕所都洗得很干净,第二天没人知道是谁做的,这就是一般常说的:阳德享盛名,阴德天报之。如果你做了善事,大家都知道了,享盛名,大家都赞叹你,那你的福报也折损了,反之,做了善事你都不讲,这时候上天会来报答你。所以我们对于善法是覆藏、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功德,谦虚一点、含蓄一点,但是对于恶法一定要发露,把心中的罪业表达出来,这样罪业的势力就会消减。

  对于发露,小乘法的发露,一定要面对一个人、一个同梵行的,好比你受了五戒,就向受五戒者发露,受了菩萨戒,就向受菩萨戒者发露,你是一个比丘,向比丘发露。但是我看《瑜伽菩萨戒》,在大乘法中,它开缘向佛菩萨发露,因为以大乘的角度,认为佛菩萨并没有灭度,如果你觉得现前没有你可以发露的适当人,那你可以向佛菩萨发露。当然以大乘的角度,我们的本尊不只是一座佛像而已,祂是有明了性、没有灭度的,你至诚的向本尊发露,把你的罪业发露出来,在本尊面前,宣布立誓永不再造作,这样也能够构成发露。总之,我们内心有罪业,一定要: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忏悔以后,才能生起二种力量:第一个清净的功能,第二个安乐的功德。所以应该以发露来对治这个覆藏。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所有法——随烦恼有二十之诳

净界法师

    五、诳者,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诳者,为获利养,诳是怎么出现的呢?是为了要得到别人的财富,或者是得到别人的恭敬─利养跟名誉,因此而矫现有德。矫就是伪装,你本来没有这种功德,但是你想要得到利养跟名闻,怎么办呢?只好伪装,外表伪装成有道德的样子。那么诡诈为性,诡诈就是欺骗,就是说你实在没有这种功德,为了得到别人的财富、尊敬,就表现出这样的功德来,内心当中有欺骗、诡诈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以这样诡诈的心情,就会生起五种邪命。

  所谓邪命,律上说:是以不如法的方式,去获得利养,就是不用正当的方法来维持生命。在律典上安立了五种邪命:

  第一、诈现异象:诈,就是诡诈,故意现出一些奇特的相貌。律宗提出了二种相貌:第一个不食五谷,好比吃饭的时候,你不吃饭,就只喝开水、水果,长时间都是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第二个卧刺投炭,睡觉时你不睡在床铺上。睡在那里呢?睡在有刺的荆棘上,或是整个身体躺在燥热的炭堆里。当然,你把色身破坏了,内心的烦恼还是不能破坏,内心的烦恼是要用四念住来对治,不是用炭啊、刺啊,能够对治的,这就是我们讲无益的苦行。这二种都是属于诈现异象,故意现出一些很特殊的相貌,目的是为了让信徒看到,对你心生恭敬、供养。

  第二、自说功德:你看到信徒,不为他开示佛法,尽是赞叹自己的功德──我这个身、口、意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波罗蜜的功德,有种种的功德。因为你这样自我赞叹,信徒就会供养你了。自己宣说自己的功德。     

    第三、占相吉凶:我们比丘的责任是以法为师,以法师人,但是你不是。去做什么事呢?为人家算命卜卦,众生就供养你,这也是邪命。

  第四、高声现威:你看到信徒的时候,故意讲话很大声、现威势,人家看到你讲话大声,对你有敬畏,就供养你。

  第五、说所得利:是说你看到信徒就说:某人啊,前几天供养我多少钱、又供养我什么东西……称赞自己所得到的利养。其实是在暗示对方,你也应该这样供养我才对呀。宣说自己所得到的利养,这也是一种邪命。

  律宗列出了这五种邪命,当然这五种邪命的生起,主要就是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这是诳所表现出来的五种相貌。也就是:实际上你没有这些功德,但是你故意表现这样的相貌。当然,这样的诳不能维持太久,终究会被发现的,我们要摄受众生,还是要有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所有法——随烦恼有二十之谄、憍

净界法师

    第十四卷

  第六、谄,这是随烦恼的第六个心所,先看它的体性跟业用。

  六、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谄,就是为罔他故,罔是欺骗的意思。就是这件事情的出现,是想要欺骗他人,为了欺骗他人而矫设异仪,矫我们前面说过伪装,现出一种异仪、很特别的威仪。这地方说特别的威仪,是指很谦卑的态度、很柔和的言词,谦卑的身业、柔和的口业。这种谦卑跟柔和,本来都是佛陀所赞叹的,但是这样的一种异仪,感觉上很不自然,已经超过原有的状态。他的内心是险曲为性,险是邪恶,曲是不正直,弯曲不正直,就是不老实。

  前面的诳,是说本来没有功德,却想要把功德表现出来,所以装成有功德的样子,所面对的对象,多数都是对于下辈,或是出家众面对信徒,为了得到对方的供养,表现出一种很特别的功德样子。而谄,所面对的境界,多数是对同参或者师长。《瑜伽师地论》上说,谄是由覆引生的。好比这个人身口意,多少有一些过失,因为害怕同参跟师长知道,故意现出巧言令色、不自然的威仪,来讨好对方,所以是险曲为性。

  这样有什么业用呢?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由于表现很谄媚的样子,希望同参道友、师长不要指责他,所以不堪任师长跟同参道友真正的教诲,这也是贪跟痴一分为体。谄就是谄媚,大多跟覆藏过失有关,表现出一种谄媚的样子,而这种谦卑、柔和的相貌,感觉上不是很自然,这叫做谄。

  七、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分为体。

  憍是于自盛事,盛是指殊胜。内心有一些殊胜的功德,大多是自己很精进,拜佛、诵经很多、善事也做很多,有一点资粮了。深生染着,对于这样的福德资粮,或者智慧资粮,内心染着。醉傲为性,整个人迷迷糊糊,像喝醉酒一样,觉得全世界你的功德最大,看不到真相,醉了,傲是凌驾他人,有一点类似高举的意思,跟前面慢的性质很接近。我们一般讲傲慢,其实傲也有高举的意思,凌驾他人之上,这就是憍的体性。

  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憍的这种醉傲体性,使令我们很难看到自己的过失,身口意的杂染法,就在我们醉傲的体性保护之下,一天一天的增长、一天一天的增长。

  这个憍,通常一个初学者,刚来到僧团,罪障深重,福德智慧资粮都没有,还不容易生起憍慢,会很谦卑。但是三宝有大功德,你在三宝当中,又是忏悔业障、又是积集资粮,一年、二年、三年,或者出家、或者没出家,世间的事情就是因缘所生,苦恼的人不是永远苦恼,快乐的人也不是永远快乐。因为不断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你的生命开始改变、功德慢慢增长了,这时候就会有问题,就是你会生起憍慢心,因此而引生放逸!憍慢以后就放逸,放逸以后就栽跟斗,就是这样子。所以为什么很多修行人,慢慢进步、慢慢进步,进步到一个程度,摔下来,就是这个问题──憍慢──骄兵必败,当你进步到一个程度,一憍慢,眼睛长到头顶上,很快就摔下来了。

  记得民国七十九年,我从佛学院刚要毕业,那时候我们净律学佛院第一届,有六位同学毕业,印象很深刻,我带着同学一起去向我们的恩师上果下清律师礼座。到了果清律师的寮房,向他顶礼后,果清律师要我们全部坐到地上,他就坐在我们的正对面,说:讲讲你们毕业之后的理想,每个人都讲出自己的抱负!那时候大家都很天真,不知天高地厚,大谈未来要怎样自利利他。清和尚听完之后,没有任何评语,只讲一句话说:不管你们以后有什么抱负,要记住一句话:常居学地!

  意思是说:不管我们将来能够成就多大的功德、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内心始终都要保持谦卑学习的态度。这句话我发觉非常重要!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功德,随着修行不断的增长,这正是个关键──能够谦虚把头低下来!我发觉一个人不要把自己抬得太高,位置站低一点啊,人跟人相处,你站低一点,就容易进步,站太高,摔下来,就很严重了。

  古人说:聪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这句话,我们不容易了解,我初学佛的时候,我在格言联璧也读过,但就是不懂。刚学佛意气风发的时候,聪明就聪明,为什么要表现出很厚道的样子呢?刚开始不了解。但是慢慢在人事中,经过一段历练之后,再看看那些大德、老和尚的修持,正是中国佛教的特色,原来忏公师父强调老实厚道、谦卑恭敬,这两个性格太重要了!

  虽然你的观察力很敏锐─聪明睿智,但是为人要厚道一点。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这个愚,不是愚笨,是说在是非分明当中,应该加一点厚道。那么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虽然你这几年的确很精进,又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福德智慧资粮都广大了,但是守之以谦,谦卑一点,你的资粮才会不断增长。

  我们中国文化很重视愚跟谦,这两个字我们年轻一辈比较不容易体会出来,前一辈的老法师,如果经常跟他们相处,就会发觉这些老法师的身口意,都有这二种功德:一个愚、一个谦。这两个非常重要!中国五千年文化,真的是不可思议,那些大智慧的圣贤,像孔子也是不得了,这两句话让我们终身受用,让我们与人相处时,减少很多障碍。我们讲以谦来对治憍,由于谦卑的缘故,让功德一天一天的增长,乃至于圆满,才不会从得意中摔下来,这就是谦的重要性。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所有法——随烦恼有二十之害

净界法师

 八、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害,是对于有情众生(不是对境界),心无悲愍,完全没有一种想要去利益他的心,或者是为他拔苦的心。你对有情做什么事呢?损恼为性,你用身业、口业来损恼他。能障不害,逼恼为业,你这样去损恼他,你自己是不是很快乐呢?不是,你损恼他,结果你自己也很苦恼,你自己也是逼迫、也是苦恼。因为这个法,从你内心发动出来,一定先伤到自己再伤到对方。所以你损恼他,事实上你也不快乐,你内心也是逼迫苦恼,两个都受伤,这就是害。

  前面讲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聪明的人不要太刻薄。就以修行人来说,在团体当中,很少人会用身体去伤害对方,世间人就有可能,出家人还不至于,但是我们会去损恼对方,有时候一句话讲出来,就像拿刀子割伤人一样,而且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生气,自己还不知道。

  律上有讲到独角牛的公案:是说劫初的时候,有一个农夫养了一只独角牛,这只牛出生的时候,力气特别大,很有力量,但是有一个缺陷,就是头上只长一只角。虽然只有一只角,但牠很争气,工作勤勉,力量也大,从白天做到晚上,为主人做很多事情。主人对牠也非常感恩,给牠施设很好的房子、打扫得很干净,也提供牠很好的食物。

  有一天,隔壁村庄要举办一场斗牛比赛,就是两只牛的主人各交一千金,然后两只牛的头绑一条绳子,往左右拉,把它拉过去就得胜。这一天独角牛就跟主人说:主人,隔壁村庄斗牛比赛我应该去参加,我从小力量就很大,我为你争取一千两黄金。主人说:你有把握吗?牠说:我啥事没什么把握,这力量我是有把握的!主人说:好,可以!那我们去参加吧!就带着这只独角牛去参加斗牛比赛。

  两个人一上场,根据规矩,双方主人要先介绍自己的牛,对方主人说:我这牛是怎么怎么的好……那么独角牛主人上去也是赞叹,我这只牛也是怎么怎么的好……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天生只有一只角。讲完之后就开始比赛,结果独角牛一下子就输掉、被对方拉过去了,一千金就输掉啦。在回家的路上,二个闷闷不乐,垂头丧气,主人就说:你看,都是你,好端端的就要去参加比赛,输掉我一千金。独角牛牠也很委屈牠说:主人啊,你不能怪我,你在介绍我的时候,就讲我的优点,我出生一只角,这是我天生的缺陷,你讲到我的缺陷,我就没有信心了,所以一上去就输掉了,怎么能够赢呢?主人说:那怎么办呢?说:我们明天再比一场,这次你不要介绍我的缺点,专讲优点就好了啊!第二天再去比赛,主人都不讲牠的缺点,果然这只独角牛信心大增,一下子就把对方拉过来。所以佛陀说,自今以后比丘应该讲柔软语,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待人处事,讲话要留意,不是你想什么就讲什么,说我这个人很正直,不是这样的。我看一本医学报导说,要是母亲脾气不好,动不动发脾气、经常呵斥子女,子女长大后,对自己比较没有信心,这件事情他本来可以做好,但是他不敢做,从小被骂怕了。我们有因缘收徒弟、或摄受信徒,也是这样,除非他的根性非常利,不要一开始就去触动他的伤处。同参道友更是这样子,言词不要太刻薄,厚道一点,话讲得圆融一点,多带一点鼓励性质、少一点责备性质,多一分摄受、少一分责备,对其成长非常重要,有好处。如果一下子就把他伤害了,那他以后就自暴自弃了!反正也没希望,干脆一天混一天算了。他会这样也是我们口业引起的,以后我们修行也会有障碍。所以讲话要厚道一点、留一点口德,人跟人之间相处,多赞叹对方的优点,要讲缺点也是私下讲、私下劝谏,这个很重要。就是要有悲愍心,留意这句话讲出来,会不会伤到对方,要注意这件事情。以这种厚道的性格来对治这个害心,就不会去损恼众生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所有法——随烦恼有二十之失念

净界法师

    第十六卷

  前面介绍不信、懈怠、放逸这三个心所,大都是在尘劳的境界出现。以下四个心所─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多数来说,都是在止观修行当中出现,跟前面的情况不同。其中昏沉、掉举可以归属一组,失念、不正知也可以归属一组。

  我们先解释失念跟不正知。就以念佛法门来说,刚开始对阿弥陀佛名号,先培养清净的信心,之后就要培养念力,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就是我们内心对于弥陀名号,要从散乱心达到一心不乱、三摩地,所依止的法宝,一个是正念,一个是正知。

  宗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品说:我们想成就三摩地,要有二种功德:第一个是心于所缘,专一安住,第二个是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就是正念的力量,心于所缘,要能够相续安住,就是要有正知。而正念与正知的相反,就是失念和不正知。

  十八、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及以念及痴各一分为体。

  我们在修习止观的时候,特别是讲到修止,一定要有一根本所缘。以净土法门来说,弥陀名号这个声尘,就是我们的根本所缘。本来我们对佛号,应该是要专一安住的,但是不能明记为性,所谓明就是明白,很清楚分明的叫明,没有一点昏昧的状态,记就是不忘失,执持名号,执持就有记的意思,心能够抓住佛号,明记不忘、不让它失掉。

  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但是当我们失念之后,我们的正念就不能分明了,这时候散乱心开始活动,因为失念下一个就是散乱。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打妄想很容易判断。基本上你的心一句弥陀,念、诵、听,念佛有三个次第:

  第一念从心起:佛号是怎么生的呢?是从我们这一念皈依的心、从内心生起的,这时候没有声相,只是一种皈依的心,由皈依的信心,来带动一个如理作意,这时候佛号准备要创造出来了,但是声相还没有出现。

  第二声从口出:这时候声相出现了,假借嘴巴的振动,把我们的所缘境创造出来。

  第三音从耳入:之后再把这个声相─我们的根本所缘,假借耳根听回去。

  怎么知道妄想已经进来了呢?假设你已经听不到自己的佛号声,那一定是打妄想了,表示主人已经不在、贼已经进来了。所以要清楚的听到你每一句佛号的声音、都要听得到。第一句听得清清楚楚、第二句也听得清清楚楚、第三句也听得清清楚楚,这就是所谓的明记不忘。一次又一次把佛号给抓住,清楚分明地把它记住,这就是正念的力量。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