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文化的命脉——内文明引领文化和教育的复兴

中国文化的命脉——内文明引领文化和教育的复兴

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命脉当中的一个主枝,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她诞生于文明,文明诞生了文化,文化使我们的整个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我们的文化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相比较,我们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没有发生断裂。

  近些年来,**主席给我们设计了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愿景。这一愿景的设计,我觉得,如同邓小平主席当年给我们设计的一个改革开放的愿景一样,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是我们时代的需求,是整个社会的需要,是整个世界达到一个和平和谐的共同要求。因为我们整个世界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中国走向世界,而世界又同时在走向中国的状态。我们民族的复兴,说到底在于道德的复兴,在于根文化的复兴,因为人类文化的每一次复兴,都有一个必然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需要回溯到自己民族根文化的源头活水之中。重新学习精神营养,复兴文明的母体。文明的母体,一旦被我们捕捉到了,并且在我们的身体、在我们的家庭、在我们的社会里面,进行再次运用成功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前提下,就会诞生出文化的活力,然后再前进,这样就能达到民族的复兴,才能创造灿烂的辉煌。

  中华民族的文明,如果我们走近历史,研究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我们就很容易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文明,其实就是一个“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文明,很简单,与西方文明有天壤的差别,西方文明是文明和文化诞生于外求法,在身体的外面寻找文明和诞生文化。然而在中国,我们的文明恰恰是在体内寻找,在体内求证,是内取其身,而外取其物。这样我们首先诞生体内的内文明,然后才产生外文明,是内外合一的一种文明,由文明产生文化的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呢?从我们大家都熟知的,而且是在世界科技界、文化界都熟知的,就是中国有一部《易经》,这部《易经》大家都在解释。但是,很多人都是脱离了内文明和文化在解读,那么很难以把它真正去解析清楚。我们从《易经·明夷》这段文字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指的“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这么短短的三句话当中,它包含揭示的就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诞生的根基,是要求首先实现内文明——体内的文明,体内的文明所诞生的成果是什么呢?那就是内圣,内修圣心。“外柔顺”是指什么呢?“外王”,就是“内圣外王”的思想,才是我们民族产生文明和文化的母体,只有内修圣心,外修王道,内圣外王都成就,并且这个外柔顺了,也就是说你的王道不是霸道,而是一种和谐之道,是与万物的和谐,它体现、表现的是柔顺。

  老子就强调这个至柔和这个至顺,因为王道如果表现出刚、强,那么是自伤的凶器。不仅会造成内伤,也会造成外伤。所以,现在世界上“王道盛行,武力扩张”,违背了这个柔顺的要求,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从根本上说缺乏了内圣,内在的圣人之治没有人去进行。所以,王道给人类展现的、在社会上表现的,就是征伐,盲目地征伐。自以为是的代天行道,就像美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战争一样,它缺的是什么?缺的就是内圣,盲目地行所谓的王道,自封为“太平洋的警察”管理世界,所以它给自己带来了众多的麻烦,违背了我们祖先所揭示的“内文明而外柔顺”的格局。

  那么这个《易经》里面讲到的“内文明,外柔顺”,内圣外王的标准,内修圣心要达到文明得见;而外修王道,要能达到柔顺,和谐于万物。这样的时候,才能够克服应对所有困难和逆境,进行顺利的化解。“文王以之”,也就是内文,体内的“文”能够产生,当我们体内的“文”能够产生以后,我们才能出现。只有体内的这个“文”,能够充分展现以后,并且产生明、光明、内文明,那么自己的王道,才能通行无阻,不论是对身体性命的再造,还是对社会、对家庭的贡献,就无往而不利。

  对于这个“文王以之”,《易经》里面还做了进一步说明,《易经》的乾卦里面,也指出了“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应当在人体内的“田”里面,什么样的“田”呢?在人体的三个丹田里面,见到自己的人类遗传的密码——龙。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常常说,我们是龙的传人、炎黄的子孙。那么这个“龙的传人”,到底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内文明里面。实际上,整个人类都是龙的传人,都可以在体内“见龙在田”。包括西方,包括在德国,连标准的日耳曼人,他们只要实践了老子五千言当中的“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方法,无论男女都能够实现“见龙在田”,出现一种内天下的文明,所以说中华民族的复兴,要寻找这个文明的源头活水。然而,这个文明的源头活水就记载在我们祖先的经典当中,只要我们走进经典,诵读经典,就能够从中感悟到如何去与古人居,与古人谋,从而激活体内的光明。并且,将遗传因子当中龙的信息分解提纯出来,再一次见到自己体内的龙象。这个龙象一旦见到了,由于它能直接帮助体内众多能量的谐振,同频共振地谐振,与天地同频;那么内天地就发生一个光明的变化,并且出现大量的“文”,这个“文”不是“字”,不是汉字,而是这个汉字之前的小篆文、钟鼎文、甲骨文,以及图像之文、符号之文,也就是现在西方科学研究的我们右侧大脑里面存在的一种可能性,就是图像思维。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界的奇才,就是因为他天生具备着图像思维。然而,他的这一个生理功能,在我们的《易经》当中、在《黄帝四经》和《黄帝内经》当中、在老子五千言的《德道经》当中,早就已经形成了系统的训练,教育产生的方法,只是我们在两千五百年前的轴心时代转换以后,读不懂了,不知道了,甚至错误地篡改了,使我们整个民族逐步地脱离了自觉性培养自己的内文明和图像思维功能。那么,我们在二十一世纪要达到一个中华民族的复兴,那必须要走近历史的长河,在井泉之中,再次吸取营养,将文明诞生的母体方法加以解码,转换为现代的语言,在我们的体内进行实践;从而使我们再次大面积获得内文明,再次大面积实现右脑,从右脑作为门户,深入到我们大脑质层当中去,形成这个图文思维。这个图文思维,是比图像思维还要高一个层次的思维模式,而且这个图文思维是心脑联动产生的图像思维,一定要有心的参与。   中国人大智大慧的祖先们,为我们后代的教育,既设置了汉文的方式,虽然转变成为了汉字,由汉文变成了汉字,但是里面的教育模块还被全息地保存着,并没有消失,我们只要拿起来用,就能够达到一种民间所说的一用就灵。只要遵循着“恭熟忘合灵”的这个路径去实践,就能够帮助我们开启我们的心灵,贯通我们右脑的慧识、左脑的意识和心灵的道德。心中神识的启动,是一种德性的再次复苏,称之为心德并用;而右脑的启动是慧识的复苏,这称之为慧性;左脑的智能的复活,善正德的要求与我们的心和右脑联动互动起来,称之为正智。这样就形成一种完整的德、慧、智,自我教育模式和教育别人,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最佳的模式。它远远比西方单纯注重开发右脑要完善得多,而且效果也快速得多。所以我们在解读祖先们文章经典的时候,非常激动,很有感触,这些理论正像老子在他的五千言当中所说的:“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能知也,莫能行也。”的确是如此,很简单,就是我们被后天的智能,在这两千五百年来光是用左脑的后天智能意识,没有开动我们的心和右脑深层次的功能,所以就读不懂。

  比如说,关于这个内文明在《大学》这一篇文章当中就提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可能产生很多智能型的认知,都说得很有道理,甚至有的学者说:这两个“明”字可能多了一个“明”字,是笔误。他们没想到,在古代那种字贵如金的背景下,不可能多任何一个字,每一个字都经过了反复推敲的。这一点,只要回头再看一看《黄帝四经》当中就知道,并不是多一个字,而是强调了内文明和外文明要都明白这个德它的作用、它的能量性、它的品格性,对我们生命的主宰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老子讲了:“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万物全部都是很自然地去尊道贵德的,因为道父德母,她是我们的母亲,是父母。

  我们的父母是道和德,我们作为道德的子孙,只有恪守父母的教训,学习父母告诉我们的经验和深层的方法,才能够正确地生存。就不会迷失方向,我们包括体内的臟器命名,都充满了我们祖先的智慧,看看大脑的脑、肝、脾、肺、肾、胆、膀胱、胃、肠,全部都是用的“月亮”的“月”,唯独一个“心”没有用“月亮”,为什么?心就是我们体内的太阳,它应该放光,产生内在的文明,才获得生活的自在,过得潇洒,才是生命的真正主人。在心中有了这个光明,明白“德”是什么,怎样去获得道德的品质。这个品质,包括了品格和质量、质能,那么才能产生内在的光明。

  大家可以做个现场的实验,请大家闭上眼睛,看看体内,是否能够看到自己的心肝脾肾肺,可以说许多的人都看不到。为什么看不到,因为我们从一生下来起,没有接受这方面的教育。这个教育被我们遗忘了,我们内在的光明没有了。但是相反,我们在全国开展的经典诵读当中,特别是推广了道家内观诵读法的孩子们,特别是十一二岁之前的孩子,他们只要坚持诵读半个月左右,有的甚至几分钟左右,就马上能够闭上眼睛看到自己体内的“文”、“字”,并且有光,那就是内文明。所以不要把它玄化,更不要神秘化,我们人人体内都能产生文明。

  首先,第一步要实践我们祖先传递给我们的“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方法论,关键的第一步,是要达到内在的文明,也就是身心内在的文明,是因为文明诞生了文化,所以实践《易经》也好、《黄帝四经》、《黄帝内经》以及老子五千言的《德道经》也好,首先第一个要求,是要全力以赴掌握如何使我们自己、使我们的孩子们在经典诵读过程当中去实现内文明。只有内文明出现了,这个“文”才能够在我们体内产生,转化为动力。这个转化极其重要的,它就能够使我们明白如何去修身,如何去诚心,如何去正意,如何去格物致知,而不被格,知能智。完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段话,完全是指我们体内的实践过程,很多人讲是要引导社会上去至善,是一种平天下的功能,实际上我们在修身的起始是不可能达到的,只有自己修好内身,身内才可能进入更高的境界当中,去向社会贡献。内修圣道,可以说是老子、黄老思想、伏羲思想的一个关键和灵魂。只有内壮于我们的内文明了,那么其它过程才能完成。我们自古以来,可以说中国人是完整承袭了上一个文明,也就是第四纪人类文明的精华,而没有发生文化断裂、文明断裂的唯一的一个民族。埃及的文明消失了,巴比伦的文明消失了,他们都曾经存在过内文明的修持。南美洲的玛雅文明它也消失了,玛雅文明很典型的一个社会现象,那就是虽然人类进入了十六世纪,他们却非常缓慢地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而高度重视精神文明的保持,形成一个贵族集团的内文明的教学模式。从孩子一生下来起,就强调了内文明。用各种方法,使一代又一代的所谓祭司,实际上就是他们集团型的天人合一的高端人才的培养过程当中,保持着极早的全面的产生内文明,所以玛雅人的文化,诞生的天文学卓金历,对整个银河系、对整个太阳系,计算的精准度是世界上最精准的。

  中国曾经有过没有呢?可以说中国都曾经有过,但是经历了夏商殷周,特别是轴心时代儒学的崛起,他们对历史进行了编修笔削,因为读不懂了,而清理掉了。这就如同玛雅文明一样,在西班牙的将军加神父侵略进入了玛雅地区以后,玛雅的祭司告诉他们自己的文明,这个内文明认知到了认知世界的方法和宇宙的方法,当时的神父认为这是魔鬼干的活,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准。怎么连三亿年前、四亿年前地球生命的现象,他们都能知道呢?就下令将所有的祭司全部杀光,所有的典籍全部毁坏,把这个文明就消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那么中国这样类似的现象有没有呢,在玛雅演出的这一个焚书坑杀祭司的现象,在秦朝就发生了。当然,秦朝是所谓的焚书坑儒,稍有不同,但是性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后天的智能起来以后屏蔽右脑的慧性,已经读不懂祖先们的大智大慧了,难以理解,就不愿意接受,而产生了一个文明的消灭现象。所以,我们在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到,两千五百年为一个坐标点,在两千五百年以前是一个左脑、右脑和心,德、慧、智共同启动运用的过程。但在两千五百年那个时空点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的时候,也就是子夜时分,也就是十一点到零点这个转换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个明显的现象,后天的智能完全覆盖了右脑的慧性思维。人们就变得像老子在他的五千言“德篇”当中下的论断一样:“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这是一个前瞻性的预言,为什么?如果你们将来实现内文明以后,如果体内出现了地球,把它倒着转,转上两千五百年,去看,就能看到那段历史,很简单。

  整个人类的历史,全部写在体内的那个地球上,只是小孩容易实现,大人不容易实现。我们在显态的文字上,走进了历史,在体内的文明走进了历史的时候,很多历史的现象就迎刃而解,就会超然于物外,知道很多自然的真理。两千五百年以后,我们抛弃了慧性的内文明,整个世界抛弃了。在中国是以孔子为代表的智能教育文化,文化和教育开始诞生了。在西方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扛起了这个智能文明开拓者的责任。为什么?那个时候,都已经没办法读懂自己的老师了。亚里士多德,他没办法理解柏拉图,跟了二十年都没有办法学到什么,因为他左脑的智能和大脑皮层的意识,牢牢将右脑的大门封闭死了,所以他留下了一句名言:“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他要认识世界,却又没有办法达到老师的水平的时候,就要另辟蹊径,因而就诞生了实证学,外求法的实证学。当然,这个实证学的错误率是非常高的。在中国,同样孔子五次问道于老子,孔子的弟子问他:“您见老子的情况感受如何”,“犹龙焉!”他见到的是一条龙,无法真正读懂他。所以他晚年还孜孜不倦地修易,编修《易经》,他因为知道自己的老师和众多先辈们的文明,是一个诞生文化的母体,不能离开它。他所以才“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确定这样一个智能学习的模块和模式,这就是我们的历史。

  然而,我们应当如何去将初创于伏羲的易道文化、成形于轩辕时代的法道文化,以及成熟于老子的德道文化,这些根文化完全吸收到我们自己的体内,去走进文明的母体呢?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唯一的一个方法,非常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经典诵读。这个经典诵读,也就是老子的教育绝学。那么,老子的教育绝学是什么呢?就是指的“双可”型的经典诵读,藏在什么地方呢?就藏在帛书本的老子《德道经》的五千言之中,就在道篇的第一章之内:“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两句话的“可”,就向我们隐含性地、隐喻藏诀式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教育方法,我们把它浓缩一下、提纯一下,就称之为“双可”教育方法。

  这个教育方法,是运用了上善治水的原理来进行的。为什么?我们人体内70%都是水,只要把经典的善性、正确的文字能量,通过视觉进入到体内,声音的能量,通过声产生音,然后再发生乐的作用,进入到体内引起振荡,这样就达到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产生内文明的技术。这个“可”字,实际上就是在暗指前面恭恭敬敬的开口诵读,或者说开口呼唤。因为这一章当中,在最后他用了一个“噭”。这个“噭”字,其实都是对前面“可”的一个对应的应用,所以在帛书版当中是一看就非常明白,老子的五千言他不是单纯的哲学论据,而是一本让我们的整个民族、让我们的后代,能够开慧益智、实践出内文明的教科书和教材诵读版本。

  这一点是不用质疑的,为什么后来发生了改变呢,变成了通行本呢?这是为了迎合、献媚汉武帝。汉武帝,由于长期在窦太后这个老奶奶的严肃管束之下,既接受了黄老思想,但是又产生了叛逆心理。他决定用儒学来取代黄老之学,因此就联手于自己的舅舅田蚡和董仲舒,就树起了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么要想儒术的独尊,就得把前面的两千五百年以来一直使用的教科书完全地废止,这样才能将儒学的理论和方法确立起来,因此在汉代诞生过非常明显的对历史进行编修的现象。这一点,只要走进汉代的历史,全面进行研究,都不难发现,而且他们启用的儒学已经并非孔子的原儒了,已经改头换面了,因为他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不平等的人类生存关系。那个时候,实际是一种犬儒的开始,是在培养牧羊犬,皇帝在培养自己的牧羊犬,这个现象在历史上是非常典型的。而我们被边缘化,被逐步挤出了历史、文化和教育的舞台。

  伏羲的《易经》、黄老的学说思想,并没有因为这个行为而完全消失。但是,其中消失得最典型的是《黄帝四经》,为什么?因为黄老学说,我们经常提到的黄老学说,历史上,汉代通过黄老学说治国,诞生了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两次辉煌,所以没有办法抹煞掉。但是《黄帝四经》却长期消失了。消失以后,被时间的胶囊封存了,封存到1973年在湖南的马王堆被重新发现,汉武帝为什么要利用行政命令,将当时普遍使用的一本教材《黄帝四经》加以取缔呢?因为它太明显了。它就是一部强调修身治国,如何做官,如何做人,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部学说,不取缔不行。这本书,它比老子的五千言讨论得更详细、更明确、更直接。它不像老子五千言那样,没有国名,没有人名,没有地点,没有时间的局限。他可以天马行空随时运用,这些特点,就构成了他可以容忍它存在;但是《黄帝四经》却不行,所以汉武帝就把它取缔了。但是取缔以后,还不足已,还进行了对原来的教科书型、课本型的这个老子五千言进行了修订,将一切可以用于教材可能性的东西,全部剔除、编修。所以,“之乎者也”在五千言当中,已经跟原来的帛书版本大不一样,删除得非常明显,这就是为了取缔它的可读性和体内文明激活的使用性。我们现在走进我们内文明的母体当中,接近这个母亲去激活我们体内,产生内文明,需要我们跨越时间的障碍,直接去和原生态的经典,进行心灵的交流和互动。

  那么给出的一个方案,就是“恭熟忘合灵”的诵读方法,这是设计非常分明的一个诵读方式。所谓“恭”,就是观诵的前提,要相信圣人的经典具有道德的能量,它能够帮助我们进入贤人和圣人的思想境界,帮助我们开慧益智,帮助我们身心健康,要引起这个信念,要确立起道德的信仰。

  因为万物尊道而贵德,要重新把它确立起来,可以说,尊道而贵德是人类的原始信仰、根本性的信仰。在这个信仰失落以后,丢失了以后,才产生其它各类的文化信仰,还不是文明的信仰,已经远离了文明,因为很多的文化并未诞生在内文明的基础之上,而只是在外文明的一部分而已。仅仅只有外文明而没有内文明的主持和引导,是不完整的。像西方的外文明,非常地典型,它开始的文化还不是中国这种文化的特征,是羊文化向犬文化的转化,是羊犬文化结合的一种文化。在海外、在西方,是羊文化和狼文化结合的一种文化产生的文化现象。所以它具有侵略性、扩张性,因为它缺乏内文明的主宰和支持。然而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却有内文明的导引,默默地呵护引导,使中国的文化始终处在一种比较柔顺,并不具备侵略性和扩张性的这样一种文明状态、文化状态。

  因为中国人的文明,是诞生在内文明和外文明结合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文化。我们在自己体内实现内文明的时候,就要特别去把握住如何去与经典融汇在一起。这个恭敬心、这个信念,在我们现代信仰已经非常典型沙漠化的背景之下,人们只相信金钱,只相信自我,而不相信祖先,不相信我们大慧大智的这些圣人们思想的背景下,一手牢牢地抓住了私心贪欲、我执妄想,一手却又想获得天地人究竟知识,实际上最后是矛盾的,互相碰撞的,没办法真实实践,所以首先调好一个“恭”。

  第二阶段,才能谈“熟”。经典诵读,一定要达到一种熟练的程度,这是道家内观诵读的一个准备期。这个“熟”,是指我们正确善知识、正确符合德性的一种对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规范,调动六根,快速地掌握祖先们通过文和字承传载体的善知识、正知识,然后进入到“忘”。我为什么现在要跟大家反复强调呢?是想带着大家实践一下,体悟一下,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这个“恭、熟、忘、合、灵”首先掌握,否则还保持着左脑的智能思维、意识统宰、统御的话,不主动去调节它进入一种善、正的这个规范性当中,很难一次性地就进入最佳的内文明状态。

  因为说千到万,人类很多千千万万的所谓方法,这法宝、那法宝,这上乘、那上乘,其实并不存在所谓什么低级和高级、上乘和低乘。人类要想达到大智大慧,很简单的原理,就是要把大脑皮层这个后天意识管理系统和左脑的智能、阴我心的操控系统,完整地整合到一起,规范于服从心里面的德和心里面的丹元对右脑的管理,只要把意识和智能调控系统的精气神,完整地把握住了,引向了善正德的方向,就成功了。这是有例子,并不是我吹牛。美国有一位研究脑科学的医学专家,她研究一生的大脑,但是她没有研究明白,结果一次中风,反而使她闯进去了。为什么呢?那次中风,是她左脑的海绵体发生了堵塞——脑出血,被抢救过来以后,整个左脑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结果她右侧的慧识就闯出来了,所以她现在在世界各地、西方世界,就介绍自己的感悟和体会。那也仅仅是西医的知识,西医学领域研究的内容,不足以囊括人体生命的真相。更充沛的大慧,这就隐藏在人类的右脑深层之中;只要主动地去将左脑的主观思维、线性认知、经验思维,把它调控好、抑制住,那么右脑就自然开放了。这一现象,就包括了我们的经典诵读里,要主动地去调动前识六根。规范于善正德,有利于右脑的启动。

  “忘”,第三个口诀,就是“忘”。要实现这个观诵,使观诵达到最佳效果,那就叫观光觅音,身我两忘,要达到一个忘我的状态。有我执、有我思、有我想的时候,都没有达到忘。那么熟读了经典,达到很熟的时候,可以进入一种似在念、非在念、又在念的状态,念诵、诵读是在很自然地进行,这个时候才能够出现“合”。怎么合呢?内观的时候,发现整个五千言或者《易经》在体内与自己结合了。比如说;当《易经》与自己合体的时候,会看到,哦!我大脑里面是个离卦,而阴蹻那个小腹腔是个坎卦,而且它每个卦爻都在抖动、变化。甚至到能量足的时候,它自己抽爻换位,向自己演示整个生命逆返先天的卦爻变化过程。或者体内出现了甲骨文、小篆文,放出光,振荡自己的全身。这是一个经人合一、心音复苏的阶段。

  到“灵”的阶段,那就是理想的境界了,就是能够在左脑和右脑同时产生阴电和阳电振荡的时候,两个电极在中间碰撞,在大脑的前额区,传统文化称之为“明堂”和“洞房”的那个地方产生一个耀斑区,耀斑区一旦放电稳定,就会出现一个屏幕,这个屏幕就是内文明的观景台。

  像北京有一个十一岁的小家伙,父亲引导他诵读老子五千言和儒学的一些经典以后,他就在无形当中激活了,左脑和右脑同时放电,在大脑中央明堂的这个地方,和洞房这个区域,形成一个屏幕,所以他可以顺着背,倒着背。圆周率,都考不了他,记者和很多感兴趣的人都问他:你怎么达到这个水平的?他说:“很简单,我大脑当中有个屏幕。你们认为很难,但是我这个屏幕上这些内容都显现,我跟着它念就行了。”这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古代“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达到慧性图文思维。就那么简单,男孩十六岁容易出现,女孩十四岁以前最容易教育成功。

  但是成人已经迈过了男性的十六岁、女性的十四岁以后,那么就会出现障碍,为什么呢?经验思维、逻辑推理、线性思维开始出现了,自己的立体思维和平面思维能力消失了。像老年人记忆力为什么差,左脑的记忆力、大脑皮层的意识整合能力,都出现了点状分布;甚至到了六七十岁的时候,有的人就成了老年痴呆症,出了门,认不到家门了,那就是典型这种现象,没有肾水上来营养他们的大脑,肾水枯竭了。因为十六岁以后,人体内的储备就开始减少,二十四岁消耗六分之一,男性每八年消耗六分之一,女性每七年消耗六分之一,所以女性四十九岁绝经了,男性六十四岁也绝精了。没有月经、没有精液了,这是人类常态的生命现象。我们要扭转这种现象,就得注重开源节流,保存自己的肾气在体内的储备,这是我们在经典诵读当中应该注意的一个方法。

  再一个,我们要想开启自己的内文明的大门,回到我们生命的母体教育当中去,那么要把老子还有的一个教育思想叫“益损教育思想”掌握好。“益”的是什么呢?“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很简单,不要把它复杂化。就是说,后天智能的学习,一定要学习有意义的,有益于先天的右脑功能能够开发出来的这一方面的知识,要掌握学好的,学善的,学正的;学那些有益于帮助心、慧、智一起运行的知识和文化以及别人的经验。凡是有害于这个“益”的原则的,都应该少学、不学;而不能像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一样,什么都往大脑皮层里面塞,塞得满满的,整个意识就成了一个铜墙铁壁,封闭在大脑的表层。这样一来,更大的空间、更大面积的知识空间,无法开启,大脑皮层就没有办法出来。

  拿一个鸡蛋做比喻的话,意识对眼耳鼻舌身的管理,全部都分布在大脑的皮层,那么就相当于一个煮熟了的鸡蛋,敲破蛋壳以后,里面有一层衣,只是那么表层的一点点而已。而蛋白“慧识”、蛋黄的“性识”,完全可能终生难以开启。所以老子就要求:当你闻了道,告诉你如何实践内文明的方法以后,你应当主动放弃违背为“学者日益”的一切学习方法,而主动去“日损”,“损”的什么呢?如何损呢?这个“损”,实际就是一个主动地回忆、整理、清盘,甚至包括某种范围的格式化,重新来过。像一个电脑,要定期清理垃圾文件,为什么要清理,它是要倒出空间,“闻道者日损”,执行的是“闻道者日损”的这一个操作;否则速度会越来越慢,无法帮助自己进入知识的最高境界,电脑工作可能就会停摆。所以我们在“闻道者日损”这一块儿,闻了这个道,闻听了如何进入内文明的境界的时候,要注意主动去整理自己的大脑皮层,整理调节左脑的经验思维,抛弃邪见、邪识。这样,就打通了我们的通道,心灵的通道、大脑的通道,都会同时出现一些明显的改变。

  还有一点,我们要想进入文明的母体,去与圣人居、与圣人谋,必须要了解我们在历史上、在智能历史时期,两千五百年以来的智能外文明解读祖先们内文明形成的误区。要确立一个什么呢?确立一个放下以智能解释慧识,放弃以智能解释祖先的文化,放弃以西方的文化解读东方的文化,放弃以改良儒学的观念解析道家的文化。只有完成这几个转换,那么才能真正地走进我们体内内文明的母体,真实实践它,这都是经验之谈。

  比如说,在周朝已经成型的文字,行文格局都是以四言绝句为多见,包括老子的五千言是这样,《黄帝四经》是这样。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这基本上是中国古典文字的一个行文格局。为什么会这样呢?而且,每一句后面都带了“也”字。这个“也”字,并不是儒学智能解读的语气词,而是一种形名的呼唤,是《黄帝四经》当中阐述和揭露的“形名学”的体内应用。因为我们黑糊糊反观内视的时候,这个一抹黑的内景当中,要想它产生内文明,必须知道它的名字。形名既立,那么就无所遁其形迹,这个特点要掌握好。所以运用三腔一体,来进行四言绝句的诵读,我们要掌握。这个里面,就包括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和阴蹻区这几个地方,每个字要落实到这几个地方,这几个地方很容易掌握。我们看到庙宇里面、道观里面的钟没有?你看它敲的是什么地方?敲的是外壁,产生的是声,而我们要获得的有用的是什么?是空腔体里面的音,这就是中国钟的奥妙。

  我们人体内有三个腔、空腔,叫颅脑腔、胸腔、腹腔。这三个腔体的中央,就恰好构成了一个“田”字,就称之为“三田”。像西方文明,虽然有神学的存在,但是却没有内文明的连续。所以他们的文化当中,包括他们的教堂文化,他们敲的钟,钟锤是在里面,发出的声和音是混在一起的,没有分离开来,给人产生的听觉,是急迫的、催促的,而不是一种和谐和共鸣的。而中国的钟声,是敲外面的壁产生声,而空腔体里发生音,完全按照老子所给我们揭示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最有用的是空腔里面产生的那个“音”,在对我们生命发生生理作用,而钟壁只是一个载体。人体内也是同样的,因为钟的发明和创造,都是源自于内文明的外延,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

  所以我们在内观诵读的时候,一定要高度注意颅脑腔振动那个音的产生,并不见得听到真的有什么东西在那里,而是那种振荡频率,要准确地把握,不可言表地把握。比如说,中国有一句话成语叫“钟敲磬响”,就是说,几里路外的山上寺庙里有一个大钟,敲那个钟的时候,家里放着的一个磬也同样发生了自鸣,不敲它,它跟着那个钟声一起响动了。人没有听到几里外的钟在敲,但是家里的磬却在自鸣,这就是音的作用,而不是声的作用。我们体内要感悟这个,才感悟了经典诵读的神韵,才能通过这个“音”,达成一个内在文明的发声。

  比如说,这个“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应当将“道可道也”最后一个字,落实到阴蹻上,定位一定要准。那么五个字怎么办呢?加上天门;“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七个,很完整;“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最好你们在心里面跟我一起发音,不发声,发音。“有名万物之母也”,把它落实到这一点上。当然,这就涉及到我们刚才所讲的“恭”、“熟”、“忘”,要达到非常熟的时候,才会忘掉。哪一个字找位子,要是去找位子,速度就慢了,一定要很熟。当然,我们现在只是一个提示,等一会儿,才跟大家讲这个具体的方法。这个“之”、“乎”、“者”、“也”都有对应的关系。

  我在今天,时间关系,只能提示一下这个“也”字,因为这个“也”字太关键了。这个“也”字是什么呢?是体内的灵蛇、眼镜蛇。看一看这个眼镜蛇跟最早期的这个“也”字,是不是一样?无论是外在的文明表现和内在的文明表现,是完全和谐一致的。而且,我们男性前列腺的剖面,在我们慧观内视的时候,也是一个“也”字,我们女性的外阴也是一个“也”字,当然不是汉字的“也”,而是也的“文”。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古代的“文”、中华民族的“文”,完全诞生于内文明。它就是内文明对“文”的一个准确记载和描述,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因,这个基因就诞生于内文明。那么什么是体内的蛇、体内的“也”呢?那就是我们体内的灵蛇,肾中的一种阳火能量,也是《西游记》里面所描述的孙悟空到东海龙宫借宝,借什么?借金箍棒,对不对?那么他所借的金箍棒,实际上就是这个“也”,就是肾水当中的真阳,就称之为“也”,拿到手了,得其一,则万事毕,天上地下任尔行。这个“也”字,可以说是实现内文明的一个关键。古人把它形容为“十字路口寻真种”,这里有一个三叉路口,也就是在阴蹻这个区域,如果不堵住我们精气的外输,不主动把它逆向回收,那么这个“也”字就慢慢地失去了活力,我们的内文明不可能产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儿童内文明容易出现,而成人不容易再出现的重要原因。

  作为教材,作为文明母体的教材、文化教育的课本,那么老子五千言,可以说他的帛书版本充分体现这一点。简简单单的六十四个字,道篇第一章六十四个字,但是“也”字就有八九个;当然,通行本把它们都删掉了,诵读的时候同样有效,但是远远不及于帛书版本的《德道经》。这也是为什么我花了七八年的时间,组织很多的同学,一起将帛书版本的五千言,整理成为这个《德道经》,进行正式出版。因为我们现代的文明,太需要一本最接近两千五百年前慧智统领教育的课本。这个课本,一直被时间胶囊封存在长沙马王堆的古墓当中两千多年,它的出现、时间胶囊的破碎,实际也就是为我们现在而准备的,就是给大家、给爱好者、给愿意学习道德根文化、实践内文明的爱好者们,一本范本、课本、读本,就起这个作用。

  经典诵读,它比海外的文化、拼音文字的文化,运用中文来进行诵读,高妙得多,也就是我刚才提到的,经典诵读的关键是实现内文明,而内文明的实现首先是图像思维。图像思维,只有经典诵读是最容易产生的,因为大脑的生物放电,完全符合祖先们揭示的要在自己的“洞房”里面出现光的耀斑,就能够出现一个屏幕了。在左侧大脑的布罗卡氏区,和右侧的布罗卡氏区,这是外国人定的名,但是祖先们早就有了。我们祖先对大脑的定名,左侧的大脑叫做智,右侧的大脑叫做慧,实际都定了名,包括细胞老子都给定名为“”,都有过定名;但是可惜两千五百年以后,我们都读不懂,智能读不懂,所以最后还是听从人家西方的智能研究得出来的一个定名,而不是祖先们内文明观察下的定名,已经丢失了。

  所以现在,我们的国人还存在一种意识,医学都是外国的更科学、更高级。却不知道外国人反而感叹,怎么我们这么多研究出来的东西,跟中国祖先的东西是一样的?他们反而发出这样的感叹,而我们相反却羡慕外国人,忘记了自己的祖先。比如说,八八六十四卦,与我们的遗传基因,四个阴性的爻、四个阳性的爻,八卦刚好跟四对碱基相对应。祖先们早在《易经》里面,用一个简单的符号,就把人类需要花两千五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出的结论,已经囊括在里面。你说,中国祖先的智慧不行吗?中国人比外国人笨吗?绝对不是的,而是我们主动放弃了内文明的求学实践。

  所以,经典诵读时,汉语和汉字是同时激活大脑额叶区,一旦我们大脑双侧同时放电,在大脑中央、额区中央产生一块耀斑,形成屏幕“洞房”的屏幕,不要以为这是男青年、女青年结婚的地方,它是指阴性的生物电和阳性生物电,是指智能的精华和慧识的精华,在这里汇聚。这一汇聚以后,构成一个新的微观体,有质无形的微观体,就是能够连通后天智识和先天慧识的一个储藏间、一个通道、一个显示屏。图像思维在这里面呈现以后,能够迅速地被智能清醒状态下进行完整的解读,远远比需要打坐调节很长时间才能捕捉到一点,要强得多,也比需要睡下去放松了做个梦提示,要准确得多。因为这个交换区一旦形成了,这一个图像思维的显示屏,那么就是中国人在古代所形容的真正智慧思维模式,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原理。

  中国的汉字,的确是一个法宝,幸亏我们没有把它改革掉。我们应用汉字,主动地去实现自己智慧的共运,通过经典诵读可以达到。对于左脑右脑的特点来说,是非常明显,左脑是分合性的、独立的、孤立的、散在的;而右脑,它是一个全息的、景观式的,立体的。就像现在有些科学对西方人和中国人进行测试一样,中国人拿到一副图画,马上接收的是这副图画的全貌,而西方人往往是注意一个点,由一个点到全体,中国人是由全体到局部,模式不一样,是因为文化背景不一样,一直受的是汉字文化、图像、图片,早就从小得以形成了一个图像思维了。

  我们体内的水,中国甲骨文的“水”字也是内文明观察下的文化承载,就是说,把内文明见到的这个“水”字,然后用“文”,演化成为字的一个记录,看看,是不是跟甲骨文的水一模一样?任何冰和雪在融化那一刹那的时候,用高倍摄影机拍摄的图像,就是一个“水”字。那么,我们的经典诵读实践,我们的内文明,要掌握一种物质能量,这种物质能量在我们人体内本有,就像慧识一样,都是本慧,先天本慧。而这个本慧的开启,需要能量去激活,其中就有光的激活、音态的激活、气态的激活,音、光、气一起运用,才是最高明的“修其身,德乃真”,是最完整的修身方法。所以,很多人容易迷恋在过去十几年前那种模式,单纯在“气”上做文章,而拒绝用“音”来振荡自己的内气和体内70%的水,那真是一种我执、法执、妄想。

  我们要真正实现内文明,那还非得要像伏羲的这种思想、黄老的这种内文明实践的方法,都一起运用起来,产生自己的光态,产生自己的音态,使体内的生命能量流——光、音、气一体呈现,这样才能够快速地产生内文明。也就是说,图像思维也好,内在的“见龙在田”也好,才能够比较容易出现。

  那么我们可以稍微调节一下,根据这一张图,先体会一下这个“明”,在我们体内是否能够实现。怎么样去做呢?就是将双眼的目光,用自己的意念考虑,看看双眼的目光有多远,实际上只要稍微注意,就可以发现自己的目光能够用心观察到,或者用第三只眼观察到,大概一米五左右,这个光才开始慢慢地散开。这个光一定要收回来,把双眼的目光收回,通过自己的眼球,再通过自己的后半眼球,反视到自己的上丹田之内,这是一种把自己的生命之光往内照的一种办法。因为古人已经命名了,人的左眼是太阳,右眼是月亮,而日月之间眉心的上方,有一个“星星点”,日月星三光都在人体上具备着。只是要把这个光内照,而不能像常道的人们,一生下来,一生再也没有观注过自己的体内,还在那里大讲“清明”。连自己体内的众生都没有关怀过,什么叫清明?连看都不看到他们,这不叫“清明”,所以用自己的眼光、心光、日月星三光,收到自己体内试一试,慢慢收回,眼睛慢慢垂帘,内视看一看自己的大脑,是否能够看到一些景象,这是用光。如果一旦真的产生光,会在前额前面出现形状、物状,甚至突然出现一轮圆月,悬挂在自己的目前,那就是光态比较稳定的时候出现,这是第一个光。

  第二个是用音,那么什么是用音呢?我们古代没有语言交流,比如结绳,结绳而记事。很多人认为是一种最早期的记载,实际上,通过在垂挂的绳上某一个部位结一个绳,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所以,中国有一个词叫“心结”,所谓“心结”,就是告诉我们,用心来解读这个绳子上面这个结的意义,而不是单纯用眼睛去解。那个时候是没有语言的,不用语言,就是心与心的直接交流就行了。声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用来产生音的,通过声带发声,通过舌头,产生出一种显态的但是也有能量流的声,飘向四面八方和天空,但这是“有之以为利”。还有一个“无之以为用”的东西,那就是声带前面在发声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音频振荡,再给予对面的人群。就像我这里跟大家交流发声一样,我在这里即使讲十个小时也不会疲劳,为什么?我在用声来跟大家交流,用音来去引起振荡。这个过程是一个能量互相流动的过程,比如大家把眼睛都睁得那么大,看着我、盯着我,实际上这是在把能量赐予我了,谢谢大家了。这也就是能量的互流,我把肺经之音送给大家,而大家把肝目之气回馈于我。你看,多平等,是一种平等交流,所以众生都是平等的。而且,这个音当我们发声时产生的音,在我们的中脉上会产生一个能量流,通过我们的天门百会,到头顶能够形成一个蘑菇云一样的音波,这个音波能够给周围带来什么效果呢?带来“乐”的效果,这就是声、音、乐,最古老的一种本意,而不是我们现在说的音乐、音乐,二胡、吹笛子、吹口琴,那就是音乐。不,最早的音乐,是指的声能产生音,音而产生乐的作用,这个乐的作用是干什么呢?可以治疗,可以调节五臓的平衡,可以将体内的生命质量升华,提升起来,这是音乐的本意。

  当人类不能产生真正的音,讲上一两个小时,觉得自己已经有气无力了,声音也哑了,提不起神儿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只有声没有音了,那么那种音是没有“乐”的作用的,所以我们现在人说话之间、互相之间,是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但都不大,不能达到振聋发聩的效果,达不到调节对方体内的效果,所以要众多的方式去辅助。特别西方人,他们的音频还更难以调动,常常用皱眉头、挤鼻子、抬胳膊、手笔划,来强调他们说话的意思,来表达自己心里面想要表达的一个轮廓,使人们理解他们。而中国祖先们早就告诉我们,把握不了自己的音,就充分乐,能够产生作用,只要眼睛盯着对方,双眼让自己的“音”能够进去。一席话谈下来,对方服服帖帖,思想工作挺好做的,买卖也很好做成的,因为你有足够的音,能够影响和调解对方,使对方也感到愉悦,感到认同了,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效果。

  当然,古代主要是用它进行治疗,是因为后来人们不能产生乐(樂)了。这个乐(樂)的功效没有办法诞生,这个时候才加了一个“艹”,到山上去挖吧,挖什么呢?挖草药就变成了藥(药),人类的健康就不再依靠自己内在的文明而维系,需要外求于山间的吸收、太阳、宇宙能量、天德能量和地炁能量缓慢生长积累的那个能量,达到乐的作用,所以就叫“中药”。这个就是音、乐的一个转换。掌握了这个转换的话,我们应不应该回到文化的源头上去,呼唤自己体内的音和乐呢?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所以这个内观诵读,诵读我们祖先大慧大智的经典,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不去主动亲近它,呼唤它,与圣人居,与圣人谋,那么我们的音就不能产生乐。这个音和乐,一旦自我掌握了,那就能迅速地完成体内的所有振荡。

  我们前面讲了七个关键点,都能用音振荡起来产生“乐”,是什么效果?体内已经消耗得差不多的一点微微的元炁不就升值了吗?自己小湖小河里面水一流动起来,不就新鲜了吗?所以我们用好这个音非常重要,至于说“炁”,已经讨论多年了,就不再多跟大家讲了,多废口舌去讲。但是总而言之,我们掌握了光和音,特别是这个音,不要钱,自己就有,自己开口生声,生声背后就有音,掌握了这个音,就能产生“自乐”,或者乐己、乐他、乐自己的家人,甚至有乐与整个社会。完成这个过程,我们就能够实现一个自我的升华。

  下面我们就看一看,跟着这个动画去实践一下我所说的道家内观诵读。因为我们道家文化有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就是需要师传。很多人觉得师传很神秘,为什么一定要老师跟自己讲一下,耳提面命以后,才能学会呢?实际上打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站在台子上高一点,你们站在下面矮一点,这个架子上有一个物品,你们直接拿,拿不着,还非得要这个站得高的人——当老师的人,从这个架子上取下来,递给你。你们与架子之间的连接,有一个中间的媒介完成,这个“师”,老师和学生的能量传递流连接到母体上,这样才能学会,这就是耳提面命的一个很简单的原理,所以我们在这里,带着大家实践,你们再去实践的话,可能效果就更好。或者说,你们掌握了、熟了,真正产生了效果,再用这个方法去帮助别人,效果也挺好。记着一定是自己实践有成以后,才能到外面去吹牛。

  因为给了你以后,没有在体内生根发芽,过早地就去吹牛,等于把种子卖了,施舍了,因为这个能量母体就像个种子一样,给了你,你要让它在体内生长、发芽、扎根,变成自己的,然后再结出果实,这个果实你可以布施给任何人,这就是道家文化传承的一个特点。而为什么切忌不要过早地去哇哇啦啦好为人师呢?因为你自己体内还没有长成果实,那么自己没有长成果实之前,就外泄,连根都拔起来送给人家了,那是不行的。所以你看五千言里面有句名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别小看这个语言的音的能量,它就通过你说出来,这个音就送出去了。所以,讲究一定要自己体内先进行内文明的实践,再诞生出文化果实的时候再去普众,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我们练习了一遍,先开始我们就掌握好部位,然后就想着这玻璃人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这个玻璃人,再来一起实践一遍,就基本上进去了,就感格连通了。

  我们在经典诵读的时候,可以主动地观想:天德的能量,像个光柱子一样照下来,自己马上变成跟这个人一样透明的,内外光明,明明德。内文明,外部也文明了,处在这种透明的状态,那么再来观这个经典的“文”,这是小篆文的字,大家可以回去以后找一找小篆文。当然,中心也有这方面现成的,你们可以去看,大家把这个“文”都记下来,如果现在目前在座的你们还没有掌握“文”,而只知道字的,也可以只观“字”,字和文只是一个智能向慧性图文记录的一个迈进而已。所以同样可以进行,可以先想三秒钟、五秒钟,自己天德能量下降,自己处在天德能量场之中,光柱当中,自己变得透明。地炁升升,自己整个身体透明。这个时候,再进入到同步的诵读过程当中。我在这里带诵一下,同样地用音传递给大家,希望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接受到这种其中音的种子,种在自己的体内,自己再回去以后,能够再继续连续不断的四十九天的实践当中,生根发芽,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好,再来一次闭眼的垂帘,因为老子在他的道篇第一章里面告诉我们,要“眇”,这个“眇”是什么呢?就是说眼皮这个门帘要拉下来,别睁得太大,要反观内视,在自己体内,去完成这样一个“文”或者“字”的呈现过程。看一看是否能够在这里马上就产生内文明的效果,这样才能回去更好进入到文化的过程当中。这个过程,就希望大家都认认真真反观内视,再一起进行一遍,不用外界的光了,而是用自己双眼的光反观内照,生明的光加上这个音波的推动作用,自己的音波和我的音波产生乐的这个能量特性,看看是否能够实现内在的文明的出现。

  好,准备好,双眼垂帘,目光内视,观察自己的肉体整个透明化。整个头部透明了,胸腔透明了,双上肢透明了,腹部透明了,下肢也透明了,这个时候再接受“文”的进入,用自己的音推动“文”的内观。“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我们内观诵读进行了一次,记住这个时候的感觉,去体会一下自己的“音”引起了自己体内所有细胞内液的振荡、血液的振荡、淋巴液的振荡,人体70%的水都在音的震撼下进行振荡,保持这个感觉,让这种感觉一直振荡到自己的末梢,什么末梢?汗毛的末端,每一根头发的末端,去体会,用自己的心去观察它的震颤。这个时候,音产生的“乐”它就完整地出现在我们体内。我们体内,这个过程就这么简单。

  我们成人首先掌握了,我们才能在家里面,很好地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进行这种内观诵读。放心,你教你的孩子,你不会把种子撒出去的,因为你的孩子和你是血脉相通的,所以对家庭教育上,作为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特别是内文明的教育,那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们完全是模仿大人的精气神以及行,而成长自己的智能意识,我们运用好这个方法,抢在三岁、七岁之前,使他们的内文明牢牢建立起来,并且引导他们顺利地过渡到十四岁、十六岁以后,那么我们的教育就算是成功的了。因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过程,我们把它掌握好,那么整个过程就变得轻松容易。

  然而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不是在于方法,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做父母的,是否能够把德和道的信念、道德的信念传承给我们的子女,要规规矩矩地按照德性来做人,只有具有道德的品格,才能拥有道德的能量,只有道德的能量能够进入体内,那么德慧智才能同步生成,我们每个人的内文明和我们的图像思维,所以说五德的及时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每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决定着我们所先天系带的,往生所谱写的这一个人生剧本的德的多少,需要通过经典诵读摄取能量,打开天地能量的宝库,进行自我修改、校正、补充。人生只有修改的,没有钱买的,只有去修善、修证、修德,才能改变自己,靠万贯家财买不来,所以这一点我们作为成人,要牢牢作为一个信念坚信不移,一定要存善正德的方向,做好孩子们的表率和楷模。这样,我们的德慧智教育才是一个完整的模块,能够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每一个成人都能去使用;否则,我们不注重将自己的体内五德能量补齐,夺天地造化之权,来改变自己先天禀赋的不足,那么人生,你想获得一个很好的机遇、健康、事业都非常困难。那么只有经典诵读能够改变我们,通过修持经典诵读达到改变我们内环境,使五德齐备,善正德完整地具有品格和能量。品格和能量同时成就,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智慧的人。

  中国的教育教学,实际都要落实到根文化当中去,而不在于单纯地向西方的文化学习,这一点请大家要牢牢记住,请看这个“教”字[图示],中国的“教”字是怎么样,是一个成年人对孩子教导如何掌握《易经》的原理,看到没有“爻”,孩子头上顶的是一个“爻”,阴爻和阳爻是义,这个“教”字顶在孩子头上,是让孩子尽早地实现通过《易》的学习,背诵老子五千言的产生音和乐,改变自己的禀性,同时达到天人合一,小孩子头上顶着“爻”,那不是天人合一吗?这个“教”,实际上反映的是两千五百年以前中国的教育文化当中,道学思想占了多大地位,而在汉代汉武帝才开始将这个“教”字改变的,改变了什么?改变为“孝”,他为了使百姓都能够孝敬父母、忠于当皇帝的,而提出了孝道治世治国的理论,结果就把祖先们教导众生百姓都去尊道贵德的原则也改了。不让百姓们去与天连通、与地连通、与自然大道的真理相连通,而是局限在后天智能的小家庭的孝道。虽然嘴里面也说小孝大孝、小忠大忠,但却已经把这个教育矮化了。

  再看这个“學”字也是这样,两个人在一起互相讨论的是什么呢?然而孩子也好,成人也好,一起讨论的是《易》理,《易经》的理论,因为《易经》里面包含的是天地的规律,最简易通达的方法。再后来,才加上一个孩子在下面,这是后来的事了,无论这个“爻”在两个人的下面,还是在两个人之间,都说明了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老子的德道文化才是中华民族的命脉,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复兴的原始动力。

  我们要把握这个根本去教育和学习,才能实现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离开了我们的根文化,在根文化的源头活水中当中吸取最充沛的精神营养。单纯片面地去追随在西方文化后面,进行智能的学习,那么永远都只能成为西方文化的学生,而难以超越。只有把祖先的东西接续起来,我们才可能超越他们,这一点是毫无异议的。所以无论是“教”和“学”,家庭教育也好、社会教育也好、相互的学习切磋也好,一定要以根文化、《易经》、《黄帝四经》、《黄帝内经》和《道德经》也好,《德道经》也好,作为基本的课本和教材进行学习,这才可能是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真正的复兴,并且超越西方所有民族,重新屹立于民族之林前列的保证和基础。

  我们只要看一看历史就会明白,儒学长期都没有丢掉《易经》的诵读,唯独到了明朝的时候把它放弃了。所以在明朝以后,整个国运势危,为什么呢?体现在文化的势危,文化绝对是物质文明产生的强大动力,文化实力是经济的后盾,这一点世界各国都承认的,而在明代“大全出而经说亡”,结果人类的创造力全部都在中国被湮灭了、阉割了。所以,从明代晚期开始到清朝到民国这一段时间,中国始终处在被动挨打的地步,经过毛泽东主席的努力,一代代的革命家,既将中国根文化调动起来,接续起来进行运用,同时又将西方的文化联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新的动力。这样一来,构成了我们新时期再一次超越西方的一种可能性,只是我们要主动走进我们的根文化而已,再不能犯历史的错误,也不能像五四以来孩子和脏水一起泼出去,而是要寻回我们的文化之根,真正地去实现每一次文明的复兴、文化的复兴,都要进入到自己民族的文明母体当中去吸取营养,来接续这个发展。

  我们的文化绝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我这里还抽点时间举个例子,2010年2月26日,德国有一个SWR2广播电台知识栏目里面,播出了一个特别节目,可能国内没有转播,但是我在德国注意到了这个信息,这个节目是《被改变信仰的传教士卫礼贤和他的中国之魂》。卫礼贤本来是高高兴兴、踌躇满志地要把西方《圣经》的思想传到中国来,广收门徒。他在青岛登陆了,登陆以后他的机遇还不错,一上岸以后,他就接触了中国的根文化,接触到伏羲的《易经》文化和老子的五千言,这一看一读,因为他是有慧根的人,他有宗教的基础,他知道什么东西是好的,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智能主义者,而是一个神学指导下的智能者。所以他很快地就认知了中国的文化,文明当中诞生的这个文化,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他最后的总结,就大量地翻译中国的文化,传送到、输送到欧洲,同时他也给自己下了一个结论,什么样的结论呢?一个超出想象的文化宇宙,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大宇宙。的确中国根文化包含的是有相宇宙和无相宇宙的联动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的文明和文化。他还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作为一个传教士,在中国我没有发展一个教徒”。这是发自他内心深处的令人震撼的认同。

  但是,我们看看中国的现状,在北方的农村教堂林立,为什么产生这个现象,连不识字的老头、老太太都成了教徒了,而不能承认我们的根文化,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老子的一部五千言没有任何宗教的色彩,它就是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教育之一,而且我们可以预见到,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道德根文化一定会第三次重新崛起,为我们的民族复兴带来辉煌灿烂的成果。

TOP